登陆注册
10079100000019

第19章 站在母校的大门口

文/高维

唏回母校看看去。多年来我总是这样想。特别是步入中年以后,经历了一番人生的坎坷浮沉,对母校的忆念,与日俱增,这种念头,也更日甚一日了。

然而一天,我站在母校的大门口时,木然呆住了。因为它完全不是旧目的破败模样,今昔90-90相比,面目全非:两扇新油漆的墨绿色的大门,光彩夺目;门柱是水泥磨砂的,光洁、挺拔、庄重;一旁小巧的边门,则油成可人的深灰色,……久别重逢的第一印象,竟是那样新鲜。可巧那天是星期日,学校放假,门儿紧闭着,校门前一片静悄悄的。如此我更有了遐思默想的空间。我像个多年未归的不孝的游子,一朝站立母亲的跟前,一时无所措手足,一任感情的潮水,在胸中汹涌澎湃。

我掏出手帕,按按湿润的眼角,不顾守门人产生什么误会,把微胖的身体靠上前,从门缝里望进去。操场比以前更大了,四百米的跑道,中间是一个宽阔的足球场。对过那一排排的平房教室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六层的教学大楼,巍峨耸立着。两旁是两座三层的楼房,我想,那该是教员备课室、图书馆和食堂了。

啊,这就是三十多年前给我以启蒙教育的地方?我的足下,就是我当年因贪玩迟到,斜背着一个沉重的书包,拖着一个瘦长的影子,急匆匆跑向教室的那块土地我看看门柱上挂的校牌,依然是“三和街小学”几个大字。哦,母校!半个多世纪以来,你以你陈旧的校舍,勤苦、称职的教师,哺育出一批批毕业的学童,走向社会各个角落,如今,又以全新的面貌,培育着新人,默默迎接着瞻仰你容颜的天涯归客侄儿要抬手敲门,我摆摆手:不用了,叫开也无用,三十几年了,不会有人知道当年的情况。何况,我来此的目的,并不是要寻访旧友,我是想以昔日的故事,激励我今日的志趣,唤起我更加勇猛进取的信念,而当年那位令我终生难忘的老师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却是牢牢铭记在我心坎上。

他,二十二三岁年纪,白净脸皮,中等个头,课下很少说话,看似郁郁寡欢,实际暗藏着一个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他讲国语课,每逢讲到祖国的版图,像一枚秋海棠叶,但被毛毛虫蚕食,便义愤填膺,一讲到历代圣君贤相,把我们的国家治理得繁荣强盛的时候,便不禁眉飞色舞。他还自作主张,悄悄增加了一些课本里没有的文章。他讲都德的《最后一课》,娓娓动听,每一句话都打动着同学们的心灵,滋润着大家的心田。特别是他强调的那句话:“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的时候,只要它好好保住它的语言,就好比掌握了牢房的钥匙。”发人深思,启迪着我愚顽的神智。

当时我只十一二岁,全家流落在这个省城靠教书维持生活。日月的艰辛,父兄的叹息,促使我思考人生,审度时势。民族意识,国家观念,渐渐在我心底升起。夜间,我常常一觉醒来,在黑暗和恐惧中,苦苦思索着生活的出路和前景。疲乏了,我睁开睡意蒙眬的眼看看,周围一片漆黑——灯开不亮,灯火管制了。腹内饥肠辘辘,昨夜吃下去的麸面粥,已变成了尿,憋得我小肚子胀鼓鼓的,可我不敢下床去小解。啊,我浑身打颤,真像被圈在一个漆黑的大铁笼子里。对,就是那种关押囚犯的牢房。我直觉得头皮发麻,赶紧往被窝里缩进去,蒙住头,可真该死,孩提时代我盖的一条被子,太短了,盖住头,脚下又透风、冰凉了。于是,我蜷缩成一团。啊,难道我们从此就亡国了吗?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四万万同胞,历史上何曾受过这种屈辱?不,不可能!但是,漫漫长夜,何时才天明?怎样打破这牢笼?一个天使般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只要好好保住它的语言,就好比掌握了牢房的钥匙。”

啊,我还从来没有想到过学习、认字、造句、作文。竟有这样巨大的威力和意义。我的灵魂被震撼了。扪心自问:自己对这能打开牢房的钥匙,态度怎么样呢?弹玻璃球、上山摘酸枣吃,旷课、迟到。这么想下去,我的心里隐隐不安起来,深感愧对老师的苦口婆心。从此,我好像一下子长大了,变得老成持重了,变得知道用功了。钥匙,钥匙!每逢上课,我都咬着嘴唇,微皱着眉头,苦苦地去捕捉刘老帅讲的每一句话、每一词的含义……再加上他常常悄悄同我们讲中国军队如何在敌后打击日寇,我们看看他眼镜后面那严厉的眼神,也不觉厌恶,反觉得那里面充满着热切地期待,而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市布大褂,也不寒酸了。我们认定,他是老师,也是同牢房的难友、可尊敬的长者。

渐渐地,有些大些的同学,也不再议论他是患了失恋的忧郁症了。在街上、校园里,老远看到他就站住,待他走近,便恭敬地问候:“刘老师好!”背后则亲切称他是“咱们的哈迈尔先生”。

然而,忽然有一天,“哈迈尔”先生从学校里消失了。

同学们惊讶、叹息、交换着各种各样的传说。有的说他因宣传抗日被敌人逮捕了;有的说他家境艰难,回乡下谋生去了;还有人说他因“桃色事件”而逃遁……而学校教导主任在介绍新来的教师时,则冠冕堂皇地说他辞职另有高就了。

然而,无论如何,同学们都在怀念他。他的失踪,给全班长期地罩上了一层阴影,也启发着人们去进一步思考。

而他传授的那钥匙的比喻,则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间。我有一种强烈的意念:掌握好打开牢房的钥匙。那是获得自由的钥匙!自我解放的钥匙!恢复民族自信心的钥匙!带着这种信念步入社会,我理解了它更积极的意义:掌握好民族语言,还是建立新的精神文明,传播祖国文化、创造光辉的科学和文学艺术的钥匙自然,他的形象也永远活跃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做人、行动的楷模。他讲《最后一课》时那声出自肺腑的呼喊:“法兰西万岁!”久久回荡在我的脑际。我知道,在当时的课堂上,他只有这样呼喊,只能如此抒发感情,那是借题发挥:“法兰西万岁”,就是祖国万岁,也就是中国万岁他的形象也随着那一声呼喊而升华,而高大,而耸立于人间。

人海茫茫,世事变幻莫测。从那以后,似乎是永别了。然而,人世间的许多事情,总是在偶然与必然的交叉点上,出人意外的发生或消失。

十多年后,一九五六年深秋,当我坐在大学的课堂上,一阵上课的电铃响过之后,他却匆匆走上了我睁大眼睛注视着的讲台。

啊,刘老师!我差一点喊出声来。可哪能呢?这里是严肃的大学课堂。一年级大学生是最守规矩的。我终于按捺住兴奋,忍住了。他这回给我们讲的是“文艺学引论”,依然是慷慨激昂,滔滔不绝……惊讶之余,我仔细端详:他圆乎脸儿瘦削一些了;瓶子底似的眼镜片后面仍是一双看似十分严厉的眼睛;蓝色布大褂却被一身褪了色的绿军装代替,但并不土气;偏分头披散着;颈项上缠着一条深灰色的围巾;足蹬一双锃亮的三接头皮鞋。这种装束,在当时是很时兴的,透着一种文武兼备的潇洒神韵。

课后,我去找他。在他简陋的宿舍里,我简单地作了自我介绍,当说到三和街小学五六年级班上发生的一些事情的时候他恍然大悟,叫道:

“你是……你是小弗朗茨!”

啊!我好弹玻璃球、上山摘酸枣吃、旷课、迟到的毛病,想必他还记着。

“是的,尊敬的哈迈尔先生!”我欢快地说道。

久别重逢,师生那股亲热劲儿不似当年,胜似当年。谁也想不到那场战争的两个受害者、也是胜利者今日在这里相会。我们执手相视良久,接着开怀哈哈大笑起来。

话题很快转到他的过去和未来。他说,当年他是在三和街小学一面教书,一面做地下工作。敌人发现了他,但并没有捉到他,他转移到解放区去了。一九四九年入城,因大学急需教师,他就回到学校教书来了。当年他给大家讲《最后一课》绝非偶然。因为他就是研究法国文学的。同时也喜欢文艺理论,偷偷读了不少马列和苏联的文艺理论书籍。所以来到了中文系。他以后要从文学发展和继承的角度写一部《法国文学发展简史》,还有把中法两国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的计划。现在已经收集了不少资料,作了数千张卡片。

看来,刘老师有很大抱负,也很勤奋。从战争年代过来的人,一般都很珍惜宝贵的时间,有限的生命。可是,好景不长。一九五七年,他因称赞“法国文学丰富,相比之下,我们的文学缺乏心理海洋的广泛描画和展示”,被认为是崇洋媚外,打成右派分子。文化大革命,对他更是一场灾难。他被发配到青海劳改,搞得妻离子散。……二十多年后,当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的时候,我出差来到江南这座名城,独自默默地站在母校的大门口,我又惊呆了:一眼望进去,宽阔的校园,绿化得郁郁葱葱,树影问,一座座教学大楼拔地而起。那座当年我就读的丁字形图书馆,又扩建了一万五千多平方米,后面的书库加高加大了,现在藏书已逾二百万册。上下课的学生、教师,熙来攘往,个个喜气洋洋,气宇轩昂,走起路来雄赳赳的。

您好啊!先生们、校友们我得到确切的信息,刘老师早已平反,回到学校。他锐气不减当年,现在升为教授,且被大家推举为系里的领导。我留校的同班同学,大都成为教学骨干,有的还晋升为副教授。

春风又绿江南岸。走进去吧!会会你多年景仰和怀念的刘老师——“哈迈尔”先生,也会会你往日的那些同窗好友。

同类推荐
  • 当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当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不妨随着编者的脚步,来学习欣赏散文吧,本书收录了多篇当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巴金、王蒙、刘白羽、张抗抗、老舍、余光中、刘心武、秦牧等等等等。
  • 青春,有点痛

    青春,有点痛

    人人面前都有一根栏杆、不能奔跑,就坐上轮椅飞翔、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改变、生命的贝壳、感谢上帝,没有给老虎插上翅膀、你就是自己的奇迹、别放大你的苦难、勇气通往天堂、一个傻子能做什么、风不知道自己的样子等。
  • 因为爱着你的爱

    因为爱着你的爱

    《因为爱着你的爱》,是肖大庆捧给读者的又一部文学美文集。所收集的作品,都是他近两年来创作的。文集共三部分,分散文卷、小说卷、书评卷。文章短小精悍,惜墨如金。尤其是小小说,捧给读者的更是一道脍炙人口的精神快餐。他的很多作品都在关注下层民众尤其是小人物的生存境遇,木瓜、钟老师、若伦、轿夫、的哥、导游阿兵、上访的陈能……众人各有特色的形象各有不同的命运,在细致的描述中,他们的艰涩与挣扎力透纸背。在写作手法上,善于“甩包袱”,画龙点睛的几笔就激活了小说中的人物,给他们注入灵魂。精巧的构思,诙谐的语言,读起来让人犹意未尽,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 我要回报以歌

    我要回报以歌

    本书收录了张丽钧最新创作的40多篇散文,充满了对现实与生命的感悟,为阅历尚浅、忽略过多的中学生们摆出了一场珍贵的“纯净阅读的盛宴”,展现了精神原野上的美好风景。
  • 心海放歌

    心海放歌

    接触心灵,感悟生活。还原我们心中深处最真实的波动。心海荡漾,人海沉浮,我们的心需要在思索中得到解脱。《心海放歌》带心灵去感悟。
热门推荐
  • 地府传奇之孟婆

    地府传奇之孟婆

    我本是转世的人类少女,却入地府,执忆笔,成为孟婆。一次意外,放出上古魔神蚩尤,被打入了十九层地狱……一场奇遇由此开始。
  • 守妻如玉

    守妻如玉

    认识一段时间后,他说:我们在一起吧。她:可是你的朋友都说跟我在一起是进火坑。他:我怕冷,宁愿烫死,不愿意冻死。别人都以为他救她于水火之中,只有他知道,她才是他的救赎。
  • 降龙者

    降龙者

    【完结了!各位可以尽情看了!】拾荒者洛非跟随一支冒险团队进入法诺斯山脉猎取魔兽,却被龙公主塞斯卡亚抓到龙穴中,展开了一段与龙族公主不得不说的传奇……八年后,在龙穴混得风生水起并幸运的拥有了龙威的洛非终于离开了法诺斯山脉,第一个遇到他的人竟然错误的把他当作了降龙者。于是,一段传奇故事就此展开了
  • 潇王千岁

    潇王千岁

    新帝登基,三朝元老王相辞官回乡,朝廷震荡。世人皆传,先帝驾崩前急召王相入宫。颁一密旨,关乎社稷,王相辞官也必与此事有关。次年十月,皇兄潇王离京。对外曰微服体察民情,实则奉旨彻查此事。自此之后三年,皇城中再无潇王。而远离皇城万里之外的风州城却多了一个富可敌国的风潇月。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1001种浪漫

    1001种浪漫

    当您拿起这本书来读的时候,便为自己接通了爱的电流。本书中,作者将告诉您如何使生活中的爱情体贴入微、爱意浓浓、如痴如醉,1001种浪漫的方法,会令您幸福地沐浴在爱河中。
  • 鸿武

    鸿武

    一功法,名曰惊天,一长剑,鲜血四溅,一壶酒,笑傲江湖。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望众生,悟人生,潇洒一句:天下事,我的事。
  • 少爷太胡来

    少爷太胡来

    “我要继承家产。所以你要配合我。把婚结了,不准张扬。”按了手指印,签了一年契约婚姻书,她也算是嫁进豪门了吧?在公司,他是她上司的老板兼总裁,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忙着玩隐婚。人前要和他装不熟,擦肩过,没瓜葛,没交集。回了家,他照样做他仗势欺人的大少爷,她依旧还是被三座大山压垮的小女仆。哇哩咧,少爷呀少爷,陪你玩一年结婚游戏也就算了,可是这期间,如果她喜欢上别人了怎么办?公司里的执行总监大人虽然对她要求严格,凶哩巴巴,可是看起来很不错的样子哇!怎么办?那就离婚呗!呃,这婚能说离就离吗?她会不会也稍微胡来了一咪咪?
  • 请不要叫我大明星

    请不要叫我大明星

    资深小说迷宁尘,稀里糊涂的就来到了一个和地球相似度极高的神奇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面缺少一些地球上人尽皆知的人或物,这个世界的文娱行业总体来说虽然还可以,但和前世的地球相比起来,还是差距蛮大的,只是你这个坑爹的系统到底能不能正经工作一段时间,说好的系统金手指呢!!!
  • 逐仙大道

    逐仙大道

    何为仙道,仙道是机缘、是天赋?而这一切少年都没有,他有的是汗水、是坚持,让我们来看一看少年慕云怎样踏上仙路。
  • 虚拟之此生不悔

    虚拟之此生不悔

    第三代VR通天中天王殿堂的人物,再次醒来的时候发现回到了八年前。天使艾菲尼亚【Affinia】、伊菲尔【Ephel】,黑龙公主奥妮克希亚【Onyxia】,小人鱼库尔墨【Kulgmer】——昔日的面孔。不知道为什么回到过去的夏尘,选择了精灵族的自然祭祀,却不想卷入了一场灭族危机,而故事,便由此展开。(非种马、非异界、三观正)这个世界有两样东西不可以嘲笑,一样是梦想,一样是出身。而同样的,这个世界有两种东西不能践踏,一种是尊严,而另一种,则是信念。努力是最不值得称教的东西,他如果输了我或许不会站出来,因为那是你应得的荣誉。可是如果你的荣誉是建立在将他人踩在脚下,那么对不起,请你走下神坛。我不相信这个世界有上帝,也不相信恶有恶报。如果有的话,我只相信,我可以送你去见上帝——夏尘。非传统网游,汲取H3-H7元素,非艾泽拉斯,剧情开头,如有不适请直接跳至二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