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79100000034

第34章 琴纳揭开了牛痘的秘密

1749年5月17日,琴纳出生于英国一个牧师家庭。他曾跟随一位外科医生学习8年。之后又跟随当时最有名的英国医学家约翰·亨特研究医学。亨特为了观察淋病脓菌的病因,在自己身上感染了淋病脓菌。琴纳深受亨特献身科学精神的影响,并与亨特保持了终生的友谊。

获得了医学学士称号之后,勤奋的琴纳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开设了一家医院。当时,每年都要发生好几次天花流行病。眼看着天花病人痛苦地死去,自己却无能为力,琴纳感到很痛苦。所以开业不久,他就开始对防治天花进行研究,决心找到防治这可怕疾病的办法。

中国很早就发明了种痘术这种方法,之后传入俄国、土耳其、朝鲜、日本和欧洲一些地方。像土耳其人,他们把症状较轻的天花患者的疱疹液接种到自己身上,因此而获得免疫力。1718年,英国贵族蒙塔古夫人从土耳其旅行归来后,为她的几个孩子接种了生痘,结果她的几个孩子都未感染天花。这种方法逐渐传播开来,但它毕竟有很大的危险性。

琴纳对蒙塔古夫人的方法也许毫无所闻,但他确实听到家乡广泛流传的一种说法,即牛痘既可以传染给牛,也可以传染给人,谁种过牛痘,谁就不会得天花。他也观察到,只要得过一次天花,皮肤上留下了疤痕的人,再也不会得第二次天花,而且,挤奶姑娘和牧牛姑娘都未得天花。问题就产生了:牛痘和天花到底有什么关系呢?难道牛痘能预防天花吗?

琴纳决心解决这个问题。他开始对家畜进行仔细观察,并对牛痘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最后,他终于发现,水疵病和牛痘,都是天花的一种,而且只要患过一次天花不死,就能获得永久对抗天花的防护能力。天花不仅危害人类,同样也袭击牛群,几乎所有奶牛都出过天花。挤奶姑娘和牧牛姑娘因为总是和牛打交道,感染上了牛痘,就具有了抵抗天花的防疫力。牛痘的秘密终于被揭开了。

接着,琴纳进一步仔细地阅读了有关种痘术的报告,并对牛得天花和人得天花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对比,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不能给人接种危险的人类天花的痘苗,而只能接种不危险的牛痘疫苗。而且牛痘苗可以由一个人传给一个人。

之后,琴纳决定对人进行牛痘的人工接种,以此预防天花。1796年5月,琴纳亲自主持了这次人体实验。在当时,他从挤牛奶姑娘尼母斯手上取出牛痘疱疹中的浆液,接种到一个8岁小男孩菲普斯身上。两个月后,他再给这个儿童接种真正的人类天花浆液。结果,这个儿童没有感染上天花。为了慎重起见,琴纳还想重复这一实验。为了找到一个明显的天花患者,他不得不等待了两年。重复实验也获得了成功。实验证明,那个男孩确实获得了免疫力。琴纳终于发现了有效而且安全的预防天花的办法。

英国皇家学会对琴纳的发现的反应却是否定的,傲慢的会员们不相信一个乡村医生会作出如此伟大的贡献。琴纳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工作。他继续为人种痘,继续从事研究。他还认识到,牛痘苗只有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具有免疫性。

在实践面前,一切怀疑、反对都被粉碎。用种牛痘的方法来预防天花,终于获得了应有的地位,而且在欧洲传开,英国皇室的人也终于接受了种痘。为了鼓励种痘,1803年,皇家琴纳协会成立,琴纳任该会会长。天花所引起的死亡在18个月之内就下降了2/3.之后,琴纳把获得的资金投入到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和种痘法的实际应用中。

1823年1月24日,琴纳去世,终年74岁。

同类推荐
  • 正说官场秘事(大全集)

    正说官场秘事(大全集)

    《正说官场秘事》是一本全面诠释了中国历史上的官场博弈规则与权力之道的书,也是一本贴近读者心灵的普及读物。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温故者可以知新,请读者自己去品味、理解那远去的帝国官场背影中的广阔历史空间。
  • 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科普知识大博览)

    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科普知识大博览)

    人体科学是研究人体的功能,如何保护人体的功能,并进一步发展人体潜在功能,发挥人的潜力,提出用“人体功能态”理论来描述人体这一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研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行为。认为气功、特异功能是一种功能态,把气功、特异功能、中医系统理论的研究置于先进的科学框架之内,对气功、特异功能的研究起了重大作用。
  • 生态经济:污染与灾害管理及经济控制

    生态经济:污染与灾害管理及经济控制

    《生态经济:污染与灾害管理及经济控制》为生态圈3号系列丛书系列之一,重点是通过对当今世界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问题做一个整体的描述;着重分析了全球污染的重点行业和部门,以污染控制的角度来简单介绍环境治理的技术手段,并主要阐述说明非技术性手段(法规、经济调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的作用;分析经济调控对于防治污染问题的贡献,以及污染控制措施的费用效益分析、污染控制政策的分析等。
  • 破译神奇海洋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神奇海洋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神奇海洋之谜》讲述的是揭秘海洋世界里的神奇之谜。
  • 社会常识全知道

    社会常识全知道

    本书汇集了2000条人生必备的社会常识,内容涉及形象常识、礼仪常识、场景口才常识、语言沟通常识、社交心理常识、与人相处常识、识人常识、人脉常识、办事常识、送礼常识、宴请常识、潜规则常识、职场生存常识、创业常识、理财常识、休闲常识、安全常识、防骗常识等。只有掌握这些社会常识,才能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拥有优雅的礼仪、卓越的沟通能力,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人际关系,办好各种难办的事,建立广阔的人脉,获得财富和成功的青睐。
热门推荐
  • 赤魂剑

    赤魂剑

    “阴阳遵于平衡,万物生于其理。”存在于现实之外的另一个平行世界里,有一个相对于科学世界而存在的魔幻世界,这就是传说中的曲镜世界。
  • 明星校花和制服总裁的烦恼

    明星校花和制服总裁的烦恼

    “你这一生,不可为王,不可为相,亦不可为将,否则必为死路。”算命先生曾经这么对云溪说过,在“士兵计划”中作为完美成品唯一存活下来的“原士兵”,注定只能成为一个普通人。这是一代新生兵王在都市血雨中逆天崛起,磨练为英雄的故事?不是这样的,虽然也会去做,但云溪是要将花花都市里面各种各样的美女(校花,明星,警花,护士,总裁,村姑-_-)纳入后宫,尤其是他的两位大小姐。“既然我注定什么都成不了,那就让她们全部臣服在我的身下好了!”“让我去做明星校花和总裁姐妹的保镖,别开玩笑了,我现在这身手……”“什么,当保镖还有助手?”云溪作为大小姐们的贴身管家,史上独一无二的盗贼兵王诞生了!
  • 天国之门

    天国之门

    传说昆仑为连接神人天地之圣地,通过秘镜迷宫,击败通灵神畜,便可获得揭示宇宙奥秘的太极图录从而进入仙界封禅不死。仗义行侠不再是个人修为的原则;江湖人物正邪之分在于心性,而非法门;在求道修炼的艰辛过程中,最难看破的总是一个“情”字……
  • 不朽天河

    不朽天河

    地球身处世界末日,王阳带着不屈之魂穿越到一杀猪少年体内。家有贤惠嫂子,对他百般关心。机缘巧合之下王阳带着他的杀猪刀拜入仙门,开始了他的修仙之旅……
  • 桃花债得还

    桃花债得还

    她在遭遇家破人亡后,竟意外重生……只是,却从堂堂嫡女千金变成了个小叫花子?!最后,还不慎被人贩卖到“醉心楼”换酒喝?!更更不幸的是,在第N次逃跑时撞倒将门千金,由此,她踏上了作为一个贴身丫鬟的不归之路。腹黑少爷、霸道太子、温雅神医、妖孽质子……这些看似桃花,实则是债,得还!国仇家恨,是非曲直,千帆过尽她终于明白——那些看得见的是表象,埋在坑里的才是真心。
  • 无极魂师

    无极魂师

    魂盘,别人修炼出来的是魂力,而韩义的不仅有魂力,还有一个个神秘的灵魂。当神秘灵魂苏醒,历史的真相被揭露时,韩义才知道这个世界比他想得还要精彩……那么魂盘的彼岸,究竟是让人永恒的力量?还是宿命无尽的轮回?
  • 白玉间

    白玉间

    八个在南极洲探险的人无意中进入了白玉间的世界,面对陌生的修真世界,如何生存,是否还能再见亲人,八个人也许会有八种选择,为追寻飘渺仙道,故事自此展开。******************************************************************本故事纯属虚构,故事中的各种修真法门仅为杜撰,请勿尝试!!!
  • 十三陵导游

    十三陵导游

    我是“导游”,但并不是人们所说的旅游导游,而是导引游魂的导游——灵媒。我叫房山,是一个还在读大三的男生。我帮表哥熊明处理他在十三陵遭遇的一件诡异事件时认识了一个漂亮的女警花米雪,从此结下了不解之“冤”。虽然跟她处处针锋相对、水火不容但还是糊里糊涂地上了她的“套”,帮她游走穿越在阳世阴间:破奇案,追歹徒,历风险……
  • 重生之异世遨游

    重生之异世遨游

    一场大雨,让一个苦逼的人穿越到了异界大陆。穿就穿吧,哎,还被一只兔子给教训了。“唉,这兔子怎么还会踩人啊?”.....“别等我强大了,否则你的豆腐我吃定了。”.....“是吗?你确定要吃?”一个红眼珠,身披白衣,长发披肩的女子,笑眯眯的问到。“你听错了,我没说啊。”郝仁哭丧着脸说道。
  • 至爱萌妻:三顾男神轻轻亲

    至爱萌妻:三顾男神轻轻亲

    如果说在L大遇见了初恋情人是巧合,那么一连三天天天以不同形式见面,可不可以算作是缘分未尽?第一天:林安然怒气冲冲得闯进公开课的教室,却见到他西装革履德站在将桌前,手捧一本书。第二天:林安然在图书馆旁边的小路上捡到他丢失的借书卡,毫不犹豫地扔进垃圾桶,却被他逮了个正着。第三天:林安然晚归,在风雨凌乱中被关在大门外,他却手执教师证站在一旁。顾自清说:“林安然,几年不见,你变化好大。”林安然沉默,而后道:“可能是我这几年吃的太好了,所以发育得也不错。”顾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