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96900000015

第15章 西汉长安城的管理与保卫工作(3)

卫尉的职责是率领卫士屯卫皇宫大门,白天在皇宫宫门严查出入,以戒非常,夜晚则分部巡夜于宫中。从宫门至殿门外地区,大约都是卫士守备巡警的范围。《文献通考》卷一五○《兵考二》记载:“殿外门舍属卫尉,殿内门舍属光禄勋,职之相关,特有内外之别耳。”这句话对卫尉和郎中令(光禄勋)职权划分描述的非常清楚,就是郎中令负责殿内的警卫任务;由卫尉负责殿外,重点把守皇帝所居和朝议的宫阙外门。卫尉不负责殿内之事,郎中令则不负责殿外之事。

近些年经过考古勘探,在西汉都城长安未央宫西宫门和北宫门遗址都曾出土过铁矛、铁甲片,尤其是在北宫门遗址还出土了“卫”字瓦当,据考证“卫”应为“卫尉”省称。未央宫宫城四角都曾修有角楼,现在只有西南角角楼遗址保存尚好,曾出土有剑、矛、盔甲片等,也发现有“卫”字瓦当,说明这里原来驻守有卫兵。另外,在未央宫前殿宫殿台基东西两侧均有宽敞的廊道,廊道之外又有檐廊,廊道和檐廊地面均以条形砖铺置,在前殿东北角遗址同样出土过“卫”字瓦当,推测这里应是前殿卫士的活动场所。

三、皇宫门卫之管理

皇宫之守卫措施非常严密,无故是不得进入的。宫内之侍御宿卫人员数千,其人或出外办事,或洗沐归家,出入宫殿,以何为通行之凭据?若非皇宫之人员,以临时之需要调派入宫,其出入之办法如何?又皇帝居住、办公皆在宫内,百官朝请议事,皆须入宫,其入宫之手续为何?

《汉官解诂》曰:“居宫中者皆施籍于门,案其姓名,若有医、巫、僦人当入者,本官长吏为封启传,审其印信,然后内之。人未定又有籍,皆复有符,符用木长二寸,以当所属两字为铁印,亦太卿炙符,当出入者案籍毕,复齿符乃引内之也。其有官位得出入者,令执御者官传呼前后以相通。”《后汉书》《续志》卷25《续百官志》也指出:“凡居宫中者,皆有口籍于门。之所属宫名两字为铁印文符,按省符乃内之。(胡广曰:‘符用木长尺二寸,铁印以符之。’)若外人以事当入,本宫长史为封启传。其有官位出入,令御者言其官。”

两条资料所述为同一事:三种身份不同者出入皇宫之办法各异。唯两条资料各有详略谬误混淆之处。仅综合其所述,佐以史书所载之事例,以作考释。三种不同身份者,一为所谓“居宫中者”,主要是服务于宫中之宫官。二为有身份之官员,即所谓“有官位得出入者”。三为不属于上两类之其他人等,即上引所谓“外人以事当入者”,或“医、巫、僦人当入者”。

先言“居宫中者”,居宫中者皆有名籍于宫殿门,又各有符(相当于通行证、宫廷出入证)。出入先查其籍,然后齿符,符合乃得出入。

宫内当差之人员在宫殿门有名籍,无名籍者不得入宫。《汉书·元帝纪》补注引周寿昌曰:“《周礼》‘宫正’,郑注:‘若今时无引籍不得入宫司马、殿门。’”在宫殿门有名籍乃得入宫,其例甚多:《史记·梁孝王世家》曰:“梁孝王入朝……梁之侍中、郎、谒者著籍引出入天字殿门,与汉宦官无异。”《史记正义》曰:“籍谓名簿也,若今通引出入门也。”《汉书·梁孝王武传》补注王先谦曰:“著籍犹言通籍,言以梁王侍臣姓名著于门籍,引之出入殿门,无门籍不得擅出入。”《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曰:景帝于燕饮时言传位梁王,窦婴谏上。“太后由此憎窦婴,窦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史记·外戚世家》也云:武帝寻得异父同母姊。“诏副车载之,迥车驰还,而直入长乐宫,行诏门著引籍,通到谒太后。”《史记正义》曰:“武帝道上为诏令,通名状于门,使引入至太后所。”《汉书·董贤传》曰:哀帝宠幸董贤,贤侍宫中,“每赐洗沐,不肯出。尝留中试医药,上以贤难归,诏令贤妻得通引籍殿中,止贤庐,若吏妻子居官寺舍。”

上面诸例谓在宫殿门有籍之人员,是宫内之侍从服务人员、皇室之亲属及皇帝特诏的引籍入宫者,《汉书·元帝纪》:初元五年诏曰:“令从官给事司马中者得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各家注解皆谓此“通籍”是入宫之门籍。然宫廷禁地,若谓在司马门以内给事者之祖父母、父母、兄弟皆得入,当无是理。在司马门内给事者甚多,单是光禄勋及少府之属官就有数千上万;各人之祖父母、父母、兄弟皆得在宫门有籍得出入,则宫门有籍者当不下数十万,皇宫岂非门庭若市。

其次,据《汉书·董贤传》记载,董贤于哀帝时宠幸,外戚丁、傅之属皆不能及,长居宫内侍上,难得洗沐归,哀帝乃特诏使贤妻得通引籍殿中,居贤庐。妻子比祖父母、兄弟为亲近,贤之宠幸千百倍于普通之侍从。贤妻引籍殿中,尚需皇帝特诏。以贤妻例之,数千上万之宫内给事者之祖父母、父母、兄弟皆得在宫门通籍出入,绝无是理。此条“通籍”当别有所指,绝非宫门之通籍。如武帝之异父同母姊及董贤妻之类。又《汉书·京房传》曰:房奏试用考功课吏法,请“得通籍殿中为奏事,以防壅塞。”京房前得罪宦官石显。及试用新法,恐为中伤,故请得通籍殿中,以便入宫殿奏事。盖宫殿门有籍乃可出入也。

至于籍之质地形状与内容,《汉书·元帝纪》注应劭曰:“籍者,为二尺竹牒,记其年龄、名字、物色,县之宫门,案省相应,乃得入也。”“物色”是指体质之特征,如身高、肤色、肥瘦、脸形、等,概言之,谓人之形貌。

按籍之外,又要齿符。符是长两寸之木板,上有铁印烙出两字,说明所属之官署。符分成两半,一半个人保留,一半置于宫司马门,出入宫时,齿符,符合乃得通行。《汉书》中不见入宫齿符之例,唯《成帝纪》谓有女童名陈持弓者“阑入尚方掖门”,应劭注曰:“无符籍妄入宫曰阑”。应劭东汉末人,所言当是事实。

汉代出入关用符传,《汉书·文帝纪》曰:孝文十二年,“三月,除关,无用传。”“四年春,复置诸关,用传出入。”《汉书》卷5《景帝纪》。注引应劭曰:“文帝十二年除关,无用传,至此复用传,以七国新反,备非常。”《王莽传》曰:始建国二年十二月,“(颁布钱,)吏民出入者持布钱以副符传,不持者厨传勿舍,关津苛留。”师古注曰:“旧法行者持符传即不籍留,今更令持布钱与传相副,乃得过也。”是自汉初至西汉亡,用符传出入关大概为常法。宫门之卫禁,远严于关,西汉过关尚用符传,则宫官出入宫须齿符案验,似非牵强之论。两汉入宫之办法当相同,上引《汉官解诂》及《后汉书·续百官志》既言入宫得齿符,则宫官入宫齿符当为两汉之通例。

皇宫周垣之公车司马门既须案籍齿符乃得入,而周垣内诸宫殿之门户,亦有当入者之名籍,出入亦须案验。《汉书·魏相传》记载,相为御史大夫,上封事言霍“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据《三辅黄图》长乐宫内有长信宫,是霍光夫人及其诸女于长乐宫周垣之门户有名籍外,于长信宫门亦有名籍。《汉书·王嘉传》:嘉“为郎,坐户殿门失阑,免。”师古注曰:“户,止也。嘉掌守殿门,止不当入者而失阑入之,故坐免也。”郎为光禄勋之属官,所守为周垣内诸宫殿之门户,嘉以殿门失阑免,盖皇宫周垣之内宫殿众多,内侍官各服务于某一宫殿,非其服务之宫殿,不得妄入,从上引谓霍光夫人及其诸女通籍长信宫例之,皇宫周垣内各宫殿各有当入者之名籍,出入案验,乃得通行。

其次,非在宫内当差而有事当入,其人非有一定身份之官位,又非皇帝特诏得出入者,入宫之办法又有不同。上引《汉官解诂》之“医、巫、僦人当入者”,即属此类。《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太常掌宗庙礼仪,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六令丞”。则所谓医、巫为太常之属官。太常府不在宫内,医、巫可称为宫“外人”。至于僦人,《史记·平准书》桑弘羊以为:“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史记索引》服虔曰:“雇载云僦,言所输物不足偿其雇载之费也。”是所谓僦人,乃所雇之搬运工人。皇室所需物品,由官府雇人搬运入宫;搬运工人当然亦是宫“外人”。这些宫外人入宫之办法,《续汉志》谓“本宫长史为封启传”,《汉官解诂》则曰“本官长史为封启传,审其印信,然后内之。”一作“本宫长史”,一作“本官长史”。孙星衍校集《汉官解诂》以为“本宫长史”是。然这些有事当入者既非宫内服务之人员,而是宫外人;而且皇室诸宫殿亦无所谓长史。这些宫外人受派遣进宫,由其上司主管长官开具通行证件,至所雇搬运工人,亦由雇用之官署长官给予通行证。所以,当以“本宫长史”为是。

其通行证件为“启传”。所谓启传,《汉书·文帝纪》注:“张晏曰:传,信也。若今过所也。如淳曰:两行书缯帛,分持其一,出入关合之,乃得过,谓之传也。李奇曰:传,启也。师古曰:张说是也。古者或用启,或用缯帛;启者,刻木为合符也。”按汉代通关之证件名目甚多,有符、传、过所、、启等,然资料甚少,其形制、内容及其之间之区别,皆不能详。可以看出,大概传分为两种:一种以缯帛为之,一种以木为之。木制者称为启传,传分写两份,一移寄当出入之门关,一交当事人保存。出入门关时,核对无误,乃得通过。上引《续汉志》及《汉官解诂》俱作“封启传”,封当是封闭之意;即以绳索泥封启传,再在泥上盖以官印,故上引《汉官解诂》作“审其印信,然后内之”。

综上所述,宫外人进宫,若非皇帝特诏,亦非一定身份以上之官员,则需派遣其入宫之官府发给封好的启传,至宫门核验其启传无误,方可进入。进入皇宫周垣之司马门后,直接到指定之处所,不得在宫内乱闯乱看。《汉书·外戚传》曰:太医监充国“阑入殿中,下狱当死。”太医监为太常之属官,乃宫外人,进宫之后,妄入非指定之殿中,故下狱,罪至死。

同类推荐
  • 我们不是逃兵

    我们不是逃兵

    一个想要回到祖地,想要证明自己不是逃兵,想要告诉别人自己不是南蛮的人的故事。
  • 上海风云录

    上海风云录

    上海,自古便是风云变幻的故事衍生之地。国仇家恨,尔虞我诈,天会在风雨飘摇中生出一段段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来。忆往昔,叱咤风云甚威风!看今朝,残垣遗恨英雄泪。无数豪杰,无数英雄,掩埋在十里洋场的土地之下,且看我带你走进刀光剑影的大上海,聆听那爱恨情仇的风云往事!本书免费完结,无稿费收入保障,因此更新较缓,时间不定。
  • 泱泱大隋

    泱泱大隋

    开皇末年,隋朝尚未显现衰败之象,太子杨勇生性好色,喜爱奢侈,饱受猜忌,晋王杨广坐镇扬州,作风简朴,励精图治。双龙夺嫡,二子相争。风云变幻之际,二十一世纪大学生范遥来到了这个世界。十数年后百姓揭竿而起近在眼前。是闲云野鹤避世独居?还是遵循历史跟随李家?抑或协助大隋扭转乾坤?或者……成为一方诸侯,问鼎中原?
  • 在历史的天平上:周恩来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历史的天平上:周恩来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本书以1936至1945年间从抗日民族战线方针确立到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统一战线形成、直至抗战胜利为背景,探讨周恩来所起的决定者与执行者的角色作用及其实践。
  • 碧桐凤凰飞

    碧桐凤凰飞

    “凤凰凤凰止阿房”一句流传于五胡时代的童谣。前秦天王苻坚认为这句童谣预示着凤凰的降临。为求祥瑞天下太平,他命人从骊山北面,折向西,沿着渭水和樊水在阿房宫旧址种植梧桐、茂竹数十万株,以找凤凰。一个是绝美少年,父母恩宠、兄长怜爱、天下敬仰的大司马,经历了亡国灭家的惨痛,沦为人奴,与姊同侍一人,而后兵攻坚城,夺回天下;一个是空前帝国之人,有着统一中原的雄心,做出了不同一般决定,留下了风华绝代的少年,铸就了不一般的爱情;一个是绝色女子,千般无奈,万般苦衷,同样的复国梦,却没有看到国家的重建,留给人世的最最高贵的血统----与弟弟共生的儿子;一个今世的人穿越回到古代,经历一番灭国建国的历史更替,更卷到这一宗有悖常伦,绝世凄美的爱情故事之中………………一切正在上演,一切就在上演!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小隐于林

    网游之小隐于林

    想写一本心中网游的小说!与众不同贴近真实的设定,捅得进心脏,巨龙也是一刀!会瞬移的刺客!会魔法的战士!穿重甲的法师!
  • 1号通缉令

    1号通缉令

    陈玉福先生辛勤创作、寒暑不辍,在其二十七年的创作生涯中,发表、出版了五百万字的作品。中国作家网、搜狐、新浪及《南京日报》、《贵阳晚报》、《兰州晨报》等五十余家海内外报刊连载过他的作品,反响强烈。他写故事曲折跌宕,时有妙笔,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塑造人物善于从侧面取势,大处着眼,细微处着墨,各色人物跃然纸上,历历如在眼前。因此,他的作品大多脍炙人口,让人爱不释卷。“1号”系列长篇中,有三部登上了全国百家书城十大畅销书排行榜。
  • 穿越回地球的我被有关部门带走了

    穿越回地球的我被有关部门带走了

    穿越到高等位面成为科技之神黎辉在神战中战死后又再次穿越回到了地球时隔千百年后又回到了老家地球这真是可喜可贺可喜可贺虽然力量失去了变回普通人但只要命还在就好黎辉这么安慰自己正当他想重回人生巅峰再干一场时“穿越者你好,我们是有关部门,请务必配合我们的工作。”于是黎辉看着满屋子用枪对着自己的特警被有关部门带走了
  • 超级废婿

    超级废婿

    被人陷害,家破人亡,穷困潦倒,流落街头,只有未婚妻收留了我。一朝醒悟,奋起反抗,好男人就要顶天立地,用生命守护自己的女人!我是上门女婿,但我不是废物,我是最强未婚夫!
  • 位面穿梭之异界虎王

    位面穿梭之异界虎王

    我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
  • 傲掌天下

    傲掌天下

    心中怀揣着明媚的阳光,遥望的景象却是满目的阴霾当慢慢的剥开那束缚着命运的茧,绽放的光芒将温暖整个尘世我有御龙之能,翔于九霄之上。我有遣凤之力,听令冰封万里,黑色云气吞噬天地,尘间乱世孕育而生。掌五行元气,控天地之魂。布乾坤大阵,缚轮回生死。天道阴阳寻始末,五灵生死元归一。名为姜峰的少年,手持黑色长枪踏入这纷乱的土地,弱肉强食官无诛,这不公平的境地,由我打破!
  • 夜夜笙歌:总裁美妻要反击

    夜夜笙歌:总裁美妻要反击

    再次相遇时,他们都换了另外一重身份,彼此的生活再也没有交集。可是却偏偏莫名的纠缠在一起。“时驰宇,你爱过我吗?”“你说呢?”她能怎么说,应该怎么说?
  • 神算娘子,掐指定江山

    神算娘子,掐指定江山

    命运的齿轮从一口枯井开始。她本是21世纪的一名失意盲女,却意外穿越于千年前的纳兰王国,成为朝廷的御用卜师,万民眼中的“神算娘子”。一个酷似自己心心恋恋的爱人,一个是为国为民的君主,面对势同水火的他们,神算娘子该何去何从,最终能否一指定江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哇!我最喜欢的寓言故事

    哇!我最喜欢的寓言故事

    本书搜集和选编的是流传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寓言故事,能让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人类文明之精华;同时,更能让小学生在读寓言故事中,学到很多人生哲理。
  • 迷梦幻域

    迷梦幻域

    虚拟的游戏,真实的情感。在游戏背后隐藏着什么东西,是乐趣?是激情?是算计?是危机?一切都有待主角和他的朋友们去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