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1100000007

第7章 黄埔路官邸的最后晚餐

一九四九年一月一日,蒋介石发表元旦文告,其中引起争论的一段文字是:

只要和议无害于国家的独立完整,而有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只要神圣的宪法不由我而违反,民主宪政不因此而破坏,中华民国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国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实的保障,人民能够维持其自由的生活方式与目前最低生活水准,则我个人更无复他求,……个人的进退出处,绝不萦怀,而一惟国民的公意是从。

上面这一段文字,十二月三十一日晚,在黄埔路官邸的宴会中,曾引起了范予遂、肖同兹同张道藩、谷正纲之间的激烈辩论。CC派的谷正纲且为此号啕大哭,认为蒋不能下野谋和,以免影响人心,坚持删去最后两句,但蒋介石仍嘱照原文发表。

蒋介石为什么发表此一文告呢?蒋经国在一九四九年一月一日的日记中,曾对此作了一个不尽符合实际的回答:

父亲近曾缜密考虑引退问题,盖以在内外交迫的形势之下,必须放得下,提得起,抛弃腐朽,另起炉灶,排除万难,争取新生。

上年十一月末起,长春、沈阳相继沦陷;徐蚌会战失败,……我军全部撤离徐州,十二月下旬(原文如此,实际是十一月下旬),行政院长暨各政委又因币制改革而总辞,全国阢陧不安。……

上月二十四日,华中剿匪总司令白崇禧电呈父亲,主张与共党谋和。李宗仁随即宣布和平主张,提出五项要求:“(一)蒋总统下野;(二)释放政治犯;(三)言论集会自由;(四)两军各自撤退三十里;(五)划上海市为自由市,政府撤退驻军,并任命各党派人士组织上海市联合政府,政府与共党代表在上海举行和谈。”彼等并公开主张:“总统下野后,由李副总统继承大任。”上月三十日,白再发通电主和;河南省主席张轸,亦同日要求“总统毅然下野”。在此种威迫胁持之下,以父亲生平抱负、人格及个性,无论如何,决不能接受。纵欲忍让为国,亦不能即时引退也。

父亲因一面计划答复白崇禧等,一面发表文告,申述政府对和平的立场与具体方法,……盖欲按既定计划,主动引退,且暗示军民做心理上之准备也。(蒋经国:《负重致远》,第一二一至一二四页。)

一月一日上午,李宗仁参加蒋介石主持的总统府元旦“团拜”仪式以后,回到傅厚岗六十九号副总统私邸。吴忠信、张治中即来李宅拜年。吴忠信说:“昨晚官邸会上,CC气势嚣张,谷正纲话中有刺,对文白兄(张治中)有所影射,会场秩序很乱,总裁几乎压制不住。这意味CC将来仍要捣蛋,请德公对此特别留意。

是日,蒋致白崇禧电云:

亥敬、亥全两电均悉。中正元旦文告,谅荷阅及,披肝沥胆而出,自问耿耿此心,可质天日。今日吾人既已倾吐精诚,重启和平之门,假令共党确能翻然悔祸,保全国家之命脉,顾念民生之涂炭;对当前国是,能共商合理合法之解决,则中正决无他求;即个人之进退出处,均惟全国人民与全体袍泽之公意是从。惟言和之难,卓见已详。如何乃可化除共党赤祸全国之野心,以达成保国保民之利;如何乃可防止共党翻云覆雨之阴谋,以免战祸再起之害。想兄熟虑深筹,必已有所策划,甚冀惠示其详,俾资借镜。今大计虽已昭明,而前途演变尚极微妙。望兄激励华中军民,持以宁静,借期齐一步骤,巩固基础,然后可战可和,乃可运用自如, 而不为共党所算,则幸矣!

可是白崇禧接电后并未如蒋电所说的“持以宁静”,他继续采取一切可能运用的方法促蒋下野,以利他的“和谈”。一日深夜,白崇禧从汉口电话程思远云:将派韦永成明日从汉口飞京,向德公提出意见。一月二日下午,韦永成抵南京后,吃过晚饭,由程思远陪同往见李宗仁,韦永成说 :白健公认为蒋在元旦文告中提出五个条件,实际上乃为和谈故设障碍,借此延长时间,争取喘息。并以为蒋派吴忠信做秘书长以代替吴鼎昌,可能是一种缓兵之计,目的在维系德公,使其不致采取过激行动,以威胁蒋的统治地位。健公建议德公对蒋应采取主动,不能静候其从容部署。必要时德公应当离开南京到汉口去,共商谋和大计。李对此未作任何表示。

一月二日以后,河南、湖北两省参议会仍继续发表通电,要求停战言和,休养生息。其中以河南省议长刘积学致蒋电最为激切,电中“敢请即日引退,以谢国人;国事听国人自决”等语,尤为时人所传诵。

蒋介石认为白崇禧并不接受他去电的劝告,仍在武汉有所策动。一月三日上午七时,亲到傅厚岗副总统私邸访问李宗仁,重申其所谓团结大义,望李与白健生共以大局为重,使他能有时间的余裕,进行一些必要的安排。这是李宗仁自任副总统以来,蒋介石移尊就教的首次。

一月三日,司徒雷登对美国务院报告其对蒋的元旦文告的观感时说:“对此文告之初步印象甚佳。文告内容庄严,且有和解之倾向,对共产党之诋辱亦较平时为少,……但经研究后,该文告中显露严重之缺点。该文告为一过于冠冕堂皇之文章,含有一个强大的统治者以仁慈口吻对待其厌烦叛徒之意味。是以忽略若干不愉快之现实:即军事力量几已全部崩溃,最近经济措施之失败,几乎举国一致对和平之祈求,与在蒋氏执政期内此种和平之不可能。另一缺点则更为严重,即在某一意义上,彼已表示让步,但并未给予充分之退让。”又说蒋实际上已“收回方于两周前决定之辞职,与由副总统自由采取被认为系谋国家福利的任何政策”。只是由于“压力过于强大”,才“不能不提及引退之意”。(美国务院:《中美关系白皮书》。)

司徒雷登在这个报告中,暴露了蒋介石曾经在两周前决定在元旦辞职,由李宗仁“自由采取”实现和平的“任何政策”,可是现在蒋又食言了。只因各方面的压力过于强大,其中也包括美国当局所施加的政治上的压力,蒋审时度势,才不得不勉强表示:“个人进退出处绝不萦怀,而一惟国民的公意是从。”这就无异表明,蒋的所谓“引退”,只不过是一场假戏而已。

同类推荐
  • 明朝模拟城市
  • 南朝旧事

    南朝旧事

    公元531年,正值南北朝时期的南梁盛世。皇太子萧统在这一年去世,他的遗腹子在这一年出生。这个皇孙的命运与南梁的国运紧紧的连接在一起。经历鼎盛风华,也经历惊涛骇浪。他,与他的亲人、爱人、朋友,在盛世与乱世中经历悲欢离合,行走各自的命途。
  • 三国之兵锋天下

    三国之兵锋天下

    重生三国,成了汉末小世家林氏的唯一嫡子。而三国,这是一个枭雄辈出,天下纷争的时代,曹操,孙权,刘璋,马超,公孙瓒......这又是一个将星迭出,谋士如云的时代,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庞统,法正,贾诩,郭嘉,徐庶等等千古风流人物。来到三国,面对千古枭雄,他敢于之争天下否?
  • 儒日中天:汉武帝的辉煌

    儒日中天:汉武帝的辉煌

    本书以作者在央视《法律讲堂》的系列节目《儒治天下说汉武》讲稿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通过对汉武帝兴办太学、独尊儒术、打击豪强、北伐匈奴等大政方针的解析,揭秘汉武帝崇儒之谜,用儒之道。
  • 我的老婆叫李瓶儿

    我的老婆叫李瓶儿

    当客轮倾覆,蒋文蕙把自己的救生圈给了酷似初恋的陌生女子;当他睁开双眼,自己的老婆竟然是李瓶儿。作为男人,心里是多么的纠结。请看他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在陌生的大周杀出一片天空,携手红颜,泛舟中华。
热门推荐
  • 虚拟元年

    虚拟元年

    【签约作品】【游戏爽文】魂剑行走虚拟大陆,如同尘埃一般。如梦一走十年,兄弟不相见。英雄为想保护之人,穿上盔甲。战力之巅,万亿可止。天下强者,斗强狂舞。天地之灵,逆造众生。八翼之圣,凝视天下。勇者传承,可否再汇天下。万千大道,虚拟元年。
  • 灵识异界

    灵识异界

    这世界上有两种快乐,一种高高在上,要啥有啥,荣华富贵,每天沉浸在物质的满足之中,另一种是身无分文,但是却无忧无虑,一个人时可以游山玩水,一对人时,可以男耕女织,一家人时,有儿女绕膝,家没有万顷良田,却有破屋三间。作为一个小说爱好者,我只是想写小说,嗯,只是这样。
  • 爱是包着糖衣的毒药

    爱是包着糖衣的毒药

    她,有点花心,有点花痴,外向孤独症,她美丽,娴熟,但是,对爱情迷迷糊糊,爱着薰衣草,爱着摩天轮,可是,当薰衣草不再芳香,摩天轮不再旋转,她,何去何从。心里装着谁,爱着的是哪个他。。
  • 我的青春天使

    我的青春天使

    在这冰冷的城市里地铁的某一天,凭一种男人的自觉,当和你四目相接,缘起缘灭,却让我承受着份残缺,我们的过去以不能重现。……………带着一点点城市的余温,忘记月光,忘记烟火,忘记那些烦躁。忘记那些浮夸,走进一段纯净的情感……………
  • 宠物小精灵之旅程

    宠物小精灵之旅程

    这是一个普通的少年慢慢成长的故事旅程中他也碰上了许许多多的人与事他的伙伴不多,但个个都是性格奇特,精灵中的极品他认识的美女很多,不过真正放在心里的却只有一个他的旅程或许永远都不会有尽头,就如他的名字一般,向着阳光前进(狂热爱好神奇宝贝的我第一次写书,希望大家多多捧场,此书背景时间并不与小智等人的时间一致,并且加入了一些原著里所没有的家族与高科技,还请大家在看书时慢慢理解)(希望大家多多评价,多多支持)
  • 西斋话记

    西斋话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宇宙的原罪

    宇宙的原罪

    人类似乎总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不论是人类的发展道路还是人类和宇宙中其它种族的相处模式,似乎都透露着矛盾。光与暗,善与恶,混乱与秩序。这些所有本应对立的存在都能在人类身上得到体现。面对延续亿万年的恩怨,人类究竟是得到救赎还是步入毁灭?
  • 卫国者

    卫国者

    卫国者。护一方大国者也。水之浊,民之死,国之殇。从强者的眼光去看乾坤
  • 夫人,夫人

    夫人,夫人

    这世界上,最爱她的两个男人,都走了。爸爸,外公。而她最爱的那个男人,为她打造了一个永不超生的无间地狱。这是一场罪孽。陆衣衣觉得,连井就是她的劫难。
  • 锦绣宠妃

    锦绣宠妃

    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可她偏不,不仅嫁了个残废毁容,还要与他生死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