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03400000046

第46章 四、“不以利害义”的义利观

义与利是利益与道义的关系,反映了道德原则与人的实际利益之间的关系,是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义”在《说文解字》中为“己之威仪”,是指仪容。由外表之仪而为正义就转为了道德范畴,义是理性的道德标准,是个体应遵循和应具备的行为准则,是内在自觉的约束力量。

墨家平等地看待义与利的关系,主张义利并重,与他们所代表的小生产者的利益和所处的弱势群体的地位有直接的关系。《贵义》篇提出了“天下莫贵于义”的命题,而《非乐》篇主张“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认为利是以人为中心的,将利作为普遍的行为原则和目标以及道德的标准。“义,利也”,只有合乎体现一定社会集团的整体利益,才被此集团视为义,是行为的最高原则。义与利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具有一致性,因此义具有相对性,大利实际就是大义,实现了义利的合一。当个人利益合乎集体利益时,个人之利就合乎义,实现了义与利的统一,而符合义之利才是真正的利,是广义的利,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否则是狭义自私之利。但在某些条件下,利与义矛盾时,须舍弃个体之利以成就整体之义。因此,义与利都是具体历史的范畴,不可抽象而论。

先秦道家以利为外物而排斥,以义为道德衰微的产物而贬义,总的来说,“义利俱轻是道家伦理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吕氏春秋》认为“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故义者百事之始也,万利之本也……以义动则无旷事矣”,义的内容就是利人,有义才有真正的利,利是行义的结果,将义与利在一定程度上等同起来,只有义之下的利才是正当的。因此,人的行为应以义作为标准。《淮南子》的义利观对义和利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对。从前面对道德仁义等多方的解释中看出,在义与道德的关系上,义逊于自然道德,义是救世的产物,但在义与利二者之间,认为二者是对立的,且主张义高于利。“三月婴儿,未知利害也,而慈母之爱谕焉者,情也”,利的观念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在实际生活中形成的。“君子思义而不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有义者不可欺以利”,“故义者,非能遍利天下之民也,利一人而天下从风;暴者,非尽害海内之众也,害一人而天下离叛”。义高于利,利不应妨碍义,反对求利弃义之举;同时又认为义与利具有一致性,行义即以利天下为目的,有义之举,则天下从之如风。义与暴有时仅一步之遥,因此义作为表率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侯将自己与段干木作比较时说:“段干木光于德,寡人光于势;段干木富于义,寡人富于财。势不若德尊,财不若义高。”主张义高于财。此外,义高于功。“义者,人之大本也。虽有战胜存亡之功,不如行义之隆”,将儒家之义上升为人之根本的高度,且主张义高于利,与儒家的观念一致,实际是对儒家观念进行了吸收。

《淮南子》认为有关利的行为是由义来规范的,而利的价值最终也是由义来决定的。“有义者不可欺以利,有勇者不可劫以惧,如饥渴者不可欺以虚器也。人多欲亏义,多忧害智,多惧害勇”,“故仁者不以欲伤生,知者不以利害义。圣人之思修,愚人之思。但《淮南子》不是绝对的排斥利,它非常重视利人、利天下,书中多次表现了对三王五帝济天下功业的推崇,“夫圣人之心,日夜不忘于欲利人,其泽之所及者,效亦大矣”,利指他人、大众的切身利益,而非己之私利。“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可威以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劝以赏,而不可厉以名……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此利是一国之私利,而非天下之公利。对秦国所推行的法家思想进行了驳斥,认为与秦国风俗的相近是法家思想盛行的原因,由此看出《淮南子》对法家重利轻义的义利观是持批判的态度。“君子非仁义无以生,失仁义,则失其所以生;小人非嗜欲无以活,失嗜欲,则失其所以活;故君子惧失仁义,小人惧失利。观其所惧,知各殊矣”。将对义与利的不同态度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与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相同,孟子更是推崇道义,在《告子》篇明确主张“去利怀义”,而荀子在《正名》篇提出了“以义制利”的思想观念。《吕氏春秋》受儒家影响,主张行义不行私利,“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乃不利。有知不利之利者,则可与言理矣”。可见《淮南子》对儒家义利观有明显的吸收,这是其面向现实提倡社会道德时所做出的理论调整。然而从最高的道来看,名利都不足道。“故道术不可以进而求名,而可以退而修身;不可以得利,而可以离害”,站在寻道者的角度来看,个人的功名利禄是求道的最大障碍。求道术非是以得利求名为目的,但可以修身避祸。视“利”为身外之物进行排斥,表现出轻物质贱功利的思想观念。

同时,《淮南子》还注意到道德存在的物质基础。“人有衣食之情,而物弗能足也,故群居杂处,分不均,求不澹,则争。争,则强胁弱而勇侵怯”,物质的匮乏、分配的不均、欲望的无限,导致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残酷争夺。“夫民有余即让,不足则争。让则礼义生,争则暴乱起。扣门求水,莫弗与者,所饶足也。林中不卖薪,湖中不鬻鱼,所有余也;故物丰则欲省,求赡则争止。秦王之时,或人菹子,利不足也;刘氏持政,独夫收孤,则有余也。故世治则小人守政,而利不能诱也;世乱则君子为奸而法弗能禁也”,说明经济的发展是道德进步的必备前提,这是对《管子》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思想的继承。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当人的自然需求得到满足时,才有精力从事更高层次的道德与精神的追求。“逮至衰世,人众财寡,事力劳而养不足,于是忿争生,是以贵仁……夫仁者所以救争也,义者所以救失也,礼者所以救淫也,乐者所以救忧也。神明定于天下而心反其初,心反其初,而民心善;民心善而天地阴阳从而包之,则财足而人澹矣,贪鄙忿争不得生焉。由此观之,则仁义不用矣。道德定于天下而民纯朴”,衰世财寡人多,自然道德的沦丧便产生了忿争,才有仁的提出,以缓和社会矛盾。但仁义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从人自身做起,心善则阴阳助之,财足而人不争。《淮南子》最终把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归结于个体心性的修养,归于道德的自救。

同类推荐
  • 走向未来:罗素与萨特,新世纪的曙光

    走向未来:罗素与萨特,新世纪的曙光

    你知道吗,你想过或者没想过的这些奇形怪状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哲学家们一本正经地提出,挖空心思地找证据,面红耳赤地争论过了。在整个世界忙着探索、开垦、打仗、上天、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帮哲学家们却神经质地死磕这个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就好像一个网络游戏里的角色试图琢磨自己手里武器的代码是什么……
  • 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

    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

    庄子一生都在追求至道,返璞归真,鄙视功名利禄,求得自身的逍遥,庄子的书大多是通过对各家学派的批判,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有庄子一样的逍遥心态,会让你保有一份闲适,一份快乐。 中国的哲学源头可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其中尤以儒、道两家为主流,而庄周的《庄子》可谓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 一部《庄子》,成就了多少文人雅士,比如陶潜,比如李白,相信你也会因此过上流水一样自在、行云一样逍遥的人生!
  • 美学其实很好玩

    美学其实很好玩

    觉得美学离你很遥远?觉得美学太深奥?其实生活就是一堂大大的好玩美学课!美学其实很好玩——扔掉深奥,只留实用的好玩美学书!把高高在上的美学知识一一用进你的生活里,看谁还敢说你“没品位”!325个美学小知识,迅速提升你的美感力,变身美学达人。
  • 创造进化论

    创造进化论

    本书是柏格森的代表作,书中提出和论证了“生命冲动”的理论和直觉主义方法论,并对之前的进化论哲学体系进行了批判。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生命的进化:机械论与目的论”、“生命进化的不同方向——呆滞、智力、本能”、“论生命的意义:自然秩序与智力形式”等。
  •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热门推荐
  • 恐怖之丧尸咆哮

    恐怖之丧尸咆哮

    一支臭名昭着名为“马蜂窝”雇佣兵秘密运送一批生化武器至中东恐怖分子,因为其见财起意黑吃黑与双方火拼,不经意泄露了生化病毒,而导致了世界末日的到来。整个小说,将以接近现实的手法,谱写人类的阴暗面,面对困境所流露出的凶狠,贪婪,懦弱,由于社会陷入了恐慌和混乱,男人和女人的爱情,亲情和友情,将在文中一一展现。
  • 弑天封魔

    弑天封魔

    一步一步走向复仇之路,弑天?封魔?这些可望不可即的事情在他看来竟然如此简单。
  • 驻足那年

    驻足那年

    我在这里驻足不前,纵然时光荏苒千年,我都只要你一个。请你来告诉我,这一切只是一个梦。就像我经常做的白日梦一样,对吧……SJ王道文腐女文
  • TFBOYS之盛夏的笙歌

    TFBOYS之盛夏的笙歌

    易子轩and王源:一包零食相遇,薄荷一样的爱木清悠and王俊凯:见面吵架变扭,分开思念。墨晓苒and易烊千玺:都喜欢跟小孩玩,在粉丝的眼里永远是小孩。
  • 豪门蜜婚:倒追男神1000次

    豪门蜜婚:倒追男神1000次

    “风千雪,你这次的任务是……把尹易追到手。”一次任务,他沉稳了她的猎物。从此,上天入地,她穷追不舍。“小易,你就从了我吧。”“哦?”某男脸色全黑。“要不……你嫁给我也行啊。”“滚!!!”要嫁也是她嫁给他吧。
  • 剑仙的魔法世界生活

    剑仙的魔法世界生活

    修仙与魔法的碰撞,科学与大道的对拼。没有尔虞我诈的修仙血路,没有光怪陆离的魔法世界。在这个魔法的世界里,身为修士的他,又该何去何从.......
  • 枷锁之破灭

    枷锁之破灭

    “创者”为了创造与自己一样的存在,为了不感到孤独,在地球动物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又在其他平行世界创造其他生物。最后创造一个开发潜力的空间,只有境界和他一样才能破开空间,而他消失不见。等待和他一样境界的生物出现。
  • 就是爱了怎么滴

    就是爱了怎么滴

    你有没有这样爱过一个人,用尽生命里所有的力气来守护他。你有没有这样爱过一个人,哪怕知道爱他会让自己万劫不复,也会心甘情愿的说:“爱他就是爱他,不管对错,我都爱”。你有没有这样爱过一个人,爱到即使是生命都可以不管不顾,只想和她生死相随。你有没有这样爱过一个人,哪怕世界上所有人反对,哪怕你爱的人都不爱你,你还会坚持下去。你有没有这样爱过一个人,,会因为他的离开而惊慌失措,会每天想着他会不会回来,会因为他的离开就夜夜哭泣,想念到看到他就惊喜的昏倒。你有没有这样爱过一个人,你会认为只要有它,不管怎么样都会感觉自己很幸福,“爱你就是爱你,不管对错,我都只爱你,就够了”。
  • 我的第一本化学探索发现全纪录

    我的第一本化学探索发现全纪录

    全面关注孩子的智力开发。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活泼、美观的版面,而给予孩子们以知识上的传授、阅读上的享受。本丛书在培养孩子智商的同时,也通过故事中隐含的道理来给予他们以情商方面的培育与引导,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成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
  • 一宠成瘾,顾少的心尖宠妻

    一宠成瘾,顾少的心尖宠妻

    父亲被抓,她成为人人都能踩上一脚的落魄千金,不惜贱卖自己,而他为了报复她,巨资将她拍下。他将她抵在墙上,咬牙开口,“林未晚,我当初体会的,我会一分不少,尽数奉还给你们!”在她被众人欺时,却是他护在身边,轻笑道:"我顾景的女人,我宠都来不及,什么时候轮到你们来欺负了?。”她被逼疯,拿刀对着他时.......却转手被他送进监狱当爱已深入骨髓,恨则需要剔骨剜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