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芯蕊入狱的事,很快传到了正在长生殿批阅奏折的李晔耳中。
当时,司膳房的宫婢罗菲去长生殿给皇上送膳。李公公见罗菲一脸的惆怅,就多问了几句。罗菲说,今日似乎是司膳房的黑色日。先是突然笑月爆死,然后又是翠浓去洒笑月骨灰的时候,突然被石头砸死,现在又听说,前司膳房宫婢芯蕊入狱…罗菲一边说着,一边心寒着。她还问李公公,“尽甘来”是不是真的有鬼魂出没?因为,青红和绿波、翠浓和笑月的死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就是“尽甘来”。青红死之前,她就曾亲眼看到青红拿着些纸钱,去过“尽甘来”…可惜,李公公并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让她不要多想,做好自己本份的事情就行了。
“什么?芯蕊入狱?”当李晔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特别的惊讶,手中的笔不自觉地落在奏折上,并在那上面,留下了一块墨印。
那张奏折是杨复恭的提议。
近来,北方天灾人祸,谷粒几乎颗粒无收,米价拼命上涨,弄得人心惶惶,饿死的百姓不断增加。所以,朝廷为了安抚人心,打算从南方调运一部分军米先解燃眉之急。但从江南运送大米去山西一带并不容易。
自古从姑苏到山西只有一条通道。那条道一向拥挤不堪。若是从这条道上运米,只怕没有一个月是运送不到的。但过了一个月,就算有米,也无力挽救那边的情况。
在这件事上,杨复恭的主张是拦堵,就是说,在运送大米的那段时间内,派官员在各个关口拦堵一切车辆的前行,以此保证大米的运输。
这样的做法在道理是行得通的,但偏偏李晔与杨复恭不和,他就不相信,杨复恭可以一手遮天,朝堂之上都是他的爪牙。所以,他一直期待着,有大臣可以提出新的方案…
“皇上!这奏折!”李公公拿起杨复恭的那份被画上一团墨印的奏折递到李晔的眼下。
皇上在奏折下画个圈,意味着准奏,可以施行,但杨复恭的这份奏折…
皇上拿过那份奏折,往未通过那堆奏折里一放。
在李公公的眼里,李晔一向冷静,镇定。今个儿,怎么皇上听了芯蕊的名字会这样激动?
李公公又道:“奴才还听说,芯蕊是因为杀了人,才入牢狱的。”
这一次,李晔不像刚才那么激动。他“嗯”了一声,随后,从未审批的奏折中拿出一份,翻阅开来。
他的目光扫向一排排工整的字迹,但他的心明显不在那些字迹上。
他突然觉得,一个个字符似乎在跳跃,让他琢磨不出那份奏折到底写了些什么。
烟熏缭绕,大该过了一个时辰,李公公见皇上还目视着那页奏折,便道:“皇上,夜已深,还是龙体要紧!”
李晔这才觉悟过来,他已经傻呆呆地望着奏折一个时辰。
芯蕊一次又一次地让他堂堂一国之君在她面前出丑,他不是早希望她出事吗?为什么真的出事时,他一点也不快乐,反而是吃惊、不安、神不守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