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92400000064

第64章 幼儿心理问题的分析

儿童教育学者们有一个相当确定的观念,那就是:任何形式的幼儿心理问题,除非是源自于明确的身体疾病,否则只有一个原因,即幼儿所处的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事实上,目前已有充分的研究成果证明,无论是行为与习惯的问题,还是个性与情绪的问题,都必然能追溯到幼儿的生活经历中的某一环节。换言之,可以从其父母的行为中找到原因。父母(成人)行为与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都是息息相关的。

以下是对3~6 岁幼儿最典型的心理问题的具体分析,并探讨其中的来自父母行为的渊源。我们试图提示二者的内在因果性,目的在于为教育者提供一定的行动依据。因为,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家长,他们既无法认识到自身在教养中存在的误区,而且也不愿意承认这就是致孩子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咬指甲和吮手指

某些幼儿身上会集中地出现经常性和持久性的吮手指和咬指甲的癖好,这是一种典型的焦虑不安和精神紧张的表征,这种行为通常反映了幼儿内心缺乏安全感。咬手指在婴儿时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本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退,然而这种动作若保留到幼儿期,则明显是一种病态了。从成因上看,科学家认为其根本性的原因是婴儿期哺育方式不当,家长没有充分满足婴儿吸吮的欲望,导致婴儿通过吮手指来抵制饥饿或进行自我娱乐。在后期的教育中,家长管束过严,经常性的恐吓、处罚、嘲笑,对幼儿的身体施以暴力,都会使幼儿得不到足够的关心和爱抚,无法获得充分的情感交流的机会。此外,幼儿的生活中缺乏情感交流会进一步激化幼儿的焦虑和不安,这种情况下幼儿很可能把吮手指和咬指甲当作是一种情绪释放和减轻压力的方式。

传统上家长习惯于用在孩子手指和指甲上涂苦药或裹上手指等强制性方法去矫治这一类问题,其实这样做只会是一种强化行为,它进一步强化了孩子的紧张和不安,甚至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加剧。较好的方法是在孩子出现上述行为时,设法吸引和转移其注意力,用玩具、图片和其他的孩子喜欢的东西转移和替代不良行为,逐渐地减弱孩子对吮手指带来的快感的依赖性,从而根治这一行为。良好的生活习惯,充足的户外活动,轻松有趣的游戏,特别是家长参与的亲子活动,都可以使幼儿情绪饱满、精神愉快,有助于改善家庭关系,恢复和谐的亲子关系,帮助孩子克服吮手指、咬指甲的强迫行为。

二、偏食和厌食

幼儿对食物的态度实际上映射了父母对食物的态度,幼儿对食物的偏爱和喜恶一定程度上是从父母对食物的评价中习得的。当然,这不能说引起孩子偏食和厌食的原因一定就是父母的偏食或厌食,许多别的因素也导致这一问题。但是从大量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确认,习惯性的偏食和厌食往往是由于父母对幼儿进食情况的过分关注。家长往往敏感于孩子每日进食量的微小变化,并对孩子的进食过程诸多干涉和诸多要求,采取各种各样的威逼或利诱的方法以达到让孩子进食的目的。这实际上进一步强化了孩子的不好好吃饭的行为,孩子会从家长的态度中得出经验,把吃饭作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要纠正幼儿偏食和厌食习惯,除了注意食品营养和品种多样化以外,经常变换食品的烹调方法,少让孩子吃零食也是必须的。此外,应当让孩子懂得,不好好吃饭得不到大人的注意和关怀,而好好吃饭却能受到表扬。家长应当减低对孩子进食情况的关注程度,以更为达观的方式和轻松的态度对待这个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运用讲故事、念儿歌等方法帮助孩子了解食物对于身体的重要作用,鼓励孩子参与食物的制作过程,让孩子逐渐产生对食物的兴趣。大人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做好无声的榜样。同时,可调整作息时间,增加每日的运动量,多让孩子产生饥饿感,综合施治,消除偏食和厌食问题。

三、儿童攻击性行为

幼儿攻击性行为常常通过模仿成人、同伴,或通过传播媒介习得,这是一种显性的成因。应该说恰恰因为其外显的特征,他所受到的注视也是较多的。然而,来自家庭的父母抚养行为失当的原因,则常常被人忽略。

如果父母双方都处于极大程度的情绪紧张状态,就很容易漠视幼儿的存在,忽略孩子的需要,从而使孩子产生被忽略感和不受重视的感觉。得不到充分的爱与关怀的孩子,会因此产生悲观、猜疑、忧郁、孤僻等不良心理状态,并因此引发攻击性行为。精神分析学家认为,攻击性行为的起源是父母对幼儿高度的控制欲望。有控制倾向的父母往往会情绪紧张,工作的压力,经济的拮据,以及社会生活的不协调,都会通过父母体现在孩子身上,这一类父母常常烦躁不安、性情暴躁,甚至对孩子表现得厌恶和挑剔,使孩子经常的处于挫折经验中,因而把侵犯和攻击作为对挫折的反应和减轻挫折感的手段,表现为摔打、破坏玩具、器具,攻击同伴等。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除了要检讨自己是否爱护和尊重孩子,是否给予其充分的关怀与温暖外,还要积极及时地在行为上给予矫治。

家长对孩子的粗暴行为必须及时表明态度、加以制止,同时设法转移其注意力,使之转向其他的活动;平时要经常提醒孩子,向其说明这种行为的后果将会失去同伴和快乐。

四、说谎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说谎。正常的幼儿也会因为种种原因撒谎,但通常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是与一定的具体情境相联,并能找到明确的因果的一种现象;而问题幼儿则不同,他们的撒谎行为长期存在,不易纠正,似乎已成习惯,屡教不改。说谎的幼儿往往受到别人的鄙视和不信任,这使他们常常会遇到种种交往的困难,因而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的心理问题。

通常,幼儿说谎有几种类型:①年幼的孩子有时分不清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容易把自己想象中的事实与真正的事实混淆在一起,把想象当作现实,成人不了解孩子的这一年龄特点,会以为孩子在说谎而大为恐慌。②由于认知误差造成的说谎现象,也是幼儿期较为常见的。这种情况的表现很多,比如,由于幼儿道德认知的浅薄性,有的孩子会以为说谎是一种取悦于人的好方法,不知道这是一种坏行为。③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有意识地说谎。这是最为有害的一种说谎行为,通常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或推诿责任,逃避惩罚。

第一种说谎通常被认为是危害不大的,究其原因是幼儿发展水平所限。教育者通常会提议家长注意帮助幼儿细心地观察事物,多进行语言表达练习,逐步学会准确地描绘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后两种说谎行为就很容易从父母身上找到根源了。由于认知误差造成的说谎行为,关键在于造成错误观念的原因。在生活中,父母是孩子行为的第一教师,对于正确与错误、好与坏等观念,幼儿多半是通过日常生活习得的,也就是说,父母是其中最富有影响力的人物。如果幼儿有机会经常看到成人为环境所逼说这样或那样的谎言,那他们很自然会很方便地建立起这样的错误观念。有些家长以为,善意的谎言是必要的,即使孩子学了也无所谓,这恰恰是最有害的观念。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说的谎话是程度很严重的说谎行为,这标志着孩子已经自觉地把说谎行为作为一种行动的策略了,归根到底,家长对这一现象至少要负两方面的责任:①对形成孩子错误思想观念应负有一定的责任。正如上文所言,父母任何形式的不诚实的行为,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在孩子身上表现出来。②家长在生活中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对说谎行为的奖励或赞赏,都是对孩子说谎行为的最有效的强化。这种强化当然不是家长的本来目的,但客观上为他们进一步的说谎行为打下了伏笔。

家长在孩子说谎的时候,要仔细分清他们说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分别对待。但无论是什么原因,家长应该坚决地制止这样的行为,及时向孩子讲清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要做好榜样,用自身良好的范例作用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此外,对于孩子诚实的行为要及时地表扬和奖励,使之得以强化而不断巩固。

从上述的一些具体的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的心理发展取决于幼儿所处的心理环境,而家庭是其中相当重要的部分。早期环境留给幼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父母的渠道实现的,幼儿所受的影响可以表现为爱与接受,或者是丢弃与不接受。对于幼儿的心理教育,家长应当而且可以去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在家庭生活中,绝大多数父母对幼儿身体健康的照顾是不容置疑的,但生活质量的提高却使心理健康的问题进一步显得必要起来。家长应该懂得,令人满意的家庭生活对孩子适当的情绪发展必不可少,这是因为:一方面从家庭生活的气氛中幼儿获得他所接受的最初的情感经验,这些经验决定了他是否能获得个人心理上的安全感,如果父母不能给予孩子充分的情感抚慰,孩子的安全感就会被焦虑、抗拒和憎恨的情感所替代,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就会接踵而来。另一方面,在幼儿形成行为习惯的过程中,父母以何种态度和方式去引导行为的发展方向,这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决定了幼儿的哪些行为会消除,哪些行为会保留,并进而影响其整体的心理状态。

在一个气氛良好的家庭里,家庭成员应当彼此关心和爱护,这是积极的家庭环境的基本前提。心理学家提出的最佳父母的标准之一,就是在任何条件下,在与幼儿打交道前,都要弄清楚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帮助。这是成人尊重孩子的人格独立与个性发展的基本表现,也是保证孩子健全发展的有力的前提。这里我们涉及的实际上是一个儿童观的问题,儿童观实际上又是父母对儿童的期望的代名词,可以说,儿童观决定了父母的行为,父母的行为又决定幼儿的身心两方面的健康发展。爱孩子,就应当满足他们合理的情感需求,给予适当的生活管理,对幼儿的忽略甚至虐待固然丝毫不可取,过分的迁就与溺爱同样是非常有害的。

幼儿教育专业人员提出,为了保证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家庭生活至少应当遵循三个原则:

第一,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保持和建立家庭成员普遍认可的幸福感。

第二,家庭中的成年人担负着良好的示范角色。

第三,给孩子提供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让孩子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普遍赞同的生活与交往方式。

围绕着这三个原则,到底哪些行为是父母们可取的行为,哪些行为又是父母们不可取的行为呢?

大量的调查和研究表明,最佳父母的表现应当包括几个方面:①父母双方彼此相爱,感情良好;②父母双方均热爱孩子;③充分了解孩子的兴趣、能力和志趣;④设法帮助孩子,尽可能地让孩子了解他们的父母。最佳的父母应该经常和孩子一起活动,使家庭中各成员具有相同的兴趣,积极地鼓励孩子努力向上,鼓励孩子的自信心。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孩子一起分享生活经验,经常与孩子一起交换看法,并讨论家庭中出现的问题。

不适当的父母行为包括:①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抵制。表现为强调孩子的缺点和过失,经常性的否定反应和严厉的处罚,过分严格的要求和训练,遗弃和逐出,与其他孩子相比等等;②父母对孩子的控制。表现为严格和固执地坚持他们的某一标准;③父母对孩子的顺从。表现为常常在孩子的压力下,对幼儿的不现实的要求和需求投降;④对孩子过度保护。包括过分注意和溺爱,没有为孩子提供机会自己承担责任或作出决定;⑤父母投射行为。表现为父母把自己生活中的缺憾或未竟的理想投射到孩子身上,或希望以孩子的成就延续或获取家庭的荣誉。

幼儿的生活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孩子的未来也属于他们自己的,童年的生活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幸福。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和教育者,都应该懂得:我们的每一个细小的活动,都与孩子的未来息息相关,要培养心智健全的孩子,就要从我们一点一滴的行为做起,也许,人类的未来就掌握在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当中。

同类推荐
  • 厚灰学大智慧全集

    厚灰学大智慧全集

    要想充分实现自我的价值,就要拥有更多的智慧与韬略,这是现代人要成功所必需的。本书通过对为人处世、说话办事的技巧和韬略的分析举例,为广大读者介绍了一种全新而实用的做人理念,具有睿智、谋略与高瞻远瞩的深刻内涵。如果读者能通过阅读本书培养自己大胆而不蛮干的“厚”之精神,同时把“灰”的度掌握好,在现实的磨练中积累经验,必将有所获益。
  • 说话的艺术全集

    说话的艺术全集

    本书讲述了最简单最有效的说话方法,包括“如何与陌生人说话”、“如何与领导说话”、“如何与同事说话”、“如何与朋友说话”...
  • 老板不会轻易告诉你的50个秘密

    老板不会轻易告诉你的50个秘密

    本书内容包括:为了薪水而工作的思想要不得、工作中没有绝对的公平、努力工作未必就得到老板的认可、不要总认为老板比自己笨、别指望别人能够为自己而改变、好马也要吃回头草等。
  • 谁说你懂说话办事

    谁说你懂说话办事

    说话要有说话的智慧,办事要有办事的技巧。说话与办事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学来的。只有那些说话得体、办事得当的人,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左右逢源、八面玲珑、顺风顺水。一个人的做人方式会在说话和办事的过程中得到体现,而说话和办事中的细节与态度也能折射出做人的风格。说话不能没有技巧,办事必须讲究门道。说话办事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只有会说话,才能获得你成事的通行证。
  • 职场人都得看甄嬛

    职场人都得看甄嬛

    电视剧《甄嬛传》因紧促的剧情和精彩的故事情节而受到热捧,剧中女主角甄嬛也历经各种挫折,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本书分析了甄嬛身上具备的阳光品质,即使面对误解,构陷,也能积极心态去看待生活。内容惩恶扬善,鼓励积极向上的做人做事风格。
热门推荐
  • 我是写手

    我是写手

    他是个写手,也是个老书虫,更是网文界的扑街王,太监至尊!他只想写好自己的书,却总是被各种问题困扰!
  • 伊文的世界志

    伊文的世界志

    “早啊!”偌佳在宿舍前早早的等候,并朝我微笑.好温暖啊想着想着就脸红了起来。“啊,你干什么要和我一起嘛”“因为我喜欢那!”说着便用手紧紧握住窝的手“这次不再分开了哦”向窝做了一个鬼脸后。便放开手悠悠的走在窝的前面。“我们认识嘛?”“窝认识你就好”“那就别跟着我.”“不要!因为在你身边很幸福
  • 小学一年级,老师告诉父母的100件事

    小学一年级,老师告诉父母的100件事

    孩子马上就要上一年级了,孩子上一年级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孩子上了一年级后,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面对即将到来的种种问题,多位一线资深教师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和为人父母的经历将为家长一一解答。《小学一年级,老师告诉父母的100件事》是一本全面、系统应对小学一年级孩子成长与学习的书,书中解答了父母最关注的幼小衔接、学习习惯、作业问题、情商教育、个性发展、身体发育、安全教育等13类问题。这100个教育细节都是作者在长期的教学中研究与提炼出来的,都是一年级孩子会遇到的问题,作者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为家长提供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把科学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并有优秀小学生为本书配画。
  • 穿越废材王妃:凤凌天下

    穿越废材王妃:凤凌天下

    她,前世无敌的特工,转世为被毁婚的废物,当她展露锋芒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绝代潋滟,凤凌九天!且看她如何调教美男,玩转异世,在乱世浮沉中,独步天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思想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思想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在人生的茫茫大海中,谁可以为我们竖起一道不变的航标?在事业的漠漠荒野里,谁可以向我们昭示一条坚实的路径?在心灵的干枯河床上,谁可以帮我们挖开那个堵塞的泉源?当你真切感受过他们的青春激情,细细品味了他们的人生故事后,你会发现,贫穷、危难、冷眼、嘲笑、挫折、失败也曾光顾过他。
  • 人境纷扰

    人境纷扰

    《异纪元之白月灵》后传,讲述自白月之战后,人境四大势力与神境、鬼境之间的纠缠。为了法座的安全觉醒,以银芷首领银青岚为代表的人境强者展开了与鬼境的斗争。而背后隐藏的巨大阴谋却无人知晓……
  • 卿本红妆:凤城飞将

    卿本红妆:凤城飞将

    北方边境,狼烟四起,屠城之祸,迫在眉睫……金戈铁马、纵横天下,指挥百万大军笑傲沙场——如果,没有人知道她的身份,凤城飞帅是不是可以这样辉煌自在一辈子?可是,厚厚的盔甲遮挡不住绝世的风华和璀璨的容颜,她的归宿是青梅竹马的宰相之子还是半途结识的神秘教主?或者是窥测一旁的野心帝王?
  • 我家有只狐小仙

    我家有只狐小仙

    当一个只谈过一次恋爱而且还是处男的极品钻石王老五在一次偶遇中碰到了一只狐狸,会发生什么搞笑的事?难道这个是现代版《聊斋》?
  • 神兵无极

    神兵无极

    天地无极,神兵辈出,得神兵者得天下!看叶屹然如何在这万恶的修真界拼杀,并一步一步走向巅峰……“我是天才?”“当然!”“我天下无敌?”“当然!”“当然个屁!昨天遇到天灵根那家伙还追着我打呢!”“老大不过是不想跟他一般见识罢了!哈哈”“……”叶屹然不再理会溜须拍马的小弟,旋即爱抚着手中的两把神兵,像爱惜自己一般的爱惜着它们……望江楼年度经典仙侠之作。
  • 恋爱路上我和你

    恋爱路上我和你

    我不想和你成为情敌,只因为你是我最好的哥哥。我喜欢你,但是我却无能为力。如果我们两人有缘分,自然会在某个地方或者是某个角落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