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15700000011

第11章 人情篇(11)

回想起来,认识您已有八年多了。当时您在吉林,作为省委宣传部领导分管文艺,因为您的为人、口碑,您对文艺的理解和支持,朋友时常谈起您。我早就知道了吉林的许部长对文艺和文艺家的厚爱,后来又有幸在北京的一次聚会中亲聆教益。在这不久,大约是一年后,我们在长春召开了农村题材的文学座谈会,您那时已是我们报社的领导,出席了会议。会上,您安排所有与会者发言,给大家一个公平的机会,作为第一次亮相的报社领导,您还特别要认识所有与会的本报同仁。您讲话诚恳,实话实说,没有官样文章。您尊重专家意见,说起文艺界的事,却又比较了解,跟大家一见如故,像一个朋友和兄长似的。那是一次全国性的会议,出席的人有不少的知名作家,那也是您在众多的文艺家面前的一次亮相,然而,不少的人都印象深刻,大家领略了您的风采和务实的作风。

在报社编辑部中,人们对您并没有什么领导与群众、上级与下级的隔阂,爱同您开个玩笑,说点工作以外的家常;爱看您有时下班拎着个普通的包包,走走停停地同碰到的各位编辑记者哪怕是新来的年轻同志,说几句,聊几句;爱听您偶尔有几句东北老家骂人的粗话……因为您的率性和纯朴让人觉得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容易,并不因为您到报社的时间不长,属“外来户”,就有距离,或者像常见的那样对领导敬而远之。在报社大院里,您同大家,无论是普通的编辑记者家属还是临时工,都客气地打招呼,热情地交谈。您与我们部门几位熟悉的同事,见面聊天可以拍拍肩膀,摸摸脑袋,开开玩笑,说说家常。在大家的心中,您没有领导架子,因此,您无论是在负责行政的副社长任上,还是后来的总编辑、社长,有什么问题都爱找您。因为,您把大家当做朋友,即使是找您发发怨气,您也会友善地对待,让人心里感到一丝的暖意,这种平等的关系,这种富有人情味的领导作风,您又是出于内心的,是真诚的,可是在今天不少为政者身上淡漠了,才唯其珍贵。

在报社的七年,也是在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我和部门的同事对您逐渐熟悉,先是您曾经分管过一段我们部门,后来您负责全面工作,但对我们文艺版也很关注。您说过,年轻的时候是报纸文艺版的忠实读者。这也难怪,您本来就是学中文的。您说,部里有些名家的文章曾是您的案头范本,还十分熟悉地说出我们部门的一些老作家像袁鹰、李希凡、蓝翎等人的文学成就。您第一次到我们部里来很真诚地称呼当时在座的缪俊杰同志为老师,说当年在中央党校学习时听过他的课,一日为师,终身不忘。这一直当做大家的谈资。对文艺界的事情,您热心支持。有时候去找您聊天,听您说当年在吉林的一些文艺界的往事,说说那些作家朋友们的近况和成果,对他们实际上是对文学和文人的一往情深。记得,吉林的老作家鄂华来北京开作品讨论会,您第二天因事不得脱身,头天晚上特地打电话委托我一定去表示对他的歉意,还在电话中让我捎去几句祝词。另一位名作家张笑天的《太平天国》长篇小说在北京开会研讨,您也是十分关心,也让我们派员去听听,说对有实力的名家新作,我们要关注,舍得出版面。也是因为对作家的一腔热情,不少的作家们对我们报社有一个许总编相当的了解,有时这也成了我们的一张名片。前些时,广东作家程贤章先生在家乡梅州修建了一个作家山庄,依山傍水,竖立文化碑刻,邀集了全国不少文化名人和文化界领导的题字,您的书法虽有些法度渐进佳境,不少的作者要求题签,但一般是不予示人的,可听说这是一次有如“兰亭雅集”之类的盛事,是支持作家个人办的文化事业,您拨冗题词,当我拿到您的“作家有山庄,文学得自然”的题字时,想到您对文学的理解是很有心得的。四年前,我随同您到欧洲几国去访问,您带去一本新出版的《新华文摘》,里面刊载了刘恒的中篇小说《贫嘴张大民的故事》,您说看得很过瘾,还同我说到眼下这类小说太少,对那些故作高深的和无病呻吟的文学以及一些奢华滥情的影视,很有看法,对这部当时还没有走红的小说,您很关心作者的情况。因我对刘恒较为熟悉,我告诉您这个作家曾在我们家属院里住过,您更有些兴趣。这篇小说吸引了您,小说拍成电视后走红,您又陆续看过一些,您对小说写活了一个张大民,描绘了普通的百姓生活,写出了后来社会大力呼吁关爱的弱势群体的一份悲怜,是很为称道的,这或许同您的平民意识和长期基层工作有关。

您为人处事更多的是低调,而大家有事找您哪怕是发牢骚,您都心平气和地听,无论是谁,找您都不拒绝。刚到报社时,您的谦虚和低调曾有人以为那是因为您新来乍到,也许是一种本能的做派,可是及至您的职务几次变化也还是那样对人对事保持您特有的和善、温厚,礼贤诸人,“克己为人”,这也许是您的一种性情,一种尊重他人的本能的自然流露,或者是党的传统的回归。有几次,我听周围的同事们说,您为人厚道,是个好人,在如今挑剔的人们面前,难能有这样的口碑。您是以总多看别人的长处,尊重别人,作为为人为官之道的。这种尊重人,平等相处的领导方式,为您开展工作赢得了好分。其实,看起来是一个简单地对待他人,一个领导者工作态度和方法的问题,但实质也体现出个人的修养。您更不像有些人,老端着个领导者的架子,以一种机关的作风动辄大话套话。您注重调查,说话实事求是,不恃威不摆架子,这种平民作风和人情味的领导方式,在一个文化单位,以知识分子为主的地方,是能赢得大家的好评和尊重的。您因不是专业新闻出身,对您的每一次职务变动,不免带来诸多的说法,这些您并不太在乎,可是从内心来说,您也是很有些担心的。记得还是在您刚来报社,住在招待所,某个星期天我陪长春来的朋友去看您,您就说到这次奉调到京有些不适应,生怕误了工作。去年上半年,您在总编辑任上已是三年的任期,可是因身体的原因,也因为这个职业的责任所系,您曾多次有意和无意间流露出自己的不适应,不是个好干的活,个中苦衷,自不待言。有时候,您在公开的正式场合也不隐讳,包括在那次上级来人宣布您的社长任命时,您在台上,坦诚地说自己的这把老骨头不知能否适应,也对未来的身体表示出一些担心。虽然,您也说了鞠躬尽瘁这样的话,也表示了作为继任者的决心,但您在那个场合也不讳言自己的不合适,历数自己的不足,想来也是由衷之言。因为对您的身体自己是最清楚的。因此,您的即席发言,博得了大家真诚的掌声。我知道,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数十年历史,经历过大大小小风波的大院,一个藏龙卧虎之地,一个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沸沸扬扬的敏感单位,担任领路人的工作,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何况,您所面对的是经营、业务、后勤福利等难题,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检验中,有很大的变数,充满着风险和危机。人们在您接任的会上,用热烈的掌声表达认可,但也给您以相当的压力。当时您说,担上这个挑子是如履薄冰。作为我们身在其中,也可以说是局外人看来,您谦和温敦的性子,您不温不火的脾气,实在是一个严厉的考验呵,更何况您的病体也经不起太大的折腾。

您不尚奢华,爱粗茶淡饭,东北的茬子粥、贴饼子是您的席上所爱。有一次,我们部请解放军报社的老总,您主陪,我们知道您的口味,多点些青淡的菜,东北风味的,果然颇得您所好。山珍海味,您说从小就没有习惯,当然,您说这纯粹是个人的爱好习惯,而对别人或客人却是关心入微的。那年在国外访问,一路上,节俭从事,吃中餐,住小店。在罗马,我们就干脆住华人开的小旅店,多次就吃街头的小饭馆吃中式面条,当时驻地记者站的同志认为不好意思,您却说我们这是“保持贫下中农本色”,认为很好,很好!那次的出访,十多天朝夕相处,有时间近距离地同您在一起,晚上常常聊大天,用您的东北话说是唠嗑,您爱说当年在教师、校长的职位上的趣事,说我们共同认识的多是您的年轻的下属们的故事。外出参观,您把权力下放,照顾我们年轻的同志。您去过不少的国家,各类生活都曾经历过,而最多的是,您对那些奢华的排场、无端地浪费深恶痛绝。在家里,您也是保持着节俭的生活的习惯,简单地生活,平淡地生活。在一首《示儿》的诗中,您写道:“省吃俭用岁月艰,一分一分勤积攒,官至高位寻常日,长思百姓度日难。钱虽有限恩义重,留下精神世代传。汝辈不忘慈母情,勤俭奉公记心间。”不为名利所累,不为金钱所囿,是因为您长期的基层生活和平民作风养成的习惯,您把它作为传家的东西,示以后辈。

在我的书架上,有您新出的几本书。这是您多年来对政治、文化、人生、友情的理解和思索,是您多年来笔耕的结晶,分别以《求真集》、《敬业篇》、《官之初》、《文边草》命名,颇有些深意,表达了您为文从政做人的基本原则。四本书,洋洋达五六十万字,内容较广,有长篇理论文章,也有短小精致的随笔杂谈,当然,有不少篇是急就章,公文式的“官样文字”。我所看重的是,一些渗透了您富于个性的思考,体现了当时作为宣传官员的您力戒八股的追求。基层的实践的体验,平实的文风,是它们的亮点。原本您不主张把这些东西出版的,后来在朋友们的撺掇下,才得以问世。在时下,领导者的文章出版成书视为时髦,张扬宣传更是常事。可您能保持清醒,认为这些东西是时文,是速朽的东西,不让评论,也不发什么消息等,如同没有这回事一样。秘书吴杰告诉我,去年的国庆,您几乎全部投入到四本书稿的校订中。那时候,您的爱妻——同您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吴老师不幸病故刚一个多月,可是您却强忍悲痛,以校书稿来排遣悲伤。

另一本书,是您写给爱妻的一本“悼亡诗”,我把它当做“毛边书”,严格说来是内部印刷品,可却是一本不平常的出版物,它寄托着您的哀思和情感,是您献给深深爱恋着的夫人的血泪文字。您的爱妻吴老师不幸在两年前被癌症夺去了生命。您受到的打击,可想而知。从她去世不久,您就默默地为她的故去、为您们的恩爱,写下了一首首怀念的诗作,以诗代笺,发往另一世界里,多则一周,少则两三天,有时候,在外地公务,在节假日,都要以笔代思,写出您的怀念的诗作。那些日子,同事们都知道您的夫人刚刚病故,可您每天仍是以坚强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如今读了这些文字,才知道您是把一腔情感都付诸于这些白纸黑字中。读这些饱蘸情感、沉甸甸的文字,我也看到了您的另一面,率性真情。可以说,这本小书,是我所见到最有特色最有灵性的纪念文字了。而您把它以“深深的海洋”这极为情感的文字来命名,更见其用心。

朋友们理解您的意思,这本小册子印得挺雅致的,衬页上点缀小小的水仙花,如同正式出版物一样讲究。书的扉页上,您写上“献给爱妻景茹”,在夫人的照片下您写上“爱妻景茹”。您尽管没有架子不打官腔,凭我的了解,您不是性情中人,不是那种容易激动、容易动情的人,可是,从您的“爱情诗”中看到了另一个您,一个对爱情执著的您,一个孤怀幽深的您,一个对夫人爱妻如此深情怀念的您。我曾有幸做过您短暂的邻居,同在一个楼里,时值新房装修,吴老师是带着病重的身子搞新房装修的,那时因我家先行一步,常常见她对我说装修的事,我有时顺便去看看。她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偌大的房子,她一个有病之身操持,又要去医院化疗,其身心疲惫艰难可想而知。我曾见她累极了就坐在门口花坛边喘口气,也偶听到她对您这个老头儿不负责的嗔怪,可惜的是,她把新房装修好后,仅住了三个多月就离开人世,这对您的打击如晴天霹雳。您怎能接受得了。您把对她的感情、愧疚、怀念,化成一首首诗行,献在夫人的灵前,于是也就不太注重诗的格式,或长或短,或批注题记等,自由地抒发,恰这留下了您的率性为文的那份真情。我逐字逐句逐行读这短短的约万字的东西,计算写作的时间,您在夫人去世后的不几天就起笔,直至一年时间,竟写了62首,这个爱的“海洋”是多么的深厚啊……我一边回忆吴老师的音容笑貌,一边读您的这些性情文字,我无言。您把自己的那份真情、那份深意,尽遣笔端,那是属于您的私人性的,您心中最隐秘的一角,要不,我真想选录几首,让更多的人了解,一对如此患难与共而恩爱有加的夫妻,一种平淡而热烈、平凡而伟大的爱情力量,是多么的令人难以描绘呵。但我应当遵守您的叮嘱约定。您说,这些个东西,就印了五十本,也就不给别人看了,也没有意思。因为这,您没在这本书上像通常的那样写上几个字。睹物思人,作者和被怀念者双双离去,我无言。

我知道,您对夫人的情感远远是不能用这些诗来表达的,您把夫人的骨灰埋在京城北边的九龙山,那里是您请人专门相中的一个地方,您本来不相信所谓阴阳风水之说,但您还是为了所爱的人去后的宁静,赎还您对她的辛劳而照顾不周的一份感情债。其实,在吴老师走后,您的心情沉郁许久,丧妻之痛,莫过如此,而您的心脏是万万不能承受这样负担的了。您终究没有挺过去,仅是在两年后,在这个落叶飘零的季节,追她而去,归于了平淡和泥土。

写完这些,总觉得您还在我们办公楼里,像往常一样,可以推门去造访,可以打电话去问候,可以在通往食堂的路上,与您说几句玩笑,可以看您那办公室的灯光亮到很晚,径直去您的办公室闲聊一下……然而,静寂的办公楼里,编委会为纪念您办起了灵堂,哀乐一阵阵地飘来,此刻,远在天国里的您,能听见吗?

2002年12月

病后日记

四年半前,我因病住院月余。近日,翻看当时的零星日记,往事不堪回首,又想起那浓浓的友情,那些给我无私的帮助和关爱的朋友们。情动于衷,感成于言,不禁做这病后日记,但点滴残片,流水账单,难报涌泉之恩。

1999年11月20日星期六

发病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好端端的生命,有时脆弱如蚁蝼,渺小如草芥,瞬息倏忽间,就烟消云散了。人的命,有时就是一种流动的物体,抓它很困难。于是珍惜生命,关爱自己就变得更为有理了。

没有想到有些事摊到自己头上,躲也躲不及。

今天是在中国作家协会大楼开一天的会。由作协、人文社、浙江省作协共同召开的会议,讨论两部长篇小说,上午是《茶人》三部曲,下午是《北大校长蔡元培》。利用双休日,上下午各研讨一部作品,这种“连会”不太多,外地同志来京讲效率,也是为了请人方便,偶尔为之。研讨会在时下虽遭诟病也还不少,去多了也耽误事,可有些是熟人好友,也是工作,各方面关系所需,身不由己。

同类推荐
  • 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风沙漫笔

    风沙漫笔

    徐刚作品集,内容包括:黄土高原、大地史书、黄河兰州、夕照敦煌、西行路上左公柳、古浪褶皱、八步沙之梦、再访民勤、明月有约、消失的古城、新疆古道、大漠之水、寻找艾丁湖、废墟与坎儿井等。
  • 小说艺术技巧

    小说艺术技巧

    这是一本探索小说艺术规律的专著。本书对取材、立意、语言运用、形像塑造、情节结构、环境描绘、典型细节选择以及小说创作和阅读中必然碰到的主要问题,都作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剖析。对小说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规律,中西小说的异同等,也有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
  • 倾听往事

    倾听往事

    《倾听往事》这本散文集里相当多的篇幅是专为魏晋时期文人名士而书的,收录有《父去子未归》、《凡人与圣贤的距离》、《英雄莫问出处》、《曹操与宗世林》、《亦真亦幻帝王家》,在众多的散文集里,这本书很特别,像寒夜里的点点繁星,熠熠生辉。
  • 启蒙与格物

    启蒙与格物

    近几年来,编者闲暇无事,先后浅读了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视点,选择了一些名段和警句,写下了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然后又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整理,找到所需内容,将它分为圣贤论“立志”、“成业”、“治学”、“修身”、“齐家”、“处世”、“为政”、“人生”、“养生”共九个部分,编纂成册,约达30万字,以便自己经常温习,并与亲人好友共勉。
热门推荐
  • 回忆停在那一边

    回忆停在那一边

    一场阴谋让在外留学的富家主罗唱晚晚归国,因为十年前两个阿姨的死,她很讨厌萧恺中,又因为从小一起长大的原因,她很喜欢自己的表姐以及大哥哥方峻岩。一直以来,罗唱晚都针对于萧恺中,她曾怀疑萧恺中是陷害她和柯柠的人,目的是为了夺得外公的产业。可是后来萧恺中意外对她的表白。由于方峻岩的插手,罗唱晚想方设法找萧恺中的麻烦,甚至鼓动公司的女明星找机会制造与萧恺中的绯闻,萧恺中一一化解,并且在一天天的相处中拉近了他和罗唱晚的距离。而在外公公司遭遇危机的时候,她原以为这场危机是她同母异父的妹妹周凯丽一手策划,孰料在幕后操控一切的人居然是她尊敬并且曾深爱的方峻岩。最终罗唱晚发现这场阴谋的幕后竟然就是方峻岩。
  • 雅道机要

    雅道机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狼道全集(社科精品书)

    狼道全集(社科精品书)

    狼的生存,就是在恶劣的环境中坚强地创造生存空间;狼的团体,就是在充满争斗的对手中组织强大的团队力量;狼的智慧,就是在强者之列不断竞争、超越。狼道,实际上就是今天的优秀者、成功者可贵的人道,是那些敢于向命运挑战,永不服输,安身立命者不可或缺的人道,也是我们在竞争中立于不败的人道!没有其他动物能像狼一样让人敬佩,值得学习。狼性文化,顾名思义,是一种带有野性的拼博和竞争精神。本书从多方面对狼道、人道进行诠释,既是一本个人生存的智慧之书,又是一本关于团队管理之书,更是一本企业发展应奉行的准则之书,你可以从其中找到你最需要的精神力量。
  • 华夏霸全球

    华夏霸全球

    他,一个苦命的孩子,但是,他也有自己愿望,其中一个就是脚踏长城。当面对长城时,那心情,激动,眼中充满泪花。然而,刚激动的心情被一句日语给破灭了。他觉得。长城象征这华夏荣耀,不该让倭寇踏足。发生争执,命运从此改变。。。。
  • 异常者

    异常者

    标签和类型都超难选……一个有杀人坐牢前科的女主怎么追求一个外表精英实际上是隐藏的精神病患者男主的故事,除此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怪胎精神病心理障碍各类异常的登场。
  • 节约=创造利润

    节约=创造利润

    《节约=创造利润》既是一本建设节约型企业的知识读物,又是一本教育员工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同节约创造利润的培训教材。在已进入微利时代的今天,厉行节约和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的生存之道。细微之处见精神,点滴之间见利润。为了适应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需要,《节约=创造利润》通过总结中外众多优秀企业的经验写作而成。该书篇幅不长,但内容却比较丰富,不但深入全面地分新了节约对企业创造利润的意义与作用,阐述了企业铸造节约精神、培育节约文化的重要性,而且深刻剖析了企业存在种种浪费现象的原因之所在,从中指出了通过节约创造利润的实现途径和细节要求。
  • 意外宠婚:宋少别过界

    意外宠婚:宋少别过界

    (宠文)她,一心想结婚,只想保住妈妈留给她的唯一的东西;他,被家人所逼,限他半年内必须找一个老婆。
  • 东方骑兵

    东方骑兵

    在现实中头头碰黑的现代人王迟,借助书桌前一尊兵俑唐三彩的魔力,魂游穿越到秦代,成为与他同样口吃的韩非。不料嬴政是比干转世,要杀由纣王转世的韩非,报当年挖心之仇。嬴政杀韩非,派蒙骜灭韩国,王迟游魂认父,转世成蒙武,在灭赵、楚之战中屡建奇功,还帮儿子蒙恬大破匈奴……妲己转世成赵高,欲毁大秦江山,谋害蒙恬、蒙毅致死。边关的蒙壮、蒙烈带着蒙恬幼子蒙辉耀,率蒙家军冲出关塞,决心与匈奴拼死一战,宁死疆场也不做赵高的刀下冤鬼……不料这支秦军所向披靡,竟穿过蒙古高原、中亚,来到欧洲……不知什么原因发生时空错位,这支秦军居然分别与波斯、罗马、阿拉伯帝国交战,还遇到了更古老的雅利安军队……在古老的修行胜地,蒙辉耀遇到了燃灯古佛,成了辉耀弟子,终于大彻大悟……但蒙辉耀没有返回红尘度人,独自奔向宇宙深处……唐三彩,让王迟穿越时空,了解自己前世今生,悟出人生真谛。
  • 无敌破烂王

    无敌破烂王

    小贱本名王小贝,父母对这个小贝的未来寄于着无比大的期望。可那曾想却因为小贝的年少不更,瞬间就变成了闻名乡里的小贱。小贱在遭遇”破烂王”邱波波之后,人生开始了新的转变。在黑暗的争斗中,想要存活下来,就要成为新的强者。在斗争的漩涡中,小贱停不下来。在这里没有和平解决,有的只是生存和死亡!
  • 耀斑

    耀斑

    满江红乌云蔽日,骤雨急,电闪雷鸣。忆往昔,星途漫漫,陌路蹒跚。怒率千军败顽寇,愤激耀闪毁星宿。来路远,难觅旧光阴,胸怀怅。破星空,聚波霎。陨星飞,核云暗。驾舰横天,军威震慑敌胆。旧恨新仇齐了却,百年功成鬓发苍。再回首,万里银河路,叹沧桑。本书为纯科幻小说,无伪科幻内容——金属裂纹(学着写的,但肯定不合辄,匆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