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89200000041

第41章 父亲(2)

妈妈在我的脊背上抚摸着,好像在数我一身的骨节儿。“孩子,你太瘦了,你该多吃东西。”她像没有听到我刚才的话一样。我没有做声。那时我觉得自己浑身都是力量,因为我每天都在灌木丛中、在海滩上奔跑。那些肥胖的野物总是跑不快的——我所看到的飞奔的动物都是瘦削的,浑身裸露了筋脉……我这会儿是在受伤的妈妈怀中,不由得又想起了过世的外祖母,双眼像要蹿出火苗。我说:

“外祖母就是被他气死的……”

“孩子,不要这样说。外祖母年纪大了,是她自己离开了。”

我没有顶撞母亲,只是我心里明白:自从这个脸色蜡黄、瘦干干的人从南山回来,我们家就失去了一切,连起码的一点平静和温馨都没有了。我们全家不仅要为他担忧,还要为他生气。我们鼓着劲儿跟他干活,胆战心惊。他半夜被人叫走已是平常事儿,可我们就要一直坐在炕上等他。如果天亮了他还没有回,全家人就要设法打听他的下落。有一次妈妈悄悄尾随他去了,半天才回来告诉:那些领他走的人一路上不断地推搡,他弓着腰一声不吭,两手揣在怀里。他们把他押到了园艺场西边那个养猪场的小屋里,小屋钉了铁窗,外面有人站岗。

“为什么要把他押起来?”

“不知道。”——这种事情我们永远也不知道。

有一天夜里,我听到屋后有嘁嘁喳喳的压低了的说话声,就小心地爬起来。我像猫一样轻轻爬到了屋后。我发现后窗趴了两个背枪的人。我吓得大气不出,回到屋里,把看到的小声对妈妈讲了。妈妈又告诉父亲——他听了一翻身坐起:

“多嘴!”

他差一点就去打妈妈的耳光。妈妈转过身,再不吱声。父亲倒睡得快,一仰身就打起了呼噜。

打那儿起,我差不多每天都能从夜晚的声音中分辨出一点什么。我知道屋子四周潜伏了无数可怕的东西:背枪的人,野物,奔跑的野猫和狗……我永远也弄不明白,那些背枪的人为什么要盯视这个孤零零的茅屋?母亲、过世的外祖母、现在的父亲,还有我,到底怎么了?我觉得父亲尽管脾气凶暴,可是他已经无力逃跑。他瘦成了一把骨头,再说这儿又是他的家,他还能跑到哪去?当年他不就是急着回到茅屋,回到母亲身边吗?他从大山里刚刚回来的日子,我亲耳听见他对母亲说了这样一句:只盼能活着回来,回来看一眼妻子儿子,哪怕只看一眼也就满足了……这样一个人怎么会逃跑!既然不能,为什么又要夜夜盯视?那些在黑夜里闪动的贼亮的眼睛啊,我恨你们。我恨你们半夜发出的狞笑、弄出来的响动;恨你们一闪一闪的烟头和往地下吐唾沫的声音;恨你们踩碎了屋后的瓦块,踢滚了石头……你们为什么要像牛虻一样紧紧咬在一头将死的老牛身上?

白天,我故意在茅屋后面丢下很多碎玻璃片。我想让他们远远地躲开。我甚至想搞来一些荆棘,把它们扔在茅屋四周,这样他们就不能挨近我们的屋子了。可是爸爸从外面回来,看见了这些东西,瞪大眼睛站在院子当心:

“你俩给我过来。”

我和妈妈都上前几步。

“屋后的东西谁弄上的?”

他的目光先在妈妈脸上停了一瞬,接着就滑到了我的脸上。

我的心怦怦跳,但回答得很平静:“我。”

他额头上的青筋鼓了鼓,眼睛闭上了。这样闭了一会儿,像用了很大力气才睁开。我知道一顿拳脚就要落到头上来了。我咬紧了牙关等着。可是接下去我听到的是一声长叹。他的声音小极了:

“……你拿个竹耙子,把它们都打扫干净,打扫得一点儿也没有,听见了吗?”

我的泪水不知不觉淌下来。我说:

“听见了。”

我拿起竹耙走了。我把屋子四周、特别是屋后的玻璃碎片弄得很干净。这里的沙土松松的,我想那些背枪的人站着坐着都会舒服极了。我们欢迎你们哪,欢迎你们夜里来这儿挺尸。

2

过去是外祖母领我到林子里采蘑菇,她不在了,就是我一个人了。我一个人在林中进进出出。林子密不透风,我自己倒可以做任何事情。有一段日子,我要用一个多钟头去割两大捆猪菜,捡一篮喂猪的橡实,最后再采蘑菇。我把各种各样的蘑菇都采来,摆在院子里晒着太阳。采得多了,母亲就夸我一句。我特别记得父亲的夸奖——因为他对人极少这样。我恨这个人,却又渴望他的表彰。我以前不记得从他那儿得到过什么温暖。我为什么要爱这个黄黄瘦瘦的人?就因为他给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折磨和恐惧吗?或者,就因为他是我的父亲吗?

“父亲”——这究竟意味着什么?有一次我甚至问妈妈:人为什么要有一个“父亲”?妈妈的样子很为难,简直为难极了。记得她多半晌才说了一句:“哎,谁没有父亲,父亲就是父亲啊!”

“为什么就是?”

“没有父亲就没有你。父亲和儿子血肉相连……”

我还是有点儿糊涂,“怎么他被刀割伤了,我一点儿不痛?怎么他喊肚子痛,我一点儿也不难受?”

“会痛、会难受的。孩子,记住,你是他的骨血……”

“骨头”和“鲜血”——它们在我脑海里一闪,立刻让我害怕起来了。于是我再不敢多问。不过我从此记住和明白了:父亲就是父亲,父亲是不能追问的一个人和一种现象。

妈妈那一次还告诉我:无论如何,你的脾气,包括你的长相,都会带上他的特征……

这尤其使我惧怕。我发誓将远远地离开那些“特征”。后来,我果然没有像他那样黄瘦,也没有像他那么暴躁。我觉得自己终于远远地离开了他,离开了他的一切……我发誓一辈子也不会走向或走近他一点儿。

我卖力地采蘑菇。当然我们家吃不掉这么多的蘑菇。到后来,我看见一些猎人到林子里打猎时路过我们的茅屋,常常要捎走一袋蘑菇。这些蘑菇是母亲在空闲时间用纸袋分装成的。他们每次带走时都留下了几枚硬币。妈妈对我说:

“我们也要过生活……”

“我知道,妈妈……”

“你外祖父留下一点儿家产,我们总算是有一点儿积蓄,不然的话我们早就饿死了。现在还有一点钱,可我们不能一下子把它花光,谁知道以后还有什么日子啊。”

外祖父及他的一切都让我神往。说到遗产就更让我好奇——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我问:它属于我们吗?

妈妈点头又摇头,“本来都属于我们,可如今都贴上了封条。”

“什么是‘封条’?就是用铁条捆住吗?”

“不,那是一张纸,上面写了字、盖了红色印章。它只要贴在门上,就再也不能打开那扇门啦。”

原来只是一张薄薄的纸条。我有点不信:

“贴上它就不再属于我们了吗?”

“封住了谁也不能动。不知道以后他们会不会交还我们,如果交还,我们就有花不完的钱了……”

后来我发现自己采来的蘑菇变成了酒——父亲用卖它的钱买来了白酒。结果酒又让他变得更加可怕……我再也不愿去采蘑菇了。

“还不快去!”父亲常常催促母亲打酒。

她只好到场部那个小代销点去了。一会儿她就打来了白酒,这些零装白酒辣气刺鼻,劲头大极了。父亲可以连续喝上半碗,有时竟能一口气喝上一碗;奇怪的是他的脸一点儿也不红,而是越来越白,白得像纸;他骂起人来也更凶。有一次他喝了酒还胡乱唱歌,唱一些谁也听不明白的歌。我那一次吓坏了。母亲看着他笑,笑出了眼泪。他把母亲揽在怀里,让母亲扶着他在院里一拐一拐地走。

母亲那一次有说不出的高兴。她好像压根就没有在意父亲丑陋的走相。父亲一边走一边哼,还小声咳嗽、叙说着什么。我想得出他在叙说过去。那也许是他在这片林子里、在南边大山里到处奔走的离奇故事,是他最风光的日子。

就这样,他们俩在院子里一拐一拐地走。再后来妈妈也哼出了声音,跟上哼那种不成调子的歌。他们这样一直走了很久。

那一天父亲终于醉倒了。他躺在炕上,呼吸急促。母亲用湿手巾在他额头上擦着,后来又擦他的周身,把他的衣服剥光,只让他穿一条短裤。我凑近了,于是第一次见到他近乎全裸的身体,天哪,那么弱小,躺在那儿一点也说不上好看,只是怪可怜人的。那时我觉得奇怪的是,这么弱小的人会是我的父亲,并且还要时不时地对母亲和我发凶……我凑到跟前看妈妈摆弄他的身体。我那会儿算仔仔细细地看过了自己的父亲。我最后发现他身上布满了创伤。我问妈妈:“这就是打仗时留下来的吗?”

她指着腿上的那一块伤疤说:“这儿是,这儿被子弹擦伤了。你爸爸是个有福的人,和他一块儿打过仗的人差不多都受过重伤,比较起来他受的伤简直不算什么……”

“那么这膝盖上呢?额头上呢?还有胸脯上的这些……”

妈妈用手去抚摸那些变了颜色的皮肤,那是一些长长的紫斑。她叹着气:

“这都是他开山时留下来的。有一回一个哑炮响了,把你爸爸压在下面。他们慢慢腾腾往外扒人。人家后来告诉,如果不是有几个大石块在下面支着,他早就给憋死了,你爸爸命大。就这样,等大伙儿把他扒出来,他的脸已经变了色,可总还算留住了一口气。刚开始扒的时候,有人说反正也活不成了,急什么。他们扒得很慢。后来快扒出来了,总该小心点儿吧,该把石头搬开,把沙土用手抠掉,别伤了下边的人哪。可那些凶惯了的家伙,硬是用镐头、用铁耙子去扒拉石块,一下一下狠刨狠抓。有一耙子刨在了你爸爸胸脯上……你看,这个紫斑,这儿一连三个齿痕,都是铁耙子刨上去的……”

我的心揪了一下。我在想那该多么痛。我又去看他膝盖上那一溜长长的刀印。

“这一下最险,这是一块飞起的石片割成的,再割深一点点儿,你爸这条腿就算废了。”

我仔仔细细看这个裸体。我数了数,大一点的伤疤有四十多处。妈妈告诉我,它们都不是在战场上留下的,都是在后来,在开山的时候;还有从山区回到平原上以后,被那些背枪的人弄成的……

我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还能活下来。他究竟靠什么活下来啊?我想啊想啊,想不明白。后来我好像想明白了一点点:也许他就靠全身的那种狂暴劲儿活下来。别人把一切残暴加在他身上,他再把它分给我和妈妈,甚至是外祖母。这样他自己就轻松了。他是靠这个才活下来的……

3

很明显,从四周不断围拢而来的残忍和暴虐,都是因为他的缘故。不幸正像细菌一样通过他传给小茅屋、传给这里所有的人。如果这儿没有了他,比如他死去了,那将是再好也没有的事了。我真心实意盼望父亲死去。我有一次甚至忍不住,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母亲。母亲威吓我说:

“再这样讲要遭雷击……”

我很害怕。我立刻想起了外祖母在世时讲过的一个故事——从那时起,只要打雷下雨,我就有点胆战心惊。故事说:有一个孩子对长辈不孝,行过亏。有一天下雨,天上的雷越来越响,越来越响;到后来红色的火球总是在这户人家的门口滚动,火星都要溅进他们的屋子里了。老当家立刻明白了什么,他就把全家人召集起来问:咱家谁做下了坏事?谁做下了亏心事?谁做了,谁就自己到院子里去吧,不要连累了全家……外祖母说那一家人都是善良的人。行亏的是最小的一个儿子,他虐待过爷爷,骂过老人,和老人一块儿出去玩时还推拥过,把爷爷跌伤了。小儿子在响雷中吓得浑身哆嗦,铁青着脸,就是不敢往院里走一步。这时全家人都从脸色上知道他做了坏事。雷火一阵猛似一阵,总不能连累全家啊,老当家的急了,就抓起他一下扔到了院子里。全家人都眼睁睁看着轰隆响起一道闪电,小儿子再也没有了。

我很久以后想起这个故事都感到害怕。当妈妈威吓我时,我又想起了它。我再也不敢了。我心里再也不敢诅咒父亲,不敢起那样的念头。暴雨天里,雷声滚滚时,我总是小声祷告:原谅我吧,我再也不说那样的话了,再也不起那样的念头了……

巨雷滚动着,它终于没有接近我,它大概饶恕了我吧。

可是到了后来我才明白,我心里的恶念并未驱除,它已经无可救药。因为那种让爸爸死去的念头只是在惊恐中被压抑了,而它永远也没法从根上拔掉,它时不时就要冒出来……但只要他一天活着,我就一天不希望听到他的呻吟,更不希望他招灾。我矛盾,痛苦,有时真不知该可怜他还是该憎恨他。我大概一直在憎恨他。我甚至想象他从我们的小茅屋中变戏法似的一下变得无影无踪才好——不过他在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的那一刻再也不要遭受痛苦了……因为加在他身上的痛苦真是太多了,我想不出世上会有任何人遭过他那么多的磨难,也想不出世上有任何父亲会像他那么凶暴可怕。

有一天我逮了一只野兔。我是跟园艺场里的老猎人学会了下绳扣才逮住了这只兔子的。它虽然个头很大,但从毛色和眼神上看,它还是一只刚刚长大的兔子。那会儿它吓得浑身发抖。我把它关在了一个小笼子里,喂它白色的菜叶,看它的三瓣小嘴奇妙地活动。我藏在暗处看着:它刚刚咬了一口,又好像想到了什么,立刻缩到了角落里。它吓坏了。我多么喜欢这只小动物,晚上睡觉时,睡到半夜,我听到声音就起来看一眼。我想看看它是否在没有人声的时候偷偷地吃一点儿食物——它有两天没吃食物了。很可惜,它没有喝水,也没有吃东西。我决定: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就把它放回原野……可是有一天我不在家,回来时看到的是一只被宰杀的兔子,它在干土上一动不动。

我哭着大声追问:这是谁干的?妈妈往里间屋指了一下。我立刻闭上了嘴巴。我无声地哭着。我那一刻恨死了这个凶残的人。多么好的一只小动物,他竟然把它杀了……

他一出门我就大声质问妈妈:“为什么,为什么,他为什么要那样?”

“他说这只兔子原来很肥,它什么也不吃,再养下去只能饿死。眼看着它这样,不如把它杀了。”

我哽咽着:“我正要把它放掉……”

“孩子,你早该把它放掉。你看看也该知道了,我们家里的这个人是不会有那样的善心了。我当时说等你回来,他连听都不听……”

妈妈说到这儿,那个凶神恶煞从外边回来了。他好像看也不愿看我,或者是不敢看我——一进门就蹲下来,从衣兜里掏出一把割烟刀,把那个兔子一点一点剥掉了皮。

我远远地逃开了,逃得很远,一直跑到果园深处,又跑到灌木丛中……我对着那片色彩斑斓的原野,那些数不清的野花儿、杂草和树木,轻轻地说:

“原谅我吧,我是一个罪人。原谅我,以后我永远也不逮野兔,不逮刺猬,不逮小鸟……原谅我吧,这是我的罪过。我永远也不做这样的傻事和坏事了。”

那一天我直到天完全黑透了还没有回家。我怕闻见炖兔子肉的气味。我要远远地躲着。我的两条腿像石头。如果不是因为害怕,我会在丛林里过夜。到了半夜,丛林越来越凉,四周一点亮光也没有。可我还是不愿回去,我害怕极了。丛林中响起了哧哧声,还有各种野物的蹿跳声。我觉得冰凉的蛇就在身上活动,我不敢咳嗽,不敢走动,只紧紧地抱着身子……

那一夜,我从树隙寻找天上的星光。天上的星星真多呀,它们差不多一块儿抖动,像嘲笑的眼睛。我从星空上看到了那么多的神秘,还有说不出的恐惧:那个夜晚我好绝望,好孤单……在那个夜晚我真想不出人这一辈子该做些什么,该怎么活下去、怎么长大……难道真的有个不同于前一天的明天吗?难道我真的要等待自己一点一点长大,到那个我一辈子也不想去的远方吗?远方是我毫不熟悉毫不明白的地方,我不知那会是多长的路……

同类推荐
  • 茵梦湖

    茵梦湖

    本书荟萃了作者十三篇抒情小说,如名篇《茵梦湖》《白马骑者》《燕语》等,还精选了他十九篇抒情诗。其中《茵梦湖》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莱因哈德和伊丽莎白青梅竹马,情爱甚笃,可是伊丽莎白的母亲却把女儿嫁给了家境富裕的埃利希。多年后,莱因哈德应邀去埃利希在茵梦湖的庄园,旧日的恋人相见却是一片惆怅。小说谴责了包办婚姻,不仅主题鲜明,而且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其优美的笔调,清丽的风格,生动的故事,对人物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施拖姆的时代已经久远了,但是相信,他的作品对我们今天的读者来说,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 爱情偏执狂

    爱情偏执狂

    一个人,如果没空,那是因为他不想有空;一个人 ,如果走不开,那是因为不想走开;一个人,对你借口太多,那是因为不想在乎所以,该收手时就收手吧,不要偏执地再爱他了。
  • 官场现行记

    官场现行记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者李伯元,共60回,结构安排与《儒林外史》相仿,演述一人后即转入下一人,如此蝉联而下。作品以晚清官场为表现对象,集中描写封建社会崩溃时期旧官场的种种腐败、黑暗和丑恶的情形。这里既有军机大臣、总督巡抚、提督道台,也有知县典吏、管带佐杂,他们或龌龊卑鄙或昏聩糊涂或腐败堕落,构成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图。可以说为近代中国腐朽丑陋的官场勾勒出了一幅历史画卷。
  • 盘破门

    盘破门

    《盘破门》是一部中国传统式小说,既有根据历史演绎的痕迹,又有作者虚构的江湖故事,同时不失对地方文化遗产的披露。包含《刺杀端方》和《木棉袈裟》两卷。
  • 回天绮谈

    回天绮谈

    《回天绮谈》十四回,1903年五至六月载《新小说》第四至六号。作者署玉瑟斋主人,真实姓名及生平事迹不详。《回天绮谈》发表时题“政治小说”,记叙的是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英国“自由宪章”运动故事,旨在配合晚清时期中国的“宪政运动”。
热门推荐
  • 卖萌儿子火爆娘:王爷个个要专宠

    卖萌儿子火爆娘:王爷个个要专宠

    穿越前俺没爹地,现在4个王爷抢着要当我爹,一爹憨厚都是装出的,二爹流氓二大耳光扇得他管我叫爹,三爹从我下手讨好我娘亲一脚丫子踹飞你“去蹲墙角唱征服谁把我娘亲唱笑谁当我爹地!娘亲,桃花满天飞到底选哪个当爹地”娘亲脾气老火爆了,我倚在娘怀中卖萌“娘亲,你要我还是要他”
  • TFBOYs

    TFBOYs

    年少时的夕阳,美得像他们一样。他们唱着歌手牵手行走,以为能走到远方。男神不再是梦,因为她们的改变。
  • 净心诫观法发真钞

    净心诫观法发真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笙歌微凉

    笙歌微凉

    她从小父母离婚,来到了他的故乡,她被欺负的第一天,他就出手帮她,从那以后便成了好朋友,但是一次意外,使他们从此成为陌路,他忘了她…
  • 恋上绝色王妃

    恋上绝色王妃

    做梦都想穿越的人既然真的穿越时空来到了萧朝穿越时空改变了她的一生。婉莹被将军府少爷程瑞丰所救,两人日久生情,却因为迷宫城的少主所劫则被迫分开,又因为救程家人而嫁给冷酷王爷萧子旭。不知情的瑞丰以为她变了心而对开始报复她。她到底该如何去面对那些困难,当爱情来临时她又该怎么样去面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谁的弥望

    谁的弥望

    一部错综复杂的史诗结尾.终结的或许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世界的意义.
  • 别让青春上了你

    别让青春上了你

    讲述一群正青春的年轻人暧昧不清的情感生活现实与梦想的纠葛前途与沉沦
  • 异域道途

    异域道途

    身为没落的修真家族的末代传人,修真没有半点成就,凡人一个,却对古诗词十分精通。一次不是意外的意外让他沦落异域,却依靠对古诗词的熟悉和原来无法修炼的修真功法纵横异域。无数的奇功异术、无数的种族、无数的强大魔兽,交织成一个恢宏的世界,神话故事将会以另类的角度进行解读,神话人物也将会以独特的视角进行描述。
  • 极品女特工

    极品女特工

    扑街写手穿越成废柴特工,痴情小子化身超级侦探,遭逢乱世岂能置身事外?一个是极品暖男,一个是百变大咖,一个是放荡版的林妹妹,一个是懵懂型的纯二货孰是孰非亦真亦假无法选择——乱世佳人以身犯险,细菌工厂以情动人,谁将执子之手,将子拖走?
  • 侯府后院是非多

    侯府后院是非多

    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可颜苏却觉得侯府后院是非也不少。难缠的各路小妾,躲不开的是非阴谋,想要活下去,手段总是少不了。就在颜苏专心应对后院里的各种是非时,嗳,我说侯爷,您能松开搂着妾身的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