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87700000005

第5章 规戒阐述

道教有自己完整的一套规诫制度,任何违背了道教规诫的弟子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惩处,根据不同的门派和不同的制度而定。

道教规诫中比较重要的戒律有初真五戒、初真十戒、女真九戒、全真清规和老君想尔戒等,正是这些严格的戒律,保证了道士能够安心静修,以通大道。

●道教教规

道教的教规主要有:

一是传授。传授是道家成仙证圣的必由之路,故道教把授道传密之事看得极为重要,以不能乱传乱泄为戒。传授时必须有虔诚求道的思想和行动,洗涤身心,烧香斋戒,并起宏誓、请师证盟,师方予以传授。

二是赏善惩恶。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神仙宫府统辖三界十方,故人类的善恶也属神明的监察范围。行恶的人定受惩罚,甚至丧命;行善的人就可消灾免难而增延福寿。

三是斋戒。道教修斋设供,以达到积累功德和防止出现过失、恶疾的目的。斋分为节食斋和心斋,节食斋以和神保寿,心斋以澡雪精神。戒,指对道教徒分别有不同的戒律,并提倡所有人行五戒十善,提出凡人若常行五戒十善,则天人善神护卫,永灭灾殃,长致福佑。

四是诵持。道教规定,凡师传的经箓,必当念诵佩持。意思是凡道教徒必须常念诵师传的经法和佩持符箓。

●清规戒律

道教宫观内对违犯戒规道士的惩处条例称作清规。道教创立时规定:凡道士犯法者,先原谅三次,如仍不改过,才给以惩罚。其目的是“闻人有过助其自诲”,使在净室中向神叩头思过,以乞求“诸大神原其不及”。

现存较著名的清规有《教主重阳帝君责罚榜》、《长春真人规榜》等。道教约束道士思想言行的条规称作戒律。道教初期戒律简约,主旨为戒贪欲、守清静。

两晋南北朝时,由上清派、灵宝派、新天师道等制定出五戒、九戒、十戒和其他戒律,这些戒律均为防止恶心邪欲、乖言戾行之用。

●违戒处罚

违成称受戒道士违背所应受持的规戒条律。破戒称道士受持规戒后重又违犯规戒。

对违戒、破戒者,原本都有统一规定,后来各宫观以清规作为处罚的标准,现在基本是以批评教育为主,直至开除。

●斋日

斋日也就是指斋月中某一天或祖师圣诞或有斋醒科仪等活动时,道教徒必须严格按照道教仪范所规定内容行事。道教在制定戒律的同时,还特别设立了斋田,斋田是一月之中应持斋戒的日子。

这一天必须严格遵守道教戒律,这样举行仪式时才能有天神护佑,才能有求必应,心神感应。

道教的斋日有十直斋日、八节斋日、三元斋日、四始斋日,三会斋日。十直斋日: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

八节斋日: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三元斋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

四始斋日:正月初一,四月初一,七月初一,十月初一;

三会斋日:正月初七,七月初七,十月初五。

这些斋日是持戒做斋的特定时间,斋日里必须严格持戒、护成,这样才能真正以身正教化世人,以净心感化世人。现在各全真庙宇中的斋日与传统定制有些变化,十方丛林主要以农历初一、十五及祖师圣诞日等作为斋日,子孙庙里还以传统定制斋日为主。

●功过格

功过格是道士自记善恶功过的一种簿册。善言善行为功,记功格;恶言恶行为过,记过格。《太微仙君功过格·序》称:“修真之士,明书日月,自记功过,一月一小比,一年一大比,自知功过多寡。”

功多者得福,过多者得咎。道教以此作为道士自我约束言行、积功行善的修养方法。人的行为善恶自有报应的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

道教继承汉代谶纬学说,也将神灵报应人之善恶作为约束道士的方法之一。道士自记功过当是仿效宋儒而来。

元代净明道有学道人自录功过的规定,《太上灵宝净明飞仙度人经法》说“十戒”的第三戒要求学道者无忘日录。

自录者,所以修检善恶之处,因此,它是“不教之师也,不说之友也,不诏之君父,不约之法度。”净明道的自录是后世道教功过格的雏型。

托名古仙或祖师撰述的有关功过格的小册子甚多。著者有成书于金大定十一年的净明派《太微仙君功过格》以及《警世功过格》和托名吕洞宾的《十诫功过格》等。

《太微仙君功过格》中功格36条、过律39条。各分4门。其中,功格有救济门12条、教典门7条、焚修门5条、用事门12条。过律有不仁门15条、不善门8条、不义门10条、不轨门6条。

《十诫功过格》吸收宋明理学家的修养内容,称“学道乃身心性命之事”、“以十戒定功过”。十戒指的是戒“杀、盗、淫、口恶、口舌、绮语、妄语、贪、嗔、痴。”《警世功过格》认为儒正心,道存心,佛明心,会通三教,修心为本。因此称“变化气质,归于纯粹”为一千功,而心怀阴险为五百过。

功过格的各种功和过的规定,其特征就是仁民爱物、忠君孝亲、崇信三宝。它是道教伦理思想的体现,也是宋明以后我国封建道德价值标准的反映。

●守庚申

道教认为人身中有三尸神,每到庚申之日,即上天报告人的过失。三尸为,上尸名彭倨,中尸名彭质,下尸名彭矫,所以也叫三彭。也有称为玄灵的。也有称为青姑、白姑、血姑的。

上尸使人好色、中尸使人多思、下尸使人淫欲,故三尸使人逐渐衰老,趋于死亡,更不利于道人修行,因此必须除之。

道教为了除去三尸神,采取了许多办法。一种是去欲。所称“欲生则三尸生,欲灭则三尸灭”;一种是服符诵咒;一种是厌胜;一种是服药;一种是服气。流行最广的是守庚申,即在每月的庚申日,彻夜不眠,阻止三尸上天报告,或者斩却三尸神。

●三界十方

三界者有三,一以时间而言,分为无极界、太极界、与现世界。一以空间而言,分为天界、地界、与水界;一以道境而言,分为欲界、色界、与无色界。皆称为“三界”。

十方者,乃为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东北方、东南方、西北方、西南方、上方、下方,为十方也。

●四恩三有

道教以报恩为重,故有四恩应报。

四恩者,一天地恩;二国土恩;三父母恩;四师长恩。凡此四者,皆宜回向以报之。三有者,一有情者;二有识者;三有缘者。

凡此三者,道皆亲之。所以“四恩三有”为信道者必须念念不忘。

●三皈五戒

三皈者,皈依道、皈依经、皈依师,为皈依三宝。五戒,又称为积功归根五戒者,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邪淫;四戒妄语;五戒荤酒。

身不染杀盗邪淫,将升入欲界18天,心无贪、嗔、痴将升入色界6天,口无绮言华语、恶口妄言,将升入无色界4天。

在此基础上供养三宝,广行方便,积功累德,将升入四民天。至此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三灾不到,八难不侵,永脱轮回,常处清静逍遥之境。

常人名籍,录于阴曹地府,随自身功过沦于六道。欲脱轮回之苦,必须皈依大道。凭借道经师三宝之力而摆脱轮回。因此,必须皈依三宝,皈依之后,名籍将从阴曹地府消除,记名于三官大帝青编之籍。

从此之后,三宝弟子的一切功过皆归三官大帝考校,阴曹地府无权干涉。欲求皈依,必先拜师,拜师必须心意虔诚。皈依之后,必须遵守三皈五戒。此三皈五戒为学道者入道之初,需首要遵守之规律也。

●三障十恶

三障者,魔障、业障、灾障也。因贪嗔痴等之惑,而生魔障;因五逆十恶之业,而成业障;因三灾八难之遭,而见灾障。十恶者,口有四恶,即绮语,妄言,恶口,两舌;心有三恶,即贪,嗔,痴;身有三恶,即杀,盗,淫。合为十恶。

●三塗五苦

三塗者,一为火塗,为地狱道猛火所烧之处;二为血塗,为畜生道互相噉食之处;三为刀塗,为饿鬼道被刀剑逼迫之处。又以:一者拷对前非之塗;二者畜生偿酬往业之塗;三者饿鬼苦对最深,渴饮火精,饥则食炭之塗,号称三塗。

五苦者,一为刀山地狱之苦;二为剑树地狱之苦;三为铜柱地狱之苦;四为镬汤地狱之苦;五为溟泠地狱之苦,是为五苦。

●三灾八难

三灾者,遭受三大天灾也。一为风灾;二为火灾;三为水灾。八难者,一者得生人道难;二者去女为男难;三者形体完全难;四者得生中土难;五者有道君难,六者禀性慈仁难;七者国太平难;八者与三宝相遇难,称之八难。

《称笈七签》卷“杂修摄”的八难为不废道心一难,不就明师二难,不托闲居三难,不舍世务四难,不割恩爱五难,不弄利欲六难,不除喜怒七难,不断色欲八难。

●三元五腊

三元节是道教的重要节日,分别是正月十五上元天官节,七月十五中元地官节,十月十五下元水官节。

五腊节是,正月初一天腊,五月初五地腊,七月初七道德腊,十月初一民岁腊,十二月初八王侯腊。

●初真戒律

初真戒是人道者必须遵守的金科玉律,是人道的门户,是修道的起点。初真戒有五戒、八戒、十成和女真九戒等。《初真戒说》里就制定初真戒的意义说得很详细,目的就是树立道心,弘道立德。

初真戒要求十恶不生,无思无为,一念修道,去掉凡心,以戒为师。清代王常月著的《初真戒律》中,让人道者先受三皈依戒:第一皈身,太上无极大道。永脱轮回,故称道宝;第二皈神,三十六部尊经。得闻正法,故称经宝;第三皈命,玄中大法律,不落邪见,故称师宝。

●初真五戒

初真五戒是初真戒的根基,是人道之初门,清心之良方,是出俗与人俗的枢纽,每人道者,必须牢牢领会其意。五戒指不得杀生、不得荤酒、不得口是心非、不得偷盗和不得邪淫。

这五戒是持身之本,护法之根,如果能以此五戒为对照,就能益寿延龄,天神护佑,永脱五刑之苦,世世不失人身。五戒后来发展成八戒。陆修静在《受持八戒》中在五戒之外加了三戒,即不得杂卧大床、不得普习香油、不得以作娼妓。

●初真十戒

持五戒者,校正身心,去除杂念,接受皇天尊所命初真十成。十戒为:

第一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应当尽节君亲;

第二戒者,不得阴贼潜谋,害物利己,应当广济群生;

第三戒者,不得杀生,以充滋味,应当行慈。

第四戒者,不得扶邪败真,秽慢灵气,应当守贞操。

第五戒者,不得败人成功,离人骨肉,应当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

第六戒者,不得谗毁贤良,露才扬己,应当称人之美善,不自优其功能;

第七戒者,不得饮酒食肉,犯律违禁,应当调和气性,专务清虚;

第八戒者,不得贪求无厌,积财不散,当行节俭,惠恤贫穷;

第九戒者,不得交游非贤,居处秽杂,应当慕胜己,栖集清虚;

第十戒者,不得轻忽言笑,举动非真,应当持重寡辞,以道德为务。

这十戒,能做到者,天神护佑,永脱一切苦脑。十戒注重道教徒的品德修养,要做到忠、孝、济世、守身、节俭、利人、清修,作为修道养性的前提,洁身戒行的道德规范,能使道教徒品行端正,世人竟向慕之、归之。

道教特别讲究广济群生,要回光返照,与人为善,则广施阴德,普济群生,乃为人道之本。对贞操方面来讲要独拔常伦,顿息尘缘,精修道行,当证仙阶,福及九祖,庆流一门。

对于财物方面来讲:夫人之贫富,命禀生初悉已前定,若生财有分,用尽还来,若胎骨受贫,广求不富,能明此理,一切取觅付之自然,非己之财不妄取,非义之财不苟得。

合得之财,随分取可,不陷于贪求无厌之欲,能做到十戒的人,则心领神会,精神分明,修道积德的第一步。

●女真九戒

在初真戒后面,还加上了女真九戒,作为道教信女修持之戒,九戒为:一、孝敬柔和,慎言不妒;二、贞洁持身,离造秽行;三、借诸物命,慈憋不杀;四、礼诵勤慎,断绝荤酒;五、衣具质素,不事华饰;六、调适性情,不生烦恼;七、不得数赴斋会;八、不得虐使奴仆;九、不得窃取财物。

●三堂大戒

三堂大戒是全真道授受传承之根本戒律,也称三坛大戒,由初真戒、中极戒与天仙大戒三部分组成。由于受戒道士必须经100天戒期,故又称“百日圆满三坛大戒”。《道藏辑要》收录戒律全文。

全真道创立之初,并无繁复戒条。传授戒法,始于邱处机。他订立传戒仪范,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据全真龙门第七代律师王常月《钵鉴》记载,邱处机采用道教传统戒律,乃仿佛教沙弥、比丘、菩萨三戒之制,定初真、中极、天仙“三坛大戒”,唯单传秘授,不得广行。

至明末清初,王常月创全真丛林,一改旧制,公开传授。顺治十三年,“奉旨主讲白云观,赐紫衣凡三次,登坛说戒,度弟子千余人。”康熙二年,又率徒南下,立坛授戒。当时在全真道中,龙门派的社会影响远超其他各派。

初真戒本王常月所撰之《初真戒律》,立持戒、出入、事师、视听、言语、饮食、听法、出行、起立、坐卧、作务、沐浴等威仪13种、200条,从各方面对受戒者加以约束,得受初真戒者称妙行师。

只有得称妙行师者,才可进而受中极戒。中极戒本托称太上老君降授之《中极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经》,戒文300条,故通称“太上老君中极三百大戒”。

中极三百大戒中有将近百条与“老君说一百八十戒”相同,其余二百戒也与上述威仪等多有雷同之处。从正念修持以至接人待物,都有种种规定。

天仙大戒本清柳守元所撰《三坛圆满大戒略说》,认为三界诸法,皆从道生,若欲求道,当修观慧诸法。

受持此法,即“得生无量智慧,增无量善因,灭无量业障,消无量烦恼,延无量寿岁,长无量福田,”位证天仙,是为“不戒乃戒”之“天仙”大戒。

得受天仙戒者称妙道师、传教本师乃太上继宗演教接化大德之师。不受天仙戒者不得传戒。

●九真妙戒

九真妙戒简称九真戒,为亡者所持之戒。是九天帝君亲口宣说,佩奉者升入九天,轻侵者堕入九地。《道法会元》称“九真戒者,宣告亡灵,奉戒专心,克臻妙道。”

据《北帝伏魔神咒妙经》称,此戒内容为:一者敬让,孝养父母;二者克勤,忠于君王;三者不杀,慈救众生;四者不淫,正身处物;五者不盗,损人损己;六者不咳,凶怒凌人;七者不诈,谄贼害善;八者不骄,傲忽至真;九者不二,奉成专一。

《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说道:“世人若能受九真妙戒,佩受救苦长生宝箓,生在之日,受之福报,寿龄绵远,运尽数终,不趋轮回,直上丹天。”

●全真清规

全真清规是金元时期全真道对违犯戒律的道士执行处罚的条例,旨在约束道士、维持道观的正常活动和生活秩序。清规与戒律是相辅而行的。戒律警戒于事前,清规处罚于事后。

全真道初创时期,力倡苦修,离俗出家,教风淳朴,有规戒思想而无制度。《真仙直指语录》有马丹阳“十劝”语录,称一不得犯国法;二见教门人必须当先作礼;三断酒色财气;四除忧愁思虑;五遇宠若惊;六戒无明业火;七慎言语、节饮食,薄滋味、弃荣华、绝憎爱;八不得学奇异怪事;九居庵不过三间、道伴不过三人;十不得起胜心。

故元人徐琰概括全真教旨为“其修持大略以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为之宗。”元初全真道结交权贵,贵盛至极,教风日变,渐离自放草泽、俭朴刻苦之旨,因此,逐仿效佛教清规订立全真清规。

明正统年间编成的《道藏》收有《全真清规》一卷,内容包括:指蒙规式、簪披次序、游方礼师、堂门戒腊、坐钵规式、祖师则例、三不起身、全真体用等。

其中指蒙规式是指导初入道的童蒙的规戒;簪披次序定弃俗簪披的先后次序;游方礼师是对游方道士的礼仪规定;堂门戒腊是对道士在宫观中行止的礼仪规定;坐钵规式是对于全真道士坐钵修持的规定;祖师则例和三不起身是对于全真道士在宫观内起居安排和礼仪的规定;全真体用则是阐述全真清规体现的教义思想。

《教主重阳帝君责罚榜》明确规定了对于违反清规的道士的处罚标准:“一犯国法罚出;二偷盗财物、遗送尊长者,烧毁衣钵罚出;三说是谈非、扰堂闹众者,竹篦罚出;四酒色财气食荤,但犯一者罚出;五奸猾慵狡、嫉妒欺瞒者罚出;六猖狂骄傲,动不随众者罚斋;七高言大语、作事躁暴者罚香;八说怪事戏言、无故出庵门者罚油;九干事不专、奸猾慵懒者罚茶;十犯事轻者罚拜。”

●老君想尔戒

老君想尔戒是早期道教的戒律。其戒文分上中下3行,每行3条共9条,即“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此上最三行。行无名,行清静,行诸善,此中最三行。行无欲,行知止足,行推让,此下最三行。”

《称笈七箓》卷称,想尔戒是“道舍尊卑同科”的,“九行备者,神仙;六行备者,寿;三行备者,增年。”

老君想尔戒是五斗米道《老子想尔注》戒律思想的集中体现。《老君存思图十八篇·坐朝存思第十》称,行存思者要“存《老子想尔注》”,其所标出的却是老君想尔戒的三行九条。由于想尔戒的条文过简,不便操作践行,因此,又在想尔戒的基础上,衍生出老君二十七戒。戒文也分三品。

上品戒文是:戒勿喜,邪喜与怒同;戒勿费用精气;戒勿伤王气;戒勿食含血之物,乐其美味;戒勿慕功名;戒勿为伪彼,指形名道;戒勿忘道法;戒勿为试动;戒勿杀言杀。

中品戒文是:戒勿学邪文;戒勿贪高荣强求;戒勿求名誉;戒勿为耳目口所误,戒常当处谦之;戒勿轻躁,戒举事当详心;戒勿好衣美食;戒勿盈溢。

下品戒文是:戒勿以贫贱强求富贵;戒勿为诸恶;戒勿多忌讳;戒勿祷祀鬼神;戒勿强梁;戒勿自是;戒勿与人争曲直;戒勿称圣名大;戒勿乐兵。

二十七戒是想尔戒的具体化和世俗化。《太上老君经律》称,行二十七戒“备者,神仙。持十八戒,倍寿。九戒者,增年不横夭。”魏晋南北朝时期,上清派、灵宝派以及北天师道等道派都制订了一些戒条,将修道与持戒紧密地融为一体,称持戒是修道的首要条件。

唐代道士张万福《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列举的戒目有16种,称“凡人初入法门,先受诸戒,以防患止罪”,其中想尔戒二十七戒是“太上高玄法师所受”之戒。

明清时期,道教戒律思想臻于完备。永乐初,天师张宇初撰《道门十规》,列述道教源流、道门经箓、坐圜守静、斋法行持、道法传绪、住持领袖、称水参访、立观度人、金谷田粮、宫观修葺十条,一般认为是明代道教的整顿纲领。

●三业、六根、六尘

三业,身业、口业、意业,称身、口、意三者所起作用之业。

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心根、意根,称此六官能生六识之根,故称六根。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称此六境,能由六根而染尘污,故称六尘。

●老君说一百八十戒

老君说一百八十戒,又名长存要律百八十戒,简称老君百八十戒、百八十戒,是早期道教的五斗米道的主要戒律,后成为道教授受传承的大戒之一。《太上老君经律》、《要修科仪戒律钞》、《称笈七箓》均收有戒律全文。

道教称一百八十戒是周幽王时代的老君授予干吉的,老君对干吉称:“吾遥从千万亿里观之,诸男女祭酒托老君尊位,贪财好色,擅色自用,更相是非。各称我心正,言彼非真。利于供养,欲人奉己。憎恶同道,妒贤嫉才,骄恣自大。禁止百姓,当来从我,我道最正,彼非真也,皆不当尔。”

于是,老君授戒,命干吉“当善听,记录心中,当为后世作法则。”老君授戒之说固属虚妄,但是它反映了早期道教出现的种种混乱情况,急需整顿。

于是道门中人凭借老君的神权和祖师的威名,制作道经,宣设戒条,以期清整纲纪,涤除弊端,保存道门势力,巩固道教的社会地位。老君说一百八十戒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

一般认为,最早的道教戒律是老君想尔戒。老君一百八十戒是想尔戒的铺陈和展开,具体化和世俗化。学道之人当先诣师门,“奉受七十二戒、百八十戒”。

就“百八十戒”的戒条内容来看,有不少属于一般社会公德,如有关人际关系的,不得多蓄仆妾、不得淫他妇人、不得贩卖奴婢。有关处世原则的,不得盗窃人物、不得破人婚姻事、不得言人阴私。有关爱护自然环境的,不得烧野田山林、不得妄伐树木、不得妄摘草花等。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3

    圣经故事3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内容简介:黄檗无念禅师,法名深有,号无念,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李卓吾、袁宏道、瞿汝稷诸人之推崇。《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原收录于《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共分四卷,第一卷法语,涉及的是黄檗无念禅师参悟、觉解的“缘起性空”之论,不离法藏,融汇了儒家与道家的思想精随。第二卷酬问,谓之酬问,实是解经是也。第三卷复问,乃是黄檗无念禅师针对其所生活之时,明末社会变革带来的思潮动荡,在文化观念需要重建之时,而从禅宗角度给出的仁学机缘解答。
  • 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的主要信仰之一,其间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佛教博大精深,各种典籍浩如烟海,这些往往使初学者望而生畏。针对这种情况,本书采用了符合现代人知识结构和快节奏生活特点的问答模式,将艰深晦涩的教义和纷繁复杂的宗派传承历史一目了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您轻松阅读。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

    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

    本书是收录了《了凡四训》的原文并进行了译解,包括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四篇。
热门推荐
  • 穿过霓虹

    穿过霓虹

    九十年代初期,农村女青年田小菊(后改名为娟子),由于家庭贫困,辍学回家务农。在一次纷争中把村里的会计打伤,被劳动教养两年。出狱后和镇供销社职工大周结婚。几年后,发现自己不能生育,只好和大周离婚。先是到酒楼里当服务员,后来到酒吧里做小姐。从一个对娱乐场所一无所知的农村妹子,在里面经历了许多的酸甜苦辣之后,成为了当时长街上的知名人物。几年后她离开酒吧改作皮衣和批发山货生意。最终她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种植无公害蔬菜,用自己的努力和劳动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
  • 执笔画仙

    执笔画仙

    世间有一术,凌驾于三千大术之上。此术一笔一画,亦可救人,也可杀人于无形。灵丹妙药,也可随手画之。宝器灵石,亦可挥笔得之。一个小小宗门修士,因被人所害,逃出师门。却偶得逆天画术,从此开启强者之路。
  • 腹黑弃妃:皇上请用膳

    腹黑弃妃:皇上请用膳

    穿越,她本想开开心心度日。他却并不让她好过,鞭子,板子,夹手指,接踵而至。凤鸾宫外,他冷血下手,打掉她腹中孩子。萧瑟冷宫,他冷眼旁观,看她人绑她在树,皮开肉绽。为了他和别人的孩子,她大义相救,他却赐她腰斩。终于她以为一切尘埃落定,他却不放过一点利用她的机会,让她和亲。却又在和亲之后,举兵破她国家,杀她丈夫。被俘入京,她再度成为他的女人,当初的傻白甜还会由人摆布吗?复仇,真相,她一点点撕毁所有人的面目,踏着鲜血上位。他却在最高处大笑,“从前现在,都是为了你。”
  • 赵日天的修仙路

    赵日天的修仙路

    赵昊偶得奇遇,得到属性系统,在末世的精彩人生即将开始,但是一道闪电缺改变了画风,让他来到了修仙世界,中央世界,附身在一个同样即将开始精彩人生的李天身上,成为了蜀山历史上修为最低,年龄最低的真传弟子,当然,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逗逼师傅,从此赵昊依靠属性系统,开启了他在中央世界的装逼长生路。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意外成仙

    意外成仙

    天劫也会找错人?一个意外,改变一切;一场天劫,凡人成仙!
  • 佛城因缘

    佛城因缘

    女友田媖生日这天,安涌灏本打算炫耀一番。突如其来的意外不仅在田媖心中留下痛楚的阴影,两人的关系也告一段落。当安涌灏回老家临水休学了一年,再次回到须埠时,一个清纯的女孩偶然走进他的生活。随着交往,安涌灏发现,在女孩非同寻常的身世背后,还有一连串连她自己也未曾察觉的谜团,而那些谜团竟隐约指向田媖生日那天的突发事件。围绕这些谜团的人,竟和文物走私,象牙猎杀有着纠缠不清的关系……与此同时,美国回来的干练青年高翯被聘请到宏万集团担任高管。他与一个神秘合作者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在扫除公司一名内奸后,他还要面对一个犯罪团伙安插在公司的眼线……善与恶,爱与恨。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因与果的剧目将不断上演……
  • 故乡的原风景(指尖上的中国)

    故乡的原风景(指尖上的中国)

    本书集结了中国现代名家朱自清、周作人、郁达夫等对儿时的美好回忆,通过对民俗风情、家乡亲朋、儿时乐土、美食游戏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童年趣事的怀念。同时,也讲述了民国时期的人性、习俗和风貌,完整地呈现了当时的历史风情和民生状态。
  • 公司理财作业集

    公司理财作业集

    公司理财是经济管理学科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其核心内容是以本金为起点, 构建公司理财的理论体系。系统地讲述了本金的筹集、本金的投放、本金的使用、本金效益和收益分配等内容, 并结合我国对外开放中公司财务的若干新问题, 增加了财务机制、创新金融工具、税收策划、企业重组财务等新的内容。
  • 破衡

    破衡

    天地有时尽,乾坤灭复生!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故事,里面没有过多的打打杀杀,反而多了一些寻常的情节。整个故事围绕天地毁灭后再次复生!从没有鬼怪,到又能修仙的过程。主要讲科技与鬼神的冲击,凡人与仙者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