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02100000006

第6章 诛毛文龙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明熹宗朱由校驾崩,其弟朱由检即帝位。

朝臣乘机,对作恶多端的魏忠贤及其党羽群起而攻。崇祯这位主观上很想有所作为的明朝末代皇帝,十一月诛杀了恶贯满盈的阉党罪魁魏忠贤及其主要党羽。同时,“廷臣争召袁崇焕。其年十一月,擢右都御史,视兵部,添注左侍郎事”。崇祯元年(1628年)三月,罢王之臣。四月,崇祯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管河北、山东的军事防务。袁崇焕连疏请辞,未被批准。

七月,袁崇焕进京受命,向思宗面陈方略。他周密地估量了敌我态势的发展,曾向思宗说:“臣受陛下特眷,愿假以便宜,计五年全辽可复。”提出了复辽的宏伟计划。为此,以以往弊政为鉴,进一步奏明实现复辽大事,须以通力合作为前提,恐怕政府部门不能和他密切配合,甚至从中阻挠破坏,所以特别提出要求:“五年之内,户部转军饷,工部给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调兵选将,须中外事事相应,方克有济。”鉴于“熊廷弼、孙承宗,皆为人排拘,不得其志”的历史教训,袁崇焕精密地预计了前途可畏,面对皇帝,力陈衷言:“以臣之力,制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思宗听了,感动地站了起来,安慰说:“卿无疑虑,朕自有主持。”并且通知四部主管官员,要求他们保证袁崇焕的要求能够实现,接着,“收还(王)之臣、(满)桂尚方剑,以赐崇焕,假之便宜”,给了他先斩后奏的大权。心怀知遇之恩的袁崇焕,为慎重起见,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请求皇帝正式批准,以便取得合法地位,能够顺利地按照计划执行,毫无疑虑地把辽事方略和可能出现的危难、苦衷,无疑地陈于明君:“恢复疆土大计,不外乎我过去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守为正著,战为奇著,和为旁著的说法。法在渐不在骤,在实不在虚。这些,我与手下众将士是可以做到的。至于用人之人与为人用之人,都至尊司其个人职责范围,何以任而勿二、信而不疑?驾驭边臣与朝臣不同:军队中可惊可疑的事情很多;只应当谈成败的大局,不应当摘一言、一行之微瑕!事任既重,为怨实多,诸有利于封疆者,皆不利于此身者也。况图敌之急,敌亦从而间之。是以为边臣,甚难!陛下爱臣、知臣,臣何必过疑!但,中有所危,不敢不告。”崇祯听了这位临行前的名将一席忠心、深沉、悲切、辛酸的由衷之言,当即“优诏答之,赐蟒、玉、银币。(崇焕)疏辞蟒、玉不受”奔赴辽东而去。重读300多年前的这番充满哲理和预见,“字字血,语语泪”的话语,结合行将扑来的际遇,在令人肃然起敬的同时,自然地付予无限的心酸。

在天启六年,袁崇焕已经上过奏疏,要求朝廷信任他。这一次又在刚即位的思宗面前再次提出重要的战略思想和相关问题:11 恢复失土,只能渐进,不能速取。21 用辽人守辽土,用辽土养辽人,解决兵饷两缺的问题,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以利持久作战。31 贯彻“守为正著,战为奇著,和为旁著”的基本战略方针。所谓“守为正著,战为奇著”,就是一般的采取守势,有隙可乘时采取攻势。也就是在不利的情况下采取守势,等到敌我力量发生变化,或敌人有了弱点,再进行战略或战术上的进攻。所谓“和为旁著”,就是利用和平谈判作为军事行动的辅助,目的还是为了恢复全辽。41 在国君与边帅的关系上,希望国君只管成败的大局,不在细微末节上苛求,以建立国君与边帅的正常关系。51 信任边帅,防止敌人用间。袁崇焕之所以如是思量,当然是为了在战略问题上和朝廷统一认识,从而得到思宗与朝臣的了解和信任、配合与支持。因为几年来的事实告诉他,由于政治混乱,党争激烈,已经牺牲了熊廷弼,挤走了孙承宗,贻误了边疆防务,给敌人造成了有利的机会,自己在前些时候,也同样受到排挤。现在阉党虽然失败,但残余的阉党还没有肃清,他们还在等待机会进行活动。自己在被召回以后,一方面要同金人斗争,一方面还要同阉党的残余势力作斗争,而且越是勇猛克敌,越是受到敌人的仇视;越是奋迅立功,越是遭到反对的人的妒忌。如果边外的敌人利用朝臣的不团结,来进行离间,朝中的反对者又乘机进行攻击,那末自己的处境是极其危险的,很可能像熊廷弼那样无辜被杀。这一点,他是看得很清楚的。他后来果然死于敌人的反间和朝廷内部的党争,当时他几乎已经预料到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政治上的敏感性与预见性。

袁崇焕在取得中央支持后,于八月初抵达关外。当他听说了宁远饥兵哗变的事情以后,亲自飞驰至广宁,决定借此以整肃军队。他“斩知谋中军吴国琦”及“宥首恶杨正朝、张思顺,令搏十五人戮于市”;严厉斥责负有责任的参将彭簪右、都司左良玉等四人,奖励惟独“不从变”的都司程大乐及其所部。从而,化乱为治,化险为夷,“一方乃靖”。随即他又派兵加强了辽河沿线的守卫。

八月二十二日,后金进犯黄泥洼,袁崇焕派祖大寿把金兵击退。这次战役,明军斩首180级,获骡马120匹,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袁崇焕初到关外,就努力贯彻五年平辽方略,着手统筹全局,整顿防务,厘定军制,建立统一的指挥系统。当时,关内外有好几个巡抚和总兵,事权不一,有指挥不灵之患。袁崇焕请合宁远、锦州二镇为一镇,派总兵祖大寿驻锦州;提升中军副将何可刚为都督佥事,和自己一起驻宁远;移蓟镇总兵赵率教驻山海关。关内外只设两总兵。又请停辽东、登莱巡抚,以减少层次。于此,统一了事权,使用了良材,这也增强了袁崇焕自己的信心。他满怀信心地说:“臣自期五年(复辽),专藉此三人!”

由于王之臣事辽期间,“以辽左屯政久坏(为由),改兵屯为民屯。未几,复弃锦州,退守宁远;加上皇太极对蒙古族施行笼络政策,致使锦州外围“向受(明朝)抚赏”的蒙古哈剌慎诸部动摇于金、明之间。崇祯元年,辽东“岁饥”,哈剌慎三十六家……有叛志”,加深了对宁远前线的威胁。袁崇焕到任后,亲自“诏诸部头人于边,亲抚慰,(众)皆听命”。从而孤立了后金,巩固了锦州防线。

崇祯二年(1629年)正月和闰四月,后金曾两次渡过辽河,作试探性的进攻,都被袁崇焕派兵击退。因为打退了进犯敌人,保卫了疆土,使“神京晏如”,袁崇焕受到了朝廷的奖励,晋升为太子太保。

袁崇焕在精减了内外的一些冗员以后,又进一步和赵率教、何可刚等商量整顿宁锦、天津、登莱……等镇的兵制。制定联防计划,以便协同动作,合力攻守。可是有一个长期盘踞在辽东沿海一带私与后金往来的都督毛文龙,不听指挥,无法整顿,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这件事,袁崇焕和朝中辅臣钱龙锡反复磋商。磋商的结果,认为“毛文龙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去之”;并且商定:到了十分紧急的关头,只有用“入其军,斩其帅”的霹雳手段解决他。

出身“无赖”,“潦倒行者二十余年”的毛文龙原来是个都司。天启初年率兵援助朝鲜,后逗留辽东。曾乘虚袭击镇江,兵败后逃至皮岛。皮岛亦称东江,在辽宁南大海中。毛文龙在皮岛统治着由陆地逃来的军民,成为一个据地自雄的军阀。后来,他用钱财贿赂朝官,并拜魏忠贤为义父,扶摇直上,被提升为总兵,加左都督衔,得尚方宝剑,挂将军印,其防区是旅顺以东沿海一带。这里北靠后金,南接登莱,可牵制后金的后方,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毛文龙本人毫无将略,曾经多次被金兵打败。开镇八年,没有收复一城一地。平时冒领大量军费,克扣兵饷,朝廷派监司稽核,拒不接受。又杀降人难民冒功,劫掠商民,贩运违禁物品,以大量物资供应后金。还曾以索饷为名,公然带兵到登州,大肆抢掠。并且说过“牧马登州,取南京如反掌”的话。实际上他不但骄横跋扈,而且是一个野心极大的民族叛徒,曾准备反叛明朝投降后金。他在崇祯元年写信给皇太极,询问投降以后,可以得到什么待遇。又曾同皇太极约定:金取山海关,他取山东,夹攻明朝。事成之后,“我(毛自称)不分疆土,亦不属尔管辖”,想建立一个自己的独立王国。还曾向皇太极表示,要建立大功,归顺后金。虽然这些内幕,袁崇焕不可能完全了解,但是内外诸臣都认为毛文龙是国家大患,纷纷加以弹劾,只是因为他拥兵海外,鞭长莫及,朝廷对他无可奈何。

崇祯二年六月,袁崇焕为了整肃军纪,建立统一指挥系统,巩固前沿阵地,减轻国家军费负担,决意处置这个强横的军阀,作为实施平辽方略的第一步。就以阅兵为名,引诱毛文龙到旅顺西北、金州西南150里海中的双岛来会见,出其不意地把他处死了。

当袁崇焕在六月初一日与毛文龙相见时,本来还想争取他,同他商谈了好几天。对他说:“辽东海外,是我们两人负责,务必同心共济,才能成功。我现在有一个建议,不知你能否采纳?”毛文龙当即显出不高兴的神色,袁崇焕又说:“现今皇上圣明,我们应该勉力疆场。”毛文龙更加不快,只说熹宗怎样怎样对他好。袁崇焕问他平定辽东的方略怎样。他说宁远的兵马都没有用处,只要用他的部下二三千人伏在隐蔽处放一把火,就能把金兵赶跑。袁崇焕听了,很是诧异,接着又劝他改定营制,服从指挥,设立监司。毛文龙怫然不悦。袁崇焕见他不肯,就劝他回乡,说:“朝廷念你数年辛苦,该有人来接替你。”毛文龙傲慢地说:“这个地方谁接替得了!”袁崇焕见他执迷不悟,就没有再说下去。

六月初四日,袁崇焕发给毛文龙部下饷粮,又把带来的10万两银子交给毛文龙部下的官员收管。初五日又派人通知毛文龙:以后旅顺以东,用毛文龙印信,以西用督师印信。接着,袁崇焕传令部下兵士上山,比箭领赏。毛文龙来问袁崇焕何日动身,袁崇焕说:“宁远重地,不能久离,明天就去。现在请你略事盘桓,上山观射。”毛文龙答应了。这时,袁崇焕已命令部下在山上设置了帷幄,并且教参将谢尚政预先布置了伏兵。毛文龙来时,随从兵卒,一概不准进入帷内,只有随从官员100多人跟着。等毛文龙等上了山,谢尚政就暗传号令,把毛文龙及其随行官员围在帷内。

袁崇焕在山上问毛文龙随行官员姓名,都说是姓毛。毛文龙说:“这都是我的孙子。”袁崇焕说:“你们勤劳海外,每月只有一斛月米,言之痛心!希望你们为国家尽力,以后不愁无饷。”各官员都表示感谢。接着,袁崇焕就责问毛文龙为什么不肯改定军制,接受兵马钱粮的稽核。毛文龙还想狡辩,袁崇焕厉声说道:“我披肝沥胆,同你谈了几天,总希望你回头是岸。岂知你狼子野心,只想欺诳抗拒。目前皇上励精图治,国法岂能容你!”说罢,就叫人除去毛文龙的冠带,把他捆绑起来。毛文龙还很倔强。袁崇焕当时宣布毛文龙的十二条罪状:(一)专制一方,兵马钱粮不受稽核。(二)杀降人难民,冒取功劳。(三)曾说:“牧马登州,取南京如反掌”的话,大逆不道。(四)克扣军饷,侵盗军粮。(五)擅开马市于海岛,私通外蕃。(六)擅自委派高级军官,副将以下达1000余人。(七)剽掠商船,自为盗贼。(八)强娶民间女子,部下纷纷效尤,人民不得安居。(九)强迫难民到辽东窃取人参,不愿去的,就让他们饿死岛上,白骨如山。(十)运送金宝到北京,拜魏忠贤为义父,塑其冕旒像于岛中。(十一)铁山之败,丧军无数,掩败为功。(十二)开镇八年,不能恢复寸土,观望养敌。毛文龙听了以后,吓得丧魂落魄,而又无可争辩,只得叩头乞免。于是,袁崇焕对毛文龙的官员说:“毛文龙有这样大的罪恶,你们说该杀不该杀?我今天如果错杀了他,你们就上来杀我!”随从官员大都相顾惶然、恐惧失色,不敢作声。只有个别人说毛文龙数年辛苦,请求开恩免死。袁崇焕怒斥道:“毛文龙本来是一个布衣,现在官居一品,满门封荫,已足以抵偿,怎能容他这样悖逆!”说罢,袁崇焕就转向西方,朝着遥远的北京朝廷,一面叩头,一面说:“我现在杀毛文龙以整肃军纪。今后诸将中有像毛文龙这样的人,一律处死。我如果不能恢复失地,将来皇上也像我杀毛文龙这样杀我。”于是请下尚方宝剑,令水营都司赵一枝、何麟图为监斩官;令旗牌张国柄用尚方宝剑把毛文龙杀了。接着又向毛文龙的随从官员宣谕说:“今天只斩毛文龙一人,以安海外军民,其余无罪。我杀人的目的,原在安人。你们各人照旧工作,恢复本姓,为国效力,不必惊惧。”随即吩咐把毛文龙的尸体交给他的亲属备棺收殓。这时,毛文龙部下的健校悍卒,一方面因为袁崇焕的军队严整,无懈可击,不敢反抗;一方面又因为毛文龙平日虐待部下,不得人心,因此,谁也不愿意为他拼命。所以,在杀毛文龙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没有发生什么变故。六月初六日,他前往毛文龙灵前“具牲醴拜奠”。说道:昨天斩你是因为朝廷的法律,今天来祭奠你,是因为同为阁僚好友,出于私下的交情。并为此而泪下。

杀了毛文龙以后,袁崇焕把毛文龙的部下218万人分为四部。交四将统率。又把部分水师改为马步军,一起加紧操练,准备同宁锦部队协同作战,以收“捣剿夹击”之效。同时他又晓谕安抚各岛,除去毛文龙一切虚政,释放无辜的狱中囚犯以及被掳掠来的商人几十名。

至此,经过一番整顿,宁锦等数镇合起来,共兵1513万有余,马811万有余,岁费经费

480余万,节省开支128万。达到了建立统一指挥系统,减少军费开支的目的。

毛文龙原来是一个贪虐跋扈的阉党分子,曾经有多方面的人揭发他的罪状,但因他拥兵海外,朝廷也拿他无计可施。袁崇焕用计把他除去,是为国家除去了一大隐患,为整顿边防扫清了障碍,为辽东沿海人民解除了桎梏,既表现了他机智勇敢的非凡才能,也表现了他敢作敢为、勇于负责的精神。但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就难免擅杀之罪,要受到思宗的怀疑和反对派的攻击;反过来,如果被毛文龙杀了,又会被说成咎由自取,死不足惜。况且他和毛文龙并没有私仇,如果不是忠诚谋国,岂肯甘冒这样的风险,干这样的傻事?但是袁崇焕并不考虑这些,并不因此谨慎保身,消极避嫌,还是毅然决然地为国家除害。当他杀毛文龙的时候,他的中军何可刚曾对他说:“生文龙,国不幸;用文龙,朝廷不幸;杀文龙,公不幸。”这一点他的心中是完全明白的。然而他宁可杀了毛文龙,然后向思宗请罪,等待处罚,却决不肯姑息养奸,为国家留下后患。可是后来他竟真的因此被怀疑,被攻击,乃至被杀害,这实在是莫大的冤屈。

但是,杀毛文龙时,毕竟因为时机紧迫,没有来得及请求思宗批准,也就没有经过合法的手续。这样,袁崇焕难免被人攻击,说他有擅杀之罪,也难免受到崇祯的怀疑。所以,他在杀了毛文龙之后,特地上疏说明原委,请求思宗追认。他在疏中说:“请旨而出海行诛,则陈汝明等(毛文龙的党羽)潜伺京师,机一泄而贻患无穷,非便也。欲执之还朝,叫文龙以无旨抗拒……深入其军,擒之可出乎……遇此无可如何之人,当此无可如何之际,惟有出其不意,擒而戮之,以请死于皇上。”这个说明;虽然暂时得到明政府的谅解,由思宗追认为其做法合法,说了“文龙通敌有迹,事关封疆安危,阃外原不中制,不必引咎”。等等的话,后又传谕天下,宣布毛文龙的罪状,以安袁崇焕的心。但是,在明朝那种专制主义极端严重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建立正确的上下级关系,必然会发生君权与将权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这对矛盾还会激化起来。袁崇焕既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未经皇帝批准,擅自杀戮大将,在思宗看来,这就侵犯了他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君权。何况思宗又是一个刚愎自用、疑心颇重的人,当然心中不免有所怀疑,同时也定然在心中存在着不快。后来,阉党残余看透了思宗的这种心理,又乘机以此为攻击东林、企图翻案的借口,使朝廷内部的党争重新尖锐起来,于是埋下了袁崇焕后来冤死的祸根。

袁崇焕后来被杀与五年平辽的方略亦有一定的关系。关于平辽之说,据《国榷》记载,是思宗问袁崇焕:“建州何日可平?”袁回答说:“以五年为期。”这句话当时就引起许多议论:有人认为袁崇焕大言欺罔,料定他不能成功;有人认为他向来把事情看得简单,只是随口答应,并没有深思熟虑过此事。而后来阉党残余则抓住这句话,诬蔑他为了结束五年平辽之局,而引敌胁和,欲置之于死地(其实这话才说过一年,距离五年尚远)。袁崇焕久历边疆防务,当然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方略。过去历次上书已言其梗概,此次被重新起用,更会认真考虑,甚至在陛下面前,他已经准备好回答思宗的问题。因此,他这么说,绝不是大言欺罔,也不是随口应答。如果按照他的方略行事,五年收复金辽,并不是没有可能(如果战略、战术对头,朝廷信用,将士用命,军民团结,形势的发展比预料的还快)。当然,由可能变为现实,还需要条件,要看敌我双方力量消长的情况。对于战争各个阶段的时间,在袁崇焕心中本有一个粗略的估算,而在魏忠贤伏诛之初,朝政一新,思宗又极像一个大有作为的君主,因而增强了袁崇焕的信念。他又是一个富于感情的人,很感激思宗对他的信任和拔擢。当他看到思宗殷切期望平定辽东时,就把心中的话倾吐出来,意在加以宽慰。及至给事中许誉卿问他五年平辽有无充分把握时,他才想起需要补充说明努尔哈赤经过四十多年的经营,已有相当的基础,要收拾这一局面,本来并不容易,但皇上殷切期望,自己怎么忍心诉说困难?五年之中,必须中外事事相应,乃能成功。并且指出“法在渐不在骤”,也就是说不可能速胜。但是在这一方面强调得还不够,在不懂军事而又性情急躁的皇帝心中没有留下必须持久作战的印象,这对以后事态的发展有很不利的影响。

同类推荐
  • 哥白尼 伽利略(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哥白尼 伽利略(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哥白尼伽利略》对哥白尼、伽利略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泰戈尔 莫泊桑(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泰戈尔 莫泊桑(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本书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对印度著名诗人、哲学家泰戈尔和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大有裨益。
  • 蒋氏家族全传

    蒋氏家族全传

    蒋介石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位毁誉兼有的人物。本书详细记述了蒋介石的生平、婚姻家庭和军政生涯,涉及身世秘密、辛亥革命、上海证券交易所工作、黄埔军校时期、北伐战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宋联姻、统一中国、围剿红军、西安事变、抗日战争、国共决战、退守台湾、传位蒋经国等内容。本书客观地描述了蒋介石领导北伐统一中国以及领导抗战抵御外侮的历史功绩,同时指出,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政府的腐化堕落、民心的丧失是其失去政权的重要原因。
  • 中国历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

    中国历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

    本书按历史顺序精选了中国古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讲述了他们从小立志立德、文武兼修的成才过程和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事迹。虽然他们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和时代背景不同,但他们的智勇韬略、精忠报国、出奇制胜的品质与精神,给读者以新的启示与鼓舞。
  •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精选了托尔斯泰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热门推荐
  • 兵王之恩赐解脱

    兵王之恩赐解脱

    他是武学奇才,暗器至尊。却因为经脉定型,所以内功上不可能有大的成就,凭借一手出神入化的飞针技巧成为绝世兵王。一次意外罗修却得到一神秘的血灵珠,一颗来自修真界的‘血灵珠’!彪悍的人生从此开始!他追校花,整恶霸,都市称尊纵横天下!修古武,灭黑道,横扫八方踏上巅峰!对待敌人,其是恩赐解脱!对待美女,其还是恩赐姐脱!
  • 国度

    国度

    史上最强法师顾天,因为一次失误,竟被老东家抛弃。极品账号没了,混成了菜鸟,辉煌不再,人见人虐。心情郁闷,上街闲逛,顺手救个醉酒女,竟然是雇主……
  • 时空的调度

    时空的调度

    16岁少年在公园偶遇一少女,后少女又转为同班同学,并对其示好,女孩的容貌为汐引来的许多麻烦......
  • 漆黑世界

    漆黑世界

    一些意外,令家人死亡,第二天的报纸上,刊登的,却是我们杀死了自己的家人,不容我们做出任何的解释,残酷冰冷的社会便无情的驱逐了我们。来吧,加入我们吧,一起向这冰冷的社会......复仇吧!
  • 武斗王道

    武斗王道

    本书没有你想要的内容,请自行离开,谢谢。
  • 林忠宣公全集

    林忠宣公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小无猜

    仙小无猜

    张青梅最大的愿望就是带着梦想与行李箱一起去流浪!好吧,穿越到这个仙侠修真世界,简直不能更满足了!梦想——吃喝玩乐悠游山水;行李箱——随身空间→全部家当随身带,两手空空一身轻松,随时都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据说大多人修仙,是为了长生不死,与天地同寿。青梅却觉得,活得畅快,即修自真我。So,这是一个吃货修仙美食旅行,青梅竹马和小伙伴们一起吃饭睡觉打豆豆的故事。
  • 圣之仙

    圣之仙

    莫云,一个普通乡村少年,因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修仙世界,从此漫漫修仙路,血雨腥风,斩妖魔,度天劫,成就真仙之位。
  • 守护甜心之茵星婷琳

    守护甜心之茵星婷琳

    她是众人的追捧对象。却不料被别人陷害……(作者是新人,不好勿喷。)
  • 青少年网络心理

    青少年网络心理

    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网络日益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网络对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巨大影响吸引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愈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人们对于青少年上网的人数、在线时间、浏览内容等都表现出了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