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09000000013

第13章 巴斯德与病菌作战(2)

巴斯德对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越来越感兴趣了。开始,他只想到人生病。后来,法国的羊群因炭疽病大量死亡,农民要求他救救他们的羊群,他这才转向研究危害牛羊的炭疽病。这是一种十分厉害的传染病,患病的牛羊,没有一只能活的。

巴斯德从病羊的血液中,找到了引起炭疽病的细菌——炭疽杆菌,并且用稀薄的炭疽杆菌液注射到羊的身体里去,羊不舒服两三天,就不会得炭疽病了。可是,当时反对细菌可以引起疾病这种说法的人却说,不是炭疽杆菌引起牛羊的死亡,而是中了毒,是牛羊的血中有毒物。他们说:巴斯德把死羊的血注射到健康的羊体内,使羊生病不死,不是因为炭疽杆菌被杀死,而是因为血中的毒物被清除。

怎样驳倒这种说法呢?巴斯德思考了很长时间,想出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实验办法。他取了一滴含有炭疽杆菌的死羊血液,放入一瓶五十毫升培养液的烧瓶中,几个小时以后,杆菌已经大量繁殖;再从这一瓶含杆菌培养液中,取出一滴,放入另一烧瓶培养液中,继续培养。

他这样反复地做试验,不怕麻烦,一气重复了一百次。最后,他从这第一百瓶培养液中取出杆菌,注入健康的羊体内。这羊最后也死了,血液中也含有大量的炭疽杆菌。

反对巴斯德的人服输了。因为羊得炭疽病要是毒素引起的,那这样一次一次地反复转移,毒素就像大海中的一滴糖水,早已找不到它的踪影了。

巴斯德在证明微生物引起发酵,使酒变酸,使蚕儿患病,使牛羊死亡后指出:人类的许多疾病,也是细菌和其他微生物造成的。

预防鸡瘟

五十岁以后,巴斯德把他的精力全部用来研究细菌。他经常思索着:我研究细菌,难道仅仅是为了证明它是人生病的罪魁祸首吗?不,不仅仅是这样,就像研究酒变酸和蚕死亡一样,应该是为了制服致病的细菌,不让它放肆害人。

怎样制服致病的细菌呢?大约在巴斯德之前八年,英国的医生琴纳,发明了用牛痘接种的方法来预防天花。琴纳写了一本书,认为天花和牛痘是性质相近的疾病,所以种上牛痘的人,对天花就有了抵抗力。

巴斯德看琴纳写的这本书时,他正在研究炭疽病。他想:牛羊与蚕儿和酒不一样,有病的酒可以不要,病蚕可以烧死,何况酒和牛奶等可以用加热的方法消毒,防止变质。对有病的牛羊,人们总是想尽量把它们治好。问题的关键是怎样预防牛羊得炭疽病呢?

有一种轻型的牛炭疽病——牛胸膜炎,也有人用它来接种,可是很不保险,牛在接种后,经常突然发病死亡。有没有象种牛痘防天花那样保险的方法呢?这是巴斯德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在这个时候,巴斯德被邀请去研究一种鸡病——鸡霍乱。患病的鸡不吃食,整天无精打采,搭拉下脑袋和翅膀,眼睛闭着,拉稀,浑身出血,没两天就死了。

巴斯德从实践中,已经摸索出一套研究动物传染病的方法了。他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把引起病的微生物找到,把它培养起来,让它繁殖;然后用它注射到正常的动物身上,看它是不是会引起同样的病;如果动物得病了,还得在它的身体内,找到同样的微生物。

现在,巴斯德也用这种办法来研究鸡霍乱。他和助手把病鸡的血放一滴在肉汤里,再把它放在暖箱里去培养;第二天的同一时间,取出一滴培养液,放到另一瓶新鲜培养液里,再放在暖箱中继续培养。与此同时,他们每天用新鲜培养液给鸡接种,观察鸡霍乱病的情况。

这年夏天,巴斯德正在紧张研究鸡霍乱的时候,接到家里的来信,说是女儿已经订婚,就要结婚了。老人多么高兴,决定回去给女儿办婚事。他向助手卢赫和张贝兰交代了工作以后,就回家去了。

两位助手照巴斯德吩咐,天天接种一次新培养液,给鸡注射一次,记录鸡的患病情况。

有一天,两位助手决定去度假。他们把一瓶培养液放在碗柜里,锁上实验室就走了。过了一些日子,巴斯德和助手都回来了。张贝兰取出碗柜里的鸡霍乱菌培养液,给一只鸡注射了。

第二天,意外的事情出现了,这只鸡竟然没有发病,仍然活蹦乱跳地活着。

两个助手商量了这件事:看来那瓶培养液过期了,我们还是到鸡场去要一只病鸡,重新培养新鲜鸡霍乱菌吧。这件事可不能让老师知道。他们知道老师严格认真,一丝不苟,这件事要是让老师知道了,非吃一顿批评不可。他们决定“保密”。

他们制成了新鲜鸡霍乱菌的培养液。第二天,他们用新制的培养液,给一些鸡注射了。惊人的事情发生了,所有的鸡都像往常一样,得病死亡,只有一只例外!经过仔细核对,正是那只注射过“无效”的过期培养液的鸡。

“这是怎么回事呢?”巴斯德问助手。

两位助手低下了头。张贝兰把事情的经过如实地说了出来,请求老师处罚他们。

巴斯德没说什么,低头沉思。他没有责备他们,突然跳了起来,喊道:“我明白了,那只鸡有抵抗力,所以它没有死亡。把这瓶培养液留下来,不能倒掉!”

巴斯德仔细地思考着过期的鸡霍乱菌为什么会使鸡免疫——也就是不得病,有抵抗力。他想,除去培养时间长外,也许还有别的什么原因。经过反复实验和验证,他发现,如果让培养液长期暴露在空气中,鸡霍乱菌就会失去致病的能力,可是这种病菌却能使鸡得到免疫的能力。他把这种具有引起免疫力的细菌称为“菌苗”,意思是说它和发了芽的种子很相像,是能长出一棵大树来的。

从这里开始,巴斯德又重新来研究炭疽杆菌。他用同样的方法,想制出炭疽杆菌的菌苗,给牛羊预防炭疽病。可是,他失败了。他仔细地思考着,为什么对鸡霍乱菌有效的办法,对炭疽杆菌却无效呢?除去时间的长短、与空气接触不接触外,温度是不是有关系呢?

巴斯德把培养箱的温度提高到45℃,炭疽杆菌就变成孢子的样子,这时候,它的抵抗力极高,虽然在滚开的水里煮它,还能活十分钟;如果是干热烧到100℃,还能活一小时;而放在干燥的地方竟能活许多年,使牛羊得炭疽病。可是,如果把温度调整到42°—43℃之间,它就不会变成孢子的样子,而且危害牛羊的作用也减小了,可以做为菌苗给牛羊接种防病。他这样做了十多次试验,都证明能预防炭疽病。

巴斯德抓住一次偶然的事件,认真思考,敏锐观察,周密实验,终于取得了战胜传染病的划时代成就——创立了免疫学!

攻克狂犬病

巴斯德是一个勇于创新、而又十分谦虚谨慎的科学家。他在研究工作中,不到十分有把握的时候,从不随便宣布自己的研究结果。当有人要他讲讲他的研究成果,或者公开发表这些成果时,他总是说:“还不成熟。”

虽然这样,巴斯德研究菌苗,用它来预防鸡霍乱病和炭疽病的消息,还是传出去了,因为他向法国科学院要求进行公开的试验。反对他的人,相信这次试验会失败。其中,《兽医杂志》的记者洛辛诺尔宣称:“我要把巴斯德拖出来献丑。”

公开试验是在梅仑的普耶堡农场进行的。除去洛辛诺尔外,还有一些记者、兽医、牛羊业经营商,附近的农民也有不少赶来看热闹,团团围住试验场。这一天是1881年5月5日。

巴斯德把48只羊分成两批,各24只。其中的一批,巴斯德给那24只全注射了减毒炭疽菌苗,另二十四只任其自然。巴斯德向大家宣布:5月17日和5月31日,他要先后两次给这48只羊,各注射等量的有毒炭疽菌苗。他向大家预言:今天注射过减毒菌苗的24只羊将不会生病,而另24只羊会患炭疽病死亡。

6月2日,是决定巴斯德预言是否能兑现的日子,也是决定巴斯德命运——不,是决定细菌免疫学命运的日子。结果呢?果然不出巴斯德所料,24只接受预防注射的羊,全都活蹦欢跳,一点生病的样子也没有;而另24只羊中,22只已经死亡,2只也奄奄一息,眼看就要死亡。巴斯德胜利了。洛辛诺尔拥抱巴斯德,向他祝贺说:“这真是医药史上最奇异的表演呀!”

巴斯德的发明,拯救了法国的畜牧业!

直到这时,巴斯德所有的研究工作,还没有与人类的疾病发生联系。

他想:我研究菌苗,总得为人类健康服务才行,不能光和酒、蚕儿、鸡和牛羊打交道。

巴斯德从小对狂犬病的印象十分深刻。人被疯狗咬了以后,经过一段时间,就发病了。病人先是发烧头痛,随后四肢抽搐,头部和背部向后仰,牙关紧闭,最怕受刺激,尤其怕强的光线或者大的声音,抽风不止,十分痛苦。最后,病人总是死亡。

巴斯德决定研究狂犬病。这时候,他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头发斑白,行动不便。

按照惯例,研究传染病,首先要找到致病微生物。这一次,巴斯德用尽过去的各种方法,都没有找到它。后来才弄清了,狂犬病是病毒引起的疾病,在当时所用的那种显微镜下面,是根本看不到病毒的。

为了找到这种微生物,巴斯德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从狂犬的口中,取出几滴唾液,来进行实验。他把这种唾液注射到动物的脑子里,动物果然得了狂犬病。这说明,狂犬病的确是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

在巴斯德的实验室内,养了许多患狂犬病的豚鼠、兔子和狗。经过反复实验,巴斯德弄清楚了引起狂犬病的微生物,都集中在神经系统。他拿出因狂犬病而死的兔脊髓,发现把这种脊髓挂在玻璃管里,让它自然干燥,时间越长,微生物的毒力就越低,到第十四天的时候,微生物的毒力最低。巴斯德把它磨成浆汁,制成了预防接种用的疫苗。

第二天,巴斯德用干燥了13天的脊髓浆汁注射一只兔。第三天,给这只兔注射干燥了12天的浆汁……最后,他用刚从死兔取出的脊髓做的浆汁,注入这只兔体内,这只兔竟没有死亡。用这种浆汁注入健康的狗或者兔的体内,它们都不会得这种病。

成功了!巴斯德制成了狂犬疫苗。

这种疫苗能用来治人的狂犬病吗?巴斯德没有把握。凑巧,有个阿尔先省的孩子约瑟夫·美斯特,被疯狗咬了十四处伤口,已经两天了。孩子的母亲把病孩带来找巴斯德,要求救救她的孩子。

巴斯德接受了治疗的要求。可是,他没有把握。他给孩子先注射保存十四天的疫苗,随后一天一次,直到第十四天,巴斯德给美斯特注射一针最毒的狂犬疫苗。

这一夜,巴斯德根本没睡。这是他一生中最犹疑难过的一夜。狂犬疫苗能不能成功,明天就要见分晓。

第二天,当巴斯德见到小美斯特欢蹦跳跃地跑来找他时,他满脸泪水,紧紧地抱着小美斯特亲吻,激动地说:“孩子,你的病治好了!”

这个奇迹,很快传遍了全世界。凡是被疯狗咬了的人,都来找巴斯德,请求治疗狂犬病,有的来自俄国和美国。巴斯德一一给他们治好了,只有个别人因为被疯狗咬过的时间太久,没有救活。

巴斯德为全人类健康直接服务的免疫学诞生了。是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开创了战胜传染病的新纪元,使千千万万人免于死亡!

奋斗终生

巴斯德一生俭朴勤奋。还在学生时代,他就养成了从不随便花钱的习惯。他把所有的零花钱都用来买书,买学习用品,买实验用的仪器。

巴斯德的奋斗精神是惊人的。开始的时候,他没有实验室,只能在楼梯下的小储藏室里做实验。在那里,放个小暖箱,就没多大地方了,小房间矮小得需要跪着钻进爬出,有时一天要这样爬上一二百次,去观察和记录实验的结果。对于这样的条件,他全不在乎。他认为搞科学不亲自动手做实验是不行的。他说:“实验室和发明是两个有密切关系的名词。没有实验室,自然科学就会枯萎。”

中年以后,巴斯德得了偏瘫病。可是,他一面与疾病作斗争,一面坚持做实验。五十八岁那年,他的研究计划订得十分周密紧凑,像这样的工作量,就是精力十分旺盛的青年人,也会感到吃力。只是在感到十分困难的时候,他才请别人帮他一把,克服左手不听使唤所带来的困难。

巴斯德热爱自己的国家。当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国王路易·菲利普时,战斗还未结束,巴斯德毅然参加了革命,在国家警卫队里帮助维持铁路的秩序。这时候,他在高等师范学校学习,经济十分困难,还是把仅有的一百五十法郎,全部捐给了革命政府。

巴斯德特别关心青年人的成长,勉励他们要抓紧大好时光,不要虚度光阴。他说:“青年人要首先问问自己,‘我学习了些什么呢?’还要问问自己,‘我为祖国做了些什么呢?’最后,会有那么一天,你会愉快地知道,你已经为人类的进步和幸福多少做了点贡献。”

是的,巴斯德的确实践了自己的愿望,为人类的进步和幸福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认为,他的工作不只是为了自己的祖国,他说过一句名言:“科学无祖国。”他的贡献正在为全世界、全人类的健康服务,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1892年12月27日,法国政府为巴斯德七十寿辰举行了盛大宴会。当衰弱残废的巴斯德,挽着法国总统的手臂走进大厅时,来自法国和外国的著名人物和科学家,一起站了起来向他欢呼,国家乐队奏起了胜利进行曲。许多人在会上发表了颂词。最后,英国的伟大外科学家李斯德在颂词中说:“你为世人揭开了传染病的黑幕!”

李斯德说完后,巴斯德站了起来,抱住他,表示感谢。一生朝气蓬勃、声音洪亮的巴斯德,这时因半身麻痹症加剧,说话小得像蚊子叫了。他的答辞是由儿子说的。

1895年6月13日,巴斯德去威尔涅甫休养,希望在那里能恢复自己的健康。这个夏天,他坚持读书,坚持和助手讨论防治白喉。可是,他的麻痹症不断加重,说话也一天比一天困难了。

这年的9月27日,巴斯德与世长辞,终年73岁。

同类推荐
  •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衣食住行与科学知识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衣食住行与科学知识

    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
  • 缤纷气候

    缤纷气候

    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类都必须承担气候变化的后果,人类社会不得不开始反省、认识,并采取科学的措施,积极行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 由王建国主编的《缤纷气候》介绍气候的形成,气候的分布、应用气候,气候与其他自然因素的关系,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 探索太阳系

    探索太阳系

    人类是宇宙演化的杰作,宇宙是神秘莫测的存在。从伴我们昼夜运行的太阳、月亮到对于我们来说浩瀚无比的太阳系,人类从未停止宇宙探索的步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本书为读者介绍了太阳和月球的基本构成和形成规律,分别介绍了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基本情况,太阳系的形成和各大行星的运行轨迹,以及人类对于火星的探索等。
  • 给人类的恩赐

    给人类的恩赐

    人类利用大自然所赐予的资源,从起初制造简单的工具到成为地球的主角,从对大自然的膜拜到对大自然的征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近现代以来,随着人类文明的跨越式进步,人类逐渐不满足于大自然所赐予的资源,随之而来的是人类无尽的索取和破坏。核战争已不再是威胁世界的第一危机,取而代之的是环境危机。发展新能源,将垃圾变废为宝,人类希望通过科技的力量,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 太空生活全接触(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

    太空生活全接触(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

    《太空生活全接触》立足于科学事实,以详尽的文字资料为基石,以丰 富的图片做辅助,和读者朋友们一起去探索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神秘生活,相 信该书会有助于读者朋友们对宇航员的太空生活形成一个立体结构的综合认 识,从而进一步启迪和加强大家的想象力和对真知的渴求度。
热门推荐
  • 可爱公主的甜蜜爱恋

    可爱公主的甜蜜爱恋

    俏皮如她,可爱如她,冰冷如他,花心如他,看两位公主如何玩转校园爱情
  • 烟花不堪翦

    烟花不堪翦

    “你觉得那里怎么样?”他将她押到窗前,嘴角勾着戏谑的笑。她顺着粼粼的江水,望向江头那座繁华喧嚣,却怨气重重的花楼,三个烫金大字灼疼了她的眼——望君楼“我可以给你自由,不过你要到那里把欠我的都还清才行。”他抬起她精致的下颔,冷笑着等她的反应。然而,那湾清泓没有家破人亡的痛苦与仇恨、也没有从皇后沦为妓女的屈辱与哀怨,只剩了一缕寒凉之色,悠悠地望了他一眼,唇畔牵起一抹如烟浅笑:“知道了。”
  • 噩运根源:第51幅油画

    噩运根源:第51幅油画

    上海S美术馆发生一桩怪事:某次画展结束,展出的50幅画清点时竟然多了一幅。这幅来路不明的画没有作者署名,画中是一间齿科诊所,一个戴口罩的女牙医坐在窗台上,目光幽幽看着画框外的世界。美术馆的陈馆长把这幅多余的画窃为已有,挂在家中。几天后德高望重的陈馆长突然精神失常,在大庭广众下裸奔,被送进疯人院。该油画作为陈馆长的私人收藏,摆上了拍卖台,被低价购走,之后几度易手。凡是接触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收到一条莫名其妙的短信,要求收件人在十二小时内做一件疯狂的事。有人乖乖执行,也有人置之不理,认为是个恶作剧。结果到了午夜,画中的女医生竟缓缓地摘下口罩,露出那张脸来……"
  • 反穿越:男倌到我家

    反穿越:男倌到我家

    她这神偷的高徒一出马从不空手而回,此次她得手后跑进一幢大宅子暂避风头,却被一个粗鲁男人死缠活缠吃尽豆腐。好不容易使计成功溜之大吉,怎知她到手的宝物居然不翼而飞!不得已她只好鼓起勇气再探「狼窟」,哪知不但东西没能「物归原主」,反而被他压在床上吃得一乾二净!!!
  • Letters From High Latitudes

    Letters From High Latitud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降服薄情CEO

    降服薄情CEO

    “只是个女人而已,远比不上集团的利益,”男人冷酷的声音传出。新婚之后,然后被送给另一个男人,留下一句:我愿你永远不识后悔的滋味。从容离去,接着,再也遍寻不着。三年后,名动全球的商场笑修罗雪倾世出现在男人面前,有着一张和那个女人一模一样的脸,却更多的是冷漠。女人笑的妩媚:“你要做我男人吗?”男人无言以对,女人耸肩,转身离开,嘟囔一句:“你不愿意,那我找别人好了。”
  • 星骨

    星骨

    浩瀚银河背景下人类和外来种族的对抗,血脉力量的较量
  • 宇宙立方之雄霸万界

    宇宙立方之雄霸万界

    一个现代特工从金庸武侠世界开启传奇之旅的故事
  • 十二星宫无永恒

    十二星宫无永恒

    十二位星座的守护者,一群不问人事的男孩女孩们。身处异世,危险从从,捕灵师与精灵的爱恋。明恋与暗恋,谁,会赢,谁会出局。
  • 花都寻梦

    花都寻梦

    陈子君聪明美丽又懂事,身边的人都知道。可是大家都不知道,她拗得很、死倔,说得好听点,那叫执著,说得难得点,就是认死理,死磕。认定了读书才会有出息,再苦再难硬是不舍得放弃;喜欢上了一个人,就看不见全天下人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