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03400000032

第32章 五、形、气、神三位一体

《淮南子》基本上袭用了庄子的人生态度,但较庄子积极些。刘安与庄子所处的时代不同、所处的社会地位也不同,因此他不可能真正理解庄子那种不可为的忧世心态。庄子存生之道是“待”、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是一种高超的生存智慧,具有现实的超越性,是无可奈何不可行的,只能寄希望于虚幻的境界。从庄子困顿的一生中可以看出他的这种人生观是很难实现的,且不具普遍的可能性。而《淮南子》一方面偏爱《庄子》与天地游的逍遥境界,一方面在超越的同时又不忘现世,由此对庄子思想进行了一些改造。《淮南子》认为苌弘是“无所不通。然而不能自知,车裂而死”,因此,即使对外物无所不通,若不自知,也未能保全自身。作为个体要立足于社会不仅要通达事物,而且要明白自身的处境,懂得养生之道,通晓和处理好己与物、己与他人的各种关系,才能善养天年。由此说明了自知对于存身的重要意义。

《淮南子》从人自身的生命构造进一步说明人这一特殊的生命体。“古之人,同气于天地,与一世而优游”,“血充则气激,气激则发怒,发怒则有所释憾矣”,“故水击则波兴,气乱则智。智不可以为政,波水不可以为平”。天地之人都由气构成的,从人的产生的质料而论,认为众人天生都是平等的。而人之差异是后天造成的,物质之气干扰了人的精神。因此气的运行状况对人之行事有重大的影响。《淮南子》论述了形气神三者的关系。“夫人之所受于天者,耳目之于声色也,口鼻之于芳臭也,肌肤之于寒燠,其情一也;或通于神明,或不免于痴狂者,何也?其所为制者异也”,“天”指自然,人源于自然,人对外界的感觉都是相同的,人的差异就在于精神。“是故血气者,人之华也;而五藏者,人之精也。夫血气能专于五藏而不外越,则胸腹充而嗜欲省矣。胸腹充而嗜欲省,则耳目清、听视达矣。耳目清、听视达,谓之明。五藏能属于心而无乖,则?志胜而行不僻矣。?志胜而行之不僻,则精神盛而气不散矣。精神盛而气不散则理,理则均,均则通,通则神,神则以视无不见,以听无不闻也,以为无不成也。是故忧患不能入也,而邪气不能袭”,指出自然之气与精神之气的不同。血气是指生物体内的生命之气,精神之气是人所具有的独特的道德特征的源泉,以至提出“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夫心者,五藏之主也,所以制使四支,流行血气,驰骋于是非之境,而出入于百事之门户者也。是故不得于心而有经天下之气,是犹无耳而欲调钟鼓,无目而欲喜文章也,亦必不胜其任矣。故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强调了心对人身的主宰功能。《淮南子》指出精气的运行对形、神的作用。“精泄于目则其视明,在于耳则其听聪,留于口则其言当,集于心则其虑通”,认为精气留驻于人的器官时,器官才能正常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形、神的行为和功能都是精气作用的结果,因此,精气是生命和智慧的源泉。《原道训》对形气神三者有一集中的论述:

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是故圣人使人各处其位,守其职,而不得相干也。故夫形者非其所安也而处之则废,气不当其所充而用之则泄,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则昧。此三者,不可不慎守也。夫举天下万物,?蛲贞虫,?动?作,皆知其所喜憎利害者,何也?以其性之在焉而不离也,忽去之,则骨肉无伦矣。今人之所以眭然能视,?然能听,形体能抗,而百节可屈伸,察能分白黑、视丑美,而知能别同异、明是非者,何也?气为之充而神为之使也。

形气神三者不可相无,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生命体的存在和精神的正常思维是人能进行观察、识别和分析事物的前提。形体是生命存在的载体,气是生命存在的内在质料和生命的源泉,是生命构成的基础,而神是生命的主宰,决定生命的质量,决定人之差异,且气之存在于形体和精神之中。作者强调三者都应当“宜”,各宜其位,只有守此三者,才能使生命正常存在。

《精神训》从自然发生论的角度阐述了人的生命的来源和构成要素,认为精神来自天的赋予,且不与形散,代表了生命的本质,所以养神贵于养形。只有通过“原心返本”,从而达到对本体之“道”的体认。认为形神二分,其产生与归属各有所主,“古未有天地之时……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烦气为虫,精气为人。是故精神,天之有也;而骨骸者,地之有也。精神入其门,而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这是对《易?系传》“夫精神者,所受于天也。而形体者,所禀于地也”思想的进一步延伸。生命是一无形→有形→无形的过程,即由偶然到必然的自然过程,并主张养神和神胜形。而同时代的《论六家要指》认为,“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神者生之本,形者生之具……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当时对于形神二者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分,但神主生。在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中,天总是比地更重要且更为根本。因此,精神源于天,形体根于地。“万乘之主卒,葬其骸于广野之中,祀其鬼神于明堂之上,神贵于形也。故神制则形从,形胜则神穷。聪明虽用,必反诸神,谓之太冲”,形神二者既对立又统一,统一的前提是“神制形”。人死后,形神分离,形体可以置于荒野,但精神却能流传于世,为世人景仰,因此,神贵于形。并且只有坚守人的精神不外泄,才能使身心和谐。

对形神二者认识的不同,同样体现在“治身”上。“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生之末也”,养性之本包括形体与精神两个方面,且以养神为上。养性追求的是神志的清净平和、肢体的安宁舒适,而养生之末却只是满足肉体感官的本能欲望。因此,养性包括养生,形神兼备,但其中养神是其核心。

《淮南子》以形神关系开显了人之本质,以气的动态变化说明人之生命存在的暂时性和差异性,并依此论析人之自然性。这与庄子的人之存亡是气之聚散的结果相似,都否认了“我”之独立存在。“我”不是抽象的存在物,而是具体的实体,是一现实的形气神合一的活生生的有自我意识的生命体。

同类推荐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 我生有涯意无尽:梁漱溟人生的艺术

    我生有涯意无尽:梁漱溟人生的艺术

    这本书收录了梁濑溟先生对人生、社会、历史、文化、宗教进行的深入探究与思考,为了解和研究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梁濑溟先生的人生经历、学术思想以及生活情操提供了丰富而详实的资料。书中的主题有人生的意义及态度、欲望与态度、人生观、道德观、儿童心理及青年修养问题、朋友与信用、择业、中国文化问题及构造问题、求学与不老、成功与失败以及谈佛、宗教等方面。该作品是哲学思想的总结,也是其一生精华作品的集萃。
  • 道家哲学智慧

    道家哲学智慧

    在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韩非说:“世之显学,儒墨也”。道家是隐者之学,故不在显学之列,而其理论之湛深,思想之缜密,实超过了儒墨两家。孔子罕言天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孟子虽说过“圣人之于天道也”,但也未多讲天道。道家老子不但谈论天道,而且提出“先天地生”的永恒性绝对性的“道”。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总结了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成就,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老子则揭示了有史以来文化的流弊,对于文化发展提出批评意见。儒家虽反对苛政,而肯定区分贵贱上下的等级制度。墨家虽然宣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而仍承认贵贱之分,以“贵不傲贱”为理想。
  •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本书第一编是“现实主义原则的特点”。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章中,著者认为,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是从许多非常相近的文艺创作经验中抽取出来的对于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基本实践原则,这就是客观真实地再现现实。
  • 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前世菩提树,今生因缘果。命运岑寂流离,佛颜嫣然常悦。作为红尘俗世中的人,且让我们问佛观心,于纷繁的生活中得到一些安宁与淡定。
热门推荐
  • 妃要改嫁:下堂木头妃

    妃要改嫁:下堂木头妃

    她异世幽魂,也是庶出之女,身份低微。不是天生的美人,并且,性子木讷。可这样的人,却让权倾朝野的一国王爷,誓言:非卿不娶。大婚之日,他当着所有侍妾的面,将她衣袍尽碎,可是,看着她那具晶莹剔透的胴体,他却轻抖红袍,抚眉冷笑,“以你的姿色,根本不配侍候本王。”相对他,她只是一块木头。她不解风情不会挑逗。甚至让她侍候他与其他女人侍寝时,她也可以一脸木然。愤怒中,他将她丢与床榻,怒目狠声,“就算你真的是一块木头,我也要让你在我身下承欢大叫。”本为了一个阴谋将她锁与身边,而且为了阴谋,他还将她推向其他男人的怀抱……他以为只要可以达到目的便什么都可以舍弃……可是,当她紧握染血的休书,垂死与他的脚下之时,当她的嘴中,轻喃他小时候最熟悉的歌谣之时,他才知道,他爱的就是她。再醒时,她已是她,天下第一的占星师,再遇时,她看着他,拂袖凝眸敛眉冷笑,“不要再惹我,否则,我一定会让你万劫不复。”而他听到这席话,不怒反笑,走上前,与她十指相扣,“如果爱上你,是我的劫,那么,我宁愿万劫不复……”
  • 绝迹逆空

    绝迹逆空

    死亡,可怕吗……世间一切,真的无法永恒吗?世上,真的有神吗?难道,众生万物无休无止的轮回?经历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平平淡淡了此一生是谁,在搅动命运长河,决定众生的生死轮回……
  • 玄门盗墓录

    玄门盗墓录

    我:嗯,这个墓的风水不错,不好,居然有个古墓阵,让我来破掉,什么胖子?你后面有个粽子在追你,看我的,急急如律令,镇尸符,我贴!哎呀,怎么有这么多妖魔鬼怪,看我清极剑,八卦镜,太极镜,还不行?老子跟你们拼了!胖子:老李,你说什么?这个斗里面有宝贝,好嘞,全给他溜走了去。张大胆:老李,你看你后面是什么?老李,快闪开,让俺一铁钎拍死他。中国的阴阳风水源远流长,凡墓葬山水皆讲究风水和玄术一说,在八九十年代,盗墓贼猖獗,肆意横行,其中有摸金,驱尸,卸岭,探手,破军,发丘六大派系,皆有盗墓巧妙手法,技艺十分高超,令世人咂舌,令观者心惊,令闻者丧胆,可谓盗墓绝学,深不可测……
  • 亚特兰蒂斯之死亡之旅

    亚特兰蒂斯之死亡之旅

    “只要后人们活着通过所有的考核试炼,那么,他将得到至高无上的权利与可以和神抗衡的力量!”亚特兰蒂斯的传言,然而没人去证实过。王涵,一个放荡不羁的青年,从小父母便离开了他,在一次意外中,他得知了古城的存在并被选中接受考核,不去,就被考核后期弄死,去了,还有一线生机。令王涵震惊的是,他的父母,丢下他的原因竟是,他们。。。他们也在那里!充满死亡味道的旅程。“为了活着见到他们,为了伙伴们,我不能死!”一次次在血泊中倒下,一次次爬起来。在死亡边缘无数次徘徊的他们,本以为看到了光明,可是,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 登仙路,仗剑行

    登仙路,仗剑行

    仙路漫漫,谁可作伴?仙路漫漫,何处为终?仙路漫漫,吾将求索!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里,而是你而朝着什么方向移动。
  • 三校花

    三校花

    风流不羁的青年导演安无为被朋友邀请参加一接风派对,本以为和以往纸醉金迷的大趴没什么区别,却因此结识了令他终生魂牵梦绕的孟天人,后来的北电校花。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在读生王玉珏是广院两位校花之一,以清纯邻家、氧气知性闻名。玉珏与双胞胎兄弟安有为和安无为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玉珏暗恋弟弟安无为,有为不知不觉中爱上了玉珏却在压制着自己的感情。无为为自己的话剧《兰木花》选女一号,试镜的女生都不满意。他在中戏的校园闲逛邂逅了他的灵感女神,后得知这是中戏校花毕玺,而毕玺却是天人父亲、安有为老板孟博涛的情人。天人经历误认双胞胎兄弟的Bug,死心塌地爱着安有为,三女二男的感情纠葛剪不断理还乱,让人笑泪交织……
  • 月如霜曲断肠

    月如霜曲断肠

    弄玉箫,与谁听,相思难遣,望断红尘路。三年前的荒原雪湮没了最初的爱情和最后的背叛,萧飞为救姐姐萧落和心上人杜若葬身荒原,萧落痛失至亲,加之爱侣背叛,负气出走,避世隐居于柳湖畔的听月水榭。心未死,犹可闻。萧落终受杜若之邀重返璇玑阁,却发现杜若即将嫁作他人妇,她又该怎样面对昔日的恋人秦焜和接踵而至的阴谋……千年前覆灭的天虞教重现江湖,上古失落的传说将众人的命运缠绕成线。当灵魂错置之时,轮回静灭之后,你可还记得,这一切是一唱惊天的阴谋,还是一个无尽的期许?原来,我们都逃不过宿命的安排。
  • 美男缠身:爱上魔界公主

    美男缠身:爱上魔界公主

    “怕了?”南宫冥扯扯嘴角,露出了一丝带着讽刺的笑容,还有一点点的失望和难过。“怕?我司徒可的字典里还没有这个字。”司徒可毫不犹豫地回答。怎么回事,一觉醒来,一群帅哥要追她?什么,这些都是她的未婚夫,而且任她挑选?可是,可是,她才不要和非人类过一辈子啊!
  • 请卿入瓮

    请卿入瓮

    那年,她于朦淡烟雨中抬眸一瞥,天枢国惊才绝艳的临靖王印入她眸底,原以为那是她此生最美的风景,却没有看透这如画风景背后他的步步算计。武林第一庄问剑山庄的千金身份,让她成为他指下珍珑棋局的巧妙布子。一纸赐婚诏书,她变为他枕边最近的人,心的距离却愈发遥远。她一直傻傻期盼幸福的触手可及,梦醒之后才明白她与他从一开始就站在楚河汉界的两岸。问剑山庄在他波谲云诡的权欲争夺中卷入血海风波,她的亲人相继在这场倾轧搏杀中送命,而她唯一能依靠的他却还有不为人知的秘密?甚至手染她亲人的鲜血?这翻尔虞我诈、你争他抢的权力角逐中,幻梦残灭的最后,他赢得了天下,她又能得到什么?
  • 超级正人君子

    超级正人君子

    他行走在尘世中,我行我素,桀骜不驯。他是一个商人,被称为中国最有良心的商人,他研究的产品让无数人疯狂。他业余还是一名医生,但除了美女他谁也不救……他身份多重,但他最喜欢的还是做一介书生,闲来喝茶,静来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