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38400000005

第5章 习俗·旅游

1

听众:关中这地方过年要吃面,我就说个面快板。

北方汉子陕西面,要说好饭只有面。

面条能做成百种,一面一味特色面。

当头岐山臊子面,菜面搓面biɑng biɑng面,

刀削面,翡翠面,捞面无汤叫干面,

蓝田荞面饸饹面,包谷面能叫拌汤面,

麟游特产血条面,能做然面和烧面,

猴头面、鼠头面,寿面宫廷灌灌面,

西安油泼茱头面,礼泉烙面是方面,

耀州产的窝窝面,乾县过水浇汤面,

旗花面、腊八面,关中还有棍棍面,

定边有个荞剁面,彬州芋面荷叶面。

蒜蘸面、羊肉面,还有西府干拌面,

最香春节臊子面,爱吃绿面菠菜面,

韩城羊肉糊糊面,耀州咸汤豆腐面,

烩面炒面龙须面,安康杂粮浆水面,

关中凉面刀削面,耀州爱吃疙瘩面,

不擀不切手撕面,形似炉刺大荔面,

白鹿原上丁丁面,华县有个洋芋面,

有菜面,有扯面,形似米线摆汤面,

韩城岐山大刀面,咸阳古渡驴蹄子面。

这个面,那个面,面面风味不一般。

陕西人就是爱吃面,吃面才是真吃饭。

2

听众:我说个对联。一个农民挑了一副担子,一头是一捆稻秧,另一头是一个竹篮里放了竹笋。两个路人看见此景,要对对子。一个先说了上联:竹篮提竹笋,母怀儿;另一个对了下联:稻草绑稻秧,父抱子。

任:这两人都是见景即作,不但形式上对得准,对得妙,各自的内涵,都从比喻中很幽然地流露了出来。

听众:又结婚,又埋人,婚丧事一齐来,怎样写对联?我看到几副对联:既当新郎又当孝子哭笑不得;既入洞房又入灵堂进退两难。横批:婚丧大事。

任:(有人念了一首写给任超的五言绝句以后)从诗的写法上要求还可以,内容不好,为啥?

李时珍不仅在医学上,在咱整个华夏历史上都是杰出人物。除过他本人天资聪颖,艰苦努力,品德高尚,他本人活了100多岁,历经了六个皇帝,朝廷上叫做官不做。他的经历和见识之广之深,我怎么能和他相比?这是对圣人的不尊。

听众:有人出了个字谜:一个是大人,两个是小人,一个不是人,一个强装人。

任:我猜是个繁体字“從”。

听众:再说个故事。不是我编的,是40年前我从报上看的(此故事经这位农民一讲,颇有风趣,故照录如下)。

据说陕南洋县有个文庙,传苏东坡在那里教过学。两个秀才从庙前过去以后,看见门里照壁上有“文庙”两个字。第一个秀才头一仰,“嘿!‘章庙’”,把“文章”两个字打了个颠倒。第二个秀才说,“不对不对!这是‘文朝’”。两个人吵开了,一个说“章庙”,一个说“文朝”。“章庙!”“文朝!”……正吵之间,洋县的县老爷过来了说:“大胆!你两个吵个啥呢?”秀才一指照壁上的字:“我说‘章庙’,他说‘文朝’,请老爷明断,看谁有理?”老爷给留了一首诗:“‘章庙’‘文朝’两相宜,庙里和尚不吃齐。我也不是孔天子,里面去问苏东皮。”在县老爷看来,把“文庙”念成“章庙”“文朝”都好着哩,于是庙里的苏东坡与和尚也差不多,不吃“斋”也就是不吃“齐”。孔夫子又被说成“孔天子”,“苏东坡”变成“苏东皮”。苏东坡听罢此事,生气得没言传,在黑板上写几个字,“打四十大板”。于是学生一哄而起,把秀才打了四十大板。

两个秀才出门以后,莫名其妙地说:“和尚没说个子丑寅卯,为啥把咱‘丁’了四十‘反反’子!”这故事惹人一笑,名叫《秀才识了半个字》。

3

任:今天是3月15日,简称“3·15”。我想全社会都清楚“3·15”这个名词。“3·15”是打假的日子,是维权的日子。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商品交换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需要许多服务,需要许多商品。人们把许多需要建立在交易上。交易多了,有些黑心的家伙,就开始在这里做文章,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或者坑人骗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假冒伪劣,轰然而起,尤其前几年,简直让老百姓觉得假冒伪劣把人给缠住了。人们对商品都不敢相信了,于是就有了“3·15”,专门解决处理打击这种现象。

今天,全社会各个方面都有“3·15”的表现。电台有,电视有,广场有,还有集会等等,“3·15”精神越来越深入人心,要让假冒伪劣商品彻底从我们社会当中剔除出去。不过,这只是个理想,人分三六九等,理想的实现还得一个艰苦的过程。当然,“3·15”的精神一定会在全社会发扬光大的。

4

听众:任院长,你走的时间太长了,我把头发都急白了。听说走了一趟韩国、日本,还去了台湾,能不能讲一讲你的见闻和体会,叫你的铁杆听众高兴高兴。

任:简单地说一下。

先说韩国。韩国的人口、面积跟咱陕西差不多,3000万人口。韩国人生活有一个特点,吃饭不用油。菜嘛,是各种各样的泡菜,酸酸的,倒挺香。吃一顿饭至少四碟泡菜。其他菜肴以烧烤为主,跟炒瓢不打交道,也就用不着油了。所以同行者当中就有不少感到不习惯。

听众:向韩国人学习什么?

任:有的当地华侨说,韩国人不会吃,光会干。我看就学这两样:把干放在第一位,把吃穿放在第二位。韩国经济发达,这是随处可感受到的。二战以后,韩国用了十多年时间,就跻身亚洲四小龙。

再说日本。日本是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听旅日华侨说,日本人能忍耐,能奋斗。日本关东大地震死了几万人,日本人能默默地做着抗击灾难的工作,不是说他们不怀念遇难者,但方式不是号啕大哭。二次大战后,日本用了十年工夫,就发展起来了。日本街道上看不到三五成群的人扎堆儿说闲话,看不到人与人吵架。集体场所无人抽烟。

台湾,是我们的宝岛。日月潭、阿里山是最著名的风景名胜。属亚热带,植被很好。日月潭是两个连体湖泊。阿里山,供人去看原始森林。日本人早年占领台湾后,原始森林遭到了破坏。因为那里的木质好,被日本人砍倒运回国。我在台湾听人说,日本神社的木门楼子就是阿里山的好木料做的。现在的阿里山,是天然氧吧。森林里还可看到三四米粗的树根。台湾一般百姓很容易和我们沟通。我碰到一个台湾人,他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是西安人。

他说,他是从河南来的。几回碰到的台湾人都喜欢寻根问祖。

5

任:我今天先谈谈年味问题。有人说,现在年味淡了。年味为什么淡了?过去人过年才穿新衣服,现在时时穿新衣服;过去人过年才吃得上大肉,现在许多人吃成了高血脂、高血压,有肉不敢吃了。过去人过年才搞娱乐,现在不同了,节日多了,娱乐多了,天天晚上看电视娱乐。过去人讲“冬藏”,冬藏带来了“冬闲”。过年时有的是时间,从初一到十五,都有各种民间活动。现在人不“闲”了,城里人初六要上班,农村人要进城打工,“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大家都要忙着过日子。还有,关于过去年的许多内容,曾经被年复一年的“革命化春节”代替了。“代替”的结果,传承的民间过年内容无人传承了;而极“左”的“革命化春节”随着社会的变革自然消亡了。所以“年”无奈地跌入了一个“空当”。从这个“空当”再要走出来,是需要时间的。更何况“年”一年才有一次,如何填补年的内容确实是需要长时间的。那么年味怎么能不淡呢?我认为,既然有过年这个节,年味也就会按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意愿,约定俗成地浓起来。

6

郭女士:我把我所知道的关于“年”的传说给大家讲讲。

民间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妖怪叫“年”。它会在农历腊月底,来到人间施威。于是人们想了好多办法,来驱赶“年”,减轻灾祸。当时人们只能点燃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来惊吓“年”。再后来,为了加强惊吓力度,又发明了锣鼓。人们还发现,年怕火攻,还怕红色,于是人在自己住的地点燃起火把,又进一步在门上挂起红灯,贴上红对联,久成习俗。

从历法上说,每年正月初一,古人就要“腊祭”,杀猪宰羊,祭祀上天,报答神的恩赐,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平安吉祥。在夏代,产生了夏历,正月初一为元旦,称“岁”。到了汉代,人们把24节气中的立春叫春节,才有了春节这个节日。于是“年”成了时间概念,计时单位。年又有了大年,小年,腊月二十四祭灶,算小年。到了唐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年成了万民共庆的节日。

7

听众:怎么过年才会过出年味?

任:家庭要有秩序。有了家庭秩序,久而久之,家庭也就不会出现像现在社会上一些个别的、特殊的现象。比如说过年吧,嫌他妈太老,讲话不中听,就叫她住在废弃的猪圈里,住了六天,这六天就是过年的核心日子!

怎么过年?按传统习俗过年。腊月三十以前,得把家里打扫干净。我说这跟平常不一样,从腊月三十到第二天,就是另外一个年,另外一个自然循环。对人生来说,是另外一个段落。为了使下一个段落以新的面貌出现,就要除尘。除尘是一个习俗。大年初一换新衣,年前抽时间洗个澡,这些在家里要形成一个习俗。要贴门联,不论爸妈住在哪里,给爸妈要贴一个“身卧福地”的对联。还有年画、“福”字都要贴上。如果爷爷奶奶已谢世,就摆出遗像,焚香燃烛,叩头,然后再放鞭炮。这就是把祖宗请回来过年,年味不就来了?三口之家中的儿子,看到父母这样尊敬爷爷奶奶,他也会想到对父母的尊敬,家中的亲情不是更浓了吗?父母必然要议论一下自己的父母为咱这个家付出多少汗水。这些回忆的话对儿子必然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儿子能不想到自己的父母不也是这样吗?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开始了。大家看春节联欢晚会,不就是为延续守岁的习惯吗?

一个家庭建设也是需要很好地来经营的。

说过年没味儿,我认为是不会过年,不知该怎么过年。会过年,做好了,过年就过出了年味,过出了亲情,过出了家庭团结和睦,过出了一个家庭的凝聚力。天下家庭的和谐不就是全社会的和谐吗?

8

听众:我想问你个抽象的话题。咱农村人讲“脉气”,这是个啥东西,有呢还是没有?

任:似有似无。你比如说,农村人盖房看风水,你叫我看我也能看。农村有句俗话,“有钱难买坐北的庄,冬天暖来夏天凉”。如果你是坐北朝南的庄子,农村冬天太阳一晒,暖暖和和的,恐怕“老碗会”就到你门上开。你门前开老碗会,你家人就跟周围人交流多,再加上你家人比较热情和气,你家人跟人们的关系好!我就可以说,你家这房盖得好,对不对?这难道不是“脉气”吗?

如果你盖了坐南朝北的庄子,冬天雪消不了;如果说,人再懒一点,也不扫雪,入冬下一场雪,太阳晒不上,一冬天消不了,如果说咱一家人脾气再不好,谁朝咱门上去?按风水说,可以说这一家房的风水不好,要说脉气,说这也许就是脉气不好。

再比如说,有一家人爱生气,来个阴阳先生,说这家大门开在中间,没开好,要把门向东移一移,这是脉气迷信骗人了。任何事情要多想一想,不要用绝对观点。

听众:你说的这些和脉气没有大关系。

任:你要说不是脉气,就不是脉气。

听众:我说的脉气是说你看有些人家一代更比一代强……

任:你说的这不是脉气,是家风。过去人讲书香门第,他爸念书娃念书,末末孙子都念书,为啥呢?他爸是念书人,爱文字,从小对娃有熏陶。因此,娃对文字有兴趣,越有兴趣,越读,越读越有兴趣,知识越多。最后保不住还成大儒,对不对?人家的娃三四岁,之乎者也已挂在嘴上了,咱的屋里没读书人,成天看鸡呀嘛,猪呀嘛,对不对?这实际上是个家风。当然,啥事都不是绝对的。过去,人说“将相多出寒门”,他爸他妈非常勤劳,行为非常规范,人穷志不穷,说话干啥非常在理,人家娃虽然说从小没学之乎者也,一旦进学校知道我爸我妈非常艰苦,学习很认真,蛮有上进心,非得改变门风不可。将相出自寒门这话也是有道理的,啥都不是绝对的。家庭条件好了,娃们不劳而获,好像啥都来得容易,暴殄天物,最后成为败家子,这例子也有的是,关键是家风。就说到这。

同类推荐
  • 尘埃里的花

    尘埃里的花

    这是一本作者的散文集。 本书共分五辑,精选了作者近年来在《文艺报》、《天津日报》、《扬子晚报》、《雨花》、《青春》、《芒种》、《青海湖》、《散文选刊》等报刊上发表过的作品。
  • 火如何灼痛它自己

    火如何灼痛它自己

    塞巴斯蒂安·荣格尔自创了一门专业,他复活了自然的戏剧与人类的本性。很少有作家到过地球上如此迥乎不同且求生艰难的角落。没有人提供过对于极端事件的更触目惊心的思考线索。从美国西部闷烧的雷电山火,加勒比海惊心动魄的鲸鱼捕捞,克什米尔危机四伏的旅行,到科索沃腐烂发臭的集体坟墓、塞拉利昂无情无义的钻石交易,再到阿富汗无止无休的炮火硝烟,《火如何灼痛它自己》一书向人们展示了世界上最危险的一些地方和局势中的细枝末节。
  • 时传祥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时传祥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时传祥出生在山东德州齐河县 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14岁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宣武门一家私人粪场,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是一位“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的掏粪工人,他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曾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1952年在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工作。随后被评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1971年被污蔑为工贼。1975年去逝,享年60岁。
  • 人之初

    人之初

    本书选收作者报告文学12篇,作品讴歌世间真、善、美,赞美改革大潮中涌现的新生事物。
  • 书前书后-来新夏书话续编(《花园丛书》)

    书前书后-来新夏书话续编(《花园丛书》)

    《书前书后:来新夏书话续编》分为藏书与读书、为自己的书写序、书评三部分,收录有《漫画古籍的保护与研究》、《议论文化游记》、《红楼何止半亩地》等文章。
热门推荐
  • 69号日记

    69号日记

    十八岁以下务看,有心脏病者务看。胆小误入,极度烧脑。
  • 论衡

    论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Quest of the Golden Girl

    The Quest of the Golden Gir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总裁的贴身校草

    女总裁的贴身校草

    这是一本有血,有泪,有爱,有情,有义的故事。为了爱人,斩尽天下人又如何;为了兄弟,不管是天堂还是地狱,或是龙潭虎穴也要闯。此时,主角全身是血,伤口深可见骨,一双杀红了眼,渗出滴滴的血泪,手持着一把断剑,面对无数强者不惧不退,缓缓地回头对身边爱人和兄弟们笑笑地说:“亲爱,哥们,别怕,哪怕是黄泉路上,哥陪你们一起走,奈何桥上的孟婆汤,哥也陪你一起喝!”“大哥……”
  • 绝代风华:许你一世盛宠

    绝代风华:许你一世盛宠

    她,二十二世纪杀手界的女修罗。她,欧阳将军府的嫡小姐。当她成为她意外穿越涅槃重生,女扮男装,独自闯荡。这是一个强者当道,武力为尊的世界。他,幽冥阁阁主,俊朗出尘、腹黑妖孽,才华横溢,行踪飘忽。“哎呦,你这人怎么突然冒出来的啊,跟个幽灵似得,疼死我了”“是你不看路,撞到我的,怎么恶人先告状?”当他遇到"他",是谁乱了谁的情?是谁迷了谁的眼?是谁扰了谁的心?......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家有狐仙是美男

    家有狐仙是美男

    “大哥,我有点接受不了啊,我这承受能力也不强,你不要吓我行不行?你是哪个真人秀剧组跑来恶作剧的吧?”啪……突然停电,房间里变得黑漆漆的,夏子瑜觉得心脏要跳出自己的身体了。男人走向窗户拉开窗帘,月光洒了进来,他转过身对着夏子瑜伸了个懒腰,然后夏子瑜看见了他身后冒着幽蓝光环,一条条白色狐狸尾巴像花般散开出来,发着蓝光,男人双手交叉:“我叫白初禹,不叫什么狐仙。”
  • 江山成聘:绝世九殿下

    江山成聘:绝世九殿下

    前世无上的荣耀,却因错信奸佞而恨死。今世,却因废材之名,而被人讥讽,懦弱投湖溺死。一夕穿越,凉薄实力杀手变成无用废物九殿下。现实凶恶,宫斗攻心,身世谜团,步步紧逼。但!倾国容颜,上古神兽,极品丹药,无上实力……引得满身桃花想去死!月黑风高夜。某妖孽深情款款“性别不同怎么相爱?我是男人,你也是男人,这说明我们必定相亲相爱。”某女挑眉回答:“那叫难上加难。”艳阳高照日。某正太一脸笑意:“我想把你囚*禁在只有我的世界里。”某女轻狂一笑:“你也只能想想。”即使江山成聘,那又如何?
  • 云蕉馆纪谈

    云蕉馆纪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天图

    帝天图

    一张图,图霸天下;一把剑,剑绝古今;一世情,情系你我;一场梦,梦醒犹存。
  • 开门迎客

    开门迎客

    为什么?洛晚昔蹲在门槛上问老天。您这算是惩罚我么?我生活美满幸福自由,还是您是在妒忌我?不过,有武林世家的小公子和太子殿下为我做跑堂小二,我也应该知足了吧!洛晚昔这么安慰自己。只是老天爷,您啊!为什么喜欢我的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小白脸就是凶神恶煞五大三粗的猛男?好不容易来了一个看得上眼的大小姐,以为是同乡却偏偏是土著。好不容易把太子殿下训练成了油嘴滑舌的小二却又被拎回去做皇帝。好不容易开了家客栈准备混吃混喝等死却被猥琐的大叔逼着继承他的衣钵。老天,你折磨我是吧!我才不要去皇宫做太子妃,也不要去山贼窝做压寨夫人。不是压寨夫人?那也不去!更不要说去豪门做什么大少奶奶了。这辈子,我死都要死在开门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