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03400000015

第15章 二、“天之与人有以相通”

天人关系是关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问题的一个集中体现。在天人关系上,孟子提出“尽心、知性、知天”的天人合一的认识观念,荀子强调“天人相分”,并认为庄子忽视了人的认识自然的能动性,即“蔽于天而不知人”。而《淮南子》承认天人之别,但认为二者并非处于对立的状态,而是相通的,这就为天人感应说提供了可能性。

首先,要通达天地人三者,这是由汉初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和究天人之际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淮南子》以积极入世的态度和行为追索天人相通之处,寻求天人的和谐与一致。《淮南子》中的“天”既有自然之内涵,同时又包含具有人格意志的至高无上的权威,但主张“天之与人有以相通也”。《淮南子》一书是自然与社会知识的汇集,而能够贯通天地的认识和行为的主体是感性与理性并具的人。宇宙万物之中,以一贯之的根源是“道”,道具有通的特征与功能。“夫人之所受于天者,耳目之于声色也,口鼻之于芳臭也,肌肤之于寒燠,其情一也;或通于神明,或不免于痴狂者,何也?其所为制者异也”,人的感觉的相同说明天的公正性,而人的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的差异是人自身造成的。

是故圣人法天顺情,不拘于俗,不诱于人,以天为父,以地为母,阴阳为纲,四时为纪。

故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支、五藏、九窍、三百六十六节。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取与喜怒。故胆为云,肺为气,肝为风,肾为雨,脾为雷,以与天地相参也,而心为之主。是故耳目者日月也,血气者风雨也。日中有?鸟,而月中有蟾蜍。日月失其行,薄蚀无光;风雨非其时,毁折生灾;五星失其行,州国受殃。夫天地之道,至?以大,尚犹节其章光,爱其神明,人之耳目曷能久熏劳而不息乎?精神何能久驰骋而不既乎?

从形体、数量、情绪等多方面进行天人间的主观比附,以天人相副证明天人之间的联系。将天的形象拟人化、具体化,认为由天的任何变化都能推测出人世间的变动。人是天地造化的产物,以天之所为暗示人之应为,天反映和决定主宰着人间的一切。但人在“天”的面前并非完全被动的,人若因循自然依天行事,则天自会降福于人。

《天文训》有多处关于“通天”的观念:

人主之情,上通于天,枉法令则多虫螟,杀不辜则国赤地,令不收则多淫雨。

然而专精厉意,委务积神,上通九天,激厉至精。夫全性保真,不亏其身,遭急迫难,精通于天。

并非人人都具有这种能力,人能通天的前提是君主或有高深道德修养和精诚之心以及专注精神的特殊人物。这主要看人的至精、至诚若能感动天,天则降福于人。

其次,天人关系的现实目的是要贯通道与事或理与事。作为全书总纲的《要略》篇有“中通诸理”、“通其志”、“通回造化之母”、“通同异之理”、“使人通回周备”、“通维初之道”、“通古今之论”、“通古今之事”、“通殊类”等语,表明此书力图打通万物间的种种隔阂与障碍,揭示天地之理、人间之事和帝王之道,将万千事物统合成一整体,并将这一主题贯通体现在前面二十篇之中,反对“塞”、“隔”、“曲”,以实现“大通”。反映出作者立于天地之间的雄心与胆识以及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在政治上所主张的“通治”,是既有所本而又有因时而变博采众长的自觉的社会改造意识。《淮南子》以道统事、言事、论事,以事体道、明道、证道,从而将天道与人事相结合、理想与现实相统合,道事并举是此书写作的总的指导思想。二十篇的写作秩序符合由天道到人事的思维模式,而天道与人事是天人关系的具体表现。

《淮南子》是以道开显宇宙的本根,同时以事释道、明道不致使道沦于蹈虚空谈和空说无着的境地,从而将天地人贯通在一起。“故圣人所由曰道,所为曰事。道犹金石,一调不更;事犹琴瑟,每弦改调。故法制礼义者,治人之具也,而非所以为治也。故仁以为经,义以为纪,此万世不更者也”,道为行事的依据,事为具体的行为,是道的落实与表现,道不可变而事随时变动。相对于道来说,法制礼义是具体的强制的道德规范,是人道之工具,仁义是抽象的道德本原,是治之本。前一“义”应为“仪”,是具体的行为规范,而后一“义”则指抽象的义理,二者是本末的关系。“夫作为书论者,所以纪纲道德,经纬人事,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诸理……故言道而不言事,则无以与世浮沉;言事而不言道,则无以与化游息。故著二十篇”,此书的目的是通过道事并用达到一种介于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理想的生存状态。“今谓之道则多,谓之物则少,谓之术则博,谓之事则浅,推之以论,则无可言者,所以为学者,固欲致之不言而已也”,以现实中谈论道与术过多,而言物事少的事实,表明此书要改变现状,所以书中用大量的历史事实阐释道理。将道事结合起来,更能深刻揭示要阐明的事理。

此外,还进一步分析了道与事及理与事的关系。“故圣人不以行求名,不以智见誉。法修自然,己无所与。虑不胜数,行不胜德,事不胜道。为者有不成,求者有不得。人有穷,而道无不通,与道争则凶。故《诗》曰:‘弗识弗知,顺帝之则’”,“今夫万物之疏跃枝举,百事之茎叶条蘖,皆本于一根,而条循千万也”。认为事是有限的、人为的、变动的,而道是无穷的;表明道与事正如根与茎叶枝条,事是道的展现,事最终循归于道。因此,道为本,事为末,人不能弃道而从事。由此提出“举事顺道”。“是故事其神者神去之,休其神者神居之。道出一原,通九门,散六衢,设于无垓坫之宇,寂寞以虚无。非有为于物也,物以有为于己也。是故举事而顺于道者,非道之所为也,道之所施也”,行事要以合乎道为原则。“言帝道而不言君事,则不知小大之衰;言君事而不为称喻,则不知动静之宜”,就君主来说,既要懂帝王之道,又需要有切实的行动去落实帝王之道,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表明道与事是一体不分的。

在理与事问题上,提出要“循理举事”的原则。理是道的具体化,是道的一种表现,是事物的特殊规律。“若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权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圣人之从事也,殊体而合于理”,“治由文理,则无悖谬之事矣;刑不侵滥,则无暴虐之行矣”。理用以指导事,而事以理为标准和目标。在具体的行事之时,应依理而行,处理事情的方式虽有很多,但始终应合乎理,这样才不会有悖谬之事发生。“是故圣人举事也,岂能拂道理之数,诡自然之性,以曲为直,以曲为伸哉?未尝不因其资而用之也”,应依循事物的实际情况,才能成就功业。理与事实际是道与事在实际运用中的具体化,是道与事的表现。

在天人关系上《淮南子》,提出了一个总的原则,即“不以人易天”。“故达于道者,不以人易天”,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而行事,只能因循自然而为。因此自然决定人事的方向,这是道的原则与要求。

同类推荐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 旷野呼告

    旷野呼告

    俄罗斯思想家列夫·舍斯托夫毕生规避理性,倡导神明启示,远离思辨,崇尚信仰。在本书中,作者尤其以独特的感悟理论向人们阐释了西方思想界与文化界巨擘克尔凯郭尔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神明启示下所显露出来的思维的魅力。同时,作者更深刻地向人性的深处拷问理性,在思想旷野发出在他认为没有回音的无声的呼告。
  •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出版的第一本主要着作,他一生中共修订过六次。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道德情操论》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册)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册)

    曾国藩,这是一位争议不断的历史人物。他被称为“晚清中兴名臣之首 ”,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与一代大儒;他既为孙中山、章 太炎、范文澜等人所不齿,但也为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冯友兰所推崇 。这是两本流传甚广的家训典籍。他既能自立又能立人、既能自达又能达人 的人生智慧与教育思想,也被后人广为称颂;后人整理曾国藩一切教育心得 ,统称之为“曾国藩家训”,堪称“古今家训之首”。为什么看似波澜不惊的千余封家书,却成为后人推崇备至的智慧宝典? 为什么数十年如一日的心得日记,竟成为众人津津乐道的警示名言?为什么 有太多的人,在翻阅他的日记之后,自惭形愧?
  • 哈佛哲学课

    哈佛哲学课

    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处理人生中的重大问题,包括揭示人性弱点、面对死亡问题、应对职业更换、处理恋爱及婚姻关系、寻求生命的意义或目的等。
热门推荐
  • 我是个不朽的罪人

    我是个不朽的罪人

    第三次的世界大战,已经拉开了序幕。当战争结束后,人性得到了进化。战争,源于人性的自私。当某一天自私从人性里剔除,人类就会无比的强大。共荣!成为了那次灾难后,人类的精神所向。最终!人类变成了一个整体,开始去征服宇宙。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与各种矛盾利益的冲突!在23世纪中期,人类爆发了战役。那是一次无法挽回的伤痛,战争将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毁灭。在那次灾难后,星球上的一切资源都被摧毁殆尽!为此,我们只能遗弃家园逃亡它地,寻求新的区域生寄。希望能再驻起一片,新的文明区域!将文明重铸,让种族延续。
  • 异魔之剑

    异魔之剑

    一个远离尘世的少年,初入尘世遇上了她,自知欠她许多,想要拟补却不知丘比特正站在他身边,弓箭瞄准了他的屁屁...那天她遇到了最不想遇到的人,在日记上写下了开头,命中注定的相遇...
  • 倒追千金:扑倒国民校草

    倒追千金:扑倒国民校草

    【撒狗粮文轻虐甜文1V1】第一次告白,“男神你好,我要泡你!”被拒!不够文艺太猥琐?那再来一次,“男神,有个恋爱,约吗?什么?不要?那我过会再来问一遍”多次死缠烂打,敌退我进被拒千里后,高冷男神说炸就炸?!“报告会长,您的头号追求者正在操场和男生闲逛!”男神挑眉,接通校长专线“今天下午全校加课!奥数课!”“报告会长,您的头号追求者正参加校男模时装周。”男神甩出一张公告单,“从这一届开始取消模特队,直到她毕业为止!”某女抓狂“男神太丧心病狂!”男神一把将她压在身下,附耳呢喃“不想睡服我了?”
  • 消失的王陵

    消失的王陵

    18世纪末,一组挖掘队在祁连山附近挖掘一座诡异的孤墓时,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死亡诅咒。两人的神秘失踪,使那座孤坟成了一块死亡禁地。数十年后,一颗邪恶的月氏王人头骨的出现扰乱了安分守己的古董商刘耀祖,同时牵扯出数十年前另一件离奇的大漠盗墓谜案和另一枚金狼令。刘耀祖、唐子雨和杜思琪不顾风险带着人头骨和金狼令前往祁连山死亡禁地寻找真相,遭遇到了一次次的离奇恐怖事件……一颗月氏王人头骨,一个月氏圣女,一个谜一样的守墓人……顺着一路怪异的离奇情节,《消失的王陵》为你揭开层层悬念,抽丝剥茧,打开通往神秘、未知的月氏王庭大门。
  • 不失落叶

    不失落叶

    不失落叶过几盅,落雨共你话桑麻,人生慢走几万里,怎知世小为内里。
  • 史前命令

    史前命令

    史前文明陨落,人类应天地生,千万年的繁衍,科技的发展让人们渐渐将历史遗忘,曾经的旧主亦不在沉睡,来自远古的君主伴随召唤而醒,泯灭生于贪婪,能否阻挡他们的脚步?又能否唤醒人们沉睡心中的古往?史前命令,召集命令!
  • 恶魔冷上司:谁是孩子他爸

    恶魔冷上司:谁是孩子他爸

    吃干抹净拍拍屁股走人,她也可以理解,不想负责嘛!人之常情!为什么还给她留了件男式西装外套,权当夜资吗?靠!这人也太不厚道了!她要一件男人的外套干什么?顶多就是用来——遮羞!哎!就算她长得难看,好歹也是个冰清玉洁的女孩!好,你狠,看我更狠的!
  • 我的vampire伯爵

    我的vampire伯爵

    国际女警学院的苏瑞是学校稀有的尖子生,因为成绩的出色,学校派她去市里有名的一所警局实习,了解市里的情况。刚到警局后不久,市里就发生了一起重大失踪案件,才短短几星期的时间,就连续失踪了15名不满20岁的年轻女孩。据调查,这15个女孩都来自同一所大学,都互相认识,常常聚集在一家夜店里吃喝玩乐。苏瑞一上任就遇到了这样一个大案子,由于是个女实习生,警局的刘局长不怎么同意她来警局工作,于是就下了命令,想实习可以,不过得把这个案子解决,他会多叫几个同事来协助她的。面对局长的刁难,苏瑞一声不吭的吧案子接下了,在办案的同时,她遇到了吸血鬼王查尔斯,并得知了自己原本的身世,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敬请期待
  • 天坑迷情

    天坑迷情

    小剧场在脑海中上演,却是相爱相杀一场春梦!
  • 高冷总裁极品妻

    高冷总裁极品妻

    剩女是什么?是在人世间不要脸不要命不要尊严都还嫁不出去的倒霉蛋,牛楚楚年方三十却还没嫁出去,亲友闺蜜奉她为“相亲场上的灭绝师太”,就算凤姐跟她一起男人都看不上她,她丑么?不,她二,她猛,她的金字语录和雷人行为让男人崩溃。多金单身总裁何方年方二十八,人们都称钻石王老五,他是钻石王老七,为什么?因为多个“二”,他二,二得惊天动地泣鬼神,但是他帅,即使这样还有大把的美女往怀里靠,那么当剩女战斗机遇上钻石王老七,会发生怎样啼笑皆非阴差阳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