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04400000015

第15章 毛泽东想解决“头脑发昏”的问题

******是6月28日离开北京,次日在武汉与从韶山归来的******汇合。7月1日,******与******一起抵达庐山。******因腿部骨折不能到会,****也请病假未到。这样,******实际上负责操持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具体工作。在前面几天的讨论中,******认为,1958年的“******”和人民公社是两大新的革命,在取得伟大成绩时必然会带来某些问题。他说:这些问题主要有三条,第一是速度问题,工农业生产在某些地区和部门可能增长较快,但设想每年翻一番不可能;第二是平衡问题,旧的平衡突破了,新的平衡没有建立起来,国民经济的各部门之间失去了综合平衡;第三是质量问题,在“******”的数量增长中,部分产量的质量下降了。******认为,这些问题在**********以后逐步地暴露出来,党在逐步地认识和解决,这次庐山会议就是要对这些问题全面地认识。******主张把问题都端出来,采取积极的态度。大家不要互相埋怨、互相责备,而要互相督促、互相勉励、互相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找出解决办法,把事情办好。

1958年8月******主持的庐山会议显然,******对形势的估计,和与会的大多数人的意见相似,也是符合******所说的那三句话的。在上庐山的半个月之前,******曾在关于工农业指标及综合平衡的讲话中提到:“一个时候,我们自己头脑发昏。人的头脑有时候有一点发昏也是难免的,有什么要紧?第二天就清醒了。”这时******插话:“现在人家说中国的数目字不可信了。”******接着讲:“我们要让中国的数目字可信,现在不信,以后还是要信的。”******说到自己有片面性,只注意高炉、平炉的生产设备能力,******也赞同:“主要是小高炉和小转炉。”******觉得虽然如此,并不可怕:“过去开了那么大的腔,现在要想一个办法转过来……这一套我们从来没有搞过。我们过去历来搞的是革命,没有搞过建设。这不是指三委、各部,他们是专家,而是说我们多数人没有搞过建设。各********没有搞,我也没有搞,因这顾不过来。去年**********以后才搞这些事。我到井冈山,头一仗就打败仗,从这里学到了好经验,因为吃了亏嘛。现在的问题不是怪这个怪那个……我们历来是这样。出了乱子,共产党一抓就好了。”这可以说是******上庐山的初衷。(《******在江西》,****党史出版社)

刚上庐山,******在讲到形势时仍然是这样:“国内形势是好是坏?大形势还好,有点坏,但还不至于坏到‘报老爷,大事不好’的程度。八大二次会议的方针对不对?我看要坚持……对去年的估计是:有伟大成绩,有不少问题,前途是光明的。缺点只是一、二、三个指头的问题。”

在庐山会议前期,******也是本着这种精神开展工作,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从7月10日到12日,他接连三次召开财政问题座谈会,针对1959年上半年出现的财政赤字,他提出了七条解决措施。

就在******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彭德怀上庐山来了。7月14日,他给******写了一封信。信中陈述了他对1958年以来“******”中的错误和经验教训的看法,指出了中肯的意见。庐山的和谐气氛开始逆转。其实在写信之前,彭德怀在庐山的大会小会上已作过多次发言或插话,其锋芒毕露,言辞尖锐,虽经出于好意的工作人员在整理简报时作了处理,特别是删掉了在小组会发言中最尖锐、直接涉及******的词句,但山上的好事者和护短的人不少,估计******不会不知道。比如这样的话:“要找经验教训,不要埋怨,不要追究责任。人人有责任,人人有一份,包括******同志在内。‘1070’是毛主席决定的,难道他没有责任!我也有一份,至少当时没有反对。主席最伟大的地方在于能及时发现问题,弯子转得快,如果没有郑州会议,经济会被破坏;毛主席与党在中国人民中的威信之高,是全世界找不到的,但滥用这种威信是不行的;现在是不管党委的集体领导的决定,而是个人决定,第一书记决定的算,第二书记决定的就不算……”

从******的工作人员那里,******也听到有关******的一些动向。******办公室里的灯,经常亮到子夜,可是里面并不见人。******过去开会总要轮流找各路“神仙”谈话。自从彭德怀开炮后,他约人谈话的次数少了。时常面色阴沉地一个人关在屋子里看书,或者坐在阳台上对着残阳抽烟。夕阳西下时,他独自在竹林里徘徊,或者绕着喷水池,反剪着双手来回踱步。有时,******到“美庐”请示工作,常见******坐在藤椅上发愣。他可能感觉到******正在下什么决心,因为他那种沉闷的态势,******还是在打********前决策时见过。

事也凑巧,本来彭德怀想将他的种种看法,当面找******谈谈,可******的卫士告诉彭德怀:主席昨晚一夜没有睡,刚刚躺下。彭德怀只好怅然而归。在战争年代,彭德怀为了紧要事情,曾经排开警卫人员的阻拦,掀过******的被窝。那时******并不怪罪,总是急急披衣起坐,谈完要谈的事情,有时候还笑着说:“只有你彭德怀才会有人家睡觉的时候进来提意见!”可现在不是当年了。从彭德怀住的176号到******住的180号,走林阴甬道不过200米,但是一次面谈的机会却失掉了。

很显然,彭德怀的发言和后来的上书,在对******的个人崇拜和迷信已经很盛的情况下,是很不合时宜的,引起了******的极大不快,甚至联系到彭德怀的历史;怀疑到彭德怀的用心。16日,******把彭的信印发给了会议讨论。这一天,他还召集刘少奇、******和朱德三位政治局常委开会。

“昨天收到彭德怀写给我一封长信,我加了个标题,印发各同志参考。印发下去后,大家评论一下这封信的性质。”******望望******,“如果****同志身体还可以,也请他来,恩来同志,由你通知他吧。”

根据******的意见,党委会决定:将会议延长一周左右,让与会者把意见都讲出来。另外,通知****、彭真、薄一波、黄克诚、安子文等人上山。

庐山已经有点火药味了。

但晚上的舞会还照常举行。当时这里还没有舞厅,只能在一座小教堂里进行。******一般都是请东道主水静先跳,一两个曲子后再换别人。他的舞姿如同散步一样,没有太多的规矩。******一般总是轮番请李先念夫人林佳楣、曾希圣夫人余叔、水静等跳。他的舞姿潇洒,飘然如风,最为精彩的是跳快三步,这也是他最喜欢的一种舞姿。这一天,******和邓颖超去参加舞会,舞曲一停,坐在一旁的******的秘书李锐已经隐约听到了不利于彭德怀的风声,他怀着不安的心情,问******:“总理,你认为彭总的信怎么样?”

******当然看过彭德怀的信,随口说道:“那没有什么吧!”

在******看来,彭德怀的信,是一种正常情况。而且,他的思想是和彭德怀相通的。他曾经对身边的同志讲过:彭总的信反映了一些实际情况。

7月17日,按照新的分组开会,开始讨论彭德怀给******的信。会上,传达了刘少奇、******16日在政治局常委会上讲话的精神。刘少奇的意见是,成绩要讲够,缺点要讲透,干劲要鼓足。******则算了一笔账,说虽然补贴了40亿,但是取得了经验,争取了时间,大大提高了我国钢铁生产的设备能力和缩短了投入生产的时间,小土群为小洋群作了准备,小高炉为大高炉作了准备。“两小”充分利用了分散的煤铁资源。钢铁账要算。但既要算经济账,也要算政治账;既要算现在的盈亏账,也要算将来的盈亏账。只能两条腿走路,不能一条腿走路。

7月23日一大早,临时通知开全体大会。上午,******亲自到会,坐在主席台中央的位置。当一截烟快要熄灭时,******发言了。他的讲话,有时看起来很随意,却往往蕴含着无穷的意味。这次他又以随便的口气开始,但一开口就使人觉得不一般:

“你们讲了那么多,允许我讲点吧,可以不可以?吃了三次安眠药,睡不着。”

在******这篇近三个小时充满愤激之情的讲话中,对彭德怀等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也联系到反冒进,说他们重复了1956年下半年、1957年上半年犯错误的同志的道路:“那时的反冒进,就是资产阶级的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的泄气性、悲观性。我们不戴高帽子,因为这些同志与****不同,他们也搞社会主义,只不过是没有经验,一有风吹草动就站不住脚,就反冒进。”******欣慰的是,“那次反冒进的人,这次站住脚了。如******同志劲很大,受过那次教训,相信****同志也会站住脚的。恰恰是那次批评他们那一部分人,这次取他们的地位而代之。不讲冒了,可是有反冒进的味道。比如说‘有失有得’,‘得’放在后面是经过斟酌了的。”其实信的原稿是写的“有得有失”,秘书在抄写时给写倒了。彭德怀对此从没怪过秘书,只是自己承担责任。******情绪颇为激动,说道:“我为什么现在不硬着头皮顶住了呢?20天了,快散会了,索性开到月底。马歇尔八上庐山,******三上庐山,我们一上庐山,为什么不可以啊?有些权利。”******在作自我批评时是比较冷静、客观的:“1958年、1959年主要责任在我身上,应该说我。过去责任在别人,总理、****,现在应该说在我,实在是一大堆事没管。‘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我无后乎,一个儿子打死了,一个儿子发了疯。”******还联系到******,说:“至于党不管党,计划机关不管计划,不搞综合平衡,搞什么去了?根本不着急,总理着急,他不急。人不着急,没有一股神气,没有一股热情,办不好事情。”从中看出,******对南宁会议后的******的工作是肯定的,这次庐山会议也觉得******是站在自己一边的。

对于彭德怀等人来说,******的讲话真是如雷贯顶,不知所措。散会时,彭德怀匆匆离开了会场,但刚刚走出不远,就被******派人叫去开会。他回过头,看到******正与其他人一起向这边走来,彭德怀迎上前去,对******说:“主席,那封信是我写给你作参考的,为什么把它印发了?”

******回答:“你也没有讲不要印发嘛。”

一向不善言辞的彭德怀无言以对,默默地走开了。

******的这篇讲话,成了庐山会议的转折点。此后,会议的主题和方向,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批彭的调子一步步升级。

但在******住处召集的彭德怀等几位副总理开会时,******还在谈形势的困难,还在安慰彭德怀。

******说:“9000万人上山,1070万吨是一个革命。2700至3000万吨则根据不多,现在落实到1300万吨。”(参见谷牧:《回忆敬爱的周总理》)

彭德怀仍沉浸在******的讲话中,他的情绪有些抵触,他解释了自己写信的动机和考虑,表达了对受到错误批评的不满。

在******看来,彭德怀的“问题”远没有他当时反冒进那样严重。

中午,彭德怀回到自己住处,和黄克诚一起用餐。两个人相对无言,谁也没说一句话。黄克诚只吃了几口饭,把碗一推,站起来走了。彭德怀更吃不下,在餐桌前坐了片刻,也放下碗筷离席而去。回到自己办公室,彭德怀坐在写字台前,点燃一支香烟,吸两口,熄灭。接着,又点上一支,又熄灭,丢进烟灰缸。他把桌上堆积的文件,拿过一份,信手翻两页,看不下去,又把它丢在桌上。整整一个下午,纷乱、烦躁、委屈和愤愤不平的情绪折磨着彭德怀。(《黄克诚自述》)

23日以后,彭德怀就再没到餐厅同大家一起吃过饭,他的心情自然非常沉重。23日晚上散步时,他遇到聂荣臻,聂荣臻问他对******讲话的感想,他说:“是非曲直由人断,事久自然明吧。”这是他对过去许多历史误会一贯持有的态度。聂荣臻劝他认真考虑,要作检讨,对党有利。彭德怀心里很矛盾:******讲得那么严重,不作检讨是不行的,否则转不过来。但要全部否定自己,也觉得不合实际。他请了两天假,反省过去的种种问题,尽管内心矛盾重重,26日,他还是违心地作了检讨。

彭德怀的老战友朱德元帅在23日下午参加第一组的讨论,他第一个发言,但并没谈彭德怀的错误,直到25****在第四组作较长的发言,才提到对彭德怀信的看法:“高级干部有不同意见,无论如何要搞清楚。把问题搞清楚了,统一了认识,以后的事情就好办了。主席过去批评我空洞的乐观主义,现在可以说是落实的乐观主义。彭德怀的信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悲观失望,但是他把缺点错误说重了。这不合乎事实。彭总的一个特点,是容易固执己见。如果是正确的,当然要坚持;是错误的,就要接受批评,改正错误。彭德怀的信起了好作用,但看法是错误的,应当利用这个机会,好好检查一下自己,对某些缺点看得太严重。”他最后说:“彭总有一股拗脾气,今后应该注意改掉。彭总在生活方面注意节约,艰苦卓绝,谁也比不过他。彭总也是很关心经济建设的。只要纠正错误认识,是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的。”

在26日彭德怀检讨后,朱德好像自己卸下一副重担,宽慰地说:“彭总发言的态度是好的。我相信他是畅快的。彭总的发言中有一句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是农民意识。在座的天天向前进,哪有不改的!他的主观性、片面性就是这样来的。大家对彭总的批评是对的,彭总今天对大家的批评也比较听得进去了。过去就听不进去,谈起来就吵。我相信经过这次会议,统一了思想,统一了认识,就不会把错误当作包袱背起来了。”很明显,朱德也把此事看得轻淡了。

事实上,形势并不像******、朱德估计的那样乐观。

同类推荐
  • 斯巴达大战三国

    斯巴达大战三国

    一位伟大的战士,召唤师峡谷中的战争之王潘森,穿越到三国与他的父亲潘凤相认,然而潘凤虎牢关惨死,潘森报父仇杀华雄,废韩馥自立为王,割据封侯,最后一统三国。
  • 架空之青楼大总管

    架空之青楼大总管

    尝过江南的酥软,还是品过北国的豪迈?听过西凉的霸曲,还是闻过南蛮的野香?万里江山,长河内外,大抵销金八百万!“如果时空管理局那帮子蠢材再给我穿越一次的机会,我一定会选择当一个王爷,或者做一个驸马!但既然只是个小小的奴隶,那我只好开家青楼,赚点小钱儿花花喽!”方同作为失败写手的典型成功做了穿越大军中的一员,很不幸的是他居然被时空管理局送到了一个早已被史上最疑似穿越户的鲁班公输班大大改变过的时代,正当他准备一展拳脚的时候,公孙世家郡主公孙青芙正要举办晚冬诗会……如果你觉得方同可以吟上两首诗做几句长短句赢得美人芳心,那你就输了!
  • 羲皇故里寻根记

    羲皇故里寻根记

    伏羲女娲是华夏各民族共同的始祖,包括汉民族在内的许多民族在自己民族产生发展的传说中,都认定自己是伏羲的后代,是龙的传人,这种口头“史诗”长传不衰,直至今日。各族人民广泛地为伏羲女娲建庙立祠,祭祀不绝,尽情表达着他们对人文始祖伏羲的爱戴和敬仰。伏羲女娲的始祖地位同时也得到了官方的认可,早在春秋时期,在伏羲建都立国之地淮阳,就修建了太昊陵;自元以来,淮阳的太昊陵,天水的伏羲庙就实行国家最高规格的祭祀典礼,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天水期间,欣然题词:“羲皇故里”。所有这些,都充分肯定了天水是羲皇故里和中华民族发祥地的地位。
  • 中国不可无岳飞

    中国不可无岳飞

    历史,在军刀上前行,在苟安中退败。一个强盛文明的古老民族,在近千年前,因为一次次的外敌入侵,为后世埋下了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隐性地雷。这样的情况,在一场名为“靖康之耻”的历史巨变中达到顶峰。在这场令人震惊的民族耻辱中,文明被野蛮吞噬,雅致被粗鲁强暴,人格被暴力践踏。
  • 流苍

    流苍

    三年筑一梦,诸君同凯协?古有一地,世称流苍,生有诸国,又以两朝为首……“我年华虚度,空有一身疲倦……”
热门推荐
  • 花千骨之爱恋重生

    花千骨之爱恋重生

    白子画把花千骨杀了以后,白子画彻底后悔了,花千骨重生,她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呢?
  • 网游之我爱大神

    网游之我爱大神

    闲着没事干被损友带着一头扎进网游中,无可自拔,偶遇现实小竹马,奈何竹马是大神。看腹黑竹马与萌萌青梅的故事
  • 凤凰引

    凤凰引

    她女扮男装,惊才艳绝,成就大秦百年伟业。他少年征战,冷漠睿智,荣登龙庭一统四国称霸天下。他白衣如雪,清贵无暇,终是为她乱一生宁静染半生铅华。峥嵘岁月,少年轻狂,三人都是聪明绝顶的人物。却都爱上了她,谁知天下之大他们的爱情却为天理所不容!
  • 黑道总裁的明星妻

    黑道总裁的明星妻

    一个被掉包的孩子,在偶然的机会下了解到真相,回到亲人身边,并且成了一位超级明星,遇到了深爱的男人,原本以为幸福就要来临,没想到竟是灾难的开始,好吧,既然欠他就用今生去还,用满腔的爱去还,无论付出什么都无怨无悔,只希望他可以放下仇恨,只要他可以走出阴霾获得幸福,就不枉费自己狼狈的退出。然而两次亲情友情爱情的同时抽离,她是否可以挺得住?当亲人辞世,朋友背叛,爱人离开,坚强的她将如何选择?是继续蟑螂般坚韧的活着,还是没有眷恋的死去?当重生归来,当大仇将报,她是否可以亲手解决掉那个她钟爱多年的男人……
  • 东嫫祭

    东嫫祭

    夜古时代,有圣人于寒山顶日夜与天地相对,终领悟出天地命理之意,天降神龙,自此万物复苏,常年风调雨顺,人类安康繁衍。元凤年间,人类少年天赐崖谷为了复活族人,独自出谷,来到拉嫫王朝的京都,开始了一场奇异的旅程。
  • 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中国史

    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中国史

    打开尘封的历史,可以阅读文明的厚重,可以追寻时光的脚步,可以增加人生的领悟。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人们读历史,不只是为了寻求知识,追寻事情的究竟,怀念伟大的古人,更重要的是寻找进步的力量,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 姐和别人不一样

    姐和别人不一样

    在江城有个玉龙会所,会所里面有个女人叫沈静,人称江城一姐。黑色玫瑰,蓝色妖姬是这个女人的外号!而我,就是这个女人。有人说,女人是男人的玩物,而我说,男人是任我摆布的傀儡!我冰火两重天的故事,就是从江城的玉龙会所开始的……
  • 恶人有恶报

    恶人有恶报

    坏事做多会有报应。想他元中宝,第一次喜欢的是个男人,难得他变成女人却嫁给了别人。第二次心仪的女人半路被人劫走,还变成了男人娶了别人家的姑娘。估计全燕朝,没人能比他更不幸了。不小心调戏了个新娘子,害得对方意外跌落山崖,难得他大发慈悲去救人,却救回了个傻子?把傻子当成女儿照顾,可这女儿成天惹事不说还害他差点和阎王爷见面。昏迷后醒来,傻女儿却变成“娘子”,这是什么情况?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五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五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编选了经典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明白道理,学会成长,体会人生。
  • 威震三界

    威震三界

    传闻上古十大神器现世,惊动无数隐世强者,卷起三界疯狂屠戮;尔虞我诈的人界、嗜血成性的魔界、神兽猖獗的古荒大陆、生命的禁区仙界。主角逐步陷入三界纷争,得一份感情,却毁三生石上缘,威震三界,血的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