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03400000039

第39章 二、“末不得强于本”

《淮南子》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认为要着重把握问题的根本。“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此处的“本”是指问题的根本原因。在治理社会问题上,应理顺社会矛盾,处理好本末关系。“夫静漠者,神明之宅也;虚无者,道之所居也。是故或求之于外者,失之于内;有守之于内者,失之于外。譬犹本与末也,从本引之,千枝万叶,莫不随也”,《淮南子》从本末的角度说明,内外如同本末,本末是一体不分的,但末依赖本,无本则末不存,只有保持内心的静漠和虚无才能守道,那么其他一切才会随之而来。因此,“故枝不得大于干,末不得强于本,则轻重大小有以相制也”,“月望,日夺其光,阴不可以乘阳也。日出星不见,不能与之争光也。故末不可强于本,指不可以大于臂。下轻上重,其覆必宜”,本末关系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本末二者不可相无,各有其作用,并相互牵制,并且二者的地位不可倒置。由此确立了行事时要抓住事物的最为根本性的一面的原则。

《淮南子》认为用本末关系分析社会问题,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夫鉴明者尘垢弗能霾;神清者嗜欲弗能乱。精神已越于外,而事复返之,是失之于本,而求之于末也……圣人有所于达,达则嗜欲之心外矣。孔、墨之弟子,皆以仁义之术教导于世,然而不免于儡,身犹不能行也。又况所教乎?是何则?其道外也。夫以末求返于本,许由不能行也,又况齐民乎!诚达于性命之情,而仁义固附矣,趋舍何足以滑心!”精神为本,嗜欲为末,则本末处于对立的状态,就这方面来说,本末之间具有不可变通性。只有保持人的精神的清醒,不为外界所左右,人的各种欲望则难以扰乱精神,当精神不能内守,驰骋于外之后,若再想返回,则是本末关系不分。因此要以道为本,以仁义为末,若不能修性全身,却一味地向世人传布仁义的教导,最终还是成为受他人役使的傀儡,自身仍不知所处。因此只有坚守自身的性命之情,儒墨之弟子所崇尚的外在的仁义之道德自然不离,并且外在的行为终不会扰乱人的内心。

此外,《淮南子》认为本末是有层次性的。“是故德衰然后仁生,行沮然后义立,和失然后声调,礼淫然后容饰。是故知神明然后知道德之不足为也,知道德然后知仁义之不足行也,知仁义然后知礼乐之不足修也。今背其本而求其末,释其要而索之于详,未可与言至也”,神明高于道德,是最高深的智慧,是超世俗的。本末具有层次性,若神明为本,则道德为末,若道德为本,则仁义为末,而仁义相对于礼乐又是本,因此本末具有相对性。同一概念置于不同的环境中,其地位各不相同。“执政有司,不务反道矫拂其本,而事修其末,削薄其德,曾累其刑,而欲以为治,无以异于执弹而来鸟,捭?而狎犬也,乱乃逾甚……不直之于本,而事之于末,譬犹扬?而弭尘,抱薪以救火也。故圣人事省而易治,求寡而易澹,不施而仁,不言而信,不求而得,不为而成。块然保真,抱德推诚,天下从之,如响之应声,景之像形,其所修者本也”,德为治之本,刑为治之末,削德累刑只能招致社会的动乱,因此在本已混乱的社会中,若本末倒置,过多地使用刑罚政令只能是雪上加霜、抱薪救火,更难治理。修本即执道抱德,道的原则就是无为。仁义与法度就是本与末的关系:

治之所以为本者,仁义也;所以为末者,法度也……本末,一体也;其两爱之,一性也。先本后末谓之君子,以末害本谓之小人。君子与小人之性非异也,所在先后而已矣……故仁义者,治之本也,今不知事修其本,而务治其末,是释其根而灌其枝也。且法之生也,以辅仁义,今重法而弃义,是贵其冠履而忘其头足也。故仁义者,为厚基者也……五帝三王之道,天下之纲纪,治之仪表也。今商鞅之启塞,申子之三符,韩非之孤愤,张仪、苏秦之从衡,皆掇取之权,一切之术也。非治之大本,事之恒常,可博闻而世传者也。

本末是一体不离的,因此本末要兼顾。本与末实际是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问题。因此对待本末应有所偏重以及先后之别,末不可弃,但以修本为前提,识别了本末也就抓住了事物的关键。

《淮南子》自觉地将本末关系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治国方略中,主张以道为本,以仁义为末,在仁义与法度之间,又以仁义为本,法度为末,显示了对事物间关系的辩证认识,为治国之道确立了一个基本原则。

同类推荐
  •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从根本上说,正义的实质内涵体现为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交换。说得再直接简明一点,所谓正义,就是相互性基础上的利益交换。社会制度和伦理规范的正义直观上表现为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安排或分配。但社会不是抽象集合体,它是由诸多个人在一定共契上组织成为的生活共同体,其组织结构及其运作凭借或通过诸如国家政府、社团组织机构或特定的社会管理机构得以实现。
  •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以博学著称,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无所不谈,并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蒙田哲理散文》一书中的文字富有哲理性,能够引人思考,让人深受启发。文中有“平和执中”、“谈三种交往”、“要生活得写意”等等哲理故事。
  • 培根智慧录

    培根智慧录

    本书精心选编了培根关于人类与自然,人生与命运,宗教与信仰,真理与哲理,读书与学习,道德与情操,友谊与爱情,成功与成才等方面的智慧语录。
  • 周易全鉴

    周易全鉴

    《周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通过设卦观象,描绘自然造化的奥妙,进而阐释人世间的吉凶祸福与因应之道,是培养德行、增强能力和启发智慧的至高宝典。时至今日,《周易》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依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不管你为政、治企、从军,抑或只是个普通人,都能从《周易》中聆听到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教诲,让你受益匪浅。
  • 每天一堂北大哲学课

    每天一堂北大哲学课

    《每天一堂北大哲学课》作为中国最具精神魅力的学府,百余年来,北大培养了中国几代最为优秀的学者、智者。他们以博大的、达观的、聪慧的精神风貌,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传播文明与智慧的种子。当我们处在茫然不知所措、希望之光黯然失色的时候,不妨坐下来,翻开这本心灵书,与北大的智者们聊聊天。相信他们的人生哲思会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火把,为我们照亮前路。
热门推荐
  • 屠武

    屠武

    那人言:天下宗师皆当死于是有人开始杀人立法也有人开始奋起反抗
  • 浅陌之沐染

    浅陌之沐染

    12岁的苏沐,遇上了15岁的凌宵,情窦初开的年纪,却不得不背负血海深仇。皇宫自古无情,为了报仇,苏沐不得不男扮女装,隐其锋芒。所谓的婚约,是红线,亦或者,只是命运的玩笑……
  • 给辛勤领导者的健康枕边书

    给辛勤领导者的健康枕边书

    本书针对CEO们正面临着严重的健康危机,本书提供健康管理的各种方法。
  • 某科学的贴身保镖

    某科学的贴身保镖

    修真世家少年天才进入学园都市修行,为老爸好友女儿当保镖。慕云:御坂美琴?她还用我保护?那么暴力!她保护我才差不多吧!啊!美琴不要电我,为夫知道错了!
  • 《走在旧古巷的少年》

    《走在旧古巷的少年》

    有点伤感,随便看看了~有好几个片段,是写不同人的。
  • 拐个警察去结婚

    拐个警察去结婚

    “你觉得,以你的技术能洗的干净?”这是耻辱,大大的耻辱,于是梁子就这么结下了。一桩杀人命案又让他们纠缠在了一起。最后的最后,他问“不知道夫人对为夫昨天晚上的行为,满不满意?”“吾……勉勉强强吧,谁让你的领悟能力那么差。”“哦?是吗?那么今晚让夫人好好满意一下。”于是第二天,某人就下不来床了……
  • 都市之极品犯人

    都市之极品犯人

    一个在监狱里面待过三年的男人,一段都市拼搏之路。三年前,他是一个军人,是西南军区王牌军特种大队的一员。入狱前一个月,正是边境某国毒品成熟走私高峰期。他和他的战友在边境守护着祖国的安全线。然后毒品贩子枪击战友之后站在边境线上无尽的嘲笑。于是提刀进入,手刃毒品贩子。然而在乱战中误杀该国军人,差一点挑起两国争端。于是军事法院裁定入狱三年。三年之后,二十三岁的他,闯入都市。本想平凡的他,却被生活逼迫的不再平凡。带着一帮同样不平凡有故事的监狱兄弟闯出来一片属于他们的天下,叫世人不再看不起。【书名不好,但是希望大家收藏,内容不容错过】
  • 恐龙大作战

    恐龙大作战

    胸无大志恐龙女修炼记
  • 钟表成长之歌

    钟表成长之歌

    我就像是一只游·走在时钟上却并不甘于流逝和遗忘的指针,在时间中留下了书面的证据。或许每一个人都会如此,在若干年后的追忆中,发现更多的不是填满时光的一幕幕往事,而是大量无从记取的空白。然而人生或者生命的指针是一直有规律地运行着的,从未漏失过一分一秒。
  • 花少失心

    花少失心

    你的无意我的痴心你的一言我的心死——灯少欢迎加入书友群,群号码:49048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