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38000000003

第3章 轰天之雷——古代和近代的大炮

从13世纪到资产阶级革命,也就是18世纪,这四五百年的历史中,大炮一直处于低水平的发展状态,但是这一段时间也产生了不少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炮种类,比如超大口径的臼炮。

1.生来就是口气大——臼炮

臼炮,是一种炮身短(口径与炮管长度之比通常在1:13~1:12)、射角大、初速低、高弧线弹道的滑膛大炮。因其炮身短而粗,外形与中国的石臼非常相像,因此在汉语中被称为“臼炮”。臼炮口径小、方便携带,也就是后来的迫击炮。

臼炮最初出现于13世纪,用来发射石弹。中国明清时的将军炮,就有很多是臼炮。如造于1377年的大口径轰城炮,以及1690年所制的威远将军炮。在我国古代,人们习惯把威力较大的大炮,称作将军炮。

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攻城战、1489年苏格兰攻城战等战役中,攻城一方使用的都是大口径臼炮。由于当时金属铸造工艺还不精湛,无法铸造长身管大炮,因此就其弹道特性和身径比来说,19世纪50年代以前的大口径大炮,大多是臼炮。

由于臼炮的射角大、弹道弧线高,因此多被用来轰击距离较近、中间隔有山脉等障碍物、无法平射的目标。日俄战争中,日军曾用280毫米臼炮,对旅顺展开地毯式轰击,击沉了俄国太平洋舰队多艘战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在欧洲的壕堑战地区,广泛使用臼炮对对方阵地进行攻击。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仍有美军的小戴维(口径为914毫米,实际上是迫击炮)、德军的卡尔臼炮(口径为540毫米)等大口径臼炮,其中卡尔臼炮曾经用于塞瓦斯托波尔攻城战和1944年的镇压华沙起义。

2.横空出世——佛朗机炮

到明朝初期,我国的大炮技术就已位于世界前列。但是后来明政府将制作大炮的工匠视为奴隶一般,大炮技术创新得不到鼓励和支持,于是,我国大炮技术水平逐渐落后于西方各国。明朝后期,为了抵抗倭寇和后金的入侵,明朝政府不得不从西方引进先进的大炮。佛郎机炮和红夷大炮,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佛朗机炮,又称佛狼机炮,是明代由欧洲传入的一种大炮。这种大炮在明代军事史料里常有记载,深受军队将领的喜爱。佛朗机炮,与其它大炮的不同点在于子炮的设计。子炮就是将开炮一次所需的火药量装在里面,开火后直接将使用后的子炮提出,再装进新子炮,这样便可减去直接倒进火药所需的时间。从这方面来说,佛朗机炮和现在的炮弹有些类似,直接提高了射击速度,同时也防止了装药过多引起炸膛。

明代嘉靖元年(1522年),担任广东巡检的何儒,在停泊于澳门的西班牙、葡萄牙商船上,发现了一种新式大炮,这种大炮射程达2000尺。两年以后,他想方设法获得了这种大炮的制造方法,为祖国抵抗倭寇提供了有利的武器。

“以铜为之,长五六尺,大者重千余斤,小者百五十斤,巨腹长颈,腹有修孔。以子铳五枚,贮药置腹中。发及百余丈。”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佛郎机炮由铜制成,大的有上千斤,小的仅有150多斤,形式多样,备有五枚子铳,并可以快速射击。其实,早在明朝时期,这种武器的第一批就已经造出,当时称为“佛朗机”。《明世宗实录》中也曾提到“中国之有佛朗机诸火器,盖自儒(何儒)始也”。当时明朝称西班牙、葡萄牙为“佛朗机”,因此就以其国名来称呼这种武器。

后来,人们将佛狼机的子母炮管构造运用到当时的鸟铳(火绳枪)上,则称为子母鸟铳或称掣电铳。掣电铳由明代赵士桢首先研制出来,其中“掣电”也就代表发射速度快的意思。

3.抗倭英雄——虎蹲炮

我们知道,戚继光是有名的明朝抗倭将领。其实,虎蹲炮的发明就有他不可磨灭的功劳。他在与倭寇作战时,发现佛朗机炮实在过于笨重,非常不利于随军作战。于是,他召集工匠,想要创造一种比鸟铳威力大、比佛朗机炮轻便,且能防御大队敌人的火器,这就是著名的“虎蹲炮”。这种炮“比鸟铳,一可当百”,也就是说,威力和一百支鸟铳相当;比佛朗机更轻便,更便于携带,而且野战时机动性强,也可防守要塞。

其实,我国现在也还存有一门36斤的铁制虎蹲炮。这门虎蹲炮是用熟铁铸造而成的,每次发射时只用火药400克,可发射25克重的铅弹100枚。为了防止弹丸过小而炮膛较大,所导致的气密性不足的弊端,则需要再用重1.5千克的大铅弹或大石球,封住炮口(如用大铅子,小弹丸可酌情减少),这样射程也大大增加了。虎蹲炮非常轻便,可以随步兵队列行进。虎蹲炮展开射击速度快,因此能有效地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另外,由于其弹道曲线大,可以大仰角射击,因此被称为最早的迫击炮。

4.红衣骑士——红夷大炮

在中国明清时期,荷兰、西班牙等国家被称为红夷(因为他们的头发是红色的)。在明朝,有很多西方传教士、商人、海盗来到中国,这些人带来了先进的大炮制造技术,其中红夷大炮最为典型。

很多人认为,红夷大炮只是从荷兰进口的。其实,当时明朝所有从西方进口的前装滑膛加农炮,都被称为红夷大炮。这些大炮平时盖着红色的炮衣,以讹传讹,就成了“红衣”。其实,当时明朝进口的红夷大炮,只有少量是从荷兰东印度公司进口。后来,因台湾省问题我国与荷兰关系恶化,大多数是从澳门的葡萄牙人那里买来的了。由于明朝当时的需求量很大,因此葡萄牙人还做中间商,将英国的舰载加农炮卖给中国。后来,中国以红夷大炮为样本,仿制了大量的大炮。但是由于铸造技术有限,不能和进口的相比。

红夷大炮与中国制造的大炮相比,炮管更长、射程更远。明朝前期,火铳大以铜为原料,内膛呈喇叭状,炮管也显得单薄。以其口径而言,炮管显得太短,其外形基本上与现存最早的元代“碗口铳”相同。这种火铳,与红夷大炮相比,火药填装量更少,火药气体密封性也不够好,因此射程不够远,此外容易过热、射速慢。以铜为材质,虽然不易炸膛,但是费用很高(铜是铸造货币的金属),且铜比铁软得多,每次射击都会造成炮膛扩张,这样,射击精度和射程下降非常快。作为武器而言,寿命太短,成本太高,其唯一的优点,就是重量轻。在动辄重数千斤的红夷大炮面前,明朝前期的火铳,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原来,红夷大炮在设计上,确实有其优点:炮管长,管壁厚,而且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形的炮耳支撑在炮架上,大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击的角度,配合火药用量,便可调整射程;炮身上还设有准星和照门,因此可以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确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约为三米,口径在110~130毫米之间,重量在两吨以上,称得上是当时的重型大炮。

红夷大炮较为突出的优势表现在射程方面。对重型大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点到现在也还是没有改变。明朝自制铁火铳的最大射程不超过1500米,而且要冒炸膛的危险。在当时来说,操作大炮是一项危险的工作;而1500千克的红夷大炮,可以轻松打到4000米之外。史料上记载的最远距离达十里。当时的十里,相当于现代5000多米,这在当时是个相当惊人的数据。当然,也曾经有人对这个数据产生过怀疑,但是西方的同类型大炮的性能,证明了这个数据是准确的(当时西欧各国已有领海这一概念,当时的领海,是以海岸大炮的射程来定的,到16世纪末期所指的领海是三海里,约合5.5千米)。超远射程的红夷大炮,与开花弹结合,成了明朝末期对抗后金攻城的最强武器。那么当时的作战方针是怎样的呢?原来,当时的战法就是:将后金的骑兵,诱入城头红夷大炮的射程之内,然后用开花弹集中火力射击,效果显著。

5.反击沙俄的利器——神威无敌大将军炮

清朝建立以后,政府很重视红夷大炮的发展,但是对佛郎机炮却很轻视。清政府在北京设立药局和炮局,这两部门专门负责制造火药和大炮。康熙年间,就曾经铸造了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用于抗击沙俄入侵。这一将军铜炮现存于军事博物馆。

但是,清政府只是一味地加重大炮的重量,技术上却没有任何创新,以至于到鸦片战争时期,虎门炮台上竟有重达4000千克的大炮,射程却仍然不及英军的舰炮。清朝中期以后,中国的大炮技术彻底没落,甚至还没有明朝时期的水平,开花弹的制作技术也已失传。左宗棠征战西北平复叛乱时,从一个明代炮台遗址,发掘出数百枚开花弹时,不由得仰天长叹,中国300年前就可以制造这种炮弹,到如今却失传,被列强所欺。

清朝的大炮,只能发射实心炮弹,而且很难移动,射击范围也是固定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侵略者的军舰,就是借着涨潮的浪头,突破了中国大沽口的炮台封锁线。中国的大炮没有炮架,只能固定在炮台上,因此很难调整射程,以至于最后成为摆设。

同类推荐
  • 低碳城市:让我们的城市轻松呼吸

    低碳城市:让我们的城市轻松呼吸

    低碳不仅仅是一种概念,低碳生活也不仅仅是一种时尚,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一件利在千秋万代的大事。节水、节电、节气,摒弃高碳模式,崇尚低碳生活……就是身边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可以让低碳生活变为现实,让我们为低碳环境、绿色地球作出自己的贡献!
  • 生活中不可不知的冷门知识

    生活中不可不知的冷门知识

    知识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取之不尽,学之不完,我们通过教育获得的知识,仅仅是一些基础的必备的知识,还有太多的知识我们甚至闻所未闻。本书是一本趣味性知识大集合,本书收录有各种各样的冷门知识和奇怪问题,这些知识涵盖历史、文化、自然科学、生活、饮食等方方面面,这些问题立足科学,趣味性强,可以让读者在快乐的阅读过程中,增长知识,启迪智慧。
  • 探索世界:探索宇宙奥秘

    探索世界:探索宇宙奥秘

    读完这本书后你或许会发现,原来天文学自古以来就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天文学早已经和其他学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不断发展着的天文学,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天体世界的认识,而且给人类的各种“传统”观念以巨大的冲击。过去认为是正确无疑的,后来竟成了错误的;昨天认为是荒唐可笑的,今天竟然成了合理的;过去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或不可能做到的事,科学家竟把它成了现实。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自然地理探索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自然地理探索

    本书分为流动的幻境、矗立的传奇、沉淀的神话、未知的魅影、灵动的王国、尘封的历史、地壳的“辞典”、神奇的怪石等八章,对中国地理范围内的自然生态奇观做了一次全新的展示。
  • 家庭生活保健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家庭生活保健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家庭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的细胞。一个个家庭的问题总起来,就是整个民族和国家的问题;当然一个个家庭的幸福和健康,就是整个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和证明。现代社会,由于工作节奏加快,环境的污染和气候变化,时代价值观和传统道德观的变化,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等,家庭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可是无论怎样变化,人们对家庭的依赖和关心总是不变的。
热门推荐
  • 逆战:末世来袭

    逆战:末世来袭

    2080年,突如其来的危机横扫了整个世界。几乎三分之二的人类因受到感染成为了丧尸。这究竟是人类的一次灾难?还是机遇?是人类的新生?亦或是灭亡?
  • 邪猫

    邪猫

    新书一本
  • 长风动—源变

    长风动—源变

    昊天大陆是个修真大陆。穿越男吴寒来到这里之后,各种麻烦便接踵而来。好在在经历许多的麻烦事后,他交到了许多的朋友、兄弟,当然红颜知己自是不少。之后,穿越男发现自己的穿越并不是偶然,他也不是一个光头司令,在皓月国四大家族之一的木家他排行老四,名叫木长风。当木长风彻底融合十八种太古符文,识海中十二条都天神纹完全之后,他终于打破桎梏,离开了这个叫做蔚的地方去寻找长生大道。万物终于生,归于死,永恒之轮下无数超级大能得出这一结论,木长风却付之一笑。他相信。源变起,万物生。
  • 就是一只猫

    就是一只猫

    ☆☆☆☆☆上古时代妖帝陨落,妖族凋零,众妖隐于人世,大妖隐于修仙,中妖隐于闹市,小妖藏于荒野;……长生界是一棵树,其枝叶托天,其根系于地府,其干稳定人界;但是有一天,树魂转世去了,三界即将崩塌,群魔乱舞企图乱世称雄,可谓天下大乱;……看我妖族中兴,守护转世的长生界转战诸天,用我妖族的圣血谱写一篇华丽的篇章!有意请来Q群:213596112,可以放心随便乱喷的地方,只要合法就成……
  • 关于“两脚羊”的故事

    关于“两脚羊”的故事

    相传,世界上有一眼神奇的生命泉,它清澈甘甜,能去病强身,让人永葆青春,它从地底涌出,在地表的某处不急不徐地流淌,人闪发现生命泉后,纷纷赶去分享,领受它的恩泽,后来,所在地的权贵在生命泉的周围树起的栅栏,并在门上安了锁,他们严格管那些前去求水的人并索取酬谢,这种做法违背了生命泉的本性,泉水逐渐失去了生命活力并慢慢地枯竭,生命泉开努在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涌流,但是那些占有者并浊有意识到这种变化,他们仍垄断着那个泉源,靠想象中的神奇之水牟利。终于有一些人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开始四处寻找新的泉源。人类的历史不断重复着上述的故事……
  • 惊鸿天下之凤女轻狂

    惊鸿天下之凤女轻狂

    她,是21世纪闻之丧胆的顶级特工,却在一次任务中莫名其妙的穿越了,还穿到了一个以灵武为尊的古代,还穿到一个废柴身上还天天收人欺负!好!是废柴是吧,让你看看什么是天才!当丑颜变的倾国倾城,当实力一步步强劲,她冷漠无情,但只保护她在乎的人。他,绝傲天下,在那一刻,与她擦出爱情的火花,冷漠无情的人只为她宠溺至极。看他们怎样一步步走向巅峰!他们要惊鸿天下!
  • 重生害虫战小白

    重生害虫战小白

    当他前世的记忆苏醒的时候,一代害虫战小白横空出世,在这个人类再次崛起的时代,战小白却成了让无数天才少女、大势力千金、异族美眉头疼的大害虫。人人喊打的是过街老鼠,大害虫非战小白莫属。战小白自诉:“我不是害虫,你们误解我了。我只是看不惯伸手而已,总是没人理解我啊!
  • 黑色审判官

    黑色审判官

    "悲伤!为什么每个人都会悲伤?为什么每个人都会悲伤的那么浓烈!"耀穿梭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看着眼前惨烈的景象,迷惘着,疑问着。在平常人眼里,这是再也不过平常的都市气象,可在他眼里,这是地狱,这是充斥着梦魇的蜃楼,这是被黑炎焚烧过的森林,这是被沙尘席卷过的草原,这一切看起来那么罪恶,他必须要操起手中的黑色太刀,审判这世间的不公,清扫这世间的污秽,不为什么,只为自己所认为的正义!
  • 烟花雪玥

    烟花雪玥

    烟月冰花人事老,夜阑风絮倩影腰。
  • 位面之纨绔二世祖

    位面之纨绔二世祖

    如果说是科幻小说,别的男猪脚都是从凡人成富人,而在这部小说里我被坑了,俺竟然是个二世祖,老爸是州长老妈是全国第一公司总裁,这尼玛让我怎么玩?不过好在有个位面兑换商店,可以从那里买东西,可是我那里来的位面币啊!只好在位面里写小说··【PS:本小说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自行补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