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26000000008

第8章

应该怎样限制几何作图工具呢?他们认为,几何图形都是由直线和圆组成的,有了直尺和圆规,就能作出这两样图形,不需要再添加其他的工具。于是规定在几何作图时,只准许使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并且规定只准许使用有限次。

由于有了这样一个规定,一些普普通通的几何作图题,顷刻间身价百倍,万众瞩目,有不少题目甚至让西方数学家苦苦思索了2000多年。

尺规作图特有的魅力,使无数的人沉湎其中,乐而忘返。连拿破仑这样一位威震欧洲的风云人物,在转战南北的余暇,也常常沉醉于尺规作图的乐趣中。有一次,他还编了一道尺规作图题,向全法国数学家挑战呢。

拿破仑出的题目是:“只准许使用圆规,将一个已知圆心的圆周4等分。”

由于圆心O是已知的,求出这个题目的答案并不难。

我们可以在圆周上任意选一点A,用圆规量出OA的长度,然后以A点为圆心画弧,得到B点;再以B点为圆心画弧,得到C点;再以C点为圆心画弧,得到D点。这时,用圆规量出AC的长度,再分别以A点和D点为圆心画两条弧,得到交点M。接下来,只要用圆规量出OM的长度,逐一在圆周上划分,就可以把圆周4等分了。

如果再增添一把直尺,将这些4等分点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正4边形。由此不难看出,等分圆周与作正多边形实际上是一回事。

只使用直尺和圆规,怎样作出一个正5边形和正6边形呢?

这两个题目都很容易解答,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试一试。

不过,只使用直尺和圆规,要作出正7边形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别看由6到7,仅仅只增加了一条边,却一跃成为古代几何的四大名题之一。尺规作图题就是这样变化莫测。

这个看上去非常简单的题目,曾经使许多着名数学家都束手无策。后来,大数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前人之所以全都失败了的原因:正7边形是不能由尺规作出的。阿基米德从理论上严格证明了这一结论。

那么,采用尺规作图法,究竟有哪些正多边形作得出来,有哪些作不出来呢?

有人猜测:如果正多边形的边数是大于5的质数,这种正多边形就一定作不出来。

17是一个比5大的质数,按上面这种说法,正17边形是一定作不出来的。在过去的2000年里,确实有许多数学家试图作出正17边形,但无一不遭受失败。岂料在1796年,18岁的大学生高斯居然用尺规作出了一个正17边形,顿时震动了整个欧洲数学界。

这件事也深深震动了高斯,使他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数学能力,从此决心献身于数学研究,后来终于成为一代数学大师。

高斯还发明了一个判别法则,指出什么样的正多边形能由尺规作出,什么样的正多边形则不能,圆满地解决了正多边形的可能性问题。高斯的判别法则表明,能够由尺规作出的正多边形是很少的,例如,在边数是100以内的正多边形中,能够由尺规作出的只有24种。

有趣的是,正7边形的边数虽少,却不能由尺规作出;而正257边形,边数多得叫人实际上很难画出这样的图形,却一定可由尺规作出。1832边形,边数多得叫人实际上很难画出这样的图形,却一定可由尺规作出。1832年,数学家黎克洛根据高斯指出的原则,解决了正257边形的作图问题。他的作图步骤极其繁琐,写满了80页纸,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

不久,德国人赫尔梅斯又刷新了这个纪录。他费了10年功夫,解决了正65537有的作图问题。这是世界上最繁琐的尺规作图题。据说,赫尔梅斯手稿可以装满整整一手提箱呢!

有形状的数

毕达哥拉斯不仅知道奇数、偶数、质数、合数,还把自然数分成了亲和数、亏数、完全数等等。他分类的方法很奇特,其中,最有趣的是“形数”。

什么是形数呢?毕达哥拉斯研究数的概念时,喜欢把数描绘成沙滩上的小石子,小石子能够摆成不同的几何图形,于是就产生一系列的形数。

毕达哥拉斯发现,当小石子的数目是1、3、6、10等数时,小石子都能摆成正三角形,他把这些数叫做三角形数;当小石子的数目是1、4、9、16等数时,小石子都能摆成正方形,他把这些数叫做正方形数;当小石子的数目是1、5、12、22等数时,小石子都能摆成正五边形,他把这些数叫做五边形数……这样一来,抽象的自然数就有了生动的形象,寻找它们之间的规律也就容易多了。不难看出,头四个三角形数都是一些连续自然数的和。瞧,3是第二个三角形数,它等于1+2;6是第三个三角形数,它等于1+2+3;10是第四个三角形数,它等于1+2+3+4。

看到这里,人们很自然地就会生发出一个猜想:第五个三角形数应该等于1+2+3+4+5,第六个三角形数应该等于1+2+3+4+5+6,第七个三角形数应该等于……这个猜想对不对呢?

由于自然数有了“形状”,验证这个猜想费不了什么事。只要拿15个或者21个小石子出来摆一下,很快就会发现:它们都能摆成正三角形,都是三角形数,而且正好就是第五个和第六个三角形数。

就这样,毕达哥拉斯借助生动的几何直观,很快就发现了自然数的一个规律:连续自然数的和都是三角形数。如果用字母n表示最后一个加数,那么1+2+…+n的和也是一个三角形数,而且正好就是第n个三角形数。

毕达哥拉斯还发现,第n个正方形数等于n2,第n个五边形数等于n(3n-1)/2,第n个六边形数等于2n(n-1)……根据这些规律,人们就可以写出很多很多的形数。

不过,毕达哥拉斯并不因此而满足。譬如三角形数,需要一个数一个数地相加,才能算出一个新的三角形数,毕达哥拉斯认为这太麻烦了,于是着手去寻找一种简捷的计算方法。经过深入探索自然数的内在规律,他又发现,1+2+……+n=12×n×(n+1)这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公式,有了它,计算连续自然数的和可就方便多了。例如,要计算一堆电线杆数目,用不着一一去数,只要知道它有多少层就行了。如果它有7层,只要用7代替公式中的n,就能算出这堆电线杆的数目。

1+2+3十4+5+6+7=12×7×(7+1)=28(根)就这样,毕达哥拉斯借助生动的几何直观,发现了许多有趣的数学定理。而且,这些定理都能以纯几何的方法来证明。

例如,在一些正方形数里,左上角第一个框内的数是1,它是1的平方;第二框内由1+3组成,共有4个小石子,它是2的平方;第三个框内由1+3+5组成,共有9个小石子,它是3的平方。……由此不难看出,只要在正方形数上作些记号,就能令人信服地说明一个数学定理:“从1开始,任何个相继的奇数之和是完全平方。”即1+3+5+……+(2n-1)=n2费尔马小定理

17世纪时,有个法国律师叫费尔马。他非常喜欢数学,常常利用业余时间研究高深的数学问题,结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被人称为“业余数学家之王”。

费尔马研究数学时,不喜欢搞证明,喜欢提问题。他凭借丰富的想像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数学猜想,深刻地影响了数学的发展。他提出了“费尔马大定理”,几百年来吸引了无数的数学家,是一个至今尚未完全解决的着名数学难题。

费尔马最喜欢的数学分支是数论。他曾深入研究过质数的性质。1640年,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当n=1时,22n+1=221+1=5;当n=2时,22n+1=222+1=17;当n=3时,22n+1=223+1=257;当n=4时,22n+1=224+1=65537;费尔马没有继续算下去,他猜测说:只要n是自然数,由这个公式算出的数一定都是质数。

这是一个很有名的猜想。由于演算起来很麻烦,很少有人去验证它。1732年,大数学家欧拉认真研究了这个问题。他发现,费尔马只要往下演算一个自然数,就会发现由这个公式算出的数不全是质数。

n=5时,22n+1=225+1=4294967297,4294967297可以分解成641×6700417,它不是质数。也就是说,费尔马的这个猜想不能成为一个求质数的公式。

实际上,几千年来,数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这样一个公式,一个能求出所有质数的公式。但直到现在,谁也未能找到这样一个公式。而且谁也未能找到证据,说这样的公式就一定不存在。这样的公式究竟存在不存在,也就成了一个着名的数学难题。

费尔马有心找出一个求质数的公式,结果未能成功,人们发现,倒是他无意提出的另一个猜想,对寻找质数很有用处。

费尔马猜测说:如果P是一个质数,那么,对于任何自然数n,np-n一定能够被P整除。这一回,费尔马猜对了。这个猜想被人称做费尔马小定理。例如11是质数,2是自然数,所以211-2一定能被11整除。

如果反过来问:若n能够整除2n-2,n是否一定就是质数呢?

答案是否定的。但人们发现,由这个公式算出的数绝大多数是质数。有人统计过,在1010以内,只要n能整除(2n-2),则n有999967%的可能是质数。这样,只要能剔除为数极少的冒牌质数,鉴定一个数是不是质数也就不难了。

利用费尔马小定理,这是目前最有效的鉴定质数的方法。要判断一个数的n是不是质数,首先看它能不能被(2n-2)整除,如果不能整除,它一定是合数;如果能整除,它就极有可能是质数。

有消息说,在电子计算机上运用这种新方法,要鉴定一个上百位的数是不是质数,一般只要15秒钟就够了。

破碎的数

在拉丁文里,分数一词源于frangere,是打破、断裂的意思,因此分数也曾被人叫做是“破碎数”。

在数的历史上,分数几乎与自然数同样古老,在各个民族最古老的文献里,都能找到有关数的记载,然而,分数在数学中传播并获得自己的地位,却用了几千年的时间。

在欧洲,这些“破碎数”曾经令人谈虎色变,视为畏途。7世纪时,有个数学家算出了一道8个分数相加的习题,竟被认为是干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欧洲数学家在编写算术课本时,不得不把分数的运算法则单独叙述,因为许多学生遇到分数后,就会心灰意懒,不愿意继续学习数学了。直到17世纪,欧洲的许多学校还不得不派最好的教师去讲授分数知识。以致到现在,德国人形容某个人陷入困境时,还常常引用一句古老的谚语,说他“掉进分数里去了”。

一些古希腊数学家干脆不承认分数,把分数叫做“整数的比”。

古埃及人更奇特。他们表示分数时,一般是在自然数上面加一个小圆点。在5上面加一个小圆点,表示这个数是1/5;在7上面加一个小圆点,表示这个数是1/7。那么,要表示分数2/7怎么办呢?古埃及人把1/4和1/28摆在一起,说这就是2/7。

1/4和1/28怎么能够表示2/7呢?原来,古埃及人只使用单分子分数。也就是说,他们只使用分子为1的那些分数,遇到其他的分数,都得拆成单分子分数的和。1/4和1/28都是单分子分数,它们的和正好是2/7,于是就用14+128来表示2/7。那时还没有加号,相加的意思要由上下文显示出来,看上去就像把1/4和1/28摆在一起表示了分数2/7。

由于有了这种奇特的规定,古埃及的分数运算显得特别繁琐。

例如,要计算5/7与5/21的和,首先得把这两个分数都拆成单分子分数:

57+521=(12+17+114)+(17+114+142);然后再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加起来:

12+27+214+142;由于算式中出现了一般分数,接下来又得把它们拆成单分子分数:

12+14+17+128+142。

这样一道简单的分数加法题,古埃及人算起来都这么费事,如果遇上复杂的分数运算,他们算起来又该是何等的吃力。

在西方,分数理论的发展出奇地缓慢,直到16世纪,西方的数学家们才对分数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甚至到了17世纪,数学家科克在计算35+78+910+1220时,还用分母的乘积8000作为公分母!

而这些知识,我国数学家在2000多年前就都已知道了。

我国现在尚能见到最早的一部数学着作,刻在汉朝初期的一批竹简上,名字叫《算数书》。它是1984年初在湖北省江陵县出土的。在这本书里,已经对分数运算作了深入的研究。

稍晚些时候,在我国古代数学名着《九章算术》里,已经在世界上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分数。书中将分数的加法叫做“合分”,减法叫做“减分”,乘法叫做“乘分”,除法叫做“经分”,并结合大量例题,详细介绍了它们的运算法则,以及分数的通分、约分、化带分数为假分数的方法步骤。尤其令人自豪的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发明的这些方法步骤,已与现代的方法步骤大体相同了。

例如:“又有九十一分之四十九,问约之为几何?”书中介绍的方法是:从91中减去49,得42;从49中减去42,得7;从42中连续减去7,到第5次时得7,这时被减数与减数相等,7就是最大的公约数。用7去约分子、分母,那就得到了49/91的最简分数7/13。不难看出,现在常用的辗转相除法,正是由这种古老的方法演变而来。

公元263年,我国数学家刘徽注释《九章算术》时,又补充了一条法则:分数除法就是将除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与被除数相乘。

而欧洲直到1489年,才由维特曼提出相似的法则,已比刘徽晚了1200多年!

苏联数学史专家鲍尔加尔斯基公正地评价说:“从这个简短的论述中可以得出结论: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初期,中国的数学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各国。”

天外来客

我们在前面讲述过毕达哥拉斯的故事。在西方数学史上,他还以发现毕达哥拉斯定理而闻名。

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内容是:在直角三角形里,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一定等于斜边的平方。这是几何学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

相传毕达哥拉斯发现这个定理以后,高兴得不得了,宰了100头牛大肆庆贺了许多天。

说来有趣,正是这个让他欣喜若狂的定理,后来又使他狼狈万分,几乎无地自容。

毕达哥拉斯有一句名言,叫做“万物皆数”。他把数的概念神秘化了,错误地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可以归结为整数或者整数的比;除此之外,就不再有别的什么东西了。

问题就出在这里。有一天,毕达哥拉斯的一个学生,在世界上找到了一种既不是整数,又不是整数之比的怪东西。

这个学生叫希伯斯,他研究了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想知道对角线的长度是多少。

从图上看得很清楚,对角线与正方形的两条边组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根据毕达哥拉斯定理,希伯斯算出对角线的长度等于2。

可是,2既不是整数,也不是整数的比。他惶惑极了:根据老师的看法,2应该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呀?

希伯斯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毕达哥拉斯惊骇极了,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最为得意的一项发明,竟招来一位神秘的“天外来客”。

同类推荐
  • 悲惨世界(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悲惨世界(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法理学作业集

    法理学作业集

    法理学是法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它涉及法的一般理论, 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以及法的价值、正义与利益等法律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万丈高楼平地起, 法学的学习必须以此为基础。因此, 特编写此作业集, 围绕教学课件的内容, 按照教学课件章节编写, 以便于同学在学习中同步练习。通过练习以达到掌握课程重点、难点, 触类旁通, 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 拉封丹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

    拉封丹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

    拉封丹的寓言诗虽然大都取材千古代希腊、罗马和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但是它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法官、商人、医生和农民等的典型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描绘了人类的各种思想和情欲,因此是一面生动地反映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镜子。
  • 德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德国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本书选取了德国教育界的教育问题,追溯其历史发展,对其教育现状和特色进行剖析,融入最新发展动态的数据,展现其教育教学细节。
  • 成语故事百咏(英汉对照)

    成语故事百咏(英汉对照)

    本书采用英汉对照的形式把100个成语典故改写成100首叙事诗,读起来合辄押韵,朗朗上口,是学习普及成语典故知识、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新尝试。本书选用的成语,故事性强,使用频率高,多见于中小学语文教材和报刊,好记易懂。本书适用于中学生以及具有初等以上英语水平的读者。
热门推荐
  • 王牌宠爱:极品丫头征服恶魔校草

    王牌宠爱:极品丫头征服恶魔校草

    当恶魔校草碰上极品丫头,她以女仆的身份与他同居,他不喜欢她,她讨厌他,“你没长眼睛啊!”他对她说的第一句话,“你这个混蛋!臭混蛋!去死吧你!”这是她一直想对他说却又不敢说的话,但经历过千山万水,浑浑噩噩,他们共度一生。如果他是一座大冰山,那她就是唯一一个可以融化冰山的太阳。
  • 穿越之乌龙囧妃倾天下

    穿越之乌龙囧妃倾天下

    现代屌丝设计师误入古代,为求回家之路,今日上吊,明日跳井,闹的虞府鸡飞狗跳。可这样脱线女子竟然入主后宫,在层出不跌阴谋的后宫里,还不得大闹天宫?密谋夺位,是爱吗?穿越来的虞长扇陷入两兄弟的爱情与阴谋里,身边还有一位江湖大侠,黎国国君也出来凑热闹?这次第,怎一个乱自了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修真王

    修真王

    主角的辛酸复仇史,最后成为祖级人物。本书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如:亡灵之都,幽思冥界,北冥之地....
  • 我妖成神

    我妖成神

    妖乃贱命?神又如何?我就是妖!能奈我何?纵然玲珑一出震天下,我毅然直冲九霄与天绝力。这是一个复仇的故事,一个笑中含泪而又啼笑皆非的世界。本书书友扣扣群:『293451624』希望书友多多支持!
  • 悍妻当嫁:便宜老公滚出来

    悍妻当嫁:便宜老公滚出来

    每个人就像一个齿轮,有自己的丰满和残缺,在生命中寻找另一个能够填补自己残缺的齿轮,两者相合,才能慢慢地滚出生命的轨迹。她有着残缺阴霾的童年,却依旧逆着阳光用笑容包裹住悲伤的过往,他不过惊鸿一瞥,那笑容瞬间吹散了他对生活的绝望和妥协。一场宿醉,她将自己莫名其妙地嫁了出去,为了寻找不知哪里来的便宜老公,却偏偏落进了腹黑暖男的圈套,不仅丢了人还丢了心,两个互相残缺的人在互相的试探后却不欢而散,她发现他亲手为她带上的皇冠却是荆棘编织而成。再相遇,两个人却隔着千山万水,她痛恨因为他,她家破人亡,他痛恨她,将他人生的自卑和伤痕撕开在眼前,两个单翼天使,是不是能够拥抱着飞翔?
  • 小事记

    小事记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作为一个反面教材,雷阳一直生活的很有压力。可是在某次英雄救丑的时间之后,雷阳却意外发现自己有了‘超能力’,于是……青春就应当肆意张狂;青春就应该敢作敢当;青春便不能畏首畏尾。总不能在自己垂暮之时会想起这段岁月,却只有懊恼与后悔。
  • 娱乐圈的后花园

    娱乐圈的后花园

    没事开个农场种种田,提高生活质量!没事当个演员演演戏,玩玩而已!没事开个公司赚赚钱,潇洒一下!找女朋友?不急啊!先享受生活,老婆慢慢找啊!
  • 致永恒不变的十二颗星EXO

    致永恒不变的十二颗星EXO

    这是致我的十二个哥哥,他们是我们所有行星饭的哥哥,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文文,致我爱的哥哥们。weareone!当天与地是一体的时候,传说用十二个力量照顾生命之树,红色气息之眼制造了邪恶,贪图生命之树的心脏,生命之树的心脏渐渐枯萎,传说将生命之树的心脏紧紧保住看护,生命之树被分成两个藏了起来。。。。。。十二个力量与天空中十二颗星发生共鸣,但还有一颗星,是与生命之树发生共鸣,成为其他十二颗星的领导者,十三颗星落入世界中十三个孤儿的身上,完成自己的使命。。。。。。在这期间,这十三个孤儿都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在他们身上发生共患难的感情与爱和信任。。。。。
  • 相爷公子树上来

    相爷公子树上来

    遗落民间的公主那年只是禺州城里的小乞丐,因缘巧合,她救下落难少年却追随另一人而去,那人给了她一切,却又在她一心相许后弃她而去。沂州城内,她邂逅逃婚的相爷公子,一场刺杀让他们落下山崖,他们生死相依,萌生情愫。而当年的落难少年如今的九省盟主也对她情根深种。她该怎样抉择?江湖名利之争,朝堂风云之变,几段身世之谜,痛苦无奈的她到底情归何处……
  • 黑暗帝皇:皇室公主请珍爱

    黑暗帝皇:皇室公主请珍爱

    女主的恋爱历程波折不断男人若是那眼镜蛇皇女孩便是那眼镜蛇后他一见钟情宠她入骨爱她入髓“我都明显成这样了!不好意思拒绝我吗!?”男人气急败坏道。“我再也不信爱情了”女孩面容严肃,却挡不住眼里的笑意还想开口说话便被一吻封言唇分“你答应也好,不答应也罢,只能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