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03800000077

第77章 组党运动

雷震组党失败后,台湾的组党运动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1970年代,“党外势力”逐步得到发展,他们一面树起反对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大旗,一面积极地参与“中央民意代表”与地方公职候选人的选举,利用合法手段参与政治活动。到1970年代末,“党外势力”已开始联合起来,要求当局解除戒严,开放党禁,逐步形成了一股声势浩大的组党运动。

按照规定,1978年将举行增额“中央民意代表”选举。为了扩大声势,“党外势力”于1978年10月6日成立了“台湾党外人士助选团”。助选团的宗旨是“希望各候选人共同为此次选举通力合作。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以推动人权为中心,以促进党外大团结和早日形成制衡力量,俾革新政治,造福民众为目的”。助选团的任务是:

为各党外人士提供统一政见、统一竞选标语和歌曲,作全台党外候选人宣传资料的交换中心,并及时提供中外记者和通讯社,安排助选团巡回助讲时间和地点。有违法或突发事件时,做全台湾性的支援或纠正中心,有系统地为各地候选人筹划监票工作,发行选讯,并在各选区设立联络办事处。

助选团由黄信介担任总联络人,施明德为总干事兼发言人,陈菊担任总部秘书。助选团分为资料组、策划组、美工组、摄影组,设有四个选区办事处。助选团成立后,积极串联全台党外候选人,发动凌厉的文宣攻势。10月31日,助选团又提出了“彻底遵守宪法规定、言论出版自由化、解除戒严令、尊重人格尊严、实施全民医疗及失业保险、反对省籍和语言歧视、大赦政治犯”等12项政治建设的目标。

然而,正当“党外势力”踌躇满志、志在必得时,12月16日美国向全世界宣布中美两国即将建交,并与台湾当局断交。这一消息对蒋经国和台湾当局予以沉重的打击。为此,刚任“总统”半年的蒋经国根据《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签发“三项紧急处分事项”:全面加强军事戒备;维持经济稳定;延期举行增额“中央民意代表”选举。

增额“中央民意代表”延期选举宣布后,立即遭到了“党外势力”的强烈抗议。在蒋经国三项紧急处分令发布的当天,黄信介、许信良、张俊宏、张德铭、黄天福、吕秀莲、林义雄、陈菊、施德明等党外重要人士在助选团总部经过紧急磋商,联名签署了《社会人士对延期选举的声明》。声明指出:

美国宣布决定与中共建交后,政府突然决定延期办理选举,造成全民心理上无限的震撼,我们体会政府的苦衷,但美国与中共建交,对“中华民国”的生存与活动,并没有实质的影响。任何不当的应变的措施或主张,都是不正常心理所造成的,我们担心这些将可能产生摧毁性的结果。

世界局势的艰险,以及外交关系的挫折,都不是不能克服的困境,我们如果能够坚持民主自由的原则,一定能突破一切困难,开创共同的机运。

权衡情势,惟有从速恢复选举活动,才是“处变不惊,壮敬自强”最有力的表现。维持正常的政治活动才能突破困局。

我们并且相信,从速恢复选举活动,足以表示政府实行宪政对抗暴政的信心,我们期待政府勇敢地抗拒军事统治的诱惑与压力,惟有在一个和平民主的环境下,始足以表示全体上下一致推行宪政的决心。

“台美”断交后,很多传言对“党外势力”不利。12月25日,“党外势力”原定在国宾饭店举行“党外人士国是会议”,商讨对策。因场地被国民党情治人员占领,不得不转至助选团总部集会。在集会中,黄信介、康宁祥、张俊宏、许信良、姚嘉文、陈菊、林义雄等50余人,共同签署“党外人士国是声明”。他们声称:“我们是一群献身于政治改革、爱国、爱乡的党外人士。在不正常的政治环境下,我们多年来的努力一再被歧视、诋毁和丑化。但在国内惨遭如此重大打击之下,为了凝聚一切救国的力量,我们觉得有责任把我们的立场和主张作庄严的宣示。”他们在声明中再次重申了12项共同政见。助选团的出现,证明“党外势力”在政治上、策略上已经显得成熟起来,“党外势力”俨然成为台湾的“第四党”。

1980年5月14日,蒋经国为了缓解内外环境的压力,维持台湾社会的稳定,公布了“动员戡乱时期公职候选人员选举罢免法”,接着又于6月11日宣布恢复办理增额“中央民意代表”的选举。因“台美”断交而中止两年的选举,最终得以恢复。

美丽岛事件后,“党外势力”虽然因骨干分子被抓,组织遭受打击,但公开审判的过程,经由媒体的披露和转述,“党外势力”的政治主张和思想获得社会进一步的认识。他们在审讯期间勇敢的表现,反而赢得了更多民众的同情,加上“林宅血案”的发生,民众反而转向支持“党外势力”。所有美丽岛事件受刑人家属、辩护律师、大批的党外新生代,迅速集聚起来了,参与选举。

毕业于台湾大学社会系的周清玉,是姚嘉文的妻子。在“中央民意代表”的选举中,她身穿黑旗袍,披着写有“姚嘉文太太”的彩带,以《走那没有走完的路》为题,向观众诉说她的政治追求:

一年以来,清玉和家人遭受极深重的困厄。在嘉文不死的信念与朋友的鼓舞之下,清玉又重新燃起了生之希望和奋斗的勇气。清玉愿以平和的心情、安详的态度,继续走那嘉文没有走完的路,希望下一代能有机会享受自由民主的果实。

清玉和党外人士别无所求,我们只要求一个民主的政治环境,一个法治的社会。我们深知世界上的丑陋不可能自动改变,党外民主运动就是在为这个必须付出牺牲的改变而奉献,希望全体民众与我们一起走那没有走完的路。

由于周清玉以悲情出场,一下子打动了公众的感情,加之社会对国民党一党专制统治的不满及对美丽岛案受刑人的同情,“党外势力”在这次选举中大获成功。康宁祥、张俊宏的妻子许荣淑、黄信介的弟弟黄天福等都以高票当选为“立法委员”;周清玉、王兆钏、林应专当选为“国大代表”。在这次选举中,“党外势力”仍能维持20%的选票,说明民间对“党外势力”政治主张有相当的认同。1980年的“中央民意代表”选举后,“党外势力”更加积极地投入各类选举之中,并开始筹组各种类似政党的组织。

1981年底,台湾举行地方选举,即省市议员、县市长、县市议员三项地方公职人员的选举。在此次地方公职选举中,“党外势力”以资深“立委”费希平和1980年当选的“民意代表”周清玉、尤清等人为主,组成了“党外推荐团”,提出“制衡”的竞争口号,并且统一用绿色系统,书写有“党外”字样的绿底白字竞选旗帜,同时采用推荐的制度来提名候选人。这已显示“党外势力”已初步具有政党的雏形。

选举前,党外“立委”费希平等人还向“行政院”提出质询,要求“解除戒严”、“开放党禁”。然而,“行政院长”孙运璇在答复“立法委员”时声称:“我国是民主宪政国家,现在有国民党、民社党和青年党,在实际运作上,已有多党政治的形态。依据戒严法第十一条规定,戒严时期停止结社,暂停现有政党之外另组新党。”

“开放党禁”的要求被拒后,党外推荐团发表竞选声明:“我们党外人士参加选举之目的,就是为了形成制衡的力量,使民主政治更进步”,并号召党外候选人在竞选中遵守以下两个原则:(一)为了端正选风,不管国民党候选人是否有贿选之情事,党外人士绝对不买票,让选民去作理智之选举。(二)选罢法虽然有许多条文欠缺公正性,党外人士也必须遵守。我们不为越轨之行动,我们不作人身之攻击。

在此次地方选举中,“党外势力”一共有3人当选为县市长,11人当选为省市议员,8人当选为台北市议员。其中,陈水扁、谢长廷本以“高雄事件军法大审辩护律师”的身份进行登记,参与台北市议员选举,但台北市选委会以无“高雄事件”为由加以拒绝,最终他们以“美丽岛辩护律师”的身份高票当选为台北市议员。此次,地方选举结果再次表明“党外势力”的影响与日俱增,而国民党面对的压力却越来越大。

1982年,“党外势力”不仅在舆论上要求国民党解除“戒严”、开放“党禁报禁”,而且开始公开鼓吹组党。对此,内政部长林洋港在立法院表示:“如果有任何组织新党的事发生,主管机关自应依法予以制止。”然而,对于台湾当局的警告,“党外势力”立即发表宣言,予以驳斥。党外“监察委员”尤清在《博观》杂志上发表《凭什么制止组党?》的社论,并首次公开提出了12条“组党构想”。

然而,“党外势力”的言论立即遭到当局的封杀,鼓吹组党的《钟鼓楼》、《进步》、《博观》等杂志相继被当局以“内容严重,混淆视听”为由查扣。

9月,“党外势力”一面大肆鼓吹组党的同时,内部也逐渐发生分歧,以康宁祥为首的党外人士组织“党外中央后援会”(后援会),以党外杂志的负责人及新生代“统”、“独”各派人马为主组织了“党外编辑作家联谊会”(编联会)。以“党外新生代”为主体的编联会,主张以“组党”为目标,对康宁祥等人在与国民党当局交涉折冲中的妥协立场表示强烈不满。由于“党外势力”内部的分歧,使得“党外势力”在1983年的“立法委员”增额选举中处于不利局面,由原先的9席降为6席,康宁祥、张德铭和黄煌雄均告落选。

此次选举失利警告了“党外势力”,不团结就很难形成力量。为了整合、团结党外人士,党外“立委”和“民意代表”费希平、尤清、周清玉、康宁祥、黄天福、许荣淑、方素敏、余陈月瑛、江鹏坚、谢长廷等人,于1984年1月8日在台大校友会馆集会,讨论筹备“党外后援会”。然而,经多次讨论的结果,却于5月成立了“党外公职人员公共政策研究会”(公政会)。

由于“党外势力”的事实存在,尤其是它的得票率和舆论地位与日俱增,使得“党外势力”逐步演变成了半合法化的“政党”。公政会成立之后,国民党当局非常震动,不愿意看到“党外势力”有常设性机构,故有取缔之意。1984年11月21日,国民党籍“立委”蔡友士质询“内政部长”吴伯雄,询问公政会成立的“法律”依据。吴伯雄答称:公政会等类似组织为“非法组织”,应自行解散,停止活动,否则将责成有关机关“依法”取缔。后来由于“江南案”、“十信案”的影响,国民党才放缓了对“党外势力”施压的步伐。

1985年11月,台湾将举行四年一度的地方公职候选人选举。选举再度为“党外势力”带来动员群众的机会,也提供了党外精英组党的契机。为了团结“党外势力”,一致进行年底的县市长级省市议员选举,“党外势力”于9月28日将“党外公政会”和“编联会”联合起来,组成“党外选举后援会”。后援会统一候选人的政见,并打出共同口号“新党新气象,自决救台湾”,并设计了共同的旗帜。后来这面旗帜成为民进党的党旗。由于“后援会”有了共同的政见、口号、旗帜,标志着“党外势力”离“政党”更进一步了。

11月16日,选举结果揭晓,“党外势力”的选举成绩斐然,省议员当选11席,台北市议员当选11席,高雄市议员当选3席。而尤清和陈水扁分别在台北县和台南县县长选举中掀起了一股“旋风”,并分别高票当选。选举的结果极大地鼓舞了“党外势力”的信心。

1985年12月26日,公政会修改章程,为进一步扩大组织,改名为“党外公共政策研究会,且非公职人员亦可加入党外公政会”。自1986年2月,公政会在各地筹设分会,形同设立地方党部。面对公政会的发展,国民党当局发动媒体对公政会进行围剿,并派相关人员加以劝阻,但遭到公政会的拒绝。公政会秘书长谢长廷在党外杂志发表声明,公政会不会在国民党当局的强大压力下屈服,设立分会的意义就是在于建立在野力量的制度化。

随着“党外”势力不断高涨,以及国际形势特别是美国的压力,国民党当局被迫开始推行以解除“戒严”等为主体内容的“政治革新”。1986年3月,蒋经国提出了“守宪、反共、反台独”的“组党三原则”,这为“党外势力”筹组新的政党开了一扇门,“党外”势力加快了组党步伐。

5月1日,党外人士许信良、谢聪敏、林水泉等人在美国纽约组建了“台湾民主党建党委员会”,以许信良为临时主席。该委员会发表声明称:

我们为了争取组党的权力,决定于1986年5月1日在海外成立“台湾民主党建党委员会”。“台湾民主党”是一个突破“党禁的党”,成立之后,迁党回台,突破党禁。党外组党运动已经在台湾酝酿。“台湾民主党”只是任命临时干部、执行迁党回台任务,配合党外的行动。迁台以后,由党外人士充实组织,任命常设干部,成立各级党部。

该委员会成立时有113人,其中包括江南遗孀崔容芝、陈文成遗孀陈素贞、施明德妻子艾琳达等,该组织也包括“台独”分子。许信良之所以敢公开挑战台湾当局的党禁,他自己认为:“此时的国民党已经没有能力对‘党外势力’再作一次全面的镇压。因为现在‘党外势力’的整体性、组织性已经比1979年时要好很多,‘党外势力’、党外群众,甚至整个台湾社会向国民党挑战的坚定意志比1979年强了很多。而现在国民党也已大不如1979年的国民党,在统治的实力上,它已衰弱太多了。”许信良等人在海外组党,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5月7日,蒋经国在国民党中常会上就民主宪政和党内外关系发表讲话。他说:“中央政策委员会应本着诚心诚意,与社会各方面人士进行意见沟通,以促进政治和谐与民众福祉。”同时,蒋经国还强调:“我们厉行民主宪政的决心绝不改变,但任何足以破坏团结和谐、危害国家安全以及影响全民利益的行为,不仅是法律所不许,根本与全体民众的愿望相违背。”

根据蒋经国的指示,国民党中央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萧天、梁肃戎与黄光平三人在自由派学者陶百川、胡佛、杨国枢、李鸿禧等人的撮合下,与“党外势力”代表进行会谈,并达成三项共识:(1)参加人士对“中华民国宪法”的实施都有共识,至于如何积极推动民主宪政,仍有待继续磋商;(2)参加人士对于公政会与分会的成立咸表同意,至于“登记”及“名称”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磋商;(3)参加人士一致同意,在磋商期间共同为政治的和谐而努力。

此次沟通的结果,对于“党外势力”而言无疑是一次重大的胜利。国民党当局原则上已经承认了公政会的合法性,而且还同意了公政会在各地设立分会。5月10日,公政会台北分会正式成立,至8月15日,全省各地已建立了14个公政会分会。

第一次沟通会后,“党外势力”更是欢欣鼓舞。5月19日,党外人士郑南榕在台北龙山寺发动了“五一九绿色行动”,要求当局即刻解除戒严,并准备发动群众至“总统府”抗议。“党外势力”的游行抗议激化了国民党内的保守派,也使蒋经国非常生气。有些保守学者批判国民党中央的沟通政策为丑剧,坚持国民党要对“敌人”革命,否则就等于向“敌人”无条件投降。甚至有自称“中国国民党忠贞爱国党员自救行动促进会”者,散发《为五一零沟通丑剧告全党同志书》的传单,不仅指斥陶百川、胡佛、杨国枢、李鸿禧,而且盼蒋介石显灵,赋予蒋经国以智慧、勇气、魄力与决心,不要再姑息党外,以免死无葬身之地。

与此同时,情治机关查封了党外人士康宁祥主办的《八十年代》杂志,逮捕了郑南榕,而陈水扁则因受蓬莱岛案的牵连被判刑八个月,台北市议员林正杰也以毁谤罪判处一年半的有期徒刑。这些被判刑的“党外人士”陈水扁、李逸洋、林正杰等人为了抗议国民党当局的镇压,放弃上诉,采取街头运动的方式,举行盛大的坐监惜别会,在全台各地掀起了一阵“街头风潮”。

1986年9月28日,“党外势力”齐聚台北圆山大饭店,讨论“立法委员”和“国大代表”选举事宜,准备建立“1986年党外选举后援会”。在会上,谢长廷和尤清提出临时动议,要求讨论组党事宜,主张立即组党。他们认为,后援会只是过渡性质的组织,而“党外势力”的目标就是组党,现在正是组党的最好时机。因为蒋经国身体已是每况愈下,连出席会议都需要乘坐轮椅,万一蒋经国突然有什么意外,台湾形势也许会发生变化,“党外势力”也许会错失组党良机。何况“党外势力”的处境已经非常险峻,不少党外人士被捕入狱。对于谢长廷等人的提议,与会的130余名党外人士积极响应,并推举费希平担任召集人。当日下午,会议讨论了党名、党章,通过了谢长廷的提案,以“民主进步党”作为党的名称。大会结束后,费希平、尤清、谢长廷等人主持召开“民主进步党”成立记者会,由费希平宣布“民主进步党”正式成立。民进党的成立,虽然公开冲击了台湾当局的党禁,但蒋经国却没有下令予以取缔,而是加快了解除戒严,开放党禁的步伐。

同类推荐
  • 南方女王:毒枭之花的传奇人生

    南方女王:毒枭之花的传奇人生

    “如果有一天这部电话响了,就表示我已经死了,你要立刻逃命。竭尽所能地逃,我的小焦糖,千万不要停下脚步……”特蕾莎,墨西哥小镇的平凡少女,她生在罂粟之地,却落得莲花之姿;18岁,一扇车窗摇下,她结识首任毒枭男友;22岁,一通电话铃响,她踏上亡命天涯之路;25岁,她在监狱度过生日;30岁,她掌控全球毒枭命脉,被称为“南方女王”;33岁,她当选“西班牙最优雅女性”;……如今,江湖上已不见她的踪影,只剩下她的传说……
  • 左宗棠在甘肃

    左宗棠在甘肃

    1866年左宗棠任陕甘总督,1867年以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曾在兰州创办兰州机器织呢局等新式企业,该书主要研究了左宗棠在1869~1880年期间甘肃的经济政策、文化建设、社会措施、全面反映了这一时期甘肃的社会历史状况。
  • 希尔顿(名人传记丛书)

    希尔顿(名人传记丛书)

    本书讲述的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酒店大王希尔顿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生。少年往事、早年经商、弃商从军、经营旅馆、艰难度过经济危机,成为世界旅店帝王。青少年通过阅读希尔顿一段段真实而又理智的故事,从他的坎坷履历中学习他乘风破浪的勇气和经验,为自己的未来做个规划,并为之而努力。
  • 指鹿为马:赵高

    指鹿为马:赵高

    赵高(?-前207),中国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著名宦官(一说并非宦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气的宦官。秦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并逼死始皇长子扶苏。秦二世即位后设计陷害李斯,并成为丞相。后派人杀死秦二世,不久后被秦王子婴所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指鹿为马:赵高》以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赵高的有关内容。
  • 从辉煌到平淡

    从辉煌到平淡

    《从辉煌到平淡》。实实在在。写数学家,就是数学家的成就。写记者,就是记者的嘴脸。而且,在一定范围内的坐标上能找到。行文朴实,节奏稳定,不时有文采飞来扬去养人眼目,不时有趣味横生愉悦身心。能够高山仰止脖子还不疼地认识这么多大师,可资证此书写作功力。
热门推荐
  • 我在古代的灿烂人生

    我在古代的灿烂人生

    秦悦看着破烂的茅草屋欲哭无泪。她不想穿越啊,她想要空调,想要电脑,想要出门就不用走路就能上班,而不想要连吃饭都成问题的古代生活啊!不过“哎~”还有穿越福利喔,度娘在手,天下我有,哈哈哈,有了这么个金手指,还愁什么吃穿啊!这简直就是她踏上人生巅峰的秘密武器啊!不过怎么回事啊!她不过是应了弟弟的要求救了一个人而已,他怎么就霸上她不放了喂?“大哥我后悔了,早知道我TMD的就不管闲事了,您要死就死哪儿去。”一双墨色宛如黑色宝石般的剪瞳微微眯起。“后悔?晚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宫心术:帝君艳后

    宫心术:帝君艳后

    一朝穿越,竟成孤女?孤女就孤女!该死的老皇帝驾崩,一道圣旨,她成了大靖王朝最尊贵的女人。一入宫门深似海,皇宫最是怨尤地!当她是她时,那凤眸冷冽,倾城之貌,风华绝代的身影,停留在谁的怀中,又给谁刻上了蚀骨的伤?
  • 九仙封魔图

    九仙封魔图

    八岁那年,王云父母遇害,从此混迹云霄阁做杀手。一次外出任务,偶然机遇中,发现自己拥有仙根,后来得知九仙封魔图的下落,于是引出仙魔震压不成,反被屠杀,从此走上了灭仙刹魔的道路。我若不死、写作不止·泠
  • 大明宫畔

    大明宫畔

    笛声梦回大唐,一曲比翼双飞。风流倜傥的萧逸在西京大明宫畔一曲红尘,吹尽人间沧桑。当代社会中,风流才子如何在豪门中夺取爱情,逍遥英雄当代社会的武侠之旅,奇幻,浪漫,一起为你揭开!
  • 偶人之水乡人家

    偶人之水乡人家

    芙蓉帐暖,一晌贪欢,她却不知道他是谁,阴差阳错,他错娶了她,新婚之夜,他说,这辈子他可以给她无尽的宠,却给不了她爱情。她风轻云淡回,她可以给他妻子所能给的一切,也给不了他爱情。他分明是一只狡诈的狐狸,却装成纯洁的白兔,看她周旋王府内外。云不悔:此情应是长相久,君若无心我便休。程慕白:万里河山再美,不及你的笑靥,这浩浩江山留给他人负责,我的余生,只想对你负责。程佑天:上辈子,我一定欠了你,今生来还债。楼嫣然:我永远也抢不走不属于我的东西,生生世世皆如此。ps:这是一个大灰狼和小灰狼的故事,其实……这是一个宠文。
  • 失忆,彼岸

    失忆,彼岸

    她们看清了世界的一切,只是不曾说,不曾想,一个生命,一份善心,一个帮助,就是她们唯一的不会坠入魔道的路。但,友情始终没有胜过爱情。爱情,被朋友摧毁,才知道,是多么的无可救药。亲情,被至亲至爱的朋友分散,才知道,自己信错了人。我,还会原谅她们吗······一切尽在《失忆,彼岸》
  • 锦衣绣春

    锦衣绣春

    血染江山,江山如画,不及卿眼角眉梢一颦一笑。指尖韶华,韶华白头,愿君王岁月峥嵘一生一世。燕王爷,明成祖,一生戎马,在沙场上杀敌掠夺守疆卫土,在朝野中扭转乾坤弑侄夺位,一念生而置人于死地,一语下而倾城于废墟。为一妃嫔早殇活剐三千宫女,就连死后也要带走十六位年轻后妃生殉……世人只道他狼子野心,贪得无厌。却无人知道那掠夺只为守护一人,更无人知道那十六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各个都像极了一人,或眉眼,或唇鼻,抑或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就像收集标本一样,带着这些女人进入坟墓,至死不休,死不瞑目,永远不知亲自为他修建陵墓的那人究竟去了哪里……
  • 大荒令

    大荒令

    墓无名,悲似画,浮沉殿前斩白发。忘川河,三生路,奈何桥上断牵挂。扶桑树,彼岸花,万世尘缘落红差。道无涯,天之大,九转乾坤阴阳化。仙佛出,神圣降,妖魔鬼怪轮回踏。大荒令,古今生,血染江山功名歃。吾在星辰终琳琅,吾灭宇宙皆虚妄。十世铜棺葬几人?至尊无上亦为臣。太古年间,天荒地芜,十大令牌执掌天地,名曰:大荒令。一切精彩,尽在《大荒令》!!!
  • 重生之逍遥游

    重生之逍遥游

    东方敬之,东方家的唯一子嗣。本应荣宠一身却因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在新婚的第二天选择自杀。米雪,一个热爱生命,与病魔顽强斗争的人,却为了救人不幸身亡。想死的人死不了,想活着的人却意外死去,于是他们决定交换人生。
  • 紫帝丹尊

    紫帝丹尊

    武道之路上没有巅峰,丹道一路上唯有不断探索,是终结,还是继续,星空的秘密,一直在等待着被发现。落魄少年的崛起之路,传奇之花的耀眼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