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92300000047

第47章 灸法

灸,灼烧的意思。灸法主要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医学入门·针灸》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有其独特的疗效。

一、灸法的材料

施灸的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作为主要灸料。艾属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各地均有生长,以蕲州产者为佳,故有“蕲艾”之称。艾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力温和,故为施灸佳料。《名医别录》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选用干燥的艾叶,捣制后除去杂质,即可制成纯净细软的艾绒,晒干贮藏,以备应用。《孟子·离娄篇》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之说。此外,还有以白芥子、毛莨、灯心草等作为施灸的材料。

二、灸法的作用

(一)温经散寒

灸火的温和热力具有直接的温通经络,祛散寒邪的功用,这正是寒者温之的具体运用。《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炳。”可见灸法具有温经散寒的功能。临床上可以治疗寒湿痹痛和寒邪为患之胃脘痛、腹痛、泄泻、痢疾等病症。

(二)扶阳固脱

灸火的热力具有扶助阳气,举陷固脱的功能,以治疗阳气下陷之脏器下垂和阳气虚脱之寒证、厥证、脱证等。《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说明阳气之重要性。阳衰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甚则欲脱,当此之时,就可用艾条来温补,扶助虚脱之阳气,故《扁鹊心书》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伤寒论》也说:“下利,手足逆冷,无脉者,灸之。”可见阳气下陷或欲脱之危症,皆可用灸法。临床上常用于各种虚寒症、寒厥症、虚脱症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等病证。

(三)消瘀散结

灸火的温和热力具有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的作用。《灵枢·刺节真邪》篇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得温则行,气行则血亦行。灸能使气机通调,营卫和畅,故瘀结自散。所以,临床常用于气血凝滞之疾病,如乳痈初起、瘰疬、瘿瘤等病症。

(四)防病保健

灸法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备急千金要方·灸例》云:“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瘟疟毒气不能著人也,故吴蜀多行灸法。”《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俗语说:“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又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由此说明灸法可起防病保健的作用,也就是说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

三、灸法的种类及其运用

(一)艾炷灸

艾炷灸是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炷,置于施灸部位点燃而防治疾病的方法。常用的艾炷或如麦粒,或如苍耳子,或如莲子,或如半截橄榄等每燃烧完一个艾炷,称之为一壮。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

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古代常以阳隧映日所点燃的火来点燃艾炷,此火称为明火,以此火点艾炷施灸称为明灸。因把艾炷直接放在腧穴所在的皮肤表面点燃施灸,故又称为着肤灸、着肉灸。根据灸后对皮肤刺激的程度不同,又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两种。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1)瘢痕灸: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强黏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炷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艾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四周轻轻拍打以减轻疼痛灸毕,在施灸穴位上贴敷消炎药膏,大约1周可化脓形成灸疮,灸疮5~6周愈合,留有瘢痕,故称“瘢痕灸。”在灸疮化脓期间,需注意局部清洁,每天换膏药1次,以避免继发感染。瘢痕灸缓痛拍打法《针灸资生经》说:“凡着艾得灸疮,所患即瘥,若不发,其病不愈。”可见灸疮的发和不发与疗效有密切关系。因此,应叮嘱病人多吃羊肉、豆腐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促使灸疮的透发。就灸疮而言,是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的化脓现象,已对穴位局部产生一个持续的刺激,有治病保健作用。但对身体过于虚弱,或有糖尿病、皮肤病的患者不宜使用此法。临床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胃肠病、瘰疬等,但由于这种方法灸后遗有瘢痕,故灸前必须征求患者的同意及合作。

(2)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黏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剩2/5或1/4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待将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而不起泡为度。施灸后皮肤不致起泡,或起泡后亦不致形成灸疮。此法适用于慢性虚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晕、慢性腹泻、风寒湿痹和皮肤疣等。

2.间接灸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灸的方法,故又称隔物灸间接灸所用间隔药物或材料很多,如以生姜间隔者,称“隔姜灸”;用食盐间隔者,称隔盐灸;以附子饼间隔者,称隔附子饼灸。

(1)隔姜灸:将鲜生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易炷再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在施灸过程中,若患者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可将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姜片。此法应用很广,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以及风寒湿痹等,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

(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捣蒜如泥亦可),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所规定的壮数。因大蒜液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泡,若不使起泡,可将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蒜片。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此外,尚有一种自大椎穴起至腰俞穴铺敷一层蒜泥的铺灸法(长蛇灸),民间用于治疗虚劳、顽痹等症。

(3)隔盐灸:因本法只用于脐部,又称神阙灸。用纯净干燥的精制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如患者稍感灼痛,即更换艾炷。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但需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待脉起、肢温、症候改善。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痢疾、小便不利、中风脱证等。

(4)隔附子饼灸:以附子片或附子药饼做间隔物。药饼的制法,是将附子研成细末,以黄酒调和,制成直径约3cm、厚约0.8cm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置艾炷,点燃施灸,直至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为止。由于附子辛温大热,有温肾补阳的作用,故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遗精和疮疡久溃不敛等。

(5)隔豆豉饼灸:用淡豆豉为细末,过筛,量疮之大小,以适量药末和雄黄酒作饼,软硬适中,约厚0.6cm,放于疮孔周围,上置艾炷灸之,勿使皮破,每日灸1次,以愈为度。豆豉味苦,性寒,功能解表发汗,除烦。本法对疮疽发背,恶疮肿硬不溃,不敛,疮色黑暗者最为有效,可促使疮口愈合。

(6)隔胡椒饼灸:以白胡椒末适量,加面粉和水制成,厚约0.5cm,直径约2cm的圆饼,使中央呈凹陷形,置适量药末(如丁香、麝香、肉桂等)于内填平,上置艾炷,点燃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觉温热舒适为度。胡椒味辛性热,有温中散寒之功。主要用于治疗胃寒呕吐、腹痛泄泻、风寒湿痹和面部麻木等。

(二)艾条灸

艾条灸即将艾绒制作成艾条进行施灸。

艾条的制作方法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g,平铺在26cm长、20cm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1.5cm的圆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也有在艾绒中掺入肉桂、干姜、丁香、一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各等分的细末6g,则成为药艾条。

艾条灸可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两种方式。

1.悬灸施灸时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不使艾条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称为“悬灸。”悬起灸根据实际操作方法不同,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

(1)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或小儿等,医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时间和距离,防止烫伤。临床应用广泛,适用于一切灸法主治病症。

(2)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一般每穴灸5分钟。多用于昏厥急救、小儿疾患、胎位不正、无乳等。此法热感较强,注意防止烧伤皮肤。

(3)回旋灸: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然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致于灼痛。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移动范围在3cm左右。适用于风寒湿痹及瘫痪。

2.实按灸将点燃的艾条隔布或棉纸数层实按在穴位上,使热气透入皮肉深部,火灭热减后重新点火按灸,称为实按灸施灸时,先在施灸腧穴部位或患处垫上布或纸数层,然后将药物艾卷的一端点燃,乘热按到施术部位上,稍停1~2秒钟,使热力透达深部,若艾火熄灭,再点再按;或者以布6~7层包裹艾火熨于穴位,若火熄灭,再点再熨。最常用的为太乙针灸和雷火针灸,适用于风寒湿痹、痿症和虚寒症。

(三)温针灸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针刺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操作方法是: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时,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一段长约2cm的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燃尽后,除去灰烬,将针取出。每穴每次可施灸3~5炷,施灸完毕再将针取出。此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针灸并用方法,其艾绒燃烧的热力可通过针身传入体内,使其发挥针和灸的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应用此法应注意防止灰火脱落烧伤皮肤。

(四)温灸器灸

温灸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用温灸器施灸的方法称温灸器灸,临床常用的有温灸盒和温灸筒。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熨灸时间约15~20分钟,直至所灸的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一般需要灸治者均可采用,对小儿、妇女及畏惧灸治者最为适宜。

(五)其他灸法

又称非艾灸法,是指以艾绒以外的物品作为施灸材料的灸治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灯火灸1.灯火灸又称灯草灸、灯草粹、油捻灸、十三元霄火,也称神灯照,是民间沿用已久的简便灸法。即取10~15cm长的灯心草或纸绳,蘸麻油或其他植物油,浸渍长约3~4cm,点燃起火后用快速动作对准穴位,猛一接触听到“叭”地一声迅速离开,如无爆炸之声可重复1次灸后皮肤有一点发黄,偶尔也会起小泡。此法主要用于小儿痄腮、喉蛾、吐泻、麻疹、惊风等病症。《幼幼集成》称其为“幼科第一捷法。”

2.天灸又称药物灸、发泡灸。它是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促使局部皮肤起泡的方法。所用药物多是单味中药,也有用复方,其常用的有白芥子灸、细辛灸、天南星灸、蒜泥灸等数十种。

(1)白芥子灸:将白芥子适量,研成细末,用水调和成糊状,敷贴于腧穴或患处,以麝香膏固定。敷贴1~3小时,以局部皮肤灼热疼痛为度。一般可用于治疗咳喘、关节痹痛、口眼歪斜等病症。

(2)细辛灸:取细辛适量,研为细末,加醋少许调和成糊状,敷于穴位上,以麝香膏固定。敷贴1~3小时,以局部皮肤灼热疼痛为度。如敷涌泉或神阙穴治小儿口腔炎等。

(3)天南星灸:取天南星适量,研为细末,用水调和成糊状,敷于穴位上,以麝香膏固定。敷贴1~3小时,以局部皮肤灼热疼痛为度。如敷于颊车、颧髂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等。

(4)蒜泥灸:将大蒜捣烂如泥,取3~5g贴敷于穴位上,以麝香膏固定,敷贴1~3小时,以局部皮肤灼热疼痛为度。如敷涌泉穴治疗咯血、衄血,敷合谷穴治疗扁桃体炎,敷鱼际穴治疗喉痹等。

四、灸法的注意事项

(一)施灸的先后顺序

古人对施灸的先后顺序有明确的要求。《千金要方·针灸上》记载:“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少后多。”临床上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阳部,后灸阴部,壮数是先少后多,艾炷是先小后大。但在特殊情况下,则可酌情而施。如脱肛时,即可先灸长强以收肛,后灸百会以举陷。因此,不可过于拘泥。

(二)施灸的补泻方法

艾灸的补泻,始载于《内经》。《灵枢·背腧》说:“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这是古人对施灸补泻操作方法的具体载述。《针灸大成·艾灸补泻》也记载:“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在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腧穴性能,酌情运用。

(三)施灸的禁忌

1.对实热症、阴虚发热者,一般不适宜灸疗。

2.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以及关节活动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

3.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

(四)灸后的处理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无须处理。如因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的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或用注射针抽出水液,再涂以龙胆紫,并以纱布包敷。如用化脓灸者,在灸疮化脓期间,要注意适当休息、加强营养、保持局部清洁,并可用敷料保护灸疮,以防污染,待其自然愈合。如处理不当,灸疮脓液呈黄绿色或有渗血现象者,可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敷。

此外,施灸时应防止艾火烧伤皮肤或衣物。用过的艾条、太乙针等,应装入小口玻璃瓶或筒内,以防复燃。

同类推荐
  • 每天懂一点保肝护肝知识

    每天懂一点保肝护肝知识

    目前,肝病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在每年的传染病报告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占据首位。因此,保肝护肝的行动势在必行。养护肝脏就等于守护健康美好的生活。肝病三分在治。七分在养。保肝护肝。应当从细节着手,不论是在饮食、娱乐方面,还是在运动、用药方面,都有需要注意却被人们忽略的防治细节。
  • 30岁以后女人的养生经

    30岁以后女人的养生经

    《30岁以后女人的养生经》内容简单易懂,实用性极强,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运用。《30岁以后女人的养生经》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提出了“养颜先要养生,养生从调理脏腑开始”的观念,全面为你解读了30岁以后的女人养生真经——如何调理五脏,从眼睛美到脚趾的养颜术,日常生活中的养生细节,保持体型的日常简单运动,安全健康的常见女性疾病的养生保健疗法……
  • 长寿养生

    长寿养生

    养生保健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块瑰宝。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来自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的身体状况也越来越使人担忧。因此,健康在现代社会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何才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养生保健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养生保健虽然不能使人长生不老,但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可以保养身体、驱除疾病,延长寿命。本书对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生活细节、精神调养、美容护肤与瘦身这五个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作了分析,从不同角度指出了人们在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重点介绍了许多养生保健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 食物是最好的医药

    食物是最好的医药

    药物不是治疗疾病的灵丹妙药,健康绝非仅靠医生和药物来维持,适宜的饮食营养才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基础。影响现代人健康的最大凶手,追根究底,往往是由于饮食营养失调导致的疾病。《食物是最好的医药》就是这样一本服务于现代家庭生活的自然营养宝典,是操作性很强的自助健康指南,同时也是一本借用营养、天然食物治疗身体病变的上佳之作。
  • 小病不求医I:经穴按摩使用手册

    小病不求医I:经穴按摩使用手册

    按摩是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的肌表,以调整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从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的作用。依据祖国医学中的经络学说,经络贯通于人体内外、上下联络脏腑,贯通九窍,是气血运行的途径,也是津液输布的网络。经络壅阻,人体气血不畅,阴阳失调,就会产生疲劳和病变。我国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能够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疏通经络、加强营卫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作用。大量科学研究实践证明,人体接受按摩以后,能使大小循环系统畅通,血流丰富,改善血液循环,加速人体各器官组织的新陈代谢,消除疲劳,解除病痛,具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热门推荐
  • 魔帝追妻:魔妃难逃

    魔帝追妻:魔妃难逃

    她,是现代第一隐世世家“千夜”的小公主“千夜月”,第一门派“夜音门”的门主“夜音”,整个杀手界和整个佣兵界的王“夜”。她,是异世大陆的一个落魄的家族“千夜”家仅剩两个嫡系孩子之一“千夜月”,一个不能修炼的废物,草包。被一直窥视自己家族的陆家的嫡系子弟杀死。现代的她因为贪玩,闯入禁地意外打开封印,来到了这个大陆,代替了她,成为她。她会带着她的家族走上顶峰,谁敢阻拦,神来杀神,佛来灭佛~欺她与家人,就该做好灭族准备……
  • BOSS别这样

    BOSS别这样

    关于豪门世家爱与恨,占有与放弃,背叛与救赎的故事。香车醇酒,俊男美女,金钱权利,欲望血腥…当夏家最不受待见的小女儿夏初把失去记忆的黑道太子宁非捡回家,却把BOSS养成了情人时,才赫然发现,原来一切都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阳光般温暖默默守候的财团继承人唐悦,禽兽般危险有非分之想的大哥夏东阳,都让夏初无力招架。沉沦中,支离破碎的她只能仓惶逃离…
  • 苍穹兽王

    苍穹兽王

    变成一只兽族的蜥蜴。蜥蜴骑着凤凰,还背着七个可爱的魔法兽:小一说:“哦,额的天啊,这本小说真好看!”小七说:“啊哈,你说的对!”生命圣女:“我的宿命之人,不可能是一只蜥蜴。”这是一个人变成蜥蜴之后的故事。然后他想要变成人的故事。活捉作者,群号:275345821
  • 张秉贵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张秉贵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一九三六年八月,伏天的北平又闷又热,没有一丝儿风。马路两旁的宫槐叶片一动不动,商店门前的高大幌旗也是一动不动。令人窒息的空气,与走在东单牌楼街头的张秉贵的开朗心情很不协调。
  • 万古文明

    万古文明

    当天道不显,人道不存,天地人三才又是如何而来?大道真的只有三千吗?
  • 狼女很萌:爹爹,疼我!

    狼女很萌:爹爹,疼我!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狼,也是有感情的!重生为狼女,是她的幸,还是不幸?命运兜兜转转,要怎样去安排?得尽天下宠爱,却又颠沛流离,历尽时间冷暖苦寒。江山多娇,美人如玉,韶华如梦,沉醉红颜!无数奇迹般的邂逅,那些如传奇般的爱情,谁才是她的真命天子?只愿,繁华过后,花好月圆,伊人执手,静好如初!
  • 西南丝绸之路

    西南丝绸之路

    由公元前4世纪起,中国西南部已有一条通往今日缅甸、印度、阿富汗的贸易商道,被称为“身毒道”,它比西北丝绸之路出现得更早。重走古道途中,川、黔、滇古物古风一一再现。修筑都江堰的李冰,竟然想出以火攻岩石的办法,使之变脆,大大提高开凿五尺道的功效。算起来,这条古道已然在风霜中走过2000多载,马踏人踩,多有残损,它真的老了。深达五六厘米的39个蹄印,撒落在古关口最陡峭处;诸葛亮南征孟获,班师回蜀走的也是这条五尺道。在苍茫天野间独立的石门关前,怆然涕下的情愫陡然升起……
  • 茉茉修仙

    茉茉修仙

    曾经一直向往着修仙的世界,机缘巧合幸运的走上这条道路,奈何是最不中用的五灵根,且看看茉茉是怎么样走完坚定自己的道
  • 无德昏君

    无德昏君

    不想上朝?那就废了早朝吧;11凋零?那就全国选秀吧;辽东丢了?干什么吃的,给朕打回去!中原乱了?竟然敢造反,给朕围剿了!没有中兴王朝的雄心壮志,只想花前柳下,安享太平。管他昏庸无道,德行有悖,只愿问心无愧,自在逍遥。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