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85000000024

第24章 周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公元624—7O5年),又名武媚、武曌。我国历史上的唯一一位女皇帝。

受召入宫

武则天的父亲叫武士護,乃并州文水县人。他本是个木材商,后来随高祖李渊起兵,推翻隋朝后,被封为应国公。李世民继位以后,他又被任命为工部尚书、利州和荆州都督。他取过两个妻子,第一个妻子姓相里,生有两个儿子,但去世很早。高祖知悉后对他早年丧妻深表同情,并让他娶隋朝皇族杨达的女儿为妻。公元624年,杨氏为他生下一个女儿——武则天。当武则天九岁时,她的父亲病逝。随后,武则天母子便从荆州搬回长安居住。在家中,杨氏虽为一家之长,但武则天的两个哥哥并不把她放在眼里,对她十分不尊重,时常为一些小事和杨氏争吵,家庭的不和,在武则天幼小的心灵里打下深深的烙印。

公元637年,十四岁的武则天因为漂亮而被唐太宗李世民召进宫中。在宫里,她言谈高雅,举止大方,因而深受唐太宗的宠爱,赐给她一个名字—武媚。此后,武则天跟随唐太宗生活了整整十二年,在这十二年中,她深受唐太宗言谈举止的影响。

公元649年,唐太宗病逝,他的儿子李治继位,即唐高宗。按照当时的规矩,皇帝死了,没有生过孩子的宫人,都要到寺庙或道观当尼姑。武则天和一些宫女被送到感业寺当尼姑。但没过多久,唐高宗李治又把她召进宫去,封为“昭仪”。

武则天的受宠,引起了皇后和肖淑妃的妒忌,二人于是常在高宗面前说武则天的坏话。没想到,她们的言论不但不能将她置于死地,反而使她更受高宗的宠爱,并引起了高宗对她们的不满和厌恶。于是,武则天便收买高宗、皇后、肖淑妃身边的人,随时了解她们的过错,并向高宗汇报。由于她的情报有根有据,使高宗对皇后和肖淑妃产生疑心,感情也因此而日益疏远。

不久,她又为高宗生了一个女儿,甚得高宗的喜爱。一天,武则天从外边回来,走到宫门口,看见王皇后正俯在床边逗小女孩玩,便心生一计,回身躲了起来。待王皇后和宫女们走开后,她又马上回到房中,看到周围没有任何人,便将小孩子活活掐死了。之后,又用被子将其盖好,然后自己又躲了出去。不久,高宗散朝回来,掀开被子一看,自己的心肝小女儿已死,因此大怒,于是责问宫女,得知王皇后刚才来过,便不分青红皂白,遣人把王皇后找来,王后一再申诉,高宗自己也苦于没有证据,只得将皇后狠狠骂了一顿,喝令退下。这一事件后,高宗便产生了废掉王皇后的念头。

临朝听政

公元655年,高宗准备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立皇后,看起来好像是皇帝的私事,但因皇后大都出生于官宦之家,和朝中的大臣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皇后的废立,必然会牵涉到和她们亲近的那些朝臣们的仕途,关系到太子的更换。因而,皇后的废立问题,是朝中的一件政治大事。因为武则天出生“新贵”,所以遭到许多大贵族和元老重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反对,引起朝廷大臣的激烈争辩,支持武则天当皇后的人物是李勣、崔义玄、许敬宗和李义府等人。李勣不仅是当时参与朝政的宰相之一,而且还是一名著名的将帅,论战功、论能力,都和长孙无忌等人相当,在文武诸臣中有很大的影响。高宗见有了他的支持,于是决定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

这年的1O月,高宗下诏废王皇后、肖淑妃为庶人,11月,他又下诏立武则天为皇后。不久,武则天四岁的儿子李弘也代替原来的太子李忠,登上太子宝座。

因为许敬宗、李义府等人曾全力支持武则天做皇后,并曾为此出谋划策,劝说高宗。因此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后,对他们宠爱有加,倍加信任和重用,并把他们一个个都提拔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在武则天的支持和唆使下,许敬宗、李义府等人更加有恃无恐,大肆制造谗言,用各种罪名陷害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于是,在短短的两年内,高宗先贬褚遂良,后又逼迫长孙无忌自尽,罢免了二十多名反对武则天的官员。从此,朝中大臣,站在武则天一边的越来越多,朝中的政权渐渐落到她的手中。

公元66O年冬天,高宗染上了一种“风眩病”,当这种病发作时,便会头晕眼花,看不见东西。这样,朝中的大事,常常让武则天代他处理。武则天本来就精明能干,读过许多文学、历史方面的书籍,再加上十几岁便追随君王左右,积累了不少从政的经验,因此,她处理起政务来是又快又好,深得高宗的信任和赞赏。随着自己势力一天天地臌胀,地位一天天地巩固,武则天对高宗的尊重越来越差,高宗想做什么事情,不经过她的同意,往往就办不成。当高宗发现大权已落在武则天手中,自己反成了傀儡时,感到十分不快,于是,他便把宰相上官仪召到宫中,商量废掉武则天的事。但此事马上被武则天探知,她迅速采取了对策,指使许敬宗等诬告上官仪,说他与前太子李忠合伙谋反,不久,她便把上官仪和李忠杀了。而且朝中与上官仪有来往的人,也纷纷遭到贬职和流放。从此,高宗对武则天更是言听计从。每次高宗上朝,武则天都坐在帘子后面,参与决策朝政。因此,在当时,无论是国内臣民,还是边远的少数民族,都称他们为“二圣”。这时,出头露面的虽然还是高宗,但事实上,这时的决策人却是武则天,高宗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

武则天的“垂帘听政”,一开始遭到不少朝臣的强烈反对。675年,高宗因为“风眩病”加重,打算让武则天出来公开主持朝政。宰相郝处俊首先反对,他说:“天子处理国家大事,皇后管理宫内事务,这些是亘古不变的常理,以前魏文帝就下令给子孙后代,不允许皇后临朝听政,这是为了防止祸乱的发生。如今唐朝的天下是高祖、太宗打下来的,陛下怎么能不传给子孙,而传给皇后呢?”一个名叫李义琰的人也附和着说:“这话的确很正确,他若不是忠臣一定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圣上如果能真正听从他的意见,就是国家的幸运,人民的幸福啊!”这件事使武则天进一步认识到,要想掌握全部大权,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必须不断削弱这些宰相和大臣的权势,而且首先要防止太子和其他皇子起来夺取政权。鉴于此,她首先展开了对太子和皇子的斗争。高宗为了保住李家的江山,想传位给太子李弦。而且太子李弦和宰相、大臣的关系十分密切。在高宗和武则天的矛盾斗争中,他也是站在高宗的一边,不赞成母后掌握朝中的大权。本来,武则天早就对他的这种行为表示不满,这时对他则更为痛恨。不久,她就用毒酒药死了太子李弦,又立次子李贤为太子。李贤和哥哥一样,对父亲特别亲近,同母亲的关系很不好,唐高宗让李贤监国。武则天便又废李贤为平民,接着又立三子李显为太子。公元683年12月,高宗逝世,李显即位,即唐中宗。中宗很昏庸,他听皇后韦氏的话,要提升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为侍中。宰相裴炎不同意。中宗发怒道:“我就是把天下给了韦玄贞,又有什么不可以呢?”裴炎于是把这话告诉了武则天,武则天立即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并废中宗为庐陵王,另立她的第四个儿子李旦为皇帝,即唐睿宗。自此,所有的政事都由武则天来处理,睿宗丝毫不能过问。事实上睿宗等于被幽禁在宫中。

登基称帝

武则天把朝中大权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以后,便开始着手改朝换代,为做女皇帝做准备工作。她首先将东都洛阳改为神都,接着又改换了许多官职、宫殿的名称、旗帜的形状以及朝中官员的服饰颜色等等。不久,她又接受武承嗣的建议,着手为她的祖宗七代建立祠庙,对她的七代祖宗进行追封。这等于她已做了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做的事。事实上,她已借她的行动向天下宣布,她就要做女皇帝了。这样一来,立即引起了以宰相裴炎为首的朝臣的坚决反对,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却步,而是采取铁一样的手腕,毫不迟疑地干了起来。时隔不久,她便对自己的五世祖宗一一进行追封,还在家乡文水建立了五代祠庙。继而又将自己的一些家人安排在重要的官职上,把反对他的徐敬业、唐之奇等贬了官。

在她的一手策划下,她的权势一天天地扩大、加强,唐朝宗室和一些出身名门望族的达官贵人,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他们一面感到惶惑不安,一面又对此万分的愤怒。从而,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公开化了。最先起来反抗的是“皇唐旧臣”徐敬业等人。他们互相串联,秘密活动,悄悄从各地来到当时的水陆交通要冲扬州聚会。商议起兵伐武,会后,他们决定以恢复庐陵王李显的皇位为名,发动反对武则天的武装政变。公元684年,徐敬业等在扬州起兵,他自称匡复府上将、扬州大都督,任命唐之奇、杜求仁为左右长史,李宗臣、薛仲璋为左右司马,魏思温为军师,骆宾王为记室,十几天内便招集了十几万人马,准备向朝廷发动进攻,并由骆宾王写了一篇讨伐武则天的战斗檄文。徐敬业起兵叛乱的消息和骆宾王的檄文很快传到京城。宰相裴炎和李冲在博州,越王李贞在豫州相继起兵,武则天立即和群臣商议,并派大军前往镇压。最终,徐敬业支持了七天,裴炎等支持了二十天后,便被武则天镇压下去了。徐敬业、李冲、李贞的叛乱,迅速遭到覆灭,这说明他们的行动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背离了广大人民的希望和平安定、反对战乱的强烈愿望;同时,也说明武则天推行的一些较开明的政治措施,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

从平定叛乱的事件中,武则天更加看清楚了豪门贵族的强大势力。要想自己牢牢掌握政权,政令能够顺利实行,就必须对这些豪门贵族的反对进行残酷的镇压。为确保自己耳聪目明,她首先大开告密之门,鼓励各种各样的人,包括贫苦百姓都可以到京都面见皇帝,并提出控告。她下令,凡告密的事,任何人都不可阻拦。她还规定,外地人来京都告密,官府供给驿马使用,沿途享受五品官的待遇,到京城后,可以住在官家客馆,供给食物。如果揭发的事属实,可以破格提拔,并授给官职。如果揭发的事情不真实,也不予以追究。因此,告密的蜂拥而至。接着,她又任用索元礼、周兴、来俊臣等酷吏,对付有反抗意识的唐宗室贵戚数百人,还处死反对她的大臣几百家。至于所杀的中下级官员,就多得无法统计了。

通过平乱,铲除异己等一系列活动,武则天彻底扫清了登基的障碍。公元69O年,武则天把国号由唐改为周,正式登基当上了皇帝。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有正式称号的女皇帝。这时她已六十七岁了。她给自己取名为曌(即照)。不过,到这时,她参加决议政事已有三十多年了。

贞观遗风

作为一个皇帝,武则天是很有成就的。她像唐太宗一样,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早在公元674年,她就曾向高宗提出十二条施政建议,其中五条是:

一、奖励农桑,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二、建议高宗以道德教化天下,而少用武力镇压;

三、免除京城地区人民的劳役;

四、减少土木建筑等耗费民力的事;

五、政府和地方的手工作坊,不得生产奢侈品。

公元684年,她再次下令奖励农桑,并明确指出,所有的地方官吏,只要能够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使农民有余粮的,就可以提升;相反,如果政治腐败,农业生产搞不好,农民有逃荒讨饭、流落外地的,就要受到免官或是降职的处分。另外,她还下令边远地区的军队施行屯田。在她的号召下,各地驻军大量屯田,连年获得丰收,所积的军粮够数十年食用。同时,她还大力兴修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的丰收。公元686年,她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还特地编了一本《兆人本业》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她的这些措施,大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使广大人民能丰衣足食。

在她当上皇后以后,还十分注重节俭。682年,高宗在一封诏书中说:“天后,是我的配偶,可是她却经常穿着旧裙子,难道她不知道华丽的衣服好看吗?当然不是。她这样做,只不过是让天下臣民都崇尚节俭罢了。”

她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便大力扶持新兴的地主官僚分子,注意抬高他们的社会地位。高宗还在位时,她就曾重修《氏族志》,并把它更名为《姓氏录》,她把士族列为第一等,其余一律以官职高低为标准,分成九等,官职达到五品的,可以提升为士族。这样,士兵出身,因立军功而官至五品的,也可以跟过去的世家大族并列在一个等级中间。《姓氏录》完全打破了士族和庶族的界线,抬高了出身地位低的人。这表明她尊重人才。

为了广纳贤才,武则天注重破格用人,她同时还鼓励各级官吏推荐人才,而且还允许他们自荐。她在洛阳铸了四个铜匦,其中一个叫“延恩”。要求做官的人,可以把自己的诗赋文章投进去自荐。被荐或自荐的人,只要有才能,便可以获得提升或任用。相反,对于那些不称职的官员,则毫不客气地罢斥降免,甚至处死。她听说王及善很有才干,想让他做滑州刺史,去防卫契丹的骚扰。但当她和王及善谈话以后,发现王及善很有政治眼光,可以做更重要的事,她就立刻改变了主意,留他在朝廷中任内史。后来王及善向她提了许多建议,而且大都被她采纳。狄仁杰也是一个普通官僚出身的科举之士。高宗的时候,他曾做过大理丞,曾在一年内判理了积压下来的一万七千多项案件,而且断得十分公正,武则天执政后,认为他很有才能,曾两度让他做宰相。在职期间,他向武则天提出了不少建议和批评,武则天大都采纳。而且她晚年提拔起来的姚崇、宋璟等,到玄宗时都成了名相。初唐四杰中的骆宾王,在《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文》中,对她进行了强烈的人身攻击。但当她看到骆宾王的诗文后,却盛赞骆宾王的才学,并说:“有这样的人才,让他疏落,这是宰相的过错。”武则天还以修书为名,广召文词之士入宫中,让他们参议朝政,处理各类奏章,以分宰相之权,被当时的人称为“北门学士”。她在任期间,真正做到了知人善任。

武则天在加强封建国家的边防,改善和边境各族的关系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高宗时,吐蕃贵族吞并吐谷浑,攻占安西四镇。武则天一面派王孝杰领兵前去收复安西四镇,一面恢复和亲,使双方关系缓和下来,再设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为了进一步巩固西北边疆,公元7O2年,武则天在庭州设置了北庭都护府。

在武则天执政半个世纪中,由于隋末农民起义的作用及唐太宗“贞观之治”奠定的基础,也由于武则天沉重打击了旧士族和大贵族大官僚集团,执行了一系列开明政策,所以周朝的社会经济呈现出发展的趋势,人口也由三百八十万户猛增到六百一十五万户。武则天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她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中,做到了郭沫若所说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一方面,她表现为一个有卓越才干的封建政治家;另一方面,她也表现了她自身的残暴与贪婪。在她当权期间,她对唐宗室和一些异己势力进行残酷的镇压。她还任用来俊臣、周兴、索元礼等历史上闻名的酷吏。她为了一己利益,常常把毫无罪过的人罗织成罪。酷吏来俊臣和他的爪牙还写了一本《罗织经》,讲述他罗织的“心得体会”。他们使用的酷刑名目繁多,被捕的人看了刑具,就愿承认罪名,以求免刑。武则天后期的名相狄仁杰、魏元忠都曾因谋反的罪名而下狱,险遭诛杀。名将百济人黑齿常之、高丽人泉献诚都与政局毫无干涉,也被周兴陷害而诛杀。这些人后来杀人越来越起劲,甚至要杀武氏亲族权贵,因而成为众矢之的,这才被武则天罢免。武则天便杀了他们以平息众怒维护自己的利益。

佛教历来宣扬忍,要求人们忍受今天的痛苦,以修炼来生的幸福。佛教的这种教义很符合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人民的需要。武则天为了坐上龙座,当上皇帝,她先让一个名叫法明的和尚编造了一本《大云经》,说她是如来佛托生,要代管唐朝江山,接着,她又让一个酷吏傅游艺纠合几百个人“劝进”。于是宗室、外戚、百官、在京的各少数民族首领以及和尚道士等六万多人大都前去,表示拥护改唐为周。另外,她还大造佛寺佛像,度人做和尚尼姑。寺院占去大量土地,为此耗费了大量的财帛,造成国库空虚。她建造了一座“明堂”,高近三十丈,又造“天堂”,存放大佛像,比明堂还高。为了表示虔诚,她还下令禁屠,禁止捕鱼捉虾。这条禁令实行了七八年之久,严重地影响了老百姓的生计。

在她统治期间,她还放纵武氏亲族集团,侄儿梁王武三思,把朝政搞得混浊不堪。她的女儿太平公主想学母亲的样子,勾心斗角,争权夺势。武氏亲族集团和一批新贵族权门在她的纵容下,胡作非为,最终导致了武氏统治的覆灭。

悲惨的晚年

武则天为了夺取和巩固政权,一方面重用男宠、酷吏和娘家的人,使他们有的成了宰相,有的当了统兵大将,大都参与国家大事,掌握着一部分重要权力;另一方面,她倚重狄仁杰、李昭德、魏元忠、姚崇、宋璟、张柬之等宰相和大臣。这些人有才有识,又富有统治经验。对他们,武则天一方面给以严密的监视和控制;一方面又委以重任,让他们在治理国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因而,她以太后身份,杀太子、废皇帝、诛大臣,甚至改朝换代,当了皇帝,政局始终保持稳定,没有发生大的动乱,使百姓大致过上近半个世纪的和平、安定的生活。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她的知人善任。

到了武则天晚年,太子李显的地位已经确定,武则天本人又衰老多病,因而,政治大权便逐渐集中在朝中的那些大臣们手中。但是,她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还有他们的党羽,依然掌握着一部分权力。他们经常出入宫廷,不离武则天左右。同时,武则天过去的铁血政策,还使一些大臣心怀畏惧。因此,这些大臣们都希望能早日剔除张氏兄弟,夺掉他们所掌握的那些权力,让李显早日恢复帝位,以便恢复李唐王朝,使他们的权力得到保障。于是,一场争权夺利的宫廷战斗在宫廷中拉开序幕。

长安四年,武则天一病不起,她在洛阳宫长生殿养病,宰相一连好几个月见不到她的面。可是张氏兄弟却日夜守在她的身边,许多朝中大事,都由他们来决断,诸大臣却不能近前。于是,张柬之、崔玄日韦、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偷偷在一起商议,打算把张氏兄弟处死,以迫使武则天立即传位给太子李显。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张柬之首先去做羽林军的工作,他先找到羽林军大将军李多祚,二人经过一番秘密计议之后,指天为誓,定下了杀掉张氏兄弟的初步计划。

然后,张柬之又去找右羽林军大将军杨元琰,二人本来关系较好,又都有恢复李唐江山的心意,因此一拍即合。随后,张柬之用桓彦范、敬晖和李湛为左右羽林将军,让他们统帅禁卫军,为杀掉张氏兄弟做好了武装方面的准备。

张易之等见张柬之在羽林军中安插自己的亲信,心中异常怀疑,张柬之为了暂时遮人耳目,稳住张氏兄弟,于是又将张易之的党羽武信宜提拔为右羽林军将军。

不久,灵武道大总管姚崇因事来到洛阳,张柬之、桓彦范等听说姚崇来到洛阳,心中异常兴奋,急忙前去联络他,并同时偷偷把这一消息告知太子并征得了太子的同意。

公元7O5年,张柬之、崔玄日韦、桓彦范,薛思行等,率领羽林军五百多人来到玄武门,会同太子,破门而入,一直奔向武则天所住的迎仙宫。这时,张氏兄弟看见众人气势汹汹,直扑而来,知道大势不妙,心里恐慌不已,但自己又毫无准备,既无法抵抗,又无处躲藏,只好硬着头皮来迎接。张柬之等看见他们出来,不容分说,挥起大刀立即将他们兄弟二人砍死,然后率众进入武则天的寝宫长生殿。

这时武则天正卧在床上闭目养神,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吵嚷,又见一大群人蜂拥而入,来到自己面前,她大吃一惊,慌忙坐起来问道:“是谁在制造乱子?”张柬之等回答说:“张氏兄弟谋反,我们奉太子的命令,已经将他们二人处死。因害怕走漏消息,因而没有事先奏知陛下,请陛下原谅我们的罪过。”武则天见太子站在一旁,于是对他说:“这事是你指使的么?既然把那两个叛徒处死了,你可以回到东宫里去了。”桓彦范赶紧上前奏道:“太子怎么能老是住在东宫呢?以前先帝把爱子托付给陛下,现在,太子已长大成人,况且,天意人心都是思念李氏,群臣不忘太宗、天皇的恩德,所以奉太子之命诛杀奸臣,希望陛下传位给太子,以上合天意,下顺民心。”武则天见已无力挽回局面,只好就此作罢。

随后,张柬之等又将张昌期、张昌仪、张同休等处死,与张氏兄弟一起示众,同时,还将张氏兄弟的党羽逮捕处办。一时,李宗室和朝中大臣们都扬眉吐气,兴奋不已。

政变后的几天,武则天被迫传位给太子李显,他就是唐中宗。中宗复位后,首先下诏给那些受陷害的官吏平反昭雪。皇族也都恢复了原来的身份,依旧给以高官厚禄。武则天也被迫迁到上阳宫居住,由李湛负责宿卫。每隔几天,皇帝便亲自前去请安一次。不久,中宗又恢复了唐的国号。

武则天平时很注意保养和装饰自己,八十岁左右的她还看不出衰老。但是,到上阳宫后,她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再加上又失去了权势,成天闷闷不乐,再也无心修饰自己了。一次,中宗前去问安,见她容颜憔悴,面色苍白,大吃一惊。武则天见他进来,流着泪说:“我把你从房陵召回来,立为太子,就是让你继承帝位的,想不到张柬之等人领功生事,把我弄成这个样子。”说罢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公元7O5年11月,武则天终于在孤独寂寞中离开人世,享年八十二岁。

武则天在她参政与当政的五十多年中,贞观以来的经济发展趋势仍在持续,为后来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在处理高宗去世前后的复杂局势中,她表现出了非凡的个人才干。她还能知人善任,广纳贤才,并能从谏如流。她对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为后世妇女保护自己的权益做出了光辉的榜样。但同时,她也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崇信佛教,奢侈浪费,后期统治腐败。但总的来说,她还是功大于过的,是一个开明的女皇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之一。

同类推荐
  • 爱因斯坦 富兰克林(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爱因斯坦 富兰克林(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侧重讲述爱因斯坦和富兰克林两位科学家青少年时代的家世及对其一生产生影响的人和事,有童趣,有苦难。希望这些影响人类文明史的科学家对科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有所裨益。
  •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为了解除人生无尽的痛苦,立志寻求一条解脱之路,依靠坚忍不拔的意志,最终领悟了人生的最高哲理。释迦牟尼成佛以后,人们称之为佛陀,就是印度古梵语中的"觉悟者"几千年来,释迦牟尼成佛的传奇故事,总是带给人们深刻的启迪。《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以流畅生动的语言介绍了释迦牟尼的生平经历,每个细节都基于大量的资料准备,真实、丰满而充满了动人的魅力。
  • 故宫活字典:朱家溍传

    故宫活字典:朱家溍传

    他是一部“历史书”,擅长文物鉴定,被誉为国宝专家; 他主编的《国宝》,成为中国政府官员赠送外国元首的正式礼物;《朱家溍传》讲述他出生相国世家,却蜗居陋室,与家人多次捐赠收藏,一次捐赠即过亿元。
  • 20位思想大师之智慧人生

    20位思想大师之智慧人生

    本书介绍了20位思想大师,品读古今中外涌现出的思想大师,了解他们成长的男迹,评判他们为全世界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 碧霄一鹤:刘禹锡传

    碧霄一鹤:刘禹锡传

    本传真实生动的描写刘禹锡积极参加中唐政治革新活动。其后,他在长期贬谪生涯中,不屈不挠,乐观进取,仍忧念天下,关爱百姓。他善于从历史、现实与民歌中汲取思想一书营养,创作出不少兼具诗人挚情,哲人睿智,气格豪迈、风情郎丽的优秀诗歌,实无愧于中国诗史上“诗豪”之誉。本书真实、生动的讲述了传主刘禹锡的一生,以及他济世安民的理想抱负。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刘禹锡在艰难困苦的贬谪生活中不屈不挠,乐观进取的精神,向读者传达了传主刚毅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善于反思,总结人生经验、教训的良好心态,引人深思。
热门推荐
  • 呆萌萝莉的美男们

    呆萌萝莉的美男们

    呆萌的萝莉苏梓晨,总是呆呆的。可是这呆呆的性格居然会有很多美男喜欢她?!
  • 累世情缘:夺宝征集令

    累世情缘:夺宝征集令

    干净的冰雪埋葬着万千尸骨,却埋不住蠢蠢欲动的心。金钱、名利、爱情、自由?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情节一:“这次我终于找到你了,哪里逃!”情节二:“兄弟,不是我不够意思,而是前方高能,死道友不死贫道!”情节三:“这次我们一定要赢!”究竟谁才是人生赢家?欲望的争斗现在开始!你准备好了吗?
  • 嫡女猖狂:麻辣世子妃

    嫡女猖狂:麻辣世子妃

    前世,楚飞烟痴心错付,死于非命。今生,楚飞烟桀骜不驯,逮谁撕谁。伪善姨娘?撕!恶毒闺蜜?撕!骄傲皇子?撕!纨绔世子?撕……好吧,这个人脸皮太厚撕不动。楚飞烟眼中的世子轩辕皓:“腹黑奸诈惹人烦,她只想离他远远的!”世子轩辕皓眼中的楚飞烟:“心狠手辣算计多,可爱可爱实在可爱!他要把她娶回家,啦啦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九十九重牢

    九十九重牢

    代表人类自强不息的游龙道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轨迹,一只无形的恶魔之手正在将人类拉入无尽黑暗之中,人心、思维、甚至于信仰都已经变得病态。这种病态已经编织成了一张天网,形成重重牢笼,使得全世界深陷其中,不能自醒,不能摆脱。王牧挣扎在这样一个世界,凭借强大的自由意识,或有意、或无意的掀开了黑暗世界的一层又一层枷锁。
  • 谁来挑战章鱼哥

    谁来挑战章鱼哥

    在提倡全民体育的年代,体育营销成了很多企业的营销选择。不仅是体育用品企业可以做体育营销,饮料、电脑、保健品等等都与体育密切相关。
  • 蜀山仙侣传:仙侣奇缘

    蜀山仙侣传:仙侣奇缘

    若我恶,能换回这世间的太平,那么,这所有的恶便由我一人来承担;若我败,能换回那一霎的团聚欢欣,那么,纵败无遗;若我亡,能换回你倾城一笑,纵使人鬼殊途,便也会合睫安息。这世间,有善有恶,自始纠缠不清。天上,地下,人间,仙界,却无一能说清和制止任何事的发生;道存心中,道为天地,道,就在这字句之间。
  • 高冷腹黑总裁的小宠妻

    高冷腹黑总裁的小宠妻

    女孩悲惨的身世,让她有了个缺陷的童年,知道遇上他,冷司南,一位高冷帅气的富二代,她的人生也随着他而变了。。。。。。
  • 守护甜心之悲伤女王

    守护甜心之悲伤女王

    人生的旅途中,总会遇到几个人,他们彼此爱过,恨过,最终错过。但是,在灯光的尽头总会遇到自己的另一半,一个让你无法自拔的人...
  • 完美真仙

    完美真仙

    武道可以强化肉体筋骨,炼魂可以锻炼意志强化魂魄,筋骨强则无惧外邪,神魂强则念头通达,二者结合终成完美真仙
  • 原来有缘

    原来有缘

    她与她一直都知道对方,但是从没有说过话,直到有一次七夕,因为朋友才正式开始第一次对话,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从陌生人变成朋友,再从朋友到好朋友,最后到浅浅喜欢的情侣,到现在深爱的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