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8800000019

第19章 豆豉暗杀令 (2)

打着“潼川同乡会”的神秘机构,不仅对甘大璋发出了暗杀令,而且还大揭他的老底,将他早年“未登第前骗人饭菜钱一百余串”等无法查证的事,也在报上大书特书。宋育仁、施愚等被既得利益集团看成是眼中钉的几位四川京官,均被打着府、县、乡名义的各级“同乡会”,宣布开除乡籍。受威胁最重的甘大璋,不得不请求中央要求地方官保护他家祖坟。而这些“卖国贼”,此前一直因为自己在北京的地位,而成为家乡的骄傲。

在巨大的压力下,曾经联署的京官们纷纷退却,如翰林院编修贺维翰等,就向邮传部递交成文,要求取消甘大璋“窃名呈请附股”的“公呈”。列名者之一、宋育仁的弟子胡骏也站出来揭发,说是老师在背后煽动,自己被蒙蔽了。这样,保路派们成功地将打击的目标缩小到了甘大璋、宋育仁两人。

针尖麦芒

一场大辩论,在报纸上开始了。

隐秘的人士以“旅京股东”名义,向甘大璋、宋育仁发出了声讨,并提出了几个“诘问”:

一、 川路股份中,京官占最小股,而甘大璋等更小,问甘大璋凭什么代表全体股东?

二、 既然国有,川人用过的款必须归还,甘大璋有何权力处分?

三、 根据上谕确定的补偿数额,川路公司将损失四五百万(其实就是亏空的部分),甘大璋能否一力赔偿?

甘大璋显然没有想到,一个为国家、地方和股民周全考虑的建议,会遭到如此强烈且恶毒的攻击。沉默数天后,他发表了公开回应,一方面解释了前后原因,来龙去脉,为自己辩护,另一方面则痛斥既得利益集团混淆视听,故意把水搅浑。

甘大璋对强加给自己的“失路送款”的罪名嗤之以鼻,他说,“失路”的责任恰恰应当由“总公司”承担,没有他们的无能与腐败,川路建设权有必要被中央收回吗?而现在,公司上下的混乱与腐败依旧,宜昌分公司每月还在开支40万两的巨款,再不抓紧解决,剩下的路款也有可能要立即失去了。他质问道:大家为何不去追查现在尚存的股款究竟多少?在谁手上?如何管理?所谓“送款”的罪名,不正是此前川路公司内部的亏损、贪污、浮滥吗?

他痛快淋漓地逐条反驳对他的“诘问”:

——“反对国有,赎回成命,吾乡人有此能力(续办铁路)否?”

——“争路商办,能保全吾乡人生命财产,不致如沪款倒亏之绝大损失否?”

——“上海亏倒巨款,显有总筹全局不能辞责之人,吾乡人能如数追出使之者否?”

——“原诘不翼而飞之四五百万,或指倒款而言,或指各局浮费、国家不认而言,抑或指经办侵蚀而言?”

——“出‘租股’者原为享铁路利益,岂国家股票不能得利益,商办股票乃独能决其必得?”

——“国还民款,亏倒滥用,全归自认,百姓吃亏。民附国股,代追亏倒,清算移交有不完全,百姓吃亏少,国家吃亏多。川款吃亏固不待言。试问现款发还能赵璧赵还,不中饱于胥吏、局绅之手否?”

——“沪款既倒之后,诸君对于此事置之不议、议而不求归宿,若以为无足轻重者,此亦股东之生命财产也,是何等处分?”

——“加鄙人以‘送款’罪名,此款送于何处,较之送于沪上各号,孰得孰失?”

……

甘大璋强调,自己从来都没有表示过代表全体股东,但是,攻击他的人却“动辄称全体”,难道真能代表全体吗?他尖锐地指出,那些攻击者,有的是平日得到了小好处的人,如今出头为管理者开脱;有的是之前图谋总经理之位而未得如今又蠢蠢欲动的人;有的是盘踞着路、局要差肥缺,而不肯放手者;有的是经办过那个“亏挪甚多,希图展延时日掩盖报销”者;有的是“假托舆论,挟此操纵全川而其计已左”者;有的是“藉办公益,欲据此款而意图瓜分”者……这正是中央文件中警告的“不可告人之处”所在。对于所谓除籍之说,他质问道:“公司是何法庭,可以交办根究?私人据何法理,而可以削人之籍?凡此之类,窃为诸谈法理者讳言之也。”

这是一篇酣畅的反驳檄文,但是,舆论并不总是与真相站在一起,而是与嗓门洪亮者混在一处。甘大璋的辩白和反驳,在既得利益者已经遮蔽四川的舆论攻势下,显得苍白而无力。

7月2日,甘大璋建议盛宣怀,既然川路公司动辄利用股东的名义,而川路股东多是小民,干脆绕过川路公司,直接通过各地的租股局,动员民众,配合政府解决此事。毫无疑问,对于四川的数千万小股民来说,两害相权,换发国家股票当然比将股款留给那些既得利益者管理为好。

这是个釜底抽薪的办法,盛宣怀深为认可,痛下决心,请中央明令,将川路公司股份附入国家铁路股份中。7月11日,中央电令护理四川总督王人文,要求川路公司尽快表决是否附股。

如果依法召开股东会,在不存在干扰与障碍的前提下,中央的方案完全可能被广大股民所接受,而这就意味着既得利益集团的彻底失败。尽管这个集团动辄以“商律”、股东权益等与中央对抗,但他们最害怕的却是真正的股东大会,因此,在预计的股东大会(8月4日)之前,他们抓紧行动,造成既成事实,上逼中央、下迫股民。

7月4日,川路公司总部明确宣布,经过对四国银行借款合同的研究,已决心“破约保路”,而不再局限于“争款”。次日,四川保路同志会发表宣言,号召不惜生命与鲜血,“破约保路”。

至此,还未召开的股东会已经失去了选择的余地,而中央也被逼上了进退两难的处境。四川这盆大火锅中,有点营养的豆豉被彻底抛弃了,剩下的就是沸滚的麻辣红油,继而开锅、爆裂…...

2、导火线

贪腐有道、办事无能的川汉铁路公司内,居然还出了位能干而且操守良好的干部,这令中央大为欣喜。正是川路决策的关键时刻,他参与进来,站在了风口浪尖上,也即将引爆一场更大的骚乱……

李稷勋,四川秀山(今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氏,在中央邮传部担任局级调研员(“参议”),因丁忧(官员父母亡故需停薪留职回乡守丧)在家,正好赶上了川路大建设,便被就近推举为川路公司宜昌分公司的“总理”。

宜昌在湖北境内,宜昌至万县是川汉铁路中唯一动工兴建的路段,李稷勋肩上的担子自然就很重,要协调湖北与四川之间、地方与中央之间、官场与商场之间的种种关系,错综复杂,而且,他的手下还有近4万名筑路大军,多是四川人,工作地点又多是艰苦的山川地带,一个不留神,就很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压力很大。

也正因如此,李稷勋成为川路公司内几乎唯一一个真正做实事的高层管理人员。

当他在1911年7月初,赶到北京时,正是川路决策的关键时刻,他的到来令中央很重视。

积极保款

李稷勋是6月27日离开宜昌的。在纷纷扰扰的川路接收方案中,已经动工的宜昌段不仅关系到川路接收的成败,而且关系到大局的稳定。

他本来一直在等川汉粤铁路督办大臣端方到湖北上任,但端方一直滞留北京,而中央与川路公司之间已经因接收的方式和补偿问题发生了冲突,这令在铁路建设第一线的李稷勋十分担心,便直接入京,一则与川籍京官们商议,二则要面见端方。

哪成想李稷勋赶到北京时,端方却已经南下就任了。端方7月3日到达汉口,两人正好交错而过,没能碰上。

李稷勋本是戊戌那一年的二甲第一名进士,俗称传胪,博学多才,师从王闿运,与杨度是同门师兄弟,精衡鉴,重实学,在京都口碑不错。他又是京官,在邮传部机关任职,关系多,人头熟,便开始频繁地为川路的安排斡旋起来。

盛宣怀立即接见这位难得明白的干部,畅谈之后,盛宣怀在7月5日发给端方的电报中,表示“李瑶琴(李稷勋)到京面谈,甚愿将存款并办宜归(路段)而不能出现”。可见,李稷勋与甘大璋等川籍京官们的意见完全一致。但是,同一天,保路同志会发表了宣言,已决心“破约保路”,而不再局限于“争款”。川路总公司给李稷勋发来了密电,告诉政府正在征求将路款全部附入国家铁路的意见,而同志会的“目的在废约拒债,不仅保路保款”,如今,四川总督赵尔丰仍未到任,股东大会则还在筹备,因此川路公司拒绝政府查账。“护理四川总督”则站在保路派一边,多次帮助代奏,令中央十分生气,希望他及早回宜昌,一同“准备对付办法”。

真正能做事、也真正在做事的李稷勋,成为各方争取的对象。端方在汉口到任后,立即了解到李稷勋才是宜昌路段的灵魂人物,要保障川路平稳过渡、处理好川路内部和外部的分歧,乃至协调和川鄂之间的关系,避免宜昌的数万工人发生长沙那般的群体性事件,必须取得李稷勋的全力支持。

端方提醒盛宣怀,李稷勋只是因为守制在家,才被中央硬安排了川汉铁路的职务,一到守制期满,他肯定要拔腿返京,那时将无人可以接手,他请盛宣怀务必趁李稷勋在京期间商定办法,稳定李的情绪和信心。端方本人则十分希望能在汉口早日与李稷勋面谈。这些电报,日后都被同志会和后世主流史家,解释为端方要求盛宣怀收买李稷勋,硬生生地将一池清水搅浑。

在与盛宣怀及在京川籍干部多次长谈后,李稷勋顶住了来自成都的压力,以宜昌分公司董事局的名义,在7月8日致电川路公司股东会,明确提议附股于国家铁路。

在电文中,他分析道,川路公司已经用款八九百万,在上海亏损了近三百万,如要政府承担这些并且归还现款,是绝不现实的。在这“存款无多、倒款无着、股本原额亏短甚巨”的情况下,即使能退回现金,如何分配发还股东是一个大难题,“支配极难,讼事必多”。如果将这笔退款不发还,而是兴办别的实业,“不惟委托难得其人,股东亦多不认可,万一意见歧出,办理乖方,则消耗益巨,收束更难”。如果国家能将所有用款、存款、亏空全盘接收,一律换成国家铁路股票,年息六厘,并将已经开工的宜夔段(也称宜万段)完全使用川款,不动用外债,则川路股东的利益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而这对政府来说,要同意民股并入且不用外债,需要对外做工作,同时将数百万亏空浮滥一律认可并换发保利股票,财政部门也一定有意见,他希望大家为了川民和川路的利益,积极争取。

同类推荐
  • 谋划世界的100次会议(上)

    谋划世界的100次会议(上)

    本书对世界历史的真实过程做了纵深的透视,对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做了全面的阐述,它从浩瀚的历史文库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介绍,向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一扇历史的窗口,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在历史的天空中遨游、于探幽寻秘中启迪智慧,启发思考,启示未来。
  • 日出月没

    日出月没

    本书主要描写从戊戌变法至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段历史,甲午惨败吹响了中华民族崛起的号角,众多仁人志士冲出战壕,开始了救国之战。主要有三种救国之道,三者有分、有合交相辉映,最后武昌起义成功,大清王朝在恐慌、犹豫、无奈中退出权力舞台,袁世凯投机取得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县官崛起记

    县官崛起记

    一个无意中回到过去的人,莫名其妙的成为了18世纪四川的梅县县令。县衙破败,捕快懒散,刁民不断,土司争权,异族抢粮,更兼乱世风雨欲来,看他如何应付。
  • 汉末之英灵乱入

    汉末之英灵乱入

    “啥,刚刚过去的路人甲叫刘基?”“你说什么?那个守城门的小卒叫尉迟恭?”“等等,你说刚刚那个沿街叫卖的商贩名字是沈万三?”……一个人穿越至汉末,附身于小人物,还拥有一个系统。可这系统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事。相同的题材,不一样的故事。乱斗即将开始……
  • 纨绔少年之纵横天下

    纨绔少年之纵横天下

    一个纨绔子弟由于在家的胡作非为、不学无术,导致家人讨厌他、看不起他。由于忍受不了亲爹的轻视,他愤然离家出走,立志开创一番事业。从此开始了一段传奇的故事。
热门推荐
  • 美女的特强保镖

    美女的特强保镖

    一把掀起黑暗世界腥风血雨的神秘黑锋。一个游走繁华都市叱咤风云的护花强者。披荆斩棘突破舛讹的命运,走出黑暗,生存还是毁灭全凭手中黑锋决断。风云化龙携美遨游,品着花赏着月却又走上了至尊至强的巅峰……
  • 曙光大地

    曙光大地

    数不尽的刀光剑影,看不完的儿女情长。斩不断的恩怨情仇,解不开的纷纷扰扰。但黑暗终将迎来曙光
  • 我玩游戏的那几年

    我玩游戏的那几年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场游戏,当这场游戏决定着你的命运时你该如何选择?有人说人生就像梦一场,这个梦惊险离奇,悬疑莫测,我深陷其中,是否能够醒转过来?她是我这一生中的挚爱,可是我为了活下去竟然将她抛弃,我是多么的自私?他是我这一生中的挚友,可是我为了活下去竟然跟他决裂,我是多么的可耻?有人说我是恶魔,有人说我的心是铁做的。但谁能够真正的理解我?这是一场游戏,不是儿戏,我……要做出自己的选择,哪怕整个世界都反对!
  • 媚瞳荫不寒:违心假面

    媚瞳荫不寒:违心假面

    总是逃不开,从第一次见面开始,她便失去了平静.....
  • 仙缘外传

    仙缘外传

    林轩,一名极其普通的船夫,攒钱过日子。某日偶遇妖艳女子苏怀雪,并自告奋勇地要送她回家。谁知途中被各路仇家、魔灵追杀,林轩能够御魔成功么?在他身上又会有什么样的潜力?他能够拯救蜀道么?命运轮转,他们将何去何从。
  • 《妃宸宫雨》

    《妃宸宫雨》

    一代亡国公主,为了替自己的亡国报仇,便开始了复仇计划,因皇后出宫游玩,捡到了她,后与淑妃之子【四皇子】嘉熙结下姻缘。但她还想要复仇,但后因雪伊而改变了她的一切。
  • 取代新娘之身不由己

    取代新娘之身不由己

    苏苏:“我出个题,回答正确今晚就喂蚊子。”“一个是自以为是的未婚夫,一个是白俊秀气的贵公子,一个是孤高自负的帝王,你选择哪个?”君夏薇:“可不可以不参与。”苏苏脸臭了。君曼睩:“我身体不舒服。”苏苏:“淘气!贫血就补四物汤。”君夏薇:“不是啦!我这个月还没来红。”苏苏:……“苏苏,把我身体里那不安分的东西抽了吧!”君夏薇哀求着搓着手。苏苏拍开她……“这个新人太不合作,咱们自己玩。”(君夏薇晕了过去,大家欢呼叫好。)苏苏:“继续,继续。“君夏薇,“刚才发生了些争执,你是要问我了么?”苏苏哑巴了……怎么回事?该不会是精神分裂吧!也许是……什么!问我有没有抽魂术,要是有这技术,我还在监狱干什么!
  • 拒霜图

    拒霜图

    第一次创作描写人性阴暗面的小说,本来是打算写成中篇或者长篇的,随着情节的进行,人性、痛心、失望、爱情、喜悦与希望等交织的感觉的确不好受,这样的压力让我觉得还是暂时先砍掉早前的想法,先做为短篇完结了。
  • 茉莉花开于盛夏

    茉莉花开于盛夏

    这是一个萌系小姑娘关于追求快乐大生活的故事。爱情并不是唯一的快乐来源。莫莉(女主)享受着每一滴水,每一束阳光,飞扬着每一个灿烂的笑。夏魏(男主)见证了家中SD娃娃的一步步成长,也不知从何时起化身大灰狼,早早的就将这只小白兔栓在了手上。文中涉及亲情,友情,爱情,生活琐事,感人感性之事。
  • 与恶为邻

    与恶为邻

    我重生归来,只为亲报杀身血仇,不料却卷入更深的恩怨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