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91600000082

第82章 海德格尔的学生与情人

海德格尔是个风流的思想家。他于1917年与丽德·佩特瑞结婚,由于佩特瑞是新教徒而海德格尔是天主教教徒,他们举行了两次婚礼,一次在新教教堂,一次在天主教堂。但两次婚礼的承诺也并未能够保证海德格尔对妻子的忠贞。

海德格尔虽然长相一般,穿着打扮上更是显得土气,但他聪明绝顶,又在哲学界具有相当高的声誉,时常有一些年轻的女孩子经不起诱惑甘愿为他献身。而海德格尔也被许多人看做“勾引天真无知的女生上床的色狼,达到目的后就一脚踢开。”在海德格尔诸多的情人中,与他交往最为密切也最为著名的就是汉娜·阿伦特——一位在后来取得极大声誉的女哲学家。

1923年的时候,还是副教授的海德格尔迁居一个叫马尔堡的地方。这个小城风景十分迷人,但却有着德国小城特有的保守和封闭,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马上人人皆知。而海德格尔的妻子丽德,对于自己丈夫的好色本性也是十分之了解,她几乎可以说是死死地盯着海德格尔,还有他的学生,尤其是那些漂亮的女学生。然而海德格尔还是勾搭上了一位漂亮的犹太女学生,这个女学生就是汉娜·阿伦特,当时她才18岁。如果他们敢于同时出现在公众面前,那实在是非常不般配的一对。海德格尔当时35岁,粗壮结实,习惯穿着标准的农民服装,看上去像个干体力活的人;而汉娜则一头短发,身材修长,穿着时髦的服饰,年轻漂亮,高雅大方。

有证据表明,是海德格尔率先发动了引诱攻势。面对年龄几乎是自己两倍的男人,阿伦特似乎心存敬畏。但海德格尔的天才和充满爱意的表白还是打动了她。在给阿伦特的信里,海德格尔深情款款,巧舌如簧。在其中一封信中,海德格尔写道:“亲爱的汉娜,我已经坠入爱河不能自拔,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雨中回家的你更漂亮,更迷人,真希望与你手挽手一直走下去,永远。”在海德格尔的强求下,他们两人经常在大学附近阿伦特的学生公寓幽会,具体时间全部由海德格尔决定。这种私通非常危险,因为马堡大学的因循守旧和清规戒律远近闻名,一旦事情败露,海德格尔将身败名裂,失去教职,更何况还有已经难以消受的河东狮吼。

一年后,阿伦特搬到了海德堡,师从另一哲学大师、海德格尔的朋友雅斯贝斯。阿伦特把这次转学视为替海德格尔做出的自我牺牲,“因为我对您的爱,一切又算得了什么。”她的痛苦离去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上遂了海德格尔的心愿,毕竟身边少了颗地雷比较安全。更何况,在少被人发觉的情况下,海德格尔还希望这段私情能够继续。可阿伦特希望重回自我,转学之后她没有留下新地址。这次还是海德格尔采取了主动,他派学生打探到阿伦特的情况,把她又拉回自己怀抱。幽会地点一般都在离马尔堡有安全距离的车站旅馆。这样,在马尔堡与海德堡铁路沿线的小站上,他们的风流韵事又持续了两年。

直到1927年,海德格尔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存在与时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声誉。第二年他就接替了他的导师胡塞尔担任弗莱堡大学哲学教授。大概是考虑到作为新职务的影响吧,他写信与阿伦特断绝了两人的关系。1929年,阿伦特嫁给了斯特恩。

但故事到此并未结束,纳粹在德国的上台改写了两人的人生历程。1933年5月,海德格尔满怀热情地加入了希特勒的国社党,并发表了支持纳彩的校长就职演说。这个新科纳粹校长,在演说的结尾说道:“只有元首才是当下和未来的德国现实和法律”,并三呼“嗨,希特勒!”阿伦特感到无比的失望,她给这位昔日的导师兼情人寄了一封谴责信,宣示与德国知识界绝交,从此她开始了在美国的流亡。直到战后的1950年,阿伦特重返德国,与海德格尔重逢。

作为纳粹的同流合污者,海德格尔作为哲学家的声誉被玷污已经无可挽回,他被禁止参加德国大学的任何知识生活。而阿伦特,这位昔日的灰姑娘,已经是一名具有国际声望的犹太知识分子,在对极权主义的批判方面独树一帜,时间的流逝已经把声名的天平倒转。但对海德格尔依然不变的爱使得阿伦特决定再次帮助海德格尔获得人们的理解。从此,她成了海德格尔的美国代理人,辛勤地张罗他的著述合同和翻译事务,竭力为针对海德格尔的种种指责进行辩护。

虽然在许多人,包括海德格尔的许多原有同事和学生看来,海德格尔并未曾真正对当年与纳粹的合作作出真正的忏悔。但爱,迷住了阿伦特这位二十世纪最为出色的女性政治哲学家的双眼。早在1928年,在预感到海德格尔即将了断他们之间的情事之时,她在信中写道:“以上帝的愿望,我将在来生更加爱您。”

同类推荐
  • 心开路就开

    心开路就开

    本书分为:活得开心比活得富贵重要、每天都是一年中最好的日子、改变心态就能改变人生、肯定自己才能升华自己、行善种下福田等八辑。
  • 10秒钟打造成功高手

    10秒钟打造成功高手

    明确的目标和积极的心态,就是成功的开始。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够控制你的命运,《十秒钟打造成功高手》就是要打造每一个有决心夺取自己目标的人成为真正的成功高手。完整的成功计划,最具价值的人生指南。
  • 为生命画一片树叶(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为生命画一片树叶(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走进如歌的生命,走过诗意的青春。曾几何时,我们叹息时光的飞逝,叹惋落日的凄美,却任凭美好从身边转瞬即逝。不是青春短暂、岁月苍白,而是我们不曾将它涂上丰富的色彩。何不于喧闹中体会宁静,于繁杂中感受简约,以平静的心情看待得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功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之大境界。
  • 学习改变命运(全集)

    学习改变命运(全集)

    在知识如此迅速激增、变化和老化的今天,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当然是学习,爱学习了。不学习者就会停滞不前,迟早丢掉饭碗。一个懂学习、有知识的人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群会学习、有知识的人能改变国家的命运。因为知识是获得生存能力、提升竞争力的唯一途径! 李嘉诚也曾经说过:没有学习就没有未来,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是比我们更厉害的人还在学习。学习是会上瘾的,尤其是当你可以学会你想学的人和东西时!让我们把学习进行到底吧!
  • 智慧人生的11个指数

    智慧人生的11个指数

    在生活中,我们追求财富、地位、健康、幸福……而这一切唯有靠智慧之光的指引才能得到。在追求的过程中,我们只有用智慧来武装自己,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富有、更充实。人生的旅途上,只有那些带着智慧上路的人,生活才会有五彩缤纷的灿烂,才会找到在痛苦磨练中升华的自我。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那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奋斗?需要哪些方面的素养?本书所讲的11个指数将给我们指明方向,只要努力提高人生11个指数的智慧和能力,全面、均衡地发展,就一定能够构建成功和幸福的大厦。
热门推荐
  • 木古苍穹

    木古苍穹

    原本一片宁静平和的星空里,没有修炼,没有神通,没有超级巨兽······却因为两大皇者的同归于尽而开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这一片星空也开始走向了修炼一途······走向了修炼与崛起,杀戮与血腥······而这一切,终有人将掌握天命,违逆天命······
  • 最强少主

    最强少主

    从小就是孤儿的陈想,在受尽了欺辱的童年中成长,他发誓终有一天一定要成为人人所敬仰的人,在一次意外的撞车,陈想的力量开始觉醒,以前世的戒指中的灵魂交谈,开始了修真的道路,就这样,在修...
  • 丑小鸭的职场漂游记

    丑小鸭的职场漂游记

    好学生宁晓爽毕业后,经历了几番磨难,终于来到这个公司来上班。本性纯良怯懦的她艰难地打拼,既要应对苛刻刁钻的上级,又要躲避同事的明枪暗箭,又要小心乙方的糖衣炮弹、明哲保身……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部门的技术大拿杜天明,冷漠孤傲其外,贪婪逐利其中,处处诱惑宁晓爽落入他的陷阱……部门主管陈友汕,在经历了一场风波之后,性情大变,漠视万物却只苛待宁晓爽一人……神秘人物张黛阳,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但是他内心的孤独感与众人对他的敬仰同比增加。有一天,他听说了一句话“因为你的善良和恶毒都不纯粹,所以你痛苦”,他想到了宁晓爽……
  • 世说人语

    世说人语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Utilitarianism

    Utilitarianis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洛克王国之极端

    洛克王国之极端

    光愈强,影愈强。毁灭与希望本就在一线之间,正如两人站立在天平的两段,身后交织着的便是光与影。而所有事情的源头,只为一人而已。
  • 万界剑皇

    万界剑皇

    星空万界,以剑于尊,三千武道,以剑为皇,吾,以剑,划破长空,以剑,逆斩苍穹!我,为剑皇,为剑尊
  • 佳人本逍遥
  • 最让你释放情感的心灵故事(智慧背囊16本)

    最让你释放情感的心灵故事(智慧背囊16本)

    俄国诗人普希金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生活中,会经历喜怒哀乐各种复杂的情感。如果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雨季会变为晴天;如果以消极的心态去面对,晴天会变为雨季。但是,任何的人,无论雨季或者晴天,心中的情感都需要最真实的释放、解脱。本书汇集了最感人至深的几百个情感故事,以引人共鸣的心灵物语来进行点拨,使广大读者在故事中得到释放、领悟、受益,更加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开创生活。
  • 揭露骗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揭露骗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字前,苏德两国领导人在克里姆林宫。1939年8月15日晚上8点,德国驻苏联菲斯科大使舒伦堡求见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向他转达了希特勒的旨意,称德国外交部将到莫斯科谈判,以解决苏德关系紧张的局势,此时的苏联已经注意到德国在欧洲的侵略意图,并十分着急地想和其他几个欧洲大国,像英国、法国等建立同盟,以阻止德国继续扩张,确保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但是英法两国仇视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苏联几次提出的建立同盟的建议,都碰了“软钉子”.......本书带你详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