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14600000082

第82章 曹死马继

魏明帝太和四年(戊申,公元230年),大司马曹真认为:“蜀汉多次入侵,请下令由余谷出兵讨伐,各将领分几路同时并进,可以大胜。”明帝听从了曹真的建议,颁布诏书命大将军司马懿逆汉水由西城进军,与曹真在汉中汇合,其他将领有的由子午谷,有的由武威进军入蜀。司空陈群劝谏说:“太祖以前到阳平攻打张鲁,大量收集豆麦以增加军粮供给,张鲁没有攻下而粮食已经缺乏。如今既然不能就地取粮,况且斜谷地势险阴,无论进退,都很困难。转运粮食肯定会被抄袭截击,如果多留士兵据守险要之处,便会使战士受损失,不可不深思熟虑!”明帝听从了陈群的建议。曹真再次上书要从子午道进攻汉中,陈群又陈述不便行事的理由,并谈到军事费用的预算情况。明帝下诏把陈群的议论交给曹真参考,曹真却据此诏书随即出动。

蜀汉丞相诸葛亮听说魏军来到,驻扎在成固、赤坂等魏军。让李严率领二万人赶往汉中,上表请让李严的儿子李丰为江州都督,统领军队掌管接应之事。

正值大雨不停,连降三十多天,栈道断绝,太尉华歆上书说:“陛下以圣道而处在象成康之治一样的盛世,希望先专心于国家的文治,把征伐作为以后的事情。主持国家的人以民众为基础,民众以衣食为根本。如能使中原没有饥饿寒冷之苦,百姓对上边没有离心离德之意,那么吴、蜀二贼的矛盾,可以坐待其爆发!”明帝答道:“敌人凭借高山大川,太祖和世祖前世劳苦,还没平定,朕岂敢自己吹嘘,说一定消灭敌人呢?将领们以为不一一进取,二贼不可能自行败亡,因此用兵以窥测敌人的破绽。如果天时还没有到来,周武王纣,会师盟津而回军,就是前车之鉴,朕不会忘记历史的鉴戒。”

少府杨阜上书说:“从前周武王渡黄河伐纣,一条白鱼跃入舟中,君臣险色大变,行军得到吉祥的瑞兆,还那么害怕,何况面对真正的灾异而能不战栗吗?而今吴、蜀没有平定,而上天屡次降下灾变,各路大军刚刚进发,便天降大雨之灾,积沙乱石阻塞山路,已经有不少日子。转运军用物资的劳累,肩挑背负的辛苦,耗费的已经很多,如果供应不能跟上,一定事与愿违。《左传》上说:“看到便利就进,知道困难就退,是用兵的良法。”白白地让大军在山谷之间受困,进没有什么可以掠取,退又不可能,不是帝王之师的做法。”

散骑常侍王肃上书说:“从前的书上有这样的话:“从千里之外供给粮食,士兵谅会面有饥色,依靠就近拾柴做饭,军队就会经常吃不饱。”这是说在平路行军的情况,又何况是深入峻岭,靠开凿山路前进,所费劳力与平地行军相比,一定相差百倍。现在又加上霖雨不断,山道崎岖,又陡又滑,兵众拥挤而不能展开,粮食远在外地,难以跟上,实在是行军的大忌。听说曹真发兵已过了一个月而行军才到子午谷的半路,修路的劳动,战士全都参加,让敌人独得以逸待劳,这是兵家所禁忌的。拿古代来说,就是周武王伐纣,出了关而又退回;拿近代而论,就是武帝、文帝征伐孙权,到了长江而不渡,难道不是所谓的顺天知时,随时变通的先例吗?百姓知道圣明的君主因为雨水造成艰难的缘故,休兵停战,以后遇有机会,就会因此而拼力效用,那就是所谓乐意冒险,民忘其死的了。”王肃是王朗的儿子。

九月,下诏命曹真班师。

冬季,十月,乙卯(十一日),明帝返回洛阳。当时,左仆射徐宣总管留守京师之事,明帝归来后,主事官吏把徐宣批示后的文书呈送明帝过目,明帝说:“我审阅和仆射审阅有什么不同!”竟然看都不看。

蜀丞相诸葛亮任用蒋琬为长史,诸葛亮数次外出征战,蒋琬常能筹措足够的粮食和兵员供给诸葛亮。诸葛亮每次都说:“蒋琬忠心而又有雅量,当是与我共同佐助帝王之业的人。”

魏明帝太和五年(戊申,公元231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命李严以中都护的官职署理汉中留府的事务,李严改名李平。诸葛亮率领各路大军进犯魏境,围祁山,用木牛运输军用物资。这时大司马曹真有病,明帝命司马懿向西驻扎在长安,统领将军张、费曜、戴陵、郭淮等御诸葛亮。

三月,邵陵元侯曹真去世。

自去年十月起不降雨,一直到这个月。

司马懿命费曜、戴陵留下四千精兵防守上,其余的士兵全部出动,往西援救祁山。张打算分出部分兵力驻守在雍县、县,司马懿说:“估计前面的部队能够独立抵挡敌军,将军的意见就对了;如果前面的部队不能抵挡敌军而分为前后两部分,这说是楚国三军所以被黥布击溃的原因。”于是进军。诸葛亮分出一支部队留下来进攻祁山,亲自率领大军到上迎战司马懿。郭淮、费曜等抄袭诸葛亮,诸葛亮击败他们,乘机收割了上的麦子,与司马懿在上以东相遇。司马懿收兵据险防守,两军不得交战,诸葛亮率军退回。

司马懿尾随诸葛亮之后到达卤城。张说:“他这来迎战我军,要求作战达不到目的,认为我军利于不战,打算以持久之计制胜。况且祁山方面知道大军已经靠近,人心自然稳定,可以在这里驻军,分出一支奇兵,出现在他们的后路,不应当只敢尾随而不敢追击,使得民众失望。现在诸葛亮孤军用战,粮食又少,也快要走了。”司马懿不听从张的意见,有意尾随诸葛亮。已经赶上,又上山扎营,拒绝同诸葛亮交战。贾栩、魏平多次请求出战,还说:“您畏蜀如虎,怎能不让天下人取笑!”司马懿对此很不满意。将领们纷纷请求出战。夏季,五月,辛已(初十),司马懿便让张攻击围祁山之南的蜀无当军监军何平,亲自据中路与诸葛亮正面对峙。诸葛亮命魏延、高翔、吴班迎战,魏军大败,蜀军俘获了三千人,司马懿退军何卫大营。

六月,诸葛亮因为粮尽退军,司马懿命张颌追击。张颌进兵到木门,与诸葛亮交战,蜀军利用居于高地布下伏兵,万箭齐发,张颌右膝中箭而死。

魏明帝太和五年(戊申,公元231年),蜀汉丞相诸葛亮进攻祁山的时候,李平留守后方,掌管督运军需事务。当时正值霖雨连绵,他平担心运粮供应不上,派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传喻后主旨意,叫诸葛亮退军。诸葛亮承此旨退回。李平听到退军的消息,假装惊讶,说“军粮充足,为什么就回来?”又要杀督远粮的岑述来解脱自己失职不办的责任。还向汉王上表,说“军队假装退却,是想引诱敌人”。诸葛亮出示李平前后亲笔所写的全部信函、书奏等,矛盾重重。李平理屈词穷,低头认罪。于是诸葛亮上表奏明李平前后的罪恶,罢掉官职,削去封爵和食邑,流放到梓潼郡。又任用李平的儿子李丰为中郎将、参军事,写信告诫他说:“我和你们父子同心力辅助汉室,上表推荐你父亲典理汉中事务,委任你在东关镇守,自认为真心感动,自始至终可以依靠,怎么会想到中途背离呢?如果你父亲能认罪诲过,一心一意为国效忠,你与蒋琬推心置腹,同心共事,那么闭塞的可能通泰失去的可以再得到。请仔细思考这一劝戒,明白我的用心。”

诸葛亮又给蒋琬、董允写信说:“孝起以前对我说李严居心刻深,乡里认为不好接近。我以为他虽然严峻苛刻,但不触犯他也无妨,没有想到又有苏秦、张仪反复无常之事出人意料地重演,可以让孝起知道这件事。”孝起就是卫尉南阳人陈震。

同类推荐
  •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二十讲

    《资治通鉴》是中国传统史学极具代表性的名著,是各界人士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历史智慧的重要津梁。胡三省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本书以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重大主题为主线,以单元统摄选文,选编《资治通鉴》对若干重大史事的叙述,加以详备的注释和解说,在彰显司马光大家手笔的同时,注重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政治智慧的发掘。
  • 伐清

    伐清

    意外重生到清末的他,附身到了太平军的一个小兵身上。虽说太平军没有什么前途,但咱也不能去当满清走狗不是。为了在这个乱世中生存下来,他不得不从一个小兵开始奋斗,做将军,当元帅,生命不止,奋斗不止。修铁路,造军舰,驱鞑虏,杀洋毛,扬我中华上国声威。《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武夫当国

    武夫当国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为了捍卫国家尊严,袁肃毅然从军,在经历了人生重大的转折后,他最终选择站在法统北洋政府的立场,经营属于自己的北洋少壮派团体,以铁血手腕统一中国,重铸北洋雄狮,捍卫中华威仪!
  • 纵横之大汉烽烟

    纵横之大汉烽烟

    秦皇既殁,汉武即见,巍峨大汉,豪杰辈出。自古以来历史分为正史与野史,稗官野史其实也是一段传奇,宫廷与绿林并非势不两立,官场与沙场之间相辅相成,在那些出将入相之人的背后,又有些什么人以一己之力在推动着历史的发展?这是一段糅合了宫廷与绿林,官场与沙场,将相与草莽的大汉之峥嵘历史!
  • 史潮与学风

    史潮与学风

    本书作者是我国当代最具国际影响的中生代历史学家,见多识广,在过去的十来年中,除了专门的研究之外,写了一些关于学术潮流和学术风气的文章。这些文章发表出来后被媒体广泛转载,读者甚多。现在学术环境不良,许多学者闭门造车,不注意潮流,同时学术风气不佳,更是不争的事实。文章结集,对有志于做学问的学生来说,帮助极大。分为两编,史潮(史学潮流)编13篇,学风编10篇。这些文章长短不一,长者一万多字,短者一两千字,可能性较强,期待这位国际知名历史学家的见解能成为中国学术界的解毒剂,为大学教育与学术研究提供借镜。
热门推荐
  • Boss来了

    Boss来了

    别人都说,文这这是傻人有傻福,所以才被旗锐集团录取。然而,事情的真想何会如其简单?这这小职员因为不小心得罪了大Boss祁叡,从进集团后就一直被无情地压榨着。如这这说,资产家都是冷血的...
  • 青春战记

    青春战记

    为我们哭过笑过从未后悔过的青春留下一丝记忆!
  • 诗无邪

    诗无邪

    “诗三百,诗无邪”,《诗经》,一部国学经典,数千年来诵读至今,各种研究和解读亦汗牛充栋。《诗无邪:<诗经>鉴赏、评析与考证》系傅斯年先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任中山大学教授时,讲授《诗经》的讲义。作者以深厚的史学功底,提出许多新的《诗经》研究方法、理念和观点,是一部系统、全面研究《诗经》的经典之作。
  • 柳明花暗

    柳明花暗

    柳氏集团继承人柳寒潇因厌倦了上流社会的种种虚伪以及各种条条框框,毅然决然离开A市,隐姓埋名前往B市变身为情窦未开的纯情大学生,展开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恋爱,初恋……初恋是甜蜜的,也是悲伤的,到最后,柳明了,花暗了。
  • 谢谢你赐予的甜蜜时光

    谢谢你赐予的甜蜜时光

    她开玩笑似的说:“我们结婚吧。”结果,对面的男子却真的回应道:“好,刚好我正带着户口本。”于是,两个相见次数五个手指头数得过来的人,结婚了……在遇见她之前,他的生活,可谓是顺风顺水。当她挥舞着利爪从天而降,向自己疯狂求婚时,他惊慌失措、懵懵懂懂地背起这个甜蜜的“包袱”。说好的,闪婚没有爱,有的只是契约,可为什么看到别的男人频频向她献殷勤的时候,一向稳如泰山的他,开始按耐不住了呢?
  • 道刺

    道刺

    世间一切,不过都是一枚刺。有锐利的尖端,光滑的侧面。存在的过程,只不过是刺对向谁,光滑处又对向谁。待到最后,或无刺或曾经的光滑都变成刺刺剌剌的棘束。只是因为有过曾经,有过经历,有过一颗年少热血的心,最后被世间冷却。原本的刺也就变了...会变成什么,无从而知,或许这就是时间,这就是道。天地之道何止千万,我的道只是一枚刺。我,也只是一枚刺。
  • 邀月明

    邀月明

    遇见月华那一年,我刚刚满14岁。他躺在我家屋后那片小树林里,以一个极为销魂的姿势。不过配着那满身的血,怎么看怎么觉得诡异。我费了很大力气将他拖回家里,看起来长长瘦瘦一个人,不知怎么长得,简直比隔壁大娘家的老母猪都沉。……阿爹说,长得漂亮的蘑菇大都有毒。月华就像毒蘑菇,锥心蚀骨,宁死不悔。……仙胎圣者,身轻若无物;骨血至圣至洁,则污障无可侵也。怜泽众生,顾步生莲。
  • 行次汉上

    行次汉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乌鳢规模养殖关键技术

    乌鳢规模养殖关键技术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爱你从新开始

    爱你从新开始

    现代女尊一对一中间会有雷重生虐渣宠爱男主富家女的凌薇为了情人白雨泽倾尽所有。最后落得一无所有。结婚两年的丈夫黎昕默默地为她煮饭,洗衣,暖床。可她不稀罕。到底是外面的红玫瑰好呢?还是家里的小男人好?“菠萝菠萝蜜”,当时光流转,回到从前,且看凌薇这次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