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77300000010

第10章 文学的创作方法

一、创作方法的涵义和种类

1.创作方法的涵义

什么叫作创作方法?在这个问题上,历来解释不一。有人说,它是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原则;另有人说,它是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法。我们认为,这两种解释,都不是对创作方法的科学规定。

说创作方法是一种方法,这种解释未免失之简单,在创作方法的涵义中,固然包括有方法的因素,但又不仅仅是方法。如果把创作方法简单地归结为方法,就很难将这一特定的概念与其它表示方法的概念,例如创作手法、表现手法等区别开来。说创作方法是一种原则,这种解释又多少近于笼统。在创作方法的涵义中,固然包括有原则的因素,但又不仅仅是原则。如果把创作方法笼统地等同于原则,就很难将这一特定的概念与其它表示原则的概念,例如创作原则、文学思想等区别开来。不管是说成方法,还是说成原则,对创作方法作这样简单或者笼统的规定,其结果,势必由于概念的含糊而造成理论的混乱,由于理论的混乱而造成实践的迷误。

我们认为,创作方法不是简单的方法,也不是笼统的原则,它作为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对于社会生活的审美感受在心理类型上的种种特点的集中体现,在其概念中,起码应该包括以下三方面的涵义:第一,作家表现情感的途径;第二,作家创造形象的式样;第三,与表现情感的途径、创造形象的式样相适应的组织语言的方式。所谓创作方法,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应该是作家的表情途径、造形式样和艺术方式的总和。

在这三者里面,前二者,即表情途径和造形式样,属于创作方法概念中的内容因素,一般叫作创作精神;后者,即艺术方式,属于创作方法概念中的形式因素,一般叫作创作手法。创作方法,说到底,是一定的创作精神和一定的创作手法的统一,或者说,是一定的创作精神在一定的创作手法中的体现。

2.创作方法的种类

以往,我们的文学理论,一提到创作方法,似乎不是现实主义,就是浪漫主义,而且把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又都分别视为一种创作方法,这是一种片面性。特别是30年代苏联文艺界提出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同志提出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后,由于理解上的偏差,文学理论更是走向了把创作方法定于一尊的极端。由此而产生的理论上的背谬和实践中的错误,给我们的文学事业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我们认为,文学的创作方法,远非一种什么主义所能囊括,它在类型以及品种上,都应是多样化的。

首先是类型的多样化。作家自我的审美感受,既然有分享型和旁观型、自觉型与非自觉型的区别,与此相对应,文学的创作方法,也就有浪漫主义类型和现实主义类型、理性主义类型和直觉主义类型的区别。

其次是每一类型里面品种的多样化。作家自我的审美感受,除了心理类型,还各有其个别形态。正因此,它们即使同属于一个心理类型,也往往各显风貌,这种情况体现在文学的创作方法中,不管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不管是理性主义还是直觉主义,它们作为创作方法的某一类型,其本身都不能不是因人而异的,不能不是多样化的。

一个类型的多样化,一千品种的多样化,把二者联系起来,文学的创作方法,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坐标系。坐标系的横轴,按其延展方向,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情感活动为主,指向主观的理想表现,代表浪漫主义类型;一部分以形象活动为主,指向现实的客观再现,代表现实主义类型。作为浪漫主义类型的端点,只要主观理想表现,不要现实客观再现,是消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作为现实主义类型的端点,只要现实客观再现,不要理想主观表现,是自然主义的创作方法。同理,坐标系的纵轴,按其延展方向,也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潜意识活动为主,指向无目的、无规律、无法则,代表直觉主义类型;一部分以意识活动为主,指向有目的、有规律、有法则,代表理性主义类型。作为直觉主义类型的端点,只讲直觉,不讲理性,是反理性主义创作方法;作为理性主义类型的端点,只讲理性,不讲直觉,是公式主义的创作方法。

我们说,创作方法是多样化的,并不意味着,每一种创作方法,都一样优胜,可同等看待。凡是真善美的文学,不管它是偏于主观的理想表现,还是偏于客观的现实再现;偏于理性,还是偏于直觉,都应建立在二者统一的基础之上。而作为创作方法极端发展的消极浪漫主义、自然主义、公式主义和反理性主义,它们都是理想主观表现和现实客观再现,或者理性和直觉相割裂的产物。所以,用这样的创作方法加以创作,就不可能达到真善美的目标。为了保证文学的审美价值,我们提倡创作方法的多样化,反对创作方法的极端化。

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理性主义和直觉主义

1.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的文学,虽然古已有之,但现实主义的概念却是席勒在1795年才提出来的。以后,经过别林斯基、恩格斯、高尔基等的分别论述,现实主义的理论越来越充实和丰富,综合他们关于现实主义的论述,联系现实主义的文学实践,我们认为,所谓现实主义,应该是指创作方法中偏于现实的客观再现的一个基本类型。它的总体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造形式样偏于现实的特点。现实主义作家,在心理上属于旁观型。其审美感受,在情感活动和形象活动的统一中,以形象活动为主。他们创作形象,受情感以及由情感所激发的想象的冲击和改造较小,而更多地依赖于感觉和认识。正因为如此,他们在一般情况下,总是严格地从普通的实际生活出发,按照现实中本来有或者可能有的式样加以造形。

我们知道,现实本身是具体的,有规律的。为了使自己所创造的形象,无限制地接近于现实的本来式样,现实主义作家特别重视细节的真实和典型化。通过它们,一方面,具体地展示现实的外在形态;一方面,有规律地揭示现实的内在逻辑。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实主义在造形式样方面偏于现实的特点,实际上也就是细节的真实和典型化。

其次,是表情途径偏于客观的特点。现实主义的旁观型作家,其审美感受以形象活动为主。他们的情感,受形象以及由形象所生发的认识的制约很大。这种情感,一般都比较冷静,执着,具有细微的渗透性。在表现时,往往采取通过形象加以暗示的、间接而隐蔽的途径。分明有作家的“我”的喜怒哀乐渗透在其中,却很难使人看到“我”的影子。恩格斯说:“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地把它指点出来。”恩格斯的这句话,可以说是对现实主义表情途径偏于客观的特点的科学概括。

再次,是艺术方式偏于再现的特点。现实主义在造形式样方面偏于现实,在表情途径方面偏于客观,这两点合在一起,构成了所谓的现实主义精神。为了和这样的创作精神相适应,现实主义作家在创作手法即艺术方式方面,不讲变形,而讲摹仿;不用夸饰,而用白描;不爱华美,而爱朴素。他们这样做,目的是通过语言文字符号,把现实的面貌再度呈现,在读者心中唤起一种逼真感。所谓现实主义的艺术方式偏于再现的特点,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说,现实主义偏于现实,偏于客观,偏于再现,这是就其作为创作方法的一个基本类型的共同特点而论。具体到不同的作家和作品,现实主义又有不同的个别特点。但不管是哪个作家,哪个作品,只要是真正的现实主义,其创作方法,虽然都偏于现实的客观再现,然而又都少不了有一定的理想的主观表现。只不过,这种理想的主观表现,在现实主义那里,是渗透在现实的客观再现之中,不像在浪漫主义那里,是溢出于现实的客观再现之外罢了。

如果仅仅从偏于现实的客观再现这一点看,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把它们归入创作方法的同一个基本类型。但二者尽管相似,毕竟不能等同。作为现实主义的极端化,自然主义的特点表现在:第一,它主张用自然科学的实验观点来对待现实,把现实当作死的标本,而不是当作活的肌体;第二,它主张纯客观,不是把情感隐蔽起来,而是把情感排除干净;第三,它主张有闻必录的描写,反对对语言形式进行任何艺术加工。上述特点,归结到一处,那就是:只要现实的客观再现,不要理想的主观表现。这与现实主义虽然偏于现实的客观再现,但结合理想的主观表现的特点,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我们说,自然主义是现实主义发展到极端的产物,是现实主义的堕落,道理和依据就在于此。

2.浪漫主义

这里,首先有必要对浪漫主义的两种涵义加以区分。作为一种特定时代的文学运动,浪漫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这个运动,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在文学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是上升期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体现,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我们讲浪漫主义,主要地不是指它作为特定时代的一种文学运动,而是指它作为创作方法的一个基本类型而言。作为创作方法的一个基本类型,它不局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文坛。可以说,从有文学的第一天起,就有与现实主义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浪漫主义存在。如果说,现实主义是创作方法中偏于现实的客观再现的一个基本类型,那么,浪漫主义则是创作方法中偏于理想的主观表现的又一个基本类型。

浪漫主义的总体特点,也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表情途径偏于主观的特点。浪漫主义作家,在心理上属于分享型。其审美感受在情感活动与形象活动的统一中以情感活动为主。他们的情感,受形象以及形象所生发的认识的制约较小。这种情感,一般都显得热烈、奔放,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在表现时,往往采取超越形象加以诉说的、直接而明显的途径。整个作品为情感所笼罩,形成一种抒情笔调和抒情气氛,即所谓“有我之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把浪漫主义称作主观艺术或者抒情艺术。

其次,是造形式样偏于理想的特点。浪漫主义的分享型作家,其审美感受以情感活动为主。他们创造形象,说到底,是为了寄托和表现情感。所以,在造形时,就不能不受情感以及为情感所激发的想象的巨大冲击和改造。基于这一点,浪漫主义在一般情况下,总是把普通实际生活提高,按理想中应该有的式样加以变形,化作奇特的人、奇特的事、奇特的环境出现在作品中,充满了理想色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把浪漫主义又叫作理想艺术。

再次,是艺术方式偏于表现的特点。浪漫主义在表情途径方面偏于主观,在造形式样方面偏于理想,这二者合在一起,构成了所谓的浪漫主义精神。为了和这样的创作精神相适应,浪漫主义作家在创作手法即艺术方式方面,更多讲究变形,更多地使用夸张,更多地追求华美。他们这样做,目的是通过语言文字的符号,把内心的激情和幻想表现出来,在读者心中唤起一种惊奇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把浪漫主义认作表现艺术。

我们说,浪漫主义偏于主观,偏于理想,偏于表现,这是就其作为创作方法的又一个基本类型的共同特点而言。具体到不同的作家和作品。浪漫主义又有不同的个别特点。但不管是哪个作家,哪个作品,只要是真正的浪漫主义,其创作方法虽然都偏于理想的主观表现,然而又都少不了有一定的现实的客观再现。只不过,这种现实的客观再现,在浪漫主义那里是作为理想的主观表现的手段而存在,不像在现实主义那里,本身即是目的。

正如现实主义偏于现实的客观再现的特点,如果推向极端,可以发展成为自然主义一样,浪漫主义偏于理想的主观表现的特点,如果推向极端,也可以发展成为消极的浪漫主义。

消极浪漫主义与浪漫主义尽管同属创作方法的一个基本类型,但二者毕竟不能等同。作为浪漫主义的极端化,消极浪漫主义的特点表现在:第一,消极浪漫主义的理想,不是面向未来,而是面向过去。第二,他们所表现的主观情绪,带有莫名其妙的神秘主义色彩。第三,他们主张运用语言形式,任意地加以夸张、变形。上述特点,归结到一处,那就是:只要理想的主观表现,不要现实的客观再现。这与浪漫主义虽然偏于理想的主观表现,但结合现实的客观再现的特点,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我们说,消极浪漫主义是浪漫主义发展到极端的产物,是浪漫主义的反动,道理和依据就在于此。

3.理性主义和直觉主义

以上讲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一个重形象塑造,一个重情感表现。但正像形象本身有自发的印象和自觉的意象之分一样,情感本身也有低级的情绪和高级的情思之分。基于此,不管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都有偏于不自觉和偏于自觉之分。这里,所谓自觉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可以归属于理性主义;所谓不自觉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则可以归属于直觉主义。

理性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强调理性,强调创作有目的、有规律、有法则的一面。与此相反,直觉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强调直觉,强调创作无目的、无规律、无法则的一面。

有人结合文学史,把创作方法中的理性主义类型,归结为古典主义;把创作方法中的直觉主义类型,归结为现代主义。这样的归结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完全妥当。准确地说,古典主义或者现代主义,只是理性主义或者直觉主义在历史发展中的一种形态,它们不能完全地代表理性主义或者直觉主义。

三、创作方法的历史演变及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发展趋势

1.创作方法的历史演变

以上,我们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理性主义和直觉主义等创作方法的几种基本类型对应地作了区别。需要指出,这种区别都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它们在互相区别的同时,又都互相包含。

我们这样说,并不认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理性主义和直觉主义在任何时候都能结合在一起。从历史上看,当一个阶级、一个时代处在上升阶段,各种社会矛盾较为平缓,人的主观理想与生活的客观现实较为一致,人的心灵的各个层次(主要是灵和肉的关系)较为和谐,在这种时候,作家美感中情感活动与形象活动、潜意识活动与意识活动就会多少呈现出某种统一的势头,与此相对应,创作方法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理性主义和直觉主义,也就会多少呈现出某种结合的趋向。反之,当一个阶级、一个时代处在没落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由平缓趋于对立,人的主观理想与生活的客观现实由一致趋于对峙,人的心灵各层次由和谐趋于冲突,在这种时候,作家美感中情感活动与形象活动、潜意识活动与意识活动就会由统一趋于割裂,与此相对应,创作方法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理性主义和直觉主义,也就会由结合趋于分离,从而造成各自向极端化方向的发展。

由此能否总结出关于创作方法的历史演变的一个基本规律:随着社会矛盾不断地发生由趋于对立到趋于平缓、再由趋于平缓到趋于对立的演变,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理性主义和直觉主义,也会或快或慢地发生由趋于分离到趋于结合、再由趋于结合到趋于分离这样一种演变。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矛盾由对立走向激化,反映到文学领域,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理性主义和直觉主义也各自由分离而走向极端。

2.社会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

无产阶级革命消灭了私有制,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社会矛盾已经或者即将得以彻底解决,基于此,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理性主义和直觉主义相结合是文学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正是出于对这种必然趋势的认识,苏联文学界在30年代提出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口号,尽管这一口号在名义上只强调了现实主义,但按照当事人的解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革命浪漫主义为有机组成部分。可能为了纠正这一口号在提法上的某种片面性,毛泽东同志在1958年又提出了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口号,毛泽东同志的这一口号,应当说,是关于社会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的一个科学的预见。

问题出在以后的阐释上。在文革前,人们把两结合解释为一种创作方法,而且认为是一种最好的创作方法,这里面,已经包含有很多不科学的成分。到文革中,林彪“四人帮”出于反革命的政治需要,更是把对于两结合的解释推向极端,认为它不仅是最好的,而且是唯一的创作方法。这样,一个科学的口号,就成了反科学的教条。

考虑到当代世界的文学潮流,以及打倒“四人帮”以后我国文学的历史变化,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必然是两结合的。但这里所谓两结合,第一,它不仅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也包括理性主义和直觉主义的结合;第二,它不是说结合成一种创作方法,而且使多样化的创作方法统一在互相结合这一总体趋向上;第三,既是结合,就意味着不能分离,因此,两结合并不排斥创作方法的多样化,但它注定要反对由分离而造成的创作方法的极端化。在社会主义文学中,不应有自然主义、消极浪漫主义、公式主义、反理性主义的地位。反对这些极端化的创作方法,正是为了更多地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理性主义和直觉主义的结合。

同类推荐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学史

    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学史

    本书从中国文学历史画卷中采撷了部分精髓,从散文、赋、诗、词、戏曲、小说等文体对中国文学史进行概览,从远古时代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到当今喧哗的收集网络文学,择取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家进行详细介绍。
  • 没有爱到不了的地方

    没有爱到不了的地方

    本书为“生命感悟丛书”之一,本丛书的几位作者均为《读者》杂志签约作家、教师,都在多家媒体开有专栏,并有散文被选作全国高考和部分省市中考作文或现代 文阅读材料。为了孩子,为了未来,让我们心手相连,筑起一道真爱长城,终有一天,天使的笑声,会扶五彩云霞里,声声传出。
  • 幸福智慧(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幸福智慧(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大宋南迁

    大宋南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寻访宋朝的“圆明园”、花石纲“压沉”东京汴梁、满朝宠臣皆酷哥帅男、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自家“神兵”助金人破城、繁华帝都变人间地狱和风的侧面:秦桧“站起来了”!
热门推荐
  • 傻王弃妃

    傻王弃妃

    上官冰儿,偷梁换柱,替妹出嫁,被得知真相的璃王误伤,再次醒来,她不再是她,受尽世人的唾弃和辱骂,她不在乎。直到遇到他,段天晟,一个面容受损的傻王,其实是个深藏不露的腹黑王爷,她陷进去了,且看当腹黑遇上才女,擦出怎样的火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渡牒

    渡牒

    其实现在专业不专业的知识都是在写文章的时候才能体现,无论现在社会的制度变化千万,一尘不变的还是传统学。而出马出道这延续了上千年的历史,从四大家族说起的缘分,从萨满教的渊源开始的巫术治病,结合图腾学,仙家感应,天人合一,上方仙的转变,为普通人消灾解难,为有缘分的人治疗阴病虚病,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现代科学这么发达但是许多的疾病还是需要这些来治疗,这更加证明了这门学问的不可缺失。现在越来越兴起的宗教热,国学热,更加的说明,老百姓需要这些,也希望通过信仰改变自己的许多本身问题。
  • 一撩成瘾:欧总,吃药了!

    一撩成瘾:欧总,吃药了!

    众所周知关家的大小姐是一个嫉妒妹妹恶毒女子,她抢了自己妹妹的男朋友不成就去做妹妹男朋友的婶婶。简直恶心,颠覆三观!可又有谁知道,那个妹妹的男朋友却在她的大婚上将她掳走,并在所有人的面前宣布她才是他的妻子,他这一生只爱她。某一天,关家大小姐骑着自行车火速赶到急症室,看着躺在手术台上某狼,嘴角微抽。某狼嗷呼了一声:“老婆,我五脏六腑心肝脾肺乃至血液细菌只有你,我病了,救救我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金秀

    金秀

    她不过一古典闺秀,如何敌得过那花样百出的穿越女?重生一回,原本顺顺当当的人生被蝴蝶们扇乱了。山水之乐,鼓舞之乐,谁说闺秀必须在阁中绣花后院宅斗?还是要重申一句,夫君是她的。主权在握,谁也别想撼动她的地位!不过依经验来看,必要时候动动拳头也是可以的吧!(ps:穿越女、重生女、逆袭的女炮灰应有尽有。小鲜肉待收藏养肥哦~)
  • 深爱都被时间掩埋

    深爱都被时间掩埋

    本作者最虐心最催人泪下的史诗巨作全力打造。身世卑微的李修航从小羡慕着钢琴少年沈云一以及其青梅竹马夏天晴的感情,却始终无法融入。沈云一最后悔的是就是没有保护好自己深爱的人,而让年仅十六岁的夏天晴意外身亡,从此他的内心变得灰暗。但是在初来大城市的农村女孩苏涵音眼里,沈云一永远是天使的化身,他的光环终究融入进了她的心里。自苏父离世后,体弱多病的弟弟苏橙独自来到E市,机缘巧合和李修航成了好朋友,也获得了工作,但是在这复杂的校园里,初入世事的苏橙却屡遭嫌弃。最终,苏橙出于自己的疾病,做出的决定让苏涵音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离开了这座城市。若干年后,卑微的苏涵音偶遇到了已成为音乐总监的李修航……
  • 在哈佛听讲座

    在哈佛听讲座

    想聆听世界的声音吗?只有两个地方吧,一个是联合国,另一个就是哈佛。在哈佛,能够听到来自人类智者最有冲击力的声音。哈佛,让学子仰慕,让世人瞩目。人们渴望了解哈佛;渴望领悟哈佛的追求、哈佛的理念;渴望解读哈佛三百多年历史的精髓和她博大宽广的胸怀……
  • 没有你,我学不会年少

    没有你,我学不会年少

    因为接受不了女友北苑背叛自己的事实,南城一直自欺欺人的把自己当成哑巴和残废来活着。直至为了他单方面出柜,倾其所有的苏颜出现,他的情况才慢慢有所好转。苏颜为此兴奋不已,可还来不及真正的高兴起来,却发现,南城所有的可怜都不过是他伪装出来,为了让自己把北苑找回他身边,所设下的,一场算计。
  • 《心灵鸡汤》员工读本

    《心灵鸡汤》员工读本

    此书精选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心灵故事和引人深思的哲理小品,这些故事或小品让我们笑看动物的聪明狡猾、品味凡人的平淡生活、观赏哲人的精彩世界、倾听名人的成功心得。
  • 生死恋爱

    生死恋爱

    记得遇到她是2012年9月14晚,这个数字已经深深的刻在了内心深处。她的出现可以说改变了我人生中的一大半,甚至改变了我对人生价值观的认识。这一篇小说记录了“我”在大学三年所发生的故事,在找工作实习时,遇到一个相爱的女朋友。为了能够以后回忆起这段美好的恋爱历程,所以运用文字的方式将这段恋爱记录下来了。
  • 缠绵悱恻:破碎婚姻

    缠绵悱恻:破碎婚姻

    他们曾在这张床上做过吗?一定十分有激情……他一定靠着床头……对她说和你做……很棒……特别是在这张床上。这是一个关于小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