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03800000043

第43章 溪口总管

重要撤台事项布置以后,蒋介石正式宣布下野。1949年1月21日中午,蒋介石约五院院长午宴。下午2时,在黄埔路官邸召开国民党中常会临时会议,宣布决心引退,并出示与副总统李宗仁的联名宣言。全文略谓:

中正毕生从事国民革命,服膺三民主义,自十五年由广州北伐,以至完成统一,无时不以保卫民族,实行民主为职志。

先后二十余年,只有对日之战,坚持到底;此外对内虽有时不得已而用兵,均不惜个人牺牲,一切忍让,为国从事,斑斑世所共见。

战事仍然未止,和平之目的不能达到。决定身先引退,以冀弥战消兵,解人民倒悬于万一。

21日下午4时,蒋介石在蒋经国等人的陪同下,飞抵杭州,进驻笕桥空军学校。当晚,他们在西湖边上的楼外楼接受浙江省主席陈仪宴请,蒋经国、陈诚等人相陪。蒋在日记中说:“与辞修、经儿同到西湖楼外楼聚餐,心地安闲,如释重负也。”晚宴后,返回空军学校,住天健北楼,由蒋经国随侍。入睡前,蒋介石告诉蒋经国说:“这样重的担子放下来了,心中轻松得多了。”然而,蒋经国听后却“无限感慨”!事实证明,蒋介石的下野,无论是对国民党还是蒋个人,都未必是件好事。

蒋介石的下野,对后来政局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些对蒋介石忠诚的党政军干部纷纷致电表达支持蒋介石,对桂系表示不满,从而在国民党内部引起了新的纷争。陈立夫等人认为,“李宗仁居心可诛,他把蒋总统逼迫下野,以为可挽回大局,其实中共对他是骗局,根本不理会他,一味儿进军江南”。

从军事而言,蒋介石的下野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士气,加速了国民党军的败亡。国共内战期间,有许多国民党高级将领纷纷起义反正,而蒋介石下野后,使更多的国民党将领对时局绝望,进一步促成了他们起义反正。蒋介石后来曾对宋美龄说:“自兄下野后,意志不坚之将领如傅作义、程潜,以及重庆号军舰与江阴要塞,皆多叛变‘降匪’,如兄不下野,当不致于此。此等叛降,皆受兄下野之影响,而且傅作义之‘降匪’,即在兄下野之第三日也。但事已至此,此时追悔亦无补。”

1月22日,蒋介石和蒋经国一行回到奉化溪口,直到4月24日才离开,一共在溪口停留93天。这是蒋介石三次下野中,在家乡居住时间最长的一次,当然也是最后一次。蒋介石自己说:“在故乡游览山水,为平生最乐之事,尤其在战尘弥漫中引退之时,更觉难得,而其乐亦无穷。”

事实上,蒋介石在溪口并没有让自己沉浸在游山玩水、享受天伦之乐中,而是时时刻刻不忘政局。他在溪口一边反省自己的失败,一边忙着指示蒋经国准备撤台事项,并先后接见了近百位国民党的党政军要人。一时间,鄞奉道上车水马龙,冠盖如云,侍从室依然电函交驰,溪口无形中成为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临时指挥中心。

对此,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有着比较生动的描述,他说:

住在故乡的蒋总统,有秘书、警卫、长途电话及其他设备来处理事务,晋见的人络绎不绝。田园诗似的词句描写他如何徜徉山水之间,访问乡间和善父老,逗着幼孙游戏,并享受古代式的田园退隐生活。事实上,他正做着军事及一切其他方面的策略。

在溪口期间,蒋经国甚至比蒋介石还忙碌。他不但要负责蒋介石的安全,陪同蒋介石走亲访友、游览山水,还要为蒋介石执行各种重要使命,并接送各路前来拜会蒋介石的党政军要员。可以说,他是名符其实的溪口总管。

当时他经常跟着他的父亲,并为父亲安排身边所有的事情。老“总统”吃饭时经国先生也一定陪伴在旁,父子俩几乎形影不离。

自从蒋介石回到溪口,蒋经国、俞济时深恐游击队和解放军联合起来,直接插入溪口的心脏地带,这便会严重危及蒋介石的安危。为了蒋介石在溪口的安全,蒋经国着实费了不少心思,他和俞济时将原来的“总统卫队”几乎全部调来溪口。但蒋介石下野后,已经没有“总统”的名分,他在溪口设立的办公处所,只能叫“总裁办公室”,因此他的侍卫组织自然也不能再称“总统府警卫大队”,而改名为溪口总裁办公室的“特务大队”。

溪口的特务大队下辖五个分队:第一队队长是黄埔军校十六期的冯孝本,第二队队长是吕其广,第三队队长是毛赵壁,第四队队长是唐茂昊,他们都是黄埔十六期的同学;唯独第五队队长王曜升,是黄埔十七期的。在溪口的五个队长之中,冯孝本、吕其广、唐茂昊三人都是蒋介石的小老乡奉化人。

蒋经国还把已经被调到部队当副军长的楼秉国,再调回溪口担任警卫主管。然后,又从侍卫队中挑选了20人,组成一支便衣组,作为侍卫部队的“中卫”。在“中卫”的内部核心,有资深的侍从人员,随侍在蒋介石周围,成为蒋介石的“内卫”;而在最外圈,则是驻守在四周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队,分别戍守在溪口的雪窦寺、白岩庙、东澳、坟庄、武岭学校和丰镐房等据点,形成“外卫”。在这样的层层保护下,蒋介石就在溪口默默地扮演着地下三军统帅的角色。

期间,远在美国的宋美龄曾希望蒋经国代蒋介石出访美国,寻求美国的支持。但蒋经国出于对蒋介石在溪口的安全考虑,而未能遵从。他在给宋美龄的电报中声称:

目前某方力主对共谋和,对内改组内阁,并发动各省参议会要求李“代总统”正式改任“总统”。今后政局之发展必益复杂,而内部又不能团结,可忧万分。美援之加强,实为再起之必要条件,想大人在美之工作必能见效也。至儿来美一节,甚愿有此一行,但父亲一人居乡,为父之安全见,实不忍远行。

然而,蒋介石本人似乎并不在意安全。第三次下野后,蒋介石感觉到他在溪口的时间不会太长了。一旦撤退至台湾,不知何时能返乡。因此,他在溪口期间,除了接见党政军要人,处理一些紧要军政要务外,有计划地游览了家乡风景名胜,以及儿时生活过的地方。期间,蒋经国既要陪侍左右,让蒋介石游览开心,又要处处保护蒋介石的安全,以免发生意外,可谓煞费苦心。

2月1日,在蒋经国等人的陪同下,蒋介石游览了雪窦寺、四明山胜景、千丈岩。最后乘竹筏回到丰镐房。第二天,蒋经国和儿子孝文等人陪同蒋介石登岭顶。之后,“赴奉化县城,经孔庙,转救济院,至奉化中学”。奉化中学为凤麓书院旧址,即蒋介石当年读书的地方。只可惜,校舍已经改造扩建,当年的记忆已无处可寻。

5日上午10时,蒋经国、蒋孝文陪侍蒋介石游育王寺,同行的还有陈立夫、张道藩、谷正纲、陶希圣、石觉、李文等人。“12时,在承恩堂前午餐。下午1时起程,经小白天童街,到天童寺,已过三时,在御书亭进茶点,这是父亲壮年时候常到的地方。”“天童民众闻我父亲莅临,夹道欢呼,放爆竹,捧香炉,万人空巷,争瞻丰采。”蒋介石在日记中也说:“乡人如此热情,未知将何以为报。”

蒋介石除游览家乡的风景外,还将家乡的风景用电影胶片拍摄下来。如2月21日,蒋介石在蒋经国、孝文、孝武、孝章等人的陪同下游览千丈岩、妙高台、狮子山等地,并将千丈岩、妙高台、狮子山附近风景,拍摄成电影,以便保存。后来,蒋介石到台湾后,经常观看这些影片,以释思乡之情。以致影片经过反复操作,发生故障,无法再看。1954年7月25日,他在日记中说:“晚观卅八年回乡影片,以退光不能再观,可惜。”

除了游览山水,扫墓也成了蒋介石在溪口的一项重要活动。2月22日,蒋介石在蒋经国等人的陪伴下,到葛竹扫墓。葛竹乃是蒋介石母亲王采玉的娘家。由于对母亲的孝顺,因此爱屋及乌,蒋介石对葛竹也颇有感情。当晚在葛竹住宿,次日蒋介石率领蒋经国一家到外祖母墓前拜谒。清明节那天,蒋经国率全家陪父亲到白岩山祭扫祖母墓。蒋介石在墓前躬身下拜,喃喃祈祷,涕泪横流。拜毕,连声嘱咐儿孙多磕几个头。接着,蒋介石又命堂弟蒋周峰及族人挑了祭品到挑坑山祭扫了父亲之墓。蒋介石还命人将扫墓的场景用胶片拍摄下来。之后,蒋经国独自带领子女至母亲毛福梅墓前拜祭。蒋经国与父亲有同感,深觉他们在溪口的日子已为时不多了。

4月15日,蒋经国很早就起床去陪蒋介石祷告,并向蒋介石行礼拜。因为这一天是蒋经国的40岁生日。当日,蒋经国的许多嫡系和留苏同学也纷纷从沪、杭各地远道赶来为蒋经国过生日。蒋介石则给儿子题写了“寓理帅气”四字匾额,并附一跋,作为蒋经国的生日礼物。其文曰:

每日晚课,默诵孟子“养气”章。十五年来,未尝或间,自觉于此略有领悟,又常玩索存心养性之“性”字,自得四句曰:“无声无臭,惟虚惟微,至善至中,寓理帅气。”为之自箴;而以寓理之“寓”字,体认深切,引为自决,但未敢示人。今以经儿四十生辰,特赘此“寓理帅气”以代私祝,并期其能切己体察,卓然自强,而不负所望耳。

可见,此时的蒋介石对蒋经国不仅寄予厚望,而且还将他的修身治国之道传授于儿子。蒋经国得此匾额,至为感动。他在日记中说:“凡此所言,希望于我愈深,亦鞭策于我愈力,此后修养治事,定以此为准绳。孔子说:‘四十而不惑。’我已至不惑之年,一事无成,且常感情用事,不能‘持志养气’,细想起来,真是惭愧万分!”

4月21日,解放军挥师渡江。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国民党军兵败如山倒,浙东地区已有人民解放军在活动。蒋经国担心家人安全,遂将妻儿送至台湾暂住。他在日记中说:“内外形势已临绝望边缘,前途充满暗影,精神之抑郁与内心之沉痛,不可言状。正‘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情景也。窃念家园虽好,未可久居。乃决计将妻儿送往台湾暂住,以免后顾之忧,得以尽瘁国事。”

24日,蒋方良以及四个子女在佣人阿王的陪同下,先行离开溪口,由宁波的机场起飞,前往台中。蒋经国由于忙于处理离开溪口的各项事务,竟未能亲自去送行。妻儿飞离溪口后,蒋经国一时甚感冷落凄凉。

至中午,蒋介石嘱咐蒋经国说:“把船只准备好,明天我们要走了。”于是,蒋经国令部下准备了一艘军舰,听候待命,随时准备撤离溪口。蒋经国当时问其父去什么地方,蒋介石未予回答。

4月25日,是蒋氏父子在溪口故里的最后一天。上午,蒋经国陪父亲辞别先祖母墓,再走上飞凤山顶,极目四望,溪山无语,“虽未流泪,但悲痛之情,难以言宣”。蒋经国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

本想再到丰镐房探视一次,而心又有所不忍;又想向乡间父老辞行,心更有所不忍,盖看了他们,又无法携其同走,徒增依依之恋耳。终于不告而别。天气阴沉,益增伤痛。大好河山,几至无立锥之地!且溪口为祖宗庐墓所在,今一旦抛别,其沉痛之心情,更非笔墨所能形容于万一,谁为为之,孰令至之?一息尚存,誓必重回故土!

下午3时,蒋氏父子拜别祖堂,离开故里,乘车至方门附近海边,再步行至象山口岸登上太康号军舰。当时,蒋经国在心里想:“何时重返家园,殊难逆料矣。”果然,这一走就再也未能回乡了。

同类推荐
  •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留学僧

    留学僧

    那个罗里巴嗦,看到妖精喊悟空、看到女儿国国王冒冷汗的唐僧,在真实的历史中,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少年聪慧、名满天下的他,为何走上了西行求法的漫漫长路?没有白龙马为坐骑,没有能降魔伏妖的三个徒弟,他是经历了怎样的风霜,多少的生死,才得以完成了十万里的徒步游学?依靠历史文献,《留学僧》作者以不落俗套的见识,妙笔生花的文笔讲述了佛学史上不世出的奇僧玄奘的一生。作者深入史料,运用合理想象,描摹其绚丽多彩、荆棘遍布的传奇人生。语言幽默诙谐,书写言之成理,妙趣横生。
  • 算无遗策:郭嘉

    算无遗策:郭嘉

    《算无遗策——郭嘉》主要内容分为睿智少年、屡建奇功、巧论袁曹等章节。郭嘉在天下大乱的形势之下,掌握了广博的政治、军事和历史知识,他奉行法家的政治思想,行为果敢干练。其政治活动主要在东汉少帝、献帝时期。
  •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镭之母:居里夫人(青少插图版)》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镭之母居里夫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段祺瑞传

    段祺瑞传

    近现代之交的中国社会风起云涌,政局变化纷繁复杂。自北洋军阀总首领袁世凯阴谋攘夺民国中央政权以后,近十七年里,各路军阀、政客们争权夺利,政坛纷争不断,仅“内阁”就更换了四十多届,最短命的“总理”只在位两天,正所谓席不暇暖。加上其间无数事变纵横曲折,令这段历史充满跌宕起伏的波澜。这是个黑暗与光明较量,困惑与希望交织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以其资历、声望和在中华民国前期政治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成为了这段历史上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
热门推荐
  • 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

    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地狱良人

    地狱良人

    给我一柄男儿青锋剑,我敢昂首笑对天下!大醉过后,整个世界都变了。原本干工人的老爸,成了学院校长。闲赋在家的老妈,成了财阀老总?!天上一看,尼玛的,竟然有踩着剑飞的超人耶!!!****强,是因为他从地狱爬出!强,是因为他坚守个人信条和原则!强,是因为他历经生死两重天!本书最强技能,不是千军易辟,也不是纵横沙场。而是如何做人……本书恣意之情,不是千娇百媚,也不是左拥右抱。而是万花丛中,只取那一点绿,生死相随……****
  • 人情世故一本通

    人情世故一本通

    《人情世故一本通》内容简介:有的人,也许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却不得人缘,屡遭人忌;有的人,也许刚正不阿,品德高尚,却常遭暗算;有的人,也许勤奋努力,满腔热忱,。却不被赏识,郁郁终生…… 你可以说,他们对为人处世缺乏了解;也可以说,他们在办事求人方面缺乏手段;还可以说,他们的人生经营得很失败。其实,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他们不懂人情世故。不通人情世故的人是不成熟的人,这种人不但在社会上吃不开、行不通、玩不转,而且还会时时受掣肘,处处碰霉头。即便是那些有着一技之长的人,如果不通达人情世故,最终也将难成其事。
  • 山城鬼事

    山城鬼事

    鬼事系列第二部。‘命运多舛’的唐浩,在进入大学之后,为了积阴德不得不掺和各种灵异事件,收鬼打怪。入校得知18号楼闹鬼,半夜‘失忆’的女鬼找上门,楼管在寝室楼烧纸,夜半学生凭空失踪,人工湖的秘密。书友群:322230855微信公众号:tianmang1994
  • 天降良人

    天降良人

    他明明应该是最尊贵的人,却偏偏背负着家族的诅咒。她明明是最尊贵的长公主殿下,却为了国家嫁给了可以做她爷爷的南文皇帝。一场穿越,扭转了乾坤。羽落竹林,天降良人,扭转乾坤,不离此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弗洛伊德6: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

    弗洛伊德6: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

    此卷包括三篇论文。《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发表于1905年,该文深入探讨了诙谐的技巧、目的、动机、心理起因及其与梦、潜意识的关系。《精神分析中潜意识的注释》发表于1912年,该文简明扼要地揭示了潜意识的含义及其在精神分析中的地位和意义。《论潜意识》发表于1915年,是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一篇重要论文,也是他论述心理学基本理论方面的代表性文章之一。
  • 天宇奇迹

    天宇奇迹

    天宇一样广阔无边的大陆,亿万年人类与兽类生存空间的争夺,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创造者。
  • 千金归来之学神请接招

    千金归来之学神请接招

    一个女孩回到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家庭,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可以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快乐的生活,给上了幸福的日子。没事在家逗逗男神,有事出去挣挣钱。如果大家喜欢这文章的话可以加我的读者群,学霸乐园,群号码:139231408
  • 爱你那么深

    爱你那么深

    明星与记者,爱可以超越职业。本故事纯属虚构,与现实生活无关。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