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89700000034

第34章 扶贫攻坚要两个文明一起抓

耀县地处关中渭北旱塬南缘,是国务院确定的重点贫困县之一。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特别是1994年以来,中宣部把耀县定为蹲点的扶贫县后,先后派出干部具体帮助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以后又有陕西省和铜川市的41个单位派出68名干部进驻耀县26个贫困村,在耀县26万人民和全体干部一致努力拼搏之下,终于在1997年全省第一批越过了贫困线。1986年,国务院确定耀县为全国重点贫困县时,全县有贫困户17007户、85635人,到1997年,经省、市联合验收组实地查验,贫困人口人均占有粮食及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62公斤和750元以上,超过了350公斤和600元的基本标准;人均基本农田面积,解决人畜饮水、行政村通电、贫困户掌握实用技术、计划生育及贫困村班子情况等八项验收标准总积分达111.6分,超过85分的越线标准,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扶贫攻坚先进县”。1998年,经铜川市扶贫办抽查验收,剩余贫困人口又有7100人的人均占有粮食及人均纯收入达到“双七百”标准,越过了温饱线;已超过贫困线的巩固提高对象4148人,人均占有粮食及人均纯收入达到了“双八百”标准;验收内容总积分达107.1分,达到市上的巩固提高标准。全县自从1986年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到1998年底,共解决了80000人的温饱问题,现在在贫困线以下的5000多人,多数是社会救济对象,与此同时,耀县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很大成绩。邓小平理论不断深入广大,党员、干部和一部分积极分子的头脑,农民科技素质大幅度提高,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地方病基本得到了控制,全县上下人心思进、人心思改、人心思富,加快发展、时不待我的紧迫感、使命感空前强烈,抓经济、促发展的巨大合力日益形成。所以,在1996年,耀县被省、市授予“精神文明先进县”的荣誉称号。与精神文明建设密切联系的双拥工作,耀县的成绩也是显著的,曾经两次荣获“双拥模范县”的光荣称号。耀县在扶贫攻坚中取得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胜利和双丰收。他们是怎样取得这些成绩?据我们这次调查了解,有以下一些主要经验:

一、始终有一个“两手抓”的正确的指导思想。

县委领导班子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牢记邓小平教导:“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他们认识到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认为在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就是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一个艰巨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而且同时要扶志,要治愚,努力提高群众和干部的思想、科技、教育和文化水平,这两个文明建设如同人的两只手和两条腿一样,是密切联系在一起而不可分割的,缺了哪一个都不行。中宣部在扶贫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中明确提出:把扶贫工作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着力提高人的素质。县委把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狠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具体化为全县干部和群众都看得见摸得着的精神文明建设“八大工程”(如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的学习工程;加强科技、教育和文化建设工程;以创佳评差为重点,注重文明形象建设工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倡导和宣传新人新风工程;以创建文明县为目标,实施“耀州新貌”工程等),使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方法和措施得力,基本上克服了在一些干部中存在的那种“硬任务(物质文明建设)争着干,软任务(精神文明建设)绕着转”的错误倾向,使党中央确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都要硬”的正确方针落到了实处,变成了切切实实的行动。

二、紧抓一个中心——直接解决贫困农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并为逐步奔向小康目标过渡。

在1986年国务院确定耀县为全国的重点贫困县时,耀县的贫困人口占全县人口总数的43.7%;1994年国务院再次确定耀县为全国重点贫困县时,耀县的贫困人口下降到全县人口总数的17%,但是耀县县委和县政府并没有为这种简单的多数和少数的数字所迷惑,而是清醒地看到,全县的贫困人口不论占多大比重,都应当作为重点,首先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这是社会主义要共同富裕的起码要求,也是全面发展全县经济的要求。他们还看到全县那部分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农民群众的温饱水平也是很低的,经不起天灾人祸和其他重大事故。以扶贫攻坚为中心,必然会全面带动和加强农村工作,使全体农民群众受益,使全县的经济发展受益。耀县的原煤、石灰石等自然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所以以原煤和石灰石为主的工业基础比较好,原煤年产量150万吨,水泥年产量55万吨。1998年工农业总产值8.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6.6亿元,占80%,农业总产值1.6亿元,占20%。耀县县委和县政府的可贵之处是没有因为工业的发展而忽视农业的落后,没有因为城镇的发展而忽视农村的落后,认为70%以上的人口还居住在农村,农业这个基础不稳固,工业就不可能更大更好的发展,所以县委和县政府的主要精力,仍然要抓农村,抓扶贫攻坚。

为把以上这些正确思想落到实处,耀县实行了“三制”:一是实行党政一把手扶贫工作责任制。县、乡、村层层签订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责任状,压实担子,强化领导。二是实行一票否决制。县委、县政府把扶贫攻坚列为年终考核的主要内容。对于无正当原因完不成任务的乡(镇),扣发单位所有人员的两个月工资,连续两年工作无起色的乡(镇),主要领导就地免职,不得易地安置。三是实行部门与所包乡(镇)连带责任制。年终同考核,同奖惩。

耀县总结了过去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扶体(经济实体)不扶户,扶企不扶村”的问题,提出了“真扶贫、扶真贫”,扶贫要直接到村到户,要把贫困人口是否真正摆脱了贫困,作为检验是否完成了扶贫攻坚任务的主要标准。所以,他们调整了扶贫资金投资方向,着力把资金投向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1984-1986年扶贫贷款3755万元,用于加工业的占78.8%,用于种养业的只占21.1%;1997-1998年扶贫贷款2288万元,用于加工业的只占28%,用于种养业的占了72%。省、市扶贫办于1996年在耀县进行了扶贫到户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向贫困户直接发放小额贷款,使贫困户,户户有发展项目,有发展资金,较好较快地解决了温饱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是扶贫攻坚中物质文明建设的主要标志。到1998年底,耀县基本农田面积达到31.74万亩。人均1.67亩,这是解决粮食问题和开展多种经营的基本条件,也是解决温饱并逐步向小康过渡的基础。全县修建的引水工程,解决了19万人,2.74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全县实现了村村通电,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沙石路。并且开通了5000门程控电话,实现了农村电话自动化,县城广电传输光缆化。

耀县在扶贫攻坚中还有两个很大的物质文明建设工程。这就是“全国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示范县”的建设工程和山坡地改造成梯田(简称“坡改梯”)的建设工程。

耀县森林资源比较多,全县现有森林面积57万亩,还有荒山坡面积13万亩,在中宣部的帮助协调下,经林业部批准,已把耀县列为“全国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示范县”。从1998年开始启动,实施年限5至7年,每年注入资金1500万至2000万元,现已落实到位资金900万元。该项目主要从事名优经济林基地建设,香山森林公园和林业科技培训中心项目建设。项目实施后,可以优化大农业经济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耀县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和促进其他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耀县的60万亩耕地中,就有山坡地3.6万亩,如何结合退耕还林,把25度以下适宜改造的山坡地改造成为水平梯田,是耀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又一个大课题。在中宣部的协调帮助下,省水保部门已把耀县列入“坡改梯”重点项目县之一,目前项目已经批准,现已落实资金1200万元。这一项目对于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和提高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将会起重大作用。

三、紧抓一个基础——以科技和教育为中心,着力提高人的素质。

扶贫攻坚的物质文明建设,种植地膜玉米和地膜小麦,栽植苹果等经济林木和经济作物,种植大棚蔬菜,饲养良种家畜家禽,兴修水利和水保工程等,必然要求用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武装劳动者的头脑。不解决这个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扶贫攻坚的物质文明建设,只能停留在原有的落后的水平上,根本不可能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耀县依托县广播电视学校(也是农业技术培训学校)和县、乡农业技术推广站,近几年就举办了各种农民培训班300多期,发放各种农业技术资料4万多份,培训农村劳动力1600多名,基本上达到了每个贫困户有一名劳动力掌握一门以上先进适用技术的目标。耀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省教委和农业厅联合评估验收后批准的合格的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先后为农村培训农学、农技推广、畜牧兽医、果树、农业经济与管理、淡水养鱼、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等和会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各类人才,共510多人,成为推广农业科技的骨干和带头人。

教育是科技的基础。耀县在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的过程中,注重希望小学的兴办和教师队伍的提高。几年来中宣部协调各方为耀县贫困乡镇建起了七所希望小学。省、市、县扶贫单位都为贫困山区维修校舍、购置课桌凳、电教器材和其他设施。中宣部还捐资11.78万元,救助耀县贫困学生276名,结对救助50名贫困失学儿童。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中宣部在每年的暑假期间,组织耀县贫困乡镇的优秀教师到北京参观学习教学改革和管理经验,提高觉悟,增长知识。在中宣部的联络下,还设立了耀县华光教育基金会,已为100多名山区优秀教师颁发了资金,稳定了山区教师队伍。

精神文明建设还须有“硬件”建设作载体、作保证,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除了上面所说的建筑学校以外,经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同志的协调,文化部出资100万元,帮助耀县建起一个高标准的图书馆(每天有200多人进馆阅览),并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和中宣部捐赠图书九万余册,并装备了书架和电脑。图书馆建成投入使用后,已接待了读者数万人,在群众中产生了较大影响。由国家计委和中央电视台出资83万元,修建了电视差转台和接受设备,使耀县广播电视覆盖率由原来的40%提高到95%以上,使山区群众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受到精神文明的熏陶。

耀县还创造了精神文明的一个全国性的典型——孙原村。这个总面积有7.34平方公里、有876户、3287口人的村庄,是我国唐代伟大医药学家孙思邈的故里。孙原村多年来一直坚决贯彻执行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两个文明建设上取得优异成绩。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孙原村已有相当发展的工业(耀县东风水泥总厂,耀县孙思邈保健品厂等六个村办企业,一家台商投资企业,四家民营企业),还建成一个基础设施比较好的3平方公里的工业小区和集贸市场。在全村6081亩耕地上,已建成了1355亩优质苹果园,1100亩花椒园和150亩银杏基地。1998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5056万元,人均纯收入2190元,超过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347元的62.5%,被省政府授予“省级小康示范村”的光荣称号。孙原村富裕起来,不是片面追求给村民多分钱,而是舍得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大投资。他们建立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完善了农村小学,建立了农村幼儿园,建立了中心活动室,村广播站,有线电视台,电影放映队,图书馆,档案馆,村史馆、药王文博点,办了《药王故里报》,并且建立农村合作医(药)疗基金,实行了比较完善的合作医疗制度。孙原村艺术团组建了百人锣鼓队、百人秧歌队、百人合唱团、百人走马队,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全村涌现出十星级文明户342户,加上九星级、八星级和七星级文明户,精神文明户占了全村总户数的绝大多数。村风民风淳朴,社会治安良好。被省上评为“省级文明示范单位”,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创建全国文明村工作先进村”。这个重大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因为孙原村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改革开放十几年,孙原村党委一班人,在各级党委的关怀和支持下,带领全村党员、团员、干部和群众,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动力,坚持“加快工业,大办农业,开发旅游,全面发展”的经济发展路子,以共同致富奔小康统揽全村工作,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使集体经济日益壮大,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以,孙原村党委被省上评为“先进党总支”,“全省农村先进基层组织红旗单位”。丁关根同志来孙原村视察工作时说:“如果我们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都能像孙原村那样,国家的面貌将会有很大的改观”。……

在孙原村的带动和影响之下,经过耀县各级干部和群众的努力,全县已涌现出省、市、县三级文明单位147个,文明村31个,小康村78个,文明村和小康村两者共占全县191个行政村的57%。

四、紧抓一个关键——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耀县县委对于这个问题认识是明确的。因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是近几年来年年都要抓的重要工作,所以有些同志产生了一些松劲厌战情绪,县委常委首先统一思想,并教育各级党委,坚定了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信心。他们首先落实党委抓党建的责任。县委书记负总责,主管书记,组织部长是第二、第三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是乡镇党的建设的直接责任人。提出不抓或抓不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就是失职。县委还把加强乡镇党委建设工作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龙头来抓。从上到下,把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列入重要议程,并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他们建立并经常坚持县级领导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联系点制度,全县共建立县级六大班子领导联系点25个,县委整建领导小组成员联系点16个,这些领导同志以身作则,经常深入联系点检查指导工作,解决问题,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起了模范带头作用。

他们把学习宣传党的十五大精神,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耀县在学习宣传党的十五大精神和邓小平理论上,注重联系当前农村工作实际,搞好三个结合:一是把学习活动同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相结合,突出抓了土地延包、减轻农民负担、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粮食等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学习和贯彻落实。二是把学习活动同农村经济的发展相结合,把党的十五大精神和邓小平理论作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发展的法宝,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脱贫致富奔小康总揽全局的工作思路,明确本乡和本村经济发展的具体路子。三是同树立群众观点相结合,教育基层干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今年3月份以来,耀县按照省委在农村干部中开展“四教育”(理想、宗旨、政策、法制)活动的部署,又在九个乡镇开展了“四教育”活动,使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和邓小平理论进一步具体化,并向深入发展。

耀县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对干部和党员进行实事求是的教育,教育各级干部和党员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县委书记对各级干部和党员的讲话中说:“县委凭政绩用人”,希望大家出政绩,让群众尽快富起来。要出政绩,留政声,给老百姓办实事。但是要防止片面追求政绩,为创政绩而做表面文章。不要一上任就否认前任,脱离实际,满脑子新点子,遍地新花样,造成“现任的政绩,后任的包袱,老百姓的苦果”的现象。也不要不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调整一次产业结构,加重一次农民负担”。“在经济工作中,不要搞短期行为,不要搞个人说了算,不要做表面文章,劳民伤财。”这些切中时弊的实事求是的讲话,真是入木三分,掷地有声,有力地教育了干部和党员,也鼓舞了广大群众。

经过学习和教育,在全县群众和党员中,已开始形成这样一些共识:“不学邓小平理论,一点进步也没有;不干工作,一点理由也没有;不懂市场经济,一点本事也没有;不关心群众疾苦,一点威信也没有;不廉洁自律,一点党性和公仆意识也没有。”

耀县按照中央提出的“六好”乡镇和“五好”村的目标,采取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办法,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1999年初,经县上初步验收,市上抽查,有7个乡镇和77个村达到了“六好”和“五好”的目标,分别占乡、村总数的43.8%、40.3%。在巩固提高这些达标乡、村的同时,还有60%的乡、村,需要继续开展“六好”和“五好”的创建活动。所以耀县县委提出,对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从思想上真正树立起“经常抓,抓经常”的思想,做到思想不放松,工作不松劲,力度不减弱;努力在近几年内,把农村绝大多数的乡镇党委和支部,建设成为抓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的战斗堡垒。

五、成绩面前不自满。

耀县县委并没有在以上所说的这些成绩面前表现出自满情绪,而是清醒地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他们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看到全县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企业适应市场能力差,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企业效益低下;相当一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职工下岗和再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给经济生活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农业基础脆弱,农业效益不高,地处旱原,旱灾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着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县财政困难,财力紧张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也是不小的。例如耀县县城的脏、乱、差问题还未根本解决,全县众多水泥厂和煤矿对于环境的污染问题,还比较严重。干部的思想作风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县委书记常焕良同志在1999年2月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认真分析我县干部队伍工作作风的现状,按照《党章》和中央、省、市委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群众还不满意,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讲政策、讲法制、讲原则的正气不足。遇事讲个人义气,讲抹平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些问题导致把一些正确的东西看成不正确的东西,把一些不正确的东西看成正确的东西。衡量判断是非的标准被扭曲。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同志不讲学习,不思进取,自以为是;二是一些领导同志脱离群众,手中有点权,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仍然存在;三是个别同志重哥儿们义气,吃吃喝喝,与社会闲散人员搅在一起;四是某些同志好大喜功,爱做表面文章,工作一塌糊涂,自我感觉良好,自吹自擂;五是少数人目中无组织,个人英雄主义严重,搞“家天下”、“一言堂”。第二,讲全局、讲发展、讲奉献的风气不浓。遇事先讲个人得失、讲名利的不良之风仍然存在。这些人,不是把“三个有利于”标准用于判断我县整个工作的得失之中,而是错误地用在了自己的名利得失之中。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同志不关心耀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专门传播小道消息,热衷于说长道短;二是一些领导同志不懂市场经济,爱投机钻营,专当事后诸葛亮,自以为聪明;三是个别同志对县上的重大利益得失漠不关心,但为自己的一点小利益敢于闹破天;四是某些同志把手中的权力变成群众的“鬼门关”。不给好处大讲原则,给了好处敢于顶风违纪;五是少数执法、执纪的干部,用法律和原则做交易,拿了人的手软,成了个别大款的“跑腿人”。以上表现虽然发生在少数干部身上,但危害很大,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严重阻碍着全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这样明确地指出问题,在一些人中有一定的触动,也引起了大家的警惕。

1999年11月12日

(此文系刘邦显与王伯惠、王耿臻三人合写而成。报送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与相关部门的领导与单位)

同类推荐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唐宋八大家的故事

    唐宋八大家的故事

    本书选取唐宋八大家一生中的典型事件,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人际交往、人品性情、处世之道、道德文章,以及生活中的趣闻轶事。
  • 华丽苍凉逆流而上:私房阅读民国女子

    华丽苍凉逆流而上:私房阅读民国女子

    本书是一本历史随笔集,讲述了二十三位民国时期传奇女性的跌宕的情感经历。本书从男女两性关系入手介绍民国那些女子,这也是大众最感兴趣的所在,加上作者清秀淡雅的文字,使这些民国杰出女性真实而丰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不仅仅在读她们的“往事”,更会从湮没已久的传奇里,体验到自己在今世的情爱悲欢,会在某段感情里,想起书里的某个人,某句话。
  • 周恩来养女孙维世

    周恩来养女孙维世

    本书作者收集各方资料,并亲访审判林彪、江青集团的特别法庭“首席审判员”王文正法官,通过“红色公主”孙维世的一生,重现了那段特殊的岁月。
  • 草根宰相诸葛亮

    草根宰相诸葛亮

    绚烂如繁花,闪耀似群星,但英雄总有归去之时,千古风流,终化尘土。不过,他们曾经那么轰轰烈烈地活过: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这足以感动我们,也足以慰藉英雄壮志未酬的雄心。
热门推荐
  • 武神榜

    武神榜

    能以武通神者皆为武神,能登武神榜者更是个中枭楚。十年勤修苦练,只为一朝登榜。双生武灵算什么,我还有万能武灵呢,想换什么属性就换什么属性。师姐?公主?富家小姐?魔女?嗯……都会有的。
  • 体,半导体

    体,半导体

    ”你怎么这么久都不来找我?就这么把我给忘了?不打算在联系了吗?“一个穿着性感的女人从后面环抱着男人的腰娇羞的说。”先放开我好吗?我们不是说的很清楚了吗?“男人的语气中充斥着寒冷就好像在和一个没有生命物品在说话。”呵呵,就想这么的把我忘记了吗?这可不是你一个人说的算的。”柔弱的气息中带着一丝的危险,说是挽留到不如说仿佛是在威胁。女人一边说一边用一只手探近了男人的裤子,而另一只手正在不着急的打开衬衫上扣子。“野子别闹了,你不是找我有事吗?”男人的脸渐渐扭曲,呼吸也变的加重了。“呵呵,你这么好骗吗?怎么?你怎么抖的这么厉害?”........女孩躲在衣柜了清清楚楚的看着外面发生的一切
  • 霸宠村姑

    霸宠村姑

    第一次见面,她是拿着名片前来准备结婚的新娘。第一次离家出走,找工作。对,她何三莲就是村姑又怎么样?她没学历,没家世,没样貌,没气质,没能力,没好脾气。可是,她是何三莲,她会绝妙的厨艺,有绝巧的手艺,还有最强的生存能力。瞧不起她?鄙视她?欺负她?好,她走。离家出走第一次,男人无怒。离家出走第二次,男人微怒。离家出走第三次,男人大怒。离家出走第四次,男人急了。离家出走第五次,男人疯了。
  • 千年风雅之悬花镇

    千年风雅之悬花镇

    不入风月场,千年风雅枉风流。说书人关于上古翼神道渊,十三阙诸神,还有华商仙君一众的故事。细细品味只道是寻常。他们站在那世界的罪恶里,沐浴灼光,微笑着从容走过八荒,抬眼可见众生百相。第一部悬花镇他玄诡是谁啊,堕落神界的凡人,杀戮之旅中遇见一个前来拯救世界的神,那个神还主动献身,他玄诡真是何德何能。他薄浣是谁啊,高高在上的十三阙第三阙主救赎混沌洲的鬼灵却情迷意乱,他被想要曲线图存却反被骗去神源,他薄浣不过是心甘情愿。
  • 中华上下五千年(3)

    中华上下五千年(3)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期间流传有许多的神话,历史故事等。故有书《中华上下五千年》。
  • 庶女与嫡子

    庶女与嫡子

    庶女六姑娘穿越后发现自己被嫡母扔在偏僻的破村子里“养病”,家中尚有一母同胞的亲哥哥,却是自小养在嫡母二太太膝下。她自然是要回到府里去的。后来,二老爷升迁举家回到京师顺天。再后来,她长大了,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也是时候处对象了。——执子之手,红颜天下,谱一曲京华风云。
  • 冒险求生

    冒险求生

    一个对自然充满征服欲望的特种兵,三个冒险爱好者,一个女记者,一场超越极限的冒险,各自的故事,绝处逢生,冒险求生……
  • 草莽人物的抗战传奇:逐日

    草莽人物的抗战传奇:逐日

    此书已经删除!!!!!!!!!!!!!
  • hold住爱:总裁的钻石妻

    hold住爱:总裁的钻石妻

    逃,往哪儿逃?认定了你,这一生,死都不会放手!冷面男化身为爱无节操无下限的腹黑狐狸男,布下情罗爱网,誓将几年前逃离的绵羊女逮捕归案!他倾尽一切,所为的不过是她的一颗真心,而她却意外的发现了惊人的秘密,陷入何去何从的抉择境地!hold爱,hold此生命定的她!【沂羽谷出品】
  • 商妃不好惹:傻王要入赘

    商妃不好惹:傻王要入赘

    逆天穿越……有多逆天?穿越在一名死了两天正在举行丧礼的妹纸身上,结果嘛~把一干家丁丫鬟吓的是屁滾尿流,还好爹妈不嫌弃,……且看她如何将自家生意发扬光大,名传四海。某王笑的一脸神经:“我以江山为礼、嫁你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