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86700000006

第6章 追本溯源——建始人遗址

三皇五帝华夏始,历史的源头在哪里?——笔者

湖北西部、重庆东部的山区,石灰岩地层广泛分布,岩溶(喀斯特)地貌非常发育,洞穴、裂隙随处可见。石灰岩易在雨水中适度溶解,特别是在那些从腐质土和腐烂植物中渗透出的酸性的水中。在该地区被森林覆盖的远古时代,石灰岩山脉顶部的池塘中汇聚的水会在岩石中溶解出一些通道或深坑。溶解掉的岩石通过裂隙向下掉落,残余物就在通道底部变成泥浆保存下来。这些通道是真正垂直的洞穴,它们形成的过程和机制与水平洞穴的形成是相似的。这些通道或深坑中大都填满了从地表冲刷进来的或由遗留的未溶解的石灰岩残余物形成的微黄色或微红色泥浆。但是有些时候,它们并未被封闭住,而是有对外的开口,因此成为在这个区域内生息的各种动物的陷阱。哺乳动物化石(俗称龙骨)常常从填满这些深坑的泥浆中被发现。

很明显,哺乳动物的骨头是通过两种方式进入这些深坑的。如果在深坑中发现了一具完整的动物骨架,几乎可以肯定,这个动物是掉落进来的,而且要么是被摔死的,要么就是被饿死的。另一方面,如果发现了单个的大型牙齿化石,且风化得相当严重,就明显地说明这个动物是死于地表的,骨架解体后变得杂乱无章,其中的一部分由于重力作用而被水流冲进深坑里逐渐堆积起来。正是这些深坑,提供了中国的药材贸易中的“龙骨”。当地的农民,在收割完夏天的农作物并种植好冬天的农作物之后,常于秋冬之际,在挖出来的洞穴、裂隙沉积物中翻找骨头,并将找到的骨头擦洗干净后堆放在一些便于骨头干燥的农舍里,然后将其卖给中药材商贩。有时也留下部分自用,因为尚未完全石化的哺乳动物化石碾成粉末后对创伤有止血、收敛的作用。

正是通过中药铺和商人的渠道,这个地区出土的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引起了一些经验丰富的国外古生物学家的注意。早在19世纪70年代,英国人欧文(R。Owen)就曾经以中药铺购买来的“龙骨”研究过三峡一带的哺乳动物化石。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马修(W。D。M atthew)和格兰阶(W。G ranger)对重庆市万州区(原四川省万县)盐井沟动物群化石的研究,在古生物界产生了较大影响。1921年初秋,在原中国地质调查所的领导和一些工作人员的建议下,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亚探险队的古生物学家格兰阶博士开始了他的中国四川之旅,他此行的目的在于调查在该地区收集哺乳动物化石的可能性。格兰阶的这次旅行探险被证明是获得了巨大成功,他在重庆万州区的盐井沟(以更新世中、晚期的动物群闻名于世)附近度过了三个冬季,对化石进行大量收购。他通过对那些发现了异常完整标本的挖掘者支付奖金的方式,获得了一批非常精致的,即使是现在在质量和数量上也无法与之比拟的大量更新世中、晚期的哺乳动物化石,并用船运送到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格兰阶是第一个成功寻找到这些化石的原产地,并亲自指导化石的收集与发掘的古生物学家。

1935年,荷兰籍的德国古生物学家孔尼华(Koenigswald)在香港的中药店里从“龙骨”中偶然发现1颗巨大的高等灵长类牙齿化石,起码比当时已知的古人类臼齿化石大几倍。四年后,他在香港和广州的中药店里继续搜寻,又找到了3颗同样的牙齿化石。经他精心研究以后,认为这是当时已知的最大灵长类的标本,属于已经绝灭了的古猿,于是将其命名为巨猿(Giantopithecus)。当时,谁也说不清巨猿化石具体的发现地点,只是估计产于华南一带。

1956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学者在广西大新县牛睡山黑洞里首次发现了3颗有确切产地及层位记录的巨猿化石。随后,考古工作者在广西柳城巨猿洞、广西巴马弄莫山、广西武鸣拉利山、重庆巫山龙骨坡、湖北建始巨猿洞和和犀牛洞等长江以南的地区相继发现了6个巨猿化石地点。其中,重庆巫山龙骨坡是这些地点中最北的一个。

除中国以外,有确切产地和层位记录的巨猿化石还出自印度北部的H im achalPradesh和越南北部的ThamK huyen。其中,印度的比拉什普尔巨猿(Giantopithecus bilaspurensis)时代最老,其生存时代大约是900-600万年前的中新世,其形态学特征在巨猿属(Giantopithecus)中也最原始。

巨猿一词来自于拉丁文“G iantA pe”,意为巨大的猿。巨猿是地球上曾经存在过的最大的高等灵长类动物,最高身高达3米,最大体重达550公斤,比现生的大猩猩(Gorilla gorilla)还要大得多、重得多。巨猿生活于亚洲,其主要的生存环境很可能是茂密的竹林,其化石常常与现生大熊猫已绝灭祖先的化石共同被发现。巨猿于10多万年前绝灭,和原始人类共同生活的时间超过200万年。

除巨猿以外,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还曾经生活过一类迄今系统分类位置不明的大型高等灵长类动物——魁人(Meganthropus paleojavanicus)。魁人是根据印度尼西亚爪哇的标本命名的,意为魁梧的人。孔尼华认为魁人是人类进化走入巨大体型的一个旁支,而巨猿是近代的物种,是现代人类的直系祖先。但曾主持过中国北京猿人研究工作的德国(后入美国籍)解剖学家、古人类学家魏敦瑞(W eidenreich,Franz)得出了另一个结论:魁人和巨猿都是人类祖先。他设想的进化路线是:巨猿→魁人→直立人→智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型逐渐变小。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巨猿是生活在上新世至更新世中期的一个人类演化路线上的旁支,与猩猩的亲缘关系更近,不是人类直系祖先;魁人则比孔尼华认为的更像直立人。

1968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一个野外科考队在湖北省巴东县中药材收购部的“龙骨”中挑选出200多颗巨猿牙齿化石,并根据药材入库单一路追寻到这批化石的产地建始县的巨猿洞(也叫龙骨洞)。随后,科考队对该洞进行调查,获得包括步氏巨猿(Giantopithecus blacki)在内的一批哺乳动物化石。巨猿洞位于鄂西地区山盆期夷平面上的湖北建始县高坪镇,海拔高度738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10毅04忆29义,北纬30毅39忆15义。巨猿洞遗址北面与巫山县毗连,西北与奉节、巫山两县接壤,与龙骨坡巫山猿人遗址的直线距离为63公里,仅一山之隔。这两个重要的巨猿化石地点都位于长江南岸,到长江三峡的直线距离不过50公里左右。

1969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裴文中与谢树华对建始巨猿洞进行了考察。1970年,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许春华、韩康信、王令红组成的发掘小组在巨猿洞进行了正式发掘,除包括巨猿牙齿在内的一批哺乳动物化石外,还发现了3枚“似人似猿”的下臼齿,研究者咱18暂认为很可能代表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在亚洲的一个新种类。因为此前在欧亚大陆从未发现过确切的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的化石,巨猿洞自此进入国内外古生物学家与古人类学家的视线,并逐渐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化石发现于非洲,而非洲以外的地区是否存在过南方古猿,目前尚无定论。对于巨猿洞的这3枚高等灵长类牙齿,到底代表了扩散到亚洲的南方古猿,还是代表了一类时代较早的直立人,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198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银运研究员,将建始巨猿洞1970年发掘出的似人似猿的同类牙齿与印度尼西亚的古爪哇魁人(Meganthropus paleojavanicus)标本比较,认为两者更大的可能是代表了一类时代较早的直立人(Homo erectus)。

1999年和2000年,“国家‘九五’攀登专项”鄂西课题组在巨猿洞进行了大规模的正式发掘,发现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石制品、骨制品、巨猿化石以及3颗魁人(Meganthropus paleojavanicus)的牙齿化石,并正式将巨猿洞命名为“建始人遗址(JianshiH om inid Site)”。研究咱19暂表明:1999-2000年发现的这3颗人科牙齿化石在形态学特征上与猩猩(Pongo)、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能人(Homo habilis)、直立人(Homo erectus)和卢多尔夫人(Homo rudolfensis)相应的牙齿都有程度不同的差异,而分别与印度尼西亚属于古爪哇魁人(Megan原thropus paleojavanicus)的S-6下颌骨标本及S-4上颌骨标本比较接近。

对于S-6下颌骨标本及S-4上颌骨标本的分类地位,长期以来也是意见不一。S-6标本发现于1941年,被孔尼华命名为古爪哇魁人(Meganthropuspaleojavanicus K oenigswald,1941)。鲁滨逊(Robinson)1953年最早提出S-6属于南方古猿类,应归入傍人属(Paranthropus)。孔尼华、Jacob、H owell、O ran-Segebarth和Tyler等学者认为魁人是与亚洲直立人不同的属,与非洲的南方古猿相当。而更多的学者,如W olpoff、Kram eretal。、Clark、Lovejoy、Cam bell和Pope等,则认为S-6下颌骨标本代表了直立人,建议把魁人归入直立人种中的一个亚种——魁人亚种(Homoerectus meganthropus)。南非著名的古人类学家托拜厄斯(Phillip V。Tobias)等1964年把S-6下颌骨标本看做是与能人处在相同的人类演化阶段上。萨托罗(Sartono)1982年把S-6下颌骨标本定为“人属古爪哇种三吉隆亚种”(Homo paleojavanicus sangirensis)。

S-4上颌骨标本发现于1939年,最初被孔尼华归入猿人属莫佐克托种(Pithecan原thropus modjokertensis Koenigswald,1941),1945年魏敦瑞将其改名为猿人属粗壮种(Pithecanthropus robustus),现在,大部分学者将其视为直立人。克兰兹(Krantz)于1994年列举了S-4上颌骨标本11条似猿的特征,建议将S-6下颌骨标本及S-4上颌骨标本一起归入猩猩(Pongo brevirostris)。

由此,S-6下颌骨标本及S-4上颌骨标本的分类位置会有多种可能:直立人(Homo erectus)、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能人(Homo ha原bilis)或猩猩(Pongo)。相应地,巨猿洞发现的这几枚人科的牙齿化石的分类位置也会如此。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巨猿洞出土的人工制品。据“国家‘九五’攀登专项”鄂西课题组的研究咱19暂,“巨猿洞1999-2000年的发掘获得的石制品有如下特点:共有石核、人工石块和与人工碎屑、石片和石器四类。石料就地取材,主要为燧石,其次为硅质灰岩和石英岩,燧石占84%;打片采用砸击法和锤击法,前者是主要的剥片方法,石制品中碎屑块或废品占石制品总数的47%;石核多取材于石块和砾石,利用率不高;石片较少,小,形状不固定,分为锤击石片和砸击石片;石器的毛坯由石块、石片、砾石和石核构成,石块占60.39%;石器以小型为主,包括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和石锤四类,刮削器占94.2%;石器的加工方式多以向背面和腹面加工,间有错向、交互和对向加工等,修理比较粗糙;刃缘大多不平齐,显示出加工的不稳定性;刮削器的刃缘中,以单刃为主,其次为双刃和多刃;多数石器经过第二步加工,但有些标本第二步加工似乎是使用痕迹,采用比较锋利的石块和石片直接切割和刮削;占总数66.3%的石制品保留有不同程度的天然面,由此显示打片和加工石器似乎还处于较原始阶段。骨制品数十件,人工痕迹清楚,包括骨片、骨尖状器、似骨铲和有人工切割或砍砸痕迹的骨头四种”。

古地磁证据显示咱19暂:含魁人和巨猿化石的地层的时代早于215万年,文化遗物产出层位的时代大约是距今242-180万年前。从上面的资料来看,巨猿洞遗址所在的地区,在大约200万年前,曾经生活过一种会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的、中国迄今最早的远古人类之一,这是毫无疑问的,尽管其具体归属目前尚无定论。由于材料的稀少,我们目前还无法知道这种叫做魁人的早期人类与现在的我们有着怎样的亲缘关系,或者说,我们还期待着更多的同类化石的发现,尤其是头骨,才能真正知道,曾在巨猿洞地区生活过的远古魁人,是否是我们真正的直系祖先。

那么,200万年前的魁人是生活在怎样的一个生态环境里呢?这里,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科学家们用来恢复远古时代生态环境的一门学科——古孢粉学(Paleopathology)。古孢粉分析或古孢粉学是一个总的术语,包括了各种植物微体化石的研究,其中花粉和孢子(尤其是蕨类孢子)是最重要的。孢粉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操作程序如下:植物→(藻类、菌类、地衣、苔藓和蕨类植物)产生孢子和(被子植物)产生花粉→扩散→沉积→石化→化石孢粉组合→提取→鉴定和统计→分析和解释→古植物和古生态群落的复原。对过去植被的认识,主要是根据现代已知植物群落中孢粉组合的特点,即“将今论古”。

孢粉分析的结果表明咱19暂:乔本植物花粉在巨猿洞剖面上占绝对优势,种类和数量都较多,其中又可分为温带阔叶乔木、热带-亚热带常绿乔木和山地针叶乔木三类。灌木及草本植物花粉较少;蕨类植物孢子化石较少,但比灌木及草本植物丰富。因此,巨猿洞的植被基本上是以山地针叶林为主,分布有温带阔叶林,并夹有亚热带常绿叶林的面貌,草本植物不甚发育,显然是一种森林植被景观。通过孢粉分析可知,当时该区的气候较现今要偏干冷些,但是从早期到晚期还是存在着气候的波动。含古人类化石的层位反映的是一个相对湿热的环境。

同样地,根据“将今论古”这一地质学、古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对一个化石动物群的组成成员的分析,也可提取出远古时代的相关环境信息。郑绍华等咱19暂用巨猿洞产出的化石小哺乳动物与现生动物地理区系相对照,认为“两者间具有浓厚的祖承性质,都反映以中亚热带森林型为主的生态环境。构成巨猿洞动物群的基本成员以现生的华中区-西部山地亚区的成员为主。巨猿洞产出的化石大哺乳动物中,巨猿、猪獾、大灵猫、犀、麂、水鹿、鬣羚、剑齿象和乳齿象等类型都反映热带亚热带森林型的生态环境;金丝猴、大熊猫、灵狸、羚牛、爪兽等都反映亚热带森林型的生态环境;猕猴、熊、貂、水獭、豹、猪、似剑齿虎和巨颌剑齿虎都反映广布森林型的生态环境;青羊反映亚热带温带森林型的生态环境;马、丽牛反映温带草原型的生态环境;豺、真猫反映广布广栖型的生态环境;猎豹、斑鬣狗反映热带亚热带草原型的生态环境。上述分析显示巨猿洞动物群所反映的环境是以亚热带森林为主的多姿多态的环境,有两次较明显的气候波动”。

根据上面的研究成果,现在我们就可以为建始人勾勒出一幅简单的生活场景图了:

野早期人类起源及环境背景研究冶攀登专项鄂西课题组成果鉴定专家组成员院2000年11月9日星期四于北京。

200万年前甚至更早,现在的建始地区森林茂密,河流纵横,气候相对湿热。那时,巨猿洞附近还没有像长江这样的大型河流。在不同的海拔高度,生活着不同的动物,生长着不同的植被。森林中,猕猴、金丝猴在树上嬉戏,刺猬、鼹鼠、鼩鼱、野猪在地下觅食,豪猪在啃着树皮;豺、熊、貂、猪獾、似剑齿虎、巨颌剑齿虎、豹、大灵猫、灵狸等各类食肉动物在追逐或撕咬着猎物;山顶上,麂、鹿、羚牛、鬣羚、青羊在奔跑;山腰茂密的竹林中,出没着巨猿、大熊猫、竹鼠;山下的湖泊中,水獭时而露出水面;湖边稀疏的草原上,乳齿象、剑齿象、犀牛、爪兽、貘、马、丽牛在悠闲地漫步,猎豹和鬣狗则在一边虎视眈眈,伺机而动;而尚处于茹毛饮血阶段的建始人,已经脱离了对森林的依赖。他们白天过着群体的地面生活,不时出现在山地的不同部位。他们用粗陋的尖状器自卫或猎杀、锥割动物、敲骨吸髓,也用它割裂采集到的植物块根;用同样粗陋的刮削器切割、刮削捕获到的各类食物;晚上则在黑暗但安全、温暖的山洞中栖息,全然不顾蝙蝠的飞进飞出。自从有了巫山人和建始人,中国这片大地上,就有了梦。可以说,三峡地区是中国人梦开始的地方。

同类推荐
  • 清水寒

    清水寒

    帝位空悬,四子夺位。民间隐士,奇幻传说。好似这个王朝都变的不一样了。清水一样的心境,却被逼着一步步的走进帝王之尊。
  • 史记

    史记

    《史记精编图文版》有着丰厚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值得后人去发现和体会,并且考虑到青少年朋友常常是只闻其名而未见其详,对这本年代久远而文字生涩的作品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特此将其白话本选编为书,以期方便阅读。在内容上,我们从《史记》的本纪、世家、列传中选取了,我们认为更具有代表性、启发性的故事和篇章,并配以相关图片来丰富和延伸阅读体验。希望通过这本书激发青少年朋友阅读《史记》全文的兴趣,因为相对其他文言文,这部著作不仅志趣尤高,而且语言平简。
  • 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本书用流畅的笔触再现了亚历山大帝国(马其顿)兴起、鼎盛、衰亡的全过程,总结其成败得失,是读者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历史的一部好教材。
  • 末代三国

    末代三国

    或曰: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嗣主刘禅投降,汉亡。同年,成都之乱,庞会为报父仇,尽屠关氏满门,汉寿亭侯关彝殁。……现代人重生为关兴之子,历史重新书写。江山谁主沉浮?这里也有忠肝义胆,绝世名将。这里也有侠骨柔肠,权谋政客。煮茶夜话,末代三国,也有不一样的精彩,细数指间风流。
  • 中世纪笔记

    中世纪笔记

    中世纪,黑暗的代名词。没有美丽的公主,没有美味的食物与酒,也没有优雅的骑士。那么请我来结束它。人们将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行走在光明中。在这之前,请握紧手中的剑盾。这是一本笔记......
热门推荐
  • 我的新娘是女鬼

    我的新娘是女鬼

    恩师离奇死去,山野小镇似乎招惹了凶厄…莫名其妙与绣花鞋子里面的女鬼成了婚,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夜之间,全村人神秘失踪,这世间仿佛只剩下了我一个人,哦不,还有我的鬼新娘。一人一鬼,究竟会在这条寻找乡亲们的路上,遇到一些什么稀奇古怪,恐怖离奇的故事呢?我的命运之轮,究竟会转向何方?我与我的鬼新娘,究竟能否成就一段异世的姻缘?
  • 穿越花千骨之仙君

    穿越花千骨之仙君

    当宇一沐睁眼,却发现周围的环境居然变成了一片森林。而他则是挂在树上。天色已晚,天上星光密布,落在森林里,还真有些渗人。
  • 谁述天下我为王

    谁述天下我为王

    雪崩之后,穿越大唐,谁为天下,我为王!!!重回大唐,争霸天下天宝五载,大唐建国已过百年,经历的近数十年的治国,已知天命的李隆基有些疲惫了,自从他册封了杨氏为贵妃后,他的心思也渐渐地离开了枯燥而繁琐的朝政。欢歌慢舞凝丝,舞榭歌台催泪......
  • 古今名中医治疗与养生绝技趣谈

    古今名中医治疗与养生绝技趣谈

    本书精选古今全国各地名中医及民间医生宝贵的医疗绝技、中药验方、养生长寿经验等。
  • 抢个师尊当相公

    抢个师尊当相公

    青离从不会亏待自己,看上的东西,盗回来慢慢欣赏。想吃的美食,学过来做了慢慢品尝。一手做天下美味,一手盗奇珍异宝。然而她却一朝穿越到古代,入了仙门。遇到了一位颜值爆表的师尊。青离从前总是吹嘘,这天底下还没有她偷不到的东西,可如今她第一次有点儿犯难了。这盗宝容易,盗人也不难,可是这心好盗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世温暖一世情

    一世温暖一世情

    很老套的剧情,不老套的感受。相爱本就是两个人的事。所以就不会只是一个人的付出,一个人的信任,一个人的等待。相爱,就是两个人互相珍惜,因为你而变成更好的那个我。我们终究只有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才能更好的守护爱情。我爱你,所以我信你,等你,坚定的走向你,和你一起一路成长。从稚嫩无知,到懵懂少年,再到情窦初开,最后到相濡以沫,这世上能有几个人能如此幸运的相伴一生?
  • 通天大修士

    通天大修士

    传说,在遥远的世界里,有凌驾神仙之上的通天大修士,他们能法破九天……少年方羽,天生灵根不足,却偶得一座能够释放仙气的神奇宝塔。平凡的资质用仙气修炼,开始一步步成为强者。别人手里的废物到了他手上就变成了宝物。炼器艰难,不怕,有仙气可以来逆转。一滴仙灵液救人,比你的还魂丹速度还快。渺小的人间修仙者,在残酷的世界里,实力就是生存的延续……
  • tfboys之忘不了她

    tfboys之忘不了她

    【短篇小说】tfboys和女主的喜怒哀乐和浪漫故事,却受到了别人的阻碍,看他们如何应对
  • 红楼之我左眼能见到鬼

    红楼之我左眼能见到鬼

    林安安穿越了,穿越成了一本书里的主人公,一个多愁多病身,十六岁就夭折了的女人,对,就是大名鼎鼎的林黛玉。其实这原本也没什么,反正她熟知剧情发展,自然有本事能趋吉避凶,逢凶化吉。可是,老天爷居然给了她一个特殊的异能——她左眼能看到鬼!从此以后,林安安版林黛玉的人生,就开始往一种诡异的方向发展了。
  • 神剑尘缘

    神剑尘缘

    一个探索者,一支队伍,探索出现意外落下悬崖。一个自称奴仆的男人,给了一把剑和一篇功法。这两样却成为他纵横异世的财富。一个女子,一段恋情,会引起神秘雪月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