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85200000021

第21章 新帝王莽

哀帝在位六年,死时二十六岁,没有儿子嗣位。他的祖母傅氏、母亲丁氏,也已经先他死去。太皇太后王政君得知哀帝死讯,立即赶往未央宫收取皇帝的印玺,并派人急召她的侄子王莽入宫主持丧事。接着,罢去大司马董贤的职务,由王莽接替。又派车骑将军王舜持节前往中山国,迎接中山王刘箕子(即刘衍)来京师继位。他就是汉平帝。

平帝即位时年仅九岁,由太皇太后临朝称制,大司马王莽掌管朝政。平帝的母亲卫姬及外家,都不准来京师侍候平帝。这位小皇帝成为汉家的招牌,实际的朝政大权落入王氏家族手中,而王莽是其中的核心人物。

王莽发迹,与王氏家族的勃兴,息息相关。他的先世田安,即项羽所封济北王。田安失国之后,齐人称之为“王家”,因此就以“王”为姓。王莽的曾祖父王贺,武帝时为绣衣御史。祖父王禁,宣帝时任过廷尉史。他们都是汉廷的一般官员。直到王莽的姑母王政君,在元帝时被立为皇后,这个旧的贵族之家,才由衰微而再度勃兴。汉成帝即位后,王政君成了皇太后,王氏一族贵幸倾朝。他们先后有十人封侯,五人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执掌汉家的朝政大权。朝廷公卿、大夫、侍中、诸曹、郡国守相、刺史,也多出自王氏之门。王氏家族成为西汉末年权势最大的政治集团,王莽即依附这个家族一跃而为汉朝的头面人物。

王莽的父亲王曼,是王政君的异母弟。因为王曼早死,来不及封侯,所以王莽自幼孤贫。但是他“内事诸父,曲有礼意”(《汉书,王莽传》),受到王氏兄弟的信任。王凤病重时,王莽小心侍候,连月不解衣带。临死前,王凤荐举他为黄门郎,又迁射声校尉。后来,又经他的叔父王商,以及一些官员的推荐,成帝封他为新都侯,擢迁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为了谋取高官厚禄,王莽收养名士,对宾客施加小恩小惠,结交朝廷的大官僚,作为他的进身之阶。绥和元年(前8年),由于他的叔父王根的推荐,王莽接替王根为大司马,执掌汉廷大权。但是,不久成帝死去,哀帝继位,外戚傅氏、丁氏得势,王莽被迫辞职。元寿二年(前1年),哀帝死,王莽才重任大司马。

王莽执政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并进一步夺取汉室最高权力,便大施各种权术。他培植党羽,安插心腹,提拔附顺他的官员。他的亲信王舜、王邑、甄丰、甄邯、平晏、刘歆、孙建等人,都分别授予重要的职务。对官员中的异己者则加以排斥,有的免官,有的罢去官爵后迁徙边远地区。甚至连他的叔父王立,也被遣回封地,以免干涉他的行动。同时,他还唆使公卿上书太皇太后,攫取州牧及二千石官员的任免权。

为了笼络人心,取得宗室、老臣的支持,王莽大封宗室和功臣的后代为侯。对二千石以上的退休官员,则发给原来俸禄的三分之一,直到老死为止。当青州(今山东地区)、其它郡国发生旱灾、蝗灾时,王莽率先上书,表示愿捐钱一百万,献出土地三十顷,交大司农分给贫民。遇有自然灾害发生,他就素食,以博取忧国忧民的声誉。

王莽又利用古文经学派,作为代汉及改制的工具。事情是这样:汉武帝尊崇儒术,立太学,设置五经博士及弟子员。博士们传授的经书,都是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书写的,所以称为“今文经”。当时的公羊学,以及后来的谷梁学,即属于今文经学派,曾经盛行一时。到成、哀之际,刘歆受命校订秘府藏书,曾发现一部《春秋左氏传》,是用先秦古文字写成的。刘歆认为,它的作者左丘明,与孔子是同时代人,他们的好恶也相同。与《公羊传》、《谷梁传》依靠传闻解释经义相比,《左氏传》更符合《春秋》宗旨。因此,刘歆建议将《春秋左氏传》,还有当时陆续发现的《逸礼》、《古文尚书》、《毛诗》等都列于学官。但是,博士们不赞成,刘歆写信指责他们,结果遭到一阵攻击。因为今文经学派势力大,刘歆只好离开京师,到外地当郡守去。刘歆要立的四种经书,都是用先秦篆文书写的,所以称为“古文经”。随着古文经学的兴起,儒家发生了内争,儒学也分成为两派。今文经与古文经不仅文字不同,更主要的还在它们释经的内容、政治历史观也大相径庭,于是便演变成以经学为形式的政治派别的斗争。

平帝即位后,王莽执掌大权,古文经学美化古制,倡导复古的主张,正是新莽代汉、托古改制最好的工具。在王莽的支持下,古文经学再度兴起。他将刘歆召回朝廷,委以重任,先后任右曹太中大夫,迁中垒校尉、羲和、京兆尹,又封红休侯,掌儒林史卜之官。刘歆要表彰的《春秋左氏传》、《逸礼》、《古文尚书》、《毛诗》四种古文经,也都列于学官。王莽还扩充太学,扩建太学生房舍。增立《乐经》于学官,将五经增为六经。每经的博士增为五人,每个博士领弟子三百六十人,进一步扩大博士及其弟子的人数。在郡县设立学校,设置经师,招收生徒。他又网罗天下异能之士,凡通晓《逸礼》、《古文尚书》、《毛诗》、《周官》、《尔雅》、天文、图谶、钟律、《月令》、兵法、《史篇》、小学、医药、方技的人,由地方官备车马遣送京师,前后达数千人。王莽所征募的“异能”之士,自然都是古文经的信奉者。他们在京城讨论经传,撰写释经的文字,“正乖缪,壹异说”(《汉书,王莽传》),对今文经学发动攻击,并作为异端思想加以剿杀,以求达到统一学术思想的目的。王莽通过表彰古文经学,为新莽代汉、托古改制造成舆论。在经学的外衣下,思想学术愈益演变为政治说教,成为维护这个政权合法化的工具。

与此同时,王莽攫取汉室最高权力也在加紧进行。他出任大司马仅仅几个月,便指使亲信上书替他邀功请赏,终于得到太皇太后的宠信,封为太傅,赐号“安汉公”。元始三年(公元三年),王莽又策划立他的女儿为皇后。翌年,他果然成了平帝的岳父。这种联姻无疑使王莽既得的权力进一步得到了巩固。但是王莽并不满足,他的心腹王舜等人,又上书大造舆论,认为王莽的“功德”,可与殷朝的阿衡伊尹、周朝的太宰周公相比,应兼采“阿衡”、“太宰”的称号,以“宰衡”封王莽,位居上公。于是,太皇太后亲封拜,王莽官为宰衡、太傅、大司马,可谓位极人臣。他还接受“九命之锡”,即皇帝赐予九种表示极尊的器物,其权势之大和声望之高,都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就在这时,泉陵侯刘庆上书声称:汉平帝年轻,“宜令安汉公行天子事,如周公”(《汉书,王莽传》)。王莽问鼎的野心,正在一步步实现。然而他行天子事,平帝毕竟是绊脚石。正是在这一关键时刻,平帝突然驾崩,使王莽更加得心应手。在他一手操纵之下,宣帝最小的玄孙、年仅两岁的孺子婴,被立为皇太子。一时,王莽代汉舆论四起,符命图谶随之出现。有人浚井挖得一块白石,上面写有红字:“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王莽指示亲信上奏此事,太皇太后无可奈何,令王莽居摄践祚。于是,王莽服天子?冕,南面朝群臣,做起了“假皇帝”。仅仅过了三年,王莽以假造的金匮符命,逼令元后交出传国玺,准备改朝换代。公元九年,王莽抛掉孺子婴,摘下汉家招牌,改国号为“新”,改元“始建国”,做了真皇帝。

王莽摄政及代汉,不仅没有使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得以缓和,反而愈益加深了。还在他摄政刚刚四个月,宗室刘崇因不满王莽专制朝政,遂与张绍合谋起兵攻宛(今河南南阳)。第二年,东郡太守翟义移檄郡国,以王莽“毒杀平帝,摄天子位,欲绝汉室”为号召,发兵十余万讨伐王莽。槐里人赵明、霍鸿等人,在关中起兵响应。王莽惊恐万状,立即分派王邑、孙建、王奇、王级将兵镇压。王莽建立新朝那年,又有宗室刘快起兵胶东。这些反莽的兵火,大多属统治集团内部相互火拼,表明王莽代汉与正统观念格格不入,给新莽政权又蒙上一层阴影。

新朝面对深重的社会危机,加以新的政治动荡,一开始就陷入重重困境。为了摆脱危机,稳定政局,集中权力,王莽登位后,即下令改制。主要内容有如下几项。

改变职官制度。在中央,设“四辅”,位上公;又设“三公”、“四将”,合十一公。“三公”之下,设九卿,分属三公。九卿之下又有大夫、元士之设,分主中都官诸职。此外,还有“六监”,位皆上卿。在地方,仍然实行郡县制,郡守称大尹,县令长称宰。王莽仿效古制,对职官制度作了较大改变,职官名称及秩名也都全部更改。

推行“王田”制。王莽认为,土地兼并起于“废井田”,造成弱者无立锥之地。他企图通过恢复井田制,解决土地问题。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下令推行“王田”制。法令规定,凡男子不满八口之家,占地超过一井(九百亩)的,必须将多占土地分给九族,或者乡里;没有田地的,按一夫一妇百亩之制,授予土地;土地不许买卖。这个规定直接损害官僚贵族、豪强地主及商人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的反对,结果只推行三年即告废止。

禁止买卖奴隶。西汉末年,随着土地兼并加剧,奴婢数量不断增加,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与推行“王田”制的同时,又改奴婢为“私属”,禁止买卖奴婢,以维系小农“王田”制保证农村劳动力。但是奴婢买卖并未停止,犯禁者数不胜数。因此,天凤四年(公元17年),又重申禁止买卖奴婢,规定“一切调上公以下诸有奴婢者,率一口出钱三千六百”(《汉书,王莽传》),即通过加重征收口赋的办法,制止买卖奴婢,然而收效仍然不大。

实行“五均”、“赊贷”、“六笔”政策。这是一项工商市场管理政策,始建国二年(公元1O年)开始实施。所谓“五均”,即在长安、洛阳、临淄、邯郸、宛、成都等城市,设置五均官,称为“五均司京师”,由长安东西市令、其它五大都市长充任,管理五谷、布帛、丝绵等物价。五均官在每季的第二个月,要定出各种货物的标准价,以稳定市场的价格。上述货物滞销时,五均官要按质量由官府以原价收购。如果市场货物超过标准价,官府则将掌握的货物,按标准价出售。如果低于标准价,则听任自相买卖。五均官所属的钱府,还负责征收工商税。

“赊贷”指官府发放贷款。凡是贫苦的百姓,因无钱办理祭祀和丧葬,可以暂时向官府借钱,祭祀的借期不超过十天,所借丧葬钱限于三个月内还清,官府不收取利息,这种贷款称为“赊”。还有一种贷款,即贫民经营产业,如果资金短缺,可向官府预借,官府收取的利息,每年不超过十分之一,这种借款称为“贷”。

“六管”是指官府统一掌管六种经济事业。这就是对盐、铁、酒实行专卖;名山大泽、铸钱、五均赊贷,由官府管理。这是六种对社会经济生活影响较大的事业,由官府实行垄断,目的在于避免豪民富贾从中渔利。

变更币制。自从汉武帝统一货币以来,至西汉末年,五铢钱成为当时通行的货币。居摄二年(公元7年),王莽变更币制,另造新币大钱、契刀和错刀三种,与五铢钱同时并行。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登位后,又废错刀、契刀和五铢钱,另造小钱,重一铢,与大钱并用。翌年,王莽再改币制,分黄金一品,银货二品,龟宝四品,贝货五品,钱货六品,布货十品,共计五物,六名,二十八品,统称为“宝货”。这些货币品名繁多,质量不纯,加以使用原始货币,更为混乱,结果新币无法流通。在这种情况下,只好使用小钱、大钱两种,龟贝之类,不得不废止。天凤元年(公元14年),又罢大钱和小钱,改作货布和泉布。王莽几次变更币制,造成货币流通混乱,社会经济遭到破坏,而每次改币都有不少人破产。至于犯私铸之罪,全家被没为官奴婢,或者被罚作苦役的,更是数不胜数。

对少数民族的政策。王莽认为,边疆少数民族“僭号称王”,“违于古典,缪于一统”,所以统统贬“王”为“侯”。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他派遣使者收回原汉朝授予的印绶,改授新朝的印绶,引起少数民族强烈的不满,关系也日趋紧张。对于匈奴,除了改授新朝的印绶外,又加给一些侮辱性的称号,称匈奴单于为“降奴服于”,后来又改称为“恭奴善于”,使宣帝以来和好的汉匈关系遭到破坏,匈奴再度入塞劫掠吏民和畜产。为了对付匈奴的骚扰,始建国二年(公元1O年),王莽从各地征发囚徒、丁男及甲卒三十万人,由孙建等率十二将分道并出,准备对匈奴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此后匈奴继续虏掠不绝,北部地区遭到严重的破坏。

为了进攻匈奴,王莽强征高句骊兵,高句骊人大量逃出塞外。始建国四年(公元12年),王莽派辽西大尹田谭追击,结果田谭战死。王莽又派严尤进攻高句骊,诱杀高句骊侯驺,并将高句骊改名为“下句骊”,引起高句骊、夫余等族更大的反抗。

与此同时,西南地区的?町王邯,因怨怒王莽贬王为侯,遭到牂柯大尹周歆杀害,当地少数民族因此起兵反抗。天凤元年(公元14年),王莽派遣冯藏发巴、蜀、犍为吏士进攻?町,士兵因疾疫而大批死亡。天凤三年(公元16年),王莽又派廉丹和史熊发天水、陇西、巴蜀等地吏民十万人,转输者合二十万人进攻?町,士兵因饥疫而死亡数万人。

此外,西域各少数民族,也因王莽改王为侯,与新朝关系逐渐恶化,以至中断与内地的往来。

新莽代汉及其改制,本是汉家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人借以挽救汉室于危亡,也符合王莽攫取最高权力的愿望。然而新莽取代汉室本身,由于不合封建“正统”观念,在道义上得不到广泛的支持。王莽摄政及登位之后,立刻遭到统治集团另一部分人起兵反对,形成政局持续不稳的局面。甚至后来一些参加农民起义的贵族,仍然以“复汉”为号召,使王莽在政治上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是新莽代汉及改制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而王莽改制企图牺牲官僚贵族、富强地主及富商的部分利益,以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的做法,又使王莽在政治上进一步陷入孤立的境地,因而改制受到很大阻力而无法继续推行下去。再加上改制不切时宜,甚至照搬古制,政策又屡屡变更,以及吏治败坏,官员营私舞弊,因此改制失败是必然的。在这种情况下,新莽代汉及改制如同火上加油,使汉末的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因而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终于爆发了。

继居摄二年(公元7年),长安附近爆发赵明、霍鸿领导的起义之后,天凤二年(公元15年),边郡五原及代郡又爆发人民起义。天凤四年(公元17年),又有临淮瓜田仪起义于会稽。同时,琅琊海曲(今山东日照西)吕母,因儿子吕育被县宰冤杀,遂聚众百余人为子复仇,并发展成万余人的起义队伍。各地农民起义方兴未艾,更大规模的绿林起义,就是在这种形势下爆发的。

天凤四年(公元17年),荆州地区饥荒严重,百姓只能挖掘草根充饥,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人王匡、王凤遂被饥民推为渠帅,率领数百人起义。接着,南阳人马武、颍川人王常、成丹等,也加入起义队伍。这支起义军据守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不久发展成七八千人的队伍,历史上被称为绿林军。

地皇二年(公元21年),荆州两万官兵进剿绿林军,遭到起义军迎头痛击。王匡等在云杜(今湖北京山)迎击荆州军,杀敌数千,缴获官军所有的作战物资。起义军乘胜攻取竟陵(今湖北潜江西北)、云杜、安陆(今湖北安陆北)等地。起义军回到绿林山时,队伍已发展到五万余人。

地皇三年(公元22年),绿林山一带疫病流行,起义军死亡很多,不得不分兵两路,向其它地区转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领,西入南郡,称为“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朱鲔、张?等率领,北进南阳,称为“新市兵”。同年七月,王匡等率起义军进攻隋县(今湖北隋县),平林(今湖北隋县北)人陈牧、廖湛等率千余人响应,称为“平林兵”。

荆州起义军不断发展壮大,新莽政权摇摇欲坠,一些贵族豪富无不为之震动。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纷纷打出反莽的旗号,加入起义军。如西汉宗室刘玄,在陈牧起义后,即加入了平林军。另一宗室刘绩、刘秀兄弟,则聚族人七八千人,起兵于舂陵(今湖北枣阳南),称为“舂陵兵”,并与新市兵、平林兵联合反莽。

与南方绿林起义几乎同时,另一支义军劲旅赤眉军,正在东部地区打击敌人。天凤五年(公元18年),琅琊(今山东诸城)人樊崇,在莒县(今山东莒县)聚众百余人起义。这一年,青、徐地区正闹饥荒,贫苦农民纷纷起义响应。一年之间,队伍发展到一万余人。当时,东莞(今山东沂水)人逄安、东海(今山东郯城)人徐宣、谢禄、杨音等,也同时起义,共有数百人,并与樊崇会合,壮大了樊崇领导的起义力量。他们提出“杀人者死,伤人偿命”的口号,彼此“以言辞为约束”,共同遵守义军的纪律。他们没有文书、旌旗、部曲、号令的设置。在义军内部,首领被尊称为“三老”,其次为“从事”,再次称“卒史”,相互间称“巨人”,体现了义军平等的关系。这支由贫苦农民组成的起义军,与南方的绿林军遥相呼应,成为当时反莽的两支主要的农民军。

樊崇与逄安等会合之后,他们联合攻打莒县未下,便向莒县东北进击,转战姑幕(今山东安丘南)一带,击败王莽军探汤侯田况,共歼敌一万余人。之后,他们北入青州,又回师泰山。义军所到之处,打击豪富,开仓赈济,深得饥民拥护。

起义军的声势,震动了新莽集团。地皇二年(公元21年),王莽派太师景尚、更始将军护军王党率军镇压。官军沿途烧杀掳掠,各地人民无不遭殃。第二年,樊崇再次击败王莽军,杀死其统帅景尚,取得又一次的胜利。

地皇三年(公元22年)四月,王莽在损兵折将之后,又派太师王匡(与绿林军王匡同名)、更始将军廉丹将兵十余万人,气势汹汹地扑向东平(今山东东平东)一带。樊崇闻讯,准备迎战。为了与王莽军相区别,义军用朱红涂眉,因此被称为“赤眉军”。王莽军所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时流传一首民谣,表达了人民对官军的痛恨:“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

王匡和廉丹到达东平后,正值索卢恢在无盐(今山东东平东南)起兵,以响应樊崇领导的赤眉军。这年冬天,王匡和廉丹先攻取无盐,杀害起义人民一万多人。

当时赤眉军董宪等数万人,正驻扎在梁郡(郡治今河南商丘南),王匡及廉丹乘胜引兵进击,双方大战于成昌(今山东东平东南)。结果官军大败,士卒死一万余人。王匡战败后逃走,廉丹及校尉汝云、王隆等二十余人被杀。赤眉军取得这一辉煌的战果,沉重地打击了王莽在东部的统治。王莽又派国将哀章率军与王匡余部汇合,妄图继续镇压赤眉军。但是官军数战不利,已经无法挽回败局。于是,樊崇率赤眉军十余万人,还军围攻莒县。又转战东海、楚、沛、汝南、颍川、陈留、鲁城、濮阳等地。最后,赤眉军发展成数十万人的队伍,并控制包括今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的一部分地区。这对驰骋中原的绿林军,在客观上无疑是有力的支持。

绿林军分兵转移后,不久又汇合,并与舂陵兵联合反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新市兵、平林兵与舂陵兵西击长聚,攻破唐子乡(今湖北枣阳北),杀湖阳(今河南新野东南)尉,又乘虚攻取棘阳(今河南南阳市南)。接着,刘绩、刘秀率军北上,准备进攻宛(今河南南阳市),途中与王莽军甄阜、梁丘赐相遇,两军战于小长安聚(今河南南阳市南),结果兵败被迫退守棘阳。甄阜、梁丘赐引十万精兵乘胜追击,将辎重留在蓝乡,企图将起义军消灭于?水(今河南泌阳县境内)一带。

更始元年(公元23年)正月,义军夜袭蓝乡,缴获官军全部辎重之后,舂陵兵与下江兵遂发起攻击。他们斩杀甄阜和梁丘赐,歼灭官军两万余人。这时,王莽军严尤、陈茂见主力军大败,准备率军退至宛城据守,却在?阳(今河南新野北)与刘绩、刘秀发生激战。严尤、陈茂战败,起义军遂进围宛城。

同年二月,起义军拥立刘玄为帝,改年号为“更始”,以王匡为定国上公,王凤为成国上公,朱鲔为大司马,刘绩为大司徒,陈牧为大司空,其余将领为九卿将军。当时,南阳豪强所支持的刘绩没有取得政权,并在拥立问题上反对刘玄称帝,这就在更始政权内部埋下了不和的种子。

更始政权建立后,义军士气更加高涨。他们分兵两路:以主力进攻宛城,以便西进关中;又派王凤、王常、刘秀北上,于三月间攻占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舞阳东北)、郾(今河南郾城南),缴获许多物资和粮食,支援围攻宛的主力。

王莽得知甄阜、梁丘赐被杀,更始政权建立,更加慌成一团。这年五月,他派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到洛阳,调发州郡精兵四十二万人,南出颍川(今河南禹县)与严尤、陈茂的余部汇合,妄图一举消灭起义军。他们首先纵兵包围昆阳城,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开始了。

当时,昆阳城中的义军只有八九千人,双方力量对比非常悬殊。面对占压倒优势的王莽军,起义军决定由王凤、王常守城,派刘秀、宗佻和李轶等十三人,乘黑夜自南门突围出城,到郾和定陵调发援军。

王莽军仗着优势兵力,将昆阳围成数十重。他们挖掘地道,使用冲车、楼车攻城,对昆阳发起猛烈攻击。但是义军坚守城中,官军久攻不破。

同年六月,刘秀发郾和定陵的援军赶到,并亲率步骑千余为前锋,在距离官军四、五里远的地方摆下阵势。王寻、王邑派数千人迎战,都被义军击败。

义军初战告捷,愈战愈勇,士气更加旺盛。于是,刘秀组成敢死队三千人,从昆阳城西突击敌人中军兵营。这是王莽军指挥机关所在地。义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得官军措手不及,王寻、王邑亲自率军万余人迎战,命令其余各部坚守阵地,不得随便行动。但是王寻、王邑出师不利,军阵大乱,义军乘势猛打猛冲,锐不可当,遂将王寻杀于乱阵之中。

昆阳守军闻讯,擂鼓呐喊,奋勇地杀出城外。两支义军里应外合,杀声震天动地,官军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被杀者不计其数。又逢风雨大作,消水暴涨,夺路逃命的官军,纷纷跳入消水,溺死者数以万计。王邑、严尤、陈茂等人,渡消水逃走,遗弃辎重无数。

昆阳大战给予王莽致命的打击,各地起义浪潮更加高涨,新莽垮台指日可待。与此同时,刘绩和刘秀在攻宛及昆阳大战中,战功卓著,威名益盛,他们与更始政权的矛盾也随之加深。结果在昆阳战后,刘绩及其部将刘稷,遂在宛同时被杀。刘秀因一时无力反抗,只好暂时隐忍,并亲自从父城赶赴宛城,向刘玄表示“谢罪”。

昆阳大战之后,绿林军兵分两路:一路由王匡率军北上进攻洛阳;一路由申屠建、李松率军西进长安。这年九月,西进的绿林军破武关,从宣平门攻入长安城,得到城中人民的响应。王莽躲入未央宫渐台,被商人杜吴杀死,至此新莽政权宣告垮台。

同类推荐
  • 我是你的男人:莱昂纳德·科恩传记

    我是你的男人:莱昂纳德·科恩传记

    莱昂纳德·科恩是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我是你的男人:莱昂纳德·科恩传记》是他最权威的传记,为了最细致入微地勾勒出一幅科恩画像,展现给我们一个真实的科恩,西蒙斯一路追寻科恩的足迹,从科恩的出生地蒙特利尔开始,途经科恩曾驻足过的伦敦和希腊小岛伊兹拉,再到科恩音乐事业的发迹地。无论是循着科恩的足迹走过孟买的小巷,探访他入住过的切尔西旅馆房间,还是精细入微地剖析科恩的诗与词,西蒙斯不遗余力地寻找着科恩之谜的答案。在她富有洞悉力的笔触下,科恩作为一个艺术家以及一个男人的种种经历真实地浮现出来,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 纪伯伦全集(第二卷)

    纪伯伦全集(第二卷)

    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一位细腻、性感的纪伯伦;一位感性、沉默的纪伯伦;一位对未来充满希望、现在充满斥责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帝王主沉浮

    帝王主沉浮

    本书介绍了26位皇帝的帝王术,重现了君王的宿命人生,在字里行间找寻着他们往日的雄风和智慧。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本书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自1950年至2013年国务院授予的航空工业历次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及部分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同时,列入党中央、国务院14次表彰大会之一的全国科技大会表彰的“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也一并收入,共计l38位的生平、工作业绩与突出贡献。真实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感人事迹,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本书内容翔实、内容丰富,实为记录航空英模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注中国航空工业的人员阅读。
  • 亚历山大(名人传记丛书)

    亚历山大(名人传记丛书)

    亚历山大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一位改变了世界历史的人物,他被世人称为“军事征服者”。他足智多谋,雄才大略。
热门推荐
  •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本书内容包括:企业与社会的人力资源、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人力资源规划与战略、人员招聘与选拔、人力资源配置等。
  • 虚之现实.一念花开

    虚之现实.一念花开

    一念沉沦、堕落,不是我愿...花开三千,缘浅缘深,在于一个变字...叹轮回百转,犹如沧海一粟!然回眸人生之途不易,虽品尽世间繁华,但仍记唇留苦辣!
  • 天狱荒神

    天狱荒神

    天地崩溃之时,太初古皇炼制了封天塔;妖兽逆乱之时,太初古皇收服了四神兽;六界平定之时,太初古皇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天地重归平静,太初古皇进入宇宙灵界养息真元,却不料封天塔崩碎,净土世界分崩离析······至尊荒神叶霄身怀封天塔,被六御大帝围攻于虚无知地,重伤身陨,得太初古皇相救,转世重生。自此,净土世界的少年叶霄,将带着重组封天塔的使命,修炼大道功法,道武双修,逆天改命,踏登天路,修天炼道,重掌仙道秩序,统御六界众生,重塑极乐净土!
  • 千年等

    千年等

    简介:我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只求你从桥上过——我的等待没有这么长久但我对你的爱天地可见,一生一世的承诺永不变。已完结,以后会有续篇,
  • 不吃药的孤独患者

    不吃药的孤独患者

    【万丈深渊,慎入】曾看过一段这样的文字——“这个城市太大,房子太多。每扇窗口里透出来的温暖灯光都跟我没有关系。”是啊,跟我,没有关系。……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黑帮老大哥的女儿是如何成长为一个热爱学习的五好少女的⊙ω⊙
  • 浮华不过因你

    浮华不过因你

    生如何,死又如何?此生愿与其须眉,惟愿你放下过去,做一个平平凡凡的你,即使,即使不记得我也好。
  • 封魂录之亘古战场

    封魂录之亘古战场

    你相信灵魂吗来自远古的灵魂穿越时光的阻碍,又一次来到了人间。不一样的是经叱咤风云的大人物们,也不得不附之于一个个强大的战魂师,一个学生——江凡承载着大禹大帝的意志,与被邪恶所侵蚀的大帝灵魂战斗去恢复古老的神圣的大帝荣耀。
  • 小自在和同学们勇斗怪物

    小自在和同学们勇斗怪物

    我叫小自在,在北京雨泉小学读四年级,是个活泼的男生。昨晚梦里一番奇妙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人的渺小和集体的温暖。事情是这样开始的……
  • 玛雅世纪

    玛雅世纪

    身为一名学生本过着平凡生活的辰飞,却因一道黑影,一场奇异的梦,一只胖胖的熊猫,来到了一块名叫玛雅大陆的异世界......
  • 人生不可能重来:活出精彩的自己

    人生不可能重来:活出精彩的自己

    《人生不可能重来:活出精彩的自己》内容简介:感悟心智成熟旅程,品味五彩人生智慧,人生总是充满遗憾,爱欲改变了生活的轨迹,物欲引发了世俗的纷争,权力欲点燃了心中的战火,人生只有一次,不能重头再来,所以人们应当学会并懂得如何珍惜生命,应当怀着感恩的心情享受人生,不要敷衍度过,我们只要给自己一分钟,静下心来,读读下面这段刻在纳德·兰塞姆墓碑上的文字: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