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85000000026

第26章 唐德宗李适

德宗李适

两税新法三臣党争

德宗即位之初,对前朝的许多弊政进行了改革。他下令禁止岁贡。生活方面也注意节俭,出宫女1OO多人,停梨园使及伶官3OO人,留者皆归太常。禁止官吏经商。对贪污受贿者严加惩办。

德宗即位任用崔祐甫和杨炎为相,在杨炎的主持下对赋税制度了改革,废除租庸调制,推行了“两税法”。

唐初的赋税,分租、庸、调三项,这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按丁征收赋税的办法。随着均田制的瓦解,农民纷纷逃亡,沦为地主的佃户,租庸调法便日益行不通了。

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是: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税。不分主户(本土地著户)、客户(外来户),一律以现居住地为准登入户籍纳税。放弃按丁征税的办法,改为按照资产和田亩征税,即根据资产定出户等,确定应纳户税税额;根据田亩多少,征收地税。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负担赋税。每年分夏秋两季征税,夏税不过六月,秋税不过十一月。两税之名即由此而来。

实行两税法,扩大了纳税面,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纳税的人多了,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两税法按照资产和田亩征税,与租庸调法按丁征税相比,是比较合理的,有其进步性。但以德宗为首的统治者并没有认真贯彻执行。苛捐杂税不断增加,人民负担日益沉重。

德宗即位时,朝廷内的党争十分激烈。杨炎和刘晏之间的相争,即其突出的表现。原来,凡度支出纳事宜,令吏部尚书刘晏兼辖,并授刘晏为左仆射。刘晏有才能,多机智,变通有无,曲尽微妙,历任转运盐铁租庸等使,是唐朝最有名的理财家。杨炎是代宗时宰相元载的余党,代宗杀元载,刘晏曾参与密谋。当时,元载被杀,杨炎也被贬为远州司马。后来杨炎取得了德宗的信任,独任大权,便利用自己的地位替元载和自己报仇,谋害了刘晏。

刘晏无罪被杀,朝野纷纷为他喊冤。割据淄青镇(治青州,山东青州)的李正已接连上表请问杀刘晏的原因,德宗无话可对,陷于窘境。对此,杨炎不免心虚,密遣私人到各镇,为自己辩白,说刘晏的被杀是德宗决定的,与自己无关。德宗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非常憎恶杨炎,就起用卢杞为宰相,准备杀杨炎。

卢杞非常阴险狡猾,是李林甫、元载后的又一个著名奸相。害人的伎俩,比杨炎更阴险。他知道德宗的心思,乐得投井下石,上任不久,就给杨炎罗织了好多罪名。结果,德宗把杨炎贬为崖州司马,还没有走到贬所,就被德宗派去的人在半路上杀死了。

削平割据数度用兵

建中二年,成德镇节度使(治恒州,今河北正定)李宝臣死。李宝臣曾和李正己、田承嗣等议定,要在本镇确立传子制。大历十四年(779),田承嗣死了后,田悦继位,李宝臣要求朝廷加以任命,承认田悦的继承权,得到了代宗的允许。现在李宝臣的儿子李惟岳继位,请朝廷认可。德宗想革除旧弊,回绝了李惟岳的要求。田悦替李惟岳代请,也不得允许。于是,田悦、李正己、李惟岳联合起来,为争取传子制,出兵与朝廷作战。德宗调京西12OOO人守关东,又任命李怀光兼朔方节度使,大发各路兵讨伐叛军。这是一次带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可是德宗并没有制定好切实可行的用兵计划,也不设统兵元帅,诸将由朝廷亲自指挥。结果,接连失败,战争规模越来越大。

建中二年(778),田悦进攻邢州(今河北邢台县)和临伾县(今河北永年县西)。唐将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节度使李抱真、神策将李晟大破田悦军,田悦夜遁,退屯洹水县(今河北大名西南),淄青军在东,成德军在西,首尾相接,互相呼应。唐将唐朝臣大破魏博、淄青军于徐州,江、淮漕运又通。建中三年,马燧、李抱真、李晟又大破田悦军,田悦只带领残兵败将1OOO多人逃回魏州,守城自保。淄青镇李正已死,他儿子李纳袭位,继续与朝廷为敌,结果,被唐军打败,逃回濮州(今山东鄄城县),唐德宗令卢龙节度使朱滔攻成德李惟岳军,李惟岳军大败逃回恒州。李惟岳部将王武俊杀李惟岳,投降朝廷。但这一时的胜利,并不能改变割据者的野心,也不能改变分裂已久的形势。这一战争还没有结束,立即又发生了又一次战争。

德宗任命成德降将张孝忠为易、定、沧三州节度使,王武俊为恒、冀二州都团练使。分给朱滔德、棣(今山东惠民东南)二州。这个措施,目的是分散旧成德镇的力量。王武俊自以为功劳最大,地位反比张孝忠低,不肯接受朝命。朱滔要得深州而未得到,心怀不满,于是仍在深州驻兵,拒绝将深州交给康日知。王武俊、朱滔反叛,并与田悦、李纳联合,叛军的声势又振。朱滔遣人密约朱泚同反,这件事被马燧知道后报告了德宗。朱泚当时镇守凤翔,德宗把他召回长安,派宦官监视。马燧等攻魏州,朱滔、王武俊救魏州,德宗命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前往助战。李怀光击破朱滔军,王武俊又击败李怀光军,唐政府军被迫撤至魏县(在魏州城西)。唐军与叛军出现了相持的局面。不久,朱滔称冀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李纳称齐王,朱滔为盟主。诸王约定相互支援,以求永保其占据的土地。朱滔等向淮西节度使(驻蔡州,今河南汝南)李希烈劝进,李希烈接受推戴,先自称天下都元帅。李希烈的军队四处掠夺,其小股军队一直打到洛阳附近,战事从河北一直蔓延到河南。

建中四年,李希烈围襄城(今河南襄城)。德宗命宣武军节度使李勉率将兵1OOOO人救襄城,并亲派3OOO人助战。李勉上奏德宗说,李希烈的精兵都在襄城,而李希烈驻在许州(今河南许昌),许州兵力空虚,使两部救兵袭许州,襄城围自解,据此,李勉并作了兵力部署。德宗认为违反诏书,派宦官去斥责李勉。两部救兵离许州数十里,奉诏狼狈退回。许州守兵追击,唐军大败,死伤过半。李勉分兵4OOO助守东都,被李希烈截断后路,不得退回。这都是德宗亲自指挥失误的结果。宣武军本来是对抗李希烈叛军的主要力量,从此不振。襄城愈益危急,德宗抽调关内诸镇兵救襄城,结果又爆发了泾原之变。

建中四年十月,德宗发泾原之兵,东救襄城。泾原兵5OOO被调路过京师,士兵们冒雨前来,冻馁交迫,到了京师,满以为能得到厚赐,遣归家属,没想到只给他们粗饭菜羹,一点赏物也没有。士兵们哗变攻入京城。德宗急率少数家属仓皇出走,有人提醒德宗说:“朱泚曾是泾原军帅,因弟弟朱滔叛乱,被召到京师,今乱兵入京,若奉他为主,势必难制,不如把他召来一块走。”德宗只顾逃命。路上遇到郭曙、令狐建二人,率所部约5OO人随行。唐德宗在这些人保护下,逃到奉天县(今陕西乾县)。过了几天,左金吾大将军浑瑊来到奉天。唐朝的一部分官员也陆续来到。浑瑊是郭子仪部下的大将,一向有威望。由于他的到来,人心才安定下来。附近诸镇援兵入城,德宗便命浑瑊统率。

这时,京师中的朱泚,已被叛兵拥立为主。诸镇救襄城兵,有些还没有出潼关,又叛变回西京,投顺朱泚。不久,朱泚便自称大秦皇帝,唐百官大都做了秦官,只有司农卿段秀实等少数官员不和朱泚同流合污,并准备诛杀朱泚,结果事情败露,段秀实等反被杀害。朱泚立朱滔为皇太弟,与河北诸叛镇遥相呼应。

德宗派人到魏县行营告急,李怀光率朔方军回救奉天,李晟也沿路收兵来救,马燧等各归本镇,李抱真仍留河北,这一行动是唐朝的转机,浑瑊坚守危城,使这个转机能够实现。

朱泚决心攻克奉天城,亲自督战,用全力围攻1个月,仍不能攻克。这时,城中的粮食都用光了,德宗自己也只能吃些野菜和粗米,浑瑊每日泣谕将士,晓以大义,众虽饥寒交迫,尚无变志。不久李怀光率兵5万来到长安附近,李晟率兵万余也赶到,其余各路援军也分别到达。朱泚集中兵力进攻,浑瑊率守兵力战,朱泚大败,李怀光又击败朱泚别军,朱泚率兵退守长安。

李怀光性粗暴,从魏县来,一路上说卢杞等人奸邪,应该诛杀。卢杞知道后,便对德宗进言,急下令要李怀光速收复长安。李怀光自以为有大功,但竟连皇帝也见不上一面,于是接连上表揭发卢杞等的罪恶。朝臣们也议论纷纭,斥责卢杞。兴元元年(784),德宗被迫将卢杞贬为南方远州司马。李怀光逼走卢杞后,仍屯兵咸阳,并与朱泚通谋,准备帮助朱泚再次进攻奉天。德宗知道后,仓皇离开奉天,避往汉中。李怀光反叛,唐朝形势进一步恶化。幸亏李晟的正确指挥,才挽救了危局。

时李晟率孤军守东渭桥(在长安东北5O里),夹在朱泚、李怀光两强敌中间,处境极为危险。他用忠义激励将士,在困境中保持锐气。驻泚宁、奉天、昭应(今陕西临潼县)、蓝田的唐军,都愿接受他的指挥,军威大振。李怀光被迫逃往河中,其士兵或投降唐军,或路上逃散,势力大大削弱了。

在李怀光逼走卢杞,将要叛变时,唐德宗派人去吐蕃求救兵,允许割安西、北庭地给吐蕃。这二镇一直在抗击吐蕃,德宗竟私自割让。他请吐蕃兵来帮助平叛,是怕唐将帅立大功后不好对付。他命浑瑊率诸军自汉中出击,吐蕃兵2OOOO来会师。浑瑊击败朱泚兵,进驻奉天,与李晟东西相应。吐蕃兵大掠武功县,又受朱泚厚赂,全军退去。唐德宗想用吐蕃兵取长安,听说吐蕃兵退兵,非常忧愁。大臣陆贽劝他要相信将帅,用吐蕃有害无益,又劝他不要干涉前线将士的指挥权。这样德宗才勉强让李晟等自主兵权。是年,李晟率兵攻入了长安城,朱泚败走,被部下刺死。是年七月,流亡1O个月的德宗又回到了长安。

德宗回到长安后,吐蕃来求安西、北庭两镇。德宗想召回安西四镇留后郭昕和北庭节度使李元忠,割两镇给吐蕃。因李泌等大臣极力劝阻,两镇才得以保存下来。

猜忌功臣贪婪财货

德宗本来就猜忌功臣,返回长安后,其猜忌之心更不可抑制。吐蕃入寇,多次被李晟击败。吐蕃认为,要取得唐国,必须去掉唐良将李晟、马燧、浑瑊三人。贞元二年,吐蕃派兵2OOOO到凤翔城下,声称李晟叫我们来的。对这十分拙劣的离间计,德宗却信以为真,怀疑李晟。张延赏乘机毁谤李晟。贞元三年,吐蕃派人向马燧求和,马燧对李晟有嫌怨,附和张延赏,力主求和。德宗乃以和吐蕃为借口,削去了李晟的兵权。又令浑瑊为会盟使,前去会盟。浑瑊到平凉结盟,吐蕃伏兵四起,浑瑊夺马逃回。马燧虽未被治罪,但已被德宗憎恶,失去副元帅、河东节度使等职。

李晟遭猜忌,被解除兵权,这件事对武将们打击很大,宰相张延赏辞职,承担议和吐蕃的责任,但君臣相疑,内外分解的状况仍无法消除。德宗任命李泌为宰相后,才使局面稍稍稳定。

李泌已经历玄、肃、代三朝,对昏君的心理已经摸得够清楚了,因此能够诱导德宗做一些好的事情,使得有些祸乱受到阻止,李泌上任后,与德宗约定,要德宗不要害功臣。

由于李泌说理透彻,态度和顺,又办了许多有利于国家的事情,得到了德宗的器重。在这个基础上,李泌提出了北和回纥、南通云南(南诏国)、西结大食、天竺,以困吐蕃的计划。贞元四年,回纥可汗得唐许婚,愿为唐牵制吐蕃。贞元九年,南诏国也脱离吐蕃,与唐恢复亲善关系。从此,吐蕃势力削弱,不能为害于唐,唐朝的政局稍稍稳定。

在国内政局比较稳定的形势下,德宗不仅没有做出什么政绩来,其恶政却在发展着。

兴元元年(784),德宗使宦官窦文场、霍仙鸣监左、右神策军。贞元七年(791),神策大将军柏良器招募精壮代替挂名军籍的商贩,监军窦文场认为可疑,就上报德宗,德宗便撤销了柏良器的职务。贞元十二年(796),德宗任窦文场、霍仙鸣为左、右神策护军中尉。从此宦官便掌握了禁军,宦官掌典禁军成为定制这对唐后来的政局影响极大。

德宗在奉天之难中倍受穷困,但并没有取得任何有益的教训独取得贪财的经验。回到长安后,便专心搜刮民财。德宗贪财,地方官便以进奉的名义讨得他的欢心。有的每月进奉,称月进;有的每天进奉,称日进。谁进奉的财物多,谁就会得到更高的官位。这实际上是在鼓励地方官加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而德宗坐地分赃。贞元末年,宫中需要的物品都由德宗委派的宦官到长安市场上直接采办,这些宦官称为宫市使。宫市使手下有数百人,专在市场上抢掠货物。

贞元二十一年(8O5),德宗去世。死后葬崇陵(今陕西泾阳西北4O里的嵯峨山),谥为“神武孝文皇帝”,庙号“德宗”。

德宗宫廷斗争内幕

女婿为何成哑巴

德宗皇帝即位以来,有意在宫廷里倡导一种俭约克己的风气。于是,皇室贵族乃至整个上流社会的,风流无羁之风终于不再成为一种时尚。

贞元三年(787年),皇帝的姑母、太子妃的母亲郜国大长公主和几位现任官员的私情被人揭发。有人向皇帝密告,说是在彭州司马李万做了长公主的情夫之后,又有太子詹事李升、蜀州别驾萧鼎和丰阳令韦恪,相继和长公主有染。这件事着实气坏了生性刻板的德宗皇帝,盛怒之下,他先派人把长公主带回皇宫幽禁起来。然后,又把皇太子李诵从少阳院叫到他的寝殿当面训斥。更严重的是,皇帝几乎为这事下了废储的决心。

事实上,有关郜国大长公主私生活方面的种种传闻,早在一个多月前,宰相张延赏已经悄悄地和皇帝说起过。当时,张延赏的密告只涉及了李升一人,而皇帝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出,年老的姑母何以会同这年轻的禁卫军官有什么瓜葛。因此,德宗便委托李泌对李升和郜国大长公主的关系进行调查。李泌知道李升的父亲李叔明曾经是张延赏的政敌,所以断定,张延赏的密告是对李升的有意中伤。尽管如此,李泌还是把李升调离了禁卫军,改任他为太子詹事。看得出,李升的那次调任,其实是李泌出于保护东宫的考虑而做的安排,目的在于尽量使皇储远离一些重大的是非。

然而,当长公主的风流官司再度引起德宗的注意时,皇太子作为长公主的女婿,纵然再不知情,恐怕也很难摆脱干系了。就在皇帝得到密告的同一天,李泌受召匆匆来到紫宸殿。德宗把长公主的事告诉李泌之后,忽然又提出舒王李谊的近况。言语间,明显地流露出另立舒王做太子的意思。

舒王李谊是德宗的弟弟昭靖太子李邈的长子。大历初年,李适把李谊认作自己的长子。那时,李泌刚从恒山返回代皇帝身边做谋士,住在大明宫内的蓬莱书院,所以对皇帝的家事,甚至于其中的一些细节,都知道得十分清楚。不知德宗是忘记了这一点,还是被太子妃娘家的丑闻气昏了头,当李泌表示对他废子立侄的念头感到极为震惊时,皇帝竟勃然大怒地反问他:“你怎么胆敢离间我们父子!谁告诉你说舒王是我的侄子?”李泌诧异道:“这不是陛下自己对臣说过的么?”接着,李泌继续说:“从贞元元年起,太子基本上一直住在少阳院,就在陛下您的身边。三年来,他深居简出,从不和外人来往,也从不过问别人的事情,可见他不曾有过什么阴谋祸心。臣敢以家族的性命担保,太子对他岳母的事是毫不知情的。如今陛下对自己的亲生骨肉尚存疑虑之心,一旦改立舒王为皇储,只怕会添更多的猜疑。如此猜疑下去,不是重要演建宁王和太子瑛的悲剧么?”李泌声泪俱下,苦劝德宗放弃废立的念头。这时,情绪激动的德宗皇帝总算渐渐地平静下来。他答应李泌说,废立的事暂不做最后的决定,等他仔细考虑一天之后再说。

太子在浴堂殿受训时,虽然当场表示过要和太子妃萧氏离婚,但他同时也已经预感到自己处境的不妙。很快,他得知皇帝召李泌去了紫宸殿,似乎是在商议和自己有关的重大事情。于是,他更加惶惶不安地等待着命运的判决。李泌刚一离开皇宫,太子立即派人驱车直奔光福坊,到李泌的私第去探听消息;而李诵本人,似乎已做好了饮药赴死的准备。

派到李宅去的使者没有给太子带来什么坏消息。接下来的一天里,大明宫内的气氛也一如往常。到了第三天,皇帝一早便降下宣头,吩咐在西阁门值班的宦官打开延英殿的殿门,准备按照议政的规矩,在那里单独召见李泌。德宗见了李泌,泪涟涟地抚着他的背脊叹道:“若非你前日恳辞劝朕,朕今日必定悔之无极了!”

八月十四日,御史台根据皇帝的诏令,对李万等人进行了判决,宣布将李万杖死,李升、萧鼎、韦恪以及长公主的五个儿子,统统流放岭南及各边远地区。三年后,唐肃宗最小的一个女儿郜国大长公主,在禁中幽禁她的居所抑郁而死。

此后的十几年间,皇宫里一直比较平静。贞元四年(788年)被立为贤妃的韦氏,以其极合规矩礼法的言行,在后宫树立了一种典范;太子也以他的仁孝谨慎,未使储位再临风险。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贞元二十年(8O4年)的仲秋,皇宫里发生了一件非常不幸的事——四十四岁的皇太子李诵突然患了风疾,从此卧病失音。

第二年的正月初一,宫中像往年一样举行元旦朝贺大典。包括亲王和其他姻亲在内的所有皇室成员,都按时入宫向皇帝恭贺致礼,人群里独独少了皇太子李诵。德宗皇帝在一片欢呼声中想起了病榻上的皇太子,不禁悲从中来,一时间老泪纵横,不住地欷嘘长叹。元旦庆典结束后,六十四岁的德宗皇帝也一病不起。

没有人向外界通报皇帝的病情,东宫的情形也几乎无人知晓。内廷的宦官们约好了似的,对两宫的健康状况讳莫如深。一连二十日,皇宫里隐隐笼罩着一种不祥的神秘气氛。

正月二十三日,德宗在会宁殿崩逝。有人随即想在遗诏上做文章。奉召到金銮殿起草遗诏的翰林学士卫次公,以强硬的口气坚持按皇长子为嗣皇帝的原则拟定遗诏,于是,有关遗诏的阴谋没有成功。

正当卫次公和郑纟因在金銮殿讨论遗诏的事情时,穿着紫衣麻鞋的皇太子,突然出现在大明宫的西北宫门九仙门外,召见右神策军、右羽林军和右龙武军各军使,向众人昭示嗣皇帝地位的不可动摇。

德宗的灵柩迁到西太极殿后,正月二十六日,皇太子于柩前即位。远处的侍卫们纷纷企足引颈向他望去,然后喃喃自语道:“真天子也!”

同类推荐
  •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清末官场流传说:有四种人最当红,分别是:帝师、王佐、鬼使、神差。这话拿来检视王尔烈,却不管用,因为他不爱权、不爱钱,他唯一热爱的,就是才——教育英才。他有很多机会可以发财,却都鄙夷之,这种追求公义、坚守清贫的观念,源自儒家思想对他的熏陶……从这里,可以看到读书人的价值观;也可以让我们反躬自省:知识分子的人生理念中,有没有一个永恒的价值?能不能起积极正面的领导作用?能不能发挥向上提升的功能?(台湾作家王寿来)
  • 皇太极传

    皇太极传

    皇太极的一生基本是在与明朝的作战中度过的,称得上是一位马上皇帝。他在政治、经济、邦交等各方面都有相当的建树。本书作者在详实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将皇太极的一生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读来引人入胜。
  • 盛世囚徒李世民

    盛世囚徒李世民

    李世民,是一位“稍逊风骚”的开国皇帝,也是公认的英明君主。他当上皇帝,并非名正言顺,“玄武门之变”是他人生中最大污点。从弑兄夺位,到贞观之治,李世民是如何成为明君的?他是如何打造出一个盛世大唐,从而名垂千古的?本书深入挖掘史料,描述大唐从玄武门之变到去世这一时期的历史,着力刻画了李世民以及诸位贞观名臣,反映了他们治理天下之道。
  • 改变你一生的20位西方哲人

    改变你一生的20位西方哲人

    这确实是一本好书,当你在不经意间翻开他的扉页时,它就会将你的手牢牢地抓住,致使你一直往下翻。作者以深厚的写作功底为读者提供最愉悦的阅读乐趣,一同与笔者在书中畅游吧,看看能从书中收获什么吧!
  • 货币王朝(下)

    货币王朝(下)

    天,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花旗银行,但是却极少有人知道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个犹太家族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金融集团,并且曾经一度统治欧洲金融界。据说。到1850年,罗斯柴尔德家族就已经积累了价值60亿美元的财富。因此有人大胆测算,今天的罗氏家族资产应该超过了50万亿美元。在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之上。究竟谁是罗斯柴尔德?如果一位从事金融行业的人。从来没有听说过“罗斯柴尔德”这个名字,就如同一个军人不知道拿破仑、研究物理学的人不知道爱因斯坦一样不可思议。
热门推荐
  • 偶师

    偶师

    得道者天助,问道修心。心之所想,道之所达。寻道者,一为湮,二为生,三为灭。无湮不生无灭
  • 无良男神呆萌妻

    无良男神呆萌妻

    “为什么你要对我这么好。”她问。“因为前世你是我最爱的猫。”他答。暖萌少女炒股亏钱,巧遇无良总裁。无良总裁爱看动漫,爱吃草莓。"
  • 尸家夫君

    尸家夫君

    大三的暑假,和几个好友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湘西苗寨,那个有着各种传说的地方。一具千年的浮棺,因为好奇,我打开,看到了那里面躺着一个绝色的男子,尸体完好、不腐不烂,甚至我看到他对我笑,甚至在我耳边低语,“谢谢你……”回来之后,我大病一场,丧失了那里的部分记忆。后来我发现我竟然怀孕了,而神婆婆说我怀的是鬼胎……为了找回我失去的一段记忆,为了弄清楚那时候在我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我决定孤身一人,再回到那个地方。而自从见到那个僵尸男人之后,他时常出现在我的梦里,阴魂不散……而我也在和他的相处之中,爱上了他。
  • 孤胆特警

    孤胆特警

    埋名特种兵再走江湖,生命的重生难得?又可会败义而求生?
  • 凤飞异世:废柴二小姐

    凤飞异世:废柴二小姐

    一枚樱花古戒,使得陆天音离开了原来生活的世界,穿越到了天玄大陆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身为小小的废柴,该如何力挽狂澜。本文女强男更强,一对一!
  • 精灵古怪镇的怪事

    精灵古怪镇的怪事

    一个精灵古怪的小镇突然冒出许多稀奇古怪的事:小小的蜗牛角上,居然有两个连年发生战争的国家;小保姆居然会挪移大法;三个小女孩赶走了不怀好意的外星人,让地球避免了一场极大的麻烦;橡皮阿拉平白无故长出小腿小脚,还是连着溜冰鞋一块儿长出来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可是牛郎挑着孩子,披着老牛皮一直追到天河岸边就没有下文了,别着急,看看牛郎织女后传就知道了;一头宠物猪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白雪公主!这些古怪的事,看看你就会明白。
  • 霸爱:会长少惹我

    霸爱:会长少惹我

    【蓬莱岛出品】她,天性淡薄,只想平淡过生活,心中所装的人已逝那一刻,她的心同时也跟着死去!然,在遇见那一个死死纠缠着自己的会长,心莫名的如将要复活般……他,豪放不羁,眼中从未看进任何人,却唯独对那个从未把自己望入眼中的女人一见钟情,可她却一再的逃离他……不是征服,而是深爱……    
  • 倾国小家丁

    倾国小家丁

    天啊!谁可以告诉自己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天瑜看着自己醒来以后,身上穿着的这件家丁服饰,简直是要晕过去了。天瑜只不过是现代的一个顶级杀手,只是杀杀人挣点外快花花罢了。接下来的生活那可真是让自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琴神

    琴神

    音芒大陆颠层,格局变动。没落的家族,四分五裂。一个少年,本体空灵,以亘古玄异秘法,修炼空灵之体。一路艰辛路程,一路与琴灵竞争在死亡一线之上。当一路走过之后。少年背负弦琴,弹指间,驾驭琴灵。抚琴一窥琴道先河。
  • 修命

    修命

    修命,其意有三:一为修行前路之道法;二为修养自身之命缺;三为修补上苍之厄命。从此,吾之命,则是天之命;吾之意,则是天之意。此乃天命!喜欢的朋友请点击封面下方的【加入书架】收藏本书,大家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