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8600000064

第64章 【尾声】永远的黄金(3)

对于蒋介石运金一事,台湾一些深蓝(“蓝”代表国民党)人士,觉得这是蒋介石为了中华民族生存,所做的爱民决策。陈诚之子、前“监察院院长”陈履安亦曾指出,他是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来看这些问题的。在那么艰苦的环境,要做一些决策,这对后人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不管民众戴着什么眼镜、什么心情来看这件事,对于以前种树的人,不管树种得正或歪、营养够不够,总能让后人在树底下乘凉,不要抱怨树不够大。大家在夜阑人静的时刻,应该问自己为后代做了什么。如果忘掉过去,就没有未来。

作为台湾土生土长的所谓“本省人”,丁雯静知道,台湾很多本省人对大陆有敌视态度,她对此不以为然。“我一直期待,台湾人要先了解历史脉络,学会感恩。感恩是很棒的一件事,蒋经国也说过,这每个铜板敲出来都是血。对这些来自大陆的抗战鲜血换来的钱,难道不应该感恩吗?”

吴兴镛在某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这笔相当于700万两黄金的资金,仅是让台湾渡过朝鲜战争爆发前后的难关,稳定了新台币;但不是台湾经济起飞的主要因素,也似非大陆改革开放前经济困境的因素。有专家曾说,解放后,仅广东一省就收兑出黄金700余万两;当然,有人对此数有异议,如果实事求是的话,有史料原件为证:《广东综合统计(195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调查统计委员会(1951年)。至少,运台湾的资金,造就了台湾的今日,那也是中国的土地与人民。正如您所说,‘楚人失之,楚人得之’,中国人民有这胸襟。中国历代都是替前朝修史,但那是封建时代,现在是民主时代,会还原史实,老百姓心头自有一把尺,相信是公平的。”

“蒋介石到了台湾,把央行的黄金做了新台币的准备金,曾把台湾建设成一个经济起飞、亚洲四小龙之首的经济小巨人,在中国近代史上,除了他是抗战时期的领袖外(现在大陆已经慢慢有了公正的、超党派的评价了),他父子建设宝岛台湾也应是正面多于负面的。即使把眼光放大去看全球,今天台商游走在海峡两岸,尤其对中国大陆的现代化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这些也是与蒋父子有关联的。”

不过,鉴于这笔运送到台湾的巨额黄金终究是“人民血汗钱”,1997年,吴兴镛在《传记文学》上撰文,建议以部分运台剩余黄金的利息,来设立“中华世纪黄金教育基金”,主要为支持两岸交流,互相交换学生,以降低敌意,争取两岸和平的愿景。在吴兴镛看来,“也是对大陆许多由于这些‘现金’运台而导致金圆券狂贬、受损的老百姓的一点象征性的‘补偿’。”这或许是这件曾经民怨极大的事情圆满解决的有效方法。

迄今,这些从上海运到台湾的黄金大致还剩下100万两左右,目前保存在台湾的“文园国库”。据吴兴镛测算,这100万两黄金本金价值10亿美元,算1分利,每年利息也有7000万元人民币。他建议,这部分黄金的利息,就可以做两岸交换学生的教育基金;“用于教育,而且不动用本金,这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年过七旬的吴兴镛,谈到这一点时,充满了期待:“现在两岸的一些大学,都已经互认学历了,未来将有更多合作发展空间。”(摘自《扬子晚报》2009.12.12)

对于吴兴镛的设想,一位资深报人金尧如(前香港《文汇报》总编辑)写了《我举双手赞成吴兴镛教授之构想》一文(《传记文学》1997年),今摘录如下:

……我在这里要请读者再体念一遍吴教授的构想的源头:“1948—1949年,大陆中央银行黄金(按:还有银及外汇)分批运到台湾,为早期台湾币值的稳定、经济的开展,及人民的向心,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海峡的另一边,都认为这些黄金是以没有准备金的金圆券,以不合法兑换的手段搜括得来的。他们认为这些都是全中国人民的血汗钱。”

……在这一桩两岸人民历史沉积下的恩怨中,吴教授想到的是如何在两岸人民之间泯旧仇、添新恩,他体认到“两岸不能永远敌对下去”。他更希望:“从20世纪的90年代起,海峡两岸应以和平竞争的方式来比赛,看谁能在21世纪的华人世纪的奠基上出力多。”

……这几句话,精神立现。不单是为消解眼前两岸“民怨”,更为21世纪的华人世纪的前程设想,他立即想到了大陆人民。他说:“华人的世纪奠基,最重要的也是大陆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教育。我提出一个野人献曝的小小建议:可否把一部分大陆运台的黄金,作为‘中华世纪’教育的基金,这笔‘黄金教育基金’,保留在台湾……这笔基金的利息主要用来支付海峡两岸交换学生的费用上。以大陆的高中、大学及研究生来台就读为主,台湾学生赴大陆就读为辅。至于是否允许支持大陆的‘希望工程’,也可以细则规定之。”

……1949年国民政府播迁台湾时,正是中日八年战争之后四年,台湾学龄儿童大部分失学。蒋介石主政之首要任务是坚持九年义务教育制(按:是1968年开始的),普及中华文化。他即从大陆运往台湾之黄金白银,亦即大陆所谓“人民血汗钱”,抽掉一部分用之于办学。今日之小学、中学遍及台湾城镇乡村,即始于昔年受日本文化侵略和疮痍满目之地。我在1947年春执教于台北和平中学(即吴教授母校师大附中的前身),我深感台湾儿童教育受日本侵略者摧残之严重。我当班主任之三年级学生有只识日文而不识汉文汉语者,至于当时在台北市的文盲儿童更难统计。

……我看台湾政坛中生代风流人物、文化界的俊士硕彦、工商界之亿万富豪,无不孕育于1950年代的小学、中学。台湾之有今日……亦全仗今日上述之政、文、经三大方面之中生代人才。

……设立“中华世纪黄金教育基金”帮助大陆,专注于农村儿童教育之“希望工程”。为了确保基金用于“希望工程”与办小学……“中华世纪黄金教育基金”也应征集有志之士前往大陆内部协同研究基金办学之方案(按:以海内、外退休志愿工作者最佳),并监督其使用与运作情况。这个做法也有先例。

……我想,台湾国民党政府如果能拨出10亿美金(按:是台湾文园“国库”目前所存,原从上海运来的100万两黄金的时价),用“中华世纪黄金教育基金”之户名存入银行,规定以年利1亿美金(按:或2000万美金,因近时利息调降)用之于两岸互派学生留学和大陆儿童教育“希望工程”……

倘能如此,这批运台剩余黄金也算找到了最佳归宿。我相信,当年参与主持运金的蒋氏父子、吴嵩庆、俞鸿钧等,及因运金事件而“受损”甚至家破人亡的广大民众,如泉下有知,也可心安,差可告慰了。

【渡尽劫波】

一个甲子过去,蒋介石走了,带走了数百万黄金和当时四万万人民对他的最后一点信心和耐心;而那些黄金则沿着长江,流到了同是炎黄子孙的海峡彼岸。历史的硝烟已经淡去,岁月的泪痕业已擦干,和平、发展已成寰球大势,历史的沧桑流转多少令人唏嘘喟叹。这些黄金无论是在台湾还是在大陆,那都是炎黄子孙的土地,割不断的是骨肉同胞的一脉相连,斩不开的是由黄金白银积累起来的中华民族的福祉。“雨过天晴,重新洗出长河大地。冰消雪化,依旧还看绿柳红桃。”时至今日,两岸关系不断发展,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教育,各方面的交流都日益密切,一切皆源于我们是同文同种。台湾腾飞,大陆崛起,两岸相互扶持,共建我大中华经济体之复兴。这浅浅相隔的海峡,注定只是在历史长河中一段短暂的乡愁;而金马澎湖更像“胎(台)”儿的一根脐带,吮吸着母体——大陆,台湾与大陆就永远分不开了。

当年的这场创世纪黄金大迁徙,也早已超越自身的狭隘,把台海两岸从物质、血缘到历史、文化,紧紧联系在一起。“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千秋青冢在,犹是汉宫春。”(明·莫止《昭君曲》)随着历史的“发酵”,两岸关系的日益回归、文化认同,这批“黄金”就像当年“献身”民族大义的王昭君,更具有无比丰厚的价值和历史意义。

其实历史正如河流,有时一泻千里,有时又九曲回肠,有时波平风软,有时又风急浪高。多少人事如浪花、泥沙,在这条历史长河里绽放、沉没,被挟裹着一路向前。这是炎黄子孙共同的母亲河,她孕育着我们成长,为我们的血脉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血液。

站在历史的角度思考问题,认识才会有高度。从黄金大迁徙事件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历史的和解。如在几十年前,大陆方面看黄金运台过程,心头会有更多的复杂情绪;而当社会抛开了意识形态的局限,情绪淡去后,就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历史。也正是这批黄金,从历史上把台海两岸的炎黄子孙,从物质、血缘、历史、文化方面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我们应该用爱来拥抱历史,它带给国家和社会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而仇恨悲情带给我们的力量则是有限而短暂的。

“天控三灵,山高挡不没太阳。风来八表,云多遮不住月亮。”由于历史原因,台湾和大陆长达30年戒严,国共双方长期隔台湾海峡对峙。对数百万从大陆逃往台湾的“外省人”来说,回家大门被彻底关闭,通讯都绝无可能。但是天风海涛,隔不断这台海血脉,因为我们的血管里流淌的是祖先留下的血液。两岸相思,正如磁石吸铁,隔碍潜通。

“愁里看春不当春,每逢佳节倍思亲。谁堪登眺烟云里,水远山长愁杀人。”树高千丈,终会叶落归根。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国民党历史上,同时也是在两岸关系史上,发生了几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1951年,民国时期著名学者、中国早期地质学家、国民党政府前行政院院长翁文灏,回到了大陆母亲的怀抱,成为第一位海外归来的国民党高级人士。归国后,翁文灏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1971年1月27日,翁文灏怀着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忧患离开了人世。

1965年7月,“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受中共“爱国不分先后”政策的感召,冲破重重阻碍,冒着生命危险,携夫人郭德洁女士毅然从美国回到祖国大陆。此消息一传出,立时轰动世界。

1949年12月5日,李宗仁与夫人郭德洁、两个儿子及随从从香港飞往美国纽约。19日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院切除四分之三只胃,此后滞留在美长达16年。1954年台湾“国民政府”“国民大会”集会选举第二届“总统”时,身居海外的李宗仁遭到弹劾,被免去“副总统”之职,从此关闭了去台的门路。

遭到罢免后,李宗仁已无可能去台。身居异乡,李宗仁却没有放弃自己曾经的理想,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一个国民党与共产党之外的“第三势力”,这成为李宗仁重返政治舞台的希望。但他的这一系列做法,在当时世界的冷战背景之下,或者遇到挫败,或者乏人响应,后渐与中共联系热络。

1956年4月到1965年6月十年间,李宗仁先后五次派程思远到北京,会见中共总理周恩来,为回归中国大陆做准备。1963年,中共研拟李宗仁归附时间已到,但奉周恩来指示,“先向台湾当局打招呼,证明我方仅视李为爱国人士,以免引起误会。”1965年7月20日,他携妻郭德洁经瑞士、中东正式回到中国大陆,周恩来、彭真、贺龙、郭沫若等111名政要亲自接机。李宗仁在北京机场发表声明,声言:“十六年来,我以海外戴罪之身……一度在海外参加推动所谓第三势力,一误再误。”决定为完成国家最后统一做出贡献。

“筵开玳瑁留知己,酒泛葡萄醉故人。”李宗仁返回大陆后,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在生活上得到周全安置。1966年国庆节,毛泽东还邀请李宗仁登上天安门城楼,并热情地握着李宗仁的手,大声说:“请多保重身体,共产党不会忘记你的!”“文化大革命”时,李宗仁受到周恩来总理保护,未受冲击。1969年1月30日,他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1949年5月6日,蒋介石的老家浙江奉化县溪口镇解放前夕,毛泽东专门从北平给人民解放军前线指挥机关发来电报:“在占领奉化时,要告诫部队,不要破坏蒋介石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筑物。”于是,当年进驻浙江奉化县溪口镇的解放军部队官兵,从上到下坚决贯彻执行毛泽东的这一指示,像保护历史文物一样对待蒋介石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筑物,并使之由此开始在新中国得到了非同寻常的保护。

据民国史料记载,蒋介石在大陆执政时期,对于家乡奉化溪口的眷恋之情十分浓重。在其本人看来,他在民国政坛上的兴起以及事业的发展等,都与他的故乡、故居、父母、风水、祖坟之类密切相关。因此每逢有机会回家乡时,他总是前去祭扫父母的坟墓,并敬香磕头礼拜。退居台湾后,蒋介石对于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却没有因宽阔的台湾海峡而阻断,而继续延续到他的子孙们身上。

同类推荐
  • 喋血晚清

    喋血晚清

    一个特种兵,穿越到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前夕的广西之后的喋血经历,
  • 中华上下五千年名流趣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名流趣话

    人类有记录的历史大多是由名流的事迹形成的,因为史学家们所记载和人们流传下来的也多是名流的事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中名流辈出,群星璀璨,他们影响了各自的时代,加速了历史发展的进程。他们的生平事迹或传说被人们品评或学习,并流传至后世,他们所做的事迹及展现出的人格魅力让我们敬仰和怀念。读他们的故事,让我们能汲取到做人处世、做事用人、社会交往、创业经营等各方面的营养。
  • 明朝荣王郡马

    明朝荣王郡马

    医保令------病人专用(看病)五保令------五宝户专用(特保)束禾条------光棍专用(娶媳妇)杨成墨------在民心三角渠------在天上无论遇到什么事,摊总是要摆,店总是要开;搞银子,卖官职,文武百官一听到江南恶霸红孩儿无不吓得屁滚尿流,逃得无影无踪……………
  • 奋斗在十六国的岁月

    奋斗在十六国的岁月

    一个老套的穿越故事,但是尽量的把穿越者融入到历史中去,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二十一世纪新青年王景回到五胡十六国最混乱的时期,依靠自己的一身蛮力,终于完成了神仙哥哥交给自己的穿越任务,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大肆贪污受贿金钱美女的过程。
  • 殷地安联邦共和国

    殷地安联邦共和国

    一个历史学专业,以殷商文化为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因一场意外事故,灵魂附身到十八世纪末,北美一个印地安部落,一个即将死去的酋长的儿子身上,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改变印(殷)第(地)安人命运的故事。印第安成了殷地安太阳神成为美洲殷(印)地(第)安人唯一的神。美国再也成不了横跨两大洋的超极大国。美国成为在北美靠大西洋的唯一白人小国加拿大不再是英联邦。墨西哥变成了玛雅共和国。印加帝国不再是历史的名词。美洲是殷地安人的美洲。美洲建立了殷地安邦联。美洲开始叫殷地安洲。
热门推荐
  • EXO之偷心女孩

    EXO之偷心女孩

    哥,学校有人欺负我。”某秧在鹿晗怀里诉苦。“……明天我去收拾。”“哥,你未来老婆和我抢游戏机!”“分了。”
  • 六十种曲紫箫记

    六十种曲紫箫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指间砂爱

    指间砂爱

    渣男背叛,她被逼净身出户,连亲身骨肉都被抢去。为复仇夺子,她一手设计自己成了他的人,故意扮演他已逝女友的替身。果然,他不但对她百般宠爱,还手把手教她虐前夫,踩渣男,让她不知不觉身心沦陷。她狼狈逃离,却被他堵住去路,“傻瓜,你从来不是别人的替身。”
  • 现代礼仪全集

    现代礼仪全集

    本书融合东西方经典礼仪准则,以实用而规范的解说,介绍了仪容礼仪、职场礼仪、社交礼仪、商务礼仪等多种礼仪规范。
  • 万寿寺

    万寿寺

    王小波的作品一直盛行不衰,王小波的小说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创造出属于他的美,这美就像一束强光,刺穿了时间的阻隔,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刚刚开始识字读书的青年的心灵。其次,这个现象也表明,王小波批评的对象有些还活得好好的。而到今天,这些话语、这些思想仍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
  • 思维刺客管辖所

    思维刺客管辖所

    李智行有一项天赋,思维力强大,可以感受别人的想法。由此,成为了一名“思维刺客”。“思维刺客管辖所”不但负责侦办各类案件,关押着各类奇怪的犯人,而且还隐藏着一个惊人的迷局。为了拯救亲人和朋友,李智行和布局的势力展开了殊死搏杀。
  • 绝世恋之不破红尘

    绝世恋之不破红尘

    她的身世是个谜她的穿越是偶然抑或必然?千年的回归索求身世之谜他是她唯一爱过的人她虽冷冰冰,但他懂她,承诺永生永世的守候只身来到异世,他们还能再次相遇吗?她是仙,他是魔他们的命数又该趋向何方?
  • 倾城倾国:邪王心尖宠

    倾城倾国:邪王心尖宠

    她,25世纪的金牌杀手,在一次任务中葬身,重生到了一个将军府废材嫡女身上,看她如何翻身。他,无人能敌的冰山王爷,他遇见了她,并发誓要让她爱上他,看他如何追到她,把她宠上天。
  • 重生之流觞

    重生之流觞

    看一场青春的岁月重谱一曲校园人生不胜风流一切重来
  • 沼泽

    沼泽

    这是一本描写男性成长心路历程的长篇小说,详尽真实地揭示了主人公的渴望、苦闷、彷徨与放纵,生动地反映了人性中复杂多面的特点,折射出变革时代的纷纭万象对传统伦理观念的冲击,从而引发出人们对于爱情、婚姻乃至社会道德等问题的深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