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85300000020

第20章 西夏景宗

景宗元昊

雄怀大志建国称帝

元昊出生的第二年,他的父亲德明继任了定难军节度使的职位,德明奉行联辽睦宋政策,使党项部落得到了相对安定的环境。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中成长起来的元昊,却养成了桀骜不驯的性格。

元昊十几岁时,既不理解父亲的睦宋政策,又对父亲这样擅杀使臣非常不满,对德明说:“我们党项历来以从事鞍马为业,现在你用自己急需的马匹去换取宋朝的不急之物,已经不是良策,而你又要随便杀人,这样下去,还有谁肯为我们所用呢?”德明听了元昊这番话,觉得儿子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见识,很高兴,从此对元昊格外器重,让他参与一些军机大事。

长大后的元昊,对德明向宋称臣的卑躬屈膝尤其反感。一次,父子俩为此进行了一场争吵。德明觉得有必要开导儿子,使他知道审时度势的重要,就用浅近的话语来激励儿子,说:“我们西夏从你祖父起,由于连续多年与宋朝打仗,已很疲乏了。自从停止战争近3O年来,我们的部属都能穿上宋朝来的锦绮,这是宋朝的恩情呀!”元昊不服,反驳说:“穿皮毛做的衣服,放羊牧马,这是我们党项族的本色,何必要按宋朝的习惯来改变我们自己呢?作为英雄人物的一生,应当去追求称王称霸的大事业,何必只看到一点点锦绮呢?”他还劝说德明:“我们部落日益繁盛起来,只靠我们自己的,是远远不足的。如果失去了部众,那么靠谁来守卫我们的邦土?不如将从宋朝那里得来的俸赐,来招养我们党项的族众,练习弓矢,这样,小则可以四行征讨,大则可以侵夺疆土,使我们全族上下丰盈富足,这才是最好的策略。”但是德明没有采纳元昊的意见。

明道元年(1O32)十月,德明死去,28岁的元昊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父亲的职位。

德明为报杀父之仇,曾一举袭杀吐蕃首领潘罗支,并乘胜收回被潘罗支之弟厮铎督所占的凉州。然而潘罗支兄弟所领六谷部的其他部众却投奔了另一个吐蕃部族?厮。

元昊对吐蕃的河湟地区发动了多次进攻,企图重惩?厮?但是数战均告失利。到景祐三年(1O36)年,元昊最终乘?厮?再次内乱,施用离间计诱使吐蕃另一首领郢城俞龙归附,并结为儿女亲家。这样?厮?势力大减,只好迁居历精城。至此,元昊削弱?厮?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解决了吐蕃的问题之后,元昊接着就挥师西进,攻取回鹘的瓜州(今甘肃安西)、沙州(今甘肃敦煌)、肃州(今甘肃酒泉),完全控制了河西走廊。

元昊自身的地位相当稳固,他在党项贵族集团中的威信很高。他经常表现出要自立称帝、建国图强的欲望,在族内几乎没有阻碍。元昊新立,就加快称帝的步伐。

元昊的称帝建国措施,与其父德明不同,他不像德明那样一味地依照汉族地主王朝的制度,而是特别注意保存和发展党项民族本身的文化特色。

首先,元昊在他即位的当年(1O32)就下达“秃发令”,规定党项部众一律剃光头顶,穿耳戴重环,并且自己率先实行。这项强制性的命令非常严酷,限期三日,不服者处死。

其次,元昊颁布了自己的年号。本来,党项没有自己的年号,由于他们臣服于宋朝,只用宋朝皇帝的年号,表示奉宋朝正朔。元昊先是借口宋朝的明道年号,犯了其父德明的名讳,于是宣布在党项境内将“明道”改为“显道”。

元昊继位后,亲自谋划创制党项文字,他命令大臣野利仁荣等人参照汉字,加以演绎,编成十二卷“蕃书”。它的特点是类似拼音构字法的反切上下字合成和左右互换字比较丰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党项文字。元昊对党项文字的创制极为重视,在蕃书造成后,即宣布为“国字”。元昊特别设立“蕃字院”和“汉字院”,选拔党项人和汉人入院,负责将国中通行的文告,诰谍都译成“蕃书”。西夏文字的创制,在中国历史文献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元昊还完成了几件大事:(一)建都兴庆府。元昊将德明时代的都城兴州改为兴庆府,作为首都,并仿照唐朝长安、宋都东京加以扩建。(二)定官制。元昊参照宋朝官制设立了文武两班朝官,官职和官名大多模仿宋朝,如中书省、枢密院、三司等分掌政治、军事、财务等大政。中央官员不分党项人和汉人都可担任。不过官职名都有所谓“蕃号”,即党项语的名称,如宁令、谟宁令、丁卢、素赍等等。(三)建军队。元昊在即位后的短短六年中,迅速完成了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和宋睦辽三足鼎立

元昊大庆三年(1O38)十月十一日,在兴庆府南郊筑起了高高的祭坛,在野利仁荣、杨守素等亲信大臣的拥戴下,3O岁的元昊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国号为大夏,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同时,大封群臣,追谥祖宗,封妻野利氏为宪成皇后,立子宁明为皇太子。

天授礼法延祚二年(1O39)正月,元昊派遣使臣向宋仁宗上了一道表章。表章在名义上虽然还是臣子的身份,但是口气十分强硬。元昊在追述了西夏与宋朝的历史关系和自己的功绩之后,公开宣称自己“称王则不喜,朝帝则是从”,表达了要“建为万乘之邦家”的坚定决心。

宋仁宗的软弱无能,使元昊的南侵野心迅速膨胀,宋夏之战一触而发。

在其后短短四年中使元昊的统治地位更加巩固,在中国北方,宋、辽、夏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就确立起来。宋夏议和的局面也就形成。最后,元昊用“夏国主”的名义向宋称臣,并随送“誓表”接议和。至此,夏、宋议和告一段落,宋朝用每年25万5千两的代价买得了元昊的誓表称臣。

这时,夏与辽之间“甥舅之亲”逐渐冷落,终于在天授礼法延祚七年(1O44)十月,双方关系破裂,爆发了战争。

元昊在河曲德胜寺南壁一仗取得大胜之后,就“胜中求和”,立刻遣使与辽谈判。因为元昊知道自己的实力终究是不如辽朝的,如果双方长久处于战争状态,对自己很不利,所以他很明智地决定以和为结局,由于自己居胜利的一方,谈判起来就更加有利。他还破例地免除对被俘的辽国驸马萧胡都施用“割鼻”之刑,并且释放回辽。对元昊来说,南壁之战取胜的成果,主要在于使辽朝正视西夏的军事实力。

父夺儿媳子削尊鼻

元昊称帝之后,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元昊最宠野利氏,曾封为宪成皇后。野利氏美貌妖艳,元昊对他又宠又惧,曾下令任何人不准戴野利氏喜用的金丝编织的“起云冠”。后来元昊中宋朝的离间计,杀掉野利仁荣兄弟,野利后也被囚居别宫,逐渐失宠。

出于党项大族的没藏氏,生得亭亭玉立,美艳动人。元昊本欲为太子宁令哥纳为妻室,因见其貌美,竟然自纳为妃,称为“新皇后”。天授礼法延祚十年(1O47)二月六日,元昊正带着没藏氏出猎,行驻两岔河边,没藏氏产下一子,取名宁令两岔,“宁令”是党项语欢喜之意。这就是后来继承元昊为帝的夏毅宗谅祚,谅祚是取两岔的谐音。没藏氏因生子而贵,更加骄宠。

元昊的皇后野利氏曾生三子,长子宁明初封为太子,天资聪明,但生性仁弱,不重荣华富贵,却迷于道家修炼,元昊因此非常不满。后因练术气忤,不能进食而死。第三子锡哩早死。唯有次子宁令哥,相貌酷似元昊,十分得宠,放纵娇惯,任其所为。长子宁明一死,野利氏即请立为太子,更加有恃无恐。

后来,野利氏失宠黜居,太子宁哥又因元昊将原为自己所纳为妻的没藏氏夺去,气愤难忍。没藏氏之兄没藏讹庞虽居国相之位,仍视哺养宁令谅祚为专利。于是,没藏氏兄妹策划废除太子宁令哥、立谅祚为帝的阴谋。他们得知宁令哥愁恨相交,报仇心切,就采用借刀杀人计,除掉宁令哥。

没藏讹庞派人同宁令哥联系,假意帮助宁令哥发动政变,刺杀元昊。宁令哥竟然轻信,暗中联络野利族人浪烈等人,待机动手。

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1O48),元宵节那天,元昊饮乐至深夜,醉酣回官,正待进入卧室,突然见宁令哥执剑闯入,一剑挥去,元昊躲避不及,鼻子被整个削掉。这时,没藏讹庞预先埋伏在宫门左右的军士纷纷跃出,救出元昊。宁令哥乘机逃出宫去,直奔没藏讹庞的居所黄芦藏身,正好自投罗网,被没藏讹庞捕获,与其母一起被处死。

元昊被削去鼻子,又惊又气,鼻创发作,过了一夜,即不治而死,就这样死于宫闱内乱之中。终年45岁,在位11年。

李元昊秘闻

元昊杀功臣之谜

夏绥州与宋延州交界的边境上,白天不见行人,黄昏之后,就更加宁静。这天夜里,黑暗笼罩着这黄土高原上的沟壑和山梁。风停了,一点响动也没有,偶尔可以听到巡边的马蹄声,由远而近,由近而远……突然,在一座小山包后面,腾起阵阵的火光。在这黑暗中,显得特别明亮。西夏巡边的骑兵不知出了什么事,急忙策马翻过山包。只见山脚下,有一伙宋兵,似在烧纸设祭。宋兵见夏骑兵冲过来,连忙翻身上马,仓皇逃去。夏兵追了一阵,不见踪影,但勒转马头来到火堆旁,火光中可见宋兵丢下的祭器,还有一把宝刀,一张写满了字的纸。夏兵把这些东西全都带了回去,交给守边的将官。边将拿过这张纸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这是宋将祭奠野利旺荣、野利遇乞的祭文,上面写着野利兄弟如何效忠于大宋,哀其投宋未成,被害身死等等。边将不敢怠慢,立即把这些东西送给元昊。元昊一看宝刀,正是自己心爱之物,因为野利遇乞有大功,元昊把宝刀赠给了他。这把刀怎么会落到宋兵手中了呢?一看祭文,元昊勃然大怒,立即夺去遇乞的兵权,赐其自尽。

这一切本来是宋知州青涧城种世衡设的离间计。种世衡知道元昊与大臣野利兄弟有隙,曾派部将王蒿投书野利旺荣,并在信上画龟与枣,以喻“早归”之意,挑拨其君臣关系。不久前,元昊借故杀了野利旺荣,而野利遇乞仍掌兵权。遇乞多谋善战,对宋朝边境威胁很大,种世衡早想除去他。不久前,世衡重金收买一名蕃人,盗得元昊赠给遇乞的宝刀,又在边境散布元昊已经杀死了野利兄弟的流言;然后佯作祭文,派人在边境上祭奠野利兄弟。

元昊足智多谋,世衡这套并不怎么高明的离间计,怎能轻易骗过元昊呢!其实,元昊不过是借题发挥,实现他早想除去野利兄弟的计划罢了。野利氏是党项族中的一个大族,从李继迁割据夏州到李元昊建国称帝,野利氏立下了许多大功。元昊本来对他们十分宠信,让野利兄弟分掌左右厢兵。又以野利兄弟之妹野利氏为后,生子宁令哥,立为太子。但野利氏势力日盛,元昊担心他们威胁自己的统治,就想削弱他们的势力。后来,元昊又娶大臣没?皆山的女儿为皇妃。元昊对她十分宠爱,专为她在天都山营造宫室,对皇后野利氏渐渐冷淡了。野利氏兄弟对这件事很不满。遇乞对左右说:元昊贪恋新欢,终日歌舞宴乐,岂能治理好国家。这话传到元昊耳朵里,使元昊感到野利兄弟有反叛之心,于是处心积虑地想除掉他们。旺荣、遇乞相继被杀,元昊倒是除去了一块心病。但野利兄俩都有大功,为何轻易被杀?虽然元昊说他俩投宋叛国,但其中真正的原因,不少大臣心中也是明白的。所以,君臣相互猜疑,大臣们人人自危,国力受到削弱。

元昊称帝

经过数年战争,元昊拥有了夏、银、绥、宥、静、灵、兴、盐、会、胜、甘、凉、瓜、沙、肃等州,并把洪(今陕西省靖边县南)、定(今宁夏平罗县南)、威(今宁夏同心县韦州)、怀(今宁夏银川市东南)、龙(今陕西省志丹县北)等镇堡升为州,占据东连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今宁夏同心县南),北控大漠的大片土地,疆域方圆万余里,以兴川为都城,改名为兴庆府。蕃汉官员人才济济,国中积聚大量财物,唯有典章制度还不够完备,不能适应建国的需要。

一天,元昊问计于群臣。策士杨守素道:“立国必先创制,创制可仿中原大国。”

元昊宠信的大臣野利仁荣说:“一王之兴,必有一代之制。商鞅变法而秦霸,赵武胡服而兵强。”他建议根据蕃族习俗,讲功利,严刑赏,提倡刚劲勇敢的风气,不要像宋朝那样斤斤言礼义。

元昊对宋重文轻武,崇信儒道,也不以为然。尽管如此,但元昊仍然重视学习宋朝的典章制度。他年轻时就喜欢读法律书,又经常向来归附的宋朝文人了解情况,对宋朝各种典章制度早有自己的看法。

经过与群臣商议,元昊参照宋朝的典章制度,结合蕃族特点,建立了自己的一套制度。同时,改去唐、宋的缛节繁文,简化礼乐制度。又规定了新的服饰,下令秃发,以示与中原的区别。元昊又令野利仁荣整理蕃字十二卷,定为国书,下令国中使用,并设立蕃汉二字院。

党项族多数人以放牧为生,青壮年大都身强力壮,善于骑射。元昊雄心勃勃,特别重视建立兵制。他们规定男十五岁以上为丁,每二丁取正军一人,每四丁抽二人为“抄”,负担军中杂役。士卒号称五十万。在军事要地设立监军司,共设监军司十二个,各监军司都驻有军队。军队基本上是以部落为单位,任命部落首领、豪酋担任军队长官,以便于指挥。

同时,元昊又去掉唐、宋赐姓,改姓“嵬名”。至此,西夏典章制度齐全,兵强马壮。元昊认为称帝立国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派骑兵用铜牌召集各部落首领前来共议立国大事。

不久,诸首领来到兴庆府附近的贺兰山下,这里是他们经常聚会的地方。打猎之后,大家围火环坐,一边烤肉,一边议事。

元昊把为立国所做的种种准备工作讲了一遍,然后站起来,大声说:“如今我疆土辽阔,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制度完备,蕃文也已通行,似可称帝立国了。进则统一中原,退则雄踞一方,此其时也。不知诸公以为如何?”

元昊的话音刚落,诸首领、豪酋一阵欢呼,都说:大王之言,正合蕃众之意。堂堂大夏,岂可长期受制于人。只要大王一声令下,我们就立即点集人马,愿随大王出征。

元昊听了,十分高兴。正准备歃血盟誓,忽听身后有人说:“慢来!”元昊回头一看,原来是山遇惟亮。惟亮是元昊族中叔父,与他的弟弟山遇惟永分掌左右厢兵。他急切地说:“中原物产丰富,兵多将广,国力强盛。我若与宋对抗,牛羊无所售,一二年内财用必困,不如臣服于宋,岁岁可得赏赐。这是我蕃众之福,望大王三思。”诸部落首领听了这番话,议论纷纷,一阵骚动。元昊平时就恨主和的人,一听此言,勃然大怒,嗖的一声,拔出剑来,将身边的一棵小树砍成两截。大声说:“我意已决,谁敢阻我立国,请看此树!”惟亮再也不敢多言了。于是,大家歃血盟誓,商议称帝事宜。

贺兰山会盟以后,元昊厌恶山遇惟亮不听自己的话,恐为后患,总想除去他。只因惟亮在族中颇有威望,不敢贸然行事。一天,部落中忽然传说山遇惟亮要谋反。惟亮知道这是元昊指使人故意散布的流言,心中不安,就找他的弟弟山遇惟永商议,想投奔宋朝。惟永劝他不要轻举妄动。惟亮说:“事已至此,也没有别的路好走了。”遂于这年九月带着妻、子等亲属二十多人,名马数百匹,悄悄投奔宋保安军。宋知延州(今陕西省延安市)郭劝、钤辖李渭不敢接纳山遇。因为自德明臣服于宋以来,宋夏和好,边境平静。宋朝廷曾降诏边境州府,不准接受蕃户内降,以免引起纠纷。惟亮说明原委,表示决心归宋。郭、李执意不从,竟然令监押韩周押送惟亮父子入夏州。

元昊听说山遇惟亮投宋,十分气愤;又担心惟亮泄露了军事机密,引宋军来犯。就亲自到宥州部署防备。正好在镊移坡遇见韩周一行。元昊假意不愿接受山遇父子,还气势汹汹地责问韩周:“为何诱我大臣?我正要兴师问罪。”韩周再三解释,元昊才接受了。等韩周一走,元昊立即射杀了山遇父子。

在夏大庆三年(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O38年)十月十一日,兴庆府城筑起一座高坛。坛上吉器仪具,一应俱全。坛下旌旗迎风招展,刀枪剑戟,映日闪光。香烟缭绕,鼓乐齐鸣,元昊在坛上礼天拜地,受册即皇帝位,时年三十六岁,是为景宗。国号大夏,改大庆三年为天授礼法延祚元年,自称“兀卒”(意即天子)。群臣三呼万岁。

元昊礼贤下士

兴州城内的一条大街上,店铺鳞次栉比,人流熙熙攘攘,倒也十分热闹。

在一家顾客盈门的酒楼里,来了两个书生。一看穿戴,就知道不是本地人。店主人连忙过来,招呼他们坐下。酒保端上酒菜,两人边谈边饮,眉飞色舞,旁若无人。

突然,街上一阵喧闹,哒哒的马蹄声由远而近。两人冷眼向街上望去,只见一员蕃将领着几个蕃兵,一路巡查过来。他们交换了一下眼色,继续痛饮。其中的一人忽然高声叫喊:“酒保,拿笔墨来!”这时,蕃兵已快到门口了,店主人听到客人大呼小叫,有些惊慌,忙叫酒保拿来笔墨,并指指蕃兵,暗示他们不要多言。而他们似乎喝醉了,竟毫不理会。其中一人拿起笔来,蘸饱了墨,大笔一挥,在墙上写下一行大字:“张元昊来饮此楼”。然后,把笔一扔,付了酒钱,趔趔趄趄地走出店门,正好与蕃将打了个照面。蕃将看这两个人的衣着与众不同,正上下打量,先进酒店的蕃兵急急地报告说:“大人,快来看,那边墙上有字。”蕃将进了酒楼,抬头一看,不禁吓了一跳:“元”、“昊”两个字分外显眼。有人竟敢妄书王讳,这还了得!

蕃将厉声喝道:“什么人在墙上胡写?”

“这……这是两个外地客人刚写下的。”店主闻声,躬身答道。

“人呢?”

“刚走。”

“还不快追!”蕃将领着蕃兵,涌出店门,追不多远,就看见那两个书生还在街上慢慢地走着。

这两个书生是宋朝华州(今陕西省华县)人,由于应试屡屡落第,便结伴西游,宋朝守边的将帅也不用他们。他们听说元昊很有作为,就来到兴州。但没有机会见到元昊,就故意题字,以引起蕃将的注意。所以,看见蕃兵追来,一点也不慌张。

蕃兵追上前去,不由分说,把他们绑了,带到王府,向元昊禀报。元昊一听,大怒道:“哪里来的狂徒,竟敢侮辱本王,快带上来!”

蕃兵把张、吴二生推上堂来,二人立而不跪。

元昊拍案喝道:“你们知罪吗?”

吴昊从容答道:“我俩一介书生,初到兴州,不知有何罪过?”

元昊冷笑一声,说道:“既然是读书人,难道不知道入国问讳吗?”

张元也冷笑着说:“大王连自己的姓氏都不曾理会,却谈什么避讳,岂不好笑。”

元昊听了,半晌不语。本来,元昊就不乐意用唐、宋的赐姓,听张元这么一说,好像当头一棒。暗想,书生口出此言,似非等闲之辈。忙问:“先生有何高见?”

吴昊笑道:“我们原来以为大王胸有大志,就该礼贤下士,广纳人才,以图天下;不料慕名而来,却被绳索相加,看来我们不能如人,自当受辱。”

元昊这时才觉得失礼了,连忙走下座来,亲自为二生松绑、让座;并吩咐左右速备酒菜。席间,元昊再次赔礼,请教立国之道。

二生一边开怀痛饮,一边直抒己见。张元说:“中原文化悠久,典章完备,应择善而从;但宋朝重文轻武,边备空虚,不堪一击。久闻夏人骁勇善战,大王若能提劲旅,下关中,逐鹿中原,大业可成。”

元昊越听越喜,亲自为二生斟酒,尽欢而散,遂待为上宾。不久,封张元为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吴昊也受到重用。

因为元昊这样礼贤下士,宋朝有些落第举子、失意文人,闻讯前来投奔。元昊量才使用,或授予将帅,或任以公卿。在作战中俘获的将领也以礼相待,肯归顺的,就授予官职。这样一来,元昊左右的人才越来越多了。

同类推荐
  • 邓丽君全传:纪念邓丽君诞辰60周年特别纪念

    邓丽君全传:纪念邓丽君诞辰60周年特别纪念

    邓氏一家再度将独家收藏的家藏的近千幅图片与海报、各种相关影像资料授权作者编写成书,同步在大陆、台湾、香港三地同步出版。是华语地区最权威的邓丽君写真版本,也是籍由私家相册这一形式来达致的私人公史。谨以此纪念邓丽君小姐诞辰六十周年。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3)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远交近攻:范雎

    远交近攻:范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远交近攻:范雎》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战国文臣谋士范雎的宦海一生。
  •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下)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缪尔·莫尔斯、威廉·汤姆孙、阿尔弗莱德·诺贝尔、威廉·亨利·柏琴、乔治·威斯汀豪斯、亚历山大·贝尔、托马斯·爱迪生、卡茂林·昂尼斯、鲁道夫·狄塞尔、亚·斯·波波夫等人物。
  • 爱迪生

    爱迪生

    爱迪生,美国发明家、企业家,拥有众多重要的发明专利,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家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其工业研究实验室来生产发明物的人。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研究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热门推荐
  • 绝世杀手:神医废柴妃

    绝世杀手:神医废柴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国际杀手,一场意外的穿越,让她成了众人口中的傻子、丑八怪。他是东陵国手段最残忍,感情最冷血的璃王,却独独对她温柔宠溺,死缠烂打。第一次见面,她就不待见他,"看什么看,没见过美女啊!乡巴佬!"他嘴角微抽,“额,是没见过你这样自恋的美女!”后来,“我说,你能不能别老是对我动手动脚的。”某女无奈的翻白眼。“这不能怪我啊,我这双手它不由自主的就要往你身上跑,我也没办法啊?”某男无耻的回她……这是一场现代杀手和古代王爷的美丽邂逅。
  • 穿越未成妃:魅惑天下

    穿越未成妃:魅惑天下

    做了多年孤儿的我终于穿了,别人不是公主就是小姐,再不济也是青楼一展抱负。可我……偏偏我就成了囚徒?还是刚出世的囚徒!!我知道自己一向很背,但没想过居然这么背!!年仅六岁不驯的皇子居然出现在牢中,我才发现这并不是什么正规的衙门牢笼……我要出去!!!———————每日7更)
  • 游骑士

    游骑士

    先占个书名坑,日后会重做并更新。还望支持
  • On the Ruin of Britain

    On the Ruin of Brita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光芒渐逝

    光芒渐逝

    我曾经拥有过一个未来。我也曾奴属于过某一个世界。直到我用自己的双手和努力,尝试着去创建一个瑰壮的天堂。直到!直到!直到!我决定在世界毁灭之前,毁灭了我自己。===============================本书旨在刻画幸存者在极端环境下的挣扎。描写残酷的现实,以及鲜血淋漓的人性。那些黑暗的!暂时闪光的!终究黑暗的!
  • 魔法学院录:梦幻之夏

    魔法学院录:梦幻之夏

    【兔猫王国°轻小说社出品】【Mokina授权连载】『夕阳余晖的照射,永远是我们看不懂的诉说。』突如其来的事件,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从一名普通的学生,到守护世界的使者,为了同伴与亲人,他们不得不并肩作战。次次战斗,他们摩擦在鬼门关的路口。而面对他的守护,她开始蜕变,从一个无忧天真的女孩长大成为一位真正的女法师……霍伯特的阴险,暗法阵的威胁,布莱小镇的危机,黑暗世界的诡计……还有,她与她之间的纠葛。层层灰暗的浓雾,要由谁,来破开?
  • 再见,吸血鬼王子

    再见,吸血鬼王子

    你见过有像我这么倒霉“美少女”吗?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跟学长表白,却被一个从天而降的“笨蛋”距到,有没有搞错?!这位笨蛋竟是一位大帅哥!没想到这位帅哥是一位吸血鬼!从此,夏黎希开始了鸡飞狗跳的生活。只是,她好像喜欢上了他这个笨蛋!!
  • 洪荒之不死小强

    洪荒之不死小强

    我是一只小强,俗称蟑螂,四害之首人见人打。萧强:“我不就是拍死蟑螂时用错了法宝吗,怎么就无故穿越了,还成了一只蟑螂。别人在洪荒不是附身先天灵宝,就是化为上古神兽,哪个都比我牛*”盘古说:“我要把你碎尸万段。”萧强:“嘿嘿,我是比圣人还真的不死之身。”鸿钧说:“我要把你封印了,永不见天日。”萧强:“唉,可惜,我的封印法则已经完全领悟了。”罗睺说:“我要奴役你,让你永坠魔道。”萧强:“大哥,让我跟你有吃的不,你魔界太穷了。”
  • 仙炼巅峰

    仙炼巅峰

    仙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少年左天偶获神秘天眼,从此踏上非比寻常的求仙之路,寻修仙之巅峰!!!
  • 帝国的法则

    帝国的法则

    这是一个绚丽的剑与魔法的世界,有巫妖王,有北欧神话,还有魔戒,各种混乱搞笑结合。这只是一个小人物的奋斗故事,有金戈铁马的悲壮,有荡气回肠的真情,有柔情绵绵的爱恋,有捧腹大笑的恶搞……,有催人泪下的悲伤,有东方术法的妖异,有魔法世界的奇幻。当然,如果你喜欢H,工口,暴力,血腥,BT,S*M,玻璃,百合,河蟹。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这本书里面……绝对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