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20200000065

第65章 藏书与读书

钱歌川

所有的藏书家都抱着一个期待,要在他辛苦多年,把生活问题解决之后,便摆脱一切俗务,把自己关到图书室中去,每日用充分的时间,来发掘那无穷的宝库。

我生平别的嗜好都没有,就只是爱买书。走到朋友家里,最使我注意的,不是他陈设的华丽,家具的优良,或招待的殷勤,烟茶的考究,而是他邺架上的藏书。如果一个相识,他家里有几架书,不问是蟹行文字,或线装古籍,我都觉得此人可与谈话,其家可以留恋。

每在繁华的市上走过,我看不见那些高大的百货商店,或是什么食品公司,吸引我的目光的,只是书店。我不看见书店而已,一见到一家书店,没有不走进去巡阅的。无论是大书局,或小书摊,无论他所发卖的书,是新是旧,是中是西,他对我都有一种吸引的力量。我可以在一家极破旧的书店里,消磨几个钟头,连肚子都忘记饿了。好书真比什么还可爱,我常要倾囊倒匣才能离开书店。

有时无意中买到一本得意的书,回家简直视同拱壁,爱不释手。我并不马上去读它,我只把玩它的外形,如装帧、纸张、印刷、字体、格式或是插图等等。我先把那整个的书反复地细看它的外表,然后看它的内封面,至多再读它的序文,决不愿一下就把它的内容完全读了的。

我要留着以后慢慢来读,仿佛一杯美酒,我不愿一口就将它吞掉,我要留在杯中,先赏玩它的颜色,然后嗅取它的香气,等到它的色香使我饱足了,才开始一口一口地来透尝体会它的味道。我觉得一本好书,作者著述的时候,除了他执笔以前的腹稿不算,临到动手写时,还要经过多少苦心,一字一字地去推敲,写出来有时还得一再的易稿,然后始能完成一部佳作。一饭一粥,来处不易。一本好书的产生,更不是容易的事,我们岂可草草读过!不说对不住作者,就对自己的本身说,也不应囫囵吞枣一般地来读书。走马观花,就读了也等于未读,因为歇不了多时,你不仅把书的内容完全忘记,甚至连书名都不复省忆。

说到读书,我们真应该从小孩子去学,试看一个认识字的小孩子,每当他读到一本故事书时,他多么喜欢,常要废寝忘餐,拿在手里把玩,先后复细看它的外表和书内的插图,然后根据每一幅插图的画意去推想那故事的内容,等到把全书翻过几遍,实在再不能忍耐了,才专心一志地开始去读文字。当他读时,会忘记了其他的游伴,忘记了糖果、玩具,忘记了身外的一切,他一颗小小的心,完全被那篇故事吸住了。等到他把那篇故事读完,他心中早已没有保留其他杂念的余地,故事中的人物,甚至小如一个蚂蚁,都如生地在他脑海中活跃,占据了他整个的心灵,日夜萦思,好几个月都不能忘怀。

读书要这样去读,才不负作者,不欺自己。如果只一目了事,单看了一点大意,真是罪过。

所以我每当一本好书到手,决舍不得在几个钟头内就把它读完的。尤其是谋了多少时候谋不到手,突然无意中在旧书摊头得到,更不愿草草读过,而辜负了自己寻觅它的一片苦心。但这种私心是很不容易得到人家的了解的。我的太太虽是很爱读书,然而她每次看到我不惜倾家荡产去买书,就不免有点抱怨似的说:

“老是看见你买书,又从来不看见你读,买了有什么用呢?徒然糟蹋了钱,家里到处都是你的书,连放的地方都没有了!”

我也知道我买书成癖,很想以后节省点钱存在银行里生息,要买新书也得把现有的翻阅一遍再说。然而计划尽管这样计划,每次临到好书当前,就忘记了太太的话,忘记了自己的经济状况,非买几本回来,总觉得如有所失一样。记得从前在英国的时候,我的一个买书同志,为要避免太太的烦言,每次买了书回来,就抽出自来水笔题献给太太的字样,他太太虽然说:“这样的书我又不要读”,可是对于他这种送书的好意,总不好意思骂他不该买。我觉得他这种夫妇共藏书的办法,实在不错。古人也有篆某某某某某夫妇印的图章,印在他们的藏书上的。

书果然要给人藏的呢,还是给人读的?这个连三尺童子也知道书是应该给人读的。然而中国人为什么老是叫作藏书呢?我记得从前倾心西洋文化的时候,免不了对中国的旧东西都存鄙弃之心,这种忘本的幼稚病,驱使我有一次竟妄动笔墨,谬评某文人不应把他的藏书目录刊行出来,献给西方一博士。我说西方有一文人,以其一部杰作献给他的一个烟斗,而我国这位学者竟以自己的藏书目录献给一位博士,适成一个尖锐的对照,末了我还说书是买来读的,不是买来藏的。其实现在想来,真觉多事而不应该。印一部专门书的目录,并不是完全无益于人的事,何况书固然可以读,又何尝不可以藏?我国五千年的文化,不是随便可以鄙薄的。古代相传至今的东西,虽一字之微,能不失其存在,自然有它的道理和价值。我以前也犯着一个欧化青年的毛病,觉得中国旧有的东西,都应该改良,应该急起直追模仿西洋的物质文明,现在觉得真是少年意气。后来年龄与时间告诉我,中国的旧东西,并不都是坏的,值得我们保存的遗产实在太多了。等到我欧航以后,这种信念,尤与日俱增,近来简直变成一个国粹论者了。

有人问我欧游的感想如何,我的回答是极简单的一句话:“我看不起西洋人,从此更知道珍重国故。”我觉得西洋的物质文明,毕竟是一种浅薄的东西,再以社会情形来说,中国所有的坏事,西洋不仅都有,而且更甚。中国现在许多陋习都是从西洋人学来的。中国的旧东西并不坏。我们要学西洋,不是学西洋的皮毛,是要学实在的东西。如果单是把自己的姓名西洋化了,不仅不能使中国富强,徒然显露了自己的浅薄和无常识。我说浅薄,为的是这样只能迎合几个英美的商人,正同请洋人吃饭给他预备西餐和刀叉一样。其实他更爱吃中国菜,而且既到了中国,也应该吃中菜,我们到西洋去,也不是去学怎样用刀叉吃番菜的。至于姓名是代表自己的国体,更不应去学人家的。空名的变更,果有何补于实际呢,我说无常识,是因为就在西洋如意大利匈牙利诸国,也是和中国一样,是先写姓后写名的。如意大利的诗人但丁,就是这样,他们同在欧洲尚且不与英法等国同化,我们远在亚洲,实在不必多此一举。我在去欧洲以前,英文姓名虽也曾把姓写在名字后面,但到英国与人交际,以及在伦敦出版的小书上,都是保存中国旧有的习惯写姓名的。

话说出了轨,现在再回到藏书的问题。我在上面说,中国的国粹,虽一字之微也莫不有它的道理。就说藏书的藏字罢。藏是收起来,里面含有一种重视和珍贵的意思,但决无永远不拿出来读之意。可见既有收藏,自然随时可以取出欣赏,高兴时就取而读之,读罢又复藏之箱,正所以表示爱书而重视书。

书也并不是只能读,而不能作别用的。有时我们因版本不同,虽是同一种书也常要买上好几本,以便相互考证校雠。有时因为是初版的古本,或是有题识的,或是有插图的,我们自然舍不得将它读破。还有某一类的书,根本就不是可读的。如辞典类书,只能供必要时查阅之用。至于其他社会百般,一个人无论如何渊博,也不能尽知,只能到临时去找来看。以孔子之渊博,问到国事和农艺,就只好说:“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我家里虽然也有好几本养鸡的书,但我相信我在归农以前是永远不会去看它的。我如果不对某一颗星发生兴趣,天文学的书我暂时也不要读。不过这些书我都爱收藏一点,以便心有疑问,得以随时解决。有时因为在书上读到断章的引用句,而想窥其全豹;有时因为看了马可孛罗的游记而想查考当时的中西交通。诸如此类,都得家中有各种全集专书,才能随时应用。

中国有句古语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藏书有时也和养兵一样,尽可有藏而不用,不可要用而无藏。家里书藏得多,要什么有什么,实在是学者一大帮助。

偶读寄园寄所寄,见上面转载着周阝古新语中的一个小小的故事,说有人盛夏凿一新池,客来赞美着说,等待来年好种荷花,主人说何必要待至来年,马上可以使它长出供客赏玩,客人视为戏言,等到酒后来看,池上果然绿云千朵,清香摇曳,已经是满地的荷花了。客人为之惊讶不置,问主人何来此魔术,主人却说:“为佳宾姑借催花檄也。”其实只是因为主人后园盆荷甚多,他叫搬来带盆沉水,以出奇娱客而已。

这故事即作为藏书多时可收奇效的一个旁证,亦无不可。那主人后园中平日培植各种花木,所以客人谈到什么他就可以拿什么出来,使人倾倒。主人尽可不爱荷花,但他后园仍不可不备。书尽可藏而不读,但不可不藏,也就是这个道理。好藏书的人,并不一定是浏览万卷的通儒学者,他的格言是:藏书千日,用在一时。

照以上这样说来,也许有人要疑心我是只赞成藏书,而不主张读书的。其实在我的意思只在解释我国祖传的一个藏字之未可厚非,和藏书与读书之并无二致。我国图书馆的设备既不发达,要读书的人非自己购买不可,因此读书与藏书结了不解之缘。在有藏书癖如我这样的人,有些爱好的书,即算图书馆有得借,甚至我已读过一遍,我还是要去买一本来收藏,如果不是个人所有,拿在手里总觉不过瘾似的。

我从前有一种习惯,凡是自己的书多半是没有读过的。我专借别人的书来读,凡一本书我读了满意的,或是觉得将来还想再读的,我便去买一册来收藏,其余只读一遍就够了的,当然也就读过就罢了。

买书与到商店采办货物不同,有许多书既不是有钱就可以买到的,而且也不是随时可以收集的。买书除了有充分的资本而外,还要有善相书的人。没有学识的人,单照着书名去买,而不知选择内容,买来每每无用。有了钱,有了人,还不够,还得有悠长的岁月,和大好的机会。买书犹如访贤,要四方八面去访求,世上好书既不多,寻访自然也不容易。坊间所常见的书,多是些迎合世俗的低级趣味的作品,真正的好书,常遭绝版之厄运。

藏书家的宝库,既是这样一本一本,穷年累月而注以心血的结果,他自然是特别爱惜,而愿加以珍藏的。在平时也只取出来,或日夜加以摩挲,或夸示佳宾贵客。他不放心随便借给别人,既担心久假不归,又怕被人损坏弄龌龊了。就是他自己取出来读,也小心翼翼,要用特制的封皮包着,在明窗净几之下展阅,那时他便能领会与古人对谈之乐,而神驰于想象的大世界中。

但这种聚精会神来读书的时候,在一般有职业的藏书家是不常有的。所有的藏书家都抱着一个期待,要在他辛苦多年,把生活问题解决之后,便摆脱一切俗务,把自己关到图书室中去,每日用充分的时间,来发掘那无穷的宝库。

同类推荐
  • 趣味斗智谋划(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斗智谋划(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是国民党的主要特务机构之一。本书系统讲述中统组织的历史沿革、遍布全国的情报网,介绍其核心人物,描述它对民主运动的残酷镇压,对中共组织的破坏、渗透活动。揭露其反共、反人民的罪恶本质。采用全新的历史叙述风格。
  • 唐宋作家与文学研究

    唐宋作家与文学研究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曾巩文学思想研究》,中编为《五窦及其诗歌研究》,下编为《苏辙散文理论及其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曾巩文学思想成因探析、曾巩的文学思想、苏辙散文理论的渊源等。
  • 月光下的人生

    月光下的人生

    朱自清的诗文,表现出他对黑暗时局的强烈不满,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对光明未来的殷切期待,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读者。他的诗文“语言洗炼”“文笔秀丽”,能给人以美的愉悦,情的感染。尤其是他那无悔的一生,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他一生追求真理,寻找光明,爱国家,爱人生,平凡而又高尚。1948年6月,他虽贫病交加,却在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和拒绝接受“美授”面粉的宣言上签名,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赞扬了他的这种民族气节。
  • 音乐短章

    音乐短章

    音乐好似诗歌绘画,表达人的不同状态,描绘心中的掠影,阐述灵性的幻象,把意念中巡游的东西铸制成形,对肉体最美好的愿望加以说明。
热门推荐
  • 力战征途

    力战征途

    武者的世界,灵气为源,战与战的碰撞,血与猛进的高歌。少年为了一些坚持而战,当他无所畏惧时,必将耀眼。
  • 九祈

    九祈

    他,是上神九祈,无心无情。厌倦了这一尘不变的神界,看着因利益而变得日益丑陋的仙魔,他已失去了兴趣。神是世界的宠儿,世界的意识开始布局,他促使仙魔合谋,神陨轮回。无心的神开始接触他神座下的信徒。(第一次写文请见谅)
  • 废材逆天狂傲三小姐

    废材逆天狂傲三小姐

    A国人人闻风丧胆的首席王牌杀手。遭受亲人背叛,一朝穿越,竟然成为了以武为尊的玄月大陆人竟皆知的废材三小姐。遭人唾弃。哼哼,愚蠢的人类们。你们终将为你们今日的所作所为而付出代价!待我风华毕露,傲视群雄之日。定是尔等后悔之时!他,玄月大陆名正言顺的天才。大陆最强国的王子。身份高贵,遥不可及。却偏偏偶遇了她。于是,一见误终身。“她要谁死。谁不得不死。不管她是对是错。”
  • 异界超级学徒

    异界超级学徒

    韩东是炼药学徒,但他手上有无数宗师药剂;韩东是锻造学徒,但有无数强者求他打造装备;韩东是法师学徒,但是他的火球却轻易击穿了魔导士的盾牌;“谁告诉你学徒是废物?有本事,你别找我买药,买装备,买技能啊!!”韩东如是说。
  • 精英学院

    精英学院

    都市青年沈云进入唐宋精英学院,为人类的未来而战。神圣白龙次魂在身,绝世剑法天下无双,妖族进攻声势浩大,人鱼神殿扑朔迷离,幽灵岛的艰苦试练,觉醒龙变三境界!十三邪魔轮番出场、世界高手各显神通。看沈云力压群雄、斩获神格、救世于水火之中!
  • 泼墨楼旧事

    泼墨楼旧事

    历史的烟尘飞扬了千百年,往事经沉淀早已化为云烟。兵荒马乱,谁改写了谁的未来;歌舞升平,谁又抹杀了谁的存在??泼墨楼进出人无数,上至皇帝王侯,下至走卒贩夫。他们各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各自抹去了不为人知的的历史。小女子不才,随泼墨楼矗立千百年,总该是真的一些往事的。没错,我就是来颠覆历史的。?
  • 逆世花少

    逆世花少

    作为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乔枫被父亲的战友带进了军营,训练成了顶级的特种兵,可是他却只想做个普通人,只不过命运不断的捉弄着他,在找到自由的同时,却又获得了穿梭到废土位面的能力,到底是不管不顾的做个普通人?还是继续去当个大英雄,少妇熟女一起收?
  • 圣女倾颜:废材五小姐

    圣女倾颜:废材五小姐

    一夜之间,她失去了所有,姐姐将她推下悬崖,一心追求的烨王也厌恶她,帮着她姐姐欺辱她。可是,她带着满心的怨恨与才能重生了!她,要让他们万,劫,不,复!对不起,这本书弃了,发现写得太不好了,我不适合当后妈,我还是写我的宠文吧,当然,这本书也是会有空时写一点
  • 超级巨剑

    超级巨剑

    李烈倒在了血泊中,他以为自己要死了,却没有注意到龙族的鲜血不断注入他的右臂。右手传来无穷的力量……惊变陡生……
  • 天笑

    天笑

    天道渺渺化风云,尘俗茫茫尽蹉跎。十年江海亦翻腾,龙门只为有缘过!陈半仙一首箴言领天下十年风骚,看这十年到底会出现什么状况?是鬼魂对活人的反噬,是妖怪惑乱人间的恐怖,还是魔道向名门正派的挑战?这十年里,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感觉,更会让你读得畅快淋漓,尽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