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娘娘!”龙儿才走出宛和殿几步路,忽得又转头,回到宛和殿。
“何事这么紧张?”惠妃手拿着一个空碗,微带惊讶道。
可龙儿还没有来得及答话,就见华妃和尹方款款而至。龙儿来宛和殿没几日工夫,所以还不认识璐瑶。惠妃刚失了孩子,又死了妹妹,她担心这个娘娘是借机奚落惠妃,就一个紧张跑了回来。
“璐瑶妹妹!”惠妃从椅上站起,正要走去搀扶璐瑶。却见璐瑶快步走到惠妃的跟前,拉着惠妃的手,道:“姐姐,你才失去孩儿,身体要紧。快坐下,快坐下。”
惠妃点了点头,将桌上的《药师经》一合,随后又命龙儿奉茶端座。
“姐姐原来在读佛经。”唉!璐瑶默默地叹了口气。“若是萱儿姐姐也能像姐姐一样多读些佛经,就不至于心存杀念,害人害己了。”说着,璐瑶双手捧起《药师经》翻页到惠妃刚才读着的那页。
这页写着这么一句话: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佛曰真是言之有理。”璐瑶感叹道,并将书搁置了下来。
璐瑶出身贫寒,没念多少书,但她八岁入宫,跟着芯蕊倒是学了不少。芯蕊的父亲原是私塾里教书的夫子,所以芯蕊自小饱读诗书。
“是啊!”惠妃仰天叹了口气,道:“若是这后宫之中,人人都能明白这禅学之道,就可少了纷争,少了杀戮;若一国的臣子们能明白这禅学之道,就可少了烦恼,活得自在清幽。可偏偏,有的人明理而做不到。”道毕,惠妃又将经书合上。
璐瑶点着头,道:“姐姐说的是。妹妹今日又学习了。”
龙儿见华妃对惠妃娘娘是友善,便松了口气,过后,便与尹方跪安,出了宛和殿。
寒风缓缓得吹拂进宛和殿,吹灭了几盏油灯。
“姐姐!”璐瑶道:“妹妹今日冒昧前来,就是来看看姐姐。怕姐姐会太过忧伤,而抑郁寡欢。今见姐姐有心看书,妹妹也就心定了。”
惠妃拉起璐瑶的手,道:“妹妹有心,姐姐先行谢过了。”说着,她又起身,从另一张桌上,拿起一盒点心,端送到璐瑶的面前。“这是一个时辰前,母后命御膳房特别制作的糕点,你也尝尝。”
这个盒里装着的糕点是制作精美的薄荷绿豆糕。望着绿豆糕上一颗颗晶莹透亮的小珠,璐瑶不禁双眼湿润了。
“妹妹,这糕怎么了?”惠妃问。
“我…”璐瑶擦拭着双眼,道:“这糕是当初司膳司女史竞选比赛时,芯蕊独创出的菜肴。当初芯蕊心地善良,思维创新,又善解人意,想不到跟了丽妃姐姐后,就完全变了一个人。她居然…”因为芯蕊与丽妃走得近,所以宫里面都传翡翠莲心糕里的药其实是芯蕊乘人不备之时,放进去的。但丽妃死后,皇上已经放出风,不再追究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