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91900000001

第1章 序言 自序

序言

这是一本用文集形式记录作者创作轨迹的书。它通过几十万字各类作品的汇集,向人们提供了一部浓缩的作者业余创作史,也展现了作者五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不同时期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风貌以及他与时俱进的个人成长过程。

写作是作者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他的精神寄托和一种追求。没有写作就没有他的精神生命。

作者1933年出生于沈阳。他自幼天资聪颖,有“小机灵鬼”之称,是祖父母的最爱。在母亲的教导下,他五六岁就能背诵“三、百、千、千”等传统启蒙教材,十多岁时就能阅读一些武侠、历史、劝世小说,这对他以后热爱文学,勤奋笔耕产生了积极影响。1951年,他中学没有读完就响应祖国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投身于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在朝鲜生活、战斗的八年,大大提升了他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情操,丰富和历练了他的人生,成为他日后创作的一个源泉。1958年志愿军回国后,他本应参加复习考试,继续升学,然而,囿于家庭贫困,他把仅有的部队津贴补给了正在读大中小学的三个弟妹,毅然帮助父母挑起了生活重担,因而熄灭了燃烧已久的对上大学的渴望,走上了自学成材之路。从此,在漫漫的人生路上,无论生活怎样困难,工作怎样忙碌,他都保持以往的学习习惯,不断制定学习计划,订购书刊,广泛涉猎,孜孜汲取,并不时动手写写文章。他和大妹经常在往来书信中谈论学习心得,交流学习经验,告诫和鼓励大妹要珍惜大学时光,努力学习。至今,他还保存着大妹的五十来封信函,亲情弥足珍贵。

经过刻苦努力,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他就取得了辽宁函授学院中文系本科毕业证书;八十年代又获得中国文化书院大学后教育“中文比较文化研究班”的毕业资格。他边进修边写作,进修使他充实,写作使他快乐。他的一些作品曾多次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奖励,他的事迹也频频出现在报端,逐渐成为当地的知名人士。

一个国家文学艺术的总体水平,不仅取决于名家或名著的质和量,还要看这种文学艺术的群众基础,看普通民众的修养,看工农大众中业余作家和作品和数量和质量。由于这些作品更接近群众,更朴实无华,因而也更为普通百姓所乐意唱和,该文集取名《沙石50年》,既道出作者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添砖加瓦整整五十年,又反映出他在五十年的写作生涯中,历尽坎坷终不悔,心织笔耕蜡方尽的坚毅信念。从这个角度说,这本文集的出版也许还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

本书所收文章,内容大多为作者谈自己的所历、所见、所闻、所感,战争的、和平的、经济的、文化的、道德的、人生的等等,涵盖很广。他用色彩斑斓的印象,生生不已的感触,鲜活如初的回忆,精心组合成文。每一篇都浸透着他的思想和灵性,都牵动着许多人的思绪,直入人的内心世界,像一个个主题不同的鲜活画面时时跃动在读者眼前。

《我的朝鲜战争》一文,以作者的回忆为引子,通过大量具体材料,再现了发生于五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响应毛泽东主席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25日开赴朝鲜前线与朝鲜人民军共同作战。11月在中国各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大批青年工人、农民踊跃报名参加志愿军。作者和他的同学们,就是在这个时候投笔从戎的。作者深情地追述了他们是怎样怀着报效祖国的热忱和初次临战的激动,告别了祖国和亲人,踏上朝鲜战场的,又是怎样住山洞、卧冰雪、忍饥耐寒参加战斗的、该文以特殊的视角,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了志愿军后勤官兵的风采。从武器弹药的运输、保管,军械库场地的转移、跟进,以及各种生活用品的供给,直到战俘的起居管理等等、在硝烟弥漫中揭示生活真谛,在战火纷飞中体验苦辣酸甜。

对于朝鲜战争,无论是纪实类还是创作类的文学作品,作家们大都着眼于前线的拼杀,山头的争夺。“上甘岭战役”、“奇袭白虎团”尽人皆知,但对衬托红花的绿叶却所知甚少。这次,该书推出的后勤军务杂忆,则为翔实细腻地记录抗美援朝的志愿军的全貌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使读者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读罢如同亲赴。从而在激情高昂、具体生动的描写里,去理解、感受那个地域、那个时代历史年轮的断面。

有关工会工作的文章也是该书的重要内容之一。作者虽未系统地学习过现代管理理论,然而他对人本主义这一管理思想精髓的认识和理解已经达到十分深刻的程度。作者从宏观经济的科学发展观出发,认为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所以他特别注意学习、研究企业职工问题。他的文章也多从职工教育、职工保护、职工体育、职工娱乐、职工福利等多方面、多角度持续关注和深入分析各种企业的职工问题。题材广泛、思想明晰并充满理解和人文关怀,甚至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工人阶级的地位、作用等工运理论问题也多有涉及。这类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广大职工对提高生活质量、提高自身价值的真实诉求,深得支持与好评,并有一定的借鉴与推广价值。

书中关于集邮方面的作品,为我们展示了作者解读集邮世界的各种见识与评价,既有对高手的赞颂,又有自己经验的奉献;既有客观公正的评价,又有各种方法的推荐,使集邮这类文化活动拥有了鉴赏与研究的普遍价值,成为帮助读者正确认识集邮世界,积极组织集邮活动的导航篇与工具篇。读者甚至很难说得清该把这些文章归为企业职工活动或集邮文化专著哪一类中。

本书所收的其他各类作品,如游记、读书心得、日记、诗歌、杂文、影评等文章也大都具有充沛的文化能量,既能增加相关知识,又能陶冶情操,对引发个人兴趣、提高文化素质都是很有助益的。

纵观全书,读者可以窥见作者对美好人生、高尚人格的追求。这些普普通通的文章蕴含着人生必备的德、识、才、学。若手备一册,茶余饭后,细细玩味,或可获益匪浅。此书出版的立意,就在于提高生活品位,引领高尚情操,鼓励后代热爱生活,努力拼搏,创造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本书的出版,对作者也有重要价值:一为回忆和保存。书中许多篇章是他七十多岁以后写的,如《我的朝鲜战争》一文描绘的是半个多世纪前的军旅生活,一想起来就令他兴奋不已。因为回忆就是某种意义上的相逢,战友的相逢又令人产生特殊的幸福感,忘生死、泯利害,是人生大境界的再现。所以,这类文章不仅对作者本人具有极大的保存价值,就是对他的战友和其他感同身受的人也是一样,通过回忆使壮美的人生在记忆的丰碑上定格为永恒。二为平衡与慰藉。这本书是作者的心血,他不为名不为利,为的是找到成功的精神家园。他退休后,不甘寂寞,不图安闲,依旧老牛奋蹄,披星戴月,在笔墨生涯的感悟中,追求自我完善的理想。这种超然和进取是老年人难得的好心态。写书、出书可以使他获得成功的喜悦、心理的平衡和精神的慰藉。这种智慧的平衡、理性的慰藉又使他找到了极可宝贵的健康的金钥匙。总之,作者用手中的笔,蘸着辛勤的汗水,用多题材、多体裁、多侧面、多角度,写出一篇篇华章。他用自己的作品描摹了生活的轨迹,构筑了多彩人生,他没有辱没良知和使命。他的挥洒和努力,获得了家人的敬意,也得到了周围人的肯定。

通读全书之后,多少有些杂、散之感。似感性丰盈,理性不足,缺少一些系统和严谨。好在内容丰富,感情真挚,读者可以文中观社会,字里游天涯吧。

谨以此书的出版,告慰作者的在天之灵。

易慧清

2006年7月1日于长春寓所

同类推荐
  • 世事咏叹(读者精品)

    世事咏叹(读者精品)

    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歇下他手头不得不干的事情,开始做他所喜欢做的事情时,他的个性才会显露出来。只有当社会与公务的压力消失,金钱、名誉和野心的刺激离去,精神可以随心所欲地游荡之时,我们才会看到一个内在的人,看到他真正的自我。
  • 足球文学方略

    足球文学方略

    2010年,就《一生有你:一场由足球引发的文学思考》的写作,我断断续续花了4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一个31万字的书稿。将在09年年末初初努力得来的“足球文学”以文本形式‘立身’。以此为理论基石的创作也渐入佳境,到了翌年5月关于足球文学的“二次概念”也已经油然而生。从09年年末到2010年年末,一年的时间,自认为是自我探索阶段的一次进步,通过两阶段概念支撑下逐渐完善的理论体系,“足球文学”的模子已经在我心里生根发芽,我已经幼稚地想要去寻找出版社,将《一生有你:一场由足球引发的文学思考》作为自己的处女作,开启潘多拉魔盒,“足球文学”也就能这样被广而告之。
  • 昙花的哲学:尤今散文

    昙花的哲学:尤今散文

    《昙花的哲学》是新加坡女作家尤今的散文精选集。共分六辑:《碗里乾坤大》围绕食物这一主题,展现亲情、友情、国情和旅情;《等待国旗的人》通过讲述作者在异乡邂逅朋友的故事,写出笑中有泪的众生百态;《寸寸土地皆故事》写出了异国异乡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及令人惊叹的奇风异俗、令人惊愕的丑恶人性、令人惊喜的温暖人情;《人间乐土》中收入的是一些趣味盎然的小故事,喜怒哀乐、美丑善恶,尽收笔下;《昙花的哲学》通过玲珑细致的小品文,看生活、写生活,其中不乏子女教育等问题;《甜咸人生》中的小品文亦庄亦谐地带出了作者的人生信念与生活哲理,颇有绵里藏针的苦心和“糖霜裹黄连”的创作旨意。
  •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朱自清编写的《荷塘月色(精装插图本时代经典)(精)》分为感悟生活、故人旧事、行走的踪迹、思索人生四辑内容,其中,第一辑中的佳作,无一不体现朱自清先生为文的特色;第二辑的七篇作品之中,《背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其简洁朴实的文字,忧郁萦绕的氛围,为世人展示了中国式的父子情深。
  • 闻一多散文诗歌(学生阅读经典)

    闻一多散文诗歌(学生阅读经典)

    《学生阅读经典:闻一多散文诗歌》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
热门推荐
  • 这绝对不是三国

    这绝对不是三国

    重生男:“我要报仇雪恨,我要逆了这贼老天!”系统男:“真巧,我想领略世界之巅的风采,我一起去逆天吧!”废材男:“我要让那些瞧不起我的人都后悔,加我一个我们一起把天逆了!”主角:“小天妹子别怕!我来帮你!”重生男:“就是你!上一世就是你杀的我!”系统男:“系统说的最终BOSS就是你吗?”废材男:“就是你这个混蛋抢了我的未婚妻!”主角:“一起上吧!我要打100个!”天:“所以说,你们这些人逆我干嘛呢?惹你们的又不是我。”新人求多多支持啦,只求签约,有A签最好,不能就潜力签。均定500就专心写书。
  • 女神修仙

    女神修仙

    荒古逝去,神明归来,轮回开启,黑暗再现!一个从大荒走出来的少年,为了踏上修行,改变身份,化成女儿身,去谋取那世间三大经书之首的《道经》,然而一路经历变化多端,身份败露,遭遇天下人追杀,一条艰难的修仙展开,他是否能战胜一路重难,最终踏上绝巅?
  • 爱沉溺

    爱沉溺

    他是一味沉溺,却永远不会醒悟,原来,自己可以完全的拥有她,如若遗憾,不求辛苦。
  • 斜阳

    斜阳

    本书收录太宰治最著名的三部作品:《斜阳》、《维庸之妻》和《人间失格》。太宰治韵文学以耀眼的光芒照射在日本战后的废墟上。他原先悲歌“人世恐怖”,而在1947年发表的《维庸之妻》中,那种悲歌进而发展为一种对虚无的叹息和幻灭感。小说借妻子之口,讲述了一个生来容易受到伤害的心灵为莫名的不安所攫住,以致终日借酒浇愁的诗人的故事。《斜阳》这部以没落贵族家庭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被誉为日本的《樱桃园》,为他赢得了如潮的赞美。他临终前写成的《人间失格》,可以说是他整个一生的自画像,从中可以看到他从多愁善感的少年一步步丧失为人资格的过程,被誉为日本文坛“不朽的杰作”,是“太宰文学的总清算”。
  • 异界之胜天

    异界之胜天

    一个只想过平淡生活的大家族嫡系子弟。但还是避免不了家族内部的争斗。在一次阴谋中,他的灵魂奇迹般的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在另一个世界他决定不再过平淡的生活,且看他如何让这个世界为他而疯狂。PS:我是新手,有建议的朋友尽管留言。我会尽可能的去改。
  • 重生之妃难逃

    重生之妃难逃

    他,铁血残颜,心狠手辣。无论是至高无上的权利,还是数不尽的美人,但凡天下男人想得到的东西,他都无需费力去求,唯有那个人的心。她,水眸俏颜,灵秀单纯。原本无忧的生活,在遇到那个劫一般的男人后,坍塌殆尽,纠纠缠缠十年,所有的苦乐喜忧,结束于一根白绫。【女主篇】再次醒来,时光偷转,卧躺于襁褓,嘴角咧出梨涡,心中不断地默念着:离他远点儿...离他远点儿...什么情况?怎么相遇的比上辈子还早,这不科学!他那是什么眼神,怎生会如此慎人,她又不是刚出炉的晚膳,走开走开。【男主篇】原来,朕的爱妃小时候这么...这么...胖啊!腿那么短,你爬什么?而且,你爬得过朕吗?(众臣:您的腿也不长啊!牙还没长齐的小鬼!)爱妃会骂人了?爱妃长牙了?爱妃会走路了?这些重要的时刻,朕怎么能缺席。然后,一阵灰尘扬起,太医院就只剩下一群老眼昏花的熬药太监...
  • 重生之舰御天下

    重生之舰御天下

    一场车祸让心御回到了三年前,《舰御天下》刚开服的日子。新的开始,新的征途。看这个前世第一公会的会长,如何踏舰道,唤弟兄,力抗深海,契约舰娘,纵横天下。
  • 时代英雄

    时代英雄

    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上就已经孕育出另一个辉煌的时代文明,尘封了三千万年的超古代势力重见天日。究竟人类是在绝对黑暗中消失还是继续繁荣延续下去???
  • 和恶魔淡恋爱

    和恶魔淡恋爱

    丁咛身着一件长款白色卫衣,下搭一条休闲牛仔裤,咬着“蜜橙柳丁奶茶“的吸管。晃荡在人行道上,一旁的柳东不停的碎碎念,从网游到明星八卦。柳东是丁咛的“青梅竹马”,从小就跟在丁咛身后黯社?丁咛呆呆地看着电视,已听不到接下来的报道。为什么要这么残忍?为什么要造成流血?为什么要有伤害?苏橙,你回来啊!你答应过我的,你会回来的!!!
  • 淡伤初殇

    淡伤初殇

    十七八岁,正是年少初华,没有勾心斗角,也没有贪财慕势,有的只是纯真,善良,和对未来的憧憬。成长,总是会经历磨难,蜕变,依旧是生命的门槛,当风雨来临时,那稚嫩的肩膀能否承受得住那蚀骨般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