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17700000011

第11章 金珠玛米菩萨兵(1)

筑路的金珠玛米

天还没亮,响亮的军号声响彻整个樟木,此起彼伏的“一、二、三、四……”战士威武雄壮的口号声扑面而来。阿妈啦早已闻惯军号声,百听不厌。每当她听到这熟悉的号声,心里就感到无名的踏实亲切!只要响起这声音,她就什么都不怕了。因为樟木自从有了这声音,她就有了美好的人生,有了一切。

这军号声来自山下离她家不远处的军营,这号声也常常勾起阿妈啦的幸福回忆,使阿妈啦心中涌起阵阵暖流,心情激荡。嘴里不停地念叨呢喃道:“金珠玛米,金珠玛米……”

阿妈啦在心里永远牢记着党的恩情,金珠玛米的好,一生一世都不会忘记。是打着红旗的金珠玛米改变了她的生活,是金珠玛米给他们修通了路。

岁月悠悠。一位年过百岁、和蔼可亲的阿妈啦与驻樟木镇的官兵们,共同演绎了一个长达半个世纪的军爱民、民拥军的动人故事,她的生命与解放军紧紧融合在了一起。正如她常说:“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金珠玛米是夏尔巴人的活菩萨。”

我进入樟木镇中心的烈士陵园,高耸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纪念牌”立刻展现在眼前,碑顶雕琢着藏汉兄弟高举铁钎挖路的雕像,碑底座的南北两方都刻着筑路解放军修路的场景,碑后的墙壁上则以英雄解放军与当地人民共同修建公路的大场面为浮雕,让人感觉威武壮观,敬畏不已。

烈士陵园于1965年在樟木建成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军张国华军长专门为纪念碑题写碑文:

烈士公墓,庄严雄伟,誉满中尼边境,屹立友谊桥畔。中华儿女,英姿飒爽,修筑中尼公路,立功祖国边疆。一九六二年冬,国内线段兴工。全体员工,奋发图强,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依靠共产党英明领导,露宿风餐,克服重重困难,披星戴月,劳动热情高涨,万众一心,劈开世界高山,群策群力,斩断激流险江,轻渡索桥,灵活机智,飞攀软梯,英勇顽强,藏汉人民奔走欢唱,踊跃支援修路,热情建设家乡。辛勤三载,筑路千里。万古险阻变通途,传统友谊增异卉。舍己为公,一心向党,烈士捐躯,山河气壮,精神永垂不朽,品质闪耀光芒。青山永驻,绿水长流,烈士英名,百世流芳。

中尼公路工程指挥部

一九六五年五月一日

陵园的西北方整齐地立着筑路英雄的坟墓,里面是一排排修筑中尼公路而长眠于此的烈士。

走近坟墓瞻仰时,我耳边又响起了阿妈啦的话:她曾与一位姓谢的解放军战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因她不知道他的姓名,只亲切地称他为“小谢叔叔”。这称呼现在听起来也有些不太好理解,不妨这样去理解就合乎情理了:当时在西藏,藏族群众对汉族人以“叔叔”称呼,以表尊重,就热情地喊作解放军叔叔。而小谢比阿妈啦小,所以呀,阿妈啦就这样称呼他了。

阿妈啦的身影也时不时地出现在烈士陵园,给这位解放军送吃的,献上自己用野花编织的花圈,多少年了,一样风雨无阻。

她只知道那名解放军姓谢,具体名字却不清楚,我也想弄明白,就来烈士陵园核实,果不其然,从第三排找到了小谢叔叔的坟墓。

此人原来叫谢启风,原籍为湖北省南宜章,服役于六八四二部队。

敬仰着“小谢叔叔”的墓碑,仿佛又把大家带回到了藏汉人民共筑中尼公路的热火朝天之场面。

春雷一声震天响,来了救星共产党。金珠玛米把红旗插上了喜马拉雅山脉。樟木解放后,工作队来了,解放军指战员修通了一条土路。民主改革那会儿,她每天都被身边发生的一切感动着。

是共产党给她报了仇雪了恨,这是她自己永远没有力量来办到的。

于是下定决心,从此跟着共产党,和许许多多相同命运的人,一块生活,一块战斗。她认准了这条活命的道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宣告成立。在塔尔寺坐床不久的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就于10月1日致电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司令员:“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凡有血气,同声鼓舞。今后人民之康乐可期,国家之复兴有望。西藏解放,指日可待。恳请速发义师,解放西藏,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巩固国防。”

1950年,和平解放为西藏漫长的历史进程打开了一扇亘古未有的大门,长期在黑暗、苦痛之中挣扎的百万农奴,带着激动和惊喜,冲进了光明、自由、欢乐的崭新天地。昔日的农奴们脸上笑逐颜开。

1月2日,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决定:从滇、川、新、青四个方向进军,和平解放西藏。

8月1日,新疆骑兵师先遣连从于田县普鲁村出发,率先开始向西藏进军,9月中旬进抵阿里改则县的扎麻芒布。

10月6日起,第十八军以大约5个团的兵力,按预定计划,强行渡过湍急的金沙江,迅速从南、北两面包围昌都藏军。19日,解放军和平进入昌都城,受到昌都僧人和城内居民的欢迎。21日,已同解放军取得联系的阿沛?阿旺晋美命令藏军第三、八、十代本(相当于团)2700多人停止抵抗,放下武器,昌都地区获得解放。

1951年5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协议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由双方代表正式签字。25日,毛泽东以中央军委主席的名义,发布了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前后藏的训令。10月26日,张国华、谭冠三率十八军部分主力进驻拉萨,举行了入城式。12月1日,范明率领的十八军独立支队抵达拉萨,与十八军主力会师。

此后,十八军又派出部队于次年1月和7月进驻山南隆子宗及亚东等边防要地。为执行《十七条协议》,进藏部队十八军五十二师一五四团在团长郄晋武、政委杨军率领下,从拉萨经曲水、浪卡子于1951年11月13日进入江孜,15日,该部一五四团一营在副团长顾草萍率领下,进驻日喀则,至此日喀则和平解放。

广大西藏农奴翻身当了主人,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农牧区出现了生产发展、生活改善、人民安居乐业的喜人景象,正像下面民歌所唱。

从前穷人也唱歌,尽唱苦歌没甜歌。

唱着唱着心里痛,歌声中断泪珠落。

如今来了共产党,翻身农奴唱甜歌。

一唱有了房和地,二唱有了牛马骡,

三唱有了粮和面,四唱有了碗和锅,

五唱有了新衣裳,六唱有了新被褥,

七唱废除高利贷,八唱不再受奴役,

九唱不支差乌拉,十唱当家做主多快活。

唱了一歌又一歌,翻身农奴歌儿多,

谢过恩人毛主席,再唱改革胜利歌。

1959年3月10日,达赖逃亡印度,旧西藏噶厦政府的黑暗与腐朽统治土崩瓦解,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西藏正呼之欲出。那是西藏民主改革前夕,帮村的头人听说共产党金珠玛米要来樟木,到处都传“红汉人”来了杀人不眨眼,抢东西,要杀人,斗地主,分奴隶主的田地,没收财产,要共产共妻。种种说法在樟木一带传得沸沸扬扬。一时间流言四起。头人按捺不住了,如坐针毡,显得惊慌失措!消息一旦传开,整个帮村乱成了一锅粥。先是头人之子悄声溜出去,跑到印度。时间没过一个月,又无声无息地跑回来,席卷家中能拿走的财产,连牲畜都赶上就往尼泊尔跑。

大牲畜赶不动不好赶,到了中尼边境的桥前,先杀死携带上肉再过桥逃向尼泊尔。接着头人的家人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并不怀好意地四处谣传“红汉人”将会给樟木带来巨大的灾难,谣言欺骗了不少穷苦百姓。

浮萍无根,漂泊的结果是一事无成。次仁曲珍就不相信这些谣言,她没有走,并说道:“离开羊群的羊不会活下去,离开国家的人不会有永久的幸福。”

一个从未听说过的新词进入次仁曲珍和乡亲们的耳朵中,那就是“解放”。什么意思知道吗?问及阿妈啦,她回答:“当时人们都不明白,但能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天要变了,奴隶们要当家做主了,离好日子不远了。到了后来,‘解放’这个词的含义珠峰才明确,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跟着毛主席,所有的东西都会变成金子的,包括人和动物。”也许,大家都不明白毛主席和金子在这儿是如何连在一起的,但当你真正了解了生活在苦难中的樟木人,就会知晓他们对解放的理解。紧跟其后,毛主席派来的金珠玛米来到了帮村,赶跑了村里的头人,要为劳苦大众开山修路。那一刻起,阿妈啦的心里亮堂起来,她感觉到,金珠玛米就是农奴们救苦救难的菩萨兵,苦日子就要熬到头了。特别是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在阿妈啦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1961年初,高举军旗身穿绿军衣的部队开进了樟木,安营扎寨,要修公路。当地的乡亲们并不领情,不仅无动于衷,还有些着急心慌。在他们看来,无非又要来指派徭役罢了,不知这队人马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恶果?更不明白他们为啥要长期驻扎,而且丝毫没有要撤走之意。一段时间后,让大家无法想象的是,这支军队并没有要他们支差。相反,当他们看到乡亲们干活辛苦时,都会微笑着过来挽起袖子出把力,帮上一把。看到负重的人,他们也会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路,上前帮忙护送,从不计较回报。你要是给予东西报答,他们会露出不高兴的神色,讲出一大箩筐道理,善意地推辞。习惯于皮鞭下干活的乡亲们,哪里感受过这般融融的人间温情?

接下来,解放军开山的炮声,在樟木沟一炮接一炮地炸响。没有多久,一条路隐隐约约地展现在大伙儿的面前。此时大家才突然明白,这支部队不是为欺压人而来,是毛主席派来的金珠玛米,专门来为大家修路的。

聂拉木到樟木40公里的路,强行在悬崖峭壁上开凿而成,险峻程度在世界筑路史上也屈指可数。公路的附属工程——樟木镇革命烈士公墓,也于1965年完工。

1962年12月冬,中尼公路国内段开工,属318国道,从广州到达来玛桥(友谊桥),全长5000多公里。到1963年3月,中尼公路定日—聂拉木段通车。同年12月,聂拉木—樟木达来玛桥通车。

到了1964年4月,中尼公路聂拉木段,即充堆至达来玛桥通车。

解放军给樟木的穷苦大众修路,阿妈啦一听这话就来劲,还显得有些激动,甚至站起身子手舞足蹈地比画起来。在修路的工地上,红旗飘飘,解放军个个腰里系上绳子,悬吊在悬崖峭壁之上,两人一组,一人手握大铁锤,一人转动铁钎,悬空着身子打炮眼,开山劈石,随着一阵接一阵的轰鸣声,山体被炸开。山岩崩塌了,路在一米一米地往前延伸。正如阿妈啦所言,金珠玛米是天兵天将,要不然谁敢在那么高的悬崖上开山筑路呀?我们帮村中的男人们,虽然一年四季都在悬崖上行走干活,但没有一人像金珠玛米那样悬凿洞挖石头干活的。当问到金珠玛米对待百姓怎么样时,她回答说:“我无法形容他们的好,只能说特别好,他们讲的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租用了居民的土地都按当时的价钱付租金,一分一厘都不少,只有多的份儿。借了群众的东西归回不说还付报酬,稍有损坏还要加倍赔偿……”

记得有一次,解放军要到村子里雇佣几人干活,起初谁都不愿意去,谁也不敢去。大家心里明镜似的,这在旧社会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白干!带着试试看的态度去了几个年轻力壮的汉子,几天活路下来才明白,解放军在工地上给予特殊照顾,还特别关爱他们,挑的是最轻的活路,干的也是轻体力活,完工后还给他们发了盐巴当工钱。当时,盐巴非常紧俏,把它当金子一样看待的呀!解放军慷慨地给了他们,几人千恩万谢,人家解放军和蔼可亲地把他们送出帐篷,客气地说道:“感谢乡亲们的帮忙。你们如需要我们帮助,请不要客气!”那几个汉子哪受过这等待遇,干了活路得到几倍的报酬,更重要的是解放军待人平等,真心感受了一回平等做人的尊严。一下子,让那几个汉子流下了热泪。他们心里暗暗思量,这金珠玛米可真是菩萨兵,比起噶厦政府的支差,有本质上的区别。噶厦支差从不付报酬,大家还得在皮鞭下干活,最让人痛恨的是,噶厦政府视背夫的生命如草芥,生死根本不过问。在解放军的领导下干活,有了为自己做事当家做主人与别人关怀的感觉。休息的间隙里,解放军同志还会主动跟你拉家常,嘘寒问暖,送上好吃的食物。以前从未享受过,连想都不敢想,跟噶厦政府的官差相比,那真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这解放军真是一支很好的军队……聂拉木县志中写道,1965年5月,中尼公路拉萨至樟木段通车。

修筑中尼公路的部队开始大量后撤,同年8月,工程兵某部全部离开聂拉木。6月3日,中尼公路(318线)国内段定日至樟木友谊桥全部竣工交付使用。

在一篇关于阿妈啦的《北京的金山,心中的红旗》报道中这样写道,老人有一个很独特的关于生活变化起点的记忆,那既是与时间有关的纪年方式,又好像是标志命运新起点的里程碑,这就是公路修通。她对公路修通的年份的记忆如此铭心刻骨,而在表达个人经历的事件中常常以公路修通为基点,这是让常人难以理解的纪年方式,当你走进她经历的历史情境中就会恍然大悟这一表述方式隐含的深意。问,老人家您什么时候开始挂国旗的?

迟疑地答,公路修通的那年。问:“老人家,您什么时候加入共产党的?”迟疑地答:“公路修通后的第9个年头我当了帮村生产二队队长,公路修通的第11个年头。解放军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新西藏让人们都过上了好日子。”

西藏和平解放后,阿妈啦分到了土地和牲畜,还得到了一面五星红旗,阿妈啦第一次近距离端详和抚摸五星红旗。阿妈啦突然明白了,农奴要围着共产党才会有幸福的生活。她从此认定,五星红旗一定能给自己带来幸福。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国庆节那天,曾经的农奴变换了身份,翻身农奴得解放,从此享有了自主管理自己事务的权利。

这一天,政府给每家每户发了一面五星红旗,阿妈啦和大家自发地在自己的窝棚前挂起了这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当年,樟木沟群众欢庆当家做主的热烈场面,阿妈啦至今都忘不了。樟木沟的村民都有一个习惯,逢年过节都要挂上五星红旗,表示对社会主义祖国的认同。这习惯起源于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流传至今,祖国的强大被赋予新的意义。阿妈啦和其他居民有所区别的是,她对祖国表达感情的方式更直接更热烈。随着日子的红火,她对党和国家的热爱愈发强烈,挂国旗的举动愈发真诚与执著。

同类推荐
  • 寸草痴心

    寸草痴心

    我很清楚,其实自己谈不上写作,只是出于对文学的一种爱好,善于读书,又勤于记录,把自己心里想说的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不同的人,不同的际遇,都会秉持不同的视角,作为我实践中的感悟和体会,记录了我的心路历程。也许很不完善,也许还缺乏更深入的思考,但至少是我真实、坦荡与光明的记述。
  • 生命中被辜负的时光

    生命中被辜负的时光

    本书收录了阿兰重要的随笔短篇,从不同角度阐释如何拥抱我们想要的幸福。人生的烦恼,杂乱的事情,繁芜的情绪……是什么,让我们辜负了那些岁月?你可以喝杯茶,细细品味。
  • 世界上最优美的励志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励志美文

    《世界上最优美的励志美文》由鸿儒文轩主编,本书作家们以特有的直觉表达了我们在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实情感,他们将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使作品形成了独有的魅力,激发出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 《世界上最优美的励志美文》根据相应内容进行归类排列,形式新颖,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和启迪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此去江南,易老

    此去江南,易老

    描述江南若止于小桥流水人家,或者粉墙黛瓦,便犹如囫囵吞枣,她的美是要细细体味的。手捧一盏茶,坐于流水桥畔,时光便开始流转起来,哪怕是在阴冷的冬天,那味道也妙不可言。如果嘴再勤奋一些,那些吃食流转在口舌之中,配上江南人家自酿的酒水,听着地道江南人家讲述他们的珍贵记忆,这才算是正经的江南味道。作者冬令时节首入江南,走遍周庄、千灯、锦溪、西津渡等江南知名古镇,一醉几十日,后又在春令时节回归这些古镇,沉浸在野菜美食之中。本书藏在文字里的,是妙不可言的亲身体验,还有时光流逝里的回忆,表述出来的,是原汁原味只存于古镇巷尾人家里的趣味生活。
  • 舍我其谁:胡适(第二部)

    舍我其谁:胡适(第二部)

    1917—1927年是青年胡适名满天下、如日中天的巅峰十年。他引爆五四新文化运动,引领公众舆论,参与思想、政治论争,争夺文化霸权,时刻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短短十年,青年胡适一跃成为“20世纪中国第一公共知识分子”、“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本书大量征引第一手材料,跳出胡适研究窠臼,纠正周策纵、唐德刚、林毓生、周质平、罗志田等名家旧说,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多面胡适”
热门推荐
  • 启梦人

    启梦人

    当梦境中光怪陆离的事情变成了现实是生存还是死亡当一个个梦境不再是休息与放松的港湾而成为死神的催命符时,你该怎么办?你所有梦到过的都在这里夜晚已经降临拿起武器捍卫自己在梦中脆弱的生命
  • 绝品修仙

    绝品修仙

    修仙难,难如上青天……仙路茫茫,天道苍苍,一个资质平庸的家伙在一次无意中灵魂奇异般的穿越到现代,在这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他好事连连,奇遇不断,创下不朽的传说……问道求仙不是梦,一朝修炼踏巅峰。
  • 都市灵探

    都市灵探

    夺命怨魂,宣泄心中怨念,血腥的离奇案件,频繁发生。意外获得不死之身的钟天胧与失忆的女鬼小綾,一人一鬼成为搭档,接受各种灵异事件的委托,自称灵探,行走于人间、地府和妖界,原先平淡的生活被彻底颠覆。诡异的黑色公交车,早已废弃的大厦,回荡着低沉的咆哮。幽森的无人小镇,萦绕着绿色怪雾,年轻旅游者误入小镇后,离奇失踪,幕后黑手究竟是谁?少年误闯凶险血阵,遭遇邪灵追杀,最终是逃出生天?或是沦为邪灵们奉献血阵的祭品?森然白骷,怨念不散,化作人形,蹒跚徘徊,其意在何处?【本人告知:非僵尸复活,更不是侦探类的悬疑小说】
  • 蛮王神座

    蛮王神座

    尊严被无情践踏,当拥有力量的那一刻,尊严被挽回。默默无名小卒‘蛮二’,在拥有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优先条件后,他所需要的依旧是尊重。用最蛮横的力量,守护自己尊严,守护自己心中所爱。站在巅峰,他开启新的世界,成为一代蛮王,居于神魔之上。
  • 妖精世界

    妖精世界

    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人类早已泯灭,走兽飞禽,花鸟鱼虫修炼成精怪,窃取大道,统治天地。这是妖精的世界,在寺庙中偷酒喝的小乞丐穿越而来,熊猫人降临!
  • 神剑续缘

    神剑续缘

    走进《神剑续缘》让梁凯和梁威以及他们的同伙带您一起走上寻剑之路。
  • 礼仪与风俗(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礼仪与风俗(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习俗礼仪是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可以根据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及交往尺度,合理的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些礼仪规范。往往会使人们在交往中感到手足无措,乃至失礼于人,闹出笑话,所以熟悉和掌握礼仪,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
  • 三涅槃

    三涅槃

    何以白发?除岁,唯情。情之一字,欠相遇,不欠时光。
  • 梦之历险

    梦之历险

    一个宅男的无尽幻想。镇魂街,守护灵,会有什么在等他。葫芦娃,孙悟空,叶凡,海贼王,还是...................................更多精彩请看杨小鹏的梦之历险(内容有虚构,请勿与二次元原作对应)
  • 邪恶真仙

    邪恶真仙

    在这个充满欲望,邪恶的世界里,只有恶者,才能生存,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