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81900000020

第20章 方志文摘(6)

新编《汉阳县志》正式出版发行了。这几年,我们武汉利用修志资料,编印了各种专题性的史料和资料书,那是些“中间成果”。去年,武钢出版了《武钢志》,那是厂矿企业志。真正属于区域性的社会主义新方志,在我们武汉,《汉阳县志》是第一部,最先问世。打个比方,算是“头胎”吧,所以特别值得庆贺。

俗话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分娩不论是顺产,还是难产,都会有阵痛。据我所知,历代修志,顺产者少,难产者多,有的甚至流产,足见修志之不易。我们《武汉市志》的编纂,已苦度了八九个春秋,现虽进入总纂,也还处在“难产”之中。编修地方志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件艰苦、辛苦、清苦的工作,确实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志书出版要经费,还要靠“财神爷”的支持。《汉阳县志》的编纂出版,可以说是八年寒窗,艰辛备尝,很多同志都为这部新县志的诞生,操过心,劳过神,出过力,作过贡献。这里,我谨代表武汉地方志办公室、武汉地方志协会,向所有参与编修县志的同志表示亲切的慰问!《汉阳县志》》在编纂出版过程中,得到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以及全县各部门、各乡镇的大力支持,得到汉阳县原任领导以及许多在外地的汉阳老乡的热情关心,这里,我谨向那些远见卓识、重视修志的领导同志,向那些热爱乡梓、热心修志的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清醒地认识我们的基本国情,是极端重要的问题。“极端重要”这四个字,是很有分量的,发人深省的。多年来,在对基本国情是不是认识清醒这个问题上,我们有深刻的经验和沉痛的教训。在这方面曾经付出过极大的代价。就是现在,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也还不能说对基本国情、基本市情、基本县情的认识就那么清楚,那么清醒;这也是十三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叫做“知之不多,知之不深”。从一个县来说,不断研究基本县情,了解一个县的历史发展、兴衰起伏、利弊得失,对于宏观指导、科学决策、战略发展、实际工作,都具有重大意义。编修地方志是探索国情的一个重要方面,基本县情是基本国情的组成部分。《汉阳县志》以丰富翔实的资料,记载了汉阳县的自然条件、社会变迁、政治风云、经济生活以及人文风貌、风土人情,记载了汉阳县历史与现状的基本面貌,它是汉阳人民百多年英勇斗争的忠实记录,是研究探索汉阳县基本县情的基础材料,是进行爱乡爱国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乡土教材,也是宣传汉阳,加强汉阳同外地的联系,扩大汉阳对内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媒介。对县里各部门、各乡镇、各级领导同志来说,一部县志在案头,大量资料在手中,需要时查考利用很方便。这对于了解汉阳的历史,了解汉阳的全貌,增长历史知识、地方知识和专业知识,都会大有裨益。

我不是在这里作“广告宣传”。我老伴是汉阳人,我也算半个汉阳人,我同样热爱汉阳,热爱汉阳县志。而且,地方志书,资料密集,内容丰富,也确有广泛用途,并长期管用,传之千古。一部县志,三张“大团结”,也不过一条好烟、一瓶好酒的价格。但是它包含有大量的信息,大量的资料,其价值比一瓶好酒、一条好烟的价值要大得多。《汉阳县志》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有待于社会检验和历史检验。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汉阳县志》是一部资料比较翔实、内容比较丰富的志书,是一部有广泛实用价值的志书,也将是留给汉阳后代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文化遗产。年代愈久,它的价值会愈大。汉阳县的领导,汉阳县的同志,几年的心血,完成了这样一部地方文献,传世之作,做了这样一件实实在在的基础工作,恐怕也算是汉阳的党委和政府的一项德政吧!我想汉阳的人民是会感谢你们的,汉阳的后代是会记住你们的。

我的人生

精心总纂增强县志实用功能

《黄陂县志》(初稿),我来之前看了一遍,看得较粗。下面想就几个问题讲点初步意见。

第一、初读粗看《黄陂县志》稿的几点看法。

总的看法是,黄陂县志志稿作为一部尚未总纂的初稿,应当说还是一部基础比较好的志稿:

1、全志的谋篇布局、大的框架大体可以,需要作某些调整,但不用伤筋动骨。经过合理调整后,就可以成为下一步总纂的篇目。在完成总纂后,再作必要的调整,形成全志的最后目录。

2、全志已经有了较好的资料基础。多数部类的史料,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史料,比较翔实,有些部类的记述内容比较丰满,基本上能反映本部类的基本面貌,并且有一定的特色。

3、经济部类占有较大的分量。过去修志重人文,轻经济。黄陂县志以较大的篇幅记述经济部类的内容,体现了以经济为中心,以经济为主体,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也符合新编地方志的要求。

4、注意了宏观内容的记述。这个问题是我们编修新地方志中的一个难题,也是好些志稿不足的方面,往往是微观事物记述详,宏观内容记述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黄陂县志稿除总述外,大的篇章设有无题概述。总述比较概括,源于分述,又高于分述,虚实结合,夹叙夹议,并且记述了黄陂历史发展的曲折,读之有立体感。水利篇的无题概述也写得较好。首先揭示了黄陂历史上经常出现的南涝北旱、多少年大旱、多少年大水的自然特点和规律,然后写水利发展的几个阶段性变化,最后有水利的现状,给人以轮廓的概貌。

5、语言文字简洁流畅,文字功底比较好,可读性比较强。

从总纂成志的要求,黄陂县志志稿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1、县志稿在编纂过程中,在统一指导、统一研究、统一协调方面,似乎显得不足。县志的编纂,不等于各篇的相加。各篇既是全志的组成部分,又受全志总体的制约。虽是众手执笔,分头编写,但要体现统一的编纂指导思想,明确统一的设计和规范要求,这一点至关重要。

2、全志整体性较差,不够严谨,交叉重复多,甚至整段雷同。有些数据史实,相互矛盾,相互抵触。这些问题在总纂中要认真进行处理。有些统计数据前后对照,文表对照,不相一致,在总纂时,要有专人进行核对。

3、某些史料还需要进一步深挖和深化,有些部分的史料还可以加强一些。特别是民国时期,有些资料、有些部类显得单薄;有些深层次的史料,还要努力加以挖掘,比如农业方面,包括粮食生产、林业生产、水利建设等等,都有深刻的经验和教训,值得记载,以资借鉴。

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是事物发展的主流方面,要充分记述;但也要反映失误和问题。有同志提出:“集体自杀”的事件,可不可以记?当然可以记,但是不要孤立地去记,这种社会问题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应有分析地记述,从中吸取教训。

志稿中的空泛之词、泛泛议论还很有一些,这也是我们修志的一个通病。要以有限的篇幅容纳更大的资料量。有些篇是否设综述,要视内容的需要而定;不一定每篇都设,有些篇的综述内容空泛。还有一些涉及结论性的断语,在总纂中间多推敲一下,力求确切。我主张修志多用中性语言,记事记实,寓观点于史料之中,作“画龙点睛之笔”

第二、加强整体性,提高县志的科学水平。

旧志与新志都是资料书,其重大区别之一,就是旧志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而缺乏科学性。而我们修的新志,由于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有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与旧志比较而言,具有科学性。从全县角度,从反映县情的角度来剖析,来记述,它的整体性、科学性就会更强一些。具体表现在:门类的设置相对来说基本合理;注意反映事物的整体面貌,门类之间相互关联要处理得当,力求符合整体性、科学性。篇目设置不要搞得过死,过于呆板,不一定在篇章节目后面都设子目细目,只要有利于反映事物发展的基本面貌,需要记述到哪一个层次,就设到那一个层次,以免事物肢解割裂,分得太细,难以使事物集中进行记述。

黄陂县志篇目把经济部类放在政治部类前面,是可以的。经济活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在这个基础上产生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从《黄陂县志》篇目看,一级目可大体稳定。农业篇可不动,其中的种植、林业、水产,农林牧副渔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水利单独设篇也是可以的,因为水利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粮食篇的内容主要是记粮食购销业务活动,是商业活动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并入商业篇,还是单独设篇,根据内容再研究确定。政协单独立篇显得太弱,是与政党部分合篇,还是与政权部分合篇,也在下步总纂中加以研究。民政从社会福利到社会保障,社会性强,群众性强,生老病死,涉及千家万户,可考虑从政事篇中拿出来单独成篇。

从县志目前的篇目看,低层次的章节目,层次简明,立目贴切,归属也基本得当,但可作一些归并。比如工业篇第一二章雷同、分散,可考虑归并集中记述,又比如猪牛马等饲养业下的一系列目,可改为家畜家禽生产,家畜品种与家畜饲养有关联,不必在品种下又分若干个节。在家畜家禽生产的目下,品种、饲养、存栏数都可集中记述。类似这样相近的目,都要求能归并集中。

总纂前要定全志的章法和规范,总纂中如不统一章法和规范,到终审时,仅文字技术方面的问题,就会改不胜改。定了章法,就要照章办事,严格遵守凡例和书写规约。

保持全志的整体性,还要写好宏观记述,处理好交叉重复,精心设计图表。有些表是很好的,但要精心设计,注意文表结合,有些表则可列阶段性的数据,不必过于繁琐。

第三、强调实用性,增强县志的社会功能。

地方志是一部实用性的文献,它不是通俗读物,不是供人们欣赏阅读的,而是为了备查备用。备什么?备史料;查什么?查史料。谁用呢,本单位用,本地区用,整个社会用,今人用,后人也要用。因此,地方志具有广泛的、多层次的用处。编修地方志,必须着眼于用,立足于用,这是我们地方志特有的功能,特有的优势,也是地方志书科学价值之所在。地方志门类广,史料多,决策者可用,教学可用,科研可用,搞实际工作也可用。我们编修志书就要有一个用的观点、读者的观点、社会的观点,或者说是历史的观点,长期使用的观点。这种观点越明确,而且体现在志稿应用之中,就能使我们选择取舍的史料越有价值。像黄陂这样的大县,在外面的人很多,县志是会广为流传的,甚至会流传到海外。从总的来讲,它是认识县情、研究县情之用,是进行国情教育、地情教育之用,是总结历史、借鉴历史之用。

实用性,首先是准确。准确性是志书的生命。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曾三同志讲过一句话,叫“地方志的科学性核心是真实性”。不真实,不准确,不仅无用,而且有害;不仅害今人,而且害后人。这个准确性包括史料史实的准确,包括内容记述或表述的准确。志书在编纂过程中,又是众手执笔,资料来源不一,志稿中出现某些史实失真、记述不当、提法欠妥,甚至前后矛盾、文表矛盾等问题,往往很难完全避免。但是,在总纂成志阶段,就必须在史料的考证、核实上下工夫。

实用性的第二点是要尽可能做到系统性。事物的发展,不管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它都有个发展的过程,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个系统性。胡乔木同志讲:“地方志应当提供一种有系统的资料。这种有系统、有组织的资料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何谓有组织,何谓有系统?我体会,所谓有组织,就是说反映客观事物的史料,是经过了整理、经过了分析、经过了精心筛选和考证核实的,而不只是现象罗列,不是纯客观主义的记述。所谓有系统,就是要反映事物的发展过程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就是要努力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现在有些志稿中,有些事物的记述,中间空档太大,一跳就是上十年、几十年,形成空白;再就是,有的部类和有的事物,解放前的部分,内容过于单薄,甚至只是一笔带过。这样,就缺乏系统性,就难以作历史的全面分析。

实用性的第三点是挤掉“水分”,充实养分。因为水分是无用的,挤干难以做到,但力求减到最低限度,把一些无用的东西删去,充实有用的东西。

实用性的第四点是突出重点,突出特色。越有特色的史料越有用,越有价值。地方志要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要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统揽全志提高县志整体质量

这几年,新洲县各部门和直接从事修志工作的同志,为编修新一代县志,作了艰苦的努力,这次提交评议的志稿,就包含着同志们熬寒斗暑、埋头伏案所付出的心血。志稿评议会是研讨性的,不做总结,也没有结论,叫各抒己见,共同探讨。会上,大家对《新洲县志》稿作了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很多修改的建议和意见。要认真研究分析,吸取有益的东西,集思广益,择善而从。主编主笔要有主见,最了解新洲县情、最了解县志编纂内容的,还是新洲的同志。县志内容的审查主要由县里把关,特别是在史实方面。写文章也好,修志也好,一般来说,总是越改越好,千锤百炼嘛!但也有越改越差、越改越不好的。这种情况主要是主编、主笔对各种各样的意见,缺乏综合的分析,什么意见都想“揽”下来,都想“改”进去,结果都容纳进去,形成个“大杂烩”。因此,志稿评议会之后,对评议的意见,要分析,要消化,统一思想,形成修改方案,然后动手总纂。

下面,就两个方面谈点意见。

一、新洲县志稿的基础很好,但精加工的任务还很重。

《新洲县志》志稿尚未进行总纂,未经过一笔总揽,还是初稿。作为初稿要求,志稿的质量和基础还是比较好的,但按总纂成志要求,则还有差距。既肯定优点,又指出不足,既热情鼓励,又严格要求,这才是负责的态度。我近来审稿任务很重,工作特忙,对《新洲县志》志稿,未能深入研究,具体修改意见要结合志稿加以剖析。这里,只谈点总的印象和看法。

1、《新洲县志》志稿,如果形象地比作人的“体格”,我觉得长得比较丰满,但不够壮实。所谓比较丰满,是指入志的史料比较充足,史实内容比较丰富,资料基础比较扎实。我评志稿,最重史料;如果史料单薄,内容贫乏,就是体例再好,文字再美,志书也会减辉退色。我平时审稿,涉及史料史实,慎之又慎;而对那些毫无史料价值的东西,则一笔删掉。所谓长得不够壮实,是指志稿中间还有不少的水分;有的篇章看起来有点“浮肿”,也像还有点“肠胃病”,消化不良,就是对有些史料“盘”得不熟,研究分析不够,缺乏一定的深度。穿靴戴帽、空泛议论之辞,也还有一些。

2、《新洲县志》志稿,再形象地比作人的“仪表”,我觉得长得比较清爽,但还不那么清秀。所谓比较清爽,是指全志的谋篇布局、结构层次、分类归属比较清晰,语言文字也比较简洁流畅。你们这次拿出的志稿,一篇一篇打印出来,装订得整整齐齐;而不是像其他有的志稿,东勾西叉,粘粘贴贴,字迹潦草,看起来很费劲。所谓不够清秀,是指志稿中花花哨哨、麻麻点点、小伤小疤还有一些,这恐怕与“水分”、“浮肿”也有关系。

同类推荐
  • 恰同学芳华

    恰同学芳华

    本书是一本散文集,分为回忆篇、心灵篇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2003年的鲁院、摇曳在风中的铜铃、鲁院——我一生的梦、生日、鲁院日记选、鲁二期的“第一课”、我的两个同学师傅、非常爱情等。
  •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描写了中国现代史上的奇人、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的传奇人生,以翔实的史料和对历史现场的探访,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王亚樵刀光剑影、宁折不弯的一生,作者深入挖掘王亚樵的内心世界,生动形象、可叹可信地再现了王亚樵的侠义风采。
  • 心灵甘泉·草叶集

    心灵甘泉·草叶集

    本书是长满美国大地的芳草,永远生气蓬勃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它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总汇,也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读它,会引导我们对环境、历史、生命进行思索和咏叹,并指引我们的民主不断向前。
  • 相逢不语

    相逢不语

    相逢不语、沉思无绪斜阳暮、离人心底伤、依然春意寒、身无彩凤思万千、雁无声,天意寒、暴雨之后,栀子花残、有一种心情,泪流满面、在深夜里让寂寞唱歌、只为心如自由花等作品。
  • 时光深处的柔软

    时光深处的柔软

    周遭浮躁个人乏力时,走进那片时光,你会真切地感受到阅读是心的抚慰与拥抱,你会因此拉近与真与善与美的距离,你会强烈地意识到阅读才是最奢侈的享受。不想迷失自己的人,向往真善美的人,以满腔热情想与生活来个熊抱的人……来吧,捧起《时光深处的柔软》,你便与最美好的自己相遇了。
热门推荐
  • 学国学,用国学

    学国学,用国学

    本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通过分析国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让领导干部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学知识,学会用国学知识中的精髓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懂得用国学知识来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点明了国学精髓的所在,开创性地把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与国学联系起来进行探究,是一本既讲得时尚,又要讲得明白;既讲得有深度、有层次,又讲得很管用、很实用的国学经典书籍。
  • 风神创世

    风神创世

    一个山村少年和父亲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小镇上,直到父亲去世,少年拜入修真宗门之后才发现,这个世界不简单。···
  • 弃妇太逍遥

    弃妇太逍遥

    堂堂都市白骨精,竟穿越成受气正妻,面对无良的夫家人,她只求和离。就在人人都为之叹息的时候,她却在一次次的机缘巧合下崭露头角,让多少王孙贵胄为之倾心。但世人却不知,那万丈荣光背后,她所求的,只不过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 为人处世方与圆

    为人处世方与圆

    方圆的学问博大精深,方圆的智慧无穷无尽。正确处理,巧妙运用方圆智慧,不管是做好工作,协调好人际关系,还是对于自己修身养性,始终保持一种游刃有余的状态,实在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境界。《为人处世方与圆》中,笔者禾土以名人立身处事经验为基础,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练的要点,密切结合时代特点,讲述了在人生处事中灵活应变,聪明做人的技巧。无论是方也好,是圆也好,没有固定的限制,一切全凭自己的智慧主宰。我们应该努力做一个清醒聪慧的人,该方的时候就方,需圆的时候就圆,将方与圆巧妙地结合起来,掌握好方与圆的度,《为人处世方与圆》教你在方与圆的博弈运筹中成就幸福人生!
  • 神之怒:背叛

    神之怒:背叛

    神历304年,大地之神联合神族督军反叛神族,抢走了神剑沃格特之剑,并自称圣族,天神为了保住神族的领导,只好动用地球上半神的力量,一个少年的生活因此改变
  • 娱乐文豪

    娱乐文豪

    沈祥无意中捡到一张无线网卡,它只有一个功能,就是连接一个叫地球的互联网!于是他有了一个梦想,将无数娱乐经典进行搬迁,然后署上自己的姓名!
  • 历史年鉴:1904

    历史年鉴:1904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 美王爷嗜宠毒王妃

    美王爷嗜宠毒王妃

    她是重生后的现代人,醒来去发现自己是在河边,众人嫌弃,家人陷害,‘哼,看我不把你们玩死’,几个月后她是令人发指的毒后,美王爷的嗜宠,神医的娇宠,毒仙的宠爱等等
  • 再生狂少

    再生狂少

    一个肉体死亡的倒霉蛋,在神奇药水的帮助下,拥有了复活重生的机会。从前,他是卑微弱小的屌丝;重生后,他是狂拽嚣张的狂少!“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挡我者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去死,要么被我踩死!”“NoNoNo!别叫我米国队长,我是——林宠!”
  • 灵师神域

    灵师神域

    一群年轻的人,有梦想却从不放弃,可爱却不失霸气,善良却不失腹黑,被权力包围下却不失自由,朝着大陆最强者的方向前进着,未来称霸的不只是四古国,而是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