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04600000020

第20章 [一]忍为上策

莫之大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诸般大错,缘平日之疏放,不可不警。

再大的祸事,起因都是由于一时的不能忍耐,所以凡事不可不谨慎;大凡错误的铸成,都是由于和平时的疏忽和放纵所累积起来的,所以平时的言行举止,不可不自律。

人生在世,遇到的不公平的事情有很多,在不公面前,不进,被视做懦弱,冒然而进,却又被视作莽撞,那么如何做到既要进而又不冒失呢?我们以为,先忍而后进,才是可行之法,小不忍则乱大谋。

“忍”这个字眼容易让人想起退缩和忍让,很容易让人感到窝火和憋气,“忍”字之说也容易让人对我们的糊涂理论心生怨恨,有人就会批判我们:“什么事情都让我们去忍去让,去当缩头乌龟,这样活着不成了软蛋了吗?”可是细想一下,乌龟有什么不好呢?人家能活一万年,而且活得并不苟且。怎么说呢?你看,当有敌人气势汹汹地逼将过来的时候,它并不是急于“生死相搏”,而是利用自己坚硬的外壳,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线,消磨对方的斗志。然后,它会恰到好处地伸出头来,看准对方的要害之处,狠命地咬上一口,这报仇雪恨的一口,即使不能将对手置于死地,至少也能扭转局势,取得胜利。乌龟的忍耐能算软蛋吗?当然不算,因为胜利是它的,它保了命,报了仇,什么也没有失去,不是吗?难道说它遇到敌人的时候非得大喝一声:“小样吧你,也敢来欺负我?”然后伸胳膊伸腿地把肚皮都露出来去斗人家,让人家往肉上咬两口就算做勇敢了吗?非也!莽夫之勇的结果就是把薄弱的环节示人,想活一万年?门儿都没有!乌龟的处世哲学在哪里呢?在于以守为攻,蓄势而发,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才是糊涂学的应敌之策!

忍人之不能忍

清·金兰生《格言联璧·存养》中说:“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触忤,斯能为人不能为之事攻。”战国时期,有一位出生于魏国的范雎,因家境贫穷,开始时只在魏国大夫须贾手下当门客。有一次,须贾奉命出使齐国,范雎作为随从前往。到了齐国,齐襄王迟迟不接见须贾,却因景仰范雎的辩才,叫人赏给范雎十斤黄金和酒,但范雎辞谢了。须贾却由此产生了疑心,认为范雎是把秘密情报告诉了齐国,才得了赠送礼物。回国后,须贾将自己的疑心告诉了魏国宰相魏齐。魏齐下令把范雎传来,用竹板责打他,打折了肋骨,打落了牙齿。范雎假装死了,被人用席箔卷起来,丢在厕所里。接着魏齐设宴喝酒,众人喝醉了,轮流朝范雎身上小便。后来,范雎设法逃出魏国,改换姓名,辗转到了秦国,当了秦国的宰相。

能忍者若是可以做到这一步便可谓是人中之龙。能伏则伏、能起则起,该聪明时绝不糊涂,该糊涂时也绝不聪明。

谁不想功成名就,谁不想轰轰烈烈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可是这世界上能干事的人不少,成大业的却不多,究其原因,方方面面,主客观因素都有。比如说要有良好的社会背景,有千载难逢的机遇,也要有智商、有文化、有修养等等。其中,“忍”也是成就大业的必备心理素质。

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也就是说想成大业、干大事,就得忍住那些小欲望,或一时一事的干扰。说白了,就是要“放长线钓大鱼”。就像范雎那样必要时更需装疯卖傻。对于有理想、有抱负,想为国家,为民族干一番大业的人这样做完全是对的。

成语“负荆请罪”的故事中讲到:蔺相如身为宰相,位高权重,而不与廉颇计较,处处礼让,何以如此?为国家社稷也。“将相和”,则全国团结,国无嫌隙,则敌必不敢乘。蔺相如的忍让,正是为了国家安定之“大谋”,忍让成大事。一时的“糊涂”换得一国的平安,何乐而不为?相反,不忍让而“乱大谋”的事也不鲜见。楚汉相争时,项羽吩咐大将曹咎坚守城皋,切勿出战,只要能阻住刘邦15日,便是有功。不想项羽走后,刘邦、张良使了个骂城计,指名辱骂,甚至画了画,污辱曹咎。这下子,惹得曹咎怒从心起,早将项羽的嘱咐忘到了九霄云外,立即带领人马,杀出城门。真是,“冲冠将军不知计,一怒失却众貔貅。”

这不忍,不糊涂便铸成了千古大错。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是古人的传世警言。也是成大事者必备的“糊涂”品质。现实不能尽如人意,能忍者方能立业修身。

忍耐的艺术

要藏锋露拙,该装傻时要装傻,装糊涂,靠的是忍耐的功夫和艺术,以忍制锋芒,以忍制怒火。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确,不要说十之八、九,其实人生不能顺我们的心意。想要生存在这个反复无常的世界里,最重要的还是要善于“忍”。

《菜根谭》中说:“语云:登山耐侧路,踏雪耐危桥,一耐字极有意味。如倾险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撑过去。几何不堕入榛莽坑堑哉。”不仅是登山踏雪需要这个“耐”字,当我们接触危险的社会时,若不坚持这个“耐”字,就容易遭到丧身之险。

但人生若一味地忍耐便显得毫无生趣可言。因此当然有人会怀疑:人究竟为什么要忍气吞声呢?中国有一句古语“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也就是相信目前虽然处于不幸的环境中,但是终究会有峰回路转的一天,以此来不断地提醒自己忍受现在的痛苦,等候时来运转。这种对前途抱乐观的希望使得忍耐有了价值。但是也不能担保哪一天会失去拥有的一切。所以在幸福的时候也应当谨慎小心,绝不松懈。

天地间绝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在极盛时就有衰败的征兆,正如花开满庭时便注定落花飘零的情景。因此在安乐时要居安思危,在大难当头时要坚持忍耐,追求最终成功。

人生在世,谁都会有不顺遂的时候,也会有逆境的时候,这也是促使自己身心成熟,准备宏图大展的机会。从前,当韩信受到“胯下之辱”的时候,他以巨大的忍耐力经受了这一切。而当司马迁遭受腐刑后,他以巨大的忍耐力,顽强地抵抗住不幸的痛苦,终于完成了旷世之作《史记》。

身处逆境中最忌讳的反应是:第一意志萧条,第二焦躁不安,第三惊慌失措,盲目挣扎。若是犯了这三项大忌中的任何一项,则不仅无法自逆境中脱困,反而会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中。

最关键的是要沉着地等待时机。就像《菜根谭》中所讲的那样,“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其意思是,长久潜伏林中的鸟,一旦展翅高飞,必然一飞冲天;迫不及待绽开的花朵,必然早早凋谢。了解了这个道理,就会知道凡事焦躁是无用的,身处逆境之中,只要能储备精力,重展身手的机会一定会来临,所以能够持久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抱着这种信念,才能顺利走完人生这段漫长的旅程。

忍耐是为成功积蓄力量

有时候人们忍耐一时之气,不是因为他们懦弱,而只是因为当时实力尚不如人,为了保存实力而不得不忍,等到有利时机来临时才一鼓作气地反击。这也是柔忍的一种,是在实力不足时常采取的策略。有很多成就大事的人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

唐中宗李显的皇后韦氏,是一个专权放荡而又心狠手辣的女人。她自从登上后位,便想把过去受的苦都弥补过来,处处仿效武则天,一心要专权。中宗临朝,她就垂帘于后,参与政事。中宗原本性情就温和,又与韦后同甘共苦多年,对她十分信任,所以很多事情都放手让她处理,而韦后一旦掌权,便安插亲信,消灭反对者。韦后在生活上也十分放荡,先后与武三思、和尚慧范等私通。

朝臣郎岌和燕钦融冒死上书,揭露韦后干乱国政,并控告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等追随韦后图危社稷。中宗原本对安乐公主十分宠爱,因为安乐公主是他和韦后被贬庶时生下的女儿,从婴儿时期就跟着父母亲吃苦,所以他总觉得对不起这个小女儿,处处容忍她。可是这回中宗经过调查,认为情况属实,就有了废后的打算,并准备教训女儿一下。可是韦后和安乐公主竟然在中宗的食物中下毒,将这个温和的皇帝毒死了。

韦后在中宗死后,立他16岁的幼子李重茂为帝,自己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宗楚客等劝韦后仿效武则天,革除唐命,谋害李重茂,另立新朝。已经被权力的欲望所深深迷惑的韦后深忌原来做过皇帝的小叔子相王李旦,便筹划先除掉李旦,再害死李重茂,以清洗政敌防止暴动。

相王李旦之子临淄王李隆基,目睹韦后的暴虐行径,痛心疾首。面对韦后的强权淫威,他毫不畏惧,暗地招募勇士、豪侠及羽林军中志同道合的人,策划着挽救唐王朝的命运,把皇权从韦后手中抢回来。兵部侍郎崔日用知道宗楚客等人的阴谋,就秘密派人通报李隆基,让他早作打算。

李隆基与姑母太平公主等人秘密筹划,决定兴兵靖逆,先发制人。李隆基愤怒地说:“韦后干预朝政,淫秽宫廷,毒死中宗,临朝称制,现在又预谋屠杀幼帝,清洗异己,实在是天下共愤,罪不容诛。”但是很多人都认为韦后大权在握,京城各门都有重兵把守,羽林军也在韦氏的掌握之中,万一机事不密,计划不周,就会招来杀身之祸。李隆基坚定地说:“大唐国运,危在旦夕,我作为皇室宗孙,怎么能坐视不问呢?古今成大事者,都要有一点冒险精神,铤而走险或许能够成功;畏惧退缩,只能坐以待毙!”他的果决感动了许多追随者。

还有人说:“这么大的事,应该先告诉相王,听听他的意见。”李隆基反对说:“我们发动大事,目的在于报效国家,事成则福归相王,不成则以身殉国,也不会连累相王。现在告诉他,如果他同意,则有参与险事的嫌疑;不同意又会坏了我们的大事。”

一切准备妥当后,在中宗死后的第十八个晚上,李隆基与刘幽求等人穿着便装,来到禁苑中找钟绍京商议。但是钟绍京临时反悔,拒绝接待李隆基等人。眼看离约定的时间还差两个时辰,李隆基心知这要是走漏了风声,大事就完了,他们那么多人的性命也就要结束了。于是,他派刘幽求带重金从后门进去,煽动钟妻许氏。许氏果然一口应承,对钟绍京劝说道:“舍身救国,天必相助,况且你事先已经参与同谋,如今就是想不干也不成了,日后若是走漏风声,你一样会被韦氏所杀掉的。”

钟绍京被说动了,同意帮助李隆基。

入夜,李隆基率兵潜入禁苑,羽林军早已屯居玄武门。李隆基直捣羽林军总管韦播的寝处,杀了韦播,然后提着人头集合羽林军,慷慨宣称说:“韦后毒死先帝,乱政篡权,危害大唐国运。现在奉相王之命,为先帝报仇,捕杀诸韦和一班逆臣,拥立相王以安天下!如有心怀两端,助逆为虐者,罪杀三族,事成之后论功行赏。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时机到了,大家快随我来!”

这番话得到羽林军将士的响应和支持,李隆基率领众豪杰与羽林军总兵钟绍京带领的三百丁匠,合兵一处,直趋韦后寝宫。韦后见乱,立即向飞骑营逃去,李隆基追上去,亲手诛杀了韦后。

李隆基从少年时起就心怀大志,但一直隐忍不发,直到韦后毒杀中宗,时机成熟,他才一鼓作气地率兵推翻了韦氏政权。他的忍而勃发一击即中。

只知道忍耐的是懦夫,只知道发怒的是莽夫,能够忍之越深、发之越远的才是智者,是柔忍处世的英才。

吃亏、忍让免灾祸

明朝苏州城里有位尤老翁,开了间当铺。一年年关前夕,尤老翁在里间盘账,忽然听见外面柜台处有争吵声,就赶忙走了出来,原来是一个穷邻居赵老头在与伙计争吵。尤翁谨守“和气生财”“吃小亏占大便宜”的信条,先将伙计训斥一通,然后再好言向赵老头赔不是。

赵老头板着面孔不见一丝和缓之色,靠在一边柜台上不再言语,挨了骂的伙计悄声对老板诉苦:“东家,这个赵老头蛮不讲理。他前些日子当了衣服,现在,他说过年要穿,一定要取回去,可是他又不还当衣服的钱,我一解释,他就破口大骂。这事不能怪我呀。”

尤翁点点头,打发这个伙计去照料别的生意,自己过去请赵老头到桌边坐下,语气恳切地对他说:“老人家,我知道你的来意,过年了,总想有身体面的衣服穿穿。这是小事一件,大家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什么事都好商量,何必与伙计一般见识呢?你老消消气吧。”

尤翁不等赵老头开口辩解,马上吩咐另一伙计查一下账,从赵老头典当的衣服中找四五件冬衣来。尤翁指着这几件衣服说:“这件棉袍是你冬天里不可缺少的衣服,这件罩袍你拜年时用得着,这三件棉衣孩子们也是要穿的。这些你先拿回去吧,其余的衣服不是急用的,可以先放在这里。”赵老头似乎一点儿也不领情,拿起衣服,连个招呼都不打,急匆匆地走了。尤翁并不在意,仍然含笑拱手将赵老头送出大门

当天夜里,赵老头竟然死在另一位开店的街坊家中。赵老头的亲属乘机控告那位街坊逼死了赵老头,与他打了好几年官司。最后,那位街坊被拖得筋疲力尽,花了一大笔银子才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事情真相很快透露了出来,原来赵老头因为负债累累,家产典当一空后走投无路,就预先服了毒,来到尤翁的当铺吵闹寻事,以死来敲诈钱财。没想到尤翁一味忍让,他只好赶快撤走,在毒性发作之前又选择了另外的一家。

有人问尤翁凭什么料到老头儿会有以死来讹诈这一手,从而忍耐让步,甘于吃亏,避过了这一灾祸。尤翁说:“我并没有想到赵老头会走到这条绝路上去。我只是根据常理推测,若是有人无理取闹,那他必然有所依恃。如果我们在小事情上不忍让,那么很可能小事情会变成大的灾祸。”街坊们听了这话,都十分佩服尤翁能见微知著,处事得体。

忍耐就是生的希望

当我们身临绝境时,忍耐就是生的希望。

我们常常惊叹于武侠小说中英雄身临绝境时的豪勇,感叹其傲视群雄的气度和镇定自若的聪颖,惭愧于自己遇上事情之后的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其实,无论什么样的境遇,忍耐都是必不可少的。忍耐可以让你化险为夷,忍耐可以让你看见生的希望。

航海是一件辛苦事,因为说不定何时就要遭遇船毁人亡。在一次航行中,由于海风袭来卷起很大的浪潮把船打沉了,船上人员死伤无数。杰克逊却侥幸获得一个救生艇而幸免于难,他的救生艇在风浪上颠簸起伏,如同树叶一般飘来荡去。

经过了一天的惶恐漂泊,他筋疲力尽,饥饿、寒冷和恐惧一起袭上心头。这时候他才发现周围除了这个救生艇之外,就是一片漫无边际的大海,而自己的眼镜也丢了,看任何事物都是模模糊糊。

他的心境灰暗到了极点,无助地望着天边。忽然,杰克逊看到一片片阑珊的灯光,他高兴得几乎叫了出来,奋力地划着小艇,向那片灯光前进。然而,那片灯光似乎很远,天亮了,杰克逊也没有到达那里。

杰克逊没有死心,他得忍耐下去,他想那里既然能看到灯光,就一定是一座城市或者港口,生的希望在他心中燃烧着,忍耐给了他巨大的力量,他仍然继续艰难地划着小艇。可是白天时,灯光就看不清了,只有在夜晚,那片灯光才在远处闪现,像是对他招手。

杰克逊就这样忍耐着寂寞,忍耐着无人救援的恐慌,不停地划着小艇。三天过去了,饥饿、干渴、疲惫更加严重地折磨他。有几次杰克逊都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但一想到远处的那片灯光,他又增添了许多力量。

第四天,他依然向着那片让他有生还希望的灯光划着。最后,杰克逊实在是支撑不住了,昏倒在艇上,虽然如此,但他脑海中却始终闪现着那片灯光,依然认为自己能够活着到达那片有灯光的港湾或码头。

终于有一艘经过的船把他救了上来。当杰克逊醒来时,大家才知道,他已经不吃不喝在海上漂泊了四天四夜。

当有人问杰克逊是怎么坚持下来时,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又指了指远方的那片灯光说:“是我心中的忍耐和那片灯光给我带来了希望。”

大家顺着杰克逊指的地方望去,那里哪是什么灯光,只不过是天边闪烁的星星!

其实,厄运并不一定全是坏事,厄运当前,很多人的潜能会被充分挖掘出来,杰克逊的忍耐就可以说是一种超强的潜能。当然,还有生的希望,可以说,忍耐和生的希望救了他。当我们面临一场巨大灾难的时候,当我们身处厄运的时候,当我们败下阵来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将人生寄托于忍耐和希望。因为忍耐和希望会使我们忘记眼前的失败和痛苦,给人生重新插上飞翔的翅膀,带来一路好运。

心中有了忍耐,一切漫长的折磨都变成了短暂的等待;心中有了希望,一切沮丧都会被生存下去的勇气折杀。当我们面临苦难和不幸时,忍耐和希望像一双有力的手把我们扶起来,生命的力量被重新点燃,前行的脚步又重新踏出;当突发的灾难置我们于绝境时,忍耐和希望让我们看到了绝处逢生的一缕曙光,给了我们挺下去的信心;当我们深陷无望的困顿时,忍耐和希望就像一盏灯闪烁在黑暗的前方,引领我们走出泥沼。

我们坚强勇敢,百折不挠,我们一次次失败后又重新站起来,我们心潮起伏,激情澎湃,我们热泪盈眶,放声欢呼,都是因为心中从未消失过的希望在激励着我们。希望让平凡的生命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和美丽。

一休禅师的忍让

有位青年脾气很暴躁,比较易怒,还常喜欢跟别人打架,因此,很多人都不喜欢他。

有一天,这位青年无意中游荡到大德寺,碰巧听到一休禅师正在说法。他听完后发誓痛改前非,于是对禅师说:“师父!我以后再也不跟人家打架口角了,免得人见人烦,就算是别人往脸上吐口水,也只是忍耐地擦去,而默默地承受啊!”

一休禅师听了青年的话,笑着说:“嗳——何必呢,就让唾沫自己干了吧,何必去擦掉呢?”

青年听了,有些惊讶,于是问禅师:“那怎么可能呢?为什么要这样忍受啊?”

一休禅师说:“这没有什么能不能忍受的,你就把它当作是蚊虫之类停在脸上,不值与它打架或者骂它,虽然被吐了唾沫,但并不是什么侮辱,就微笑着接受吧!”

青年又问:“如果对方不是吐吐沫,而是用拳头打过来时,那可怎么办呢?”

一休禅师回答:“这不一样嘛!不要太在意!这只不过一拳而已。”

青年听了,认为一休禅师说的实在是岂有此理,终于忍耐不住,忽然举起拳头,向一休禅师的头上打去,并问:“和尚,现在怎么办?”

一休禅师非常关切地说:“我的头硬得像石头,没什么感觉,倒是你的手大概打痛了吧?”

青年愣在那里,实在无话可说了。

忍让应有度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当我们遇到不顺心、不合意的事,首先要忍。但是事有可忍与不可忍之分。我们提倡忍耐精神,但不是无原则的妥协,也不是惧怕邪恶势力。如果什么事不问缘由全都一忍了之,那便成了真正的傻子,而不是智者才有的糊涂。

忍是有一定限度的,并非是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忍。有的时候忍是不能被接受的,欺人太甚,也就势必忍无可忍。什么事都是有一定节制的,不可能无止境地发展下去,一味地毫无界限地忍,只能是一种懦弱的表现,甚至是愚蠢的。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宝贵的,当你的生命遭受到威胁的时候,应该是你奋起反抗的时候了,这时候忍耐只能让你的敌人更加嚣张。暴虐的统治不能忍,应该为了人民的利益去推翻它,不能让暴虐的统治者在那里为非作歹。而你此时还要忍,还要让别人和你一起去忍,那只能是助纣为虐。当民族的尊严、国家的尊严受到侵害时,对于这个民族的成员、这个国家的公民来说,也是无论如何都不可“忍”的。

从中国历史上的许多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英雄好汉、仁人志士,对于自己生活上、事业上、名利上的挫折,都能够默默地忍辱负重,毫无怨言。他们对于自己的同胞,对于自己的民族,的确具有一种孺子牛的性格。但是,他们在维护自己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和尊严的时候,却是毫不畏惧,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为了使民族的纯洁不受玷污,为了使国家的利益不受侵害,他们舍得抛头颅,洒热血。这些都表现了他们在“忍”这一问题上的不糊涂。

可见,适度的忍让是强有力的,也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超过界限和适当的度,忍只能被定义为软弱、无能、懦弱、胆怯的表现。

糊涂做人,但不做糊涂人,遇事能忍但不是事事能忍。忍让有度则可进退自如,受益无穷。

同类推荐
  • 永不冷场的人生

    永不冷场的人生

    人与人之间的鸿沟不仅源于沟通技巧的缺乏,也和内心的力量息息相关;人生际遇的千差万别,不仅是机遇和能力的错位,找不准交流的频道、说不出该说的话、无法共情他人的感受,往往才是让人错失良机、难逢贵人的直接原因。这是一本“人生技术派”沟通书,知名心理专家张心悦告诉我们,沟通的目的不是搞定某个人、拿下某个订单,而是着眼于人生的发展,帮我们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在人生中少碰钉子、多遇贵人,让人生不再冷场。
  • 卓越口才完全修炼

    卓越口才完全修炼

    磁力语言、成功社交、精彩演讲,制胜辩论、“双赢”谈判、温馨情爱、机智应急、日常口才等十个方面的口才技巧。掌握好这些说话技巧,你就能在错综纷繁的人际关系网络中游刃有余;你就能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你就能在斗智斗勇的谈判桌上侃侃而谈,屡出奇招。
  • 让学生勤劳节俭的66个故事

    让学生勤劳节俭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 孙子学院:孙子的兵战谋略

    孙子学院:孙子的兵战谋略

    孙子是世界军事史上最负盛名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不但在中国,而且对 中国之外的许多国家都有很大影响。而《孙子兵法》一书自问世以来,就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乃至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极其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尊封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历代军事家、政治家甚至是医学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其自身的实践。《孙子学院》正是以孙子的兵法谋略为底料,从《孙子兵法》中汲取智慧,试图将孙子的兵法谋略与现代商战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广大读者朋友编写一本商战谋略全书。
  • 老板为什么会发火

    老板为什么会发火

    《老板为什么发火》是迄今最实用的职场生存技能手册。并没有职场教科书般的说教,而是结合作者的背景,用真实鲜活的例子,给求职者答疑解惑,经过五年市场检验,数十万人验证后,自发口碑推荐。教会读者看清老板发火的真正原因,懂得换位思考,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逐步成长为老板最需要的员工。
热门推荐
  • 国产亡灵术士.A

    国产亡灵术士.A

    奥维斯大陆最强大的死灵法师被流放到二十一世纪的无神论中国,他将如何施行召唤术?元素魔法又将如何施展?更加令他郁闷的是,他将面临和谐社会的各种非主流,孰是孰非,亦正亦邪,亦庄亦谐,演绎一幕幕啼笑皆非而又荡气回肠的故事。
  • 五行战神

    五行战神

    一个天生因为截脉而不能修炼的少年,凭借一枚神秘珠子,成气宗,聚神丹,开洞天,凝武魂,从最底层一步步爬到大陆的巅峰。气宗九段,神丹九粒,洞天九口,灵武九凝,造化九境,槃涅九次,传奇九变,天人九等,太虚九层,通天九重,无为神境。造就一部史诗般的传奇!
  • 修真出租车司机

    修真出租车司机

    开着一辆二手车,李笑闯入了修行世界,一面修行,一面跑出租。“小伙子,我用百年修为换你这汽车法宝,可否?”“不换”“李兄,我这有仙丹百颗,服之修行大有裨益,只求……”“拿来尝尝先”“施主,贫僧想去西天。”“那我送你一程?”“如此甚好!”“秃驴,纳命来!”
  • 莫林大陆

    莫林大陆

    事业兴隆,帅气英俊的青年凌风,本应是享受人间天伦之乐的年龄,可一场意外,让他失去了所有,就连深爱着他的女友也神秘失踪了。走头无路的他,只好选择,自行了断,结束了自己痛苦。但不知过了多久,他再一次有了知觉,醒了过来,而眼前的一切,让他瞬间傻了眼——这是一片彻底脱离现实的大陆,这是一片自己从未见过的神秘世界。
  • 医妃倾城:丑女三小姐

    医妃倾城:丑女三小姐

    一朝穿越。沈倾诺从一个受人尊敬的医生变成了一个受尽白眼的丑八怪。不过这并不耽误她在古代混的风生水起——斗庶母、气恶姐、把沈家弄得鸡犬不宁乱七八糟。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京城更是传言:沈家三小姐,相貌丑陋不学无术,谁要是娶了她更是灾祸连连殃及满门。漫天的流言在前她就当不知,嫁不出去也全然不在意,每天养养花种种草生活的倒是比从前更顺心。可谁能告诉她,这个突然出现又管她叫娘的小包子是什么鬼?——别说生养,她连嫁娶都不曾啊!于是京城又有了传言:沈家三小姐未婚先孕!于是有一大堆的人又去发掘真相……结果得出:那是楚王苏沐白的娃!
  • 腹黑少年控妹记

    腹黑少年控妹记

    时代意志崩溃的边缘,亚特兰蒂斯文明蠢蠢欲动,吴劲带着妹妹挣扎求生,绝望中,命运却将噩梦空间送到他面前,让他拥有掌控命运的能力。当世界的面纱在吴劲魔掌下羞答答的褪下,等待他的究竟会是什么??
  • 搬迁

    搬迁

    刚刚到东升市能源总局上任不久的温朴,是由首长贴身秘书升迁而来的实权人物。在立足未稳之际,就面临着能源部直属的烂摊子东北安装公司需要选址整体搬迁所掀起的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处理好的话就能平步青云,稍有差池就会身败名裂。以部里的领导总工程师水依为代表的三路人马,对于搬迁的选址问题各怀心事、各逞机谋,纷纷明里暗里支持自己属意的搬迁地点,并施展各种手段进行争夺。同时开拆迁公司的白石光和东北安装公司的经理鲁培明等人也纷纷奔走、四处活动。与所有人不同的是,温朴在这场争夺中则表现很低调,不仅不主动争取,甚至一度往外推,然而最后却是无心插柳,东北安装公司的搬迁地点恰恰选在了温朴坐镇的东升……
  • 颠倒看世界

    颠倒看世界

    在《围城》旧版序中有这样一段话:理想不仅是个引诱,并且是个讽刺.在未做以前,它是美丽的对象;在做成以后,它变为惨酷的对照。
  • 蓋平縣志

    蓋平縣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贼道巅峰

    贼道巅峰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人穿越成了废柴,有人穿越成了天才,更有人穿越成了和尚。废柴有一天变成了天才,天才有一天变成了专虐天才,即使是和尚,貌似都还俗娶了老婆…作为一名刑侦人员,烈士没有做成,反倒是穿越了。穿越不是祸,但是穿越成了贼道山寨的三当家,这就有点尴尬了。秦冲承认,有那么一瞬间,本着职业道德,他是很想把这群犯罪嫌疑人一网打尽的,但是谁知道后来——风向突然变了……..※※※※※※※※※※※※※※※※※※※※※※※※※※※※只因为一个蝴蝶效应,一场贼道颠覆史诗华丽丽的拉开了。