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75400000007

第7章 朱高炽之死

洪熙元年(1425年)5月,朱高炽暴卒,享年48岁,葬于献陵。从登基到去世,朱高炽在位时间不足十个月。去世前三天,他还在日理万机地处理朝政,而身体不适到“崩于钦安殿”前后仅两天时间,胡名人黄景昉称他“实无疾骤崩”。

壮年天子,登基未足一年便“无疾骤崩”,其中必有缘由。但《明仁宗实录》、《明史·仁宗纪》等,都只字不提其死因。究竟朱高炽因何暴卒已成历史之谜,多年来人们对此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朱高炽死于嗜欲过度。朱高炽之贪欲好色人所共知,大臣李时勉在他即位不久就曾上一奏疏,其中有劝他谨嗜欲之语。

但也有学者通过对蛛丝马迹的考察,认为朱高炽是被其长子朱瞻基害死的。朱瞻基善骑射,谙武事,热衷权利,工于计谋。朱高炽虽立朱瞻基为太子,但已察觉他非安分之辈,故屡有劝诫之语。可是,朱瞻基迫不及待地为自己早日登基筹谋,为此不顾亲情。洪熙元年(1425年)3月,朱高炽命朱瞻基南行祭陵(凤阳的皇陵与南京的孝陵)。朱瞻基于4月14日离京,随侍朱高炽的宦官海涛,是朱瞻基的亲信,他按预先密谋,5月13日加害朱高炽。朱瞻基离京后,却没有按既定日程行进,而是直奔南京。但在离开南京前,南京城中就有传言“仁宗上宾”。要知道,当时北京还未发丧,也无如今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可见朱高炽“上宾”是在一些人预料之中的。当时朱瞻基还说:“……予始至遽还,非众所测。”显示他有人们难以想象的重大安排。他匆匆北返,在途中等待?诏而来的海涛,于6月3日抵达北京。一到北京,就有大臣劝诫:人心汹汹,不可掉以轻心。朱瞻基答曰:“天下神器非智力所能得,况祖宗有成命,孰敢萌邪心!”显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流露出对弑父谋位活动的自信和自得。

当然,两种看法孰是孰非,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今后,随着人们掌握的史料不断增多,相信最终会给出一个满意的解释。

明宣宗朱瞻基关键词:蛐蛐皇帝、短命(36岁)、号召太监读书、内阁起草政令,太监有“批红”的权力、仁宣之治,他的小动作实际上影响了明朝中后期的格局,他将老祖宗朱元璋集中的权力又分散了出去。虽戏游无度,但因国泰民安,倒与他的父亲仁宗一起成就了明代的黄金时代“仁宣之治”。

细品文化

感悟千年智慧

明宣宗朱瞻基有一种特别的爱好,喜欢斗蟋蟀,因此斗蟋蟀在全国风行起来,蟋蟀的价格扶摇直上。朱瞻基对斗蟋蟀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即位之后,他经常派宦官选取上好的蟋蟀送到宫里。后来他觉得北京的蟋蟀不好,就让各地采办上等蟋蟀来京。地方官员为了取悦他,都变本加厉地下达任务,一度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弄得鸡犬不宁。朱瞻基因此被百姓们称为“促织天子”、“促织皇帝”。

里胥

管理乡里事务的

公差。明宣宗朱瞻基蒲松龄的《促织》就是以明宣宗年间的背景展开的,小说开端讲的是一个迂讷的“落榜生”成名被里胥陷害,担当征收促织的差使而导致家产散尽,没有财产可以抵偿,既不敢“敛户口”,去抓又抓不到,走投无路之际,妻子求神拜佛,捉到一只小虫,举家庆贺,谁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幼子打开养蟋蟀的盆子,不小心弄死虫子,小孩因此投井,成名一家愁云惨淡,不胜悲戚。然而天无绝人之路,一只颇为神勇的蟋蟀从天而降,帮助成名交差,还勇斗“蟹壳青”,击败大健鸡,此后直捣皇宫,力战群雄,成名借一虫之助,田产百顷,楼阁万椽,牛羊成群,转眼即成富豪。

宣德款澄泥蛐蛐罐明仁宣年间,号称治世,仍不免有家庭因小小的蟋蟀家破人亡。蒲松龄虽然是清朝人,抨击的是当时的政治,但毕竟离前朝不远,文中所言虽为小说家语,恐怕与当时的实情是八九不离十。“楚王好细腰,国中多饿死。”王权时代,帝王的个人爱好绝对关乎国计民生。那么这位促织皇帝明宣宗究竟是怎样一位皇帝,对他的功过是非又该如何评判呢?

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是明朝历史上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三岁时就被立为皇太孙,确立了储君地位。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因纵欲过度一命呜呼,朱瞻基即皇帝位,年号宣德,是年27岁。明宣宗在位仅有十年时间,但却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守成之君。所谓矮子里面拔骆驼,虽然明宣宗并不能算十分出色的皇帝,但比其不肖子孙,还是略胜一筹。

射柳

在场上插柳,驰马射之,中者为胜。上溯其源,中原自古有射礼。辽金时盛行。源于古鲜卑族秋祭时驰马绕柳枝三周的仪式。武将多以此炫耀技艺。直到清朝中叶,这项活动才渐渐消失。朱瞻基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二月,自幼聪慧,喜好读书,深得明成祖朱棣的宠爱。永乐五年(1407年),到了朱瞻基读书的年纪,朱棣特地命自己最为信任的大臣、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姚广孝为他讲习经书,可见对他的殷切希望。朱瞻基也没有辜负祖父的期望,学习刻苦,加之天资聪颖,过目不忘,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永乐十一年(1413年)端午节,宫中射柳时,朱瞻基再次给父亲脸上增了不少光彩。在首先进行的射箭比赛中,他从众多皇子皇孙中脱颖而出,屡射屡中。其后的文学考试,又拔头筹。祖父刚刚说了上联“万方玉帛风云会”时,小小年纪的皇太孙立即叩头对道:“一统山河日月明”,引来一片叫好之声,朱棣对这个聪颖过人的孙子非常满意。

在朱瞻基的成长过程中,也有锻炼与拼争。朱棣一心想把这个皇太孙培养成同自己一样追求文治武功的开拓之君。永乐中期以后朱棣远征漠北,总是将朱瞻基带在身边,让他了解如何带兵打仗,锻炼他的勇气;每次远征归来经过农家,朱棣都要带朱瞻基到农家看看,让皇太孙了解农家的艰辛。

明宣宗朱瞻基《白鸡》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明仁宗朱高炽病逝。朱瞻基即位,其时正值壮年,精力充沛,又有一定的治国经验,且可以不用像他的父亲那样在太子的位置上苦苦等待20年之久,可谓恰得其时。朱高炽病逝时,朱瞻基正在南京,当日就动身北归。途中,听说他的皇叔、汉王朱高煦要在半途截杀他,然后自立为帝。左右都劝他整顿兵马以作防范。朱瞻基说:“君父在上,谁敢如此胆大妄为?”话虽如此,朱瞻基不敢怠慢,日夜兼程赶到北京,布置一切。

当时朱高煦没有料到朱瞻基会来得如此之快。回到北京之后,朱瞻基一方面妥善处理了父皇的后事,另一方面加强北京城的戒备,防止有人伺机作乱,然后从容登基,改年号为宣德,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

朱瞻基登基之后,摆在他面前最大的问题依然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留下的外藩问题。这个问题在建文、永乐、洪熙三朝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直到宣宗平定朱高煦叛乱之后,外藩问题才算初步解决。

朱瞻基即位之后,首先着手整顿军务。他知道叔叔朱高煦一直觊觎帝位,在靖难之役中就战功赫赫,很会带兵,实为心腹大患。另一方面,他知道朱高煦心浮气躁,只要以静制动,朱高煦就不能成大气候。

回头再说朱高煦,他在永乐朝被封乐安之后,就从没有放弃武力夺取政权的野心。现在,机会终于来了。朱高炽病逝,年轻的朱瞻基即位,国家动荡,正是好时机,朱高煦也想像父亲一样扯起“清君侧”的大旗,干掉侄子,坐上皇帝宝座。可惜时移事易,朱高煦的行动并不顺利。

明宣宗朱瞻基《秋塘群鹭歌》早已准备就绪的朱瞻基在大臣杨荣的建议下御驾亲征,在声势上一下子就压倒了叛军,以前同意与朱高煦共同起兵的几路兵马都按兵不动,明军很快就包围了乐安城,见大势已去,朱高煦只得弃城投降,战役以明军的大获全胜、生擒朱高煦而告终。群臣都劝朱瞻基将朱高煦正法,朱瞻基念其是藩王网开一面,没有杀他,而是将他废为庶人,软禁在西安门内逍遥城。得胜回京后,朱瞻基马上传诏给另外一个皇叔赵王朱高燧,暗示他交出兵权,朱高燧并没有反抗,乖乖地交出了三卫兵马。就这样,明初近半个世纪的藩王问题在宣德朝终于得到了解决。

宣宗朝的另一项军事举措是平定安南(今越南北部)。早在朱棣时期,由于安南内部的争斗,一片混乱。朱棣派大将张辅率兵平叛,并在安南正式建衙,派人管理。朱瞻基即位时,安南问题日趋严重,朝廷军队不断在安南遭遇败绩。在这种情况下,他毅然决定议和,放弃对安南的占领。这在当时曾经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从长远来看,此举减轻了人民负担,节省了大批人力财力,也利于安南与中国各族人民的交往。

宣德青花瓷朱瞻基在国事上能尽职尽责,在家庭方面则颇受后人诟病。主要原因是朱瞻基因宠爱贵妃孙氏,而对正妻胡氏过于薄凉。朱瞻基的正宫皇后胡氏,举止得体,贤良温淑,除了未能生育,基本没犯什么大错。与贤妻良母型的胡氏相比,朱瞻基更喜欢美貌的贵妃孙氏,孙氏十岁时,经朱瞻基母亲张太后等人向明成祖朱棣推荐,选入内宫抚养。孙氏虽出身低下,但面貌姣好,聪明伶俐,深得朱瞻基的宠爱。

朱瞻基一直不喜欢胡皇后,又受了枕边风的鼓捣,不时生出更立孙贵妃为皇后的念头。只是胡皇后贤明,没有什么过错,找不到合适的借口。据说孙贵妃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想出了一条偷梁换柱的计策,派人在宫中四处打探,看哪位宫女被皇帝临幸后怀有身孕,将找到的宫女藏在秘室之中,与外界隔绝,派专人送饭、照看。然后买通御医,对外号称自己怀孕,并伪装了许多怀孕的迹象。由于当时孙贵妃深得朱瞻基宠爱,因此无人敢透露半点风声,就这样十月怀胎,宫女顺利产下一子(即日后的英宗),孙贵妃马上派人将孩子抱到自己身边,并秘密处死了宫女,如此瞒天过海,以邀名分。试想,如果没有皇帝撑腰,宫中人多眼杂,难保没有露馅的危险。只有在宣宗的默许下,这出李代桃僵的闹剧才能进行下去。若说明宣宗不知此事的究竟,谁能相信?

孙贵妃顺利“生”下皇子朱祁镇,使朱瞻基更立皇后多了一条借口。在朱祁镇出生后不久,就有大臣上表请求立他为皇太子。胡皇后心知肚明,老公一心一意要把自己搞下去,赖着后位也没意思,不如以退为进,还能捞个好名声,于是她主动表示应早立皇太子。其实,按照当时的嫡长子继承制,皇后亲生的儿子才是最佳人选。此时虽然胡皇后没有子嗣,但毕竟年轻,或许日后会有皇子。因此立朱祁镇为皇太子,明显有些操之过急。

孙贵妃自然也要做戏,假意推辞,说等皇后身体恢复后定会有儿子,自己的儿子不敢先于皇后之子成为太子。然而朱瞻基却不愿意等。宣德三年(1428年)二月,朱瞻基册立尚不满三个月的朱祁镇为皇太子,是明代册立太子时年龄最小的。三月,又发布敕书,废胡皇后,立孙贵妃为皇后。对于胡皇后无故被废,时人听说后都很不理解,议论纷纷,非常同情胡皇后。几年后,朱瞻基颇生悔意,曾说过“此朕少年事”,算是自我解嘲吧。

也许是忙于歌舞升平,声色享乐,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朱瞻基染上不明之症。病危之时命左右起草遗诏,由太子继位,所有军国大事均须禀告太后方能决定。不久死于乾德宫,终年三十八岁,可谓英年早逝。朱瞻基死后,被谥为孝章皇帝,庙号宣宗。

同类推荐
  • 帝国1860

    帝国1860

    《1860》只为自己心中的历史变个模样。来自近代蜕变的中国!
  • 大明日不落

    大明日不落

    杨山梓穿越了,作为大明最后的一位权臣,他并不想篡位,不想篡位的权臣不是合格的权臣!但他却不以为意,因为他只想打造一个日不落的大明!然后乘风归去,只羡鸳鸯不羡仙!前路坎坷,小杨同学对月长啸:“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王死社稷,我要大明日不落!”
  • 极品山贼劫天下

    极品山贼劫天下

    一不小心穿越了!唉!没办法!狗血事情年年有,只是今年特别多!既来之则安之吧!可当刘梦清醒以后才发现自己竟成了败军的将军,被身边仅有的二十几个溃兵抬着向大山里跑!老天呐!你让我穿了也就算了,这又何必呢?!进山就进山吧!好歹还可以当个山大王!杀杀人!放放火!倒也逍遥!然后发展发展势力呀!要挟要谢皇帝呀!统一统一中原什么的!没办法!谁让山贼是很有前途的职业呢?
  • 重生三国当诸侯

    重生三国当诸侯

    重生三国挖曹操的墙角,让其根基不稳。走刘备的路,让他无路可走。抢孙权的地盘,让他浪迹天涯。会三国英雄,做个逍遥诸侯。
  • 北宋那些事儿(MBook随身读)

    北宋那些事儿(MBook随身读)

    太宗之后,北宋进入最好的时代,谋士有、武将有、外交家有,忠臣更有,可是朝廷打了几次败仗就怕了,想花钱买和平,可是怕什么来什么,辽人打了,金人打,打完又打。直打到政权垮台,皇室宗亲全部被俘,皇上变囚徒,娘娘受辱死……本书文字生动、故事精彩、分析点评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读者不仅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更可以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的深度点评中提高自己的智识和判断力。
热门推荐
  • 幸运的香皂

    幸运的香皂

    《幸运的香皂》由邵宝健编著。 《幸运的香皂》讲述了:幸运者往往首先是热爱生活的人,即使他“摸奖”时只能摸到末等奖的香皂,依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等候着他!青年装配工刘小憨就是这样一个幸运儿。他在业余时间里喜欢“摸奖”,也喜欢疙里疙瘩的树桩盆景。一次,他在碧霞山上采集野生树桩时,救了一位跳崖寻短见的姑娘。他的勇敢与善良使姑娘走出阴霾,也赢得了她的芳心。而连接他俩的情缘,却是一块普通的香皂……
  • 穿越之不惧风流

    穿越之不惧风流

    一夕魂穿异世,变成不受宠爱的宰辅千金,她作为现代最出色的谈判专家,只能嗟叹时运不济。锦衣玉食下的危机四伏,虚情假意下的恶毒心机,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她,需自保,要坚定。一纸婚约,由宅门到王府,腹黑老公竟然和她玩起了契约游戏!她表示,争斗不断,压力小有,好在专业对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英雄联盟之瓦洛兰血歌

    英雄联盟之瓦洛兰血歌

    如果有一天,你被召唤到瓦洛兰大陆,你最想做些什么?……地球宅男明影烛被意外召唤到瓦洛兰大陆,扛下责任,从此踏上了征服命运之路。然而,当他成为英雄联盟的一名英雄,以为自己战胜命运,才发现自己被召唤过来不是意外,而是命运所使。一切都只是阴谋……
  • 旋转木马

    旋转木马

    外表如兰心如寒冰的商界龙头老大段正纯竟然为了要娶自己心爱的女人,不得不昧着良心娶个他不爱的女人,而且还要牺牲那个可怜女人的幸福作为自己获得幸福的代价……英俊的殷御邪和林雪薇的爱也不会停止生长,一生有多长,天长地久就有多长……不经历撕心裂肺的痛,哪来刻骨铭心的爱?!
  • 谁家江山

    谁家江山

    一场战争让他失去了一切,而这复仇之路他有会失去多少?(新人发书,练笔,求支持)
  • 反穿越:无情帝王的痴情妃

    反穿越:无情帝王的痴情妃

    她,一个现代的普通女大学生,他,一代大清皇帝。借着时空穿梭的契机,相遇,相知,相恋,奈何,她要的,一生一世一双人,却是他永远给不起的承诺。只因他是命中注定的万圣至尊,只因她是他的一个妃。想要改变的命运,却还是逃不过上天的捉弄,在最想要离去的时候不让她走,在最想要留下的时候,却不得不离去。只有一个承诺,可以跨越百年的时空阻隔:若是还有来世,定要许你一个白首不相离。(内容纯属虚构)
  • 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

    本书作为《汉族风俗史》之第五卷,经过10余年风雨的磨练,现在终于要出版了。
  • 暗恋青春年

    暗恋青春年

    很普通再也普通不过的林思,在最美的花季上喜欢上了一个男生。她在暗恋长达六年的时间内明白成长了许多,渐渐找到了人生目标,理解了许多事。逐渐成长,
  • 我的欧巴是大哥

    我的欧巴是大哥

    黑暗势力的“萌化危机”。别惹我!我的欧巴是大哥!!!
  • 解放武汉

    解放武汉

    渡江战役是一个大规模的战略性战役,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苦心经营3个半月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约43万人的重兵集团,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分地区,还解放了江西、湖北、福建等省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