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产生标志着文明时期的到来,而早在文字产生之前,中国文学就已经诞生。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借助各种修辞以及表现手法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从人能够用语言交流、能够将具体的事物抽象成抽象的语言表达那一刻起,文学就已经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我们的先民在劳动中求得生存,在劳动中获得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在劳动中发现人类的奥秘和生存意义。蒙昧时期,先民的认知能力和探索能力都是极为有限的,他们通过宗教祭祀、劳动过程中的歌谣、简单质朴的韵语来表达自己的认识,通过神秘而原始的思维来想象世间万物的变化。于是产生了神话,中国文学从此滥觞,通过口头流传的歌谣故事一直流传下来。
中国古代神话源远流长,它不仅给华夏这片古老的土地留下了神秘的想象、丰腴的精神遗产、传奇的历史记忆;给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中国文学史的开端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神话是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是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神话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从出土的考古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远古时期人对神的世界的丰富想象:有大量的神形刻绘,如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中的彩绘女神头像;阴山岩画中有巫师祈祷娱神的形象,也有拜日的形象;长沙子弹库出土的楚帛书上的十二月神的形象,“或三首、或饵蛇、或鸟身,不一而足,有的骤视不可名状。”
除了这些出土文物,中国的神话更多则是散见于《诗经》、《庄子》、《韩非子》、《山海经》、《楚辞》、《吕氏春秋》、《淮南子》、《风俗通义》、《三五历记》、《列子》等古文献中。其中,以《山海经》、《楚辞》和《淮南子》保留的神话故事最多。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四大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就是保留在《淮南子》中的。
女娲补天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用黄泥造人,日月星辰各司其职,子民安居乐业,四海歌舞升平。后来共工与颛顼争帝位,不胜而头触不周之山,导致天柱折、地维绝、四极废、九州裂,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洪水泛滥,大火蔓延,人民流离失所。
女娲看到她的子民们陷入巨大灾难之中,十分关切,决心炼石以补苍天。于是她周游四海,遍涉群山,最后选择了东海之外的海上仙山——天台山。天台山是东海上五座仙山之一,五座仙山分别由神鳌用背驼着,以防沉入海底。女娲为何选择天台山呢,因为只有天台山才出产炼石用的五色土,是炼补天石的绝佳之地。
于是,女娲在天台山顶堆巨石为炉,取五色土为料,又借来太阳神火,历时九天九夜,炼就了五色巨石36501块。然后又历时九天九夜,用36501块五彩石将天补好。剩下的一块遗留在天台山中汤谷的山顶上。
天是补好了,可是却找不到支撑四极的柱子。要是没有柱子支撑,天就会塌下来。情急之下,女娲只好将背负天台山之神鳌的四只足砍下来支撑四极。可是天台山要是没有神鳌的负载,就会沉入海底,于是女娲将天台山移到东海之滨的琅琊,就是今天日照市涛雒镇一带。至今天台山上仍然留有女娲补天台、补天台下有被斩了足的神鳌和补天剩下的五彩石,后人称之为太阳神石。
女娲补天之后,天地定位、洪水归道、烈火熄灭、四海宁静。人们在天台山载歌载舞,欢庆补天成功,同时在山下建立女娲庙,世代供奉,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不断。
共工触山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王(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首领;颛顼: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轩辕氏的孙子),(共工)发怒撞不周之山(不周山:传说中的一座大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按: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拴挂),系挂地的绳子断了。天向西北方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泥沙朝东南角流去。
后羿射日
世界年轻时,天空曾一齐出现十个太阳。他们的母亲是东方天帝的妻子。她常把十个孩子放在世界最东边的东海洗澡。洗完澡后,他们像小鸟那样栖息在一棵大树上,因为每个太阳的中心是只鸟。九个太阳栖息在长得较矮的树枝上,另一个太阳则栖息在树梢上,每夜一换。
当黎明预示晨光来临时,栖息在树梢的太阳便坐着两轮车穿越天空。十个太阳每天一换,轮流穿越天空,给大地万物带去光明和热量。
那时候,人们在大地上生活得非常幸福和睦。人和动物像邻居和朋友那样生活在一起。动物将它们的后代放在窝里,不必担心人会伤害它们。农民把谷物堆在田野里,不必担心动物的破坏。人们按时作息,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生活美满。人和动物彼此以诚相见,互相尊重对方。那时候,人们感恩于太阳给他们带来了时辰、光明和欢乐。
可是,有一天,这十个太阳想到要是它们一起穿越天空,肯定很有趣。于是,当黎明来临时,十个太阳一起爬上车,踏上了穿越天空的征程。这一下,大地上的人们和动物就遭殃了。十个太阳像十个火团,他们一起放出的热量烤焦了大地。
森林着火了,烧成了灰烬,烧死了许多动物。那些在大火中没有烧死的动物流窜于人群之中,发疯似地寻找食物。
河流干枯了,大海也干涸了。所有的鱼都死了,水中的怪物便爬上岸偷窃食物;许多人和动物渴死了,农作物和果园枯萎了;供给人和家畜的食物也断绝了。一些人出门觅食,被太阳的高温活活烧死;另外一些人成了野兽的食物。人们在火海里挣扎着生存。
这时,有个年轻英俊的英雄叫做后羿,他是个神箭手,箭法超群,百发百中。他看到人们生活在苦难中,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射掉那多余的九个太阳。
于是,后羿爬过了九十九座高山,迈过了九十九条大河,穿过了九十九个峡谷,来到了东海边。他登上了一座大山,山脚下就是茫茫的大海。后羿拉开了万斤力弓弩,搭上千斤重利箭,瞄准天上火辣辣的太阳,嗖地一箭射去,第一太阳被射落了。后羿又拉开弓弩,搭上利箭,嗡地一声射去,同时射落了两个太阳。这下,天上还有七个太阳瞪着红彤彤的眼睛。后羿感到这些太阳仍很焦热,又狠狠地射出了第三枝箭。这一箭射得很有力,一箭射落了四个太阳。其他的太阳吓得全身打颤,团团旋转。就这样,后羿一支接一支地把箭射向太阳,无一虚发,射掉了九个太阳。中了箭的九个太阳无法生存下去,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它们的羽毛纷纷落在地上,它们的光和热也都消失了。大地越来越暗,直到最后只剩下一个太阳。
可是,这个剩下的太阳害怕极了,在天上摇摇晃晃,慌慌张张,很快就躲进大海里去了。
天上没有了太阳,立刻变成了一片黑暗。万物得不到阳光的哺育,毒蛇猛兽到处横行,人们无法生活下去了。他们便请求天帝,唤第十个太阳出来,让万物繁衍下去。
一天早上,东边的海面上,透射出五彩缤纷的朝霞,接着一轮金灿灿的太阳露出来了!
人们看到了太阳的光辉,高兴得手舞足蹈,齐声欢呼。
从此,这个太阳每天从东方的海边升起,挂在天上,温暖着人间,禾苗得生长,万物得生存。
后羿因为射杀太阳,拯救了万物,功劳盖世,被天帝赐封为天将。后与仙女嫦娥结为夫妻,生活得美满幸福。
嫦娥奔月
民间的传说,大体是嫦娥偷吃了丈夫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弧寂之心情的写照。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后,又说:“平时我没法下来,明天乃月圆之夜,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到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嫦娥果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淮南子·外八篇》中说,羿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逢蒙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后羿,嫦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后羿团聚。
嫦娥奔月在古书上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根据《淮南子》的记载是,后羿觉得对不起受他连累而谪居下凡的妻子,便到西王母那里去求来了长生不死之药,好让他们夫妻二人在世间永远幸福地生活下去。嫦娥却过不惯清苦的生活,趁后羿不在家的时候,偷吃了全部的长生不死药,奔逃到月亮上去了。另一种说法是屈原(约前340年)《天问》的记载,说后羿后来对嫦娥有不忠行为,和河伯的妻子发生暖昧关系,因而引起嫦娥极大的不满,便离开后羿跑到天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后,很快就后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对她的好处和人世间的温情,对比月亮里的孤独,备觉凄凉。
这三部书中,又以《山海经》所保留的神话最多、最完整、最接近神话创造者的心境。清代以前,《山海经》一直被人视为一部充满奇异故事的地理著作,在“五四”以后,人们才认识到了它作为一部保存中国上古神话典籍的重要性。
神话是文学的渊河,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上古神话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等同于真正的“文学”,上古神话是先民各种意识形态的综合体,并且相对于西方有着成熟神谱体系的神话来说,中国上古神话只能算作不发达的神话。而后来历代文艺创作中,类比神话、假借传说中的神来反映现实或讽喻现实的作品,通常也称神话。从这一意义来讲,神话则应成为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源头。
神话的题材内容和各种神话人物是文学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民族文学得以生长发育的重要土壤。
在文学作品的创作手法上,也对神话有不小的借鉴。神话作品一般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叙事状物形象生动。这从某种程度上对后来文学创作、艺术虚构和浪漫主义传统有着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神话的口头叙事形式也成为叙事文学体裁,如小说等的源头,迄今还有许多古风依存的村落宗族之间流传着远古的神话歌谣,它们到现在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
不仅如此,神话还为文学提供了美学、历史、认识的参照价值。神话是人类摇篮时期的童谣,联系着远古人民宇宙人生和自我的认识,解读神话就是解读懵懂时期人类心灵秘史的过程。它对研究古代社会婚姻、家庭制度、原始宗教、风俗习惯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国文学作品中相当一部分关于哲学、史学或者宗教学的作品,不仅在文章中会直接引用和记录神话,还会对神话提出一些见解、评论和解释说明,从而阐发自己的微言大义。而中国在孩提时代缺乏“史诗”,正是儒家学者在阐发神话大义之时排出了其中多数的想象虚幻成份,将“怪、力、乱、神”部分避开不谈,代之以更成熟理性的伦理解释。
盘古开天辟地
神话除了被直接援引之外,还为各类文学创作提供素材。如:《西游记》中,我们可以从孙悟空身上看到“石中生人”的夏启、“铜头铁额”的蚩尤、“与帝争位”的刑天和淮涡水怪无支祁的影响。曹植的《洛神赋》则是受到洛水女神宓妃神话的启发。《聊斋志异》、《镜花缘》、《东周列国志》、《红楼梦》……在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学硕果中,我们处处可以寻觅到神话的踪迹。古往今来优秀的文学家们,寻觅、挖掘、重新创造神话故事,形成了中国文学深厚多彩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