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89300000002

第2章 在斯图加特

1770年8月27日,德国西南部符腾堡省的斯图加特城里,路德派基督教徒乔治·路德维希·黑格尔的家里,几声“哇哇”的啼哭,一个小生命诞生了,是个男孩,他就是后来享誉世界的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符腾堡省是德国许多诸候封建统治的典型小邦之一,西部邻近法国,南部与瑞士接壤,得地之利,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和运动的影响要近一些和快一些。

黑格尔的远祖是一个新教教徒,祖父是路德新教的牧师,诗人席勒诞生时就是由他主持洗礼的。黑格尔的父亲老黑格尔在卡尔·欧根公爵府税务局任书记官,后来任运输局的顾问。黑格尔的母亲玛丽亚·玛格达伦娜·黑格尔是一个很有教养的家庭妇女。黑格尔在家里是长子,在他之下还有一妹一弟,妹妹名叫克里斯蒂娜·路易丝·黑格尔,生于1773年;弟弟名叫乔治·鲁德威·黑格尔,生于1775年。黑格尔同妹妹之间的感情很好。

黑格尔家境中道,使黑格尔有可能受到良好的教育。黑格尔的母亲受过良好的教育。在黑格尔5岁时便对他进行启蒙教育,教黑格尔学习语文,对他循循善诱,谆谆教导,热情鼓励黑格尔所取得的点滴进步,卓有成效。

黑格尔在7岁时进城内新教拉丁学校接受正规学校教育。他是一个模范学生,每次都因成绩优良获得奖学金。他的父母还请教师于课外替他补习几何学、希腊文、拉丁文,这为他阅读古典文学、哲学,根据希腊文、拉丁文的原始材料讲哲学史打下了基础。因为黑格尔学习上勤奋上进,平日循规蹈矩,深得老师洛佛勒尔的赏识疼爱,并于1778年惠赠德文译本《莎士比亚全集》八卷,并告诉黑格尔:“你现在还不能学习这些书,但你不久就会读懂它们。”洛佛勒尔死后,其妻又将其藏书数册转送于黑格尔。黑格尔后来称洛佛勒尔为他的“最敬爱的老师”。洛佛勒尔老师慧眼识珠,几十年以后他所识出的“千里马”驰骋万里,声振全球,他若魂魄有知,定会含笑于九泉之下的。

洛佛勒尔老师生前不仅赠书给黑格尔,还曾私下两度教过黑格尔,一次是他和几个同学一起听老师解释库尔梯乌,伊索寓言和新约全书;另一次是他一个人听老师讲论西塞写的几封哲学书和保罗致罗马人与帖撒罗尼加人书信,诵读圣诗,还讲一点希伯来的东西。

这位可爱的老师于1785年7月6日逝世,黑格尔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来纪念他:

“洛佛勒尔先生是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师,特别是在我中学低年级时,我敢说他几乎是最优秀的。他为人公正无私,一心为学生,为众人谋福利。他不愿别人那样思想庸俗,以为只要能把那种古旧的,年年稍事更改的班级惯例推行下去,他们就有了生计,而不需要学习提高。不,我的先生却不这样想。他了解科学的价值以及科学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给一个人的安慰。我们经常在那间小小的密室里促膝相谈,那是多么快乐啊!很少有人了解他的功绩。像他这样一个人,竟完全限制在他的工作范围以内,这真是一个很大的不幸。现在,他已经常眠了!但我将永远地、始终不渝地怀念他。”

这篇虔诚而又聪慧也有几分少年老成的日记,就是这个十五岁的学生怀着对老师的纯真的沉痛心情写下的。他回忆在那间小小的密室里亲切聚谈的感人景象,完全出于一种由衷的感激之情。

1780年黑格尔10岁时进文科中学读书。这个时期正是德国文学伟大兴起的时期。歌德的《葛慈·封·白尔利星根》(1773)、《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克拉维歌》、《史台拉》问世了;莱辛的《爱弥丽亚·迦绿蒂》(1772)、《智者拉旦》(1779)也出版了;1781年6月席勒的《强盗》出版,次年九月出版共和国的悲剧《菲斯柯》,最后又完成了他的市民悲剧《阴谋与爱情》。所有这些具有不朽意义和魅力的作品,都没有引起黑格尔这位斯图亚特中学生的充分注意。令人惊异的是我们竟发现中学时期的黑格尔最喜爱的小说是《索菲从默墨尔到萨克森的旅行记》,这在黑格尔1787年元月1日的日记中有记载。《索菲从默墨尔到萨克森的旅行记》是当时德国文学中一部贫乏的,全人厌倦的作品;厚厚的六大卷,有无数的信札还带有无数的附录和续编;写的是一个少女的命运和冒险行为的故事。这个少女在七年战争最后时期,当俄国人占领东鲁士之际,为了探寻她养母的被丢失了的儿子的命运和下落,从默墨尔旅行到德累斯顿。小说的作者是约翰·提摩太乌斯·赫尔墨斯,席勒在他的讽刺诗中曾用“拉丁传教士”来谴责他。然而,就是这部如此贫乏无聊的小说使黑格尔入了迷,以至于废寝忘食。当叔本华在罗森克朗茨写的黑格尔传记中读到他的日记的那段记载时,他在给他的学生尔·贝尔的信中带着胜利的心情写道:

“我最心爱的作品是《荷马》,而黑格尔最心爱的作品却是《索菲从默墨尔到萨克森的旅行记》。”

少年黑格尔极其喜欢读书。他对哲学、历史、文学、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兴趣。他几乎把零用钱都用来买书,阅读了许多书籍,还把读过的书详细摘录在一张张活页纸上,然后按照语言学、美学、哲学、神学、史学、心理学、几何学、数学、教育学等分门另类加以排列,这种读书习惯伴随了黑格尔一生,使得黑格尔博闻强记,受益终生。黑格尔的这种严肃认真的读书方式使他不仅把握了所读过著作的概括意义,而且能深刻领会到其独特之处,体味作者的个性的微妙趣味。这一习惯的形成与黑格尔严谨冷静的性格有很大关系。黑格尔认为:“真正的素养必始于坚决地抹去自己,如在毕泰格拉教育制度里面,学生起初五年不许作声。”

黑格尔一向学习刻苦,广泛涉猎各类书籍,笔头勤快,笔记做得很认真,他的作文,老师们的评语总是很好。在高年级时,黑格尔曾参加过三次演讲,题目分别是:安东尼、屋大维和雷比达关于三头政治对话;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宗教;论古代诗人的若干特性,给人的印象是“很不行的演说家”。

在文科中学时,黑格尔开始记日记。中学生记日记在黑格尔那个时代是极为平常的。黑格尔的日记是看起来没有情感的波澜,语言也毫无风格,倒像流水帐目。这一点从以下几篇日记中即可看出。

星期四,7月14日。阿贝尔和堆普夫两位教授日前光临我们的聚会。我们和他们两位一起散步,他们专门给我们谈了维也纳。

星期五,7月15日。我和克苗斯教授一起散步,我们很入神地谈了德尔松的《斐多》……

星期六,7月16日。市府秘书克拉普夫勒先生今天去世了,大家原来以为他的健康已有所好转呢。他身后遗下9个孩子,一个儿子在8天前接替了他的职位;一个儿子在去年秋天进了修道院。

……

这些日记表明黑格尔记录客观,为人冷静。以至黑格尔研究专家E·开尔德说:黑格尔的日记也老成持重,充满学究气。但这只是一面,在日记中,黑格尔也记录些颇有兴味的,平凡生活中的矛盾,“诙谐冲突”。

星期二,6月28日(1785年),我今天才发现如何同是一样东西可以给各个不同的人以不同的印象……我吃樱桃,觉得其味甚美。并且尽量享受,……但同时一个比我年纪大些的人,便不感觉兴味。他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从卖樱桃的女人身边走过,未有不流口涎的。但及年纪一大,我可以眼看着春天过去,一点也不渴望吃那东西。因此我就悟到一个令人痛心的至理,就是年轻之时,想吃不得吃,年老之时,有吃不想吃。

1月3日,全部月食。校中备有天文仪器,许多人聚此观看,但天为云所翳。于是校长告诉我们如下故事:“儿时,他同别的孩子有一次夜间偷跑出校外玩,籍口是观星。警察看见他们,打算把他们带到看守所。这些孩子们说到:‘我们在看星宿。’‘不行’警察答道;‘小孩子在夜晚应该上床去睡觉。到白天才准出来看星星’。”

吃樱桃,看星星这些事虽小,但对我们了解黑格尔却很有启发意义。记载起这些矛盾趣事来,黑格尔一反他记陈年老帐的死板常态,写得兴趣盎然耐人寻味,足见黑格尔深喜矛盾。

少年黑格尔虽然兴趣广泛,但尤其喜爱古希腊古典文学和听音乐会,这两大兴趣,黑格尔无论处于何地,何等条件下,都丝毫不改,毕生未减。黑格尔在这时期醉心于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尼得斯的悲剧,曾以散文、韵文的形式两次翻译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里》,并写了两篇作文:一为1788年所写的《论古代诗人的某些特征》,其中指出:古代诗人和现代诗人在某些持征上是有差别的。古代诗人的优秀品质和无可争辩的长处在于纯朴,他们的思想不是取自书本,而是直接来源于生活和自然,他们所关心的,是为真理服务而不是取悦于读者。因此现代诗人再也起不到古代诗人那样大的作用。此文所获得的评语是:“前途不可限量”;其二为黑格尔中学毕业时为告别辞所写的《士耳其人文艺与科学之衰落》,这是一篇演讲辞。黑格尔在这个演讲中,一方面勾画出奥斯曼帝国的悲惨状况,另一方面呼吁大家回顾一下自己的家乡符腾堡,对比是令人触目惊心的。他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即从各个方面看,斯图加特都远比土耳其好,而这应归功于公爵(格卡尔·欧根公爵)和老师们。

黑格尔认为,希腊古典文学是培养鉴赏力的学校;希腊史学家的作品是记载历史的典范,极有助于理解人类所走过的道路;希腊哲学是一切哲学的发源地。黑格尔不止一次地说过:“凡是一切使生活满足,使生活高尚,使生活优美的,我们皆直接间接得自希腊,谈到希腊哲学,我们就好像回到了精神家园”。对希腊文化的热爱培养了黑格尔的启蒙的理性主义精神和历史主义的思维方法。黑格尔一度曾喜欢的是希腊教而不是基督教。他写了一本《耶稣传》,先于斯特劳斯和勒南提出耶稣是玛丽和约瑟夫的儿子,剔除了一些神奇因素。但是后来,他又自己销毁了这本书。

黑格尔中学时期哲学兴趣表现在大段抄录洛克、休谟和康德的著作。他设置了一个笔记本,从1785年起,专门搜集各种定义,其中包含有关于迷信、美、哲学、逻辑、变化、国家等等的定义。他抄录的哲学的定义是:深入到人对最重要的道理的概念和知识的根据和内在性质。逻辑的定义是:研究从人的历史里抽象出来的思维规律的整个内容。变化的定义是:如果可以归结一个东西有两个正反相对的规定性,其一停止起作用,而其他开始起作用时,则这个东西就可以叫做变化了。

从黑格尔妹妹的遗信中我们可以知道黑格尔小时候身体很虚弱,曾经历过几次重病的袭击,几乎丧命,但最后总算是又活了过来。真乃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黑格尔在天岁时得过天花,盲目了好几天,医生都认为他一定会丧命的,但他奇迹般地好转过来了;在黑格尔13岁时,斯图加特一带同时流行严重的胆汁性痢疾和胆计性热病,他们全家都受到感染,黑格尔的母亲因此很快去世了。黑格尔本人也病得特别厉害,已经有了扁桃体腺肿症状,人们都怀疑他是否能活得下去,不久病虽好了,耳后又生一恶疖,为此又施行了一次痛苦的手术。

黑格尔母亲的去世,黑格尔三兄妹深感悲痛。直到1825年,黑格尔在他母亲去世的日子,还写信给他的妹妹说:“今天是我们的母亲去世的日子,这个日子我永远记得。”事隔多年,记忆仍这么清晰,念念不忘,足见黑格尔与其母亲之间的母子情深,令人感动。

在谈到黑格尔思想的形成时,我们不能不提到法国启蒙运动对黑格尔的影响。

半个世纪以来,法国启蒙运动涌现出一大批杰出思想家、理论家,坚韧不拔的反对封建农奴制度,反对****压迫和宗教迷信、教权主义。伏尔泰、狄德罗、达兰贝一度出入普鲁士宫廷,卢梭的《爱弥儿》则风靡全欧,《法国百科全书》销行全国,他们的活动促进了各国启蒙运动,形成了全欧性的启蒙时代,引发了各地教育改革。

黑格尔阅读和摘录了大量启蒙运动者如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著作,他宣称这些书籍使他从传统偏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一时期的黑格尔推崇理性,强调人的权利,认为每个人都具有自由平等权,人的理性应该得到充分的自由发挥,个人的情感和愿望必须受到尊重。黑格尔在《论希腊人与罗马人的宗教》一文中尖锐地抨击宗教迷信和崇拜。黑格尔认为:宗教起源于人对自然的愚昧和无知,上帝的观念是人自己按照他们所知道的“主人”的模型而形成的。人把主人的一切特性赋予了上帝,所以上帝也具有人的一切特性。这实质上是说:不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来创造人,而是人根据自己的特性塑造上帝的形象,把上帝想象成一个全知全能的神。人为了神的惩罚而对它顶礼膜拜,为了摆脱灾难而求助于神,对它奉贡祈祷。诚然,黑格尔并不否认神的存在,但在他的宗教观点中所强调的是人而不是神,因此黑格尔认为,有理性的人是不会把幸福归之于神的恩赐,他们会认为神只不过给予人以有充分的手段,但还须靠个人自己努力取得,所以真正的幸福是通过智慧和道德的完善而达到的。为了提高人的理性能力,必须加强教育,教育对一个民族有着重大意义。黑格尔把教育看成是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

同类推荐
  • 曾国藩的友人与敌人

    曾国藩的友人与敌人

    历史学者张宏杰倾心推出《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实战篇,展现曾国藩为官处世的最高智慧。曾国藩与咸丰皇帝、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李元度、沈葆桢等人之间的亦敌亦友、似敌实友的关系独家揭晓。曾国藩是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物。《曾国藩的友人与敌人》是在翔实的历史史材的基础上,对事件进行了精确到位的描述,使曾国藩这个人真实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 谋位:张居正从少年到国相

    谋位:张居正从少年到国相

    本书是第一本描写成名之前张居正的历史小说,讲述了他从一个懵懂少年开始,经过艰难的选择、漫长的奋斗,最终踏进权力中心、站上历史舞台的仕途进取历程。
  • 影响中国历史100名人

    影响中国历史100名人

    本书精选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位历史人物,纵横比较;考察历史棋局,反映历史大势。启迪思维,以供评说,以供借鉴。
  • 一日看尽长安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一日看尽长安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分册)》攫取唐朝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其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的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此书,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2)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海瑞官场笔记

    海瑞官场笔记

    嘉靖三十二年(1553),高考落榜的海瑞来到福建南平县担任教育局局长,从此步入仕途。初入官场,海瑞一没钱,二没人脉,三没背景,四没资源,甚至连张文凭都没有,但就是这样一个一穷二白的年轻人,短短五年时间名扬天下,成了威名显赫的海青天。嘉靖在位时,他荣升国家财政司长;嘉靖驾崩后,海瑞深得隆庆皇帝的信任,仕途再次攀上高峰。本书讲述海瑞当官初期,从一个没钱、没人脉、没背景、没资源、一穷二白的高考落榜生,到深得百姓喜爱、皇帝信任、官运亨通的“海青天”的人生经历。其正直的个人操守,不卑躬屈膝、不献媚逢迎的做官姿态深得世人称赞,亦成为历代公务员学习和效仿的榜样!然而,再正直的个人操守,若没有圆润的技巧和智慧,终究无法在当今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正如毛泽东说:“如果真出了海瑞,我也受不了!”《海瑞官场笔记》就是要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海瑞:他刚直不阿的方形性格下,其实隐藏着诸多圆润的技巧和智慧。只是我们一味地放大他的“正直”,忽略了正直背后的“圆润”,本书将第一次剥开近五百年来一直被误读的海瑞——方形性格下的圆形智慧。 【本书出版方只授权部分章节供您免费阅读,请购买正版实体书阅读全部内容】
  • 特种教官

    特种教官

    他,性格怪癖,却受大小美女垂青,玩转暧昧。会泡妞,多情却不滥情。身手了得,扮猪吃虎是他的拿手好戏。一次陷害,却也因此让他开始了一段奇幻的调查之旅,最终一步步步入世间巅峰……
  • 修仙国度

    修仙国度

    前世修真天路断,今生回首再升仙!苏陌魂穿仙界,天资绝世,以万年时间修成大罗金仙,不料怀璧其罪,被仙王击杀,最后艰难逃得一缕魂魄,转生到小小的云河界,开了一家苏记丹药铺,人生最大的梦想是赚无数的灵石。大黄狗:“苏陌,你太没有志气了,你是一个堕落的大罗金仙!”苏陌:“才没这回事,我只是天天赚灵石,没事教教小萝莉炼丹,顺便叫几个金仙拉车,去看仙王的才艺表演而已。”
  • 死人来电

    死人来电

    马兰因为妻子生病没钱医治,在别人的怂恿下参加了地下赌博,输了的人就会丢掉性命。而马兰到赌场以后,发现他的对手居然是自己的妻子……
  • 天后管家

    天后管家

    因为被最亲近的人欺骗,她失手签下一紙契约书。“从今天起,你就是偶像管家!”她端茶送水,煮饭洗衣,甚至还要管理几人的行程,成为光环背后的影子,被他牵绊住。当仅存的自尊都被彻底打碎的那一刻,她终于知道自己有多可笑。不是她不肯付出真心,而是他不愿相信她的真心。“我们终究,还是走向了两条相反的道路…即使你曾經那麼信誓旦旦地承諾,會永遠與我並肩而立,不離,不棄!”
  • 重生女配变身无敌校花

    重生女配变身无敌校花

    发现若即若离的男友与姐姐通奸后不仅没收到道歉还被被恶语嘲讽,气愤离去,一场车祸结束了她唯唯诺诺逆来顺受堪称平庸的人生……然而,平生第一次有些不甘心!好在上天给了她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这一次,她决定要活得比谁都精彩,挨个教训那些看不起她的人!寻找属于自己的真正幸福!(也许会有时候会有事耽误更新但绝对不弃坑,尽量多更新……)--------------------------------------------------------------------(本书已签约,坑品有了保证,欢迎各位各种捧场~~票票~~收藏都来吧~~)
  • 魔临九狱

    魔临九狱

    一个不是魔的魔,背负着所谓宿命,自无尽中而来……他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过去,也忘记了,自己……天下间的任何物,任何事,任何人,都从来只是彼此的因果,看不见,摸不着,亦是斩不断!但却绝非是偶然。正如他唯一拥有的,一丝铭刻在灵魂中的,杀生执念!世界本身就是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无数年来,九十九位破局之人应运而生,却都消失无影。这究竟是阴谋?还是宿命?下棋之人究竟是谁?而他,又是谁!一切尽在,魔临九狱!本文转载自网络原创文学门户—起点中文网:http://www.*****.com/?Book/3420839.aspx
  • 甜蜜辣妻:亿万总裁太温柔

    甜蜜辣妻:亿万总裁太温柔

    五千万,买你的身体,汪大少玩味的看着少女说。既然我还有自由,那么我总有一天能逃脱你的魔掌,少女陈艺萱凭借自己的能力在娱乐圈混的风生水起,但谁知,这个霸道残忍的男人却在她即将引来事业高峰期摧毁她的一切,你只能属于我的,你的身体,你的眼神,你的一切。哪怕她陈艺萱逃到天涯海角,汪大少也有本事把她找回来,只是这一次,他不会轻易放她离开,对付这个女人温柔没有用,必须要彻底斩断她的翅膀,才能留住她。勉强留住不爱你的人,霸占她的身体却又无法许她真心,温柔亿万总裁到底想怎样?
  • 雨花石的情定

    雨花石的情定

    慕凌雪拥有美丽的让人难已忘却的一幅面容,在校园中遇见了风宓逸紫枫安白哲等美男子,但因自己天生命不好,最后将何去何从...........撕心裂肺的爱该交与谁呢?
  • 每天学一点礼仪常识

    每天学一点礼仪常识

    划出版是立意于让更多的人打破学科壁垒,推广学科常识。常识能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改善一个人的文化形象。人文学科本来就没有很严格的区分,而掌握更多的学科常识对于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很有意义。这虽然未必是我们对知识分工所带来的局限作抗争,但不同的学科常识使我们更能成为一个丰富而有趣的人。这不免使我们想起培根先生那段著名的论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这些话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令人咀嚼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