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99900000002

第2章 取材(2)

反复观察。观察要做到“所见者真,所知者深”,就必须长期地反反复复地观察。客观事物由于受各种外界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往往会出现变幻莫测的奇异形态,不作反复观察,把握住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就会以偏概全,以假乱真。一个同学曾对雪后的远山作过这样的反复观察。一天中午放学时看远处披着雪的西山,发现西山好象离自己近了一半似的。下午上学时再观察,却又发觉这些山似乎又向远处略略移动了。下午放学再看,山似乎又向远处退过去一些。第二天第三天又照样作了观察。随着山上积雪的颜色一天比一天变暗,山的距离也好似一天比一天远了。几天后,它终于消尽了白色,山也退回到原位上去了。经过反复思考,终于弄清了山在移动的道理:这里起作用的是积雪的白色,因为白色的东西具有对光的相当强的反射性,当阳光照在白雪上时,反光强,人们就感觉披雪的西山好象变大了,显得近了。当积雪渐渐消溶,白色变暗淡了,反光弱了,人又感觉那山小了,显得远了,“不是山会移动,而是光和色在跟人们变戏法啊!”(《作文入门——从学习观察开始》)

此外,还要考虑观察的方位、角度等。看同一景物,观者所处的方位、角度不同,仰视、俯视、正视、斜视、侧视、平视,人们的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金字塔从底部仰视,是一座高不可及的山峰,从飞机上俯视,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石头三角堆。又如看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数十里看又如此,每远每异……正面如此,侧面又如此,背面又如此,每看每异……是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形状。”(宋画家郭熙)正是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3.写观察日记

观察日记,也有的叫“日记”、“札记”、“笔记本”、“记事簿”,有的作家称“文学笔记”、“文学速写”、“作家手记”等。

写观察日记是积累写作材料的好方法。茅盾说:“我们在开始写作的时候或以前,就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枝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象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已经出版的《契诃夫手记》,同他的文学创作一样,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他手记的内容很广泛:从城市到乡村,从妇女深闺到官场教会,从孩子到老人,从农民、商人、仆从、娼妓到文人学者、官吏、教士等等。所记的形式,有的是一个场面,有的是街谈巷语,有的是一个奇特的手势,有的是一次不寻常的痛苦或狂笑,三言两语,灵活多样。他的一些小说中的人物、故事就取材于他的“手记”,有的几乎是原封不动地写进了小说,如“手记”中的这段文字:

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穿着雨鞋,雨伞装在套子里,表装在套子里,小刀也装在套子里。大概躺在棺材里的时候,他也会含笑地说:“这一下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地方。”

除了最后一句话,其余的都略加增改,写进了他的小说《套中人》。果戈理有本大型观察日记,上面有他的亲笔题名,“万宝全书或日用百科全书”,长达490页,内容极丰富,都是分类记录。如在“狗”一栏里就有如下记录:“浅毛狗——光滑的,尾巴和腿上有很长的毛;长毛狗——整个身上生着很长的毛;克里米亚种——有很长的下垂的耳朵;布鲁达种——耳朵和毛都竖着……”后来他把这些素材写进了他的小说《狄康卡近乡夜话》,在《死魂灵》一书中,又用这些素材写了罗士特莱夫的狗窝。

写观察日记也就是练习写作,孙犁把这称做是“文学的跑马场”。作家们文思敏捷,笔墨酣畅,正是在这样的跑马场上纵横驰骋、勤苦磨练的结果。苏联大作家马卡连柯曾把他的第一篇小说寄给当时的大文豪高尔基,结果,因为“写得不好”被否定了。此后长时间没有再写小说,但他一直在用记事本积累写作素材和练习写作,十三年之后才写出了轰动文坛的《教育诗》。在搁笔的这十三年里,他实际上是在用记事本的形式苦练写作基本功。他说,用记事本写作,“我认为这是写作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要极力向每一个作家,特别是向初学写作的人推荐用记事本。”(参考后附作家观察日记选)

生活本身就蕴藏着十分丰富生动的写作材料,有了平时积累,经过加工,就会成为很富有表现力的文章内容,以至构成闪耀着生活奇光异彩的动人篇章。下面是青年作家莫伸的一则观察日记:

售票员工作不负责任,旅客买“湘潭”,她卖成“襄樊”。结果旅客来找,她拍桌瞪眼,一百个不高兴。

旅客气极,说:“我不和你吵。你们领导是谁,我找你们领导!”

她气汹汹地说:“你倒来找我们领导。哼,我还想找你们领导去呢!我去告诉他,怎么教育出这么个胡搅蛮缠的职工,吃饱了饭到这儿来胡捣!”

“我胡捣还是你胡捣?!你把票卖错了,你还有理?!”

“你有理!你有理你把湘潭说成襄樊!”

“我又不是故意的。我说不了普通话。可是你也不问青红皂白,票一扔出来我还没看,就啪地关了窗口。”

“那怪谁!要怪,只怪你自己。谁让你长了这么个大舌头,也不去医院治治!”(《〈窗口〉的写作经过》)

莫伸就是在这样类似的一些观察日记的基础上,创造了小说《窗口》中售票员韩玉楠和旅客吵架的那段文字:

一个中年旅客要买五十四次到华县的车票。我告诉他,五十四次在华县不停。他好象听不清:“嗯?”

我又说一遍。他还是“嗯?”

一连三、四个“嗯?”我火了,“你‘嗯’啥?一边去!”谁知他愣了愣,又把钱重新递进来:“我买到华县去。”

我气得光想发脾气。看看窗口外面那么些旅客,又觉着不好。想了想,我也侧着头,“嗯?”

“我买到华县。”

“嗯?”

周围好些人哄地笑了。这个旅客明白过来,脸胀得通红:“你这是啥态度?!”

“啥态度,”我说,“好态度!算算自己‘嗯’了多少声,我才‘嗯’两声,你就不耐烦!”说着,我“啪”地关上窗口。

如果没有平时的材料积累和文笔锻炼,哪里会创作出这样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的好文字。

二、锻炼感受力

感受,就是运用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接受各种外界现象(如声音、颜色、气味、滋味、冷暖等)刺激后反映出来的一种心理活动。

锻炼感受能力,就是锻炼运用感官摄取生活的能力。写作材料的获取离不开五官,所谓“五官生五觉,五觉出文章”。观察是获取材料的主要途径,而感受不为视力所限,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广阔的领域里广收博取。有人问高尔基:你常常根据什么样的感觉来构成形象?他回答说:“当然是根据一切的感受。”作家肖殷也说,写作的材料,“主要的不是依靠搜集,而应该依靠作者自己的亲身感受。”写文章就是写自己的感受所得,把自己感受过的那种感情用文字表现出来,使别人也能感受到那种感情,这就叫艺术劳动。为什么一些极普通的生活景象,有人就能捕捉到其中的诗意美,描绘出一幅幅充满诗情的艺术画面,把普通的实际生活写得那么丰富多采,新奇有趣?而在另一些人的笔下,却是干巴巴,空洞洞,单调贫乏,平庸无奇,这主要取决于一个人感受的有无和深浅。要从生活中获取丰富充实的写作材料,就要磨砺感觉器官,提高感受能力,使自己的大脑成为一部反映敏锐的感受器。

巴尔扎克说:“虽然所有的作家都有耳朵,可是很明显,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善于运用听觉。”因为写作的取材,并非只是看一看,听一听,就能轻而易举地把材料拿到手,要成功地运用感官摄取材料,必须有多方面的条件配合,这主要是:

1.要赋予感受以浓重的感情色彩

观察反映事物一般是客观的,而感受反映事物则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所谓“观则同于外,感则异于内”(《四溟诗话》)。“异于内”即内在情绪不同所致。同是写桃花,白居易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生机勃勃,令人赏心悦目。李商隐这样写:“春风为开了,却拟笑东风”——桃花又成了一个“得意负心”的形象,如此可鄙可憎。感受就是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把主观感情倾注在客观事物身上,寓情于景,登山则情满于山,临海则情溢于海。激情溢满心胸,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发而为文,才能兴会淋漓,感人肺腑,如清人袁枚所说:“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诗。”我们是为革命而写作,锻炼感受能力,首先要使自己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党对人民,对自己的职业和整个革命事业,要有深挚的爱;对一切错误的反动的思想意识,一切腐朽的社会现象,要极尽憎恶。鲁迅先生译的岛崎藤村的一篇文艺杂文里有一段话很值得我们深思:

愿爱憎之念加壮。爱也不足,憎也不足……于事物太淡薄,生活怎么能丰富?

听说航海多日而渴恋陆地者,往往和土接吻。愿有爱憎之念到这样。

2.要到生活中去深切体验

身不历,目不见,自然不会有所感受;身已历,心不入,也不会有真切的感受。应该是既“身入”又“心入”。“心入”就是走到生活的深处,钻进事物的内里,设身处地地去观察、揣摩、体味。作家周立波说:“为什么写不出动人的东西呢?我想,这是因为……没有亲自去参加。他们带了铅笔,带了本子去……忘记把自己的心也带了去……最重要的是带了自己的心去,去参加工作和斗争……把群众当作亲人,和他们一同进退,一同悲喜,一同爱憎,要这样做,将来才能写出好作品。”这种在生活中的深切体验,巴尔扎克叫作是“摄取别人的身体与灵魂”。怎样“摄取”呢?他说:“进入他们的生活,觉得背上披着他们的破烂衣服,穿着他们开了口的鞋走路;他们的愿望,他们的需要,样样进入我的灵魂,不然就是我的灵魂进入他们的灵魂。这跟醒着还在做梦一样。”这就是“同其感情,共其生命。”当然人不能事事都去直接体验,比如写动植物,写凶杀、死亡等,但也要去揣想、玩索,写羊就假定自己是一头羊,写老虎就假定自己是一只真老虎。法国作家约翰尼斯·贝希尔,甚至要求人们去体验猪排在油炸锅里时的感受。为了描写一块猪排,作者也一定要到油锅里去躺过吗?他说:“为了描写一块猪排,的确不一定要在油锅里躺过。如果要描写的只是猪排的滋味如何的话,这时要求的应该是吃过猪排。可是如果要描写的是猪排在油锅里煎炸时的‘感受’的话,那么,你得要求至少诗人的‘灵魂’,曾经跟猪排在油锅里躺过了。”要求自己的灵魂同描写的猪排一块“在油锅里躺过”,这就是到生活中去深切体验的形象说明。

3.要有自己的独特感受

独特感受就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感受,发前人所未发,言前人所未言,能从普通生活和平凡事物中引发出自我的新鲜感受,不是袭用书本上的陈言和人云亦云的俗套,“用自己的嘴说别人的思想”。前人强调为文要“求自得”,“求自得于学问,故为文之根本”(《文史通义》),“求自得”,即独特的发现。所谓锻炼感受力,主要的就是要使自己具有这样获取独特感受的能力。通过独特感受获取的材料,最生动,最宝贵.写进文章中,才会荡人心胸,灼人眼目,优秀之作无一不是抒写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同是描写黄昏的景象——

黄昏是一个迟笨的黑牛,一步一步地走下了西山。(闻一多《黄昏》)

夕暮的紫色中,炎阳的红味渐渐消减,凉夜的青味渐渐加浓起来。(丰子恺《儿女》)

黄昏展开暗淡的翅膀。(弥尔顿《复乐园》)

幽美的黄昏,软绵绵的天空……象一张强烈的色彩已经黯淡的东方地毯。(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作家们都从一个特定的角度非常准确地描绘了黄昏的景色,但由于感受不同,用笔的着眼点不同,笔下的形象也就绰约多姿,异彩纷呈。

4.要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和积累感受

感受力的锻炼要靠平日用功夫,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抓住自己感兴趣的一人一事,一场一景,细心观察,深刻体验,把感受所得随时写进观察日记。要锻炼捕捉瞬间感受的本领。有时,某一声音、动作,某种情态、景物,或者思想火花的一闪,是瞬间发生的,如同电光石火,稍纵即逝,“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遇到这种情景,就应当象摄影掌握照相机快门那样,抓住这一瞬间,快速拍摄下来,写成观察日记。这瞬间感受,往往是珍贵的写作素材,由此追思下去,还可能构思成一篇好文章。杜甫的诗句:“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诗人把这“回头”的一瞬间,描摹得何等真切!锻炼感受力,就要“善于摄住其中有什么东西特别打动他的一瞬”(杜波罗留波夫)。

间接取材——读书

一、读书和写作

同类推荐
  • 小园月夜:最优美的校园美文(时文选粹)

    小园月夜:最优美的校园美文(时文选粹)

    本书编入了百余篇校园散文,或生动活泼,或清新怡人,或优美独特,如雨后树林下湿润的草地,绿得让人称叹,软得让人想去抚摸。这些散文拾缀了校园中一个个优美的故事作为切入点,将校园的美丽和青春往事一一展现,以精简准确的菁菁语丝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散文之后都有思考和回味,乘着青春的列车,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
  • 难忘军旅

    难忘军旅

    本书收录了《鬼子降服了》、《德高文美长存人间》、《记忆中的老舍》、《恭送孙犁师长》、《杂忆台湾》等散文、随笔。
  • 记忆是一种抵抗的姿态

    记忆是一种抵抗的姿态

    多少年过去,我也曾几次和人讲起。可是没人会相信它的真实性。甚至包括我自己。那不是梦。在那之前和之后,我都未曾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过一匹马的眼睛。而它从书架上移开眼神来看我的时候,我忘不了那双眼睛。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我虽然早已过了要牵强附会才能了解自我的年龄,也不再有拼命幻想的激情,可是每当我在一排排的书架前难以自持地激动的时候,我知道,我属于这片天地。《记忆是一种抵抗的姿态》讲述了作者的记忆故事。
  • 天国寄情

    天国寄情

    为了我这心愿更多的传播,也为了郭冬芹永远的活在我记忆里,永远在这个世上留下她的生命痕迹,生命价值,就将忆念她的文章集束为一体,编成了这本书。我想,倘有一个人从她的教训中得到启示,减轻痛苦,延长生命,那她就会和获得新生一样快慰!
  • 泉水

    泉水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太虚伪了,太爱面子了,说做不一致,没有不知道的事情,很会在人面前自吹自擂出风头,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吹唬的都快要飘起来了。有时候脸很大,不知道是胖的还是吹气憋的。
热门推荐
  • 无极之至若无双

    无极之至若无双

    一个当初被“遗弃”的小孩,身上的神秘力量让他日益强大,童年的他与众不同...................
  • 罪鼎

    罪鼎

    一鼎惊世人,二鼎动天下,三鼎定乾坤。废材少年苏林将如何让世人惊觉风采。
  • 天赐英雄传

    天赐英雄传

    大山里走出来的吴为,因为自身特长被全国最好的大学——天赐市天赐学府特招,入学两个月的时间里,他渐渐熟悉大学的生活,有了自己的圈子有了自己的朋友,就在他认为自己的人生将沿着“好好读书、找个好工作、娶个好老婆”的路线一直到老时,一个特殊夜晚的来临,将他的生活推到了另外一条轨道。在周教授的生物实验室里,一群黑衣人杀害了周教授,而吴为意外的获得了强大的力量。因为怀有对周教授的感激与歉疚,吴为与周教授的儿子——智商高绝的周彦歌,一起立誓报仇,但这次复仇却渐渐的复杂起来,一个个谜团呈现在他们面前,一双双幕后黑手伸向他们,他们顽强的反抗,不断的成长,在打败敌人的同时,他们一次次的拯救了身边的人,于是,天赐英雄的传说,被人们口口相传……
  • tfboys之身份之谜

    tfboys之身份之谜

    我们注定有缘无分,我们不可能在一起,我们没有可能,和紫琳好好过下去,好吗,不要怪我,我爱你,但是对不起我无能为力,保留住这段爱情,我对不起你,我只能和王俊凯在一起,你知道吗,千玺,有些事你是改变不了的,你知道吗,我不能改变着一切。答应我好好活下去好吗。你知道吗,我宁可不要这一切,我也不想失去你,可老天偏偏这样做了。为什么,我不想,是啊我们改变不了这一切,我们改变不了这一切,改变不了,你最终也只能和王俊凯站在同一条线上,而我只能在后面拼命的跑,还是追不上你,而王俊凯却轻而易举,对吗,我只能做一个守护这对吗,只能看着你踏上红毯,跟别人走进爱的殿堂对吗,老天就是这样不公,为什么。。。我不要
  • 灵异杂记

    灵异杂记

    灵异是主题。只是自己平时想法天马行空的,想随便写写,因为没有主线,没有背后的阴谋,也没有大反派势力(可能有,没想到,所以不知道),所以我把这个当作随笔,就没有主角了吧,一个小故事换一个主角,你们看不到主角升级打怪,越级打怪,最后消灭BOSS的情节,很好,就这么决定了。
  • 重生之全能艺人

    重生之全能艺人

    何文在平行时空重生了,这一世他将如何改变籍籍无名的命运?
  • 校园老司机

    校园老司机

    一个贫困孤独的高中生,一场奇梦,一次奇遇,造就了人生翻天覆地的转变,尽情观看男主怎么尝尽人生百态,如何扭转乾坤,如何称霸校园,如何游戏人间。轻松愉快,新奇好玩,一切从这里开始。
  • 重生再为毒妇

    重生再为毒妇

    慕卿凰:上辈子弄死了陆瑁的青梅表妹,弄死了他的名妓红颜,亦弄死了他的清纯爱妾,他撕心裂肺的骂她是毒妇。所以当他要毒死她的时候,她蓦地就释然了。陆玖:上辈子被乱箭穿心死在战场上,望着尸山血海,我最悔的一件事是比陆瑁晚了一步。重来一世,只要能娶到你,名声烂成渣又何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游戏

    游戏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后晋枭雄录

    后晋枭雄录

    内乱纷争。兄弟战于萧墙之内;外侮频仍,契丹逡巡边境之外;中原板荡。人民陷于水火之中。铁甲铿锵声中,英雄纵马挥刀力拼敌军,沙场醉卧累累白骨。大浪淘沙潮水来去,吉来征战几人回?血流处,万马奔腾席卷山野;林深处,惊起多少归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