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500000019

第19章 烟霞洞中日月短 (2)

瞿秋白曾远道从广州来看他,谈及广东和陈独秀的近况。9月20日上午,浙江第二师的军官祝绍周等带士兵上山野习,知道胡适在这里,特地来访问。胡适在日记中说:“这几个都是保定军官学校出身的,颇有思想。他们问我他们应该怎样做,我说,组织同志,做个中坚,做个参谋本部。他们问应以什么为目标,我说,抽象一点就是‘替社会造一种顺从民意,适应时代潮流的实力;具体一点就是‘要使浙江真做到自治的省分’。”9月23日,高梦旦从上海来,著有《天乎帝乎》(胡适为此书写序)的越南人潘是汉和四个同胞到烟霞洞造访,胡适劝他们提倡越南白话,造成国语文学,作为新国家的基础。9月24日,报人陈景韩(冷血)游山,说自己和狄平子都想请胡适去主办《时报》,希望把《时报》办成一个全新的报纸。那张老报纸曾深刻地影响过胡适的少年时代,但他还是婉辞谢绝了。25日是中秋节,陶行知、高梦旦等上山,陪他一起过节。

他一度想永远脱离教育生活,从事著书的事业,但终于没有成真。在烟霞洞住了三个多月,他内心很是不安:“一来因为我在大学的功课无人担任,二来因为《努力》久累朋友,三来因为离家日久,所以我决计‘下山’来了。”10月4日,天也凉了,病也好了,他决定下山,5日夜到达上海,“一觉醒来曹锟已当选总统了。”7日晚,他与任鸿隽夫妇、徐新六等商量,决定暂时停办共出了75期的《努力周报》。10月9日,他在写给高一涵、陶孟和等四人的信中说:“我们今后的事业,在于扩充《努力》,使他直接《新青年》三年前未竟的使命,再下二十年不绝的努力,在思想文艺上给中国政治建筑一个可靠的基础。”他以烟霞洞写的梅花诗来祝福新《努力》的生命,有一天,他看见憔悴的梅树在秋风中苦撑,曾写下这样几句诗:

我们不敢笑他们早凋;

让他们早早休息好了,

明年仍赶在百花之先开放罢!

在《一年半的回顾》文中,他说:“今日反动的政治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拜金的国会议员已把曹锟捧进新华门了。……但我们并不悲观。我在《努力》第53期上曾说:我们深信,有意识的努力是决不会白白地费掉的。”《努力周报》最终没能复刊,但后来的《现代评论》《新月》《独立评论》,我们依稀能看见《努力》当年的影子。胡适说,将来的新《努力》要多做思想文学上的事业,“没有不在政治史上发生影响的文化”。他这样想,大致上也是这样做的。

小住烟霞洞时,胡适曾送了一首《烟霞洞》的诗给善于烹饪的金复三居士,金烧的素菜在西湖一带有名,竺可桢说烟霞洞“以素肴清洁闻名湖上”。十多年后,竺可桢等16人来为胡明复扫墓时,亲眼看到堂中挂着胡适当年养病烟霞洞时这首白话诗的手书。胡适的这幅手迹,在抗战期间好不容易保存下来了。1947年,已是80高龄的金复三思念胡适,希望能亲手烧几样素菜给胡适吃,托阮毅成转告,胡适很是感动,给金写了一封长信,说要到杭州看他。可惜,等到1948年10月胡适再到杭州时,他已离世。

今天我们到烟霞洞,胡适住过的老屋仍在,却再也看不到胡适的白话诗手迹了,只有廊柱上的对联:“四大空中独留云住,一峰缺处还看潮来。”

二  讲演浙大

1948年10月18日,胡适在离开大陆之前应竺可桢之邀到了杭州,下榻在里西湖边的新新旅馆。他俩同为庚子赔款余额的留美学生,分别做了南北两个大学的校长。胡适此来杭州,故地重游,也许他没想到这是最后的一次。19日是个雨天,他在雨中游西湖,然后到浙大访竺可桢,见到竺夫人陈汲等人。竺可桢约他20日中午在家里吃饭,因为其夫人多次说要在家里招待胡适。

10月20日上午,杭州天晴,胡适雇小船在西湖上荡了一会儿,再到孤山纪念林启的“林社”,去看辅佐林启办学的高啸桐遗像。在竺可桢家吃中饭时作陪的还有苏步青、阮毅成等人。下午二点钟,他在浙大体育馆讲“自由主义”。这是他自己在日记中记的。虽有浙大学生唐为根后来回忆,胡适在浙大大礼堂讲话,由于讲话“不得人心”,“台下学生不断地出现哄声四起”。但第二天的《国立浙江大学日刊》报道:“胡先生谈笑风生,记取古今中外诗文史事,如数家珍,杂以诙谑,亦谐亦庄,听之如饮醇醪。凡历一时有半,掌鸣有如春雷声中而毕。

”(转引自段怀清《胡适1948年在浙江大学的演讲及其他》,《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8月上半月期,75页)如果说校刊说的是客气话,不可完全采信,那么竺可桢当天的私人日记则是可信的,那天听讲的浙大师生八九百人,大部分都是站着听讲的,“但终一小时二十分,鲜有退者,亦可知适之演讲之魔力也。适之小余一岁,近来人甚肥硕,但演讲时已汗流浃背矣,因下午相当热也。”他从二点一直讲到三点廿分,演讲结束,回到校长办公室稍坐,即由竺夫人陈汲亲自送往车站,乘四点的快车回上海。胡适对此次演讲印象深刻,直到1961年12月30日,离世前不久,吃晚饭时他还和秘书胡颂平说起竺可桢的第二个太太是陈源的妹妹,“这位陈小姐,面孔圆圆的,长得很甜。我的太太对我说,如果她死了,她劝我娶这位陈小姐,可以看出我太太对她的喜欢。胜利之后,我到浙江大学去演讲,可桢是浙大的校长,他和他的太太住在礼堂楼上。”

这次讲演没有发现完整的记录稿,竺可桢日记只记下大致的内容,胡适说自由主义为中国固有产物,明代浙江余姚出生的三位大师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都提倡自由主义,东汉王充也是自由主义。但他明确指出中国的自由主义缺乏政治的自由,而且缺少容忍的精神,所以自由终不能达到,人民也没能得到解放。

好在10月21日的《国立浙江大学日刊》留下了较为详细的报道,确切的讲题是《自由主义与中国》,胡适说:

……本人向所提倡,皆在解决问题,非讲主义,今此虽道主义,仍在问题索解。自由为义,在于由自,我国盖有悠久之传统。在希腊为自由为字,亦同中国,兼有名词动词两用。溯人类自有历史以来,自衣食住行以至思想信仰,皆求自由作主,不须仰人。浙大三馆,纪念阳明、黎洲、舜水三先生。阳明之反朱子,黎洲明夷待访之录,与舜水去国,老死日本,皆争自由之表现。东汉,上虞王充(仲任)当神权之世,撰《论衡》八十余篇,一言以蔽之曰:“疾虚妄”,亦皆在求自由。综之,中国史中,自老庄孔墨,中经阮籍、嵇康、范缜、韩愈,以逮宋明诸儒,为争自由而仗义执言,虽一人而往矣,精神皆至伟大。

所惜者已往贤哲,过于漠视政治自由,遂致虽倡君主无为之治,而无术以致之。西洋史中,有盎格罗撒克逊民族者,去今不过百年,为政治自由,树之范畴,于今世界受其利,一曰代议制度,一曰成文而可修宪法,一曰不记名投票。此虽浅近之论,而古今中外之人,忽之久矣。得盎格罗撒克逊民族而明之,自由之义,得以大彰。抑即在美,访即夙昔尝著自由历史之教师者,行年八八十,谓除自由之外,近更得一字,其重要相若,斯曰容忍(tolerance)。而当今之世,实自由与不自由之争,容忍与不容忍之争。浙大于阳明、黎洲、舜水争自由传统之精神下,对此当前重大问题,应三思之……(转引同上,75页)

10月22日的《申报》也有《胡适在浙大演讲自由主义与中国》的报道:

胡氏首先解释自由主义为当今世界一种最伟大的运动,继则详述中国古代儒者之自由主义思想,自孔孟以下如王充、王安石、朱舜水、黄梨洲等先贤,其遗著中无不富有自由主义思想,故今之所谓“自由主义”者,实为中国之“土产而非舶来品”,惟虽有“自主义思想”或“自由主义哲学”,而无政治环境上之自由,则社会仍无自由可言,中国即缺乏此种政治上之自由也。然而欲求得政治上之自由,则必须有一种容忍的精神与之相配合。然后自由主义始能有最完美的发挥。故今天中国要求自由主义之胜利,主要在争取政治上之自由,与培养一般社会之容忍精神。(转引同上,75—76页)

综合竺可桢日记、《国立浙江大学日刊》和《申报》的报道,胡适这次演讲的内容大体上就清晰了。此后1949年3月27日,他在台湾讲《中国文化里的自由传统》(或《中国文化传统的自由主义》),强调自由不是舶来品,而是中国古代就有的,史官制度、谏官制度都是批评自由、思想自由的一种标志,老子、孔子都是自由主义者,孟子二三千年前提出的“民为贵”,更是重要的自由主义者的传统。秦始皇之后思想一尊,自由受到限制,但仍然有人在万难中不断追求,王充、范缜、韩愈等身上都有自由主义精神,王阳明批评朱熹,颜李学派反对帝王推崇的朱子学派,都是在争取思想自由。结论就是中国有自由思想的传统。他之所以一再将自由主义解释为中国古已有之的传统,用意无非是想在中国的传统老树上嫁接自由主义的新枝丫,将他信奉了大半生的自由主义本土化,希望更多的人都能接受这一理念。

此前1948年9月4日,他在北平电台演说《自由主义》,在讲了“中国文化里的自由传统”后,他话锋一转:“东方自由主义运动始终没有抓住政治自由的特殊重要性,所以始终没有走上建设民主政治的路子。西方的自由主义绝大贡献正在这一点,他们觉悟到只有民主的政治方能够保障人民的基本自由,所以自由主义的政治意义是强调的拥护民主。”他列举代议制度是英国人的贡献,成文而可以修改的宪法是英美人的创制,无记名投票是澳洲人的发明,中国古代虽也有“民为邦本”“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等思想,有文官考试制度,但始终没有解决君主专制问题,没有建立起一个能限制无限权力、保障所有人的基本权利的制度来。

为什么会如此?胡适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号,但他概括了自由主义的四个基本内涵:一是自由,二是民主,三是容忍,四是和平、渐进地改革。他强调指出西方自由主义包含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就是对反对派的容忍,对少数人权利的保障,从而养成容忍异己的度量和风气,这才是近代自由主义当中“最可爱慕而又最基本”的内容。他进一步说明,自由主义到了近代以后还有和平改革的意思,可以和平地转移政权,以立法手段,达到一点一滴地渐进改革的目的。而尊重少数人的权利,容许不同声音、反对党派的存在,人民拥有选择的权利和机会,这一切不仅是和平改革的前提,也正是自由主义的生命所在。接下来,他在浙大和台湾的几次演讲,都以自由主义为主题,如此密集地讲述同一主题,在他一生中罕见。他一辈子致力于将自由主义引入中国的努力,至此已接近尾声,即将失去的痛苦已萦绕在他的生命周围。

胡适这次到浙大演讲,也是他最后一次来到杭州,几个月后,他就将与大陆永远告别,开始“根株浮沧海”的最后余生。

当年胡适养病西湖畔,与他交往密切的朋友有诗人徐志摩,他们所代表的自由主义一脉,在古老的土地上植下的是新种子,并不像胡适说的是中国传统中固有的,恰恰是传统中所缺乏的。在他们当中,还有一个更年轻的身影,就是几年后在西湖边寄一袋桃花给诗人的储安平,若干年后,他成为自由主义的重要传人,《观察》周刊的创办人,继《努力周报》《新月》《独立评论》之后赓续了这一新的传统。当然,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同属于自由主义,胡适与储安平也很不相同。他们的书生论政并不一样,胡适不同意储安平对国民党彻底否定的姿态,他始终没有在《观察》周刊发表过一篇文章。另一个也属于自由主义这一边、与他们差距更大的杭州人张东荪,属于中间偏左,或自由的左翼。胡适走了,储安平和张东荪选择了留下。在变幻莫测的20世纪前半叶,他们都曾参与创造摆脱“衰世”的历史,他们的肉身却一个接一个被历史的阴云吞噬了。

本文主要参考书目:

1.胡适著,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胡适著,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

4.胡颂平,《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

5.《钱昌照回忆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

6.《竺可桢全集》第11卷,上海教育科技出版社,2006年版。

7.段怀清,《胡适1948年在浙江大学的演讲及其他》,《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8月上半月期。

8.浙江大学校友总会、电教新闻中心编,《竺可桢诞辰百周年纪念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同类推荐
  • 衙内闯三国

    衙内闯三国

    后世历史系小子穿越到三国,机变百出,巧妙布局。名将,我收!谋士,我要!天下,我的!智慧、诙谐、豪情,且看衙内引领你纵横三国,扫平天下。
  • 剑霸春秋

    剑霸春秋

    这是一个真正属于剑的时代。纯钧湛卢,折冲伐敌;干将莫邪,惊天动地;巨阙鱼肠,勇士无惧;龙渊太阿,水击鹄雁。君主佩剑,以彰其威严。士子佩剑,以明其意志。将军佩剑,以展其宏愿。刺客佩剑,以成其道义。美人佩剑,以为郎君舞。宝剑争相出世,虽不是江湖,胜似江湖,名将更以万军作剑,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杰士为夹,养一国以为势。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无不宾服,则九州定矣!!
  • 山海经追神记

    山海经追神记

    达志、达成、若山、若曦、贝贝五仔误入山谷,迷路,巧遇神仙得地图。五人按图回家,却走进了远古的山海,成了那时代的“未来神”——他们来到凶残的部族,一下子激活了他们人性中的“凶残性”,成了凶残部族的“未来神”,跟随着凶残部族一起残暴其他部族;他们来到善良部族,他们人性中的“善良性”又被激活,做了善良部族的“未来神”,和他们一起为民谋福利。但却遭到嫉妒部族的嫉妒,嫉妒部族便来攻打他们。正义的神仙,便来帮助他们……就这样,五仔走过了贪婪部族、慈爱部族、虚荣部族、多疑部族……一个个不同性质的部族,经历一次次险阻,终于到达昆仑山上,拜见天帝和女娲……最后,在天帝和女娲的帮助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家……
  • 风撼华夏

    风撼华夏

    风撼华夏,反弹琵琶,华夏上下五千年,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历史真相。目前进度,三皇五帝篇,历史上的祝融真的是“火神”吗?治水的英雄,政治的愣头青又是谁?女娲在神话里是大神,那现实的原型呢?华夏第一场大规模械斗,又是怎样的呢?轩辕出世,纵横天下,终于遇上敌手,初战蚩尤,9战9败,之后是如何成功将局势扭转?而在江山稳固之后,轩辕黄帝又是怎样抒写一部可歌可泣的自断“六翼”来稳固自己的江山的呢?
  • 三国忠义路

    三国忠义路

    三国时代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大舞台,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的曹孟德,不知真情还是假意的刘玄德,以及拥有三江之险的孙氏家族,本书主角原本是个混黑道江湖大哥,对关二哥基本崇拜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每晚三柱香的敬拜,因为他认为出来混讲的就是义气,而当他穿越回去,却成为了冢中枯骨袁术的异姓兄弟,他能阻止袁术称帝,阻止小霸王征战江东嘛,在三国时代会遇到自己的一生至爱嘛,一切尽在三国忠义路。
热门推荐
  • 魔瞳之境

    魔瞳之境

    无法抉择的命运,上一世她是遭人唾弃的魔女,而这一世,她还是逃不出命运的魔爪。
  • 问情飞仙

    问情飞仙

    修行,不为成仙,不为除魔,只为将你复活……升仙路封,中州动荡,尸王出世,上古妖魔破封,魔尊消失,妖皇乱世,这背后到底有着什么阴谋……伴侣身死,身世成迷,修行到最后,到底成仙还是入魔,救伴侣还是护中州……
  • 黄泉无归

    黄泉无归

    不记前尘,不晓来世,望断黄泉无归路。轮回往复,不知来历,不问前程,又何必只对一人念念不忘?
  • EXO陪你一起闪耀舞台

    EXO陪你一起闪耀舞台

    他们是最特别的行星,少了谁,都不会像从前那般闪耀。也许我们会成为他们人生里的过客,但我们绝不会后悔遇见。
  • 傻王的代嫁丑妃

    傻王的代嫁丑妃

    新郎是谁?是年仅十三岁便成为天下四公子之一的西楚睿王爷!难不成天上掉馅饼?错错错!曾经的天才王爷已经成了人尽皆知的傻王爷。丫的,还奇怪她这个爹不疼娘不在的庶女一朝成凤了,原来是只被拔光了毛的落魄凤凰。靠!姐为一毛硬币舍身忘我,一个偌大的王府竟然给姐吃咸菜稀粥?还有这些比主子还嚣张的狗奴才打哪里来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安塔拉传奇(第七部)

    安塔拉传奇(第七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不是爱就会在一起

    不是爱就会在一起

    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农村孩子,阴差阳错的一桩交易让两个不该有交集的人走到了一起,相互折磨着到最后,受尽伤害的两个人心力交瘁,不知何去何从……
  • 同居公寓

    同居公寓

    如果没有了矛盾和瓶颈,爱情就是一种摆设,就是一潭死水罢了。同居就是一个把爱情大而化小的过程,唯有最漫长的坚持,才能带给我们最永久的幸福。
  • 神执仙念

    神执仙念

    这个故事只有两个字。。。。。。。。。。男人而已
  • 魔海剑城

    魔海剑城

    初到异世,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修真界能否不被湮没在沧海一栗中血衣怒发,披盔戴甲,征战于金戈铁马之中执着于心,永不言败最终登临,俯瞰这九天,对酒当歌只余一人,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