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07200000025

第25章 60—70年代民粹主义运动的形成和发展(9)

拉甫罗夫的思想主张,特别是他的《历史信札》,对70年代的民粹主义运动影响很大。除上面讲到他对青年人的世界观、革命信念、革命道路发生影响外,他关于研究社会问题重要性的言论,也一扫在当时青年人中弥漫的只注重自然科学的风气。鲁萨诺夫在描述自然科学退潮的情况时,曾这样写道:“曾有一个时期,我们都迷恋皮萨列夫的著作;他告诉我们说,自然科学对培养我们成为‘具有批判思维的现实主义者’大有裨益……突然,一本小册子告诉我们,自然科学绝不能解决世界上的一切问题,仅仅搞青蛙解剖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其他重要的关于人的问题要解决:这里有历史问题,社会进步问题,有受饥挨饿、被劳累折磨的人民的问题,还有以其肩头支撑着文明大厦的劳苦大众的问题——是他们,也仅仅是靠着他们,我们才能从事青蛙解剖和其他各种科学研究;最终,我们在人民面前,在劳动人民大军面前,还有一份没有偿还的债务的问题。”原载《往事》1907年第2期,第261页;转引自Б.С.伊滕贝格:《革命民粹主义运动》(ИтенбергБ.С.Движение революционного народничества),莫斯科1965年俄文版,第83页。这里,足见拉甫罗夫的《历史信札》及其思想主张,对当时青年人影响之大,影响之深。

三、“到民间去”运动

70年代革命民粹派首屈一指的重大行动,是从1874年春夏开展的大规模“到民间去”运动。虽然在运动发生前夕,就事件的组织联络和力量配置,参加者预先在交谈中进行了某些协调,但整个来说,运动的开展是自发的,当时并没有任何一个组织能对其他所有团体产生足够的影响力,能对运动的发起和进程提供某种指导性信息。然而,尽管这样,“到民间去”的规模仍然是空前的,参加运动的宣传者达数千人之多,民粹派的流动宣传,席卷了俄国37个省的广大地区。由此可见,动员规模之大,波及范围之广,是十分罕见的。

那么,这里首先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样一个规模巨大的同时又是自发产生的运动,是怎样发生的呢,其原因何在呢?

运动的起因这个问题,历来为人们所关心,并深深吸引着研究者的注意力。70年代著名的民粹主义革命家С.М.克拉夫钦斯基,在描写1873年秋天青年人的热情和“到民间去”运动初起的情况时,是这样说的:“无论先前和以后,都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情况。仿佛突然地,与其说是宣传起了作用,毋宁说更像是某种神的启示在起作用……像是一声强有力的呼唤,发自某个不知晓的地方,一下子传遍了全国,号召一切有血气的人们,投身到为拯救祖国和人类的伟大事业中去。所有血气方刚的人们都一齐响应并奔向这呼唤的地方,他们充满着痛苦和对过往生活的愤懑,抛家舍业,放弃荣誉和财产,怀着高昂的热情,炽烈的信念,不怕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一齐献身于运动……”斯捷普尼亚克克拉夫钦斯基:《地下秘密的俄罗斯(两卷文集)》(СтепнякКравчинский。 Подпольная Россия, Сочинения в двух томах),第1卷,莫斯科1958年版,第380—381页;转引自В.Ф.安东诺夫:《革命民粹主义》(АнтоновВ.Ф. Революционное народничество),莫斯科1965年俄文版,第174页。

接着,С.М.克拉夫钦斯基继续写道:“这场运动未必可以称为一场政治的运动。它更像是一场十字军远征,有着宗教运动的那种具有感染力的、吞没一切的特性。人们不仅力求达到一定的实际目标,同时还要满足个人道德净化的内心需求。”斯捷普尼亚克克拉夫钦斯基:《地下秘密的俄罗斯(两卷文集)》(СтепнякКравчинский。 Подпольная Россия, Сочинения в двух томах),第1卷,莫斯科1958年版,第380—381页;转引自В.Ф.安东诺夫:《革命民粹主义》(АнтоновВ.Ф. Революционное народничество),莫斯科1965年俄文版,第174页。

С.М.克拉夫钦斯基是运动达到全面高涨之前首先到“民间”去的第一批人员之一,他经历了这一运动的所有艰难波折,因此,研究俄国民粹主义的苏联著名学者安东诺夫,在对他上述这段话做评述时认为,这位革命者“准确地抓住了运动的实质”В.Ф.安东诺夫:《革命民粹主义》(АнтоновВ.Ф. Революционное народничество),莫斯科1965年俄文版,第174页……我们基本赞同这位学者的观点;这并不是说,民粹派这场“到民间去”运动就是宗教运动,但民粹主义的信仰的确带有某些宗教色彩,“它的信仰是社会主义,人民是它的上帝”。民粹主义的意识形态含有某种宗教成分,民粹派的信仰有着宗教般的虔诚;他们对人的信仰和崇拜,也达到了宗教般虔诚的地步。他们的信仰并非建立在理性和科学的基础上,某些方面或在很大程度上还带有非理性的、狂热的宗教成分,尽管民粹派都是无神论者,他们是反对信仰上帝的。

克拉夫钦斯基说,这些民粹主义知识分子和青年,仿佛响应一种“神启”的“呼唤”,一齐起来,奔向农村,深入“民众”之中。那么,这种“呼唤”来自何方,其深刻的根源何在呢?

首先,应该从当时的社会经济根源中去寻找。1861年的改革保留了严重的农奴制残余,随后60—70年代进行的资产阶级改革,也未能消除这些残余。而且沙皇政府的政策从对自由主义的让步中不断后退,迫使农民的生活境况不断恶化,继续沦为既赤贫又愚昧的被侮辱、被压迫者;加上1873—1874年在伏尔加中游地区发生了严重饥荒,极大地激化了民众的不满情绪;同时,当局不断加剧对革命青年的迫害,甚至也对最初相信“改革”的许多自由派人士进行打压,因而引起了他们的不满。这样,革命青年就奔向农民,以期继续寻找拯救俄国的出路。克拉夫钦斯基所说的不知来自何方的、吸引青年走向农村的“呼唤”,实际上是从社会深处,由生活本身的呼唤发出的。

其次,事态从60年代发展到70年代上半期,革命力量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积蓄,各地分散的革命小组到处出现,被各种革命传单和进步书籍培育起来的革命思想情绪,在各地发酵、萌芽,一旦有了风吹草动,就会显现出力量来。

第三,思想舆论也为此准备了相当条件。60年代末—70年代初,拉甫罗夫的“宣传派”和巴枯宁的“暴动派”,已经在革命青年中广泛传播了他们的思想,特别是1873年巴枯宁《国家制度与无政府状态》一书和该书的“增补(一)”的出版,直接给青年学生提供了纲领性文件;而这期间,拉甫罗夫在国外出版的《前进》杂志也在革命知识分子圈子中产生了颇大影响。他们接二连三地号召青年革命者到农村去,宣传农民,发动农民,鼓动造反起义,这种舆论的力量,对“到民间去”也起了很大的鼓动作用。应该特别看到,当时巴枯宁的思想在学生青年中占据着统治地位,对青年具有极大的鼓动作用。巴枯宁头上耀眼的革命光环,他的思想的逻辑性,语言的鼓动性,热情的感染力,吸引着无数青年;况且,拉甫罗夫关于为人民服务,偿还人民“血汗债”的思想动机,也抓住了这些年轻的心,使他们激动不已。这一切,就鼓动数以千计的青年,发起了“到民间去”这一空前规模的波澜壮阔的运动。

“到民间去”的准备工作主要由巴枯宁提供的思想纲领,支配着这些热血青年的行动。他们相信巴枯宁这样的教导:革命已经临近,到农村去,只要破坏了旧世界,新世界就自然会在旧的废墟上成长起来。当时困惑他们的主要问题是,怎样接近农民,如何避开当局的耳目,消除农民的怀疑。因为当时农民只要一看见知识分子模样的人,就把他们当作老爷,看作是自己的敌人。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办法。“首先需要学会一种串乡做买卖的手艺,”民粹派的活动家Н.А.莫罗佐夫,在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这样说,“这样,便可以有一个游乡串户的借口,需要在一个地方停留多久就停多久。”Н.А.莫罗佐夫:《我的生平故事》(МорозовН.А. Повесть моей жизни),第1卷,莫斯科1961年俄文版,第76页; 转引自В.Ф.安东诺夫:《革命民粹主义》(АнтоновВ.Ф. Революционное народничество),莫斯科1965年俄文版,第176页。但在1874年作这种准备的人并不多。

当时也没有一个充当领导的组织中心,来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工作。但各小组、各团体间的串通和联络,是存在的。革命者的洪流,从西到东,从南到北,交汇在莫斯科这个中心,相互交换意见,互换提供地址。据Н.А.莫罗佐夫回忆,一个姓阿列克谢耶娃的女革命者的住宅,就曾经充当过这种接头联络的地点,人们从这里出出入入,来来往往,交流着信息,问讯着将要前往的目的地。

第一次“到民间去”运动(1874)经过一番忙忙碌碌的准备,这些民粹主义的革命家离开家庭和学校,抛下舒适的生活,一身农民的打扮,携带着做手工艺的家什,奔向全国各地。有些是回到家乡,有的是投奔熟人,大部分拟订了自己的行程,按预定路线进行宣传活动。其中,许多人被吸引到了伏尔加地区,因为这里曾是拉辛起义的策源地,有揭竿而起的传统。

宣传工作往往是采取流动宣传和固定驻地宣传两种形式。也有利用庄园作为活动中心的情况。在雅罗斯拉夫省达尼洛夫县波达波夫村,以伊万琴—皮萨列夫的庄园为中心所展开的活动,规模就发展得相当大。庄园主人出资在这里建立了一个有十来个青年农民做工的木工厂,这些农民住在各个村落,他们就成了向民众宣传新思想的依靠力量。同时,皮萨列夫还从上级那里取得了一个书籍推销员的职务,通过流动书商的巧妙伪装,把革命呼吁书和境外出版的书籍传播到了全县。在这里,还利用节日和星期天召集青年农民集会,通过改编民歌,以说唱的形式讽刺当局。这样的活动持续了几乎两年,一直未被当局发现。

到“民间”去的民粹派,基本上都深受巴枯宁暴动思想的影响。但他们单枪匹马,各自独立,并不能把农民发动起来,这样以来,大多数实际上就只能迫不得已地搞些宣传活动,但也有个别行动是企图发动农民暴动的。

有个基辅小组,就力图发起农民暴动。他们一行五人,自称是无政府主义者,换上农民的破衣烂衫,上路后一边走,一边不断向农民询问,以前什么地方曾发生过大些的起义。在他们看来,在这些地方一定还遗留着“革命的火种”,靠此就可引起新的暴动并扩大到全俄。他们果然打听到了一个地方,那里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曾发生过起义,不过被军队弹压了下去。于是,他们决定在这里点燃起义的熊熊烈火。但是缺乏举事所需的资金,只好派人到与他们有联系的一个“基辅公社”去筹集。在等待资金到来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又进行了种种冒险,忽而越境去转运巴枯宁主义的书籍,忽而沿途去组织交通工人的罢工。不巧的是,不久,“基辅公社”遭到破获;所幸小组成员都得以逃脱,躲避到了国外。

对运动中这种分散、缺乏组织的状况,有的民粹主义活动家曾企图加以组织和协调。比如,П.И.沃伊纳拉利斯基和И.Н.梅什金这两位杰出的民粹主义活动家,就曾为此做过努力。前者捐出了全部家产,在伏尔加建立了一个用于联络的中心据点,设想为建立省农民组织创造条件。还用自己的资金组建了一个皮鞋作坊,以为伏尔加地区的联络据点。梅什金则在莫斯科建立了一个印刷所,在此印制包括禁书、传单和进步书籍在内的大量出版物,还制作护照和表册之类的地下工作必备之物。他们两个人配合行动,打算进一步在全国建立革命据点。他们曾把莫斯科的印刷品运往萨拉托夫、萨马拉、梁赞和平扎,也运往伏尔加的据点散发。但1874年5月31日,位于伏尔加的皮鞋作坊遭到破获,由此引发了在莫斯科和其他各个城市的一系列逮捕。

整个来说,1874年的运动是失败的。这一年有许多宣传者是利用暑假下乡的青年学生,他们在农村待的时间较短,采用的多是流动宣传,加上他们不了解农民,同农民往往找不到共同语言。宣传者既不了解农民的思想情绪和心理,也没有进行宣传和秘密工作的经验。农民乐意倾听有关取消税赋和夺取地主土地的谈话,但宣传者却往往讲许多社会主义思想的大道理。农民宗教意识浓厚,世代崇拜沙皇;宣传者却大搞无神论宣传,鼓动反对沙皇的暴动。这往往引起农民的警觉和怀疑,有时还去警察局告发他们。这样,当局就轻而易举地捕获了大批革命者。

就这样,“到民间去”运动连连受挫,仅在1874年一年间,当局就在全俄37个省,逮捕了共计1000多人。这样以来,这一年的运动便遭到了失败。

第二次“到民间去”(1875—1876年)这两年在革命民粹主义的历史上,是个过渡性阶段。这个时期,还继续着“到民间去”运动,但宣传的特点显现出了变化,就是说,把争取农民急迫需要的任务提上了日程,取代了原来一般的社会主义号召。在南方,由于人们的反抗情绪在增长,对工厂的农民工也积极展开了宣传。由于他们较有文化,比较容易接受革命思想,因而效果比较明显。

在当时的革命青年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派别,他们面对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渐渐缓解了在道路探索问题上的分歧,这样,便开始尝试将各种力量联合起来,建立统一的组织。

1875年,“到民间去”仍然是急进派青年关注的焦点。经过前一年的挫折和失败,这一次下乡前便把学习手工艺当成了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有些人到工厂去,靠着有觉悟的工人的帮助,被安置下来学习干活;另有一些人——这是大多数,就下到各种手工业作坊,去学各种手艺。有学做皮鞋的,有学做木工的,还有学钳工的,等等。在彼得堡一些开设手工工场和作坊的地方,年轻的大学生往往住在简陋的工棚里,过着斯巴达克式的生活,他们弓身窝背,劳作在设备旁,专心致志地学着各种活计,同时,也乘机备置着下乡用的各种什物和用具。

民粹派对其所选择的革命道路一往无前,失败并没有让他们灰心气馁;“按照惯性,在1875年春又恢复了‘到民间去’的运动”。Н.К.布赫:《回忆录》(БухН.К.Воспоминания),莫斯科1928年俄文版,第98页;转引自Б.С.伊滕贝格:《革命民粹主义运动》(Итенберг Б.С.Движение революционного народничества),莫斯科1965年俄文版,第338页。许多参加者仍然是1874年的那一批人。

这一年的运动较前一年深入了,涌现出了不少真正深入民众、善于展开有声有色活动的革命家。其中,Д.М.罗加切夫、阿普捷克曼、巴兰尼科夫等人,就是佼佼者。

1874年底,罗加切夫同一伙纤夫来到了伏尔加河上。这条伟大的母亲河,两岸尽是巨大的港阜和码头,上面到处是辛苦劳作和忙碌的人们。这里显示的力量和场景,一下子吸引住了罗加切夫。这位革命者决心通过艰辛的劳动,了解人民的生活。

罗加切夫在这所严酷的劳动的学校中生活了两年多。他与纤夫一块拉纤,同他们交朋友,在纤夫的劳动组织中生活。他体验着这种超常体力的劳作,更加燃起了对不合理制度的仇恨。他在这里结交了瓦西里大叔,这是一个领袖型的纤夫头领,在有300名工人的劳动组合中拥有很高威望。在罗加切夫看来,这是一个人民英雄式的人物。这时候的民粹派革命家,在人民中寻找的正是这类群众领袖型的人物。

同类推荐
  • 世界开始转向

    世界开始转向

    本书旨在探索全球发展的规律和中国发展的战略思想。作者基于对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国家竞争、人的自利性与社会管理体制的协调性三大基本矛盾等的认识,提出了新的国家竞争理论“自然系统优势论”、“国家寄生主义”、“全球发展十大预言”以及“中国发展十大战略转型”等新锐观点。本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对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世界强国的历史经验、现实困境加以剖析,根据其中所隐含的规律,预测未来世界发展大势及所面临的危机。
  • 新中国外交谈判

    新中国外交谈判

    新中国诞生后,面对西方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行的封锁、孤立与扼杀的政策,自1949年底起,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建交心须经过谈判的政策。只有经过双方磋商谈判,确认与台湾断交,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在联合国支持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双方才能确定建交。《新中国外交谈判》主要内容为新中国建国前夕,最早的中美建交谈判流产了,新中国建交谈判基本 原则:只有一个中国,印度后来居上,抢在缅甸之前谈判与中国建交,毛泽东对富尔说:美国america—渔翁fisherman!等。
  • 安全决定成败

    安全决定成败

    安全于小事,安全问题大于天。安全不仅仅是一种保障,更决定着大到事业、小到每件事情的成败!无论对于政府、企业,还是事业单位;无论是对于集体,还是对于个人,安全都是第一原则。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要把握方向做好大事,对于每一件事关安全的“小事”,我们也必须认真对待、高度落实,才可能最大程序地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只有真正认识到“安全决定成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并认真实践,所有的工作才能有保障地得以实现。
  • 亚太安全析论

    亚太安全析论

    《亚太安全析论》内容包括国际战争与和平理论概述、亚太安全形势与战略、亚太安全机制、亚太军备控制、领土争端与亚太安全等七章。
  • 大道与歧途

    大道与歧途

    五四至建国初期,是社会的大动荡、大转型时期,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其中,最值得一说的,是那些与历史、政治颇多纠葛的文人故事:陈独秀的频繁入狱与视死如归;瞿秋白参与矛盾《子夜》的创作;鲁迅与章太炎的师生之情;胡适与蒋介石的恩怨情仇;郭沫若、柳亚子与毛泽东的诗词唱和……王彬彬的文章,一向以文笔优美、观点犀利著称。他不人云亦云,而是重视大量史料的参照、考核和论证,以缜密的逻辑思维,呈现出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另一个侧面。作者饱含感情的文字,无论是批判、驳斥,还是赞赏、讴歌,都有理有据、爱憎分明,让人读后有所得,有所思。
热门推荐
  • 当末日突然来临

    当末日突然来临

    当你某天被吵醒,睁开眼后发现世界一下子变了样,外面公交车站台不再是往日熙熙攘攘的上班族,而是一群只曾出现在电影和小说里的丧尸时,你将何去何从?这里没有魔法,没有异能,没有神奇的内功心法,更没有小说主角必备的金手指。你只是一个普通人,这里也只是多了一群丧尸的现实世界,幸存者们仅凭着一腔执念在这末日里挣扎,或许下一秒就会被藏在阴影里的丧尸扑到、、、、、这是一场无限接近真实的末日游戏,你,准备好了吗???
  • 一个平凡女孩的青春时光

    一个平凡女孩的青春时光

    记忆随笔,在即将步入中年随心记录自己在青涩年代一路走来的点滴,有些已经模糊不清,有些依旧在梦里想起…没有什么太多牡丹,只是希望为自己的心路留下一抹淡淡的痕迹
  • 逆天这点事儿

    逆天这点事儿

    “事不宜迟,小侄出门查了黄历,今日正是退婚的好日子,叔叔莫要犹豫了。”周纪拿着砍刀,面带微笑,苦口婆心的劝说着,“你再不退,我可就要发飙了!”少年,你听说过安利,哦不,莫欺少年穷吗?
  • 神界王传说

    神界王传说

    神空殿,一个以拳头和力量来说话,绝对弱肉强食的神秘组织。在这里由强者统治弱者,最强者主宰一切的秩序,而殿中的最强者被尊为神界之王!一个从美丽海岛走出的热血少年石雨龙,又将如何带领神空殿的众将一统这片广阔的大陆,展开一段神奇的旅程……一个关于友情、勇气、爱,梦想的故事由此展开。新人新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收藏推荐。小说交流群392174018
  • 微酸人生

    微酸人生

    少年的微酸人生,虽然人生有坎坷,但还是欢笑多。
  • 傲世神君

    傲世神君

    天地交征,阴阳无极。无数修行者在这苍穹之下迈向神格之路。冷君从零出发,开始了一段神怒鬼狂逆天之旅。
  • 尸魂之瞳

    尸魂之瞳

    世间有阴阳,有奇人阴阳眼可以晓鬼怪,主角名曰林筱,父母被鬼怪所害,不知其中是否暗藏玄机......
  • 我是僰人

    我是僰人

    谁家棺木挂悬岩?善良姐妹痛入怀。雪霏草草山山孝,风吹松柏哭哀怨。白日花开成祭礼,夜间星斗照灵台。僰人悬棺葬是古代比较奇特的安葬形式,被理论界的学者称为“上古遗存、天下奇迹”。我从小就生活在悬棺旁边,那河边峭壁上一具具棺材,似乎在风中对我陈述着什么,我曾撑着木筏爬上峭壁去观看那神秘的僰人壁画,去抚摸那黑色的棺材,我想从中找到些许答案,却发现一切都是那样的神秘,我不能忍受这挂在悬崖上的名族就次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故此用我那拙劣的笔为这失落的名族续写那些失落在历史中尘封的故事。
  • 天才女相

    天才女相

    她身为前朝将军之女,后家族被奸臣陷害全族流放,她为救洗脱冤屈,怀着一腔热血和才华女扮男装进京赶考,更成为当朝状元。她背负一身冤屈走上仕途,以女子之身参于官场,以男子之身招来无法阻挡的桃花运,从扮猪吃老虎的齐王,到冷峻帝王,皆为她走上“断袖”之路,还有个老是凑热闹的刁蛮公主。好容易在官场走上正轨,却发现冤屈背后关乎整个天下,阴谋从一开始就不会停下。当女子的身份被揭穿,谁还在她的身边?而她一步步走到巅峰,当初的志向又是否会改变?
  • 史上第一天帝

    史上第一天帝

    第六纪元祭起了屠刀,准备献祭整个第七纪元,以获永生!为了生存,道祖泣血,圣人陨落,诸神被当作猪狗屠戮…残破的天地,在渴望着一个英雄的出现,带领着她涅磐重生!一个青年手持打神鞭,身披黄金甲,从低端的修真界走出,一路啸歌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