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90600000019

第19章 敌后(1)

独立团的任务就是掩护抗大分校的学员深入到敌后。抗大分校的学员经历了陕北的洗礼,已经成了革命的优秀种子。毛主席号召,要把这些革命的种子撒到敌后去,在敌后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理论的又一次实践的过程。

抗大分校的学员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经历过长征的老兵,革命骨干,是干部学员;还有一部分像赵果这样出身的知识青年,投奔到了陕北,是战士学员。抗大分校在出发前,把干部学员和战士学员进行了混编,以利于提高战斗力。毕竟是抗大分校,武器装备差强人意,平均三四个人一支枪,没有枪的就给发上两颗手榴弹。总之,一切都装备了起来。好在有独立团的保护,分校的学员并没有太大的压力。

通过封锁线时,仗还是不可避免地打了。

还是通往山西的那条封锁线,铁路旁纵横着敌人的战壕。在这之前,先头部队对这一带的地形早就摸好了,而且买通了伪营长。到时候伪军睁只眼、闭只眼的,只要鬼子不出声,他们就不会放一枪。

尽管有了先头部队的铺垫,马团长仍不敢大意,对通过敌人的封锁线还是做了周密的部署。一营和二营占领了两翼通道,三营负责断后,中间是抗大分校的学员,他们要保护好这些革命的种子。这种战斗序列和红军通过湘江时如出一辙,不知是条件反射,还是心理感应,赵大刀的右眼一直跳个不停。他预感到,今晚将有一场恶战。

他把自己的想法对马团长说了,马起义眨巴着眼睛道:打起来怕个球,咱是响当当的独立团,不是红军那会儿了,让人家追得到处跑。

夜半时分,近两千人的队伍同时扑上封锁线时,还是出事了。

这道封锁线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伪军多,日军少。伪营长在这之前,把巡逻队抽调到别处去了,留给独立团两个小时的时间通过。双方不放一枪一弹,装作谁也看不见谁。可万万没有想到,就在这时候,一小队鬼子巡逻到此,发现了八路军的大部队。鬼子有三十多人,要说收拾这几十个鬼子不在话下,一个冲锋,发一声呐喊,就能把三十多个鬼子踩成肉泥。不料,刚和鬼子交上火,就从四面八方涌上来更多的鬼子前来支援,那些原来退缩回去的伪军,被日本人督着也真真假假地包围过来。行进中的部队,只能打这场遭遇战了。一营、二营就地阻击,三营负责掩护分校的学员,不顾一切地往前冲。

枪声、炮声、喊杀声,伴着马嘶和杂乱的脚步,把暗夜重重地包围了。

马起义的枪是第一个打响的。马团长的枪声就是命令,独立团的枪声风一样刮起来。赵大刀左手握枪,右手拿刀,两只眼睛顿时血红了。他甚至忘记了自己保护马起义的使命,刚开始还随着马起义跑前跑后,不停地提醒着:团长,小心炮弹。

他这么一喊,马团长也听到了炮弹的呼啸,把身子伏在马背上,等炸弹落下去了,又重新冲上去。

赵大刀忽然觉得自己把注意力都用在了团长身上,很不过瘾,这一发现之后,他就用目光瞄着敌人。火光中,他看见一营的阵线被敌人撕开了一道口子,有十几个战士正在与蜂拥过来的鬼子肉搏。他猛发一声力,呐喊着拍马冲过去,大刀左挥右砍间,三两个鬼子的头就落了地。赵大刀一时兴起,眼前就只有鬼子伪军了,他左冲右突,挥手砍倒一个,一挥手,又是一个。一个敌人的机枪手,抱着挺机枪没命地狂扫着,他打马过去,斜刺里杀出,机枪手的头就落地了。他弯下腰,抱起机枪,把大刀插在身后,将机枪架在马的脖子上,枪和人一同啸叫起来。

大约两个时辰后,一切都静了下来。独立团和抗大分校的学员已经顺利地通过了敌人的封锁线。敌人并不敢追赶下去,一仗下来,独立团和学员都有损伤。

天亮的时候,赵大刀看到了马起义。赵大刀的一张脸已经挂了花,汗水和血水凝在脸上,马起义也比他好不到哪里。两个人一时间就那么对视着。

突然,马团长就朝赵大刀吼起来:你小子跑哪儿去了?

赵大刀这才清醒过来,他明白自己失职了,忙从马上跳下,怀里还抱着那缴来的机枪,垂头立在马团长的面前,很没底气地说:团长,我失职,没有保护好你。

马起义愣愣怔怔地望一眼赵大刀,低声地说了句:我这么个大活人,用你保护?

说完,打马走了。

赵大刀反应过来,忙骑上马去追团长。

追上马起义时,马团长仍不理他。赵大刀知道自己错了,赔着笑脸:团长,是我的错还不行吗?我失职,没有当好你的警卫。

他一连说了几遍,马团长才转过头,扔下一句:你小子打起仗来是只虎,我没有看错你。

赵大刀愣了一下,直到这时,他悬着的一颗心才放心了下来。

当两个人出现在赵果面前时,赵果正在和几个学员围坐在一起吃干粮。学员们见马团长过来,纷纷立起身。赵果的红缨枪不见了,身旁多了一只三八大盖。枪立在她身旁有些不谐调,她看了一眼马起义,又看了眼赵大刀,捂着嘴笑了。

马团长从马背上跳下来,赵大刀也跳了下来。马团长被赵果笑得有些莫名其妙,他拍了拍衣服,又抹了把脸,一张脸就更花了。马起义终于明白赵果为何发笑了,围着她走了一圈,就发现了那支枪,便说:你这丫头可以呀,说说这枪是哪儿来的。

赵果挺着胸脯道:从敌人手里夺来的呗。

马团长不信地摇摇头。

关于这枪的来历,赵果的确是在吹牛了。确切地说,枪是被她“碰”上的。就在她随着队伍往前冲的时候,人被这杆枪绊倒了。也就在这时候,她看到了敌人的尸体,也看到了这杆枪。原来扛在肩上的红缨枪早被惊得摔出去很远,她是第一次如此近的看见敌人的尸体,

当时的样子可想而知。她没有时间惊乍,周围到处都是往前奔跑的腿,她立起身,抓过枪,趔趔趄趄地跟着队伍跑去。第一次经历战斗的赵果,是在奔跑中完成的。

同类推荐
  • 戊戌喋血记(下)

    戊戌喋血记(下)

    1898年,满清皇朝已风雨飘摇,在内忧外患的逼迫下,年轻的光绪皇帝大胆颁布“定国是诏”,锐意变法维新,谭嗣同作为国家栋梁应诏进京了……这是迄今为止,篇幅最宏富,史料最翔实、叙写最详尽的描写戊戌变法的长篇历史小说,它再现了1898短短一年中,发生在腐朽皇朝的所有大事件:中日海战、公车上书、强学会、百日维新、义和团、八国联军入侵、权贵亡命、自立军起义,塑造了大批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为中文学的艺术画廊增添了无穷的光彩!谭嗣同等人喋血在菜市口,维新变法最终失败了,但谭嗣同那振聋发聩的“今我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的吼声,一直激荡着百年中的所有志士仁人。
  • 弹头十字架

    弹头十字架

    《弹头十字架》讲述了某次艰苦的边境战争最后防御阶段,某驻防连连长急于建功,命令狙击手出动,狙杀敌方,招致对方大炮报复,我军众多士兵阵亡,连长亦在下撤过程中牺牲的故事。本书是作者施放创作的一部笔力雄健的战争小说。书稿以某次边境战争为底色,为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作者极力淡化时代背景,将目光聚焦于战场上的士兵,不追求视觉化的战争场面,而是反复扫描、观察,给读者呈现士兵在特殊而又艰苦的战场环境下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变化。由此,作者的个人思考也无限接近战争本质。
  • 不太平的太平间

    不太平的太平间

    也许是医院里太多游离于死神和凡间的人,所以黑暗的力量特别浓,尤其在停放尸体的太平间,这里静得可以听见死人的呼吸和每一阵轻风,也许是因为这里口粮充足,环境幽人,所以特别容易招一些灵界的东西……
  • 爱无痕迹

    爱无痕迹

    “春天到了,小草绿了,桃花开了,小鸟恋爱了,蚂蚁同居了,苍蝇怀孕了,蚊子流产了,蝴蝶离婚了,毛毛虫改嫁了,青蛙也生孩子了,你还在等什么呢?我们约会吧!”
  • 居延

    居延

    居延在大学时代因崇拜而爱上了哲学老师胡方域,胡方域不仅哲思敏锐,而且颇擅人情世故,地下师生恋顺风顺水,居延毕业后,胡副教授终于离婚,二人同居。某夜在城南体育场散步,借买烟胡副教授一去不归……
热门推荐
  • 皇后太嚣张,皇上,有种休了我

    皇后太嚣张,皇上,有种休了我

    一听这话,某女不愿意了,抬头挺胸趾高气扬道,“喂,你什么意思啊,本姑娘好歹也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子见了也爆胎的大美女一枚,你?戚,眼光差的都能把猪看成天仙,幸亏你对老娘没兴趣,要不然老娘还觉得掉价呢!哼”。
  • 超级学习

    超级学习

    什么叫学习?就是学一些不会的东西。什么叫超级学习?就是没有咱学不会的东西。
  • 图解微反应:教你一分钟看透人心

    图解微反应:教你一分钟看透人心

    “微反应”是风靡全球的心理学名词,作为心理应激微反应的一部分,“微反应”从人类本能出发,不受思想的控制,无法掩饰,也不能伪装,因而是了解一个人内心真实想法的最准确线索。如何利用“微反应”看透人心?本书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全面分析了人的微反应,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手把手地教你透过微反应捕捉人们复杂的内心世界,让你在各个领域,看透他人,掌控局面。
  • 花满倾城

    花满倾城

    什么?爬个山也能摔到腿。好不容易遇到两个大帅哥就这么被丢脸了。什么?上课还爱睡觉,这怎么得了。最主要的是,她还是一个超级大吃货。闺蜜晓晓对她说:“林茉生气不理你了怎么办?”正在吃零食的某位大惊:“那我给她送束花呗。”某女侠生气的说道:“送花送花送花,就知道送花,小心我送你一堆白菊花啊!”某女讨好说道:“萧大侠,饶命,不要啊!”群号:476325906
  • 慈禧御苑外史:德龄公主文集

    慈禧御苑外史:德龄公主文集

    这是一本独特的历史小说。<br />作为慈禧身边的一等女侍官,德龄公主依据她所了解和亲历的事实,详尽描写了慈禧一生中的重要事件:与荣禄的初恋,成为皇帝宠妃,辅佐同治登基,扶持光绪即位,逃亡西北,重回北京,直到最后结束对中国将近五十年之久的统治。<br />德龄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深入探索了这个神秘女人的内心世界,向我们展示了慈禧鲜为人知的一面,书中真实的历史写照,更是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而德龄公主则更希望通过这本书,停止那些荒诞的流言,让真实的历史得以保存。
  • 书林清话

    书林清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坤元阴阳帝

    坤元阴阳帝

    宇宙之边,星辰之间,阴阳之路,危机四伏,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百工

    百工

    术艺百工,殊无贵贱。天下事有难易。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你所向的方向与你脚下的道路,构建了你的人生。换个角度,也许你并不平凡。
  • 咸鱼难翻身

    咸鱼难翻身

    问:为什么作者咸鱼还要读者来翻身?答:请认真体会为什么咸鱼翻不了身。PS:不定期更新,巨坑,作者以有TJ无数本的历史,慎入。
  • 创业学绝味:一根鸭脖的商业奇迹

    创业学绝味:一根鸭脖的商业奇迹

    "创业学绝味,绝对学得会!《创业学绝味》的另一名称为“20厘米奇迹”一根根短短的鸭脖,平均长度不足20厘米,却成了全国吃货们吃了还想吃的美味食品。绝味鸭脖的创业者们在短短8年时间里,从2005后湖南长沙开出第一家店后,到如今已在全国拥有5000家的门店,平均每天能卖掉100多万根鸭脖,年零售额达40多亿元。他们把一个地方的美味小吃,发展成为今天的连锁加盟大品牌,把一份在常人眼里看来不起眼的小生意做遍了全国,而且做得红红火火,无疑是当今中国餐饮行业的商业奇迹。他们的团队是怎么做到的?这种成功是否可以复制绝味的成功再次证明所做的行业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