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79500000007

第7章 白蝴蝶花

很多年都没有见过面的闺蜜洁来我家中做客,她看到了一个非常精美的镜框。她表示很惊讶和不理解,因为镜框里面不是色彩斑斓的油画,也不是贝壳,也不是脉络清晰的树叶或须爪皆全的昆虫标本。而只是一个十分简单的白蝴蝶结,白蝴蝶结好像是用医院的纱布做成的。她表示,这是她见过的最奇怪的装饰品,和其他任何装饰品并不同。

洁很不理解地问我:“你这是为了纪念什么才做的吗?或者说,对你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我却笑了起来,想给洁卖个关子,我说:“对的,你猜猜看。”

“你们家里有人是护士或者医生,用这个装饰品,是为了表示对职业的尊敬。”洁猜到。

我摇了摇头。她猜得并不准确。

“一定是想让你的孩子以后考医科大学!”

我又微笑着摇了摇头。

洁想了想,又说:“该不会是……你有什么重要的亲人或者朋友刚刚去世吧?”

我哈哈笑了起来:“哈哈,洁,你在说什么啊!我的亲人和我的朋友都健健康康地活着呢!”

洁想了一会儿又大声说了起来:“一定是你前段时间生病了,得到了医生的精心治疗,你用这个,是为了纪念自己的康复,也是为了记住那位医生。”

我说:“大概是这样,但并不是全都是这样。你猜了这么久,现在然我告诉你答案吧!”

我曾经接受过手术,但是那个手术并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的冷酷和无情和严肃,而是让我想不到的对话,那一次手术我是在欢声笑语中度过的,那次手术充满了关心和爱护,以至于后来时间是怎么溜走的,我一点都不知道。当医生为我包好伤口,示意我可以从手术床上下来了的时候我才从那种氛围里面走出来。那是一种很扫兴的感觉,就像一部电影,到了高潮部分,却要换胶片了。

为了不弄脏衣服,护士特意为我加了一块棉垫。

“你的这块垫子太丑了,我们的医院怎么可能用这么丑陋的垫子呢,请你换一块!”

从刚才那么长的谈话中,我已经习惯甚至有了一些了解这位医生,他是事事不肯迁就的那种性格。

看了看背后的挂钟,已经十一点四十了。我开始替这位医生着急,在刚才的谈话中他和我说,有一位病人一只在等他,早就已经挂了他的号了。我也开始为自己的病而占用了他吃午饭的时间而感到异常地内疚,一心希望着能快点结束。

一旁的护士已经在开始收拾手术用的一些器具了,医生也在开始为我裹棉垫了,等一会儿,他就可以接待另一位病人了。但是,医生并没有像我想的那样一会儿就弄完了。他为了美观,把纱布从我的左腰到右肩,又从右腰到左肩。一而再再而三地缠了好几圈,一点也不懈怠。

好不容易缠好了,我在心里想,这下应该好了吧。

“请你转过来。”他在我耳边说,带着毋庸置疑。

虽然我和他见面的时间到现在也只不过有三个小时,我还是听出了他的话里面的深深关切。我只好乖乖地转过了身。

他轻轻地蹲了下来,他比我低一点。我现在有机会好好看看这位医生了,但是,很遗憾。我俯视着他,他的身材很清瘦,他带着口罩,我看不清他的面孔,但是他的眼神异常地专注。

等了好一会儿才弄完,我准备转身离开。

但是这个时候他的双手抓住了我,仿佛在说:“不要动!”

他修长的双手把那些纱布有褶皱的几个角一点点地抚平,然后很熟练地打上了一个结。比我想象的情况好了好多,我起初以为又出了什么事情呢。这下,才舒了一口气。

他看了看自己打的结,微笑着问我:“怎么样,你看,是不是像一朵花?”

这时候我才发现,他打得那个结是一朵非常洁白耀眼的花朵,而且,还恰到好处的点缀在我右腰间交错的纱布上。

就是一瞬间,我不知道我该说什么了。

我坚信,我的手术是由一位非常认真负责的医生做的。那朵白蝴蝶花可以作证。

我后来才知道,为我做手术的,是这家医院的院长。

如今,我已经把这朵白蝴蝶花镶在了古色的镜框里,它无时无刻都在诠释着“极致”这两个字。这一朵花一直在告诉我一个道理,不管什么事情,不做则已,要做就一定要做好。它给我的意义很大,甚至超过那天在医院院长为我解除病痛的意义还要大。

洁听完之后感叹道:“如果每个人都在把手里的工作和责任做到极致,我坚信,这个世界将会大不同!”

许多人都没有这样的毅力。没有一份“要做一件事不做就不做,做了就要做到最好”因为种种原因,许多人习惯了敷衍,习惯了草草了事。其实,很多时候,做很多事情都需要一定的热情和耐心。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需要的,更是责任感。

同类推荐
  • 媒介消费学

    媒介消费学

    传媒经济学虽然在中国创立已尽30载,但是对于这样一个相对较新学科中的诸多理论观点,常常是在与我的同事、朋友、学生探讨中甚至争鸣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如,在与我的博士生、硕士生以及我的同事的长期探讨或争鸣中,形成了我的传媒二重性理论、信息价值理论、传媒经济维度理论……这一次,通过阅读长辉的书稿,我想也会形成一些新观念,进而产生新的理论。
  • 一起开始的旅程

    一起开始的旅程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 学习与迁移

    学习与迁移

    本书是在作者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主要内容是阐述迁移的理论和迁移研究成果、迁移量的测量方法;学习理论和促进学习的方法;知识的本质认识和知识的测量方法。同时结合博士论文的研究成果介绍迁移研究的案例。本书适合于目前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大专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
  • 快速作文一本通

    快速作文一本通

    是作者几十年来教学、科研、写作实践的总结,力求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他人成功的写作经验、自己的写作体会结合起来,从写作的整个动态过程对写作智能进行科学分解,抓住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提炼出最科学有效的写作技法。
  • 医用大学语文

    医用大学语文

    本书以文学发展史为线索,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外国文学中精选优秀作家作品和医学特色典章。
热门推荐
  • 股票防套、解套有绝招

    股票防套、解套有绝招

    吴长坤编著《股票防套解套有绝招》2009年1月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该书分股票防套的最大敌人—庄家,心套—需心理解套,套牢与获利—“一步”之遥,把握熊市中的牛市,巴菲特是如何防套的,彼得·林奇是怎样解套的,获利解套实战7章。
  • 重生之逍遥生活

    重生之逍遥生活

    周壹重生了,重生到了他十二岁的那一年,而且意外地获得了小李探花的八成功力。拥有了前世今生几十年的记忆,他该如何去改变前世的人生轨迹呢?开超市,做零售业巨头;经营汽车运输,打造中国最大的客运和出租集团;还是加入国安,寻找刺激惊险的生活?抑或是……而且重生后的他拥有了李寻欢那般吸引女人的魅力,御姐、萝莉纷纷把一缕情思栓在他的身上,面对众多的美丽的女人,收还是不收,是个问题?
  • 炮灰嫡女打脸守则

    炮灰嫡女打脸守则

    上一世舒箐身为相府嫡女,却被送去郊外庄园,十五岁才被接回。自回府那日起,她错信歹人,生活处处在别人的算计之中!无才无德,粗鄙不堪,不贞不洁,通敌卖国,一盆盆污水泼在她身上,竟落得惨死也无人收尸的地步!幸而老天有眼,让她重活一世,回到嫁给负心汉之前!只是她的名声,早已被恶毒继母和庶妹毁的彻底,她已是全京城的笑柄!若要复仇,她仍需步步为营……上一世欺她辱她虐她之人,她一个都不会放过,加诸在她身上的痛苦,她誓要让那些人都尝一遍。
  • 农家悍妇:随身带着一亩田

    农家悍妇:随身带着一亩田

    意外死亡,穿越到古代农家,无米无田又无钱。家里公婆难伺候,婆婆凶悍,妯娌奸猾小气,大伯还每日盯着她不放。家里男人是无赖,她的儿子还是个小吃货!这整日鸡犬不宁,一家子闹哄哄,鸡飞狗跳,每天都像在唱大戏般热闹!终于在一场蝗灾后,家里连着喝了两个月野菜粥,全都是瘦不拉几,再无一点精力折腾,这一下子这家人终于安静下来。可是没多久,让他们却发现,他们家唯独她是个特例。她不但没瘦,反而还胖了!瞧她整日里精神饱满,这女人一定有秘密!立马的,全家人的战斗精力又转移到她身上……
  • 死也不爱

    死也不爱

    我演绎属于自己的都市传奇——美女、金钱、地位、武功等等……一个不落!
  •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是美国人类文化学家J.H.Moore的一本通俗伦理学著作。他“先研究家畜中野性的遗留,再研究人类中的”,让我们看出,我们人类的行为并不是上帝规范的,而往往跟我们四只脚的堂兄弟颇有类似之处,这就是“蛮性的遗留”。由野兽进化到家畜,由野蛮人进化到文明人,是一个漫长的克服蛮性的过程。Moore说:“文明是一列车。它拖着不少属于古代的东西——不只是残馀的本能,且有残馀的风俗、信仰、观念及制度。”人类为了创造更高级的文明,就需要发育良知,克服一切旧的残馀的拖累,这就是本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 神级高手

    神级高手

    杜磊在玉石风水街打工,晚上看店遭罪,与之缠斗,却被贼人用玉石砸晕,意外获得了上古神兽霸下的记忆。
  • 带着孩子闯天下

    带着孩子闯天下

    再怎么说,自己身前也是一个美女金牌杀手,可是,为何却要穿越到一个身有残疾,且刚刚生完孩子的,还面带疤痕的女人身上,这个身体的身份越来越多,越来越神秘,,,她欧阳惜雪,为了再度的华丽脱变,她白天是扮猪吃老虎的孩子他妈。晚上,她是花满楼那个神秘的楼主,神秘美丽的舞姬!薄纱遮面,风情妖娆,宛若夜间的那一朵罂粟,沾手入毒。她说,“我!叫!欧!阳!惜!雪!她说,“只有两种人才能摘我面纱,死人和我的夫君。”她说,“宝贝,这是你爹。”
  • 杀手修真录

    杀手修真录

    身怀绝技冷酷无情游刃于各色美女之间从都市到异世他还是那个血气方刚的无人阻挡的江宇吗
  • 边缘人

    边缘人

    “当初在确定书名之前,颇费了些脑筋,某天在去新村玩,路过宜宾农校门口时,突然想到边缘一词,“边缘人”就立即出现在我脑中,当即我就兴奋不已,将它作为我这个专集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