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15700000018

第18章 文事篇(1)

新时期散文三十年

界定及现状

散文创作三十年,草长莺飞,杂花生树。

谈及散文,史上多有不同的界定。经年累月,未定一尊。有人举出现代名家代表性的说法。一,“随便”说。鲁迅说,“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有破绽也不妨”;二,“寻常说话”说。周作人说,“散文以笑声代舌,一篇写在纸上的寻常说话而已”;三,“休息说”。林语堂说,“小品文即在人生途上小憩谈天”;四,“散步说”。孙犁认为,散文如同散步一样的随意轻松。当然,还可以举出更多。

我以为:她是一种较为快捷而自由地表达思想,袒露情怀,抒写人生的文字,是一种能够及时地追踪和捕捉社会世相,描绘人情风貌的文学。她有如新闻特写的轻快,却又比新闻特写凝重机趣。有如杂文随笔的理性,却又比杂文随笔灵动。有如报告文学的率真切实,却又较之沉雄而雅致。她在谋篇布局上,可以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手法。总之,她是一种集情理、智识、机趣,以至情致之大成的集合式文体,是一种显见识,重人文,有智慧,既典雅又灵动的文体。

回顾新时期以来散文创作三十年,大致可以说,她是一种长寿的文体。几经发展,几次变化,但其走势平稳。时下她的发展趋势体现为:与时代同行,与生活同道,与文学同步。

也可以说,当前散文的影响或成绩,在各类文学体裁的排行中,虽不是靠前面,但不是排末位的。

这是因为,从读者看和市场看,每年的杂志报章,甚至在图书订货会上,散文仍然占据重要位置。据统计,每年有三四家的散文年选,其发行量也很可观。

这种标志,还可以量化为:一,大批有影响的作家,特别是散文的高手们的创作不衰,并有许多优秀的作品问世;二,散文作品的质量均衡,保持相当的水准。具体表现为,真切的社会内容和现实精神,对于社会情绪的直接表达,深厚的人文情怀,扎实的思想内涵,特别是一些回忆性的文字,写亲情、真情,以真实打动人。一些作品有鲜明而特殊的个性,打上鲜明而独特的个人印记。再是,艺术形式上的多样追求。艺术创新上,也时有变化。三,客观上的社会推助。其中有出版社、报章杂志版面所需,一时间,散文创作求大于供。再有一些散文笔会的举办、联谊。还有,当下生活的变化,快捷的阅读,文化消费时代的精致化、快餐化,科技的物质的生活的单纯化、简捷化,以至粗俗化,精神的安抚成为现代人、都市人的一种常态和必须。

无论如何,一个时代的阅读,少不了散文,也离不了散文。物质生活需要有精神性追求,这些大多是要在阅读中获取,而散文的直面心灵、自由不拘的精神表达,可以与心灵交互,与情感对接,可以成为舒缓情绪,抚慰心灵的润滑剂。这也是散文走俏的缘由。

八十年代:井喷期

散文的井喷期为新时期之初,上世纪八十年代上中期。

这一时期,改革开放之初,思想解放,文化开禁,人们对于历史和社会,有着前所未有的关注,有着热情的参与意识、强烈的诉求和评析的欲望。这一时期,文艺家情绪高扬,论者蜂起,言者驳杂。精神的诉说,情感的表达,一吐为快,激昂而高亢。在小说,重新焕发生机,所谓“重放的鲜花”;在诗歌,有“小草”言志,悲时代人民之痛;而杂文,高擎思想之火炬,天马行空,我手写我心;而散文,也与小说、诗歌等艺术样式一道,承担文化之责,担当时代人文精神重任。文学之河,汤汤泱泱;文学之涛,风生水起。

一时间,散文名篇多产,如山阴道上,目不睱接。有怀念体、悼亡书,以及感怀寄情的,层出不穷。这一时期,可以巴金老人的名著《随感录》和《真话集》名之。其特点是:深入的历史回忆和真切的说理论辩,浓郁的政治心结下,精神的、情感的、心理的诉求,成为一时之盛。作家的名头上,数代同堂,老当益壮,“五四”以来的老作家们的以强劲的声响复出,如冰心、巴金等人,黄钟大吕,掷地有声。

到八十年代中后期,思想解放大旗高举,社会激昂,文化激荡。西方古典重新译介,现代主义文化的大量介绍,散文的思辨性加强,现代视角,人文情怀,寻根意识,展望与回视,于是,在两个方面散文尤其突出。一,回顾中华文明传统。二,译介域外的大家之作。思想随笔,生活哲理性的作品多起来。市面上的重新翻译的如蒙田、培根等古典作家的作品,以及尼采、卡尔维诺、萨特等等现代作家的代表作,外国古典主义的、西方现代派艺术,都成为中国散文的营养基。

还有,随着生活急遽变化,改革的日益深入,敏感的文艺家们,以多种笔墨抒发感受。散文吸引了众多文化名人,成就了众多的散文高手,造就了散文的兴盛。按行业和学业分,有小说家的散文、学者的散文等。而诗人和小说家最为活跃,蔚为大观。这是一个新生而庞大的创作群体,其创作力旺盛,逞一时之强势。这样的作品曾有多家出版社的多种选本和多套丛书面世。

小说家在散文中的影响,与其小说的声誉同步。数代同堂,竞相登场。可以举出许多,比如汪曾祺、李国文、王蒙、蒋子龙、张洁、从维熙等等。五十年代出道的老作家,几乎在这时都有佳作问世。年轻一点的,有贾平凹、梁晓声、韩少功、史铁生、张承志、朱苏进、王安忆、肖复兴、陈建功、张炜、张抗抗、铁凝、迟子建、池莉等人(这些名单仅是挂一漏万)。而更老一辈的如冰心、巴金、孙犁等,成为这个群体中的领衔者。小说家散文创作势头旺盛,年轻的小说家们,几乎在八十年代完成了他们小说家名分的同时,也在散文创作中风光文坛。本来文学诸多门类是不分家的,现代史上的文学家们都是多面手,小说戏剧散文以及诗歌他们无不在行,无不颇有心得。而在当代,文学家们以这种样式完成了对现代文学大家们的承接。

诗人不甘示弱。其代表北有周涛,以其对西部文化的深入开掘,特别是西域游牧民族历史的抒写,拓展了散文题材的领域,打造了西部散文的雄奇。南有舒婷对现代生活的细致书写,让诗人的散文别具韵致。还有众多的诗人,像后来雷抒雁、于坚、熊召政、筱敏、叶延滨等人。

还有,书画家们如范曾、吴冠中、黄永玉,以及学人如金克木、张中行、季羡林等也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

这期间,港台的散文大家顺势强力北上。计有余光中、柏杨、董桥、林清玄、龙应台、王鼎钧,以及多位港台女性作家的散文面世。文化背景相同,对现实极富生活化而又真切的描写,港台风一经吹来,受到青睐。特别是林清玄,他在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之交的散文,得一时风光。他的多本清新而雅致的散文集,对禅宗佛性的描绘,从生活出发,从心灵去感触,让高头教化式的禅宗思想与教义文化,以全新视角展示。

这一时期,散文英姿勃发,文体风格也多样。有几点不可忽视:一,散文的思想力量,如火喷涌,散文的情感张力,如秋天的果实饱满。这一时期的散文作家的影响,多是兼具多种创作路数的业余散文家,如学者类,小说家类,诗人类。二,少有专题性的散文。后来专题性的长篇散文出现是这之后。三,散文仅是在记叙事件、思考回忆,以及阅读感受中获取题材,而行走类的游记散文的兴盛,也是这之后的事。四,在散文理论上,对过去几大模式进行梳理。既有对所谓歌颂式的好人好事类的模式的摒弃,亦有对虚构情感类的辨析,小说笔法类的假情式的纠偏。

总之,八十年代中后期,九十年代初期的散文成绩是:传统的散文得以发展,逐渐为文学家族中的重要一支;散文家的身份并不恒定,除一些在“文革”前就颇有成就的作家,如秦牧、刘白羽、碧野等人外,好像没有太多的专事散文的作家;另,作家群体更趋多元,最重要的是,小说家在散文中的地位和影响,与其小说的成就几是同步,共见光彩,形成了新的散文家群;还有,对于散文模式化的反思,对重新认识过往散文热闹的历史,也对散文真实表达情感,描写生活的创作,产生不小的影响。

九十年代:多样化的发展期

进入九十年代,散文一路前行,仍唱着执拗的歌。

这时期,虽有过行进中的踟踌、寻觅中的期待,但总体上,散文多元发展,渐成大势。九十年代社会发展中,城市化的进程、都市文化的日益强势,以及人们在年代之交的思想追寻、精神求索,思想文化的风生水起,这时候,散文创作也冷静地面对。文化的多样选择和多元文化的形成,既有快餐文化,也有大众文化,同时,也有精致的小众文化。多元的文化气氛,成就了多种的散文态势。这就有了风靡一时的小女人散文、哲理小散文以及大文化散文。

商品经济大手,无远弗届,对文学的影响,首先来自读者口味的变化。城市化的进程,都市文化弥漫,都市报纸兴起,散文成为都市文化的先行者。报纸专栏化的推动,一些女性专栏集体亮相在都市报、晚报上。这类作者敏锐地书写日益发生的城市生活,尤其是都市人的情感变化。以小见大,亲身经历。身边琐细,女性视角,就有了“小女人散文”。何时开始这一称呼,有说是广东作家的一本名为《夕阳下的小女人》之后被叫响的。所谓的小女人散文,是从细微的角度描摹都市人的情感,见出现代化物质进程的端倪。关注心灵情感,阐发私人化的生活哲理,有小品文式的精粹,情感缱绻,叙述绵密,语言软细,给人以清新之气、烟火之味。生活场景多是细密片断的,也多是报刊专栏的形式。

再有,一些思想杂谈、生活札记类的文字,丰富了散文的创作,有如警句式语录体式的感悟文字,多是文化人的轻吟浅唱式的,清新自然,而不无哲理之思,主要集中在一些文摘类的刊物上。这些适应了一种城市人的情感需求,构成了九十年代中后期散文的半壁河山。

因了商品文化的浸染,文学在九十年代曾苦苦支撑,有所谓的边缘化的说法。这个时期,人文精神的讨论打开了作家们的思路,提升了文学的气韵。人文精神烛照,就有了散文的文化内涵和文明因子。在九十年代中后期,散文成为读者热心的文体。散文作家们从传统文明中,认知现实的精神脉向,或者,优游于山川形胜中,反思现代人生的生存状态。一些文化大家们涉足其间,行走类的田野考察式散文,翩然问世。这时,也有了文化散文的旗号,有了大散文概念的提出。

文化散文的说法,不尽统一,也不尽确实。但,无论如何界定,它是那一时期重要的文学事件。其代表是余秋雨,他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均为此类。这类作品多是寻访一些历史和关注地域文化,以现场的考察,描述历史与现实的文化传承,感叹历史兴亡和世事沧桑。有的像是田野笔记。一时间,文化散文大旗下,聚集了多位散文家。如周涛、王充闾、李存葆,以后有贾平凹的商州笔记、朱增泉战争史笔记、素素的大东北采风等。这类作品也有明晰的专题性、主题性的。比如,之前的王中才的《黑色旅程——人和自然谜语》写骑车考察黑龙江大地的文化风情的,也有九十年代初,周涛、李延国、陶泰忠等几位军旅作家考察抒写长城历史的,以及马丽华的写西藏生活的,都是专题性的考察文字。只不过,他们没有后来余秋雨的执著而选题广阔。

形式上看,这类作品多是有现场调查,或者一个与历史人物或事件相关的由头开掘,描绘深厚的人文感受和事件面貌。如果以主客体来划分,借助客体的亲历实证,表达主体的精神感受。多是追问式、思辨性的,有文献的引证,也有理性的阐发。篇幅也长,洋洋数千言甚至逾万数万言,有人说这类散文体现出散文学术化的趋向。

同时,九十年代有“大散文”概念提出,相对于小情调的散文,是一个反动。传统久了,成为负担,也是新变的动力。在西安创办的《美文》杂志问世,提出了散文“美文”的“大散文”的概念。主编贾平凹在创刊号说,“我们确实是不满意目前的散文状态,那种流行的,几乎渗透到人的显意识和潜意识中的对于散文的概念,范围是越来越小了,涵义是越来越苍白了……我们杂志挤进来,企图在于一种鼓与呼的声音,鼓呼大散文的概念,鼓呼扫除浮艳之风,鼓呼弃除陈言旧套,鼓呼散文的现实感,史诗感、真实感……”

大散文也好,文化散文或者美文也罢,其实,仅是一种形式的表述,或许是对一些篇幅较长、论述宏大的散文的一种概括,或者是对地域文化、历史描述的散文文字的一种表述。无论准确与否,也无论业内认识是否一致,但它无疑是对热闹的都市散文、小女人散文的一种补充。也可以看出,在九十年代的市场经济发展迅猛之时,在经过都市文化的热闹之后,散文家们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开掘人文内涵,着意于历史精神的思考,就有了这既流行也诟病的散文风景。

其实,在风格形式上,仍然是过去散文的路数,只是,有所侧重和偏倚。其间,游记文字渐为兴盛。日益提高的大众生活质量,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迹近凡人平常事,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生活方式成为现代人的现实,于是,也成全了这类文字。因了这类史实考察和学术的浸润,所谓大散文或者文化散文,写游历,记亲历者唱了主角。

新世纪的求新求变

到了上世纪晚期,散文新变渐次发生。大散文一路走来,有人响应,有人不买账。不论如何,大散文也好,文化散文也罢,此时,不是式微也稍嫌冷清。但其间也有新变。这就是世纪末,知性散文兴盛和一些直面现实的原生态作品高产。客观地说,散文的总体质量没有下滑,作者可分为两类:一是往外走的亲历亲见派,一是向内看的内心体验派。

同类推荐
  • 赵瑜散文

    赵瑜散文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赵瑜散文的首次集结。赵瑜向以纪实文学力作震荡文坛。其实,他的散文同样深厚、独特而有趣。面对时下散文的疲软与苍白,赵瑜的叙述有现代气象,有北国古风,因事而作,有感而发,是将泥土夯实之后烧制而成的一块块沉砖。我们能体味到作家心灵的率性和真诚。
  • 骗局

    骗局

    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
  • 文学与人生

    文学与人生

    该书以“中外世界文学名著赏析”为副题,涵盖《红楼梦》《匹克梅梁》《西游记》《哈姆雷特》《悲惨世界》《三国演义》《老人与海》和《水浒传》等中外名著。作者在导言部分便开宗明义,对文学与文学的功能做了界定,阐明了人和人生、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 为祖国而歌

    为祖国而歌

    望着渐渐高上去高上去了的长空而静肃着的事是有过的,望着漠漠长空里孤飞的鸟而静肃着的事也是有过的,但从没有独立山头向遥空虚抱的雄伟之感。所以,一切英雄梦在这里当然寻不着足迹。这里有古老的街灯,街之上有浑浑的长天在漫漫地四垂……春天来了么?真地来了么?然而唧唧的呢?息息的呢?
  • 最风流 醉唐诗

    最风流 醉唐诗

    《最风流 醉唐诗》内容简介:斟一壶美酒,饮完唐诗,醉倒在唐诗里就是一种幸福。万古江山一壶酒,千年岁月现行诗,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十余位资深教授倾心审读。
热门推荐
  • 废柴嫡女之纨绔女医

    废柴嫡女之纨绔女医

    现代金牌特工一朝穿越,成为了古代被人人欺负,懦弱无能的废柴嫡女慕容家的大小姐,太子看不上,王爷,啊呸。进入原主身体的她,成为全京城第一鬼医。“谁若欺我慕容雪琳,定当让他(她)生不如死”。
  • 浴血战苍穹

    浴血战苍穹

    他是人类与火灵之子,却被送入了封印之地!他七年征战,换来的却是红颜已逝!为了挚爱之人,为了那未知的父母,为了不甘的命运,他踏上了征途,走上了成神之路!-----------------------------------------新人一个,新书一本,绝对热血,绝对好看,求收藏,求推荐。
  • 列宁的故事

    列宁的故事

    列宁领导人民建立了苏维埃俄国,开创了人类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尽管这个政权最后沦为尘土,但那个曾经的赫赫大国毕竟在青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穿过各种扑朔迷离的云烟,抛开各种或抬高或敌视的偏见,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去感受那个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呼吸,领略他的思想,学习他的美德,从而使我们的思想得到升华、境界得到提升。
  • 璀璨之阳,四季之歌

    璀璨之阳,四季之歌

    一次好心的救人行动,引发了一件又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迷雾在揭开,真相在逼近,欢笑与泪水的交织,看四个风格迥异,勇敢向上的少女,如何走向自己的梦想,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 记取明媚时光

    记取明媚时光

    作者以雅致艳丽的文字讲述了51位明星的故事。从谢贤、狄龙、汪明荃到范冰冰、大S、小S,从上世纪60年代到新世纪,几十年的娱乐圈的人生沉浮跃然纸上。他们的爱与痛、喜与悲、繁华与苍凉,浸透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
  • 巧慕苑

    巧慕苑

    一家奶茶店,可爱的服务生,神秘兮兮的店主,和行为乖张的客人。妖精?兔子?什么跟什么?姐姐我是树妖好不好?阿呸!是树仙!砸桌子的都给我补好,想进墓园不给好吃的你在做梦!你哭可以,自杀可以,不要死在我们店里,阿林阿紫给我把她丢出去!哦?她让你进来的?那你可以出去了。进墓园的话,先把心借我玩两天可好。双生花?下次在说这三个字,断掉就可不只是你的手了。
  • 花开,陌陌向阳

    花开,陌陌向阳

    追逐和逃跑的游戏终究太累,总有人要来结束,执手一生或者散落天涯。安静的面对晨辉,坐着慢慢等风暖,草薰,花开,阳光再倾城。攀岩、徒步旅行,不断学习、坚持梦想,寻找灵魂的皈依之所。那里陌陌向阳。
  • 情定青梅和竹马:王爷太护短

    情定青梅和竹马:王爷太护短

    正所谓:占山为王,养虎为猖,秉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狠狠咬回去的左璃小女娃,偏偏总是有意无意的踩到别人的小尾巴,之后在光明正大的一脸若无其事的反咬一口,且一脸无辜的说:“奴家这么善良纯洁可爱的孩纸怎么可能会干这种丧尽天良的事呢?!”但是,偏偏遇上同样表面纯洁无害,实际上是披着羊皮的狼的毒蛇酷王爷。“左璃小盆友,我们来打赌,如果我赢了你就嫁给我,如果我输了,我就娶你好不好?”左璃愣了一秒:“拜托,这有什么差别啊喂!!”
  • 千年的执念

    千年的执念

    终于懂了,爱的执念,是永恒的。千年九尾狐苏梦滢得知人间的繁华,美好,就决定去人间。因在人间没有钱又实在太饿就溜进人间的皇宫偷了晋王段奕轩的糕点……被同样贪玩的段奕轩抓到……一段孽缘就此开始……两人在接触下喜欢上了对方,她被封为晋王的“侧妃”从此进入皇宫生活。因段奕轩对苏梦滢疼爱有加引来段奕轩原配妻子“晋王妃”清硕颖的嫉妒,又在一次偶然的宴席上,段奕轩的哥哥段宏斌喜欢上了苏梦滢,清硕颖又可以借题发挥……不久,又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段奕轩竟然成了皇位的继承人,他的哥哥们都非常嫉恨,发起了战争……在苏梦滢的帮助下,段奕轩顺利登上了皇位,将苏梦滢封为皇后……清硕颖不甘心,一念之下竟然成了魔
  • 仙路证长生

    仙路证长生

    漫漫仙路,道阻难行;广袤五域,宗门林立;万千修士,皆求长生。外族入侵,内乱迭起......看一个俗世中从小怀揣神仙梦的少年,如何在这乱象迭起的纪元,一步一步,浴血而行,终证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