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76200000043

第43章 乾隆身世之谜

乾隆帝,康乾盛世的主角。但从他出世以来,生世就萦绕着一团团迷雾。

一、生在哪里说不清。

乾隆自己认为,他生在雍和宫。雍和宫座落在北京城的东北,是著名的喇嘛庙,但康熙时这里还不叫雍和宫,而是雍亲王府,也就是雍正做皇子时的府第。可就在乾隆还在世的时候,已有人对他的出生地提出了怀疑。狮子园,是承德避暑山庄外的一座园林,因为它的背后有一座形状像狮子一样的山峰而得名。康熙到热河避暑时,雍正作为皇子经常随驾前往,狮子园便是雍亲王一家当时在热河的固定住处。一些朝野人士认为这个园子才是乾隆的降生地。

大概是乾隆在晚年对自己出圣地的流言飞语有所耳闻,他在72岁那年正月到雍和宫拜佛后写诗作注说:联确实是在康熙辛卯年生在这雍和宫。古稀之年的乾隆为避谣,再三强调自己生在北京雍和宫,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

然而乾隆的继承者——他的儿子嘉庆也认为乾隆大帝生在热河。登基十几年后,嘉庆却又放弃了这一看法,而同意了"皇父"生在雍和宫的说法。那是嘉庆十二年(1807年),朝臣编修乾隆朝的《实录》和《圣训》,嘉庆在审阅时发现,这两部非同小可的典籍把"皇父"的出生地都写成了雍和宫。他当即命令编修大臣认真核查。这时,翰林出身的刘凤浩把乾隆当年的诗找出来,凡是乾隆自己说生在雍和宫的地方都夹上纸条,然后呈送嘉庆御览。面对这白纸黑字,嘉庆开始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在这样一个事关真龙天子降生地的问题上,他总不能违背皇父本人的意见吧!于是,嘉庆断然放弃狮子园说法,批准在最具权威的官方典籍《实录》和《圣训》上,把乾隆的出生地写为雍和宫。(《清高宗实录》最终这样写道:"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子时,诞上(即指乾隆)于雍和宫邸")。

然而,乾隆出生在哪里的问题并没有由此画上句号。当嘉庆执政25年后,突然驾崩避暑山庄。在军机大臣撰写的嘉庆遗诏中,不知为何又提到乾隆的诞生地,而且说成是避暑山庄。新继位的道光皇帝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命令以六百里加急,将已发往琉球、越南、缅甸等藩属国的嘉庆遗诏从路上追回。改写后的遗诏,把原来说乾隆生在避暑山庄,很牵强地说成乾隆的画像挂在山庄。

道光为了把他的爷爷乾隆生在北京雍和宫的说法作为结论确定下来,还做了一项根本性的工作,这就是窜改他的父亲嘉庆的御制诗,把嘉庆当年说乾隆生在山庄的诗都改过来。不过,这一招并不算高,由于嘉庆的诗早已公开刊刻流行天下,经过窜改的诗很容易露出马脚。由此,反倒更使天下臣民对乾隆的出生地问题议论纷纷了。

就这样,对乾隆的出生地,不仅野史传说,就是宫书正史也确实留下了不少破绽,就是皇子皇孙也说不清道不明,难免人们对乾隆的生母究竟是谁也持怀疑态度。

二、生母是谁有争议。

很有传奇色彩的一种说法是,热河行宫一位很丑的女人把乾隆生在"草房"里。据说,雍正在做皇子肘,一年秋天到热河打猎,几箭发出射倒一只梅花鹿,年轻气盛的雍正当即让人把鹿宰杀,他自己大碗大碗地喝起鹿血。鹿血有很强的壮阳功能,雍正喝后躁急不能自持,可身边又没有王妃,他就随便拉住山庄内一位十分丑陋的姓李的宫女发泄一番。事后,那雍亲王早把这段露水姻缘忘得一干二净。第二年夏秋之际,康熙父子又来到山庄,听说这里的李家女子怀上了龙种,康熙大为震怒,经过追问,雍正承认是自己干的事。这时,那位宫女就要临产了。康熙怕这丑女生产玷污了宫殿,便让人带入草棚马厩,在这草房生下的便是乾隆。这一说法若是真的,那么乾隆就不是纯正的满族人了。

对乾隆是山庄丑女生在草棚子的说法,在1944年就有人根据晚清遗老冒鹤亭的口述在《古今文史》上刊发文章进行评说。后来,又有台湾小说家高阳在《清朝的皇帝》一书中大书特书,其影响实在是很大的。

尽管乾隆由热河宫女生在马棚的传说很广,但毕竟缺乏充分的证据。

野史传闻和文学创作就是说出天花也成不了"铁证"。与传说相反,乾隆的生母是满族人钮枯禄氏的档案证据倒是很充分的。在清代,皇族人生育子女,三个月上报一次,写明出生时间和生母,每隔十年,根据出生和死亡记录的底稿,添写一次皇室族谱《玉牒》。在这《玉牒》及底稿上,都清楚地写着:乾隆是雍正的"熹妃钮祜禄氏"生下的。而乾隆本人更有大量的御制诗文称颂其生母的养育之恩,母慈子孝,史册多有记。"这大内秘档似乎可以证实,乾隆的母亲不是山庄宫女,而是雍和的钮祜禄氏。

不过,在清朝后期,有学者王运提出,乾隆的生母虽是钮祜禄氏,但的确与山庄有关。王运是曾国藩的幕友,晚清著名诗人,他交游甚广,因此掌握大量清宫掌故。他在《湘绮楼文集》内的"烈女传"中说:乾隆的生母钮祜禄氏,老家在承德,家道平常没有仆人,十三岁时混入姐妹群中入选秀女,被分到雍亲王府当使唤丫头,后来竟生下了乾隆。这一说法很有传奇色彩。但要知道,清朝选秀女的制度是何等地森严,怎容一个承德女子随便混人?因此,这一说法是靠不住的。

三、龙凤偷换是传说

说完了乾隆出生地的谜团,道完了乾隆生母是谁的历史疑案,我们再谈谈乾隆是海宁陈阁老儿子的传说。

海宁,在清朝时属杭州府,是滨临海边的一个小县。海宁地方虽小,却因为在这里能观看到气势磅礴的海潮而闻名于世。相传,海宁有位盐商叫陈世倌,俗称陈阁老,在康熙年间入朝为官,与雍亲王一家常有往来。这年,恰好雍亲王和陈阁老的两家夫人分别生了孩子,而且是同年同月同日,雍亲王让陈家把孩子抱人王府看看。可是,当送出来时,陈家老少个个目瞪口呆起来,自家的胖小子竟变成了小丫头。陈阁老掂量出此事性命攸关,劝全家忍泪吞声算了。那换入皇宫的胖小子,就是后来的乾隆大帝。

民间传说,乾隆登基后六下江南,目的就是探望亲生父母。而他六次南巡竟有四次在陈阁老的私家园邸停驾暂住,这是"假公济私",为的是和身生父母叙谈。若照此说来,乾隆是朝臣陈世倌的儿子,他竟完全成了一个汉人皇帝了!

说乾隆是一个被偷换的汉家男婴,最早提出这种说法的是晚清的《清代外史》。这本书还进一步说,乾隆知道串己不是满族人,因此在宫中常常穿汉服,还问身边的宠臣自己是否像个汉人。应该说,送本书是没有什么根据的。在为反清排满大造舆论的晚清时期,极力诋毁清朝皇帝,大力泻染清宫秘闻,是常事。但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发泄决不等于就是事实。

传说这么多,传闻这么广,乾隆究竟是不是海宁盐商陈阁老的儿子?让我们看看大内档案的有关记载吧:陈阁老,在乾隆六年(1741年)升任内阁大学士不久,就因为起草谕旨出错被革职,乾隆斥责他说:少才无能,实不称职。一点情面都不留,别说是生父,就是普通的前朝老臣也很少受到这样的奚落。

更重要的是,乾隆降生时,雍正的长子、次子虽然已幼年早死,但第三个儿子已经8岁,另一个王妃过了三个月又添了一个儿子。而且,这时的雍正才34岁,正当壮年,他怎会在已经有一个8岁的儿子,另一个王妃又即将临产的情况下,急急忙忙偷偷摸摸地用自己的女儿去换陈家的儿子,这于情于理都是说不通的。再退一步讲,那时雍正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登上未来的皇位,又怎么知道陈家的儿子是个有大福的人?

至于乾隆为什么六下江南,四次到海宁,每次都住在陈家私园?据历史考察,乾隆南巡到海宁,主要是视察和修建耗资巨大的钱塘江海塘工程。而在偏僻的小县海宁何在找不到比陈家私园更体面的接驾地方。乾隆在陈氏家园住过四次,但对陈家子孙却一次也没有召见过,更谈不上传说中"升堂垂询家世"的事了。这样看来,乾隆是以凤换龙,本属陈阁老儿子的说法就站不住脚了。

同类推荐
  • 三国笔记

    三国笔记

    特种兵莫小宝灵魂穿越三国,附身在马超身上,三国的一切都随之改变了。组建自己的特种部队和侦查营,并收服众多文臣武将。兵起西凉——征张角,诛董卓,初露锋芒。群雄割据——破吕布,灭袁绍,势不可挡。逐鹿中原——面对曹操、刘备、孙权的三家围剿,自己何去何从?凌霄阁厉小邪凭一把“鬼刃”战无敌手,自己又该怎样了却这段恩怨?天书三卷的出现又该将这个乱世引向何方?—————————————————————————————————————西凉铁骑群①:18589101
  • 明末之铁血辽东

    明末之铁血辽东

    万历中兴过后的明朝本应是一帆风顺,可偏偏遇到一系列的麻烦,首辅离世导致万历怠政,明朝整体实力下滑。就在此时,在辽东悄然崛起的一支游牧民族却在自己的土地上,上演着一出出的好戏。萨尔浒战役---后金是如何做到以少胜多的。宁远大捷---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中炮伤的皇帝。松锦大战---辽西走廊发生的一场几十万人的大规模战争。一片石激战,农民军如何大败,而清军因何得意入关。。。这一切的一切尽在明亡清兴之铁血辽东。
  • 王阳明集(全2册)

    王阳明集(全2册)

    阳明心学的核心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他倡导要本着心性的要求去说话,提倡要尽力去表露长期被压抑的思想感情,提倡人们以“吾心”原有的“良心”去判别是非,做出符合自己心愿的行为。这种实践精神与成就事功的价值观体现了人的主观精神,有近代启蒙哲学的影子。王阳明心学追求独立意识和个性解放观念,在当时的思想界掀起了巨大波澜,注入了新鲜的学术空气。岁月在流逝,时代在变化,但王阳明心学却历久弥新,依然散发着巨大的精神魅力。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地多角度地领悟王阳明心学,我们以隆庆谢氏刻本《王文成公全书》为底本,进行精心编校、整理、核对,最终形成这套《王阳明集》。
  • 钱家大院

    钱家大院

    所谓家族,一般来讲有对内和对外两种职能,这两种职能把人与人之间紧密的联系起来,形成不可分割的团体。所谓对内职能,我想应该是家族负有维持共同生计的使命,即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家族经济职能,用以提供一个家族物质生产与消费的保证,维持家族的延续和扩大,生儿育女,配偶成家;维持家族成员间的感情融洽,管理、制约、调整内部成员行为的职能。而对外职能应该是向社会提供劳动力;相应地向社会提供智力、财力,包括对社会上老、弱、病、残、孤、寡的扶养义务。家族对外关系的维系是发展社会关系的十分重要机能,它所结成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成为促使社会发展的纽带。家族对整个社会有一定影响和制约作用,成为左右社会行为的最小单位
  • 被误读的世界历史

    被误读的世界历史

    揭开误读的面纱,抚摸历史的真相。从颠倒的黑白中,从隐藏的真相中,从褪色的画面中,从纷乱交错的事实中,从被尘封地记忆中追踪历史原貌的蛛丝马迹。洗去铅华,剥掉粉饰,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深层考证,客观评价,给世人一面真实的镜子。《被误读的世界历史》的旨趣正在于引领人们回首过去,从被颠倒的黑白中、从被隐藏的真相中、从褪色的画面中、从纷乱交错的事实中、从被误读的历史中去追踪历史原貌的蛛丝马迹,重新解读人类文明的真实历史,使我们在建设今天和走向未来中不至于迷失前行的方向。
热门推荐
  • 梦倾夏城,诺晗绝恋

    梦倾夏城,诺晗绝恋

    他,是骄傲一世,不可小视校花的男朋友。她,是骄傲一世,不可小视校花的妹妹。初次见面,她就声称自己昨天才刚满四十岁,他相信了。再次见面,他是他的学长而她却比他小一级。以后的以后,她对他以姐夫相称,而他对她以妹妹相称。她有男朋友却不是他,他有女朋友却不是她。再见面,他却成了高高在上的明星,她也是。但是,彼此的男女朋友从未换过。因为都在等一个人,等一个对他们很重要的人。“妹妹,你喜欢我吗?”“喜欢呀,为什么不喜欢?你是我的姐夫,你还是校草,为什么不喜欢,你可是我男神【骄傲脸】”“这样呀。”
  • 碎维箭矢

    碎维箭矢

    年少不知时光贵,幸得莫老来教诲。他日凌云志若遂,敢与烈日争光辉。
  • 仙源尘缘

    仙源尘缘

    未尽尘缘莫论仙,不经炎凉休言道。挣脱红尘求仙道,为仙却又坠尘缘!这是一篇朴实感人的仙侠小说。
  • 潜夫论

    潜夫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狂医盖世

    狂医盖世

    杨小星,一代圣手,无病不治,专治不治之病,且看杨小星是如何征服班花,校花,警花,一切花的。精彩无极限,一切尽在《狂医盖世》
  • 歪斜的后冠

    歪斜的后冠

    拥有千里耳能力的采丹曲真族遗孤,因缘际会下,顶替一位王储,成为亡国的公主,被卷入一场原本不属于她的血海深仇。前途是一片荆棘,却已无后退的路。她接受命运的安排,义无反顾走下去。带上人人梦寐以求的后冠,冠冕璀璨华丽,谁是与之执手,共享一切的王者?
  • 却佛

    却佛

    在大乱后的第十天,女子来到了黄泉。“他说,来世,定会骑白马,披红褂,像当年那样来接我。”地藏王守在黄泉,无喜无悲。“大闹三途川,私倒孟婆汤,可曾为你换来你所想要的?”女子恍神了许久。“一切随缘,能得自在。”在大乱后的第十天,男子来到了寺前。“我说,来世,定会悟轮回,渡众生,像当年那样一小僧。”虚空藏匿在寺前,无悲无喜。“佛之一本源,十二大佛光,可曾为你换来你所想要的?”男子恍神许久。“不忘前因,犹记后果。”在大战后的第三十七万年,男子一人来到了崖顶。“倘若能够回到从前,不坐仙山不坐禅。也不会再割肉喂鹰,洒血饮虎。”“我是忘却了她?还是忘却了佛?”《却佛》书友群:534604641
  • 血腥大涅磐

    血腥大涅磐

    地球正式进入宇宙,同时也迎来了史上第一次种族灾难!在无穷无尽的战兽席卷地球之前,幸运少年楚城偶然获得了可以与外星人交易的超级程序!----------------------------------------楚城语:如果你不是超级英雄,那就请你去做一个真正的小人吧!楚城语:为了力量、权力,我可以付出任何属于我的东西!非救世主型末世流小说,正义之士莫入!
  • 送日

    送日

    要赌吗,我们来玩真的吧?荒谬可笑的赌局【标题灵感来自于灿白文送日/此为奔跑吧兄弟同人】
  • 同颜祸水:落跑妃子戏帝君

    同颜祸水:落跑妃子戏帝君

    她与她乃前朝孪生公主,却截然不同的命数;十六年后,姐姐嫁予仇人为妃,她爱上姐夫。姐妹再相逢已人事两非;怎料三朝帝王,爱上的却是同一容颜。谁曾想,如出一辙的美颜下,却是两颗不同的心。温柔体贴的亡国之君?铁血无情的大宋皇帝?几度负她的梦中人?哪个才是最后的归宿?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待君来,许你这半世欢颜,解开我心万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