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2600000029

第29章 别说你不溺爱孩子

得到家长溺爱的孩子一般都比较任性,他们在享受着特殊待遇的同时,也习惯了唯我独尊,如果他们的想法和行为不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就会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利”而去和父母抗争—任性,因此,停止对孩子进行溺爱是解决孩子任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我们从“溺爱”的字面意思来看,倒是不难理解,就是可以把人“淹没”的爱,但是,很多家长并不认为自己在溺爱孩子,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行为才是对孩子进行溺爱,以及溺爱的标准是多少呢?其实,给孩子多少爱才会是对孩子进行溺爱,这个“度”并不容易把握,而且从形式上来看也不易被我们察觉,因为它披着爱的外衣。

下面这个场景是不是曾经发生在您的家里:

5岁的美美非常能熬夜,不到晚上10点钟是不睡觉的。孩子睡得晚,自然早上起得也晚,妈妈着急去上班,多半都是帮孩子把衣服穿好,有时候刷牙洗脸都是妈妈代劳。美美虽然年龄小,在家里的地位可不低,但凡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一定是以美美为主。如果出去买东西,大人们对孩子的要求更是有求必应。

在全家人的关怀下,美美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但家长换来的却是脾气越来越大、动不动就大发雷霆的“骄横小公主”。有一次,奶奶过生日,妈妈买来了生日蛋糕为奶奶祝寿,美美听说买了生日蛋糕特别高兴,嚷嚷着非要马上就吃。妈妈对美美说:“今天什么时候吃蛋糕,需要奶奶来决定,因为今天是奶奶的生日。”“凭什么,我说吃就得吃!”美美又开始了她的霸道:“今天不是奶奶过生日,是我过生日呢。”说完就用手去拿放在桌上的蛋糕,因为蛋糕太沉了,一不小心整个蛋糕翻倒在了地上其实,美美的任性和霸道并非偶然,这和家长平时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不无关系。我们都知道不能溺爱孩子,但因分不清什么是溺爱,而不知道自己家里原来就存在溺爱,很多家长都是在孩子变得越来越任性、甚至束手无策时,才反省自己平时的行为。虽然现在我们对溺爱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可以通过几个具体的量化指标,来衡量一下自己家里是不是存在溺爱。

应对策略

1、特殊地位

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或“小公主”,地位高人一等,凡是好吃的、好喝的都要以孩子为主,爸爸妈妈千方百计讨好孩子,爱孩子胜过爱自己。这样家庭中的孩子,自己也感到家里所有好的东西都应该是自己的,唯我独尊,必然也就变得自私自利、没有同情心,也不会关心别人,更不懂得感恩。

2、太多关注

爸爸妈妈以孩子为中心忙个没完,甚至全家人都围着孩子转,比如,吃饭时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爸爸给夹菜、妈妈给添饭,谈论的话题也都是围绕孩子的,如果家里有客人来,往往也是大家围坐一起,亲戚朋友对孩子的赞美没完没了,或者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由于大人的过分关注,孩子注意力极易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孩子的吵闹使大人们之间无法正常谈话。

3、有求必应

孩子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有的爸爸妈妈给孩子很多零花钱,轻易满足孩子的要求。这种孩子一般都存在着不珍惜爸爸妈妈的劳动成果、只讲求自己的享受、不懂得等待、没有忍耐力、稍不满意就大发脾气等不良性格和行为,吃苦耐劳、责任心更是无从谈起。

4、放任自由

家长对孩子缺乏必要的管教、放任自流,孩子的行为得不到有效节制。生活作息、饮食无规律,玩耍、学习无规律,孩子经常是想怎样就得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5、祈求央告

家长对孩子不敢于管教,只是一味地讨好,例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甚至央求孩子听完妈妈讲3个故事后,就把饭吃完。孩子的心理是,家长越央求他,他就更加忸怩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孩子的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者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6、一切代劳

家长事事为孩子代劳,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在这种家庭里的孩子,独立能力差,自己不会穿衣、吃饭、削铅笔,学习困难,更不懂得为家长分担家务。孩子在家长的大包大揽下,变得懒惰、任性、没有同情心。

7、大惊小怪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挫折,比如,一个3岁的孩子摔倒了,爸爸妈妈还没等孩子爬起来,自己就大惊小怪地去扶孩子,见不得孩子有一丁点的闪失,家长的这种态度,久而久之也就会让孩子变得胆小、怯懦,遇到问题不会独立思考,更不会对困难有正确的认识,娇生惯养,只会等待别人的帮助。

8、剥夺独立

爸爸妈妈对孩子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为了绝对安全,家长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家长的“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爸爸妈妈或老人一步,孩子都4岁了还要搂抱着睡,偎依着坐,驮在背上走。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缺乏自信。

9、害怕哭闹

爸爸妈妈见不得孩子哭,只要孩子一哭闹,家长立马就心软,所有的规章制度也立即失效,比如,本来说好不让孩子吃零食,可是孩子一哭一闹,家长就缴械投降,日后,孩子会经常以哭闹为武器,并且屡试不爽。由于家长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不吃饭来要挟家长。这种家庭中的孩子往往自制力差、自私任性、不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10、态度不一

有的家庭中,如果爸爸正在严厉地管孩子,妈妈可能出来袒护,有的爸爸妈妈教育孩子,爷爷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孩子都这样,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这样的孩子当然是“管不了”啦!因为家长的这种做法,会让孩子没有是非观念,而这些“保护伞”和“避难所”,不仅会让孩子的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和睦。

经验分享

有时候,我是一个“懒妈妈”,很多事情我都敢于让孩子“自己来”,无论是吃饭、穿衣服还是收拾她自己的物品,还记得在她8个月的时候,我就让她自己坐在小餐椅里和大人一起围坐餐桌吃饭,那个情景真的很好玩:她的手那么小,还要拿个勺子吃饭,虽然孩子还没有什么吃饭的技巧,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但是孩子却很高兴这么做。

所幸的是,我的观点一直被坚持下来了,现在想想还是很对的,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而且让她懂得了自己的事情自己要负责,不能推卸责任的道理。现在,如果孩子有什么不懂的事情时,她就会来让我给她讲一讲,然后自己去做,每次她都会仔细地听讲,然后认真地去做。现在女儿上小学了,很多事情都不用我操心,比如自己每天要带什么东西去学校、自己的作业自己去完成并且负责检查等等,而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很少有任性的时候。

温馨提示

大教育家高尔基说过:“溺爱是误入孩子口中的毒药。”我们爱孩子,但不能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否则,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是主动去想办法解决,而是求助于父母或他人,强烈的依赖心理,让孩子永远都长不大。爸爸妈妈总是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但这种爱要以对孩子的成长有利为标准,别让您对孩子的“爱”变成了“害”。

同类推荐
  • 这样教孩子对了吗?

    这样教孩子对了吗?

    我家的孩子为什么那么不听话呢?为什么孩子这么不肯用功学习呢?孩子什么时候学会说谎了?为什么我家的孩子那么不合群呢?……无数的问题困扰着年轻的父母。教他他不懂,劝他他不听,哄他他不长记性……火了,打一顿吧,孩子问题不见少,甚至还会疏远你……头疼啊!该好好想想了——是否自己的教育态度出了问题?是否需要好好了解一下孩子的内心世界?就让我们跟着专家的指引,重新出发。
  • 红孩子:如何塑造全面发展的专业天才

    红孩子:如何塑造全面发展的专业天才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21世纪最科学最具现代意识的重大发现。每个孩子都有天生胜出的特质,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天才。想让孩子取得惊人的成就,成为真正的天才,关键在于如何培养,有的需要呵护、有的需要磨炼或挫折,每一个孩子都有其不同的培养方式。有的孩子可能需要父母更多的爱,就像溺爱;有的孩子可能需要特殊的关心,比如放任,更多的自由。总之,儿童的成长离不开爱、关心、培养和教育。但如何去爱孩子、如何去关心孩子、如何去培养孩子,如何去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而不是学问。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每一个孩子都能成功,关键在父母的努力。
  • 蒙台梭利与中国孩子的教育

    蒙台梭利与中国孩子的教育

    妇女怀胎十月期间是十分注重胎教的,除了注意保健外,还注意精神修养,情操的陶冶,为胎儿提供身心舒畅、情绪稳定的母体环境,并通过有意识的感官活动,刺激胎儿大脑思维反应,促进胎儿的智力发育。
  • 激发孩子灵感的发明发现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激发孩子灵感的发明发现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激发孩子灵感的发明发现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讲述了变废为宝的不锈钢、“王冠瓶盖”的发明、沙滩上的“珍珠”等发明发现故事。
  • 夸·管·放:50年教龄老校长毕生育才心得

    夸·管·放:50年教龄老校长毕生育才心得

    本书作者谈的教育经验: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这点体现在以正面教育为主;好孩子都是管出来的——这点体现在以引导启发为主。“放”是指家长要及早敢于放手,使孩子尽早融入到社会中去接受历炼,使孩子尽早自立成才。
热门推荐
  • 散人谣

    散人谣

    前世纸笔写潇洒,今生实战绎传奇。昔日摄政王,今日农家妇。不羡鸳鸯不羡仙,不恋富贵不恋权。可是,拜托各位,不要再找在下了,中不中?在下归隐中,只想做散人一枚!
  • 浙江人的创新思路

    浙江人的创新思路

    1912年经济学家荀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创新行为在历史上长期是一种企业家的个人行为,后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是一个多主体、多机构参与的系统行为,因此,20世纪80年代,人们提出了创新系统的概念和理论。由于创新的系统性以及创新系统的复杂性,人们越来越注意从社会、政治和科技、文化的角度来理解企业、企业之外的其他机构在创新系统中的行为和作用。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如果把企业之外的不同机构或者不同社会角色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孤立起来,特别是撇开与企业创新活动的联系,就往往容易把创新这个概念单纯理解为“创造新东西”。
  • 觉侠

    觉侠

    从混沌的世界中走来,拥有觉侠之身,却被殇追杀,成为觉侠后,我不再懦弱。欺我者——杀!辱我者——杀!骗我者——杀!害我者——杀!立三灵,灭傀殇,封印苍虚,同时拥有两种力量,我奕岚,便是战神!
  • 曾国藩家书解读

    曾国藩家书解读

    本书收录了修身治心、树德养望、读书为学、习字作文、治家守业、择师交友、为官治政、统兵用人、理财经营、保体养生等相关文章。
  • 修真高手在地球

    修真高手在地球

    修真界天才修士‘阴阳真人’林修,因为被人陷害意外穿越到地球。他睁开眼,发现自己不但变成了一个在酒吧做兼职的大学生,而且因为勾搭上了一个祸水美女,被人找上门来,正要打断他三条腿!于是,林修怒了!面对灵气稀薄的地球,他想要恢复修为,办法只有一个……****ps:本书存稿20万字,请放心收藏,不必担心太监!
  • 凡徒

    凡徒

    为圣者,以德服人。为仁者,以理服人。为智者,以谋服人。为凡者,以力服人。我人本平凡,奈何世人却不容我平凡。我志本平凡,奈何上苍却不欲我平凡。我命本平凡,奈何命运却不许我平凡。那!我便不凡!偶然?命运?阴谋?无论是什么,都挡不住我前进的脚步。我!必将成为这大千世界中不平凡的《凡徒》。
  • 养鬼天道

    养鬼天道

    莫凌晨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子里面,里面的人因为她是棺材子都对她绕着走。她的父亲被她克死,母亲被吓跑。后来她大伯也因她而死。人人都说她是个棺材子,是个不祥之人。可是有一天,她遇到一个道士,她的命运彻底被改变。有人敬她有人怕她。有的人说她是邪,是魔。那她从此就是魔。我就是道,我不需要仰望他人,所有人都会被我踩在脚下。当魔战胜了佛,是否一切就会变成了正?
  • 无双布衣

    无双布衣

    白衣入乱世,相遇一开颜。举朝无旧识,入眼只青山。我在,这江山社稷就在,我亡,这江山社稷就亡了。
  • 九锵之蚩尤怒

    九锵之蚩尤怒

    不一样的神话传说,不一样的鸿蒙往事。一锵六两半,九锵蚩尤脊骨化作九锵的不甘。黄帝大战蚩尤,是为一统华夏,还是另有隐情?为何亮魔兽银灵子转世凡胎?白水素女的传说究竟是怎样?旱魃后卿却是活到最后的僵尸王,他的眼泪又为谁而流?炎黄和睦草到底有何妙用?钟山烛龙又是为何凭空出世?......一切的腥风血雨、上古仇怨,凡胎谢端与田螺姑娘踏上寻找九锵蚩尤剑的道路,想知道他们历尽九难怎样炼作九锵,九锵又是如何释放蚩尤的洪荒仇怨?一段不为人知的仙乱恩仇,阴谋就此上演......
  • 慈悲道场忏法传

    慈悲道场忏法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